小学三年级语文《我要一本书》教学设计
山东省滨州市第二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珍贵的教科书教案2语文版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记叙战争年代延安小学的师生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坚持学习的故事。
为了保护教科书,张指导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是本文最令人感动的地方。
革命先辈那种艰苦奋斗、英勇献身的精神及对后代的殷切期望,使本文充满强烈的思想感情,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根据课文结构,从盼书———取书———护书--—激励这四方面理解教科书的珍贵.2、让学生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艰难,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并懂得要通过努力来回报所有为我们幸福的学习生活创造条件的人们.教学重、难点:懂得教科书的珍贵。
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要想拥有一本崭新的教科书,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而在1947年的春天延安小学的孩子们要得到一本教科书,却是老师用生命换来的。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个真实而悲壮的故事《珍贵的教科书》板书课题:19、珍贵的教科书二、新授:1、再一次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师:为什么说这教科书是珍贵的教科书呢?请四个同学把课文分为四大部分来读。
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珍贵的那一部分。
课件出示:课文,背景、音乐,分四部分出现。
师:你觉得哪一部分最能体现教科书的珍贵?生:第三部分.师:为什么?生:因为第三部分写的是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这教科书是用生命换来的。
生:指导员用生命换来了教科书。
2、学习课文第三部分:师:指导员是在什么情况下保护教书?谁能找出这个自然段?生举手.师:请你来读读这个自然段。
学生读。
老师指导朗读:读出情况紧急的语气。
师: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下,指导员是怎么做的?谁来读读这个自然段?指名读这个自然段。
教师指导读:快卧倒师:这里的省略号说明了什么?(可能指导员还说了别的,但被炸弹声淹没了;指导员话还没说完,就倒下了)师:等我醒来的时候,发现指导员在哪?书在哪?(发现了指导员在离我不远的地方,一动也不动,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的身下,已经被鲜血染红了.)师:我们一起来读读下一个自然段.课件出示这一段:文字、背景、音乐.学生齐读。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共5篇)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共5篇)第一篇: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设计一、有关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一)什么是教学设计所谓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主要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具体说来,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6、展望未来,无限畅想单元主题教学是根据课程实施的水平目标,确立若干个教学主题,教师遵循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以主题为线索,开发和重组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连续课时单元教学的教学方式。
开展单元主题教学体现学习领域水平目标达成的针对性、知识技能教学的连贯性和生本化、生活化等特性。
将整个教学置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意义建构,重视学生技能的综合运用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和意识。
关于主题单元的设计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有些教师对主题单元的设计很不理解,他们只教主体课文,把“语文天地”或“语文园地”当成练习,对字词部分还做一做,对拓展阅读、语文活动,有时间就做,时间一紧就不做,考试内容也只限于主体课文所涉及的内容。
也就是说,他们仍然被以往的“课文”和“课后练习”的教材结构和习惯的教学模式束缚着。
这种情况必须改变,否则就没有真正进入课改。
第一、要明确“语文天地”与主体课文是同等重要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主题单元。
北师版在开放单元中,没有主体课文,主题单元就是由“语文天地”构成。
如北师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地名”。
主体课文与“语文天地”不是以往教材的“课文”与“课后练习”的关系。
主体课文提供两篇意义相关又不完全是一个角度的文质兼美的课文,两篇课文包含着这个年级的孩子可以感受的文化道德思想内容和应该学习的语言文字等工具性知识。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本篇课文语言生动有趣。
尤其是描写动物活动的句子。
运用了许多精当妥帖的四字词语。
如“叽叽喳喳”“蹦蹦跳跳”“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猛扑而下”等词语写出了小动物们活动时生动有趣的样子。
但是如果课堂中纯粹解释词语的意思并不能带给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所以在教学中,搭建支架。
采用创设情景、观看视频、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画面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小动物的好玩,感受句子的生动有趣。
其次,每种小动物都带给了人们不同的感觉。
在不同的感受中,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这本书的热爱之情以及探索大自然无限乐趣的好奇之心。
02教学目标1.通过课堂学习、形近字比较能正确认读“笋、副、旋”3个字,积累“叽叽喳喳、蹦蹦跳跳……”四字词语。
2.通过朗读课文,找出读不完的大书指的是大自然,里面有世界万物。
3.通过品读描写动物的句子,进行多种方式的朗读。
借助、音频视频资料、想象画面、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等词语,从声音、动作的具体描写、当作人来写、富有节奏感等不同方面感受用词的丰富有趣,从而体会生动的语言。
4.通过方法的指导,找出觉得生动有趣的语言,感受大自然的无穷乐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03教学过程板块一:直接导入,质疑激趣1.直接导入课题,说说读了课题有什么疑问。
2.带着问题初读全文。
板块二:初读感知,走进大自然之书1. 检查反馈,读准词语。
易读错词:竹笋棕榈倒影倒映一副,比较副与幅难读词语: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猛扑而下雄健勇猛井然有序两军对垒勇敢忠贞叽叽喳喳蹦蹦跳跳找出读不完的大书是什么?(大自然)学习6自然段。
2. 学习第1自然段,读读大自然里有什么?读短语(高远的天空、广阔的大地……)总结,这就是(世界万物)3. 默读2--5自然段,梳理文章脉络,找出文章具体描写的动物和植物。
完成课堂作业本第4题。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我喜欢的一本》教案、教学设计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分享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优点和不足,为后续学习提供指导。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向学生介绍书籍的基本构成,包括封面、扉页、正文等,并讲解各部分的作用。
-演示环节:教师展示一本图书,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图书的各个部分。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
-设计与书籍相关的谜语、游戏等活动,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个性化教学,关注差异:
-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兴趣,推荐合适的书籍,使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乐趣。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教师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2.设计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如角色扮演、故事接龙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
3.引导学生运用预测、推理、联想等策略进行阅读,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4.教师适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总结阅读方法,形成适合自己的阅读策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热爱阅读,把阅读当作一种乐趣,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练习反馈: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鼓励和建议。
-知识讲解:针对学生练习中的共性问题,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帮助他们掌握知识点。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书籍的基本构成、描述方法以及阅读感受。
-学生总结: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总结给予肯定,强调重点知识,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一本书的短文。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喜欢的一本书的短文,巩固所学知识。
最新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完整版)

最新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完整版)一、全册教材分析二、单元教材分析三、全册教学目标三、全册教学计划四、全册教学设计五、全册教学反思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材分析(一)择取内涵丰富的课文,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本册教材精心挑选各种主题、各种体裁的课文,力求通过内涵丰富的文本,全方位地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
有的课文,以榜样人物的言行,给学生以优秀品质的示范。
比如,《我不能失信》讲述了宋庆龄童年时代信守诺言的故事,帮助学生树立诚信重诺的生活态度;《蜜蜂》表现了科学家法布尔严谨求实的态度,能让学生深入感受格物致知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品质。
有的课文,语言生动、鲜活、优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比如,《燕子》一文,语言充满诗意,把寻常的小动物描摹得美丽动人,并承载了作者深厚的情感;《昆虫备忘录》一文,思维跳跃,用闲谈式的语句,表现自由的乐趣;《肥皂泡》一文,语言唯美多变,情感细腻。
教材希望通过这些独具韵味的课文,初步提高学生的文学品位和审美修养。
还有的课文,贴近三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富有儿童情趣。
比如,《童年的水墨画》描述了儿童课外生活的自由与欢愉;《剃头大师》讲述了诙谐的儿童故事,其中的幽默之处,能让三年级学生产生共鸣。
编排这些课文,能保护学生天真烂漫的童趣,使学生对阅读学习产生持续的兴趣。
(二)多种路径形成合力,提供传统文化的养分教材通过多种形式编排传统文化内容,力图由此形成合力,提供充足的传统文化养分。
教材安排了两次古诗课文。
第一单元中的古诗课文,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鸳”等美丽的图景,有“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样细腻的感受,还有梅子黄时山林中的自然恬淡,总体格调是轻快明朗的,能够丰富学生对季节的感受。
第三单元中的古诗课文,以时间先后为序,表现了春节、清明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礼俗、景象及与之相关的情感,能够帮助学生深人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第二单元安排了文言文课文《守株待兔》,体现了中国古代先贤哲学思辨的深度。
2019年小学二年级语文《我要一本书》教案

2019年小学二年级语文《我要一本书》教案1、知道俄国著名科学家罗蒙诺索夫从?看了罗蒙诺索夫的问题,你是怎么想的?交流。
教师点拨,引导,知识比什么都重要。
(5)、这孩子真有出息!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父亲的这句话?重点理解出息。
读一读课文1-3 自然段,说说罗蒙诺索夫是个怎样的人?说说父亲为什么称赞他的儿子有出息?自由地读一读,你觉得该怎么读?指名读-----评议------齐读(读出赞叹的语气。
)三、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课文。
(5分)1、齐读第三段课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3、分角色朗读。
四、小结。
(3分)学到这里,你知道了什么?令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五、作业:(1分)完成作业本上1、2、3、4 题。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回顾全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完成作业。
教学过程:一、巩固生字词语。
(10分)1、齐读生字词语。
2、听写生字词语。
二、回顾全文。
(15分)1、自由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写出了罗蒙诺索夫是个什么样的人?2、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3、选择你所感兴趣的句子读一读。
集体品一评读的好不好?为什么?4、讨论:如果老师要奖赏你一本书,你想要一本什么样的书?5、分角色朗读课文。
分组读集体读表演读6、你觉得班中谁是有出息的孩子,为什么?*7、现在,如果给你10元钱,你会用它干什么?三、指导作业(10 分)1、照样子写词语。
狂风巨浪对风平浪静颠簸对()小时侯对()黑夜对()惩罚对()2、用难道说话。
难道3、用为什么和怎么提问?4、完成作业。
板书:不顾一切勇敢我要一本书我要一本什么知识都有的书。
爱学习有出息捕鱼爱劳动◆。
三年级制作语文图书教案

三年级制作语文图书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图书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了解图书的分类和功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创作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书和读书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1. 掌握图书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学会制作简单的语文图书。
三、教学难点。
1. 学生能够自主设计和创作图书内容。
2. 学生能够合作完成图书制作。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想一下他们最喜欢的图书,以及图书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概念讲解(1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图书的分类和功能,如故事书、百科全书、诗歌集等。
3. 制作图书计划(20分钟)。
学生分组,每组讨论并确定要制作的图书类型和内容,包括书名、封面设计、目录、内容页等。
4. 制作图书内容(40分钟)。
学生根据制作计划,开始绘制、写作和设计图书内容。
教师在一旁指导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5. 互相交流(10分钟)。
学生将自己制作的图书内容展示给其他小组,交流并互相提出建议和意见。
6. 完成图书制作(20分钟)。
学生根据交流的意见,完善自己的图书内容,并制作成整本图书。
7. 评价和展示(15分钟)。
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图书,并进行展示。
教师对学生的图书进行评价和点评。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图书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创作和表达能力。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热爱语文,培养阅读的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一、大单元大主题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一个策略单元,也是教材第一次以阅读策略学习为目标编排组织学习内容。
策略单元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和方法,在日常阅读中积极地使用阅读策略,更加主动、创造性地阅读。
本单元围绕“预测”这一阅读策略,编排了一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精读课文有详细的旁批,指导预测的方法与过程,略读课文的“学习提示”引导学生对这一策略进行实践和运用,在课后题和“交流平台”中对“预测”这一阅读策略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预测”是一种自然存在的阅读心理,读者在阅读时都可能无意识的使用这一策略。
在二年级下册的教材中,有课后题如“根据课文情节展开想象编故事”,就已经开始引导学生利用预测的策略去想象故事的走向。
本单元把预测作为一种专门的阅读策略进行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把这种无意识的阅读心理转变成有意识的阅读策略,运用学到的方法在日常阅读时主动地使用预测这一策略,经历预测到验证的过程,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激发阅读的趣味性,让自己从被动的阅读者变成阅读积极的参与者,甚至参与创作和发现。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三个,前两个是针对预测策略的,一是“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二是“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
教材对这一单元的内容编排呈现了对语文要素层次性和阶梯性的落实,整体思路为“学习预测——练习预测——独立预测”的渐进发展过程。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作为精读课文,重在对预测策略的指导与示范。
借助课文的旁批,提示学生可以根据课文的题目、插图、文章内容的一些线索、重复性情节等进行预测,课后题也提示了预测的角度和相关依据。
通过精读课文的示范,让学生掌握预测的两个重点:一是预测是要根据一定的线索做出有依据的猜测,而不是凭空乱猜,除了文本中的信息,还可以借助生活经验和课外拓展的相关知识做出判断;二是预测的最终评价方式不是判断预测的对与错、好与坏,而是在不断地假设和验证中,修正自己的预测,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感受到使用预测策略去阅读的乐趣。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1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进行口语交际;完成习作教学;学习多音字;积累古诗词;学习新生字;展示作品2、过程与方法:(1)在口语交际中锻炼流利语言,学会写作。
(2)在发现、研究中学习多音字、新生字。
(3)在背诵中积累。
(4)在展示中扩大见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读、写、背中训练语言能力。
重难点、关键:1、进行口语交际。
2、完成习作。
3、背诵古诗。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展示课余生活的照片二、交流看相片的感受。
三、分小组讲自己的课余生活1、交流自己做了什么事2、交流自己有什么收获。
3、交流有什么感受。
4、讲讲今后的打算。
四、请讲得好的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的课余生活。
1、生讲,师略记条理。
2、予以讲解、梳理。
五、评比。
1、每组选出一个上台。
2、评比谁讲得好。
六、作业:回家讲给妈妈听。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完成习作。
教具准备:带上各自与课余生活有关的器具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出示几个同学课余生活的用品:书、画画、乐器……2、让学生自由讲自己的课余生活。
二、引导写作1、请几个同学上台讲述。
2、老师点评。
三、写作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多音字。
2、背诵古诗。
3、从生字中学生字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认读生字、区别、组词、掌握多音字二、古诗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2、师范读,学生跟读3、议议诗意:一个小孩坐在河边学钓鱼,他倾斜着身子坐在草丛中,绿草半掩着他的身体。
过路人向他问路,他一句话也不回答,只是摆手示意不让问路人靠近,唯恐发出响声把要上钩的鱼儿吓跑了。
三、学习新生字。
四、作业:背诵古诗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2【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积累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2

《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教科书分析:1.“快乐读书吧”栏目的设置是部编教科书的一大特色,其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了解如何进行课外阅读,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培养阅读的兴趣,扩大阅读量,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把课外阅读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成为语文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三上“快乐读书吧”安排在第三单元,除了体现把课外阅读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使之成为语文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的编写意图外,还根据课程标准课外阅读的目标与内容和评价标准建议,把“快乐读书吧”打造成与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型相类似的活动体验性质的课型,从而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持久进行,以培养阅读的兴趣和形成阅读的习惯。
因此,“快乐读书吧”的教学应由“准备课”“课外阅读活动”“交流分享课”三个阶段组成。
准备课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开展课外阅读,和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分享课外阅读快乐的活动,视本学期具体情况分别安排两次,从而使课外阅读真正纳入到课堂教学,成为语文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3.本次“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在那奇妙的王国里”,紧贴单元课文的文章体裁,在课外继续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
题目的提示语、文章片段和插图,释放了四个信息:(1)要阅读一本童话故事书;(2)阅读国内外的均可;(3)阅读童话故事的基本方法;(4)要体会童话故事的主题思想。
前三个信息,提示了准备课的教学目标,最后一个信息提出了交流分享的要求,即要组织交流分享的活动。
学情分析:1.学生经历了第一学段四次的“快乐读书吧”活动,对如何开展“快乐读书吧”活动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实践,这是开展这次“快乐读书吧”活动的有利条件。
2.三年级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等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开始逐步形成,这有利于学生课外开展阅读活动,培养阅读兴趣,也为交流分享的形式与内容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教学目标:1.了解本次“快乐读书吧”的阅读要求和方法提示,能根据课本提供的书名或其他童话故事书在课外按要求开展阅读一本童话书的活动。
《我的第一本书》学习要点_教案教学设计

《我的第一本书》学习要点你的第一本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随着记忆,与作者一同感悟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理解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书"对我们共同的意义和给我们的启示。
关于作者: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山西定襄县人,蒙古族。
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
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牛汉诗选》等。
牛汉在"文革"期间,诗从悲愤的心灵里突然升起,写下了不少诗作。
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全文承载着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
“我的第一本书”这一主线,贯穿全文,把关于亲情与友情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这不仅令作者终生受用,更是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掌握下面的词语1、为下列加红的字注音马鬃(zōng)搀和(chān)调教(tiáo)2、注意下面字词的书写。
幽默梦幻红薯稀奇奥秘苦楚崇敬欣慰3、成语积累翻来覆去磨磨蹭蹭哄堂大笑二、课文内容分析。
1、本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并没有直接写"我的第一本书",而是通“前几天一位诗人的来访”自然引出本文的话题。
2、"我的第一本书"指的是小学一年级国语课本,它还有什么其它含义?"我的第一本书"还表明了这第一本书在作者人生中的分量。
3、"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是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有怎样的理解?"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它也指作者人生的每一课。
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4、"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的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写了作者童年生活的艰辛和沉重。
《推荐一本书》教学设计与反思

《推荐一本书》教学设计与反思作者:孙红松来源:《黑龙江教育·小学》2020年第12期教学内容:统编版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
教学目标:1.介绍一本书,能详略得当分段表述推薦理由。
2.把重要推荐理由写具体。
3.培养学生评价与修改习作的能力。
4.通过习作的练习使学生明白读书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对书籍的热爱、乐于读书的愿望。
教学重点:把重要推荐理由写具体。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怎样把重要推荐理由写具体。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我们都知道,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你们看我这里有一首小诗,把书和人类的关系表达得淋漓尽致,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吧!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一定已经和书成为了好朋友,老师有一位邻居小明也想成为一个爱读书的好学生,可他不知道读什么书好,想请同学们帮忙介绍一本好书,你们想不想帮这个忙呢?好,今天我们就来给小明推荐一本书。
(板书课题。
)二、指导选材,明确要求1.推荐什么书?说说你会把什么样的书推荐给小明。
(课件出示:特别喜欢、印象深刻,避免重复、扩大范围。
)2.怎样推荐?(1)自读115页教材,画出重点语句。
(2)引导学生交流,梳理写作要求。
3.课件出示写作要求:(1)概括介绍这本书的基本信息:书名、作者、出版社,属于哪一类书籍等。
(2)重点写推荐这本书的理由,可以写一点,也可以写几点。
(3)重要的推荐理由一定要写具体。
三、分列提纲,习作热身1.讨论: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概括写什么,重点写什么?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后,梳理内容,列出提纲。
3.教师指导学生列出推荐的几个理由,确定详略,突出一个重点理由。
四、抓住重点,示例引领1.写作要求的第三点,“重要的推荐理由一定要写具体”是本次习作的重点。
结合你的阅读体会和写作经验,说一说什么是写具体,怎样才能写具体。
2.课件提示:具体指的是不抽象,不空洞,细节描写生动形象。
你阐明一个理由后要从书中找出相对应的例子来证明你的理由。
小学五年级语文《介绍一本书》教学设计

《介绍一本书》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教案
《介绍一本书》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能有条理地简明扼要地介绍一本自己最爱读的课外书。
2.培养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
教学时间1教时
课前准备
根据本次训练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课前选择自己朗爱读的一本书,按课文中“听说内容”所讲的要求作好准备。
有条件的学校,也可由教师选定—本课外读物,让学生阅读同—本书,或每个小组选定一本书,让同小组的学生阅读同一本书,这有利于课内的统一指导。
教学过程
●一、揭题谈话,明确学习要求。
今天的听说课,要学习有条理地简明扼要地介绍一本自己最爱读的课外书的本领。
板书课题:介绍—本书(听说训练)
教师举例介绍(举例材料参见参考书)。
●二、揭示听说训练内容要点(小黑板)。
1.要介绍的这本书的书名,属于哪一类?
2.介绍书的主要内容。
(主体部分)
3.介绍这本书对我有什么帮助。
三、讲述训练。
1.按小黑板听说训练内容要点要求修正课前准备好的材料。
2.指名讲述。
3.学生评议。
注意三点:
① 介绍的内容是否符合课文所提出的三点要求,主体部分(书的主要内容)中是否能简名扼要地讲述;
② 是否有条理,先说书名,再讲书的主要内容,最后讲对自己的帮助;
③ 语句是否通顺,意思是否连贯。
4.同座介绍或小组介绍。
小学语文《最大的“书”》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小学语文《最大的“书”》教学设计一等奖学习目标:1. 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3. 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
朗读人物对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李老师知道咱班的小朋友特别喜欢读书,你都读过哪些书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本从来都没读过的最大的书。
举起小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指生说。
同学们很会提问题。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读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生词朋友排着队出来了,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
自由读。
指名读,谁愿意把这些字读给大家听,有两个字读得特别准。
“册、质”。
地质勘探队员:是干什么的?同学们一起来读读。
2、去掉了拼音这些生字你还能读准吗。
自己读一读。
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想记哪一个就记哪一个。
老师有一个字谜请同学们猜一猜。
同学们用加一加,换偏旁,猜谜语方法记住这么多的生字,真了不起,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3、老师这儿还有一个有趣的字,出示图,猜猜它是今天学的哪一个字?对了,古时候没有纸,人们把字写在竹片上。
再用绳子把它穿起来。
慢慢的就演变成这样,。
出示课件。
演示册的变换。
瞧,咱中国的汉字多有趣呀。
4、指导写字:出示课件,田字格中的“册”字今天我们就来写这个“册”字。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字,怎样才能把它写漂亮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指生说第一笔起笔是竖,然后过渡撇,过渡要自然第二部分比第一部分要稍胖一些。
左右要紧凑。
横从横中线起笔,要写长一些师范写,小手举起来,跟老师一起写。
生练写,注意写字的姿势,头正身直足平臂开,在课后的田字格中认真地写一个。
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
这位同学把撇写的很舒展。
这位同学字的结构很匀称。
三细读感悟1、刚才我们读了课文,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指生说?从哪句话。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精选8篇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精选8篇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篇一一、指导目的:1、让学生在好书交流会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3、在活动中进行团结互助的思想品质教育。
二、指导重点:让学生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激发阅读的欲望。
三、指导难点:使学生学会选择健康有益的书进行阅读。
四、课前准备:要求每位同学都准备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
五、设计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课外阅读首先要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因此,本教学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由“要我读”变为“我要读”。
同时引导学生到图书馆去借阅课外书,并在阅读过程中爱护图书。
六、指导过程:一、导入,激起学习欲望。
同学们好!今天又到课外阅读的时间了,高兴吗?经常读书会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一个与书相伴的童年,是充满美好和温馨的。
还记得关于书籍的一些名人名言吗?(学生交流名人名言)从这些名人名言中,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和大家分享才更有意思!今天举行一个——好书交流会二、介绍好书,交流读书方法(一)班内互相交流好书知道同学都很爱看书,最近看了什么好书?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果想,那么就请赶快把书介绍给同学们吧。
(1)小组交流,先在小组内介绍,选出最喜欢的书再向全班介绍。
(2)班内交流,老师注意到各小组同学在介绍时,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笑眯眯的,老师猜想,书一定非常有趣,而且老师还发现口才越来越棒了,下面咱们一起分享各小组最受欢迎的书。
(各小组派代表介绍)(3)小结。
如果全班同学互相把书交换一次,那么在班中就会形成一个小小的图书馆了,同学们学到的知识也会越来越多,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自然更丰富。
三年级整本书阅读一等奖教学设计3篇

三年级整本书阅读一等奖教学设计第 1 篇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口语交际《向你推荐一本书》教学目标:1.能主动与同学交流读书情况,比较明确地表达自己所读过的书的书名、作者、主要内容、感受、精彩片段,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句通顺。
2.能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参与交流。
3.进一步认识读书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学生热爱书籍、喜爱读书的愿望。
4、能从推荐一本书延伸到推荐一部电视剧或电影等。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自己读过的好书,在交际的`过程中逐步学会介绍、学会倾听、学会提问评价;引起他人的阅读兴趣;注意语言的连贯性和条理性。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好自己最喜欢看的一本书。
老师课前布置学生读两本书:一本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的书,另一本自己喜欢的书。
课前对学生所喜欢的书进行大概的了解和归类。
教学过程:一、认识了解学生。
通过昨天我们的交流,同学们认识了老师,老师现在要了解一下你们。
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生自由介绍。
师抓住爱读书学生。
二、尝试推荐,引出课题。
1、学生尝试推荐自己喜欢的书。
2、师评价:推荐的真不错,勇气可嘉。
3、过渡:刚刚这位同学尝试着向我们推荐了自己喜欢的书,这就是我们今天口语交际的内容:向你推荐一本书(板书)三、学习口语交际要求。
1、生自读,并勾画。
2、师提问:提出了哪些要求?从哪些方面在提要求?师引导学生弄清说、听、评三方面的要求。
四、小组交流。
1、指名读小组交流要求。
2、生寻找伙伴推荐交流,师巡视指导。
五、全班汇报交流。
1、生个人向老师推荐共同读过的一本书。
先请一名学生推荐,再请学生从不同方面补充推荐。
2、生共同推荐一个系列的书。
一组学生上台推荐后,让台上学生和台下学生交流,师调控指导。
3、生共同推荐一本书。
学生推荐结束后师提问:听了他们的推荐你对这本书产生兴趣了吗?为什么?4、师小结:同学们学会了用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方面来介绍一本书,可谓是说得精彩,听得认真,评得深入。
六、生谈收获。
生谈到学会了怎样推荐一本书,教师相机延伸: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还可以向别人推荐一部电视剧,一部电影或一部动画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1. 孙中山的资料,预习课文。 (学生)
2.教学课件。(教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板书课题,导语:同 1. 读课题,质疑。
学习,整 体感知
学们看了这个课题,你 们会有哪些疑问? 2. 指导学生带着疑问读 课文,不明白的字词查 字典或同学之间讨论。 3. 指导学生在初读的基
2. 自学生字、生词。 3. 交流课文主要写孙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引导学生用一两句话 1. 说说自己的学校是
说说我们自己的学校是 什么样的。
什么样的。
2.导入新课,引出课题。 你们可知道,不但我们有 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 如 果不信,那么我们就一起 来读一读课文吧。 (板书 课题)
2.齐读课题,质疑。
从课题入手,激发 学生对课文的兴 趣。简要介绍作 者,使学生对泰戈 尔有初步的认识, 丰富文学素养。
2.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如 :自读、互读等,进行感悟。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制作教学课件。(教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复习生字词。 2. 回顾上节课内容。
1. 学生回忆课文主要 内容,体会作者对大青 树下这所小学的喜爱
温故知新,复习 上一节的生字、 词语,巩固对知
3.引导学生围绕“喜爱” 和赞美之情。
5. 指导学生整体朗读课 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 什么内容。
整体朗读课文,说一说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 容。
四、课堂小
读了课文,谈谈你读懂了 什么?画一画花的学校 是什么样的。
1、 学 生 自 由谈 谈 读 课文的感受。
2、 画一画
结
板书设计
2、花的学校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全册】
《习作:推荐一本书》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1

《习作:推荐一本书》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1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作:推荐一本书人教部编版作:推荐一本书1.能把要推荐的这本书的书名、作者及推荐的理由写清楚。
2.运用合理的写作手法写清楚推荐理由。
生动具体地介绍书中精彩的故事情节及阅读价值。
3.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让学生感悟读书有益的道理。
重点能有条理地、具体地把推荐这本书的原因写清楚。
难点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让学生感悟读书有益的道理。
1.借助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要密切配合,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尽量使学生研究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及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懂得怎样选择材料,怎样准确地选择词语。
这样才能让学生写出通顺的句子,并能注意前后联系。
2.读写结合。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
”在学生对阅读课熟读精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写作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作练,做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从而不断地提高写作能力。
3.树立典型。
学生作文评讲都应该有重点,或是观察方法,或是写作技能,或是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态度、情感)等。
如何突破重点,让学生每次均有所得,“树立典型”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树立典型”,即利用相互竞争的动机,这是学生主动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学前筹办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1.把要推荐的书的书名、作者及推荐理由写清楚。
2.注意重点突出,小组内评议。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都喜欢读书吗?都读过哪些书?生:喜欢,我读过《草房子》《狼王梦》《想着明亮那方》《窗边的小豆豆》。
2.同学们真了不起,读过这么多的书。
老师也喜欢读书,书是我们的好朋友、好伙伴,读书可以让我们增长很多知识。
XXX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我相信,你们在读书的时候也会有收获,也一定有特别想推荐给大家的书。
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作课,每个人为大家推荐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
(板书课题)在轻松的谈话中引入“书”的话题,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欲望。
小学三年级语文《我要一本书》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语⽂是语⾔和⽂化的综合科。
语⾔和⽂章、语⾔知识和⽂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
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字能⼒和知识,⽂化知识的统称。
也可以说,语⽂是⼝头和书⾯的语⾔和⾔语的合称,是语⾔规律和运⽤语⾔规律所形成的⾔语作品的⾔语活动过程的总和。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语⽂《我要⼀本书》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三年级语⽂《我要⼀本书》原⽂ 罗蒙索诺夫是俄国的科学家。
他出⽣在⼀个渔民家庭⾥,⼗⼆岁时,就跟着⽗亲乘船出海打鱼。
⽩天,他帮着⽗亲打鱼或者晒;晚上,他躲在板棚⾥看书。
有⼀天,罗蒙索诺夫和他⽗亲出海捕鱼,忽然海上掀起了狂风巨浪,船上的帆篷被吹落了。
罗蒙索诺夫不顾⼀切,爬上摇晃的桅杆,很快地把吹落的帆篷扎牢,渔船这才恢复了平稳。
狂风过去了,⽗亲⾛到他⾝边,拍拍⼉⼦结实的肩膀,笑着说: “孩⼦,我要奖赏你的勇敢,给你买件⿅⽪上⾐。
” 罗蒙索诺夫摇摇头说:“我不想要。
” ⽗亲问他:“那么,你想要什么呢?” “我要⼀本书!”罗蒙索诺夫恳切地回答说。
“难道⼀件⿅⽪上⾐还⽐不上⼀本书吗?”⽗亲惊奇地反问了他⼀句。
但是,罗蒙索诺夫仍然恳切地说:“爸爸,我想要⼀本什么知识都有的书。
⽐⽅,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为什么⿊夜过去就是黎明?海上的浪潮⼜是怎么回事?” 他⽗亲和⽔⼿们听了都点点头,瞧着他那双明亮的眼睛,夸奖说:“这孩⼦真不错,有出息!”2.⼩学三年级语⽂《我要⼀本书》教案 教学⽬标: 1、知道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从⼩就是个热爱学习,爱动脑筋,遇事沉着勇敢的好孩⼦,懂得应该向他学习。
2、学会本课的15个⽣字,理解“不顾⼀切”等词语的意思。
3、能按照“单元提⽰”读懂课后以及作业本上指定句⼦的意思;能⽤“更想要”造句。
4、能分⾓⾊有感情地朗读课⽂,读出反问句的语⽓。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不顾⼀切”等重点词语,体会罗蒙诺索夫在危急关头的沉着和勇敢以及从⼩热爱学习的好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二读课文
1、轻声朗读,注意读准注拼音的生字。把课文读通。
2、用——?文中标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内容。
四、读后反馈检查。
五、三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觉得罗蒙诺索夫是个怎样的人?
六、集体讨论,释疑。
七、学习第三段。
1、快速默读思考:这一段着重写了罗蒙诺索夫的什么好品质?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讨论:一件皮衣值钱,还是一本书值钱?罗蒙诺索夫为什么要一本书,而不要皮上衣?
3、理解:黎明、浪潮
八、作业练习。
第二课时
目标:巩固字词,细读2、3自然段,落实句子理解的训练,完成相关的作业
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指名读,这段一共有几句话?仔细读这句话,说说:从这两句话里你知道了关于罗蒙诺索夫的哪几点情况?
五、作业练习。
第三课时
目标:
回顾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感兴趣的句段,完成作业。
过程:
一、复习。
二、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第3段。
四、读全文,思考:
1、罗蒙诺索夫的什么品格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说说你自己表现很勇敢的一件事情。
五、完成作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要一本书》教学设计
二、第3自然段人物角色朗读训练。
1、练习分角色读。
2、理解“惊奇”的意思。思考:父亲听了罗蒙诺索夫说“我要一本书”之后,为什么感到惊奇?
3、讨论:为什么罗蒙诺索夫是个有出息的孩子?
三、照样子说词语练习
“狂风巨浪”对“风平浪静”“颠簸”对()
“黑夜”对()“惩罚”对()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并讨论:如果老师要奖赏你一本书,你想要一本怎样的书?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不顾一切”等重点词语,体会罗蒙诺索夫在危急关头的沉着和勇敢以及从小热爱学习的好品质。
教学难点:
课文第3段中父亲那个带反问语气的问话和称赞罗蒙诺索夫的那句话。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目标:初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学习字词。
过程:
一、揭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讨论。
1、课题中的我指谁?
《我要一本书》教学设计
《我要一本书》教学设计之三
教学目标:
1、知道俄国著名科学家罗蒙诺索夫从小就是个热爱学习,爱动脑筋,遇事沉着勇敢的好孩子,懂得应该向他学习。
2、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理解“不顾一切”等词语的意思。
3、能按照“单元提示”读懂课后以及作业本上指定句子的意思;能用“更想要”造句。
4、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反问句的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