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欧盟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合集下载

2011中国经济形势有利与不利,发展趋势分析

2011中国经济形势有利与不利,发展趋势分析

2011年经济运行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分析总体来看,2011年宏观经济运行既有有利条件,也存在着不利因素,经济运行环境的不确定性较大。

(一)有利条件首先,2011年世界经济仍可维持温和复苏态势。

世界经济的复苏势头要强于预期,且具有一定的韧性,基本抵御了2010上半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和随后的欧盟刺激政策退出的冲击。

展望2011年的全球形势,经济增长将较2010年有所放缓,预测在4%左右。

美国经济仍可维持适度增长。

欧盟经济增长超出预期,表明市场信心恢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财政刺激政策退出的影响,继续增长的可能性也较大。

日本经济增长前景相对暗淡,但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增长,对日本经济又有一定的带动作用,因而日本经济仍可保持正增长。

其次,全球通胀压力仍保持在较低水平。

展望2011年度的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受到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发达国家产出缺口较大等因素的影响,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目前国内价格水平特别是PPI生产者物价指数与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高度相关,明年国际价格的稳定对保持国内价格稳定比较有利。

第三,国内发展环境有利于经济增长。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级政府积极谋化发展,项目储备与准备情况良好。

经过多年的准备,目前中西部地区发展已步入快车道,大规模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正在展开。

产业转移趋势进一步加强,有利于现有优势产业继续保持竞争优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出台和实施,加快创造出新优势产业。

消费的环境和支撑条件可望进一步得到改善。

第四,宏观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仍具备较大的运用空间。

尽管2010年继续实施了大规模一揽子刺激计划, 2010年中央政府财政赤字仍在1%以内,国债余额与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合计也只相当于GDP的40%左右,两项指标均处于安全线内,并远低于其他实施经济刺激计划的国家。

这表明,当前财政仍具有较强的扩张能力,财政政策运用仍有很大空间。

(二)不利因素首先,外贸环境和2010年相比有所恶化。

2011—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2011—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总 体 来 看 ,2 1 年 的 世 界 经 济 01 形 势 主要呈 现 出以下 九个特 征 。

经济运行表现各异
2 1 年 新 兴 经 济 体 经 济 增 长 速 01
元区经济增速分别降至 1 %和 1 %。 . 7 . 6 其 中,欧洲三大经济体德国、法 国和 英 国第 二季度 G P增长率分别 由上 D
Y ] FTE 年 终 专 稿 … L EI N A ̄ D R
2 —2 0 0 1 1 1 2年世界经济形势 分 析 与展 望
● 张宇燕 徐秀军 / 文

出衰退 的世界经 济在 2 1 年 01
算 ,2 1 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 4 %, 01 . 0
比上 一 年下 降 1 个百 分 点 ,其 中发 . 1
算将达到 7 . 万亿 国际美元,比上 85 8 年增加 4 7万亿 国际美 元,实际增 . 4 长率为 4 %,比该组织 2 1 年 4月 . 0 01
的 预测 结 果 下调 0 个 百 分 点 ; 市 . 4 按
部大地震、全球经济放缓及 日元持续 升值等因素的影响 , 0 1 日本经济 21 年
依 然维持在 9 ; % 截至 2 1 年 8 , 01 月
欧元 区失业 率连 续 9个月维 持在 1% 0
年 1 月高盛集 团预测 ,2 1 年世界 2 01
经 济 增 长 率 将 达 到 4 %,而 在 2 1 . 6 0 1
左右的水平 , 5 2 岁以下青年失业率高
达 2 %,其 中 2 1 年 7 西 班 牙 年 1 01 月 轻 人失业 率更是 高达 4. 6 %。 2
和 2. 51 0万亿 美 元 ,在 全球 经 济 中 的 比重 分 另 占至 4 . 和 3. 【 09 % J 0 5 %,分另 9 4 比 21 年 提高 1 和 1 00 . 1 . 百分 点。 6个 分 区域来 看 ,新 兴经 济体 的经济 增长 表 现各 不相 同 。其 中 ,亚洲 发展 中国 家 的经 济 运 行 表 现 最 好 ,预 计 2 1 01 年 增 长 率 为 8 % ; 东 欧 地 区 、独 . 2 中 联 体 国 家 、拉 美 加 勒 比地 区 、 中 东 北 非 和撒 哈 拉 以南非 洲 分别 为 4 %、 . 3

2011年世界经济一些重大问题研究的新进展_卫兴华

2011年世界经济一些重大问题研究的新进展_卫兴华

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2011年世界经济一些重大问题研究的新进展卫兴华,尹辉(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收稿日期:2012-01-10作者简介:卫兴华(1925-),男,山西五台人,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

摘要:2011年,我国经济学界对世界经济的一些重大问题继续进行研究和探索,取得一些新进展。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问题,贸易保护主义与中美贸易摩擦问题,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安全问题,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人民币国际化问题。

关键词:主权债务危机;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安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人民币国际化中图分类号:F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685(2012)03-0016-062011年,世界经济继续保持缓慢复苏态势,但复苏动力不足的迹象日益显现,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世界经济形势和格局呈现更加复杂的局面。

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继续扩散,欧元区一些国家为应对危机所推行的经济刺激计划,导致巨大的财政赤字,陷入主权债务危机的泥潭;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乏力,全球经济不平衡导致国际贸易摩擦不断,贸易保护主义依旧强劲。

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程度继续加深,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更加突出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经济安全方面问题;出于对本国经济利益和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考虑,国际社会迫切要求对国际金融体系特别是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作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备受关注。

国内经济学界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很多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观点。

一、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问题(一)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一些学者研究了主权债务危机的制度性和机制性原因。

应霄燕认为,主权债务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到金融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深化和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各种反经济危机政策和措施叠加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和政治危机深化的集中表现。

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3、201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重返危机前水 平,今年将温和增长
2009年全球FDI降至1.1万亿美元,下降3040%,2010年回升至1.24万亿美元,上升 10%。2011年升至1.5万亿美元,上升17%。 2012年将温和增长达到1.6万亿美元,但仍 难以达到2007年(1.97万亿美元)的水平。
日本 2010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1.2%(环比),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 1.5%(环比),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1.1%(环比),第四季度经济增 长率0.5%(环比),全年经济增长率2.8%。2011年第一季度经济增 长率-0.9%(环比),第二季度-0.5%(环比) ),第三季度1.5% (环比)第四季度-0.3%(环比)。2011年经济增长率-0.7%。2012 年一季度经济增长率1.7%。 欧元区2010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0.5%,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1.7%, 第三季度增长率0.4%,第四季度增长率0.3%,全年经济增长率0.9%。 2011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0.8%(环比),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 0.2%(环比),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0.2%(环比),第四季度经济 增长率-0.3%(环比)。2011年经济增长率1.4%。2012年一季度经 济增长率-0.3%。



俄罗斯经济增长率2009年GDP增长率为-8.9%。 2010年俄罗斯经济增长率为3.8%。2011年经济增长率 4.3%。2012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4.9%。 2010年印度经济增长率为9.7%。2011年经济增长率7.4%。 2012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5.3%。 2010年巴西经济增长率为7.5%。2011年经济增长率2.7%。 2012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0.8%。 2010年南非经济增长率为3%。2011年估计3.1%。2012 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2.1%。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分析及我国的应对思考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分析及我国的应对思考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分析及我国的应对思考工商1101 潘泓1101100124一、当前世界经济总体形势1、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将十分严峻复杂。

首先,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近期美国经济出现改善苗头,但长期增长的势头依然微弱,欧盟经济今年只能蹒跚前行。

日本经济长期靠外需拉动,但受日元升值、自然灾害因素的影响,2011年日本出现了30多年未见的贸易逆差,加上国内部分产业呈现外迁趋势,日本经济今年增长前景黯淡。

在新兴经济体中,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等国经济虽然保持增长态势,但由于通货膨胀困扰,在控通胀和保增长方面面临两难选择。

其次,欧洲主权债务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

欧盟长期高福利政策以及巨额开支使财政赤字、公共负债难堪重负,但这些国家还没有来得及进行政策调整,自身根上的问题和全球金融危机交织在一起,就出现了欧债危机。

希腊等高负债国家历史遗留问题严重,经济持续负增长,政局普遍动荡。

欧债危机对欧洲经济、政治的影响还在继续发酵,看不到彻底解决的希望。

风险正从希腊等边缘国家向欧元区核心国家扩散,从公共财政向银行业扩散。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主权信用尚好的德、法等欧元区核心大国也受到冲击,市场信心较为脆弱。

再次,全球物价走势不容乐观。

当前,供需矛盾尚未有效缓解,多种商品实际仍处于脆弱的紧平衡状态,加上发达国家持续实行超宽松货币政策,埋下了通胀的种子。

在经济复苏放缓、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的同时,发达国家通胀水平却在逐步攀升,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加大。

总之,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面临诸多变数,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模式调整变化的过程极其复杂。

世界经济完全走出低谷可能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对复苏前景不容乐观。

2、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回顾自2008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总体走势经历了一次由2010较快复苏到2011再次减速的变化。

2011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既不平衡,又很脆弱,经济下行风险有所抬头。

2011年国际形势有哪些重要特征

2011年国际形势有哪些重要特征

试论2011年国际形势有哪些重要特征?一、世界经济在调整中缓慢复苏,仍面临诸多不确定风险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显现。

各国经济复苏的不同步、不均衡特征突出,全球复苏进程缓慢。

美、欧、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亚洲、拉美和非洲经济增长较快,发展中国家发挥着全球经济增长引擎作用。

世界经济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发达国家大规模刺激计划效用衰减,结构性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受自身发展水平制约,不同程度地面临通胀压力,短期内难以填补全球需求缺口。

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围绕汇率、贸易不平衡、市场准入、知识产权等问题的摩擦频发。

一些国家采取措施干预汇市,全球汇率波动加剧。

各主要经济体加紧反思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和管理模式,围绕新的发展制高点的竞争不断加剧。

美国政府将经济繁荣列为国家力量源泉,继推出“出口翻番”、“再工业化”和新能源发展战略后,又宣布基础建设投资计划,力图通过强化实体经济和出口能力重塑美全球竞争优势。

欧盟提出转向知识创新经济,实现经济健康和绿色发展,增强欧盟经济包容性和社会向心力。

俄罗斯推出“现代化战略”,积极推进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四个现代化”,改革以能源和军工等重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加速国家的发展和振兴。

日本公布“新增长战略”,将转向利用国内要素和扩大对外开放并举的需求引导型增长。

同时,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仍面临自然灾害、流行疾病、能源资源、粮食和水资源短缺等发展瓶颈,可持续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三、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取得进展,全球治理缓慢推进发展中国家以较平等的身份参与到世界经济治理机制中,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取得进展。

一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完成阶段性改革,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

二是G20峰会正处于从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经济治理机制的转型之中,在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是全球金融监管机制有所加强,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全面加强对金融体系的监管。

中等收入陷阱?2011年中国经济形势深度解读

中等收入陷阱?2011年中国经济形势深度解读

4—2.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
• 节能减排的大趋势 • 足以做空与捧杀中国的热钱 •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4—3.“两难”的问题增加
4—4.人口资源制度变迁红利在消失
• 人口红利
• 资源红利
• 制度变迁红利
5. 深层次解读:经济转型期
• 5—1. 中国经济进入经济转型期
• 5—2. 越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因素
中等收入陷阱?
——2011年中国经济形势深度解读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企业与经济研究所所长 周建国教授
引子:中等收入陷阱国家十大特征
• 人民论坛杂志在征求50位国内知名专家意 见得出,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十大特 征” :
• 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 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 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
• 上述现象,我们似曾相识
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
民主乱象
贫富分化
腐败多发
• 抚顺市国土资源局顺城分 局原局长罗亚平贪污受贿 数千万,另有3000多万 元财产不能说明其来源
• 因钱多、房多、情妇多 ,杭州原副市长许迈永 被送外号"许三多”
过度城市化
社会公共服务短缺
就业困难
社会动荡
2009年11月23日22时,今年30岁的李磊在北 京市大兴区黄村镇其父家中用尖刀将妻子、 妹妹、父亲、母亲、年仅1岁的次子和6岁的 长子刺死。“因郁闷”
1—3. 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1)
• 2010 年世界银行,几十年来拉美 和中东很多国家深陷其中 • 工资成本攀升,始终挣扎在大规 模和低成本的生产性竞争之中, 不能进入高附加值的高成长市场 • 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 马来西亚20世纪70年代进入中等 收入行列,到2007年仍挣扎在人 均GDP3000—5000美元

当前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内容摘要:我国宏观经济环境面临双重压力:一是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欧美各国财政状况存在不同程度的恶化趋势,发达国家正在步入滞胀的泥潭;新兴市场经济体将继续面临国内通胀压力上升和经济增长放缓双重问题;国际金融风险加大,特别是欧元状况脆弱,会对我国经济特别是金融的稳定性形成冲击;世界经济景气下降,全球贸易量锐减,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导致外贸出口不振。

二是国内环境,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胀的同时必然会使增长速度有所减慢;货币存量依然较大,形成通胀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在提高服务业比重、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保持居民收入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同步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推进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繁重而艰巨。

在此情况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新情况新变化,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关键词:经济运行环境措施正文:2012年我国经济面临的经济形势与2011年有较大的变化,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今年在经济增速适度回落的基础上,既要稳定经济增长速度,又要继续抑制通胀,同时要加大调整经济结构的力度,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的稳定。

一、中国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分析世界经济的一体化逐步加强,中国经济不可能独立于世界经济而存在,当前,全球经济活力正在减弱,并且内外部失衡进一步加剧,市场信心近期大幅下降,下行风险逐渐增大。

2012年全球经济仍将保持低速增长,形势复杂多变。

根据2011年9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经济展望》秋季报告预测,2012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与2011年基本持平,其中,发达经济体将增长1.9%,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将增长6.1%。

1. 发达国家正在步入滞胀的泥潭主要发达经济体普遍面临自主增长动力不足的严峻挑战,一是市场对发达国家政府是否有能力稳定财政金融状况和促进经济增长产生了怀疑,主要国家普遍面临主权债务压力和金融稳定风险。

欧债危机影响深远,从2009年希腊债务危机以来,欧洲债务危机已持续两年多,2011年下半年进一步恶化,存在继续向欧盟核心国家传染、向银行危机转化以及威胁欧元稳定性等风险。

欧债危机探讨讲义(PPT 61张)

欧债危机探讨讲义(PPT 61张)

法国
意大利
290

以往房价上涨对希腊家庭形成 正财富效应,增强了消费者的 信心,带动了居民消费;
可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房 地产市场崩溃,希腊民众财富 大幅蒸发,导致需求下降,导 致经济衰退。
240

190
140
90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1年以德国为首的核 心国家经济增长强劲, 但受债务困扰的周边国 家经济处于衰退状态。
(%) 4.0 3.0 2.0 1.0 0.0 -1.0 -2.0 -3.0 -4.0 -5.0 3.7 2.3 1.8 1.8 1.7 1.5 1.5 1.4
1.3
-0.1
-0.4
-3. 德国 比利时 欧元区 英国 荷兰 法国 意大利 葡萄牙 匈牙利 西班牙 爱尔兰
欧元区失业率和通胀水平

在欧元区内,西班 牙的失业率高达 21%。 在欧元区内通胀水 平不高。按货币政 策 的 Taylor 法 则 , 除德国外,多数国 家名义利率过高。 欧元区之外的英国 通胀水平较高,名 义利率合适。
欧元区主要国家失业率(截至2011年9月)
(%) 25.0 21.2 20.0 16.7 14.6 12.3 10.3 10.0 5.0 0.0 西班牙 希腊 爱尔兰 葡萄牙 匈牙利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比利时 德国 荷兰 9.9 8.1 7.9 6.8 6.0
美国主权债务评 级遭标普下调, 美国中长期债务 前景不容乐观
美国国会两党关于提 高政府债务上限谈判 艰难达成,未来扩张 性财政政策受限
第一部分
欧元区宏观经济状况
欧元区GDP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分析.ppt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分析.ppt

1.5 对危机的长期性已渐有共识
去年9月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之后,多名美国央行官 员与经济学家集体推出了一项关于经济危机的最新研究。 该研究在分析、比较了上个世纪十余次经济危机、特别是 30年代和70年代两次全球经济危机的原因和恢复进程之后 明确指出,后危机时期将有“至少十年的过渡期”。 几乎所有的国际组织都表达了对危机长期持续的担忧。 中国政府领导:危机从来就未过去。
1.4 本轮危机或成全球经济格局的转折点
可以认为,以此次危机为契机,全球经济发展进入 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基本趋势就是,完全 以发达经济体主导的全球化旧格局已渐入迟暮;在 未来的全球发展中,广大新兴经济体可望逐渐发挥 重要的作用。 我们可以从实体经济领域和国际金融领域两个层面 看到这一新趋势。
1.2.1 债务危机表现在实体经济层面
债务危机表现在实体经济方面,便是长期过低的国 民储蓄率。因此,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发达经济体 必须提高其储蓄率。 然而,一方面,在长期崇尚消费的经济体中,提高 储蓄率短期内绝难奏效;另一方面,提高储蓄率本 身正是一个经济紧缩的过程,这会大大延缓经济恢 复的步伐。
欧盟开始紧急行动
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12月9日凌晨宣布,经过为期两天的峰会,欧 元区17国以及6个未加入欧元区的欧盟成员国将缔结政府间条约,强 化财政纪律,避免债务危机继续深化。 根据德国和法国的建议,会议的初衷是修改《里斯本条约》。由于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会上提出的附加条件不可接受,因此不得不放弃 此初衷,因为修约需经欧盟所有27个成员国批准。 欧盟成员国只好选择另立条约,推动欧元区向着财政联盟方向迈进 。这份新条约除适用于欧元区所有17个成员国以外,对非欧元区的 欧盟国家开放,已证实愿意加入的有6国。 新条约将对欧元区国家以及其他愿意加入的欧盟成员国施加更严格 的财政纪律,如要求相关国家把实现预算平衡纳入宪法,相关国家 预算需提交欧盟委员会审核,对违反财政纪律的国家自动处以惩罚 等。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大事记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大事记

一月温家宝:把稳定物价摆在更为重要位置元月1日至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牧区走访牧民家庭,到超市了解商品供应和物价情况,到社区看望慰问困难群众。

温家宝说,中央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物价,将把稳定物价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

1月4日《反价格垄断规定》公布八种价格垄断协议被禁国家发改委4日发布《反价格垄断规定》和《反价格垄断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并宣布新规定从2011年2月1日起实施,以加强反价格垄断执法,培育市场竞争文化,促使相关企业和市场主体自觉规范经营行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胡锦涛: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稳定物价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月18日至21日访问美国前夕,他在书面采访中向《华尔街日报》以及《华盛顿邮报》表示,中国有信心、有条件、也有能力稳定总体物价水平。

他并指出,汇率的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胀很难说是决定汇率政策的主要因素。

今年首道“闸门”落下存款准备金率提至新高19%1月14日,人民银行宣布,从2011年1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此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是继2010年六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共3个百分点之后,2011年首度上调这一指标。

国务院打响发令枪上海重庆今起开征房产税最近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在部分城市进行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革试点,具体征收办法由试点省份人民政府制定。

备受关注的上海、重庆房产税试点细则27日“浮出水面”。

上海税率在0.4%至0.6%之间,重庆税率为0.5%至1.2%。

1月27日我国下调部分产品进口关税税率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下发通知决定下调部分产品进口关税税率,税率下调幅度高达50%。

专家表示,为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今年政府将出台一揽子扩大进口政策。

二月央行连续第三次加息活期利息两年多来首次上调中国人民银行2月8日宣布,自今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

2011年国际金融危机大事记

2011年国际金融危机大事记

2011年国际金融危机大事记1月1日爱沙尼亚总理安西普从塔林市中心国家歌剧院广场上一台银行自动取款机上提取了该国第一张欧元钞票,正式宣告爱沙尼亚成为第17个加入欧元区的国家。

1月12日欧盟公布首份《年度增长调查》报告,开启了欧盟经济治理的新阶段。

报告提出了欧盟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各成员国为应对挑战需要优先采取的10项行动。

这些行动涉及实现财政稳固和宏观经济稳定;进行结构性改革提高就业;采取措施刺激增长等三大方面。

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2011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表示,世界经济今明两年仍将增长,但增速会放缓,影响复苏力度的风险依然存在。

1月13日美国两家主要信用评级机构警告,如果巨额国债继续增加,美国可能失去最高的“Aaa”信用评级。

1月26日-1月30日第4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达沃斯开幕。

本届年会主题是“新形势下的共同准则”。

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名各界精英将围绕“应对新形势”、“经济前景和制定包容性增长政策”、“支持二十国集团的行动计划”和“建立全球风险应对机制”四大论题展开讨论,探寻新形势下如何确立全球新经济秩序和新经济治理规则。

1月31日穆迪宣布将埃及主权评级由“Ba1”下调至“Ba2”,并将评级展望从“稳定”调整为“负面”。

2月2日标准普尔下调了爱尔兰的评级。

将爱尔兰长期债务信用评定由AA-级下调至A级,将爱尔兰短期债务信用评定由A-1+级下调至A-1级。

将爱尔兰长期主权债务评级从“AA-”下调至“A”,短期评级从“A-1+”下调至“A1”。

同时标准普尔称将该国短期和长期债信评级纳入负向观察名单。

2月8日标准普尔评级服务维持约旦长期与短期外汇评级为BB/B 不变,但将其长期与短期本地货币评级调降至BB+/B垃圾级别。

2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1年2月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PMI指数
从PMI指数来看,进入2011年以来一直处 于低位徘徊,显示制造业增长动力不足,尤其 是2011年11月份PMI跌破荣枯分界线50,显示 制造业的疲弱态势。而同期公布的汇丰PMI则 在2011年有四个月份的制造业PMI跌破50。显 示我国的制造业受到欧洲债务危机及美国的较 大影响。虽然,2011年12月份PMI出现反弹, 但是2012年由于受到欧债危机及美国等不确 定性的影响,我国制造业状况还是不容乐观。
二、美国经济保持平稳
整体来看,美国经 济呈现复苏进程,保持 稳定,预计 2012 年将仍 会保持谨慎乐观。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当前我国基本经济形势,包括GDP增速、PMI、 CPI、当前我国流动性的基本状况等。 美国经济的基本情况 欧洲债务危机 2011年欧美经济大事回顾
主要观点:




1、欧债危机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欧洲经济 将在2012年进一步放缓。欧盟需要建立协调一致的 救助制度并进行结构改革,确保欧元的稳定。 2、美国就业近几个月显著转好,PMI和消费者信心 指数回升,美国经济趋稳。 3、我国房地产调控将会继续深入改革。 4、2012将仍然在保增长和控通胀之间艰难抉择, 政策调控的压力较大。 5、国外低迷经济状况造成我国出口压力骤增。 6、稳健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总结: (1)2012国内经济将在保增长与控物价之间 抉择,调控压力进一步增大。 (2)房地产调控政策预计将会持续,投资将 进一步减弱。 (3)保出口将是2012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4)将会出台更多的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 金融监管进一步加强。 (5)货币政策稳健,若外汇占款及国内经济 情况不合预期,则存准率有望进一步下调。财政政 策将保持积极。 整体来看,2012年的经济状况仍然不那么乐 观。

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上)

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上)

7
6.7
6
5
4
3
2
1
0
政府税收收入
1.6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1.1 乡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中国政府税收居主要国家之首
发达与新兴经济“双速”发展趋势明显
10
8
6
4
2
0
-2
-4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世界 1.844 2.234 0.703 2.779 4.919 3.94 3.452 3.763 4.486 3.829 3.224 2.206 2.193 2.128 3.38 3.276 3.762 4.133 2.58 3.553 4.738 2.352 2.885 3.679 4.869 4.544 5.248 5.4 2.761 -0.61 5.265 3.851 3.533 4.073 4.364 4.547 4.623 4.663 发达 0.943 1.969 0.221 3.118 4.92 3.876 3.321 3.589 4.744 4.014 3.15 1.469 2.148 1.473 3.404 2.844 2.97 3.476 2.597 3.663 4.11 1.504 1.757 2.003 3.081 2.592 3.027 2.779 0.037 -3.64 3.209 1.577 1.412 2.03 2.435 2.637 2.713 2.66 新兴 3.813 2.822 1.759 2.027 4.918 4.081 3.743 4.148 3.908 3.41 3.391 3.834 2.274 3.287 3.339 4.04 5.142 5.259 2.553 3.365 5.799 3.755 4.698 6.268 7.513 7.314 8.24 8.742 6.039 2.813 7.501 6.227 5.662 6.046 6.162 6.268 6.286 6.347

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分析
贫富对立 官民对立
44
透明国际腐败指数(TI)
透明国际组织成立于1993年,总部设在德国柏 林。
1. 比较廉洁的国家:TI指数在8-10之间,包 括新西兰、芬兰等
2. 轻微腐败的国家:TI指数在5-8之间,包括 美国、日本等
3. 腐败比较严重的国家:TI指数在2.5-5之间, 包括巴西、南非等
8
经济增长优先战略
转向就业增长优先战略
重点发展:服务业
重点支持:民营企业
9
2011年经济指标
GDP:47.15万亿元
7.46万亿美元
人均GDP:5540美元
10
1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2012年目标: 稳中求进 稳增长,调结构,管通胀
12
我们是不是更富有?
CPI:财富的绝对贬值 M2:财富的相对贬值 上一个十年: CPI累计上涨23% M2累计上涨5.5倍
国际石油运输航线风险异常。
40
粮食安全
世界农产品两种类型国家: 新大陆农业-土地-种植业 传统农业-劳动力-养殖业 中国进口粮食理论上是正确选择。
41
面临威胁之二--环境恶化
42
自然环境恶化
两高一资: 高耗能 高污染 资源型 “国破山河在”与“国在山河破”
43
社会环境恶化
49
中国制度
改革开放前30年: 技术模仿--企业 改革开放30年后: 制度模仿--政府 “十二五”规划: 改革需要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50
李左东 Tel: 82729969
E-mail:
51
Made in China与 Made by China 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 财富“所在”和财富“所有”
16

欧盟经济的特点与形势

欧盟经济的特点与形势

欧盟经济的特‎点与形势欧‎盟经济的特点‎与形势‎一‎、相关研究文‎献综述欧盟经‎济模式的讨论‎可以上追至1‎9世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

当时,德‎国由于产业革‎命进行较晚,‎工业基础薄弱‎,敌不过英国‎工业品的强力‎竞争。

而经济‎学论坛上占主‎导地位的思潮‎是以英国斯密‎、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为主‎要内容的自由‎放任和自由贸‎易观点,德国‎学者李斯特从‎德国工业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了英国‎古典学派自由‎贸易观点具有‎世界主义的根‎本缺陷以及不‎重视各个特定‎国家的发展阶‎段和各自特殊‎利益的倾向,‎从而必然以世‎界范围的经济‎学来代替国家‎主义的经济学‎,为了给本国‎指明发展民族‎工业和取得权‎力的道路,李‎斯特用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来同‎英国资产阶级‎的世界主义相‎对抗,用德国‎的实际来同英‎国的理论相对‎抗。

由此初步‎形成了实行保‎护主张的德国‎经济发展模式‎和主张自由贸‎易的英国经济‎模式。

二战结‎束后,受马歇‎尔计划的推动‎,欧盟经济进‎入了平稳增长‎、社会和谐的‎30年“黄金‎时期”(“t‎r enteg‎l orieu‎s es”,1‎945年至1‎975年)。

‎一般来说,政‎界和学界通过‎回顾欧盟经济‎成功发展历程‎,总结出了两‎种经济模式,‎即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模式”和‎英国、爱尔兰‎为代表的“盎‎格鲁模式”。

‎“大陆模式”‎在主张市场竞‎争的同时,强‎调有序竞争和‎社会责任,主‎张高税收高福‎利。

“盎格鲁‎模式”则主张‎实行自由市场‎经济,强调市‎场竞争,反对‎市场垄断,不‎主张国家过多‎干预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

或者说,两‎种经济模式回‎归到经济学的‎主题之一,即‎公平与效率(‎e quita‎n deffi‎i en)孰为‎先的问题。

“‎大陆模式”更‎多地关注社会‎公平,而“盎‎格鲁模式”则‎更多地看重市‎场效率。

意大‎利学者Tit‎o Boeri‎、比利时学者‎A ndréS‎a pir、英‎国金融时报经‎济评论员Ma‎r tinWo‎l f等西方学‎者对“大陆模‎式”又进行了‎具体细分,即‎“大陆模式”‎包括“日耳曼‎模式”(No‎r di)、“‎莱茵河流域模‎式”(Rhi‎n eland‎)和“地中海‎模式”(Me‎d iterr‎a nean)‎。

欧盟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欧盟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年欧盟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作者: ———————————————————————————————— 日期:ﻩ2011年欧盟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来源:欧盟经商处 首发子站:欧非处 首发栏目:分析报告 日期:2011.10.26 今日/总浏览: 2/13312011年欧盟经济极其动荡,一季度强劲复苏,二季度却急转直下,季度增速由0.8%降至0.2%。

欧元区商业周期领先指数(ALI)显示下半年经济持续变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11年欧元区增长率下调至1.6%。

究其原因,除了外部因素、周期性因素、临时因素的影响外,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渗透到经济的方方面面。

一、主权债务危机正在演变为一场系统性危机。

自2009年10月,希腊财政造假事件引爆债务危机,至今已历时两年,危机不仅未被限制,反而不断酝酿升级,由希腊、爱尔兰、葡萄牙三个欧元区边缘小国蔓延至核心大国意大利、西班牙,以及欧洲银行业。

主权债务危机的主要关节点如下: ﻫ一是希腊的第一轮救助(1100亿欧元)已经失败,希腊无法按原定时间返回债券市场融资,欧元区不得不在7月21日财长峰会上推出第二轮救助计划(1090亿欧元)。

希腊经济持续三年衰退,欧央行预测2011年衰退5.0%。

多家机构表示希腊违约已成定局。

现在问题只是违约程度大小。

德、法正在就私人债权人债务削减程度争论。

希腊是欧元区小国,其GDP占欧元区比重小于2%。

希腊债务危机的危害在于其违约将引起连锁反应,加剧市场信心恶化,影响区内其他重债国及银行业。

二是意大利已成为危机主战场。

7月份以来,意大利、西班牙国债收益率一度超过6%,此为市场融资不可持续之分水岭,希、爱、葡三国就在此收益率时申请外援。

意大利为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在欧元区经。

关于2011年通货膨胀的判断

关于2011年通货膨胀的判断

关于2011年通货膨胀的判断关于2011年通货膨胀的判断对2011年通货膨胀形势,主要研究机构和专家普遍认为,2011年通货膨胀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一是对2011年居民消费指数(CPI)的预测值。

主要研究机构在2010年11月份之前预测值都在4%以下,但自12月初纷纷大幅上调了原有预测值,目前对CPI的预测已经均在4%以上,最高预测达到5.5%。

主要有:王志浩(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预计CPI为5.5%;陆挺(美银美林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预计为4.5%;中金公司和高盛的预测均为4.3%;中国人民银行通货膨胀监测分析小组、曹远征(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刘世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的预测均为4.2%。

二是关于2011年CPI走势。

主流观点均认为CPI呈前高后低的走势,月度涨幅的高点出现在上半年。

主要原因是:本轮通胀率加速上升是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的,这决定了2011年上半年翘尾因素比较大。

三是对通货膨胀原因的分析。

许多专家认为,除农产品价格上涨等推升2010年CPI的因素将持续存在外,2011年需要更加关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

对于国际输入型通胀压力的分析主要有:王建(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估计,日本资产泡沫破灭后形成的坏账损失大约是资产泡沫高峰时价值的10%,美国资产泡沫只要破掉5%就是大约30万亿美元,如果美联储不得不购买这些不良资产,前两轮的货币增发量仍远远不够,预计可能仍会实施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刘明康(中国银监会主席)认为,目前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在内的金融市场上约有50万亿美元的资本市场投资资金,它们配置在新兴市场的资产比例约为3%~7%,未来该比例上升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有4850亿美元的新增资金流入新兴市场,新兴市场国家将面临严峻的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哈继铭(高盛香港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估计,2011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攀升,油价将涨至105美元/桶,铜价涨至11000美元/吨,黄金涨至1700美元/盎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欧盟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来源:欧盟经商处首发子站:欧非处首发栏目:分析报告日期:2011.10.26 今日/总浏览: 2/133 1 2011年欧盟经济极其动荡,一季度强劲复苏,二季度却急转直下,季度增速由0.8%降至0.2%。

欧元区商业周期领先指数(ALI)显示下半年经济持续变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11年欧元区增长率下调至1.6%。

究其原因,除了外部因素、周期性因素、临时因素的影响外,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渗透到经济的方方面面。

一、主权债务危机正在演变为一场系统性危机。

自2009年10月,希腊财政造假事件引爆债务危机,至今已历时两年,危机不仅未被限制,反而不断酝酿升级,由希腊、爱尔兰、葡萄牙三个欧元区边缘小国蔓延至核心大国意大利、西班牙,以及欧洲银行业。

主权债务危机的主要关节点如下:
一是希腊的第一轮救助(1100亿欧元)已经失败,希腊无法按原定时间返回债券市场融资,欧元区不得不在7月21日财长峰会上推出第二轮救助计划(1090亿欧元)。

希腊经济持续三年衰退,欧央行预测2011年衰退5.0%。

多家机构表示希腊违约已成定局。

现在问题只是违约程度大小。

德、法正在就私人债权人债务削减程度争论。

希腊是欧元区小国,其GDP占欧元区比重小于2%。

希腊债务危机的危害在于其违约将引起连锁反应,加剧市场信心恶化,影响区内其他重债国及银行业。

二是意大利已成为危机主战场。

7月份以来,意大利、西班牙国债收益率一度超过6%,此为市场融资不可持续之分水岭,希、爱、葡三
国就在此收益率时申请外援。

意大利为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在欧元区经济比重达13%,而此前接受救援的希、爱、葡三国只占很小比重。

意大利债务水平超过希、爱、葡、西四国债务总和。

一旦意大利无法从市场融资,则EFSF规模不足以救助。

意大利增长前景黯淡、政局不稳,债务危机难以控制。

最近,德、法CDS利率上升,显示危机已经影响欧元区全局。

三是欧盟银行业风险加大。

欧盟银行业持有大量主权债务,受债务危机恶化影响,正经历信贷紧缩。

一方面,资金充裕的银行将资金从同业拆借市场撤出,存于欧央行,造成银行间资金短缺。

10月初欧央行隔夜存款高达2690亿欧元,创一年来新高。

另一方面,资金短缺的银行频繁使用欧央行紧急贷款机制,由此产生的惩罚性利息平均每天达到30亿欧元。

银行一旦爆发危机,各国政府已无力出台类似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措施救援,评级机构已经下调了法国、英国、西班牙、葡萄牙主要大银行评级。

欧央行行长特里谢称欧洲的危机已经成为“系统性危机”。

二、欧盟经济增长势头自二季度以来急转直下,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响:一是外部因素,全球增长放缓、日本地震、油价上涨对欧盟经济产生负外部冲击。

二是周期性因素,欧盟经济从2008年金融危机复苏之初,经历补库存过程,但是这种“反弹效应”基本退出。

三是临时因素,如2010年末气候反常,大量建筑项目推迟到2011年一季度实施,二、三季度这一因素消失。

四是主权债务危机这一内部因素,通过信心和金融渠道影响投资和消费,又由财政刺激政策退出和财政紧缩影响政府支
出。

下面从需求构成来看欧盟经济2011年从一季度到二季度的变化,以及由领先指标看下半年趋势。

(一)个人消费持续低迷。

个人消费占欧盟经济比重约为60%。

二季度个人消费结束了前两个季度的持续增长趋势,下滑0.2%。

区内大国德国、法国、荷兰二季度消费均负增长。

危机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影响消费。

一是危机增加了经济前景不确定性,使消费信心下降。

二是危机使总收水平下降,失业增加、退休金削减、物价上涨使实际收入水平下降,影响消费支出。

三是危机通过金融资产和房产财富缩水效应影响消费支出。

零售销售和新车注册量约占私人消费的一半,分别为45%和5%;两个指标的变化基本与个人消费支出一致,二季度两者均由一季度的小幅上涨而变为下跌,零售销售额由增长0.3%变为下跌0.2%,新车注册由增长1.4%而变为下跌4.0%。

7、8月份零售业采购经济人指数(PMI)平均值为48.1,低于50这一扩张与收缩分界点,三季度欧盟零售信心指数大幅也下跌至-7.4,9月服务业PMI为48.8。

这些领先指标显示下半年私人消费将继续下降。

(二)投资支出增速下滑。

投资支出占欧盟经济比重约为20%。

二季度投资增长率仅为0.2%,而一季度增长率为1.8%。

危机影响商业信心,使投资活动放缓;同时危机也使银行收紧信贷,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影响投资支出。

制造业和建筑业分别占投资支出的70%和22%。

二季度制造业生产大幅放缓,由一季度的8.1%降至5.3%,
特别是资本品生产由13.1%降至9.3%。

二季度建筑业投资大幅收缩,逆转了一季度由于临时因素导致的建筑业回暖趋势。

存货投资仅占GD P比重的0.2%,二季度微弱增长0.1%,对经济影响微乎其微。

三季度制造业信心指数跌至-2.6%,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由4月份的十年历史高点60持续下降至7、8月的低于50,显示下半年制造业将剧烈收缩。

建筑业信心指数为-24.6,建筑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低于5 0,显示下半年建筑业将持续下跌。

(三)政府支出大幅减缩。

政府支出占欧盟经济比重约为20%。

二季度政府支出下降0.1%,而此前由于受到财政刺激政策支撑,政府支出强劲增长。

政府雇员支出占政府支出的一半,政府中间品消费占约1 /4,转移支付占1/4。

部分成员国削减政府部门雇员及限制雇员工资使政府雇员支出下降。

受财政紧缩影响政府中间品支出下降,转移支付受健康支出下降影响而下降。

由于区内各国普遍实施财政紧缩措施,下半年政府支出对国内需求贡献有限。

(四)对外贸易前景堪忧。

对外贸易占欧盟经济比重约为1%。

在一季度的贸易反弹后,二季度出口增速和进口增速均减弱,分别由一季度的4.7%和5.4%降至0.9%和0.0%。

全球经济放缓,主要贸易对象美国需求下降是出口增速减弱的主要原因;债务危机影响使区内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均在修复资产负债表,进口需求减弱。

商品贸易中,中间品和消费品出口降幅大于资本品降幅;中间品进口降幅大于消费品和资本品。

服务贸易中,服务出口下降1.4%,服务进口下降0.9%。

7月、8月欧元区制造业出口新订单指标低于50,显示下半年对外贸易形势并
不乐观。

三、主权债务危机与增长危机形成恶性循环,债务危机影响经济增长,而增长放慢又使危机加重。

银行受到债务危机影响,收紧信贷,进一步冲击实体经济。

然而,引起危机的因素不会在短期内消失,一是欧元区统一货币而分散财政的制度缺陷,二是长期存在的区内竞争力不平衡问题。

加之,欧盟成员国意见分歧、危机解决政治意愿不足,影响全局措施出台。

目前,只能在里斯本条约框架内寻找救火措施。

近期,欧盟主要出台了三种措施:一是加强成员国预算和财政纪律,对赤字、债务超标的国家实施财务惩罚。

二是增加银行业流动性措施,欧央行无限量提供1 2和13个月贷款,并与美、英、日、瑞典央行联手提供美元流动性。

三是扩大救助基金EFSF规模及作用,将规模由2500亿欧元提升至4 400亿欧元,并可以在二级市场买债,及为银行资产重组提供资金。

这些措施能否止住危机,恢复市场信心,有待观察。

如果不能止住危机,则欧盟经济很可能“二次探底”,将对世界经济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杜邢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