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余华90年代小说中苦难人生及其解救方式
苦难的叙述与消解_余华小说苦难主题新解
将人置于生存的巨大苦难中,同时温情地受难着”为生存的最高信仰,以忍耐为活下去的最有力
内在消解
如果我们将苦难理解成形而下的生存困境和形体精神困境,那么我们会很清晰的发现,在《活着三观卖血记》中,福贵和许三观的困境更多是形而
44
的生活困境。
福贵的亲人一个接一个死亡,这些死
46主人公们却将灵魂的纯洁和美好视为最终的追求。
作品中,苦难成为检验一个人生存能力的标杆,死不断反而使福贵具有了消解苦难的能力,而一次次许三观最终竟将卖血视为一种巨大的生存本领,去这一本领时不由放声痛哭。
苦难,作为人性的在俄罗斯作家那里,试出了人灵魂深处的善与恶不住要为自己的罪恶与善良欢笑和哭泣,而在《活苦难,试出的是一个人到底能有多大的忍耐力,让。
论余华小说中的苦难与救赎
论余华小说中的苦难与救赎摘要:在我国新时期的文学中,余华是一位相当引人关注的作家。
他以其独特的风格、真实的个人感觉及所开拓出来的与传统叙事完全背离的创作方式而成为一位无法令人忽视的新生代作家,他以循环往复的情节叙述,单一本质的人物形象,冷漠的叙事语言表达了他个人对于生存的某种态度,表达了他所感受到的世界的真实。
而这种真实在余华笔下展现出来的是无边无际的欺诈、暴力、杀戮、荒诞以及人性之恶,这幅图景为我们提供了余华小说的主题—苦难。
然而,余华并不是一个按一成不变的风格写作的作家,而是一个逐步变化,并在变化中日趋成熟的作家,1992年、1995年的长篇《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新的小说创作风格形成并逐渐成熟,但苦难仍是其创作的基本母体,本文通过对余华小说苦难主题的深入研究,探求余华小说对苦难救赎的道路。
关键词:余华小说苦难救赎80年代中期,余华以先锋小说家的面孔出现在文坛,而余华这个名字也伴随着《十八岁出门远行》的发表响彻文坛,此后余华时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余华以其特殊的人生经历,独特的视角,冷酷的笔触,用文字表达出他所认知的世界——充满暴力、血腥,到处充溢着死亡的气息。
在余华大量的文学作品中,我们除了看到暴力鲜血死亡之外,有一种更为强大的力量始终缠绕在我们的周围,不论是在直接的暴力作用下,还是在温情外衣的包裹下,它始终不曾离开过我们,它就是余华小说的基本母题——苦难。
余华小说的苦难主题备受学者们关注,相关的文章也有很多,仅作者能够找到的关于苦难的论述就有崔玉香发表在2006年《山东社会科学》第6期的《从苦难主题看余华对传统宿命观的承袭》、吕伟发表在2007年《现代语文》第11期的《余华小说的苦难意识》、薛永再发表在2007年《陕西教育》第12期的《苦难的叙述与消解》、郭燕红发表在2008年《作家杂志》第7期的《苦难的言说与悲悯的情怀》、2007年浙江大学李佳的硕士毕业论文《在暴力与温情中穿梭——论余华小说的苦难主题》、2008年山东师范大学公培强的硕士毕业论文《苦难的史诗》等10多篇文章,他们对余华的苦难主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精到的研究,但对余华小说中的灵魂的救赎问题却是少有涉及。
苦难与救赎余华作品《活着》中的生存哲学
372021.04作者简介:张思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构式语法。
一、苦难如影随形首先,小说叙述的方式很独特,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来讲述整个故事,使得整个故事的展开十分接地气,这也是余华对苦难意识书写最为常见的叙事方式。
通过第一人称的口吻,以个体的经历来推进,对于读者来说,心理上极易产生情感的共鸣,伴随作者在故事的讲述当中,将那些深藏的记忆一点点复活,而苦难又是众生皆懂的主题。
小说从福贵这位老人对自己过往经历的讲述之中开始,平实的语调下却弥漫着深沉的苦难,死亡的气息充斥在每个故事情节之中,作为读者,读的过程之中时刻会被一股巨大的悲痛意识掌控,苦难营造的种种不确定性令人无法喘息。
福贵本是富家子弟,却痴迷于赌博,败光家产,自己沦为佃农,父亲也死于从老宅搬于茅屋的当天。
经历了命运的轮回重创之后,福贵开始意识到既然生活开了一个玩笑,那就好好地接受自己现在的身份转变。
也正是这场命运的打击,他人生的苦难才真正开始:为生病的娘到城里买药时被抓为壮丁充军,在外流离两年之后,最终得以返乡,回到家却发现女儿凤霞因为一次高烧永远失去了说话的能力。
在其后的生活里,苦难从未放过这位死里逃生回来的男人,他甚至没有时间去喘息,儿子有庆突然死于一次医疗献血,女儿凤霞死于难产,妻子家珍死于软骨病,女婿被工地的夹板车活活夹死,外孙吃豆子撑死。
更让人窒息的是,在福贵亲手埋葬了自己的亲人之后,还得一个人坚强地活下去,死去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苦难的一种解脱和升华,但活着却是新的苦难。
对于福贵而言,他不得不面对身后的一切,承载着一切的伤痛,忍受着苦难带给他的精神桎梏。
他是幸运的,但更大程度上是不幸的,幸运的是自己历经磨难却仍旧活着,不幸的是,他面对活着本身无能为力。
二、救赎与信念历经苦难,却依旧能够坚韧地活下去,是什么支撑福贵想要坚强地活下去呢?余华是这样解释“活着”的:“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赋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余华,2008)。
以坚忍的姿态承担不可抗拒的苦难余华《活着》的现代主义解读
以坚忍的姿态承担不可抗拒的苦难余华《活着》的现代主义解读一、本文概述《活着》是中国著名作家余华的一部震撼人心的现实主义小说,通过对主人公福贵一家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的命运沉浮进行深入挖掘,展现了个体命运在宏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的无常与渺小。
本文将采用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角度,对《活着》进行解读,探讨作品中展现的坚忍姿态与不可抗拒的苦难之间的张力,以及这种张力如何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学对于人的生存状态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在现代主义文学视野下,《活着》不仅是一部描述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交织的作品,更是一部探讨人类存在本质与生命意义的哲学著作。
通过对福贵一家经历的苦难与坚韧精神的剖析,余华揭示了人类在面对命运的不可抗拒性时,如何以坚忍的姿态去承担和超越苦难,从而在苦难中找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这种现代主义解读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活着》的艺术魅力,也能引导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以更加积极和坚韧的态度去面对挑战和困境。
二、余华与现代主义文学余华的作品《活着》无疑可以被视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典范。
现代主义文学,起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欧洲,强调对个体经验和主观现实的深入探索,以及对传统叙事方式和美学观念的颠覆。
余华在《活着》中所展现出的对人性的深入挖掘、对苦难和生存的独特理解,以及叙事手法的创新,都使得这部作品与现代主义文学的精神紧密相连。
余华通过《活着》展现了对个体经验和主观现实的深刻关注。
他让主人公福贵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他一生的苦难和经历。
这种自述的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福贵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面对苦难时的无奈和坚韧。
这与现代主义文学对人性的深入挖掘和对个体经验的重视不谋而合。
余华在《活着》中对传统叙事方式和美学观念的颠覆,也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精神。
他采用了非线性叙事的方式,将福贵的一生碎片化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打破了传统小说的时间顺序和空间结构,也使得作品更加具有张力和深度。
同时,余华还通过荒诞和幽默的手法,对苦难和生存进行了独特的解读,这也与现代主义文学对现实世界的质疑和对传统美学观念的挑战相呼应。
试分析小说《活着》中的困境意识与亲情救赎
试分析小说《活着》中的困境意识与亲情救赎摘要:《活着》是先锋作家余华创作转型之后的一部成熟之作,也是一部切实关注人生苦难及处于苦难中的生命个体生存状态的写实之作。
它在生存意识方面表现为强烈的困境意识,对处于困境中的生命个体怎样以人间亲情作支撑直面人生的苦与悲,超越苦难的生存困境给予了深刻的展示。
它给同样处在困境和不幸中的人们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关键词:受难生存意义救赎借鉴先锋作家余华从创作《在细雨中呼喊》起,开始改变先前“和现实的那一层紧张关系”,平息自己的“愤怒与冷漠”。
他不再以“敌对态度看待现实”,而是与现实握手言和,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创作观:“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
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1]这种转型到创作《活着》时达到成熟,从此,他的作品摆脱了早期先锋小说那种图解西方现代哲学的暴力、荒谬主题,转而向民间世界寻求认同。
在小说《活着》中,这时的余华放下了自己高高在上的精英姿态,俯首关注世俗的现实民间,关注普通民众的琐碎生活,关注他们在命运碾压下的生存意识、生存状态。
作为余华转型之后的成熟之作,《活着》在生存意识方面表现为强烈的困境意识。
它对于处于极端生存困境中的生命个体为什么能够活着,怎样凭借亲情的支撑直面人生的苦与悲,从而超越苦难的生存困境,给予了深刻的展示。
一、受难地“活着”《活着》的困境意识或者说“受难”主题主要体现在主人公福贵一生崎岖坎坷的命运上。
福贵年轻时作为一个纨绔子弟,败了家业,从此厄运不断,坎坷一生:父亲被活活气死、母亲久病不医而死、儿子夭亡、女儿女婿接连死去、还有妻子和外孙也先后离自己而去。
失去所有的亲人后他买了一头老牛,并起名叫“福贵”,两个“老不死的”就这样共度余生。
有人评论说余华的《活着》讲述了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阐释了关于生命的减法哲学,其中充斥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宿命感:人在残酷的命运面前是何其的渺小,何其的卑微,面对命运的来袭我们赤手空拳,毫无还手之力,甚至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苦难中求生存—浅析余华的《活着》
苦难中求生存—浅析余华的《活着》摘要:余华的《活着》向人们展示了人在极度苦难状态下的生命承受能力。
本文通过浅析小说主人公富贵在极度苦难的生存状态下所体现出的生命承受能力,来分析支撑其坚强生存理念背后的精神源泉:对命运的顺从与认同,亲人间体现出的脉脉温情,以及富贵深厚的家庭情结。
富贵所持的那种面对苦难而活着的“在世”态度,不仅是一个农民的生存体验,也是具有人类普遍性的面对苦难的生存理念和生存策略。
关键词:余华;《活着》;苦难;生存策略中国现代先锋小说的代表人物余华,以一部《活着》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底层农民的坎坷一生,在生与死考验中,充分体现出了个体在苦难遭遇中的生命承受能力,以及面对苦难的生存理念和策略,值得我们去深刻思考。
一、人生中无尽的苦难首先,个人的苦难往往源于不同时代社会发展变迁中所产生的苦难。
作为个体存在的我们不可能独立于社会潮流之外,而只能作为社会存在的一部分而存在,我们的命运也将永远被社会发展的时代潮流而牵动。
《活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宏大的社会生活背景:“做了手脚”、“挖了个坑让人往里跳”的赌场;枪林弹雨,死人如麻,随时会丧命的战场;荒谬至极的大跃进炼钢时代;饿殍满地的三年饥荒时期;黑白不分颠倒人妖,人性扭曲的文革日子。
小说主人公X富贵及其周围的亲人,就在这变幻不定的社会生存场景中活着,哪怕被人做了手脚一夜之间输得倾家荡产,哪怕糊里糊涂被抓壮丁,拖上战场;“上面”一声令下砸锅炼钢,人人都会照办,解散食堂全村买锅,人人还是都会照办;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会饿死人,只知道要活着;他们不知道城里的造反派为什么要铺天盖地地贴大字报,那是离他们很远的事,他们只知道“天天都在死人”的城里去不得。
作为渺小的个体存在,他们没有抗争,也无法挣扎,他们只是被动而无奈地活着,默默地承受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一切阵痛。
他们不是生活的主人,而只是被生活卷着走的人,是被命运俘虏的人,他们没有任何能力承担命运的变幻无常。
其次,活着最大的苦痛不是生存的艰辛,而是与亲近的人一个个地先自己而远去。
论余华作品中的苦难-毕业论文
论余华作品中的苦难现象摘要余华的作品里面充满苦难现象,表现出作者对于人生苦难的深刻认识和独特见解。
本文通过分析余华在不同阶段创作的几部小说,体会余华笔下苦难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小说人物在应对苦难时采取的不同方式。
以80年代的《现实一种》和90年代的《活着》以及《许三观卖血记》为代表。
可以发现,余华80年代的作品里面,苦难常常以暴力、血腥等形式出现。
到了90年代,苦难叙述呈现出温情的色彩。
通过分析三部作品,探索余华不断书写苦难的原因和苦难意识发生变化的原因,以及苦难主题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现实一种》;《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苦难现象Suffering in Yu Hua's NovelsAbstractYu Hua's novels are full of misery. The author deeply understands the hardships of our life.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Yu Hua's novels, we can understand different forms of suffering and different ways to deal with misery in Yu Hua’s novels.I will take a novel <A kind of reality> as an example in 80s, <Alive> and <Chronicle of a Blood Merchant> as examples in 90s. The works of the 80s are often violent and bloody. In 90s, the narrative of suffering presents warmth. From these works, we can explore the causes of the change of Yu Hua's suffering consciousness and experience the author's deep thoughts on suffering.Key Words: <A kind of reality> <Alive> <Chronicle of a Blood Merchant> Suffering目录摘要----------------------------------------------------------------------------------------------I Abstract----------------------------------------------------------------------------------------Ⅱ目录---------------------------------------------------------------------------------------------Ⅲ一、《现实一种》-----------------------------------------------------------------------------1 (二)苦难的表现---------------------------------------------------------------------------1 (三)苦难暴力化的原因------------------------------------------------------------------2 (四)《现实一种》的意义-----------------------------------------------------------------3 二、《活着》-----------------------------------------------------------------------------------4 (一)苦难的表现----------------------------------------------------------------------------4 (二)苦难温情性的原因-------------------------------------------------------------------6 (三)《活着》的意义------------------------------------------------------------------------6 三、《许三观卖血记》---------------------------------------------- 7 (一)苦难的表现----------------------------------------------------------------------------7 (二)苦难悲悯性的原因-------------------------------------------------------------------8 (三)《许三观卖血记》的意义------------------------------------------------------------9 参考文献----------------------------------------------------------------------------------------11关于苦难现象的叙述一直存在余华的作品当中。
论余华小说的苦难主题
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09No.5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摘要本文以余华小说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余华作品《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总结了余华小说中的苦难主题,并指出了余华小说苦难主题的存在学意义及其最终的价值体现。
关键词:余华苦难存在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进入90年代以后,余华先后创作了《在细雨中呼喊》、《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这三篇标志性的长篇小说,形成了其新的小说创作风格。
其小说主题仍沿继了80年代的苦难,余华笔下的人生,是充满苦楚、灾难和悲悯的生活本相;余华笔下的人物,叙写着血泪、艰辛与死亡的厄运之书。
苦难一直是余华迷恋的主题,追溯苦难产生的渊源,执着于对苦难的表述,以及如何面对存在意义上的苦难,是余华作品的价值所在。
一苦难产生之渊源在作家以其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初涉文坛之时,就以其独特的视野、迥异于传统的艺术天地而备受关注,其后的较早作品更是表达了他所感知到的世界的真实。
“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更加接近真实。
”这种真实在余华笔下呈现了一个欺诈、暴力、杀戮、荒诞的罪恶世界,深深植根于人性的恶被发掘无遗,世人皆处于苦难之中难以自拔,苦难是人生的宿命。
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生活、社会环境的变化,余华对世界的看法发生改观,改变了那种“伤痕即景、暴力奇观”的苦难叙写,转而将叙述视角更多的投向广阔的民间,关注平凡的伟大,“余华的小说是塑造英雄的,他的英雄不是神,而是世人”。
普通的民间的人们,只有他们才真正的体验了苦难生活的真谛,并通过对这些社会底层人物真景实况地生活原生态描写,透析出民间世界永恒的苦难主题。
苦难在余华的笔下,具有双重涵义:它即在人物的现实境遇层面呈示为生存(命运)之难;同时又在人物的生命体验层面表现为存在(灵魂)之苦。
进入90年代后,余华小说中的苦难更多的是对生存(命运)之难的延伸,体现为一种人生终极的生命悲剧和直面的生存困境,前者以《活着》为代表,后者在《许三观卖血记》中得到具体体现。
论余华《活着》中死亡的救赎性
论余华《活着》中死亡的救赎性一、《活着》中救赎性的体现1.“绝对逆境”中的“他杀”在小说中,人物一次次的死亡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深潭之中,感受到了窒息的痛苦与绝望。
对其中人物而言,这种痛苦与绝望却包含着更多的意义,它还夹杂了一种救赎性。
这也许要从这些死亡的共性说起。
首先便是这些人物都死在“绝对逆境”当中。
“绝对逆境”即主人公生存的社会大环境极为恶劣,导致他与他周遭的人物人生异常坎坷,这个名词词义与基督教的某些教义有着雷同之处。
在基督教传说中,夏娃亚当偷食禁果,犯下了罪孽,上帝为了惩罚他们将世界由“乐园”变为“苦海”,并对夏娃说,“你生产儿女,必多受苦楚”;又对亚当说,“地必为你的缘故受咒诅;你必终身劳苦,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
于是他们的子孙——也就是后世的人类,因祖先犯下的过错而生来便有罪,只能世世代代在“苦海”中经受磨难,偿还罪过并期望通过信仰而得到宽恕与救赎。
后来这个说法被称为“原罪说”。
这里的“苦海”与“绝对逆境”非常相似,他们都将世界设定为一个恶劣而残忍的环境。
虽然《活着》中的“绝对逆境”与基督教的“苦海”设定相似,但是造成世界环境恶劣的原因却是不大相同的。
基督教的“原罪说”让信徒相信,自己的人生会经历那么多苦难是因为自己有罪,只要相信上帝,死后便会回到“乐园”中。
因此,基督教徒在面对凄苦的人生经历时,心态更为平和,他们相信受苦是应该的,并且苦难终究会结束。
所以,基督教之所以用“苦海”来设定人世,从“原罪说”出发,是因为“上帝不肯宽恕人类出生之罪”;从社会历史角度出发,则是带有维稳的目的性。
而《活着》将世界设定为“绝对逆境”的前提却是“上帝死了”。
“上帝死了”这个概念曾有两位哲学家提起过。
一位是黑格尔,他认为人的意识在发展中会进入苦恼意识阶段,希望通过信仰来安抚自己的灵魂,却感到痛苦,因为上帝本身死了。
这里的上帝死了多少带有原有信仰因时代改变而崩塌的意思,广义的信仰便是指深植人们脑海的固有观念。
对生命的自我拯救
对生命的自我拯救余华是先锋小说的杰出代表,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他的小说创作体现了一种与以往不同的风格:“采用民间的判断立场,用讲述一个老百姓的故事的认知世界的态度,来表达原先难以表达的对时代真相的认识。
”人们面对苦难不再是茫然不知所措,而是以“活着”的自信和坚韧的生存态度从苦难中拯救自己。
余华不再是“冷面杀手”,而是一个行走于民间的“温情叙说者”。
在苦难中自我拯救,体现了余华小说所具有的对人类生存本原的终级意义上的关怀。
一、民间:强力性格的张扬对生存苦难的关注是始终贯穿余华小说的精神线索,只不过在不同时期对苦难的关注方式不同。
“我一直是以敌对的态度看待现实。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内心的愤怒渐渐的平息,我开始意味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求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
作家的使命不是宣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
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的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这是转型后的余华对世界的“温情述说”。
然而,在《活着》这部小说中,接连不断的苦难仍是作者所热衷的话题之一。
《活着》讲述了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对自己大半生苦难岁月的回顾:贵家子弟福贵年轻时吃喝嫖赌、胡作非为,终于输光了祖宗积下的家业,沦为下层,从此被迫靠自己的劳动养生,并经历了人生的各种打击和磨难。
生活的苦难使福贵学会了种田养家,学会了心疼妻子和子女,对生活与活着的意义有了深刻的体验。
然而生存的苦难接踵而至,并占据了生活的全部:含恨而终的父亲,因病而去的母亲,因劳顿和痛苦而逝的妻子;儿子有庆为县长的女人献血,因被抽过多而死在了医院;女儿的婚姻为他带来了难得的欢乐,可是他还来不及享受这短暂的欢乐,女儿因难产而死在了医院;而最让人不可忍受的是外孙苦根竟被半锅豆子胀死,最后将日趋衰老的福贵一人留在了苦难的人间与一头同样衰老的老牛共消残年。
苦难始终伴随着福贵,他的一生都生活在苦海中。
磨难与人生——余华作品中苦难人生的研究综述
磨难与人生——余华作品中苦难人生的研究综述摘要:余华是一位特别关注苦难的作家,即使是在他90年代小说转型后,“苦难”这一主题也被继承下来。
本文首先对余华作品中的苦难做一个简单的概述,再选取其中的三篇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分别阐述其文本中的苦难,做个案探讨,最后提出现在这方面研究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苦难,人生提及余华,非文学专业的同学大多想到的是《活着》《兄弟》等作品,文学专业的同学在此基础上会想到《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鲜血梅花》等作品。
前后读书群体间阅读的作品以《虚伪的作品》为界,研究者多把《虚伪的作品》看作余华创作阶段的分界。
学界对余华两个创作阶段转型有不同结论,分歧主要在于后一创作阶段的作品是否具有先锋性。
一批学者认为余华后一阶段的创作不具有先锋性,这批学者以吴义勤和陈思和的观点为代表;另一批学者则认为余华的文学创作中始终体现先锋的精神状态,他始终是一位先锋作家,这批学者以王达敏、冯勤为代表。
然而抛却先锋性来谈余华的作品,始终不变的,是余华作品中的苦难。
一、对余华作品中苦难的探讨就张崇员、吴淑芳对于余华作品的研究可以看出,学界对于余华的先锋性和创作转型都存在争议,对于余华作品的内容和主题也都持有不同意见,暴力、死亡、苦难、欲望等都是其作品的高频关键词,暴力因素在后期创作中的明显减少,但苦难却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尤其是研究者解读《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三篇长篇小说时都不约而同地将侧重点放在了小说的“苦难”主题上。
二、余华作品中苦难的个案探讨对于苦难,余华从来都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冷静、冷酷地叙述着一切,并不是因为他冷血、铁石心肠,恰恰是源于他的悲悯,在余华的作品中,面对苦难,他向来都是审视现实、叩问生命、回到悲悯。
苦难是灵魂的诗性表达,它使人的精神得到了提升与净化。
本文将选《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活着》三部长篇来对余华作品中的苦难进行个案分析,可以看出他对苦难的认识层次分为:体验苦难、消解苦难、忍受苦难,而缓解苦难生活可概括为:回忆、忍耐、幽默。
悲悯与救赎——简论余华九十年代的三部长篇小说
悲悯与救赎——简论余华九十年代的三部长篇小说静宁考生:王淑梅[文献综述]作为一位先锋浪潮中的风云人物,80年代中后期步入文坛的余华似乎从一开始便赢得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
这种关注的热情并未随着90年代初先锋的式微而有所减弱。
相反,以《活着》为标志的余华小说的整体变异,又使转型成为一个话题而为评论界所津津乐道。
尽管自1995年的《许三观卖血记》以来,余华小说经历了近十年的创作停滞,但在此期间,余华却因其小说在海外的发行,并屡获国际大奖而名声大噪,由此而激发评论界一股余华研究热潮。
综观整个余华的评论史,近十年的创作停滞并未削减评论界的研究热情,相反,创作与评论的非同步性,使得一个整体的余华得以完整地显现,并为研究者的深入思考创造契机。
这也是1996年以来余华研究开始摆脱早期印象式,作品点评式评论倾向,而进入多角度的学术性研究阶段的重要原因。
总的看来,近十年的研究大体上是从作家思想,作品主题,形式研究,形象分析以及比较研究五方面展开的。
与余华《在细雨中呼喊》、《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三部长篇小说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有:陈晓明《胜过父法:绝望的心理自传——评余华〈呼喊与细雨〉》,郜元宝《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何鲤《论余华的叙事循环》,吴义勤《告别“虚伪的形式”》,夏中义、富华《苦难中的温情与温情地受难》,张清华《文学的减法——论余华》,洪治纲《悲悯的力量》等。
[关键词]苦难悲悯救赎九十年代以来,余华创作的《在细雨中呼喊》、《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三部长篇小说,充分显示了作者小说风格的形成和成熟。
在主题上也与其八十年代的作品有较为明显的变化:从先前的哲学化命运思考向情感化生命体恤的转变,从冷静的理性立场向感性的人道立场的转变。
因此,在这三部长篇小说中,以往的暴力主题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悲悯与救赎主题,而这种充满人道主义色彩的悲悯情怀的确立,主要源于余华对苦难的特殊关注。
一、《细雨中呼喊》:以回忆缓解苦难在《细雨中呼喊》这篇小说中,余华一改以前那种暴戾、血腥的话语特征,节奏变得舒缓、忧伤起来,如同题目中的两个意象——“细雨”和“呼喊”,前者是温和的,后者是尖锐的。
浅论余华的苦难意识
浅论余华的苦难意识浅论余华的苦难意识〔摘要〕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是以存在主义作为理论支柱的,其存在主义哲学对我国先锋小说家余华等人的作品在精神内核和思想领域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对余华小说中的“苦难意识”作了深刻的剖析。
〔关键词〕现代主义;苦难意识;先锋小说西方的现代主义艺术大师们早就普遍意识到了人类生存的“苦难”问题。
艾略特的《荒原》便揭示了人类精神上的苦难境域;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的公式,则将人抛入了无止境的生存苦难历程;而加缪则在他的《局外人》等作品里把“痛苦的麻木”作为最致命的生存方式来审视,更在他的《西绪弗斯的神话》中把意识到的“痛苦”当成抗拒生存悲剧的力量来源。
当西绪弗斯深思他的痛苦时,他使一切偶像哑然失声,他是自己生活的主人,巨石仍在滚动,而西绪弗斯永远前进……“苦难意识”是人类的普遍意识,它必将引起全球性的思考。
所以,当我国深锁已久的国门打开以后,随着西方现代、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大量涌入,“苦难意识”也随之相伴而来,并引起了国人的阵阵“喧嚣与骚动”,随后的思考也纷至沓来。
中国的先锋小说家们以其卓然的先锋精神和超群的观察领悟力一直都在默默地观照着人类生存的苦难。
特别是他们对苦难问题真诚而持久的探索,更使他们的作品在当今这沸沸扬扬、浮躁轻飘的时代氛围中显得格外重要。
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言“成为了世纪末翘起的心灵天平的那一端可贵的砝码。
”一翻开80年代后期的中国先锋小说,人们不禁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小说中的苦难意识大有逐步升级高扬之势,作家们对一些苦难场景的直接大胆的描写愈演愈烈。
莫言是最初的佼佼者,此外还有方方、残雪、苏童、刘恒,也都各逞其技,到了浙江才子余华,可以说更是达到空前绝后之境。
余华小说中达到的苦难意识高潮实际上乃是“苦难意识的残酷化”。
余华的“残酷”常常直接从他那特有的暧昧姿态——冷漠的叙述里——赤裸裸地显示出来。
他残酷地捕捉到那些苦难的事实,然后不动声色,冷漠而细致的叙述。
论余华90年代小说中苦难人生及其解救方式
论余华90年代小说中苦难人生及其解救方式摘要:余华作为先锋派的代表作家,其作品惯于表现人的苦难和死亡的威胁,常常让主人公在最大限度的压迫下展现主题。
作为人,面对无边的人生苦难,无论怎么承受挣扎,最重要的是“活着”,人在活着的过程中不再是茫然不知所措,而是以坚韧的态度和乐观精神从苦难中解救出来,“活着”的过程中的解救方式就是最终的超越。
对苦难的解救方式的探析和思考在余华90年代后的作品中具有更深层的意义。
关键词:苦难、活着、解救方式。
从20世纪80年代余华的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登上文坛开始,他就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个人感觉及开拓出来的与众不同的艺术天地而成为一位再也无法令人忽视的新生代作家。
其后他用冷淡甚至冷酷的叙述语言表达了对于生存的某种态度,以及他所感受到的真实世界。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更加接近真实。
(1)这种真实在余华笔下展现出来的是弥漫于整个世界的无边无际的欺诈、暴力、杀戮、阴谋、荒诞。
这幅图景向我们展现了余华80年代小说的一个主题话语:苦难。
然而,余华并不是一个按一成不变的风格写作的作家,而是一个逐渐变化,并在变化中日趋成熟的作家。
亦如他自己说:“作为作家本人主观上总是想往前走,总是想变化。
”(2)然而他并没有对“苦难”这个主题产生丝毫的疲倦,而是始终迷恋且乐此不疲的加以表现,正是用这些难以自拔,而深陷其中的苦难,去诠释真实的世界。
90年代以后,余华的创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充分显示出余华小说新的小说创作风格的形成与成熟。
相应的,其20世纪80年代小说的主题——苦难在这一阶段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并且作者还尝试在小说中找出其解救方式,并最终实现其人性上的超越,这也就使得研究20世纪90年代余华小说主题有了深层次的意义。
本文主要以《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为讨论文本。
一、无边的苦难和死亡的宿命余华小说反复渲染的主题就是苦难。
他以一种冷漠犀利的眼光审视周围世界,用一种平淡冷峻的笔触,娓娓道来的方式叙述了一群栩栩如生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的形象,可以说他们是我们现实世界众多人生世相的历史性社会缩影。
苦难的救赎_论余华小说中苦难意识的流变
பைடு நூலகம்科技信息
人文社科
苦难的救赎
—— —论余华小说中苦难意识的流变
苦难中的福贵一家有许多相濡以沫的温情场面:许三观对亲人的 爱则更高地上升为牺牲精神与拯救的努力,由此获得的高贵的人性内 涵使他根本上超越了动物性的生存。温情之于福贵、许三观,并不能成 为生存的理由与目的,但却提升、充实着他们生存的品格与内涵。这些 凡俗人生中的温情并不崇高热烈,甚至也会消弥于苦难的间歇,然而正 是这种朴素而本真的温情,在苦难对人的摧折中,作为最具人性的“活 着”的力量,慰藉着普通人的生存。作家的心情在这种超然的目光中渐 渐温和起来,小说中的宽容、坦然、宁静与悲悯给读者带来感动和释然, 而不再像早期作品中的剑拔弩张。
— 461 —
山东万杰医学院 王 峰 公培强
[摘 要]余华对苦难有着特殊的感知。余华小说中渲染的苦难十分浓重,我们通过解读余华不同时期创作的小说,来感知余华对苦 难的独特感悟和余华创作中苦难意识的流变。 [关键词]余华 苦难意识 流变
苦难的世界 纵观余华的小说创作,对苦难的思考一以贯之,暴力、死亡、苦难在 其作品中不断的出现,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余华小说的核心主题。苦 难—— —贯穿于余华的小说整个创作过程。余华曾经说过:“作为作家本 人,变化是基于他本人对自己比较熟练的写作方式的不满或慢慢产生 的疲惫感。”[1] 但余华对苦难的描写丝毫没有“疲惫感”,而且是乐此不 疲,在他的小说中我们看到的只是弥漫的阴霾和鬼气,是令人毛骨悚然 的暴力、杀戮和死亡,是令人喘不过气的黑夜般的生存的悲苦。 余华前期创作与现实呈现出一种紧张的关系,它以一种极端的实 验方式体现出他对暴力和死亡的沉迷和欣赏,如《现实一种》、《世事如 烟》等,真可谓是一个“恶”的世界,充斥着暴力、血腥、杀戮、欺骗、阴谋 等,交织出一幅浓重的罪恶黑幕,它不仅让人感到不安和恐惧,更让人 感到世界的黑暗和无边的苦难。事实上,与其说余华在宣扬着苦难,毋 宁说余华在宣扬着人性恶,其中大多数作品中似乎都叙述着造成苦难 的共同根源—— —人性恶。最突出的例子便是《现实一种》。这篇小说将 “人性”、 “他人即是地狱”的思想推向了颠峰。山峰山冈兄弟的连锁杀人 使故事的每个角落都溅满了鲜血,就连四岁小儿也似乎与生俱来的带 着人性恶。 余华 90 年代的创作中原来的罪恶、杀戮等逐渐隐退,无处不在的 暴力收束了。《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一生可谓命运多舛,却都抵不过一 桩接一桩的亲人的死亡来得触目惊心。正是死亡对生命的销蚀带给了 福贵最深的苦难和最大的折磨,它带走了福贵所有的生活希望和最低 程度上可期待的幸福。死亡原本就是人类不可逾越的。然而,对福贵来 说,当一个个亲人接连死亡之后,死亡却迟迟不降到他的头上,让他活 活受这生的悲哀。《活着》上演的其实是一出由死亡连缀成的悲剧,但我 们却感受不到先前小说的那种恐怖与阴森。从中不难发现人性恶不再 是一切苦难的归结之所,更多的是命运的不幸与捉弄。 余华在《许三观卖血记》的创作中则更加接近真实。我们更能从平 凡生活中感到一种生存的困境。生活是不易的,充满着艰辛与压力,而 许三观就是这样一位面对生存困境不断挣扎的小人物,每每为了日常 生活用自己的鲜血去换取生存困境的解决与家人的生存。“在丧失与获 取之间,苦难便被铺陈了出来。”[2]诚然,生活中担负生存压力的人们并 非都去要卖血,但在这里,苦难与日常生活之结合又并非荒诞而愈显真 实。正如昌切教授所说“:余华后期小说中的苦难,一方面在现实层面上 更接近生活的真实,而另一方面又在本体论上进入生命的终极。”[3]这里 许三观的卖血所寓指的是人类为生存所能做出的各种抗争与挣扎。他 的血是为家庭及其家人而卖的,他的生命自然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延续, 这便完成了他自我生存价值与生存意义的确认。当然不难发现人性恶 作为苦难渊薮的地位已消隐,命运与现实因素加了进来。但作家描述的 仍是黑暗无边的苦难。 苦难的救赎 事实证明,余华是一个逐步变化,并在变化中走向成熟的作家。如 他所说“:作为作家本人,主观上总是想往前走,总是想变化。”[4]。余华在 90 年代后的创作中苦难的意识发生了流变,主要表现为苦难的救赎。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内心的愤怒开始平息,我开始意识到真正的作家 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 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5] 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余 华作品的主人公不再只是一个符号的象征,他们更接近于现实中的人
论余华小说的苦难主题
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09No.5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摘要本文以余华小说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余华作品《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总结了余华小说中的苦难主题,并指出了余华小说苦难主题的存在学意义及其最终的价值体现。
关键词:余华苦难存在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进入90年代以后,余华先后创作了《在细雨中呼喊》、《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这三篇标志性的长篇小说,形成了其新的小说创作风格。
其小说主题仍沿继了80年代的苦难,余华笔下的人生,是充满苦楚、灾难和悲悯的生活本相;余华笔下的人物,叙写着血泪、艰辛与死亡的厄运之书。
苦难一直是余华迷恋的主题,追溯苦难产生的渊源,执着于对苦难的表述,以及如何面对存在意义上的苦难,是余华作品的价值所在。
一苦难产生之渊源在作家以其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初涉文坛之时,就以其独特的视野、迥异于传统的艺术天地而备受关注,其后的较早作品更是表达了他所感知到的世界的真实。
“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更加接近真实。
”这种真实在余华笔下呈现了一个欺诈、暴力、杀戮、荒诞的罪恶世界,深深植根于人性的恶被发掘无遗,世人皆处于苦难之中难以自拔,苦难是人生的宿命。
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生活、社会环境的变化,余华对世界的看法发生改观,改变了那种“伤痕即景、暴力奇观”的苦难叙写,转而将叙述视角更多的投向广阔的民间,关注平凡的伟大,“余华的小说是塑造英雄的,他的英雄不是神,而是世人”。
普通的民间的人们,只有他们才真正的体验了苦难生活的真谛,并通过对这些社会底层人物真景实况地生活原生态描写,透析出民间世界永恒的苦难主题。
苦难在余华的笔下,具有双重涵义:它即在人物的现实境遇层面呈示为生存(命运)之难;同时又在人物的生命体验层面表现为存在(灵魂)之苦。
进入90年代后,余华小说中的苦难更多的是对生存(命运)之难的延伸,体现为一种人生终极的生命悲剧和直面的生存困境,前者以《活着》为代表,后者在《许三观卖血记》中得到具体体现。
微笑的悲歌——余华《活着》解读
微笑的悲歌 --余华《活着》解读摘要:余华是九十年代最杰出的先锋派作家他以其冷静的叙述笔调、独特的思维方式创作出一系列引人注目的作品。
在这些作品中,余华对人的存在与生命进行不断的探索在与现实的紧张关系中描写死亡、血腥、苦难、暴力创造了一个个扑朔迷离的隐喻象征的世界,裸呈出或许并不为世人所认同的世界荒凉的本质。
这是一个充满了苦难的人性恶的世界。
无论是写人性恶还是写人性善都是余华小说人生苦难主题的两个不同的侧面面对苦难的两种不同方式。
也就是说无论是写善的温情还是写恶的残酷,均不过是人生存在的状态其中最根本的乃是对人的存在的生命本原的探讨。
关键词:微笑;悲歌;余华《活着》讲述的是一位老人的故事,关于生命与死亡的斗争史。
老人的亲人相继离去,直到他惟一的孙子也走了,他买了一头垂危的老牛,从此二者相依为命。
但老人依旧活着,仿佛比往日更加洒脱与坚强。
他的活着是一个结局,也同样是一个新的开始。
这本身就很耐人寻味。
余华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的,而不是为活着以外的任何事情而活的。
” 一、苦难与死亡: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苦难的主题和死亡叙述模式是余华小说的两个基本的叙述方式。
这是两个互为表里的两个方面苦难是以死亡为终结死亡是苦难的前奏死亡深化了苦难苦难点缀了死亡。
苦难与死亡在《活着》中表现得最为深切也最为痛彻。
《活着》中的苦难既漫长又沉重其中的人物就象上帝从乐园中赶出来的受难者一样其人生就是为了曾经的出逃而赎罪,在经历一番苦难后进入坟墓的关口。
福贵的一生多次面临亲人的死亡除却母亲外每一个都是他亲手埋葬的人生最大的痛苦就在于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一个一个地离去而自己却无能为力最后连眼泪都没有了连诉说死亡都成了无感情的麻木。
风霞因哑病曾一度失去了她作为一个人应该享有的生活权利二喜的出现或许给她带来了短暂生命中的片刻欢乐然而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她死亡的直接原因。
最让人读之泪下的是有庆十三年短短的岁月对他来说是无尽止地忍受饥饿和贫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余华90年代小说中苦难人生及其解救方式摘要:余华作为先锋派的代表作家,其作品惯于表现人的苦难和死亡的威胁,常常让主人公在最大限度的压迫下展现主题。
作为人,面对无边的人生苦难,无论怎么承受挣扎,最重要的是“活着”,人在活着的过程中不再是茫然不知所措,而是以坚韧的态度和乐观精神从苦难中解救出来,“活着”的过程中的解救方式就是最终的超越。
对苦难的解救方式的探析和思考在余华90年代后的作品中具有更深层的意义。
关键词:苦难、活着、解救方式。
从20世纪80年代余华的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登上文坛开始,他就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个人感觉及开拓出来的与众不同的艺术天地而成为一位再也无法令人忽视的新生代作家。
其后他用冷淡甚至冷酷的叙述语言表达了对于生存的某种态度,以及他所感受到的真实世界。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更加接近真实。
(1)这种真实在余华笔下展现出来的是弥漫于整个世界的无边无际的欺诈、暴力、杀戮、阴谋、荒诞。
这幅图景向我们展现了余华80年代小说的一个主题话语:苦难。
然而,余华并不是一个按一成不变的风格写作的作家,而是一个逐渐变化,并在变化中日趋成熟的作家。
亦如他自己说:“作为作家本人主观上总是想往前走,总是想变化。
”(2)然而他并没有对“苦难”这个主题产生丝毫的疲倦,而是始终迷恋且乐此不疲的加以表现,正是用这些难以自拔,而深陷其中的苦难,去诠释真实的世界。
90年代以后,余华的创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充分显示出余华小说新的小说创作风格的形成与成熟。
相应的,其20世纪80年代小说的主题——苦难在这一阶段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并且作者还尝试在小说中找出其解救方式,并最终实现其人性上的超越,这也就使得研究20世纪90年代余华小说主题有了深层次的意义。
本文主要以《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为讨论文本。
一、无边的苦难和死亡的宿命余华小说反复渲染的主题就是苦难。
他以一种冷漠犀利的眼光审视周围世界,用一种平淡冷峻的笔触,娓娓道来的方式叙述了一群栩栩如生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的形象,可以说他们是我们现实世界众多人生世相的历史性社会缩影。
他们安贫乐道、平凡朴实、为了“活着”这一简单的生存愿望,竭尽全力,默默地承受着生命中难以承受的各种苦难和不幸,即使面对极度贫困的物质生存环境,他们依然乐观坚强,自信的活着,这样就形成了小说中的“苦难意识”。
【1】P111所谓苦难,指的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被剥夺而造成的人的精神性的被损害、被摧残。
余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将日常生活中的苦难放大,然后去体验这种触目惊心,从而在使人的精神、情感受到强烈的刺激的同时,促使人对生命的本质、人存在的意义进行深入的思考。
生活是一个艰难的主动选择又同时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生存是一个快乐又同时是残酷的体验,生命是一个普通又同时是一个独特的形式。
无论生,无论死,都不是一种简单的形态,在看似偶然简单的死亡背后,一定有一个耐人寻味的背景或原因,有一种意蕴和原因。
余华以他对世界的独特把握,抛弃了传统高歌生活绚丽多彩的描写,去展现真实的生存环境,揭示苦难是人类存在的本质,死亡是人类不可抗拒的宿命,它的无处不在是人类永远不可超越的生存状态。
余华的小说几乎是一种宿命意味的执着呈现:人活着就是受苦受难。
小说《活着》,叙述的确是十几个人的死:爹、娘、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外孙以及战友老全、冤家龙二、县长春生先后以不同的方式死去,故事主人公徐富贵则以送别的姿态活着。
在目睹和耳闻的死亡中,活着竟变得悲壮起来了。
尤其是那样一个人,曾经是浪荡不羁的纨绔子弟,整日吃喝嫖赌,游手好闲,依靠祖上留的百亩家产,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尽情体味着生命的刺激和冒险,享受着丰富的物质生活所带来的无尽乐趣,然而当这一切被他轻而易举的挥霍掉,他为自己的为所欲为的滔天罪过所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变成了一贫如洗的农民,这种从极度富裕忽然转变为极度贫困的巨大落差,使他还来不及适应,厄运便接二连三频繁光顾他已不富裕的家。
首先是他父亲被他的胡作非为活活气死,母亲也在思念儿子和贫病交加中撒手西去,当福贵面对这些灾难性的打击之后,他的精神获得了一种极度的震撼和道德惊醒,开始反省自己前半生的放浪生活,慢慢地改变了玩世不恭的个性,恢复了善良勤劳,老实本分的品质,并逐渐意识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责任,特别是他被抓为壮丁,参加了国民党的军队,历时数年,在战场上看到无数生命脆弱和短暂,他深切的体会到人活着的不易和艰难,从此他便更加珍惜和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温暖氛围,学会了忍耐和接受,变得胸怀宽广,可是命运似乎一点也不眷恋和怜惜他的不幸,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地将它逼近伤心欲绝的深渊,他一次次品尝到了苦难对他的无情打击,先是儿子有庆被惨无人道的医院抽血而致死,紧接着凤霞也因难产大出血不幸离开了人世,妻子积劳成疾,终于经受不住命运的重创凄然而逝,就连女婿二喜也因在干搬运工作时被水泥板压得血肉模糊而不幸身亡,最后福贵唯一的孙子苦根也因贪食豆子过量而活活撑死,无边的苦难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不断向人靠拢,甚至摧残人脆弱的生命。
到头来福贵形单影只,可谓是凄惨至极,他身边和他有着至亲血缘关系的亲人都被死神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残忍的夺走了鲜活的生命,而他和一头老牛——他自己的影子的象征物相伴,相依为命了却残年,无奈的承受着命运强加在他身上的所有悲痛。
【2】P7一桩桩亲人的死亡和生命的丧失来的令人触目惊心,悲难自禁。
正是死亡对生命的销蚀带给了富贵最深的苦难和最大的折磨。
这个终极意义上的消散带走了富贵所有的生活希望和最低程度的可期待的幸福,死亡原本就是人类无可逃避的终极悲剧。
死亡结束了生命,也终止了一切意义和价值。
当亲人一个一个死去之后,死亡对富贵来说已并不可怕了,然而死亡却迟迟不降临在他头上,让他受这活生生的悲哀。
从某种意义上说,《活着》是人物一生命运的苦难史。
余华在小说中设置的接连不断的死亡,以及由此所带来的深重的苦难,在福贵平静的叙述中显得波澜不惊。
但这样的叙述反而使小说本身的情感冲击力获得了空前的加强,把苦难主题向读者展露无疑,这些小人物在经历了一桩桩重要历史事件链接构成的时代背景下,典型的有国民党抓壮丁,建国后的大跃进、大炼钢、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等演绎了日常生活的悲欢离合,却在深层里揭示了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生存状态,苦难作为一种存在,它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之中,永远不会消失而且无处不在,只有死亡才能终止苦难的继续存在,而死亡又是另一种更大的苦难,《活着》中苦难作为一种威胁生存的力量被不断强化,而使他成为无法逾越的生存状态,所以活着即受难的过程,人的存在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苦难历程。
【3】P8与《活着》相比,《许三观卖血记》的内容残忍丝毫不逊色。
如果说《活着》中有太多作者精心布置的命运的无常的话,《许三观卖血记》则更加接近现实的真实,现实的真实被以另一种方式残忍的展现。
生命之旅中充斥着望不到尽头的苦难和艰辛,磨难同主人公许三观如影随形,而他对抗苦难的方式不外是一次次的卖血。
许三观是城里丝厂的送茧工,他的第一次卖血,是为了娶到漂亮的“油条西施”徐玉兰作妻子。
在此之后,许三观为形势所迫,不得不以卖血这种形势来对抗困境:第二次是因为大儿子一乐闯了祸,卖血来付访谈铁匠儿子的医药费;第三次是与丝厂同事林芬芳偷情后,为了报答她的好处而卖血;第四次是在困难时期在全家喝了57天的玉米粥之后卖血改善生活;第五次是由于一乐、二乐下乡插队生活太苦,用卖血得来的钱补贴他俩;第六次是为了二乐所在的生产队长能多关照二乐卖血款待他;第七次是为了给一乐治病而卖血。
在去上海的路上他连续卖了五次血;最后一次是步入老年的许三观卖血未遂的一次。
随着一次次的卖血,尤其是在上海途中的一次次几乎让人承受不住的卖血,主人公崩溃性悲剧前景好像已经有了强烈的预兆。
然而,面对苦难的一次次打击,许三观并没有倒下。
许三观一生卖了十几次血,都是被生活所迫,尤其是去上海的那次,几天之内连续卖血,并且是去救跟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一乐,这种卖血的悲壮让人不由得动容。
这个一无是处的小人物只能用自己的鲜血去换取困境的解决和一家人的继续生存。
在丧失与获取之间苦难,被铺陈了出来。
在现实里,不是每个人都要去卖血,但是每个人都要生活着,就注定要面对这样或那样的生存困境,要担负压力而生活。
这也是无法逃避的苦难。
在《许三观卖血记》里这种苦难没有变成玄而又玄的抽象之物,而是在与时代因素相结合的日常化体验中变得越发真实可感。
正如评论所说:“这是一个寓言,是以地区性个人经验反映人类普通生存意义的寓言。
”(3)在这个语言里有鲜血,没有血腥,有死亡,但不见暴力和杀戮。
事实上,余华后期小说中的苦难一方面在现实层面上更接近生活的真实。
许三观的卖血人生似乎充满了悲惨的意味,但是由于许三观的乐观和幽默,他便在这种生活中发现了乐趣。
二、苦难的解救方式(一)小人物的生存哲学,苦难的解救方式余华的篇篇苦难的悲剧中,苦难不像80年代作品的那样单纯的展示苦难及其暴力、杀戮、血腥等内容,在余华90年代的悲剧构思中,生命的悲剧没有停止上演,生存的困境也并未消匿。
余华向着苦难的深渊扔下了一条长索。
苦难试图被救赎,被突围找到一种冲破命运和现实困境的方式。
《活着》中苦难的解救方式是——忍耐。
小说用“死亡”直击我们的心灵,而死亡的背后要努力产生的是对待苦难的方式。
福贵的活着是为了见证自己至亲的相继辞世,然而他对于命运的无情和现实的残酷表现的无可奈何,他唯一可以做的只有去默默承受和忍耐,去忍耐无尽的苦难和悲痛,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面对现实的绝望,面对命运的绝望和人性的绝望之后,我们在小说中独到了“希望”这就是活着,因此忍耐成为缓解苦难的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当人在面对命运所带来的死亡之前,忍耐实质上是一种人性的斗争,这种对苦难的忍耐和承受是一场自我身心的全面较量和抗争。
【4】p7这使得整部小说的叙述都因这种宽阔的忍耐而变得沉郁、悲痛而坚定。
没有血泪的控诉,没有撕心裂肺的咆哮,甚至没有愤怒,没有幽怨的指责,有的只是福贵在生活中磨练出来的忍耐和包容,以至于再大的苦难来临时,也只是溶解在福贵无边无际的忍耐当中。
从福贵平静的叙述中,我们看到福贵最后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共度余生时的情景,福贵以自在的状态,仍以豁达坚韧的态度活在人世,我们可以感受到存在于福贵内心中对待生活的超然和平静。
有时候人的忍耐限度是无法预料的,它充满了巨大的力量,甚至他已深入中华民族的骨髓之中,在余华看来,活着就必须学会忍耐,忍耐就是生命中的一切命运强加于人的痛苦、磨难、绝望、平庸,面对所有的逆境、贫困和苦难,我们应自然的面对,愉快的尝试着去克服它,解决它。
《活着》告诉我们,尽管命运注定是悲剧,然而我们应该做的是穷尽现在,重要的不是生活的最好,而是生活的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