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余华小说的生命意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余华小说的生命意识

作者:程颀涵

来源:《速读·上旬》2018年第03期

摘要: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向我们展现了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死亡。通过主人翁福贵对活着的体会和他陷入的生存困境以及由生存困境所体现出的豁达的精神来反映作者对生命意识的探究。本文将主要通过以上三个方面论述《活着》中作者所传递出的对于生命的认知。

关键词:生命意识;生存困境;精神豁达

《活着》是余华的一部经典的小说,这部作品名为“活着”,但是给我们讲述的却是一个个死亡的故事。可以说《活着》其实是一部充满血泪的小说。这篇小说事事都围绕着主人公福贵来展开。作者也正是通过福贵这一人物形象的展示向我们传达了生死的真谛。在一次访谈中,余华先生说:“我见到的这个世界上对生命最尊重的一个人,他拥有了比别人多很多死去的理由,可是他活着。”这句话指出了一个事实,也做出了一个判断。那么《活着》到底给我们展示了一种什么样的生命意义,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论述余华小说中的生命意识。

一、何为活着

作者在创作《活着》这篇小说时曾说过:“歌曲中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亲人都离他而去,可是他依旧通过友好的心态来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任何怨言,默默承受命运带来的‘苦难’,这首歌曲深深打动了我,于是我决定写下这篇小说——《活着》。”所以,活着不仅是一种生存状态,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面对苦难的态度及人在苦难中的表现。在《活着》中,主人公福贵更多的表现出的是一种生存的智慧,不屈服于苦难,更不会被苦难打倒,而是把苦难当做生活的一部分,以一种平和的逆来顺受的姿态面对苦难。

在文本中,主人公福贵最初是一个地主少爷,过着十分优裕的生活,但由于他嗜赌成性,一点点把家产败光,甚至祖宅都被抵押,亲手打破了父亲想在祖宅里安度晚年的美梦,并直接导致了老父亲的死亡。而后在为生病的母亲抓药途中被抓了壮丁,几经辗转回到家乡才发现母亲早已病逝,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养大了一对儿女,本应可以开启一段新生活,却不料苦难才刚刚开始。

二、生存困境

生存是生活存在简称,也是自然界一切存在的事物保持其存在及发展变化的总称。通常指生命系统的存在和生长。只要你在生活,只要你还存在,你就在生存。小说中福贵面临着一个

又一个困境,其中有失子之痛、丧妻之苦、断根之悔等,接着我将具体的阐释福贵面临的这些生存困境。

解放初期经历了“大跃进”,家珍因营养不良得了软骨病,本来大家都以为家珍不行了,可病却一天天好起来。不幸的是,儿子有庆在为县长女人输血中因失血过多死亡,作者对其并没有进行过多的阐释,虽然这一现实与时代背景脱不了干系,可作者似乎只是平静的叙述死亡这一事实及这一事实给“我”的家庭带来的变化。妻子家珍非常伤心,可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福贵的表现,可能由于他已经经历过与家人的生离死别,也可能是在战场上看惯了死亡,所以福贵表现的异常平静。

文化大革命中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一些权威人士被贴上了反动的标签并被错误的批斗,有经验的医生也在批斗的行列中,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年轻的、革命的、没有经验的护士,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女儿凤霞才因大出血死在医院。凤霞死后三月,妻子家珍也病重去世。中年丧女而后丧偶,这是多少人都难以接受的人生悲剧,而福贵却泰然的接受了,没有丝毫抱怨,平静的面对生活带给他的一个又一个困境。如果说丧子、丧女、丧妻之痛还不够深刻、不够浓烈的话,那么断根之悔恐怕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了。孙子苦根是一个苦命的孩子,刚出生就失去了母亲,之后父亲又因工伤去世,四岁就父母双亡,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他还可以与爷爷福贵相依为命,因得到爷爷的照顾而度过了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福贵也因孙子的存在生命中多了一丝温情。可苦根在七岁那年,因吃豆子撑死。家里实在太穷了,苦根也没有吃过好的东西,以至于吃到豆子就觉得是人间美味,最后被活活撑死。“根”在中国人看来是无比重要的,它不仅是一个人血脉的延续,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传承。在传统的孝文化中,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女子嫁入夫家如果没有孩子是没有办法立足的,甚至会被休掉。而在恨一个人时,对他最深最毒的诅咒就是希望他断子绝孙。这就可见中国人对于子嗣,对于根的重视程度。而苦根的死对于福贵应该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然而并没有,福贵坦然的接受了,仍旧过着他平凡的生活,并给他的老牛也取名“福贵”,多少含有点相依为命的意味。

三、坚韧的精神

如果说生存困境是福贵面对的苦难,那么坚韧的精神则是福贵在面对苦难时呈现出的态度。作者无意贩卖苦难,只是通过主人公福贵阐释了一种平和顺从的人生观,即为了活着而活着。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人生变故,福贵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以一种豁达的心态来面对,并学会寻找一种人生乐趣。把老牛比作自己,并尝试与老牛对话,这些都是他坚韧精神的体现。苦难是难以避免的,只要人活着就一定会有苦难,关键在于如何面对苦难。余华通过福贵这一人物形象表现出生命的顽强和坚韧,并不动声色的流露出对这种逆来顺受生命观的赞美,人只有接纳苦难,才能真正摆脱苦难。

四、结语

活着是人一种最朴素的愿望,也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生存要求。但是活着背后,又洋溢着一种对生命的感恩,也折射出一种对命运的自然承受。余华正是通过活着强调了他“受难”主题中所谓的“人对苦难的承受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

参考文献

[1]余华.活着[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2]洪治纲.余华评传[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3]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4]贾艳艳.论余华小说的生存意识[D].开封:河南大学,2002.

[5]贾中义,富华.苦难中的温情与温情地受难[J].南京:南方文坛,20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