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八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及教案
本篇文章讨论的是八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及教案。
音乐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艺术,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音乐教学计划及教案,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针对不同的内容纬度进行讨论。
一、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1)学习各种音乐符号和乐谱。
(2)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术语。
(3)掌握音乐表达的基本要素。
(4)学习音乐的历史和发展。
2、技能性目标(1)能够听懂和辨别各种音乐元素。
(2)能够演奏简单的乐曲。
(3)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编创音乐作品。
(4)能够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进一步发掘音乐的潜力。
3、情感性目标(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感悟。
(2)培养学生的审美品味和鉴赏能力。
(3)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情商。
(4)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乐理基础(1)音乐符号的认识和掌握。
(2)意大利语音乐术语的掌握。
(3)八度、调、和声、旋律等基本概念的介绍。
(1)欧洲古典音乐的历史和发展。
(2)音乐之父贝多芬及其作品的介绍。
(3)二十世纪的音乐发展。
3、音乐欣赏(1)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的欣赏。
(2)音乐的基本元素和表现手法。
(3)音乐与文化、人类社会的联系。
4、音乐演奏(1)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
(2)合唱、合奏的基本演奏技能。
(3)表演技能和个人风格的发展。
(1)音乐的创作要素和方式。
(2)音乐的自我表达和情感传达。
(3)培养创意和想象力,激发音乐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策略1、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比如,教师可以使用讲解、分组、小组讨论、演示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的知识和技能。
2、实践教学法在教学中加入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美妙,更好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在实践中逐渐掌握音乐的技能。
3、欣赏教学法通过欣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的特点和风格,激发其发现和发掘音乐作品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其音乐素养。
《青春舞曲》教案 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青春舞曲》教案一、课程标准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经验,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变声器,适当减少唱歌的要求,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提高音乐感受和评价鉴赏的能力,表演音乐的能力,丰富提高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
二、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旋律优美,富于动感,歌词通俗易懂,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从歌词中抒发了青少年赞美青春,珍惜青春的思想情绪。
音乐特点:舞曲风格,旋律欢快而跳跃,4/4拍,节奏鲜明生动,演唱时,注意强弱对比,和音色处理。
根据这首歌曲的特点,教材设计了一些音乐活动专栏,有利于学生发挥想象,主动参加,更有效率的有兴趣的去学习三、学生分析:本次教学目标是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年的音乐基础,他们更喜欢流行音乐,对于音乐课本的歌曲很不耐烦,有自己的主见和思想,需要引导学习。
四.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以青春为主题的《青春舞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并对新疆歌曲有了初步的感受,通过探讨青春含义,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把握音乐特点,在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共同合作意识。
知识与技能:1.了解新疆歌曲的风格,正确把握好旋律,节奏,速度等方面特点.2.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3.教学用具:视频,音响丰富的多媒体,手鼓,乐谱4.教学内容:欣赏学习《青春舞曲》,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5.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各种音乐活动使学生了解和认识所学歌曲,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难点是调动学生情绪以多种形式参与表现活动,体验维吾尔音乐艺术风格。
五、教学策略先用新疆的特色乐器引导学生去初步了解新疆美景,美食和音乐。
初步学习音乐,跟伴奏合唱音乐,引出青春的含义,最好播放新疆的舞蹈,开阔学生视野。
鸿雁-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鸿雁-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音乐,以及介绍鸿雁乐队的创作。
2.通过演唱《鸿雁》一曲,引导学生感受鸿雁的神韵,理解中国文化中的“物我两忘”思想。
3.学会运用乐器,合奏《鸿雁》一曲,锻炼协作能力,提高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认识鸿雁乐队学习目标了解鸿雁乐队的发展历程,以及乐队的音乐特点。
学习内容1.鸿雁乐队的发展历程及介绍。
2.常用乐器的介绍和演奏。
3.了解鸿雁乐队的音乐特点。
学习方法1.导入情境法2.听取讲解与观摩演示相结合法。
第二课:鸿雁赞学习目标学生通过演唱《鸿雁赞》,了解鸿雁的神韵,理解中国文化中的“物我两忘”思想。
学习内容1.《鸿雁赞》歌曲的演唱和分析。
2.了解“物我两忘”思想及其显现。
3.学习如何将《鸿雁赞》中的“物我两忘”思想通过表演体现出来。
学习方法1.听取歌曲播放,分析歌曲结构、音响特点等。
2.通过“模仿、演唱、理解”等方法对歌曲进行多次练习。
第三课:合奏《鸿雁》学习目标学生通过合奏《鸿雁》,加深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体验和理解,提高音乐表达能力。
学习内容1.了解《鸿雁》的演奏技巧和乐器要求。
2.分组练习如何演奏《鸿雁》,体验不同乐器的不同性质。
3.培养学生协作意识,提高音乐表达能力。
学习方法1.通过演示、讲解,让学生明白合奏时各乐器的使用原理和技巧。
2.分组练习,培养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和默契程度。
3.不断集中注意力,投入到整个乐曲合奏中,感受乐曲的气息。
教学总结通过对《鸿雁》的歌曲教学,学生认识了中国传统音乐,了解鸿雁乐队的构成和音乐特点,领悟中国文化中的“物我两忘”思想,并利用乐器合奏,锻炼了协作、提高音乐表达能力等多个方面。
通过这种综合性的教学,既提高了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理解,又提高了他们的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八年级初中音乐课教案
八年级初中音乐课教案课时:1课时教材:《音乐课程标准》八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流行音乐的基本特点和分类,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通过欣赏流行音乐,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增进对生活的热爱。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发展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流行音乐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2. 欣赏并分析流行音乐的基本元素。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对流行音乐进行深入分析,理解其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独立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流行音乐资料,包括歌曲、视频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首流行歌曲,如《平凡之路》,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流行音乐的魅力。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流行音乐的认知,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
二、流行音乐的基本特点和分类(10分钟)1. 教师讲解流行音乐的基本特点,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2. 教师介绍流行音乐的分类,如摇滚、爵士、电子等。
三、欣赏流行音乐(10分钟)1. 教师播放一首摇滚歌曲,如《再见警察》,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基本元素。
2. 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特点,与教师共同探讨。
四、情感体验(10分钟)1. 教师播放一首情感丰富的流行歌曲,如《遥远的她》,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内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教师进行指导。
五、音乐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流行歌曲进行演唱或演奏。
2.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鼓励创新和团队协作。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延伸:1. 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流行音乐的信息,如歌曲、歌手、乐队等。
2. 教师组织一次流行音乐演唱会,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分析流行音乐,使学生了解了流行音乐的基本特点和分类,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2)理解音的高低与音符的长短之间的关系;(3)掌握演奏乐器的基本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听力训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2)采用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注重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2)理解音的高低与音符的长短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1)理解共鸣、峰值、波长、频率等概念;(2)掌握演奏乐器的基本技巧。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1)教科书、课件;(2)各种乐器、演奏乐曲;(3)录音设备。
2. 教学环境音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美妙的音乐,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同时引发学生对声音的思考:音乐是如何产生的?声音又是如何传播的呢?2. 提出问题(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由什么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音的高低与音符的长短之间有何关系?3. 实验探究(30分钟)(1)实验一:声音的产生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使用拨弦乐器等乐器弹奏,观察声音的产生原理,并通过观察和实验记录总结出声音的产生条件。
(2)实验二:声音的传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使用共鸣箱、线圈乐器等乐器进行演奏,观察声音的传播原理,并通过观察和实验记录总结出声音的传播方式。
4. 知识讲解(20分钟)教师在学生实验后,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包括共鸣、峰值、波长、频率等概念的介绍,并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进行联系。
5. 合作学习(30分钟)(1)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根据教师提供的乐器,尝试演奏各种音符,体验音的高低与音符的长短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演奏乐曲,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第一单元 歌舞青春—— 唱歌 青春舞曲--说课教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歌舞青春——唱歌青春舞曲--说课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学校授课教师课时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具教学内容本课内容来自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歌舞青春——唱歌”,具体为“青春舞曲”。
本课旨在通过学习青春舞曲,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青春舞曲的风格特点、曲调、节奏等,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音乐鉴赏能力、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创造力的培养。
通过学习青春舞曲,学生将能够识别并理解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同时,学生将通过模仿、演唱、舞蹈等方式,锻炼音乐表现力,将音乐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此外,本节课还将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激发音乐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通过以上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学生将不仅能够掌握青春舞曲的音乐知识,还能够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青春舞曲的风格特点、曲调、节奏等,以及通过学习青春舞曲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力。
具体来说,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青春舞曲的风格特点:青春舞曲具有欢快、活泼、富有活力的特点,通常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和声丰富。
学生需要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感知,识别并理解青春舞曲的风格特点。
(2)青春舞曲的曲调:青春舞曲的曲调通常以跳跃、活泼的旋律为主,具有较高的音调和较快的节奏。
学生需要通过模仿、演唱等方式,掌握青春舞曲的曲调特点。
(3)青春舞曲的节奏:青春舞曲的节奏通常较为复杂,包括多种节奏型和节奏变化。
学生需要通过听觉和动觉的感知,识别并掌握青春舞曲的节奏特点。
(4)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力:通过学习青春舞曲,学生将能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力,包括对音乐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的感知和理解,以及对音乐情感和表达的理解和表达。
2.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难点是帮助学生突破对青春舞曲风格特点、曲调、节奏的理解和掌握。
2010-2011第一学期课程表(徐汇)
数字音频原理与应 用 C510 石莹 表1
星 期
三
星 期
四
星 期
五
器乐编配 D502 /6:00 杨俊逸 器乐编配D502 4:30刘双琪
10
晚上 11
12
13
中午 6 7
下午 8 9 10
晚上 11 12 13
多媒体课件制作 D504 申林 表1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 析 D503 冯季清朱玫 婷
多媒体课件制作 D504 申林表1
08录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术 年级 二 08音乐学1 08音乐学2 08音乐学3 08音乐学4 08音乐表演1 08音乐表演2 08录音艺术 音乐美学 D503 张荫尧 张丽丽 1 2
基本乐科D402徐维乙 基本乐科D402董旭 中午 5 6 7 下午 8 9 10 晚上 11 12 13
教育原理/教学与课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 程导论 三教 207 和声 D403 刘双琪 析 D503 刘双琪 凌田 08音乐学2 08音乐学3 教育原理 三教 308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 朱 凌田 析 D503 刘洋 08音乐学4 08音乐表演1 曲式 D503 李音蓓 赵静媛 08音乐表演2 应用作曲技术理论 音乐体裁与风格分析 08录音艺术 D502 刘立卉 D501 赵晶刘立卉 上午 下午 中午 年级 1 2 3 4 5 6 7 8 9 08音乐学1 钢琴即兴伴奏(非钢 歌曲创作与曲式 专)B303 朱玫婷 D501 朱玫婷 08音乐学2 心理学与教育 三教 101 刘伟 朱翰俊 08音乐学3 歌曲创作与曲式 钢琴即兴伴奏(非钢 D501 刘洋 专)B303 刘洋 08音乐学4 星 08音乐表演1 即兴伴奏(钢琴专业) 期 08音乐表演2 B302 谢哲邦 周旎 08录音艺术 年级 08音乐学1 08音乐学2 08音乐学3 08音乐学4 08音乐表演1 08音乐表演2 1 2 钢琴即兴伴奏(钢琴 专业)B302 谢哲邦 王祎璇 重唱(声乐专业) C241 张晓雯 基本乐科 D402 田晔 吕鸣 上午 3 4 多媒体课件制作 D504石莹 王倩 钢琴即兴伴奏(钢琴 专业)B302 王倩 5 多媒体课件制作 D504石莹 王祎璇 德语语音(声乐专 业) D402 张晓雯
音乐备课教案初中
音乐备课教案初中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来源: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八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并理解歌曲《同一首歌》的主题内涵,体验音乐带来的情感共鸣。
2. 学会歌曲《同一首歌》的演唱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通过对歌曲《同一首歌》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歌曲《同一首歌》的演唱技巧。
2. 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1. 歌曲《同一首歌》的高音部分演唱。
2. 音乐情感的把握。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同一首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引导学生谈论对歌曲的第一印象,以及歌曲带给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学唱歌曲(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音准和旋律。
2. 分句教唱,重点讲解歌曲的高音部分演唱技巧。
3.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歌曲讨论与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特点和情感内涵。
2. 学生谈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以及歌曲与生活的联系。
3. 教师总结,强调音乐审美的重要性。
四、音乐实践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自选一首歌曲进行演唱,要求运用所学技巧。
2. 教师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3. 全体学生共同演唱歌曲《同一首歌》,感受音乐的凝聚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音乐,体验音乐,提升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通过播放歌曲、学唱、讨论分析等环节,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同一首歌》的美感,引导他们理解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在学唱过程中,我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歌曲《同一首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演唱技巧也得到了提高。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10-11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安排
盐城市鞍湖实验学校初中部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安排表
三、阅卷人员及时间安排:各科考后即可阅卷,阅卷地点各备课组自行安排,七八年级各科成绩于周四上午交年级组,九年级于周五放晚学前交年级
四、具体要求:
1.考场布置及考试纪律:
(1)各班准备好指定的学桌凳,学桌一律腾空,学桌凳不够到邻近班级借取,考试结束后及时归还,桌子之间保持尽可能大的距离。
(2)班主任在考前要加强考风考纪教育,要求学生做到定人定位,考试中途不得外出,坚决杜绝随意调换考场、座位或提前
交卷的现象。
以上现象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3)班主任在考试期间要强化对学生的管理,保证安全、稳定、有序的学习秩序,教育学生要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不随便
乱扔纸屑及废纸袋。
2.监考要求:
(1)监考老师一律于考前15分钟到教务处领取试卷, 考试前10分钟进入考场, 提前5分钟发试卷,请各位老师不要迟到。
(2)监考老师在监考期间不得擅自中离,外出和他人闲谈,或者做与监考无关的事情。
(3)监考老师收卷前要检查学生的姓名、班级、学号及学校等栏目是否填全, 提醒学生填齐栏目,逐一检查答题卡填涂是否正确,
收卷后监考老师要核对试卷数与学生数是否吻合。
3.阅卷要求:
(1)阅卷实行阅卷组长负责制,阅卷老师要服从安排。
阅卷老师要吃准答案, 认真阅卷, 确保无错改、漏改的现象。
(2)阅卷老师要善始善终, 认真统分、登分,确保无统分错误,无登分错漏。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教案
标题:人音版八年级音乐教案引言:音乐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科,它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八年级的音乐教学中,我们以人音版八年级音乐教案为指导,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与反馈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和鉴赏能力;2. 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情感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集体表演能力;4. 通过音乐教学,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增强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根据人音版八年级音乐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音乐教学标准,设计了以下教学内容:1. 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a. 音符的名字和音值的认识;b. 音阶的构成和各种音程的学习;c. 节奏的划分和乐谱的基本读写能力。
2. 音乐欣赏与鉴赏:a. 通过选取优秀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听懂音乐的内涵和情感表达;b. 分析音乐的结构和风格,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c.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提高他们的审美价值观。
3. 集体表演与合唱训练:a. 组织学生参加合唱团体,锻炼其合唱技巧和配合能力;b. 学习合唱曲目,保持整齐的音准和饱满的音色;c. 探索多样化的合唱形式,让学生体验集体表演的快乐和成就感。
4. 创意音乐活动:a. 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培养其创新精神和想象力;b. 组织学生进行乐器演奏,培养他们的音乐表演能力;c. 通过音乐游戏和舞蹈活动,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参与热情。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辅助教学: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投影仪、多媒体软件等,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接受音乐知识。
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和团队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影响,提高集体表演和协作能力。
3. 情境教学: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验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踏雪寻梅-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踏雪寻梅-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针对于学生能够理解《踏雪寻梅》这首曲子的音乐元素,并能够通过有趣的编排方式,将乐曲演奏得更加动听悦耳。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够识别《踏雪寻梅》这首乐曲的基本节奏和音符;
2.学生能够理解串音等音乐元素的含义;
3.学生能够对《踏雪寻梅》这首曲子进行编排。
能力目标
1.学生能够在团队中协作完成乐曲的演奏;
2.学生能够体验合作共赢的过程。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学生的乐曲演奏技能;
2.学生的合作能力。
难点
1.学生如何理解串音等音乐元素的含义;
2.学生如何协作演奏乐曲。
三、教学方法
通过导入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以及评价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营造轻松活泼的氛围,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准备
1.笛子;
2.鼓;
3.乐谱;
4.教学课件。
五、教学流程
本节课教学流程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导入、知识讲解、实践和总结。
导入(10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手语或者唱一小段歌曲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踏雪寻梅》。
引用经典的歌词。
第五单元环球之旅(三)——非洲与美洲《红河谷》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六、知识点梳理
一、歌曲《红河谷》的基本背景
1. 《红河谷》是一首典型的美洲音乐作品,具有浓郁的美国乡村风格。
2. 歌曲描绘了美国红河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反映了美国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3. 《红河谷》的创作者和演唱者:XXX(可填写具体的创作背景和演唱者信息)。
二、歌曲《红河谷》的旋律和节奏
1. 歌曲的旋律特点:XXX(可填写具体的旋律特点,如旋律的起伏、旋律的流畅性等)。
2. 歌曲的节奏特点:XXX(可填写具体的节奏特点,如节奏的欢快、节奏的平稳等)。
三、美洲音乐的特点
1. 美洲音乐的旋律特点:XXX(可填写具体的旋律特点,如旋律的起伏、旋律的流畅性等)。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歌曲《红河谷》相关的拓展知识,如美国乡村音乐的发展历程,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歌曲《红河谷》,引导学生思考歌曲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强调歌曲的情感内涵和美洲音乐的特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歌曲《红河谷》的情感内涵和美洲音乐的特点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练习中的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第五单元环球之旅(三)——非洲与美洲 《红河谷》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课题:
初中音乐上册教案
初中音乐上册教案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版本:人音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感受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音乐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音乐现象,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4. 通过对音乐与生活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教学内容:1. 音乐与生活的关系2. 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3. 生活中的音乐现象4. 音乐与情感的关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首学生熟悉的歌曲,如《青春舞曲》。
2. 学生聆听歌曲,感受音乐带来的愉悦心情。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二、音乐与生活的关系(15分钟)1. 教师讲解音乐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如:音乐陪伴我们度过快乐时光,缓解压力等。
2. 学生分享生活中与音乐相关的趣事,如:听歌习惯、音乐陪伴等。
3. 教师总结:音乐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给我们带来快乐、舒适和愉悦的心情。
三、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15分钟)1. 教师讲解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如:调节情绪、陶冶情操、增进人际关系等。
2. 学生举例说明音乐在生活中的具体作用,如:心情不好时听歌、与朋友分享音乐等。
3. 教师总结:音乐在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
四、生活中的音乐现象(2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注意到哪些音乐现象?2. 学生举例分析,如:商场、饭店等场所的音乐运用,节日庆典的音乐活动等。
3. 教师总结:音乐现象无处不在,它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传递了情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首歌曲,如《茉莉花》。
2. 学生聆听歌曲,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3.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你们有什么感悟?二、音乐与情感的关系(15分钟)1. 教师讲解音乐与情感的密切关系,如:音乐能够表达情感、激发情感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歌曲,并说明歌曲如何触动自己的情感。
欢乐歌-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欢乐歌-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中的抒情歌曲;2.掌握《欢乐歌》的基本演唱技巧;3.培养学生的合唱、节奏感和音感。
二、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欢乐歌》的歌词和旋律;2.培养合唱和节奏感;3.呈现出抒情和自由的歌曲风格。
三、教学方法1.合唱练习;2.起伏音的练习;3.歌曲解析;4.文化比较。
四、教学过程1. 歌曲导入介绍本节学习的歌曲《欢乐歌》。
与同学们问候,调整身体,准备唱歌。
2. 合唱练习1.教师带领学生练习合唱,分别安排不同的声部,男女混合。
2.老师分别指导各个声部唱法有哪些,如音量、速度和节奏。
3.集体合唱,让学生感受到欢快和自由的歌曲风格。
3. 起伏音的练习1.老师强化音符的演唱方法,并解释每个文字的意义。
2.练习唱出每一个起伏音,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的欢快风格。
3.练习高低不一的唱法,学生们可以掌握节奏感和音感。
4. 歌曲解析1.分析和探讨歌曲的表现力;2.分析歌曲的旋律,了解旋律与歌词的关系;3.了解歌曲的制作背景。
5. 文化比较1.比较国内外的同类音乐风格,了解其不同的表现手法;2.向学生展示不同文化中的唱法和音乐文化。
五、教学评价1.考核学生的技巧和音乐技能;2.关注学生的表现力,注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3.采用听力、口头和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
六、教学延伸1.参观音乐会,开阔视野,了解各种音乐文化;2.练习古代吟唱的音乐文化,发掘音乐的内在魅力。
3.参与音乐制作,通过创作歌曲体验音乐魅力。
江南民间音乐-辽海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江南民间音乐-辽海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江南地区的民间音乐发展历程及其特色和文化内涵。
2.学习江南地区的常见民间音乐节奏、调式及其表现形式。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民间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江南地区民间音乐概述–发展历程与文化内涵–常见节奏与调式2.民间音乐表现形式–声乐表现–器乐表现–舞蹈表现3.江南地区民间音乐欣赏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学习江南地区民间音乐的发展历程,掌握常见的节奏和调式。
2.学习不同表现形式下的民间音乐。
难点1.对于学生来说,江南地区的民间音乐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传统,需要师生共同探讨互相交流学习。
1.示范教学法:老师先示范,学生后模仿,逐渐达到掌握江南地区民间音乐的目的。
2.贴近生活教学法:结合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中的文化背景,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民间音乐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师生互动:老师与学生共同探讨“什么是民间音乐?”2.语音播放:播放一段经典江南地区的民间音乐,引起学生对老师提出来的提问。
第二步、讲解1.简单介绍江南地区民间音乐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
–发展历程:从古代的雅乐到现代的民间音乐。
–文化内涵:讲述江南地区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
2.分享和讲解民间音乐在不同表现形式下的特点。
–声乐表现:具有传统的说唱风格和旋律特点。
–器乐表现:多种乐器混合演奏,形成独特的江南地区的民间音乐特色。
–舞蹈表现:江南地区许多民间音乐均有对应的舞蹈表现形式。
第三步、操作1.听取学生听后感,让学生分享对江南地区民间音乐的感受和认识。
2.老师与学生共同模仿传统的江南地区的民间音乐节奏和调式,演奏器乐和唱唱歌,让学生亲身体验。
第四步、总结1.与学生互动讲解,总结学习到的知识,强化对民间音乐的了解和欣赏能力。
1.师生互动:学生与老师一起评估自己对民间音乐的掌握情况。
2.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分组进行关于江南地区民间音乐的讨论和展示。
10-11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10-11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三、任务目标(一)、唱歌部分1、紧抠教材、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2、遵循每节课前先教10分钟乐理知识,再教唱歌曲3、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教1-2遍词,然后教师弹琴生听音高自学,直到正确为止。
4、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师及时进行教正。
5、有学习有记载,有学习有考试。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课的意义。
(二)、发声训练部分: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三)、欣赏部分: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认知目标:认识四二拍,四四拍的拍号及其强弱.2009—20010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音乐教学进度表周次时间教学内容说明1 8.25-8.28 制定计划2 8.31-9.4 《人间第一情》《又唱浏阳河》3 9.7-9.11 《共和国之恋》.《我的太阳》4 9.14-9.18 《索尔维格之歌》《.想家的时候》5 9.21-9.25 《青藏高原》6 9.28-10.2 《.更上一层楼》《让我来试奏》7 10.5-10.9 “十一”放假810.12-10.16《快乐的乐手》910.19-10.23《爱的奉献》《绿色的梦》1010.26-10.3《春天年年到人间》《美丽的村庄》11 11.2-11.6 《为了谁》12 11.9-11.13 黄河的故事(一)13 11.16-11.2黄河的故事(二)14 11.23-11.27独奏曲的神韵15 11.30-12..4交响乐的魅力16 12.7-12.11 才艺展示12.14-12.117欣赏《天鹅湖》812.21-12.218流行音乐赏析519 12.28-1.1 欣赏《瑶族舞曲》20 1.4-1.8 欣赏《小鸟,小鸟》21 1.11-1.15 欣赏《动物狂欢节》期末放假课题;优美的情思(四课时)教学目标:1、能简述抒情歌曲的含义,能在众多不同体裁的声乐作品中辨别出抒情歌曲。
实践与创造-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实践与创造-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第一单元:课程概述课程目标开发学生音乐表现主体性,提升音乐素养,培养审美素养,创造艺术感受与欣赏。
课程内容本课程包括以下内容:1.乐理基础:音名、音高、节奏感等;2.中国音乐:中国传统音乐、中国现代音乐等;3.西方音乐:西方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4.班级合奏:丰富学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提升音乐实践能力课程安排本课程共设定13次课程,每次课程约为1小时钟。
第二单元:乐理基础课程目标通过学习乐理基础,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素养,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课程内容1.音高:了解基础的乐理知识,掌握音符与音高的概念;2.节奏:掌握基础的节奏概念,提升乐曲理解能力;3.多声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乐曲多声部,为后续谱写打下基础。
课程安排本单元设定3次课程,共计3个小时。
第三单元:中国音乐课程目标通过讲解中国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提升学生对于中国音乐的欣赏能力。
并通过学生反馈,了解其对于中国音乐的感受和看法。
课程内容1.中国古典音乐:了解中国传统音乐,让学生掌握中国音乐的文化背景和历史。
2.中国现代音乐:了解中国现代音乐,提升学生对于中国音乐的欣赏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
课程安排本单元设定3次课程,共计3个小时。
第四单元:西方音乐课程目标通过讲解西方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提升学生对于西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了解程度。
课程内容1.西方古典音乐:通过音乐欣赏,让学生了解西方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提升其对于西方音乐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2.流行音乐:了解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开拓音乐口味,丰富音乐表现主体性。
课程安排本单元设定3次课程,共计3个小时。
第五单元:班级合奏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协同能力,提升音乐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课程内容1.合奏乐曲:通过选择适合班级合奏的乐曲,引导学生了解合奏的协作和配合。
2.演奏实践:通过班级合奏演奏实践,让学生提升音乐实践能力和创造力,体现音乐实践和创造的价值。
祖国颂-西南师大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祖国颂 - 西南师大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一、教材信息
•教材名称:西南师大版八年级音乐上册
•课时数:第一单元
•教材内容:祖国颂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祖国颂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2.学习祖国颂的歌曲曲调、歌词,并能进行初步表演;
3.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歌曲曲调、歌词的学习;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表现出对祖国的热爱。
四、教学准备
•教学用具:音响设备、教学PPT;
•教学材料:祖国颂的歌曲曲调和歌词。
五、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
1.通过播放音乐和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祖国贺岁片《春节交响曲》的剧照和表演情景;
2.宣讲祖国颂的背景和意义,引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步骤二:学习歌曲曲调
1.播放祖国颂的原版音乐,让学生跟着哼唱;
2.演示祖国颂的节奏和音高。
步骤三:学习歌曲歌词
1.舞台美工、灯光和服装等展示方式,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成分和表现效果;
2.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歌词,并进行口头讲解。
步骤四:表演
1.利用PPT播放歌曲MV,模拟场景细节表演;
2.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唱表演,重点展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步骤五:结束
1.总结祖国颂的学习要点和教学过程;
2.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教学目标的口头自我评价。
六、教学拓展
1.研究祖国颂的历史背景,归纳整体歌曲表现的内涵;
2.体会祖国颂的情感内涵,写出自己对祖国的感悟和热爱之情;
3.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创作歌曲舞蹈,进行小组表演。
八年级音乐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八年级音乐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包括旋律、节奏、和声等。
2. 学习音乐的基本节拍和节奏型,能够进行简单的节奏演奏。
3. 了解音乐的历史和发展,能够简单介绍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
4. 学习基本的乐谱阅读和音乐符号理解。
教学内容安排:
1. 第一周:音乐基本概念介绍,学习音乐的要素及其各自的功能。
2. 第二周:节奏感训练,学习基本的节奏型和进行简单的节奏演奏。
3. 第三周:音乐史与流派,介绍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和发展历史。
4. 第四周:乐谱阅读,学习基本的乐谱符号和其对应的演奏方式。
教学方法:
1. 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演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音乐作品和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3. 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如合唱、乐器演奏等,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和自信心。
评价方法:
1. 定期组织音乐测试,检查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考察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包括节奏演奏、乐谱演奏等。
3. 对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进行综合评价,鼓励他们在音乐学习中发挥个人特长和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2010年第一学期八年级音乐教学计划一、教学要求1、在原来音乐课唱歌习惯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正确的唱歌姿势,加强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
2、以提高全民族的音乐素质为目标,极力加强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综合,刻意追求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3、在音乐课的教育教学中,力求把“唱”、“听”、“认”“写”、“动”等栏目贯穿于其中,提高音乐素质。
4、继续培养学生正确的练声习惯,力求发言准确而且清晰。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1、表现要素:a对自然界和生活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
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b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
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c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d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2、情绪与情感:a听辨不同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b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3、体裁与形式:a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b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c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
d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
三、任务目标(一)、唱歌部分1、紧抠教材、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2、遵循每节课前先教10分钟乐理知识,再教唱歌曲3、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教1-2遍词,然后教师弹琴生听音高自学,直到正确为止。
4、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师及时进行教正。
5、有学习有记载,有学习有考试。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课的意义。
(二)、发声训练部分: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三)、欣赏部分: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认知目标:认识四二拍,四四拍的拍号及其强弱.2009—20010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音乐教学进度表课题;优美的情思(四课时)教学目标:1、能简述抒情歌曲的含义,能在众多不同体裁的声乐作品中辨别出抒情歌曲。
2、在欣赏过程中能伴随作品的情感变化作出正确的反映。
3、能对所宽听赏作品中的某一首歌或是某一段、某一乐句有较深的印象,并能哼唱出来。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人间第一情》《又唱浏阳河》等歌曲,让学生感受不同作品所表现出的不现情感和意境,从中品味到人生喜、怒、哀、乐等情感在音乐作品中的体现,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难点:感受并体验歌曲。
教学过程:一、导入:用配乐诗朗诵导入优美的情思,学生与老师共同合作配乐诗朗诵(师生互动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听赏与思考:教师播放《青藏高原》师:请听一首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老师先给大家留个悬念,听赏完以后告诉老师歌曲的名字?(带着问题走进欣赏课,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让学生的想象力得以提高)生:演唱者是李娜师:回答正确,下面就请同学们随着旋律一起来演唱歌曲,让我们一起融入山歌的高亢和悠扬当中。
三、学习新课(一)《人间第一情》问题:这首歌曲表达的情感是什么?为我们述说了怎样的一故事?歌曲表现了父母与儿女之间永远无法完成割舍的人间真情,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
(将音乐感受表现出来,这样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小结:我们前两首听的都是抒情歌曲,有哪位同学能够告诉都是抒情歌曲的含义?(二)《又唱浏阳河》1、简介《又唱浏阳河》范唱2、模唱:在听赏中模唱歌曲3、师生合作表演唱(充分的体验出师生合作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推动课堂的气氛。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欣赏了《人间第一情》、《青藏高原》、《又唱浏阳河》等三首歌曲,从中上我们了解如何演唱及表达抒情歌曲。
音乐是美好的,让我们在音乐里歌唱祖国,歌唱母亲,歌唱幸福的人生。
课后反思;课题:《共和国之恋》课时:一节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让同学们能够简单的理解抒情歌曲的含义及特点。
2.通过抒情歌曲的写作手法区分以上两首首歌曲的体裁特点。
(*.颂歌抒情歌曲*民族歌谣体抒情歌曲)3.通过欣赏这两首作品,使同学们感受作品的情感变化及其作者的思想感情。
4.通过本课学习能使学生对欣赏的两首作品旋律有较深的印象并能进行哼唱。
教学重点:1.体验歌曲的流动性,及其作品的情感表达。
2. 对比两种不同音乐风格及唱法。
教学难点:通过对抒情歌曲的欣赏,提升学生们的审美能力,使之有充分感受美及领悟美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体验越丰富幸福感就越深。
然而对于情感的表达,每个人则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诗人把情感赋予文字,写出豪气万丈的千古诗篇,画家把情感赋予画笔,画出朝气蓬勃的大好山河,然而对于作曲家,他们抒发情感的体验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色彩斑斓。
新课内容: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欣赏以下的两首作品,《共和国之恋》《又唱浏阳河》、并说出这两首作品在情感抒发中的不同。
(《共和国之恋》“大爱:对祖国的爱”《又唱浏阳河》相比之下的小爱:“对家乡的爱”)打开教材请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诵这两首歌曲,从中体验歌词的意境。
再次欣赏作品,让同学们了解这两首曲子各自旋律的走向,体验作曲家在对待不同爱方面的写作技法。
之前我们的侧入点都是从情感方面入手的,那么这两首歌曲在唱法上又有什么不同呢?(《共和国之恋》(美声唱法)《又唱浏阳河》(民族唱法))通过对以上两首作品的理解与欣赏,提问并总结抒情歌曲的定义及特点(定义:抒情歌曲是当代人们最熟悉、最喜爱的歌曲体裁,抒情歌曲以音乐最擅长的感情抒发功能为特征,在人们的音乐生活里收到了最广泛的注意。
特点:抒情歌曲的容量较大,在题材内容上极为广泛,不管从群体还是个体的角度,只要是抒发人的内心感情的歌曲,大都有抒情的特点。
抒情歌曲的体裁特点:1.艺术抒情歌曲2.民族歌谣体抒情歌曲3.通俗抒情歌曲4.颂歌抒情歌曲5.朗诵抒情歌曲)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理解作为抒情歌曲的意义及特点,并且能够对歌曲进行唱法上的区分。
进而增强学生在感受美体验美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课后反思:课题:《青藏高原》一、导入1、自我介绍(新学期第一节课)(语言要求幽默、活泼、充满爱心)2、播放电影《红河谷》片头提问: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我国哪个地区?哪个民族?故事中的人物提到了哪三大河流?故事发生在哪一河流?3、模仿具有当地特色的动作或典型的舞蹈动作4、学生:说说心中的西藏(播放幻灯片)教师从地理、民族、珍稀动物、信仰几方面总结5、从《红河谷》4片段《朝拜》的背景音乐过渡到歌曲《青藏高原》二、新授(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在新授方面将不安排大篇幅)1、听范唱2、学生唱3、分析作品,解决重难点B段从歌词入手,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句式的递增(不对称的美)——“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
”仿佛是摄影时焦距的拉近,青藏高原圣洁伟岸的形象渐次展现在眼帘。
从旋律入手,引导学生发现另一层规律——乐句的变化再现(双胞胎)(对称美)。
A段从歌词发现歌曲的美——“远古的呼唤”、“千年的呼唤”、“无言的歌”、“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
4、激发情感,变换形式演唱。
5、结合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的开通,听赏韩虹的《天路》谈谈青藏铁路开通的意义,对于增进民族团结,带动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6、听赏由青年歌手容中尔甲演唱的藏歌《高原红》,讨论藏歌的特点:大多采用羽调式,旋律跌宕起伏、节奏疏密相间、曲调高亢嘹亮。
7、过渡。
内容:蒙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音乐航班第二站模仿蒙古的运动竞技项目:摔交(请学生上台表演)8、听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9、比较两地不同的音乐风格,并评价蒙——宽广悠远藏——高亢嘹亮课后反思:课题;快乐的乐手(两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自如的运用单吐音,连音奏法完成多声部音乐的演奏,用多种艺术形式表现音乐作品。
2、能对竖笛作品做很好的艺术处理,并在与他人的合作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感受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学会、学好新的演奏技巧,提高看谱视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创作水平及表演水平。
教学方法:示范法、对比法、讲授法、启发法教学用具:竖笛、简易打击乐器、钢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1、引入:同学们,竖笛已经成为我们的好朋友了,经过一年和竖笛的亲密接触,每个同学的演奏技巧一定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天我最想做的事就是想先检验一下同学们的练习成果。
首先就进行一个竖笛吹奏比赛,看看哪个竖笛曲子吹的最好!2、形式:各组推荐或自己报名,表演曲目不限。
(教师也可准备一首乐曲和学生一起比试)3、比赛过程4、教师点评(以鼓励为主):同学们刚才演奏的都非常精彩,看来每个同学在课外都投入了很多的精力练习竖笛。
而且我们在吹奏竖笛的过程中给别人带来了快乐,自己也感受了其中的快乐。
我们现在都可以有个光荣的称号(也可启发学生自己起个好名字)——“快乐小乐手”。
既然是小乐手肯定不可能只吹一两首曲子,为了使这个称号名副其实,我们应该掌握更多的技巧,掌握更复杂的曲目,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两个新的吹奏技巧,使我们能感受更美的音乐作品三、新课教学:(一)引入新课技法“单吐音”奏法:1、师用上期所学技巧和“单吐音”奏法分别吹奏《新年好》,让学生感受两种技法给人的不同感受,让学生谈听后感,讨论新的吹奏技巧带给你怎么样全新的感觉!师:小结2、教师引出“单吐音”奏法,并边讲解边示范“单吐音”:演奏时,将舌尖紧贴上齿龈,然后气流冲出口腔,发出“吐”的声音,在乐谱中用“T”或“▼”标记。
(课件展示)3、教师钢琴伴奏,弹奏F调音阶,学生用新的“单吐音”奏法来吹奏,让学生注意在标记有“T”或“▼”符号的音时就用“吐“音。
速度可以放慢,嘴里内部的状态让学生自己好好感受,教师可以通过听到学生吹奏出来的音来检验学生”单吐音“奏法是否掌握好了,大家也可以互相听辩,训练学生的听辩能力。
4、吹奏简短乐曲《新年好》音阶吹熟后,可以吹奏简短作品,在旋律节奏不断变化时,学生即要注意指法,更要注意“单吐音”奏法的运用。
标记有“T”字母的音就用“单吐音”奏法,也可以灵活交替运用,在一首乐曲里交替使用两种技巧。
(学生可以自由设计)5、请个别学生单独用“单吐音”奏法吹奏,可以更好的发现演奏中的问题。
(课件展示)《新年好》6、挑战难度较大曲目《玛依拉》1)、乐曲简单分析(包括旋律、节奏、音乐风格特点)2)、教师有感情的范奏一遍,并讲解吹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