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I系统设计之多频合路干扰分析篇
集约化室内覆盖多系统间干扰问题和组网方式研究分析[论文]
![集约化室内覆盖多系统间干扰问题和组网方式研究分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67fa11952d380eb62946d24.png)
集约化室内覆盖多系统间干扰问题和组网方式的研究分析摘要:从集约化室内覆盖多系统间的干扰分析出发,得出一系列多系统共存时抑制干扰需要的隔离度要求。
并对收发合缆和收发分缆、一级合路和多级合路的组网方式进行对比,得到实现集约化无线室内覆盖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室内覆盖集约化干扰分析组网方式中图分类号:tn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6-106-021 引言近年来,无线新技术快速发展,室内分布系统需要接入的无线系统类型也在不断增加,在一些大型的公众建筑物,比如机场、火车站、地铁、地标性建筑、运动场馆等,不同运营商共建共享室分系统成为一种趋势,而在建设过程中,多系统间的干扰问题一直存在。
共建共享即集约化建设,又称poi(point of interface)多系统接入方式,通过多系统合路平台实现多制式、多频段的通信系统共用室分系统。
集约化分布系统的推进和实施,对室分系统行业的发展,有诸多重要意义。
2 干扰分析集约化分布系统首先要解决的是不同系统在同一套天馈线系统中的干扰问题。
系统间的干扰从机理上主要分为以下的三类:(1)热噪声的增加;(2)发射杂散的干扰,分为同频干扰,临频干扰和互调干扰,其它系统的下行信号造成本系统频带内的噪声功率提高,从而降低系统灵敏度;(3)接收机阻塞,其它系统的下行信号功率较强,虽在本系统的频带外,但降低了接收机灵敏度。
下文对这几种干扰信号分别进行阐述。
2.1 热噪声的增加任何一个发射机即使未加调制信号,其输出的信号除了主载波之外,还会伴有带外噪声,噪声的频谱可以延续得非常宽,此类噪声称之为宽带噪声,它随着频率的升高而逐步降低。
任何一个系统的发信宽带噪声输出必然会影响其他系统的接收性能,对于3g 系而言,所有信号均以伪随机码呈现,因此,可将发信机噪声的影响,归结为宽带增加的允许值。
根据接收机灵敏度的衰减程度来计算各个系统的最大干扰容限。
接收机灵敏度衰减定义为:其中:经计算可得到表1数据,在接收机灵敏度不同衰减值时的接收机灵敏度。
POI合路器测试参数指标
![POI合路器测试参数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5b2c514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3.png)
POI合路器测试参数指标1.频率范围:POI合路器的频率范围是指合路器可以操作的频率范围,通常以最小和最大工作频率来表示。
测试时需确认合路器是否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频率要求。
2.插入损耗:插入损耗是指信号通过合路器时的损耗程度,通常以分贝为单位表示。
插入损耗越小,合路器的性能越好。
测试时需测量合路器在不同频率下的插入损耗,并检查其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3.隔离度:隔离度是指合路器不同端口之间的信号隔离程度,通常以分贝为单位表示。
隔离度越高,不同信号之间的干扰越小。
测试时需测量合路器的隔离度,并检查其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4. VSWR:VSWR(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是指合路器在不匹配负载条件下的反射损耗。
VSWR值越小,表示合路器的匹配性能越好。
测试时需测量合路器在不同频率下的VSWR,并检查其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5.相位平衡:相位平衡是指合路器不同输出端口之间的相位差,通常以度数表示。
测试时需测量合路器的相位平衡,并检查其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6.功率容量:功率容量是指合路器可以承受的最大功率。
测试时需在规定功率范围内对合路器进行功率测试,并检查其是否能够稳定工作。
7.热稳定性:热稳定性是指合路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包括插入损耗、VSWR等参数。
测试时需要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合路器进行性能测试,并检查其是否受到温度影响。
8.阻抗匹配:阻抗匹配是指合路器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阻抗匹配程度,通常以阻抗值表示。
测试时需要测试合路器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阻抗匹配情况,并进行调整优化。
总之,对POI合路器进行测试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多个参数指标,以确保合路器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
通过合理的测试方案和方法,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合路器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多频分合路单元POI
![多频分合路单元POI](https://img.taocdn.com/s3/m/366f51ecf8c75fbfc77db270.png)
工作频段
上行 POI 指标 825~835MHz 890~909MHz 909~915MHz 1710-1785MHz 1920-1980MHz
下行 POI 指标 870~880MHz 935~954MHz 954~960MHz 1805-1880MHz 2110-2170MHz
带内插损 最大输入功率(dBm) 带外抑制
3G f@2110-2170MHz>80dB
互调抑制
>100dBc
>100dBc
驻波比 VSWR
<1.3
<1.3
输入输出阻抗
50Ω
50Ω
系统接收(发射)/接收(发 >30dB
射)隔离度
>40dB
系统发射/接收隔离度
>80dB
>80dB
功率容量
200W
200WΒιβλιοθήκη 监控功能可对 POI 输入端、输出端各运营 商功率值、驻波监测
CDMA f@890MHz>60dB
CDMA f@870MHz>80dB f@890MHz>80dB
CDMA f@866MHz>60dB 3G 补 1920-1980MHz>80dB
CDMA f@821MHz>60dB
3G 1710-1785MHz>80dB
专网 f@851MHz>80dB
3G 补 f@1805-1880MHz>80dB
<5dB
10
GSM f@880MHz>60dB f@935MHz>80dB
<5dB 43/载频,3 载频(870~880MHz) 40/载频,6 载频(935~954MHz) 40/载频,8 载频(954~960MHz) 43/载频,3 载频(1805-1880MHz) 43/载频,3 载频(2110-2170MHz) GSM f@915MHz>80dB
LTE室分多系统合路干扰处理指导意见V3
![LTE室分多系统合路干扰处理指导意见V3](https://img.taocdn.com/s3/m/3e99661479563c1ec5da7144.png)
LTE室分多系统合路干扰处理指导意见目前联通1800MHz FDD-LTE室分建设方案大多数为合路至原室分系统,开通后出现了WCDMA底噪明显抬升的干扰问题,严重影响了现网用户,LTE室分开通进度受到影响,现将关于LTE室分多系统合路干扰处理指导意见下发如下:1 干扰问题现象LTE室分合路至多系统室分之前,WCDMA室分底噪维持在正常值,LTE室分激活之后,WCDMA室分RTWP有一定程度抬升3-5dB,LTE模拟下行加载100%后,WCDMA室分RTWP有15-20dB明显抬升。
如下图所示:LTE室分多系统合路干扰示意图1(W三载波)LTE室分多系统合路干扰示意图1(W单载波)2 干扰站点比例前期专项研究工作主要在广州开展,以广州为例,FDD规模560站(包括可研一期450站,可研二期110站),合路站点共374,占比66.8%。
存在W上行干扰问题站点31个,占已开通方案为合路型的室分站点的60%左右。
(已开通合路室分干扰站点清单.xls待广分提供合路后存在问题的站点比例及干扰值。
器件及规模以此60%的比例(数据待更新)进行规模估算,广州约有220个存在合路干扰(规模560,合路374),广东约有600个存在合路干扰(规模1498,合路约1000)。
3 干扰问题原因3.1互调干扰分析无源互调是射频信号路径中两个或多个射频信号,因各种无源器件 (例如天线、电缆或连接器) 的非线性特性引起的混频干扰信号,在大功率、多信道系统中,铁磁材料、异种金属焊接点、金属氧化物接点、和松散的射频连接器都会产生信号的混频,其最终结果就是PIM(Passive Intermodulation)干扰信号。
互调产物的大小取决于器件的互调抑制度,互调抑制度越差,互调产物越大;互调抑制度越好,互调产物越小。
互调产物的大小还和输入信号的功率密切相关,在相同的互调抑制度情况下,输入功率越大,互调产物越大。
一般取三阶互调来衡量互调水平,三阶互调越高则五阶互调也高。
不同频段经过poi的损耗
![不同频段经过poi的损耗](https://img.taocdn.com/s3/m/d9162bb5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b.png)
不同频段经过poi的损耗不同频段经过POI的损耗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网络速度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在无线通信中,信号传输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损耗,这会导致网络速度下降,影响用户体验。
而在不同频段下,信号传输的损耗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分析不同频段经过POI(点对点)的损耗情况。
一、低频段(如2.4GHz)低频段在无线通信中广泛应用,其传输距离较远,穿透力较强。
然而,低频段的信号容量有限,且易受到干扰。
因此,当低频段信号经过POI时,损耗较小,但信号质量可能会下降,导致网络速度变慢。
二、中频段(如5GHz)中频段在无线通信中逐渐得到应用,其传输速率较高,信号质量较好。
当中频段信号经过POI时,由于信号质量本身较好,损耗较小,网络速度相对稳定。
三、高频段(如24GHz)高频段在无线通信中应用较少,其传输速率可以达到很高,但穿透力较差。
由于高频段信号传输的特性,当信号经过POI时,损耗较大,网络速度明显下降。
因此,在使用高频段频段进行无线通信时,需要更多的POI支持以保证信号的稳定传输。
四、毫米波频段(如60GHz)毫米波频段是无线通信中较新的技术,其传输速率极高,但穿透力甚弱。
当毫米波频段信号经过POI时,由于其传输特性,损耗较大,容易受到物体阻挡而信号中断。
因此,在使用毫米波频段进行通信时,需要更密集的POI布设以保证信号的传输稳定性。
总结:不同频段信号经过POI的损耗情况会有所不同。
低频段的损耗相对较小,但信号质量可能受到影响;中频段的损耗较小,网络速度相对稳定;高频段的损耗较大,网络速度明显下降;毫米波频段的损耗也较大,信号易受到物体阻挡。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频段,并合理布设POI以保证网络通信的质量和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分析仅针对频段经过POI的损耗情况,实际情况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建筑物的遮挡、天气条件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优化无线通信的质量。
铁塔公司室分合路建设干扰问题的分析和对策
![铁塔公司室分合路建设干扰问题的分析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9097c7f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34.png)
铁塔公司室分合路建设干扰问题的分析和对策江维军;邢守壮;邱建辉【摘要】目前铁塔公司为满足三家运营商多频段接入的室分建设方案处于探索阶段,多频段、多路天馈的干扰问题没有进行全面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测试,如果盲目建设,将导致巨大的人力物力资源浪费。
台州三大运营商室分系统存在9个室分频段、单路和双路天馈的应用场景,但是却没有4个以上合路的应用场景。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测试,获得适合不同场景的通用室分解决方案,为后续的室分建设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对类似的宏站合路建设中,也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思路和参考价值。
%The tower company to meet the three operators multi band access room construction scheme in the stage of exploration, multi band, multi antenna interference no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practical tests, if the blind construction will lead to enormous human and material resources waste. Taizhou three operators room system has nine rooms frequency, single channel and dual antenna application scenarios, but no more than four combination application scenarios.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practical test, it is suitable for the general room solution of different scenes, which provides a very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follow-up of the room construction. It also provides important analysis ideas and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imilar macro station path.【期刊名称】《无线互联科技》【年(卷),期】2015(000)008【总页数】4页(P92-95)【关键词】室分建设;POI设备;干扰分析;合路测试;铁塔公司【作者】江维军;邢守壮;邱建辉【作者单位】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台州市分公司建设维护部,浙江台州318000;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台州市分公司建设维护部,浙江台州 318000;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台州市分公司建设维护部,浙江台州 318000【正文语种】中文目前铁塔公司为满足三家运营商多频段接入的室分建设方案处于探索阶段。
(完整)多系统合路系统分析
![(完整)多系统合路系统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e0c565cdd3383c4ba4cd264.png)
1多系统合路系统分析1.1多系统合路类型单个运营商多网合路系统,如:GSM/TD-SCDMA/WLAN,一般新建室内覆盖站点和原GSM室内覆盖站点改造需要考虑的共站的互干扰情况。
因为这类系统所需要接入的系统相对较少,互干扰情况相对简单,可以采用多网合路器直接进行合路。
多个运营商多网合路系统,如:GSM/CDMA/PHS/WCDMA/TD-SCDMA/WLAN,特殊建设的室内覆盖站点如:会馆、地铁、机场等室内覆盖的重点和热点区域,由于环境限制,众多室内覆盖系统一并建设难以解决天线间互相干扰与有效覆盖等问题,同时这类系统所需要接入的系统相对较多,各系统间的互干扰比较复杂,可以采用多网合路器或者是POI系统进行合路。
1.2多系统合路互干扰分析多网合路系统共用基于系统间互干扰理论分析以及验证,干扰分为干扰源产生加性噪声干扰、引起被干扰接收机的阻塞和互调干扰。
解决干扰的措施是降低干扰源的功率、采用隔离的方法。
常用的隔离方法是空间隔离和增加滤波器隔离.系统应用中,采用MCI(POI)平台进行合路,达到多系统间隔离度的目的。
MCI(POI)由电桥和合路器组成,电桥进行制式系统的合路,合路器进行异系统的合路.1.2.1 互干扰的类型下图为接收机原理图。
图1接收机原理图系统干扰的总体理解就是干扰源对被干扰接收机产生的干扰。
干扰从理论上来讲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加性噪声干扰:干扰源在被干扰接收机工作频段产生的噪声,包括干扰源的杂散、噪底、发射互调产物等,使被干扰接收机的信噪比恶化。
⏹交调干扰:当多个强信号同时进入接收机时,在接收机前端非线性电路作用下产生交调产物,交调产物频率落入接收机有用频带内造成的干扰,称为接收机交调干扰。
交调干扰主要由三阶交调引起。
⏹阻塞干扰:接收微弱的有用信号时,带外的强信号同时进入接收机引起饱和失真所造成的干扰,称为阻塞干扰。
⏹ACS邻道干扰:在接收机第一邻频存在的强干扰信号,由于滤波器残余、倒易混频和通道非线性等原因,引起的接收机性能恶化,称为邻道干扰。
POI多网合路注意事项
![POI多网合路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29fc6c3af111f18583d05a57.png)
多网共建共享注意事项多网共建共享实现方式采用普通的宽频率合路器目前我们采用的宽频合路器(800MHZ-2600MHZ),理论上可以满足多个频段的信号接入,但是对于频段很相近的两个频段来说,目前我们采用的宽频合路器进行合路无法保证隔离度,而导致譬如说CDMA、GSM之间的干扰或者WCDMA和GSM1800之间的干扰,所以对于多运营商多网合路情况下这种合路方式不可行。
采用POI(多系统接入平台Point Of Interface),它是在多系统共享分布链路中,将多路移动信号下行合路输出,接收上行信号分路输出至相应接收机的一种设备。
根据应用场景不同选取任意两个频段或多个特定频段进行合路和分路,完成若干系统的分布共用,达到充分利用资源、节省投资的目的。
其主要作用是提供不同系统间的隔离和分合路,解决系统之间的发射干扰和防止接收路径引入的阻塞,并可有效改善信源的传输互调指标。
分为以下四种方式:单工收发分缆、单工收发合缆、双工收发分缆和双工收发合缆四种。
由于POI主要解决各个系统间干扰协调的问题,因此其选用的器件指标要求非常高,对于制造材料和工艺的要求也比较高,而且对于调测的要求也很高,因此其造价较为昂贵。
采用POI作为前端设备进行多系统接入,必然大幅增加室内分布系统方面的投资。
对于中小型室内分布系统来讲,系统的性价比不高。
其次,由于POI的使用,插入损耗随着接入系统的数量增加而增加,系统间干扰协调的实现需要更多的器件,也带来了更多的功率损耗,一般来说三运营商的各个系统接入同一个POI共用室内分布系统的话,损耗在6dB 左右。
这些损耗的引入,导致需要更多的信源设备来提供功率完成既定区域的覆盖。
再次,POI的设计一般基于各个信源设备(BTS)的功率发射及其杂散、互调抑制指标,因此不满足功率补偿设备如干放、光纤直放站的使用,再需要更多功率的时候,必须采用更多的信源设备来提供功率,且每增加信源设备必须增加相应的POI设备。
POI系统设计之多频合路干扰分析篇
![POI系统设计之多频合路干扰分析篇](https://img.taocdn.com/s3/m/9f5bb15ecc175527072208fa.png)
POI 系统设计之多频合路干扰分析篇基配事业部产品研发部本文目录目录一、POI系统在室分系统中的应用场景及功能介绍; (3)二、多频合路干扰分析 (5)2.1、杂散干扰(介绍及其计算); (7)2.2、阻塞干扰(介绍及其计算); (9)2.3、互调干扰(介绍及其计算); (11)三、天线系统和空间隔离(介绍及其计算); (14)四、POI设计中杂散干扰的考量; (16)4.1室分各系统设计参数列表 (18)4.2国内通信制式的常见干扰举例; (19)4.3POI系统的分合缆设计特点; (22)五、POI系统干扰设计之工程案例举例; (24)附表1:基站系统发射机隔离度列表; (30)附表2:有源设备(直放站)杂散辐射规范要求列表; (36)附表3:阻塞指标列表; (40)附表4:共站址天线隔离度计算软件; (42)附表5:互调计算工具以主流互调测试仪表介绍;; (42)POI 系统在室分系统中的应用场景及功能介绍;多系统接入平台( POI :Point Of Interface )背景:室内分布系统合路建设随着近年来通信、电子技术以及相关工业的发展变得可行并且成熟。
在天线方面,宽频天线的应用使得一副天线就可以满足多个系统不同频段的信号覆盖。
在机房使用方面,同时,由于微电子技术的长足发展、通信设备小型化,基站所占的机房面积也大大减小,一个大机房就可以满足多家运营商几套设备的布放。
在射频和微波技术方面,目前采用的基于高Q 多腔滤波器技术的POI 合路平台,能满足目前多系统合路建设的需要。
POI 作为多种通信系统和多个区域的分布系统之间的界面,是在多系统信号分合路过程中的关键部分。
功能及作用:在室内覆盖系统中,POI 的应用将避免错综复杂的走线,避免天花板上安装多个全向天线,避免了电梯井道内布放多个板状天线、多根同轴电缆;在地铁隧道覆盖系统中,采用POI 之后,多系统信号可以共用一根泄漏电缆进行传输、覆盖,显著的减小了运营商的投资、降低了施工难度。
室分多系统合路分析及POI的应用(铁塔公司)201412
![室分多系统合路分析及POI的应用(铁塔公司)201412](https://img.taocdn.com/s3/m/677ea1d789eb172ded63b760.png)
2.3 POI互调抑制性能指标
——4G时代易产生的干扰
移动 TD-E (2300-2400)
ANT2
联通FDD-LTE (1710-1860) 联通 WCDMA (1920-2145)
(1)电信CDMA800二次谐波干扰联通LTE 1.8G ——解决:POI混合互调-150dBc,及对应多个系统间产生的混合互调反射 干扰电平为-150+43=-107dBm。附件图1中,异频合路单元1产生的二阶互 调经电桥再到联通FDD-LTE1.8端口,干扰电平衰减(电桥隔离度)为25dB, 即POI产生的二阶电平值为-107-25=-132dBm。二次谐波不会对联通FDD LTE造成干扰。 (2)移动E频段和联通W下行三阶互调影响联通W上行 ——解决:附件图1中,电信FDD-LTE2.1与联通FDD1.8分别处于电桥的两 个输入端口,该两个系统产生的组合互调在3dB电桥节点产生,经合路器 、连接线及电桥后两系统进入电桥腔体的功率将下降3+1dB。由于互调干 扰的下降比干扰系统的功率下降更快,功率下降4dB后,互调产物将下降 12dB以上,即互调产物为-107-12=-119dBm。不会造成干扰。 (3)电信2.1G和1.8G三阶互调影响移动E频段 ——解决:同上
单路 输出
电信LTE/联通W损耗5.5dB 其他系统损耗2-2.5dB
2.1 运营商通信系统频率规划
运营商 2G/3G 频段(MHz) GSM900: 909-915/954-960 DCS: 1735-1740/1830-1835 WCDMA:1940-1955/2130-2145 LTE 频段(MHz) LTE1800:1745-1765/1840-1860 LTE2300:2300-2320 LTE2600:2555-2575
多系统合路平台(POI)在厦深铁路福建段公网覆盖应用中的常见故障浅析
![多系统合路平台(POI)在厦深铁路福建段公网覆盖应用中的常见故障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ed4b8c3c915f804d2b16c19b.png)
6
7
8
光模 块 损 坏
载 频 板 损 坏
RR U 电 源 模 板 损 坏
1
设 备 板 件 故 障 O
O
光 模 块 收 发 异 常 告 警
室 内各 分 支 系统 重 复 建 设 . 避 免不必要的投资浪 费, 是 一 种 使
端 馈 线 头 松 动 发 生 次 数 占前 二位 . 累计 占到 5 5 %. 接 下 来 我 们
进 行 重 点 研 究 分 析
同步开通 . 漳 州移 动 分公 司 于 2 0 1 4年 7月 开 始 全 线 新 上 T D — L T E设 备 . 福建段 共有 5 3个 站 点 , 其 中更 换 P O I 设备 4 5套 ,
光 路 中 断 告 警
1 0
1 1
天 馈 线 受 潮 或 进 水
光 缆 终 端 盒 内光 纤 断
合 计
进 行分路 , 最终 传 送 至来自不 同 类 型 系统 用 户 , 同 时在 合 路 和 分 路
光 缆 故 障
1
2 0
过 程 中能 最 大 限 度 的 减 少各 种 频 带 间 的 干扰 成 分 。
将可能作为未来最主要 的客运交通 , 高速铁路的兴起和发展 , 另加上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 , 为无线通信工程提出了新的挑战。 目前 , 各运营商为
了充分利用资源 , 节 省 不 必 要 的投 资 , 在 高 速 铁 路公 网 覆 盖 中 主 要 运 用 的是 多 系 统 合 路 平 台( P O I ) 系统 , 本文主要就 P O I设备 在 厦 深铁 路 福 建 段 三 家 运 营 商 中 的应 用 过 程 出现 常 见 故 障 进 行 分 析 , 并 指 出其 中存 在 的 问题 , 提 出处 理 措 施 建 议 。
多系统合路平台(POI)测试方法探究
![多系统合路平台(POI)测试方法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c3b8021b6edb6f1aff001f96.png)
45 53 .8 .9
1 5~1 7 . 0 . 2
同系统隔离度 ( B) d
>3 0
5. 3O~6 . O5
>3 O
4 - 22 42—6 l
>3 O
5. 5. 1 85 0
>3 0
4. 30~6 . 15
系统 间隔离度 ( B) d
越研 究与探 讨 ; i
由于P I O 同合路 器工作原理 类似 , 要性能指 标有插 主 入损耗 、带外 抑制 、电压驻波 比、隔离度 、三 阶互调及 功 率容量 。其 中 , 插入 损耗是测试信号传输过程 中的损耗 情 况 ;带外 抑制是 测试 系统 其他 频段 信号 对系统 的 干扰 情 况 ;电压驻波 比是测试 系统 的回波损耗情况 ;三阶互调是 测试 三阶信号对系统 的影 响 ;功率容 量是测试器件 的大功 率信 号冲 击的承受能 力。P I O 设备不 同于合路器 的是有 多 个系统及 多个频段 ,测试其 系统 问和 系统 内隔离度则可 以 得 出多系统 多频段 相互 间的干扰值是否符合要 求。
端 口 ( 称端 口2) 简 为例 ,其余端 口测试 方法相 同 ,具体
测试 方法如下 :
4) 更换其他所有端 口重复上述操作 。 ( 端 口隔离度测试 4) 1) 图3 示 ,P I 口1 如 所 O端 连接 网 络分 析 仪输 出端
( ) 入损耗及带 内波动 1插 1 如 图2 示 ,P I 口1 接 网络 分 析仪 输 出端 】 所 O端 连
选 用一组同频段端 口进行测试 ,未进行 测试的端 口均加上
输 出功率为 P I O 功率范围 内,并进入驻波比 ( WR) S 测试
界面 。
3 开始测试 , ) 从仪 表读取频带 内最大驻波 比值 【 即
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多路径干扰问题分析
![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多路径干扰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aefdac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d1.png)
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多路径干扰问题分析引言卫星导航系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为用户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和导航服务。
然而,由于信号传播过程中遇到建筑物、地形以及其他障碍物的反射、散射等问题,导航系统信号可能会出现多路径干扰。
本文将对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多路径干扰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1. 多路径干扰的原因多路径干扰是指卫星导航系统中,接收器接收到来自直射路径以外的其他路径上的信号,从而导致接收到的信号失真或干扰增加的现象。
造成多路径干扰的主要原因如下:1.1 反射和散射卫星导航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建筑物、地形和其他障碍物的反射和散射。
这些反射和散射的信号会以不同的路径到达接收器,与直射路径上的信号混合,导致接收到的信号失真或增加干扰。
1.2 多路径干扰的强度和延迟多路径干扰的强度和延迟取决于反射和散射路径的数量、长度和干扰源的位置。
如果反射或散射路径较多或干扰源距离接收器较近,干扰会更加明显。
2. 多路径干扰的影响多路径干扰对卫星导航系统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2.1 定位误差增加由于多路径干扰的存在,接收器会接收到不同路径上的信号,导致定位误差增加。
这会对导航的准确性产生负面影响。
2.2 信号强度衰减与直射路径上的信号相比,多路径干扰路径上的信号通常会经历衰减,导致接收到的信号较弱。
2.3 定位丢失在极端情况下,多路径干扰可能导致接收器无法正确解码信号,进而导致定位丢失。
3. 解决多路径干扰的方法针对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多路径干扰问题,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法:3.1 对抗干扰技术利用对抗干扰技术,如滤波、信号处理算法等,可以有效减小多路径干扰的影响。
通过研究干扰模型和干扰特征,可以设计合适的算法来抵消或减小干扰信号。
3.2 多天线接收器多天线接收器可以利用多个天线接收信号,并通过信号处理算法合并多个接收信号,以提高抗干扰能力,并减少多路径干扰的影响。
3.3 频域处理技术利用频域处理技术可以根据多路径信号的频率特性进行去除或抑制,以减少干扰对导航系统的影响。
8#LTE室分多系统合路干扰分析
![8#LTE室分多系统合路干扰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8689c2958fb770bf78a5536.png)
4、TD-LTE与WLAN室分共存干扰分析
互干扰类型 测试结果
1. LTE对放装型AP的干扰与两者间距有关,间隔1
规避措施建议
1. 放装型AP与LTE基站间隔3米以上; 2. LTE与WLAN合路采用88dB合路器,考
LTE基站干扰 WLAN AP
米时,吞吐量下降14%,间隔3米以上无干扰; 2. 室分合路下,LTE对WLAN基站无干扰(采用 88dB合路器)。
1. 双通道要求LTE上行发射功率低于单通道,LTE终
1. 加强LTE基站的带外杂散干扰抑制能力,
加严杂散指标或加装合路器(滤波器)。
1. 放装型AP虽然会功率优势,但导致干扰
LTE终端干扰 WLAN AP
端对WLAN AP的影响也变小; 2. 由于终端功控的原因,LTE终端在室内中点对AP 的干扰大于室内近点; 3. 放装型AP受干扰程度大于共室分AP。
-30dBm/3MHz
-30dBm/3MHz -30dBm/1MHz -30dBm/1MHz -30dBm/1MHz 杂散发射功率
8
8 13 13 13
-104
-104 -104 -104 -104 干扰容限 (dBm) -121 -121 -110 -115 -115
82
82 87 87 87 隔离度要求 (dB) 63 63 64 86 64
互调干扰主要是由接收机的非线性引起的,后果也是抬高噪底,降低接收灵敏 度; 种类包括多干扰源形成的互调、发射分量与干扰源形成的互调和交调干扰; 阻塞干扰并不是落在被干扰系统接收带内的,但由于干扰信号过强,超出了接 收机的线性范围,导致接收机饱和而无法工作;
杂散干扰
互调干扰
阻塞干扰
目
多频合路系统(POI)应用
![多频合路系统(POI)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f2e3dd8ce2f0066f5332229.png)
多系统合路平台(POI)应用摘要:本文对多系统合路平台(POI)的设计原理及作用进行了阐述,并以地铁多系统接入具体案例来说明。
一、概述我国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有中国移动的GSM900/DCS1800,中国联通的GSM900/DCS1800和CDMA800,中国电信、网通的PHS,WLAN,数字集群及其他通信系统。
在不久的将来会存在WCDMA、CDMA2000、TD-SCDMA3G系统。
室外场所网络信号可以通过各自的基站进行覆盖,室内信号可以通过传统的室内覆盖系统来解决。
然而各运营商分别建设自己的覆盖系统所带来的重复建设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多系统合路平台(POI)的解决方案。
POI(POINTOFINTERFACE),即多系统合路平台。
主要应用在需要多网络系统接入的大型建筑、市政设施内,如大型展馆、地铁、火车站、机场、政府办公机关等场所。
该POI产品实现了多频段、多信号合路功能,避免了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重复投资,是一种实现多网络信号兼容覆盖行之有效的手段。
二、POI介绍作为连接信源和分布系统的桥梁,POI的主要作用在于对CDMA、GSM、DCS、PHS、WLAN、3G及集群等系统的下行信号进行合路,同时对各系统的上行信号进行分路,并尽可能抑制掉各频带间的无用干扰成分。
国人通信自主研发的POI系统特点:模块化设计,扩容性好;满足不同系统/频段的个性需求;系统具有整体监控功能,维护方便;信号合路损耗小;功率容量大;三阶互调性能好;可以预留端口,方面升级。
根据系统隔离度要求不同,通常POI可以有两种设计方案,系统信号分离方案和上/下行分离方案。
方案一:系统信号分离方案从基站来的各系统双工信号各通过一个端口接入POI,设备天馈侧一个端口接出。
下行信号体现为多路合一路进行信号下行覆盖,用户终端来的上行信号则是通过原通道反向传输,为一路信号分为多路分别回到各自的系统完成系统的上下行通信。
多系统合路干扰分析
![多系统合路干扰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96db5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7b.png)
多系统合路干扰分析多系统合路干扰(co-site interference)是指多个无线系统在同一地点共享同一个天线塔或基站时,由于它们之间的频率和功率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彼此之间的信号质量降低。
这种干扰对于现代无线通信系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因为大多数地方都有多个系统同时部署。
在多系统合路干扰分析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频率规划、功率控制、天线选择和信号处理。
首先,频率规划是解决多系统间干扰的关键。
不同的系统使用不同的频段,但可能存在重叠部分。
频率规划应该避免或最小化频段的重叠,以减少干扰的可能性。
频率规划也需要考虑到不同系统间的频率资源利用效率,以优化系统性能。
其次,功率控制对于减少多系统合路干扰也非常关键。
不同系统间的信号功率应该根据距离和频率资源的分配进行调整,以避免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
功率控制算法需要考虑到多个系统的功率分配和改变速率,以确保均衡的系统性能。
第三,天线选择也能对多系统合路干扰有所帮助。
合适的天线选择能够减小天线间的互反馈和共振效应,从而减少干扰。
合理的天线布局也能将天线所接收到的外来干扰最小化,提升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最后,信号处理是解决多系统合路干扰的重要手段之一、信号处理算法可以通过时域和频域的处理来减小干扰的影响。
例如,通过滤波、均衡和前向纠错等技术来改善接收信号的质量。
除了以上技术,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可以用于多系统合路干扰的分析和解决,例如系统间的协同工作、动态频谱分配和自适应调整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各个方面,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优化选择。
总结起来,多系统合路干扰分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频率规划、功率控制、天线选择和信号处理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通过合理的策略和技术手段,可以减少和解决多系统合路干扰,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POI技术交流剖析
![POI技术交流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0167a225580216fc710afd03.png)
POI系统设计关键
避免系统间的相互干扰 影响系统间干扰的主要因素有: ◆ 器件的指标 ◆ 系统组网方式
POI监控方案介绍
POI监控的功能 对移动通信运营商各系统在POI输入、输出端的功率值进行监测, 并可实时给出现场告警指示。
POI监控系统的组成
POI监控系统的组成 POI监控系统由监控单元及耦合器组成 。这里耦合器用于耦合 各系统一部分信号进行功率检测;监控单元则对检测到的功率值进行 处理分析,并经由RS422网络将数据传输到监控控制中心。
带TD-SCDMA的POI系统
原理图(上行RX)
TETRA 806MHz-821MHz GSM (M) 885MHz-909MHZ
806MHz-909MHz 806MHz-915MHz
CDMA 825MHz-835MHz GSM (U) 909MHz-915MHz
825MHz-915MHz
HC
1710MHz-1980MHz Combiner
POI应用方案
系统信号分离方案
从基站来的各系统双工信号各通过一个端口接入POI,设备天 馈侧一个端口接出。下行信号体现为多路合一路进行信号下行覆盖, 用户终端来的上行信号则是通过原通道反向传输,为一路信号分为多 路分别回到各自的系统完成系统的上下行通信。
POI应用方案
上/下行信号分离方案
从基站来的各制式(频分双工)系统分上下行两个端口接入POI, 通过设备后两个端口接出。下行信号体现为多路合一路从Tx口输出进 行信号下行覆盖,用户终端来的上行信号则是通过另外一路Rx上行通 道反向传输,然后分路回到各自的通信系统。
◆ ◆ ◆ ◆ ◆
带外抑制指标不受频率规划的影响 无须考虑无源器件产生的交调对系统造成的干扰 灵活适应新增系统的需要 可采用宽带延伸放大器、放大器设备投入少 需多投资一套天馈系统
多路径干扰、动态多普勒效应
![多路径干扰、动态多普勒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43bb230b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55.png)
多路径干扰、动态多普勒效应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多路径干扰和动态多普勒效应成为了无线通信领域中的两个重要问题。
它们不仅影响着无线信号的传输质量和可靠性,也给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多路径干扰是指无线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由于经过了多个路径的反射、折射和散射,使得接收端收到了多个具有不同相位和延迟的信号。
这些信号在接收端叠加在一起,产生了干扰,从而降低了信号的质量。
多路径干扰的主要原因包括信号的反射、折射以及散射等。
动态多普勒效应是指无线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由于信号源或接收端的运动,导致接收信号的频率发生变化。
根据多普勒效应的原理,当信号源和接收端相对静止时,接收到的信号频率与信号源的频率完全一致。
但是,当信号源和接收端相对运动时,接收到的信号频率会发生偏移,这就是动态多普勒效应。
动态多普勒效应对于高速移动场景下的无线通信尤为重要。
多路径干扰和动态多普勒效应对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它们都会导致信号的衰减和失真,从而降低信号的质量。
其次,多路径干扰还会引起码间干扰和符号间干扰,进一步降低了系统的容量和可靠性。
而动态多普勒效应则会导致接收信号的频偏,从而使得接收端难以正确解调信号。
针对多路径干扰和动态多普勒效应,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优化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来克服。
首先,可以通过合理的天线设计和部署,减小多路径干扰的影响。
其次,可以采用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技术,提高系统对动态多普勒效应的抗干扰能力。
此外,还可以利用信道估计和均衡技术,对接收信号进行恢复和优化。
在实际应用中,多路径干扰和动态多普勒效应往往是同时存在的,彼此之间相互影响。
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它们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采取综合的优化方法。
例如,可以结合多天线技术和自适应信号处理算法,来减小多路径干扰和抑制动态多普勒效应。
多路径干扰和动态多普勒效应是无线通信系统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它们对信号的传输质量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来解决。
POI无源混合互调干扰分析研究
![POI无源混合互调干扰分析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ef6bba7f46527d3240ce0e8.png)
POI无源混合互调干扰分析研究方案,即POI输入制式选择、频率调整、上下行分缆、末端电桥合路、多频合路器工艺。
2 无源混合互调当两个信号频率或多个信号频率同时通过同一个无源传输系统时,由于传输系统非线性的影响,使基频信号之间相互调制产生非线性频率分量。
这些无源交调产物如果落在接收频带内,又有足够的幅度,则会形成对基波信号频率的干扰,这种干扰称为无源交调干扰。
无源互调是指同一个制式的无源互调是在非线性射频线路中由载波信号及其多次谐波相互调制产生的噪音信号,如图1所示。
同一制式的两个频率的发射信号经过非线性的射频线路后产生的无源互调如公式(1)所示:FIM=mf1±nf2 (1)其中,m、n是互调阶数。
互调信号的强度用dBm表示,具体可由公式(2)进行定义。
互调信号的强度(dBm)=10lg(互调干扰强调/1 mW)3 POI的结构组成3.1 POI的原理结构POI的主体结构由外机箱、多频合路器、电桥以及射频电缆组成,具体如图2所示。
外机箱用来装置多频合路器、电桥射频电缆等无源模块和射频线缆集采系统,保护POI系统免受外部环境影响,常用的外机箱主要有钣金机箱和铸铝机箱。
多频合路器是POI系统所有通信制式的合路主体,基站的输入信号在POI系统前级的多频合路器进行合路,多频合路器可以对三大运营商异频制式进行合路。
电桥的作用是基站同频输入信号进行合路,同时保证所有输入信号实现等幅两路输出。
射频电缆主要用于实现多频合路器和电桥等无源模块的级联。
3.2 POI的混合互调混合无源互调是指不同制式频率组合产生的无源互调,如制式一对应的下行频率为f1,制式二对应的下行频率为f2。
当f1>f2时,三阶混合互调(混合IM3)产物,频率为2×f1-f2和2×f1+f2;五阶混合互调(混合IM5)产物,频率分别是3×f1-2×f2和3×f1+2×f2;七阶混合互调(混合IM7)产物,频率分别是4×f1-3×f2和4×f1+3×f2,具体如图3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OI系统设计之多频合路干扰分析篇基配事业部产品研发部本文目录目录一、P OI系统在室分系统中的应用场景及功能介绍; (3)二、多频合路干扰分析 (5)2.1、杂散干扰(介绍及其计算); (7)2.2、阻塞干扰(介绍及其计算); (9)2.3、互调干扰(介绍及其计算); (11)三、天线系统和空间隔离(介绍及其计算); (14)四、P OI设计中杂散干扰的考量; (16)4.1室分各系统设计参数列表 (18)4.2国内通信制式的常见干扰举例; (19)4.3POI系统的分合缆设计特点; (22)五、P OI系统干扰设计之工程案例举例; (24)附表1:基站系统发射机隔离度列表; (30)附表2:有源设备(直放站)杂散辐射规范要求列表; (36)附表3:阻塞指标列表; (40)附表4:共站址天线隔离度计算软件; (42)附表5:互调计算工具以主流互调测试仪表介绍;; (42)一、P OI系统在室分系统中的应用场景及功能介绍;多系统接入平台(POI:Point Of Interface)背景:室内分布系统合路建设随着近年来通信、电子技术以及相关工业的发展变得可行并且成熟。
●在天线方面,宽频天线的应用使得一副天线就可以满足多个系统不同频段的信号覆盖。
●在机房使用方面,同时,由于微电子技术的长足发展、通信设备小型化,基站所占的机房面积也大大减小,一个大机房就可以满足多家运营商几套设备的布放。
●在射频和微波技术方面,目前采用的基于高Q多腔滤波器技术的POI合路平台,能满足目前多系统合路建设的需要。
POI作为多种通信系统和多个区域的分布系统之间的界面,是在多系统信号分合路过程中的关键部分。
功能及作用:在室内覆盖系统中,POI的应用将避免错综复杂的走线,避免天花板上安装多个全向天线,避免了电梯井道内布放多个板状天线、多根同轴电缆;在地铁隧道覆盖系统中,采用POI之后,多系统信号可以共用一根泄漏电缆进行传输、覆盖,显著的减小了运营商的投资、降低了施工难度。
各路收发信机信号都通过独立的端口接入POI,混合后输出到相应分布系统的端口;同时将来自不同区域分布系统端口的信号混合后,再按需要分别送到信号源的上行端口。
POI 是各通信系统汇集点,同时也是矛盾的焦点,好的POI设备不仅要求能够合路多系统信号而且要能够解决多系统合路带来的诸多问题,并且能够有简单的接口界面,有效的监控和可升级性,为解决室内空间资源的问题起到积极作用。
二、多频合路干扰分析数字电视、数字集群、GSM、CDMA 、DCS1800、PHS、WLAN、3G和LTE共用一个分布系统,相互之间会产生干扰。
各系统的有源设备在发射有用信号的同时,在它的工作频带外还会产生杂散、谐波、互调等无用信号,这些信号落到其他系统的工作频带内,就会对其他系统形成干扰。
在对共用室内分布式系统时所带来的频谱间干扰,需根据各系统之间的频率关系以及发射/接收特性来具体研究。
可以说干扰的主要影响是对系统上行接收通道的影响,主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接收机灵敏度降低和接收机过载。
为了将这些影响所带来的性能损失降到最小,而不修改(或少修改)现有的发送和接收单元,必须对整个系统的杂散、互调及阻塞干扰进行仔细地考虑。
系统间的干扰主要分为以下三类:杂散干扰就是一个系统的发射频段外的杂散发射落入到了另一个系统的工作频段中而可能造成的干扰,杂散干扰对系统最直接的一个影响就是降低了系统的接收灵敏度。
互调干扰集中在各系统的下行输出,在进行合路时的互调产物上,主要表现为三阶互调干扰。
如果互调产物落在其中某一个系统的上行接收频段内,从而对该系统基站的接收灵敏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阻塞干扰就是其它系统的下行信号功率较强,虽在系统的频带外,但降低了接收机灵敏度。
当较强功率加于接收机时可能导致接收机过载,使它的增益下降或者被抑制。
原因是放大器有一个线性动态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放大器的输出功率随输入功率线性增加,这两个功率之比就是功率增益G,其输出功率低于所预计的值。
通常把增益下降到比线性增益低1dB 时的输出功率值定义为输出功率的1dB压缩点。
相应的,此时的输入功率定义为输入功率的1dB压缩点。
为了防止接收机过载,从干扰基站接收到的总的载波功率电平需要低于它的1dB压缩点。
2.1、杂散干扰(介绍及其计算);杂散干扰是在信号处理过程中由于器件的非线性而产生的寄生在原始频带附近的信号形成的干扰。
由于在产生杂散干扰信号的信号处理过程中滤波器的带外频率衰减作用,杂散信号偏离原始频带越远,其信号强度越弱。
两系统频率相隔越近其杂散干扰越严重。
杂散干扰对系统最直接的一个影响就是降低了系统的接收灵敏度。
发射信号的带外辐射一般划分为邻频泄漏和带外杂散辐射。
公认的区分原则是,从信道宽度边缘起算,两倍信道宽度以内的频率范围,带外辐射的主要能量来源是由于信号调制器的带外能量泄漏和宽带噪音,而在两倍信道宽度以外的频率范围,带外辐射的主要能量来源是宽带噪音、谐波交调及杂散辐射,一般统称为杂散辐射。
杂散干扰是指由于干扰源发射滤波特性不能满足技术要求,使得干扰源的带外信号以噪声的形式出现在相邻频段内,从而抬高了被干扰射频站的噪声基底,使被干扰射频站的上行链路变差,接收机灵敏度降低。
接收机灵敏度是指正确解调信号所需要的最小接收电平。
如果干扰基站的发射频带和被干扰基站的接收频带相邻,两个基站之间没有足够的隔离或干扰,基站的截止性能不好(没有足够的带外衰减),那么落入被干扰基站接收带宽内的辐射信号就可能很强,导致接收机噪声门限增加。
干扰基站的发射放大器输出的信号首先被发射滤波器滤波,然后经过两个基站间的距离,最后被干扰基站的接收单元接收。
通常认为干扰基站落入受害系统的干扰在低于受害系统内部的热噪声6.9dB以下(此时受害系统的灵敏度恶化不到0.8dB),此时干扰可以忽略。
这样对应杂散所需要的隔离度为:MCL≥Pspu-10Log ( W Interfering / W Affected )-Pn-Nf+6.9其中:MCL为隔离度要求Pspu为干扰基站的杂散辐射电平,单位为dBmW Interfering为干扰电平的测量带宽,单位为kHzW Affected 为被干扰系统的信道带宽,单位为kHzPspu-10Log ( W Interfering / W Affected )为干扰基站在被干扰系统信道带宽内的杂散辐射电平Pn为被干扰系统的接收带内热噪声,单位为dBmNf为接收机的噪声系数,基站的接收机噪声系数一般不会超过5dB举例:1、CDMA800作为干扰系统的杂散隔离度计算2.2、阻塞干扰(介绍及其计算);阻塞干扰与接收机的通带外抑制能力有关,当一个较大干扰信号进入接收机前端的低噪放大器时,由于低噪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是根据放大微弱信号所需要的整机增益来设定的,强干扰信号电平在超出放大器的输入动态范围后,可能将放大器推入到非线性区,导致放大器对有用的微弱信号的放大倍数降低,甚至完全抑制,当加于接收机的干扰功率很强,超出了接收机的线性范围,导致接收机因饱和而无法工作,从而严重影响接收机对微弱信号的放大能力,使得被干扰系统的接收机因饱和而无法工作,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
为了防止接收机过载,接收信号的功率需要低于它的1dB 压缩点阻塞干扰涉及到干扰信号的载波发射功率、接收机滤波器特性等,主要取决于接收机的性能。
当GSM、CDMA、WCDMA、PHS 以及WLAN 信号或其频率组合成分落在这几个系统中某基站接收机接收信道带宽之外,却仍能进入该基站接收机,当干扰大于标准中所规定的干扰电平,就会引起接收机灵敏度的下降,恶化接收机的性能,这时就引起了阻塞干扰。
从链路上来解释,当一个较大干扰信号进入接收机前端的低噪放时,由于低噪放的放大倍数是根据放大微弱信号所需要的整机增益来设定的,强干扰信号电平在超出放大器的输入动态范围后可能会将放大器推入到非线性区,导致放大器对有用的微弱信号的放大倍数降低,甚至完全抑制,从而严重影响接收机对弱信号的放大能力,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
在多系统设计时只要保证到达接收机输入端的强干扰信功率不超过系统指标要求的阻塞电平,系统就可以正常的工作。
假设接收机的阻塞电平指标为Pb,干扰发射机的输出功率为Po,只要:Pb≥接收的干扰电平=Po-MCL这时,强干扰信号不会阻塞接收机,这种情况下需要的系统间隔离度为:MCL≥Po-Pb通常也把增益下降到比线性增益低1dB时的输出功率值定义为输出功率的1dB压缩点。
为了防止接收机过载,从干扰基站接收到的总载波功率电平需要低于它的1dB压缩点。
因此,在接收机过载方面,也可以如下计算:E overload=C total_interfering-L RX_Filter-C AFF_RXC total_interfering:干扰基站天线连接处的载频总功率(dBm);L RX_Filter:被干扰基站的接收滤波器在干扰基站发射带宽内的衰减(dB);C AFF_RX:被干扰基站天线连接处接收到的载频总功率(dBm);E overload:隔离度要求(dB)。
发射机端的阻塞指标:“输出互调”将一路比该设备输出信号低30dB的邻道或次邻道信号耦合进其发射端,同时在发射端测试三阶、五阶产物及带外杂散情况。
输出互调主要跟功放的输出端特性有关,在功放输出端接有环行器或隔离器的情况下,输出互调指标很容易实现。
这个指标主要考察基站或直放站多个载波合路时的互调和杂散是否会干扰自身其他系统。
阻塞隔离度计算由上述对通道隔离度计算方法以及相关标准中涉及的阻塞干扰电平的要求可知,消除阻塞干扰对多频合路器的通道隔离度要求并不高。
如果合路器的隔离度不够,可以在干扰系统发射机后或者在被干扰系统接收机前加一个滤波器可以消除阻塞干扰。
通常隔离度能满足杂散干扰的要求,就一定能满足阻塞干扰的要求。
2.3、互调干扰(介绍及其计算);互调抑制比是指两个功率相等、适当类型的调制信号进入合路器输入端,由合路器的非线性引起的互调信号电平,其中一个信号电平与互调产生的信号电平之比。
多系统合路较突出的互调产物主要为二阶互调产物(FIM2)和三阶互调产物(FIM3),其中二阶和三阶互调产物的计算公式为:FIM2=f1±f2或f2±f1;FIM3=2f1±f2,2f2±f1,f1+f2-f3,f1+f3-f2或f2+f3-f1;互调隔离度指标计算计算公式:MCL = MAX(P1,P2,P3) +互调-Pn-Nf+6.9MCL为隔离度要求;Pn 为被干扰系统的接收带内热噪声,单位为dBm;Nf为接收机的噪声系数,基站的接收机噪声系数一般不会超过5dB;P1为干扰系统1的信号电平(dBm);P2为干扰系统2的信号电平(dBm);P3为干扰系统3的信号电平(dBm);这里计算的互调要求的隔离度是按最大的干扰信号进行计算的,实际上的互调信号电平都不大于这个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