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七章力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第一节《力》精品课件

牛顿是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最伟大、 最有影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物理学家、 数学家和哲学家。他的万有引力定律和三 大运动定律,被认为是“人类智慧史上最 伟大的一个成就”。
因为牛顿对力学贡献卓越,人们把他 的名字定义为力的单位。
力的作用效果
力改变了橡1(皮.力力泥可可的以以形改状使变物物体体发力的生改形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呢?
大力士可以搬起一般人搬不动的“元宝”,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大小 有关系。
向右用力推盒子,盒子会向 右 运动;向左用 力推盒子,盒子会向 左运动。说明:力的作 用效果跟力的 方有向关。
将盒子竖放,分别在A、B位置慢慢 推动盒子,力的作用效果是否一样?
2.力的大小可以通过线段的 长短 表示;箭头的方向用
来指示力的 方向 ;力的作用点可以用线段的 起点 或
终点 来表示。
3.力的示意图就是要把力的 大小 、方向 和作用点 表现 出
画力的示意图
画出人对箱子水平向右、大小为100N的力的示意图。
1.找作用点(在受力物体 F = 100 N 上2.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ChangLe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再见!
想想议议
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只小船。能够把 另一只小船推开而自己坐的船不动吗?
跟踪练习
1.游泳时,人用力向 后 (填“前”或“后”)划水
,因为力的作相用互是的
,所以人会受到水对前人向
(填“前”或“后”)的推力,使人前进。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七章《力》》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万有引力不需要物体接触:万有引力大小与互相吸引的物体的质量有关;人类探索宇宙首先要摆脱地球引力,必须加大飞行速度,上一章给出第一宇宙速度(7900ms)即航天器摆脱地球引力沿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必须具备的速度。(神舟系列)
【作业设计】
1、动手动脑学物理
2、同步解析
【板书设计】
第三节重力
介绍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说明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
(5)用质量相同密度(或体积)不同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量其受重力,验证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密度(体积)无关;用橡皮泥改变形状来验证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形状无关;将铁环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用酒精灯加热使其温度变化,来验证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温度无关……
2、教师:物理学家牛顿对类似的现象进行了研究:
牛顿认为,地球和月亮之间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个力跟地球吸引地面的物体,是同一种力。牛顿精心研究了历史上很多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推而广之,找到这样一个真理: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在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二、重力是怎么产生的?
让学生看课文第55页图13.2-2从高处拍摄的蹦极照片。
问题:为什么做蹦极运动时,人跳出去后总是向下落?
还有为什么水总是向低处流?抛出去的物体都会落回地面?
让学生将上述现象概括为:因为这些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
教师:人们把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是由于地球对地球上物体的吸引产生的。
单元目标
1、理解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图描述力
2、会测量力的大小
3、通过常见实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
4、通过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会用公式计算重力。
重点、难点与关键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七章《力》》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1、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经历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过程,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2、让学生在情景教学中模拟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体验并感受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3、让学生动手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些文具用品所受重力的大小,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第1节力
第二课时:第2节弹力
第三课时:第3节重力
第四课时:第3பைடு நூலகம்重力
第五课时:本章小结
说明
1、力的示意图作图方面:明确作图要求,养成正确的作图习惯和方法。
2、实验探究方面: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本实验的重点放在让学生经历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及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等方面。
单元目标
通过联系生活中常见事例或实验,掌握重力、弹力,理解力的作用效果。会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重点、难点与关键
教学重点:力、弹力、重力的概念,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重力的方向,画出重力的示意图。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
讲授法、实验教学法、情景创设法等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七章《力》》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学段及学科
初中物理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单元名称
《第七章《力》》
单元教材主题内容与价值作用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力的基本概念和力的描述、重力和弹力的概念、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等。本章是初中物理力学的基础,是后续学习力与运动、压强、浮力、功与功率等知识的前提,在整个初中物理力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好本章即是开了个好头,为本学期的力学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大全

知识点1:力1.概念: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叫做力。
2.特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单位和表示符号:(1)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N)。
托起一个鸡蛋大约是1N。
(2)力的表示符号:F。
4.补充:(1)一个力的产生必须有两个物体,即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接触力:推力、拉力、阻力、摩擦力等),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非接触力:磁力、重力)。
知识点2:力的作用效果1.意义: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力的存在。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物体运动的快慢或方向发生改变,都叫做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例子: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例子: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知识点3:力的三要素和表示方法1.内容: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知识点4:弹力1.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如压力,支持力,拉力)2.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3.影响因素:物体的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越大。
(弹力大小的定性)4.补充:(1)弹性形变: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2)塑性形变: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知识点5:弹簧测力计1.概念: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2.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
(即在一定的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和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3.种类:盒型弹簧测力计、圆筒型弹簧测力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汇总

第七章《力》笔记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点,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包括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比如马拉车时,车也在拉马;再比如人推墙时,墙也在推人;这样的叫做一对相互作用力,一对相互作用力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
(一对平衡力的受力物体是同一物体,也不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
3、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比如磁铁吸引铁钉(铁钉同时也在吸引磁铁);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产生了力的作用,比如两块并排放着的砖(两砖之间没有挤压)。
4、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示意图就是用图示的方法表示力的三要素,一般画图顺序是先画力的作用点(最好画在受力物体重心上),在画力的方向,最后在箭头附近写明所画力的符号及大小。
5、如果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力一定不平衡。
原因方向不相反。
6、物体受力时都会发生形变,有的物体在不受力时会恢复原来形状,这种性质叫弹性,这个过程叫弹性形变,比如弹簧、直尺、撑杆、气球;还有的物体不受力时不能恢复原状,这样的性质叫塑性,比如橡皮泥。
7、在物理学中,我们是利用力产生的形变的大小来测量力的。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力的测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8、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一是应轻轻来回拉动它的挂钩几次,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弹簧自由伸缩。
二是要观察量程,使用时不能超过其量程。
三是要认清分度值,读数时其分度值一般不为0.1 N。
9、生活中的测力计有握力计、弹簧秤、托盘称。
10、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它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利用这一性质可制成重垂线,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也可制成来检查桌面或窗台是否水平。
11、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受力物体是物体本身。
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初中物理)第7章 力(解析版)

中考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与针对性分层训练
.游泳.皮划艇.蹦床.举重
【解析】手对桶的提力和桶对手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大象对跷跷板的压力.推土机对泥土的推.地球对月球的引力.绳子对小车的拉力
,则二者的关系是=
=cm =cm
)对于整个物体,重力作用的表现就好像它作用在某一个点上,这个点就叫做物体的
==
=G=×490N≈81.7N
、测量物体重力前,由于重力是竖直向下的,所以应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
②分析表中数据,物体所受的重力随质量的增加而增大,且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常数,
.力使弓形变
.力使跳板弯曲
.力使弹簧伸长
.力使木箱由静止变为运动
表示,如图所示:==
实验中,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若一个连同随身装备共
比值=
物体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
引力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可得,=G′=×882N。
初中物理第七章《力》课件

力的合成与分解
总结词
描述如何将一个力分解为几个分力或将几个 力合成一个力的方法
详细描述
力的合成是通过将几个力等效为一个合力来 描述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分解则是将一个力 分解为几个分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力 的作用方式。力的合成与分解是解决力学问 题的重要方法。
05
力的应用与实例分析
生活中的力
生活中的力无处不在,它们影响着我 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
02
重力与重心
重力的概念与性质
01
重力的概念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02
重力的性质
重力是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且在不同纬度或 高度,重力加速度有所不同。
重力的计算与测量
重力的计算
利用重力公式$G = mg$,其中$G$为重力, $m$为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重力的测量
通过使用重力测量仪或弹簧秤等工具测量重力。
当物体受到两个或多个力作用时 ,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则这些力相互平衡。
滑轮组:滑轮组受到的拉力在各 段绳子上相互平衡,使物体匀速 上升或下降。
THANKS
感谢观看
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
总结词
掌握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特点
VS
详细描述
静摩擦力发生在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 ,其大小与使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力相等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相反。滑动摩 擦力发生在两个相对滑动的物体之间,其 大小与正压力和动摩擦因数有关,方向与 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平衡力的概念与条件
初中物理第七章《力 》课件
目录
• 力与运动的关系 • 重力与重心 • 摩擦力与平衡力 • 力与运动的关系探究 • 力的应用与实例分析
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归纳

第七章知识点概括第1节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符号F2、单位: N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概有1N3、条件:起码要有两个物体物体间要有互相作用③接触和不接触的物体之间都可能有力的作用4、作用成效: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指:速度大小的改变运动方向的改变运动状态不变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5、三因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受力物体上〕,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成效。
6、特色: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互相的。
同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力不可以离开物体而存在。
互相作使劲特色:同时产生,同时消逝。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向来线上,作用在两个不一样的物体上。
第2节弹力1、弹性和塑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还本来的形状的特征叫做弹性。
〔弹性有必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可以完整还原。
〕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可以自动恢复本来形状的特征叫做塑性。
2、弹力:〔施力〕物体因为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3、产生的条件:两物体互相接触〔挤压〕并发生弹性形变4、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程度相关方向:与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作用点:受力物体的接触面上5、常有的弹力: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等。
6、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答: (1) “三看清〞:看清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以及指针能否瞄准零刻线,假定不是,应调零。
(2)被测力的大小不可以高出量程。
(3)使用前,用手轻轻地往返拉动几次,防备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的摩擦而影响丈量的正确性。
(4)使用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
(5)读数时,应保持测力计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视野一定与刻度面垂直。
第3节重力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
2、重力定义:因为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遇到的力。
符号 G施力物体:地球受力物体:地球邻近的全部物体3、重量:重力的大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力课件

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找到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线段并在 末端画出个箭头,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
线段的长短
表示力的大小;
箭头
表示力的方向;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 表示力的作用点。
例1:用50 N的拉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动箱子
前进。请画出力的示意图。
F
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 他的名字来命名力的单位。力的单位 是牛顿,简称“牛”,符号“ N ”。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地球对苹果的万有引力
磁铁对小球的磁力
地球与月球之间有引力
不接触的物体间也有力的作用
力的单位:牛顿(Newton)
国际上通用力的单 位叫做牛顿,简称牛, 符号N.这个名称是为 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 顿而命名的.我国也用 牛顿作为力的单位.
拿起两个鸡蛋所用 的力约就是1N
更多有关力的知识看大屏幕(视频)
❖ 由此可见,施力物体同 时也是受力物体,力的 作用是相互的。
总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小 结:
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为 N
使物体产生形变
力
力的两个作用效果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力的表示:力的示
意图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 作用点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知识结构图
2效果(变) 3要素(图示) 2物、2力(力是作用)相互
2.力的作用效果
弓的形状改变
竿子的形状改变
人用力拉弹簧弹 簧被拉长
总结: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形变
竹子形状改变
海绵产生的形变,它受到了力的作用
我们用手按住桌面,却看不见桌面产生形变
形变可以是很明显的, 也可以是非常微小的。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点大全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点大全本文档将介绍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点。
该章节是初中物理中的重要内容,主要涉及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1. 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力合并为一个力的过程。
- 合成力的大小等于合成力的力矢量的代数和。
- 合成力的方向可以通过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来确定。
2. 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力的过程。
- 分解力的大小等于原始力在分解方向上的投影。
- 分解力的方向可以通过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来确定。
3.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 力的合成与分解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例如:- 航空航天中的力的合成与分解用于飞行器的稳定与控制。
- 运动员在体育项目中通过合成力与分解力来提高运动效果和技巧。
- 工程师在设计建筑物和桥梁时需要考虑合成力与分解力对结构的作用。
4.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方法-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方法包括向量法和三角函数法。
- 向量法适用于力的大小和方向已知的情况,通过向量加法来求解合成力或分解力。
- 三角函数法适用于已知力的大小和夹角的情况,通过三角函数的计算来求解合成力或分解力。
5. 相关公式和定理- 力的合成公式:若力 $ \mathbf{F_1} $ 和 $ \mathbf{F_2} $ 的合成力为 $ \mathbf{F} $,则有 $ \mathbf{F} = \mathbf{F_1} +\mathbf{F_2} $。
- 力的分解公式:已知力 $ \mathbf{F} $ 在 $ x $ 和 $ y $ 方向的分解力分别为 $ \mathbf{F_x} $ 和 $ \mathbf{F_y} $,则有$ \mathbf{F_x} = F \cos \theta $ 和 $ \mathbf{F_y} = F \sin \theta $。
- 平行四边形法则:根据已知的力的大小和方向在平行四边形上进行绘制,合成力的大小和方向为对角线的大小和方向。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测试(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跳板的弹力将运动员弹起,此过程不能说明()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关于弹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弹力的大小只与形变的程度有关B.压力、拉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C.放在桌面上的一根弹簧一定产生了弹力D.只有弹簧、橡皮筋等物体才可能产生弹力3.“脚踢足球”,脚疼,受力物体是()A.足球B.脚C.人D.地面4.小军同学对正在使用的物理课本做了如下一些估测,其中最准确的是()A.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50cm B.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mm C.物理课本大约重4N D.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l000g5.某同学在用已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误将弹簧测力计倒置,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如图所示。
当物体静止时,弹簀测力计的指针正好对齐9N刻线,则该物体的重力()A.一定等于11N B.一定等于9N C.一定小于9N D.一定大于11N 6.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生力的作用时,不一定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B.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一个施力物体存在C.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D.两个物体不接触,不一定没有力的作用7.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都在物体上B.利用重力的方向垂直向下可以检查相框是否挂正C.物体的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也越大,所以重力是由物体的质量产生的D.将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从地球带到月球,质量不变,重力变小8.如图所示,小明在家中的墙上挂了一幅画,并在画框A点挂一根重垂线,从图中可以判断出()A.AB边是水平的B.墙面没有竖直C.A点比B点位置偏低D.A点比B点位置偏高9.我们常用“鸡蛋碰石头”来形容对立双方的势力悬殊,鸡蛋(弱者)很容易被碰得“头破血流”,而石头(强者)却完好无损,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A.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鸡蛋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小的力的作用C.它们所受作用力大小一样,只是石头比鸡蛋硬D.以上说法都有道理10.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B.两个力大小相同,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C.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才可能产生力的作用D.一个物体不能同时与两个物体有力的作用11.下列物体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A.投出去的篮球受的力B.沿斜面下滑的物体受的力C.挂在竖直墙上的球受的力D.悬浮小球受到的力1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摩擦力不计,物重G=2.0N,弹簧测力计A、B 的示数分别为()A.0N 2.0N B.2.0N 2.0N C.2.0N 4.0N D.2.0N 0N二、填空题13.2020年11月21日,国内最高级别的龙舟赛事之一在南平市延平区举行。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七章《力》课件ppt

G
例:请画出地面受到重物的压力的力的示意图。
N
4.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我为什么后退?
脚好 痛
这两图说明了什么?
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 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
左手
拍
右手 车 货物 杠铃 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
人 推 起重机 吊 运动员 举
作用力
物体 施力 受力物体
作用 作用
你掌握了吗?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也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2、力的符号____,是单位是______。 3、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B.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 C.一个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D.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
C:人推墙的力和墙受到的力。 D: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力。
的关键。
巩固练习
1. 运动员用网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这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表明两点: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此外,网拍击球过程中,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发生变 运动状态 化,表明力还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 发生改变。
4. 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
手竖直向上托一本书的力的示意图。
F
与水平方向成 30°角斜向右拉 木箱的力的示意图。
F
300
5 . 下列实例中.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的形状发生
变化的是 ( )
D
A.紧急刹车 B.骑自行车加速前进 C.做直线运动的足球、碰到球员后, 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D.两手用力扳竹条,使其弯曲
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

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弹力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时,感受到它们对人也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在物理学上叫做弹力。
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力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力。
并且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绳的拉力、重物的压力、支持物的支持力等,实质上都是弹力。
弹力的产生条件: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并相互挤压。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弹性强弱和形变量的大小有关。
压力、拉力、支持力等都是弹力,弹力的方向:跟受力物体的形变方向一致。
例如,压力方向:跟受力面垂直且指向受力物体内部;拉力方向:沿着绳子的伸长方向;支持力方向:跟受力物体表面垂直,且向上。
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力的测量用途: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工具。
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
注意事项:A.所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测力计中弹簧的伸长方向一致;B.把挂钩轻轻拉动几下,看看是否灵活;C.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这种科学方法称作“转换法”。
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失重”与“超重”地球周围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这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造成的。
如果物体在空中只受重力的作用,则物体在重力作用下会做自由落体运动——竖直地,愈来愈快地落向地面。
在用弹簧测力计称物重时,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对支持它使之不下落的弹簧测力计有一个力的作用,弹簧伸长了。
由于这个力的大小与重力相等,所以我们读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但是,如果你放了手,弹簧测力计和物体在重力作用下都自由下落,这时物体对弹簧测力计不再有力的作用,弹簧测力计指针会回到零。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课件(共65页)

教 材
三要素
、
、
梳 理
作用
① 力 可 以 改 变 物 体 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改变
夯
的
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匀速圆周运动)
实
效果
基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础
思 维
考点一 力及其描述
导 图
定义
物体对物体的 作用 ,单位 牛顿 (符号:N)
构 建
常见值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 N;普通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0 N;一
构
减小摩擦的。
建 体
(2)如图丙所示,体操运动员上器械前,在手上涂防滑粉是为了 增大 摩擦。
系
教 材 梳 理
夯 实
图8-4
基
础
思 维
5.如图8-5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推力F的作用,其F-t图像
导 图
和v-t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由图像可知,0~3 s内,地面对箱子的摩擦
构
力
建
弹簧测力计
教
构造 弹簧、挂钩、刻度盘、指针、外壳
材
梳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
理
原理
夯
匀伸长)
实 基
作用 测量力的大小(主要测重力、拉力)
础
(弹簧各部分均
思 维
考点二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导 图
定义 物体由于产生 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构
大小及 与物体的弹性强弱和形变程度的大小有关,与形变的方向相
建
弹力
体
方向 反
系
常见弹力 压力、拉力、支持力等
弹簧测力计
教
构造 弹簧、挂钩、刻度盘、指针、外壳
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初中)第七章 力(共3节)

课堂练习
例7.下列关于力的大小的估计,不可能的是( ) A.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400NB.拿起两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C.九年级物理课本重约3ND.一只普通的苹果受到的重力约0.15N
假设没有下面的墙呢
F
(2)
采用假设法:
F1
把墙拆了。。。
F2
说明受到了墙的弹力
如果抽掉斜面呢?
说明受到了斜面的弹力
F1
球受到墙和斜面两个弹力的作用
一、弹力
说明只受绳子的拉力
0
假设去掉斜面
0点有弹力么?
球保持原状,说明0点……
假设绳子断开
(3)弹力的种类: 按效果分为
压力 支持力 拉力
形变
运动状态
课堂练习
例2. 如图所示,某人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于弹簧,观察比较(a)、(b)两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有关。
方向
课堂练习
例3.图(a)、(b)表示了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作用效果。其中图(a)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b)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使用弹簧测力计不必要的是( )A.弹簧测力计竖直或水平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不得与外壳有摩擦D.拉力不得超过弹簧测力计所能承受的最大的力
A
课堂练习
2、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B、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D、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弹性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
弹力方向
形变趋于恢复的方向
2、弹力的作用点:
人教版初中物理自学材料:第七章第一节《力》

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第1节力知识点一:对力的认识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力现象:A:B:C:D:E:以上现象存在的共同地方:物体-作用-物体。
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提、拉、挤、打击、吸引、举、排斥等等都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
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后者是物体,前者是物体。
物理学中,力用符号F表示。
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托起两个鸡蛋的大约为力的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①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或物体的两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外的物体施加这种作用,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②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物体直接(接触)作用,如手提水桶,推土机推土等;另一种是物体之间的间接(不接触)作用,如磁铁对铁针的吸引力,空中飞翔的鸟受到的重力等。
练习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
用羽毛球拍击打羽毛球时,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2.观察磁铁吸引铁钉的过程,磁铁对铁钉有力。
是否必须相互接触?3、当发生力的作用时,总可以找到施力物体和物体,足球比赛时,守门员接住对方射来的球,这接球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4.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3N( )A.一头小牛B.一块砖C.八年级物理课本D.两枚1元硬币5.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句话用下列哪个说法最能说明力的现象()A.一个巴掌的力太小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C.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D.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知识点二: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一: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①静止的小钢珠被磁铁吸引,向磁铁方向运动,钢球由变为。
②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钢珠被正对运动方向位置的磁铁吸引,速度变。
③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钢珠被与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的磁铁吸引,运动改变,偏向磁铁方向运动。
由此得出结论:。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两方面: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物体运动的)。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七章力学必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七章力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单选题1、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相互接触时,一定会产生弹力的作用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C.人用浆向后划水,船会前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用拳头打棉花包,拳头不感到疼痛,说明棉花包对拳头没有力的作用答案:C解析:A.物体相互接触时,如果没有相互挤压,不会产生弹力的作用,故A错误;B.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圆环的重心在圆心上,而圆心不在圆环上,故B错误;C.人用浆向后划水,水受力的同时,水反过来对船施力,船会前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D.用拳头打棉花包,拳头不感到疼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拳头也会受到棉花施加的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2、如图所示两人各用50N的力沿水平方向对拉同一只测力计两端,测力计的示数是()A.200NB.100NC.50ND.0N答案:C解析: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两人在水平方向各用50N的力沿相反方向拉同一弹簧测力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作用在挂钩上的作用力,即50N,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关于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直接接触才能发生力的作用B.用力挤压玻璃瓶,玻璃瓶不会发生形变C.物体受力时,只有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D.施力物体同时一定也是受力物体答案:D解析:A.不接触的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如两个不接触的磁铁也能产生吸引或排斥的作用,故A错误;B.用力挤压玻璃瓶,玻璃瓶也会发生形变,不过不明显罢了,故B错误;C.物体受力时,物体的形状也会发生变化,故C错误;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力的同时,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施力物体同时一定也是受力物体,故D正确。
故选D。
4、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举行,跳跃式滑雪运动员也在积极备赛训练,下图正确表示滑雪运动员在空中时滑翔时所受重力示意图的是()A.B.C.D.答案:C解析:滑雪运动员的重心在肚脐左右,方向竖直向下,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七章《力》教材

读作“9.8牛每千克”, 表示的意义是:在地面附近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是9.8N。
为计算方便在粗略计算时可以取g=10N/kg。
例题:
一个西瓜的质量是3.5Kg, 它受到的重力多大?
分析:
根据重力与质量 的关系式: G=mg可知,g 为已知量,m为 3.5Kg通过公式 即可求出重力的 大小。
当一个物体受到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时, 另一个物体是否也同时受到这个物体的 作用呢?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 互的。
小明游泳时手向后划水,水对小明将怎样?
小明游泳时手向后划水时,对水有 向后 的推 力水对小明 有向前的推力 。
手指压铅笔时,手指有什么感觉?
疼痛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 另一个物体也对这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 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也就是说,甲 物体对乙物体有一个力,同时乙物体对 甲也有一个力。
弹力
塑性:物体受力变形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特性
弹力:物体受力形变后对施力物体产生的反作用力叫做弹力。
弹 力
弹 簧 测 力 计 及 使 用
原 理
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弹簧受到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就越长。 1、使用前观察量程。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量程。 2、使用前认清分度值。
使 3、使用前检查指针是否归零。 用
解: G=mg = 3.5kg×9.8N/kg =34.3N 答:质量为3.5kg的 西瓜所受重力为 34.3N。
三、重力的方向
观察与思考:
图中树上熟透 的苹果沿着竖 直向下的方向 下落,这说明 了重力的方向 是什么?
重力的方向总 竖直向下的。
重力方向的应用 通常我们把与重力 方向一致的线叫重 锤线。重锤线在生 活和生产上有着广 泛的应用。如图所 示,利用重锤线可 以检查墙砌得是否 竖直;还可以测桌 面是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