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宪法权威教案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16课 维护宪法权威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16课 维护宪法权威](https://img.taocdn.com/s3/m/3280bbd4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5.png)
课题维护宪法权威课时2课时(90 min)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培养社会公众崇尚宪法、服从宪法和遵守宪法的意识够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培养法治思维维护法律权威,养成自觉依法办事的习惯素质目标:增强对宪法的认同感和维护宪法尊严的责任感树立宪法和法律至上的法律信仰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我国宪法的形成和发展、我国宪法的地位和基本原则、加强宪法的实施与监督教学难点:我国宪法的地位和基本原则、加强宪法的实施与监督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第1节课:考勤(2 min)→新课预热(3 min)→传授新知(10 min)课堂互动(10 min)→传授新知(10 min)→课堂互动(10 min)第2节课:传授新知(10 min)→课堂互动(10 min)→讲解新知(15 min)→课堂互动(5 min)→课堂小结(3 min)→课后作业(2 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2 min)【教师】清点上课人数,记录好考勤【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新课预热(3 min)【教师】预习本节课重点内容,并让学生思考、讨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学生】阅读、思考、讨论【教师】开始新课题:维护宪法权威通过预习,让学生对新知识有初步的理解,为本节课做好铺垫传授新知(10 min)【教师】讲解新知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通过知识讲解,使学生了解我国第三节维护宪法权威一、我国宪法的形成和发展(一)我国宪法的形成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通过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即我国现行宪法。
(详见教材)中国共产党登上中国历史舞台后,在推进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高度重视宪法和法制建设。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教案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5d1103fe4733687e21aa8a.png)
15分钟
学习
新课
一、宪法是根本大法
播放PPT
展示材料一、二、三
引导学生思考
通过提供材料,引导发问,使学生认知到宪法的根本大法地位与宪法的权威。
15分钟
二、宪法的修改程序
播放PPT
展示对比图表
学生思考发言
教师在问题总结中,引导学生比较立宪、修宪比之普通法律的严格,进一步感受宪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10分钟
三、宪法的效力
PPT图片展示
教师发问引导
学生思考发言
通过漫画与图型展示,使学生理解宪法的最高地位
15分钟
小结
教师总结介绍
学生深入思考
总结、巩固
5分钟
四、宪法的作用
探究活动:理解宪法和普通公民的关系。
教师展示三段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宪法规定的都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是不是离我们普通人太遥远,和我们毫不相干?
教
学
要
求
知识&技能
重点
难点
目 标 达 成 度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一、宪法是根本大法
√
√
√
√
二、宪法的修改程序
√
√
三、宪法的法律效力
√
√
√
√
四、宪法与普通公民关系
√
√
教学资源
PPT播放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与内容
教学的组织形式及方法
达成目标
时间
教学
导入
图片播放:《世界各国的王子和公主》
播放PPT
教师引导、总结
15分二宪法的修改程序播放ppt展示对比图表学生思考发言教师在问题总结中引导学生比较立宪修宪比之普通法律的严格进一步感受宪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10分三宪法的效力ppt图片展示教师发问引导学生思考发言通过漫画与图型展示使学生理解宪法的最高地位15分小结教师总结介绍学生深入思考总结巩固5分钟四宪法的作用探究活动
大学维护宪法权威教案模板
![大学维护宪法权威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d9d642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7e.png)
标题:大学维护宪法权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a. 理解宪法的概念和地位,认识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b. 理解宪法的权威性,认识到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c. 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理解宪法在维护国家法治和社会秩序中的作用。
2. 情感态度观念目标:a. 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宪法对于国家和个人的重要性。
b. 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使学生认识到维护宪法权威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c.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学生积极参与维护宪法权威的行动。
3. 运用目标:a.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宪法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b. 培养学生能够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c. 培养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宪法教育和法治建设,为维护国家法治和社会秩序做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1. 宪法的概念和地位a. 介绍宪法的定义和特点,解释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b. 讲解宪法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强调宪法对于国家法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2. 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a. 介绍宪法的基本内容和结构,包括序言、总纲、分则等。
b. 讲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如人民主权、法治原则、平等原则等。
3. 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a. 讲解维护宪法权威的意义和重要性,强调宪法权威对于国家法治和社会秩序的维护作用。
b. 分析宪法权威受到挑战的原因和危害,引起学生对维护宪法权威的关注。
4. 宪法在实践中的运用a. 讲解宪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个人权利的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等。
b.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宪法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积极参与维护宪法权威的行动。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通过讲解宪法的概念、地位、基本内容和原则,以及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传授宪法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宪法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宪法的作用和意义。
3.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何维护宪法权威,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
维护宪法权威-教学设计
![维护宪法权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3aa218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7a.png)
第七课第一框维护宪法权威教学设计宪法的具体要求.民的宪法意识和观点的建立.〔用PPT出示〕〔2〕理解知识:〔用PPT出示〕我国法律体系建构图和文字材料,思考实施宪法的具体要求有哪些方面?请学生结合教材第76页第一个"〞,列举体现实施宪法的具体法律法规,在学生列举基础上教师用PPT出示.《中华人民##国立法法》第七十八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以此进一步强化: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权威,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务教育法》第一条:"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法.〞归纳第一个要求:按照两个"根据〞,制定各方面的法律法规,使生活有法可依.〔用PPT出示〕请学生结合教材第76页第二个"〞,明确实施宪法的第二个要求:要让宪法起到保障公利和自由的作用.〔用PPT出示〕〔3〕探究活动五:学校限制成绩不好的学生参加高考.组织学生开设模拟法庭,由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分别担任"原告〞和"被告〞,进行法庭辩论,最后作出"判决〞.模拟法庭结束后,请同学们就模拟法庭辩论内容谈谈感想.明确实施宪法的第三个要求:生活中使用宪法,以此作为行为的根本准则,维护宪法权威.〔用PPT出示〕强调指出:宪法的原则和精神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作为公民的中职生心中都要崇尚宪法.〔4〕请每个学生大声朗读教材第77页"〞,感悟体会,使学生明确宪法就在我们身边,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宪法是我们行为的根本准则,我们要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把宪法的原则和精神贯彻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5〕板书:实施宪法;根据宪法制定的原则和精神;结合要性.第二小组学生代表回答问题,其他学生倾听、思考,并做好笔记.〔2〕理解知识:认真阅读教材第76页第一个"〞,请课前准备充分的同学列举法律法规,明确实施宪法,就要根据宪法规定的原则和精神和实际需要,制定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使生活更美好.认真阅读教材第76页第二个"〞,由第三小组学生代表谈谈对这位居民所作所为的看法.明确实施宪法,就要让宪法起到保障公利和自由的作用.〔3〕探究活动五:学校限制成绩不好的学生参加高考.课前准备好的同学参与模拟法庭,其他同学认真观看、倾听,并做好笔记.模拟法庭结束后,两三位学生谈感想.〔4〕大声朗读教材第77页"〞,感悟体会做一个高尚公民应具有的品质、行为和精神.附教学设计中补充的素材:齐某侵权案1990年,齐某初中毕业后考上了##商校,却被同村同学陈某盗用##就读直至毕业,毕业后陈某继续冒用齐某的##参加工作.1999年,齐某得知真相后,以##权、受教育权受到侵犯为由将陈某等人告到法院.由于案件的特殊性,当地法院决定向最高人民法院请示.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关于以侵犯##权的手段侵犯宪法保护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2001]25号〕,明确指出以侵犯##权的手段侵犯他人依据宪法规定享有的受教育权,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省高院根据批复作出终审判决:判令陈某停止对齐某的侵权行为,陈某等人向齐某赔礼道歉,并赔偿齐某因受教育权被侵犯所造成的经济损失5万余元.。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维护宪法权威(教案)-【中职专用】高中思想政治同步精品课堂《职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维护宪法权威(教案)-【中职专用】高中思想政治同步精品课堂《职](https://img.taocdn.com/s3/m/947fcb6c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da.png)
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维护宪法权威(教案)-【中职专用】高中思想政治同步精品课堂《职业道德与法律》(高教版·第五版)教学目标:1.了解宪法的性质、作用和内容。
2.了解宪法权威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要保护宪法权威的必要性。
3. 提醒学生要合法维权,不可越权行事。
教学重难点:1. 宪法权威的含义和重要性。
2. 维护宪法权威的方法和方式。
教学方法:Blended learning method,情景模拟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老师通过介绍宪法的意义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宪法对于每一个公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作用和价值。
二、自主学习(30分钟)1. 学生通过自学教材内容,了解宪法的性质、作用和内容。
2. 学生了解:宪法权威是指宪法作为国家最高法律的权威性,是国家良好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础。
3. 学生了解:维护宪法权威是国家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公民的法律责任和义务,也是宪法保障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三、情景模拟(30分钟)1.老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
2.情景1:小组A扮演公司员工,小组B扮演公司管理人员,小组C扮演劳资纠纷调解委员会。
3.情景2:小组A扮演市民,小组B扮演街道办事处,小组C扮演市公安局。
4.学生围绕维护宪法权威的话题,以不同的情境展开讨论。
通过情景模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如何保护宪法权威。
四、小组合作学习(40分钟)1. 学生在小组内探讨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2. 每组汇报讨论成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动讨论。
3. 学生可以选取其中一组进行扩展阐述,提高课堂积极性。
五、总结(10分钟)1.老师带领学生总结教学内容,复习宪法的性质、作用和内容。
2. 回顾情景模拟中的讨论及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强调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3. 强调学生要合法维权,不可越权行事。
教学反思:本课程采用Blended learning方法,通过在自主学习中引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提出提高学习的目标,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大学思修维护宪法权威教案
![大学思修维护宪法权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91f948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e.png)
教学目标:1. 了解宪法的基本概念、地位和作用。
2. 增强宪法意识,认识到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 宪法的基本概念、地位和作用。
2. 维护宪法权威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宪法精神。
2.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维护宪法权威的行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结合时事热点,引入宪法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宪法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提问:什么是宪法?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二、讲授新课1. 宪法的基本概念: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 宪法的地位和作用:a.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b.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c. 宪法保障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
3. 维护宪法权威的途径和方法:a. 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增强宪法意识。
b. 遵守宪法:在日常生活中,按照宪法的要求行事,维护宪法权威。
c. 宣传宪法: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公众的宪法意识。
d. 监督宪法:对违反宪法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揭露,维护宪法尊严。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宪法精神?2. 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案例分析1. 选取典型案例,分析违反宪法的行为及其后果。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防范和纠正违反宪法的行为。
五、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撰写一篇关于维护宪法权威的短文,谈谈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体会。
教学反思: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宪法在治国安邦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宪法意识。
2.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宪法精神,积极参与维护宪法权威的行动。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力量。
大学维护宪法权威教案
![大学维护宪法权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48d6a6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ac.png)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概念和地位,认识到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 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增强法治观念。
3. 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积极履行公民义务。
教学重点:1. 宪法的基本概念和地位。
2. 宪法至上的观念和法治观念的培养。
3. 宪法权威的维护。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宪法的基本概念和地位,引导学生思考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2. 学生讨论:宪法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具体体现?二、新课讲解1. 宪法的基本概念和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 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2. 宪法至上的观念和法治观念的培养- 宪法至上的观念: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
- 法治观念: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宪法是法治的基石。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宪法的基本概念和地位。
2. 学生讨论:宪法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具体体现?二、新课讲解1. 宪法权威的维护- 自觉遵守宪法:积极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利,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
- 维护宪法权威:同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维护宪法的尊严。
- 弘扬宪法精神:通过学习宪法、宣传宪法,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维护宪法权威?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如何维护宪法权威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宪法的基本概念和地位,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引导他们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精品教案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1fe223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47.png)
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教学设计设计)力机关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2.【2021·浙江省温州市】宪法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工作。
”这一规定体现宪法()A. 尊重保障人权B. 制定程序严格C. 规范权力运行D. 规定国家性质3.【2021·江苏省连云港市】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A.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B. 维护宪法的最高权威,保障宪法的实施C. 保障公民在民事活动中的权利义务相同D. 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4.【2021·湖北省十堰市】漫画《边界》告诉()①行使权力必须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②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③有权必有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④有权不能任性,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D. ①②③④ 的不足和缺陷,也有利于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时间:5分钟左右)【教学反思】本节课探讨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学习“设置国家机构”时要注意理清思路,按照人民—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这一顺序,明确,在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在“民主集中制原则”和“规范权力运行“”的理解有一定难度,学习典型事例加强学生理解。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老师是知识的引领者,我们一定要敢于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去体验、去实践、去感悟,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成长。
其中,最大感悟是老师一定认真备课,甚至进行多次备课,先自身搞懂教材内容,熟悉教材,找到紧密相连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点拨通俗易懂。
大学维护宪法权威教案设计
![大学维护宪法权威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f3e2d1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12.png)
课程类型:公共课适用年级:大学一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宪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作用,认识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最高地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法律意识,学会运用宪法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 德育目标:增强学生的宪法观念,树立法治意识,自觉维护宪法权威,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教学重点:1. 宪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教学难点:1. 理解宪法在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
2. 学会运用宪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案例及材料。
2. 学生利用网络收集、查找相干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宪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思考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展示宪法相关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1. 宪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 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2.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 宪法保障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幸福。
3. 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学习宪法的内容和精神,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 大力宣传宪法,提高全民宪法意识。
- 自觉遵守宪法,积极维护宪法权威。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宪法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宪法的重要性和维护宪法权威的必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维护宪法权威的短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检查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针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
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教学设计(4)
![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教学设计(4)](https://img.taocdn.com/s3/m/fcc668f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df.png)
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的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教材从宪法的地位、作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一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青少年要维护宪法权威等方面,引导学生理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增强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对法律有一定的认识。
但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其地位、作用和内容较为抽象,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宪法有更深入的理解,增强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认识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2.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知道宪法是一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3.培养学生热爱宪法,自觉维护宪法权威的意识。
4.培养学生依法办事,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宪法是一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3.青少年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自主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宪法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维护宪法权威》。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让学生了解宪法是一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维护宪法权威的,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维护宪法权威。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宪法的认识,如何在生活中维护宪法权威。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5ad449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bd.png)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维护宪法权威》是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的内容,主要讲述了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本课内容是学生对宪法的认识和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认识到宪法是保障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八年级之前,已经对宪法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宪法是国家最高的法律。
但他们对宪法的具体内容和作用,以及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具体表现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宪法的作用,了解宪法是如何保障公民权利的。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宪法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宪法,尊重宪法,自觉维护宪法权威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2.教学难点:宪法的具体内容和作用,以及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具体表现。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宪法的作用,了解宪法是如何保障公民权利的。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宪法相关案例、视频、图片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宪法的历史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宪法的产生和发展,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维护宪法权威。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宪法的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宪法的作用,引导学生运用宪法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宪法知识和案例的分析理解程度,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宪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讨论如何在生活中维护宪法权威,尊重和保护公民权利。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维护宪法权威》优秀教学案例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维护宪法权威》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5aa2a7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ca.png)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通过一个宪法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故事讲述一个公民因宪法保护而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到宪法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随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宪法能够保护公民的权益?”引导学生思考宪法的作用和权威性,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宪法的基本概念、地位和作用,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帮助学生了解宪法的历史沿革,认识我国宪法的形成过程,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和核心价值。
3.使学生了解宪法在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学会运用宪法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5.实践性强,注重宪法素养的培养
本案例在教学内容和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宪法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课后作业的设置也突出了实践性,引导学生关注宪法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培养他们的宪法素养,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能够自觉维护宪法权威。总之,本案例以实践性强、注重宪法素养培养为亮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和遵法守法能力。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将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和特长,合理分组,使每个小组成员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小组活动中,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宪法权威问题,分工合作完成研究任务。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观点、总结成果,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提高对宪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鼓励学生关注时事政治,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宪法问题进行思考,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宪法的情感,树立宪法权威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教案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c52f6b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c0.png)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教案教案教案题目:维护宪法权威,做好国家公民教学目标:1.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作用和地位;2.了解宪法的修改过程和具体内容;3.掌握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4.培养学生维护宪法权威,做好国家公民的意识和行为。
教学重点:1.掌握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2.培养学生维护宪法权威,做好国家公民的意识。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维护宪法权威,做好国家公民的观念和行为;2.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宪法的实际运用。
教学准备:1.教材:《宪法》教材;2.多媒体设备。
教学方法:1.讲授法;2.小组讨论法;3.案例分析法;4.角色扮演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准备图片或相关视频素材,展示宪法颁布的场面。
2.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是宪法?宪法的作用和地位是什么?二、宪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10分钟)1.教师讲解:宪法是指国家最高法律,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文件,是治理国家、管理政权、保障公民权利的基础。
2.教师演示:宪法的作用和地位包括: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规范国家制度运行、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
三、宪法的修改过程和具体内容(10分钟)1.教师讲解:宪法的修改过程通常包括起草、修改、审议和颁布等环节。
2.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宪法修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四、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20分钟)1.教师讲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如社会主义原则、人民主权原则、法治原则等。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宪法中的基本原则对国家治理、社会发展和公民行为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五、维护宪法权威和做好国家公民的观念和行为培养(30分钟)1.教师通过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宪法在具体案例中的运用和维护权威的意义。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宪法维护者和国家公民的情境和行为。
3.教师总结和点评学生的活动表现,强调维护宪法权威和成为好国家公民的重要性。
六、小结(5分钟)1.教师进行简要总结,强调宪法的作用和地位,以及维护宪法权威和做好国家公民的重要性。
八下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教学设计.docx
![八下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教学设计.docx](https://img.taocdn.com/s3/m/1db3cc526529647d26285295.png)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教学设计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1.1 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教学分析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其实就是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
2.知道宪法内容,对宪法规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及公民基本权利内容有初步了解,这些内容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3.知道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能力目标1.知道很多国家机关名称里有“人民”二字的原因。
2.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和了解。
3.学会通过不同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等,提高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
4.提高对人权内涵的认识,自觉维护个人的人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热爱宪法。
2.认识人权、珍惜和热爱自己的人权。
3.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做法产生敬意。
重点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
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难点1・对宪法基本原则与国家性质的理解和认识。
2・对人权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准备:1.精心准备宪法内容、国徽幻灯片及教材上教学展示所用幻灯片。
2.认真备课,熟知本课时两大板块内容之间内在联系。
学生准备:预习新课中探究问题。
2.提出新问题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环节与同学共同探讨。
2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国徽的图案,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
其意是用天安门图案作民族精神的象征;用齿轮.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用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宪法确认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活动一:阅读周记阅读教材第2-3页“运用你的经验”中小眉的周记,思考解决她提出的问题。
仁思考:⑴除了这三个国家机关外,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2)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3)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提示:(1)填在书上的图表内。
如检察院、驻外领事馆、岀入境口岸等。
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教案
![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2455b7a45177232f60a2eb.png)
卫校教案 NO:※—重点Δ—难点讲稿一、导入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那么,为什么说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呢?我们如何理解宪法的权威?如何以实际行动维护宪法的权威?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1、观看我国的法律体系的图表和列举《刑法》等三部法律的条文。
问:三部法律的第一条规定有何共同的地方?它说明了什么?法律体系补充:民法商法:主要法律(民法通则、物权法),其他相关法律(合同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继承法、收养法、海商法等)。
行政法:主要法律(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档案法等)。
经济法:主要法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其他相关法律(公司法、反垄断法、统计法、票据法、担保法等)。
社会法:主要法律(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
刑法。
程序法:主要法律(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其他相关法律(仲裁法等)。
教师点拨:三部法律都是根据宪法制定,说明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2、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宪法的条文分析,让学生初步了解宪法是如何规定我国的国体和根本政治制度,从而理解宪法的法律效力。
3、思考“孙志刚事件”案例。
教师点拨:“孙志刚事件”说明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4、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教师点拨:对宪法制定和修改要规定如此严格的程序,是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是其他法律制定的依据。
宪法变动肯定会引起一系列普通法律随之而作必要的修改,所以,保护宪法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宪法不能随意制定和修改。
5、小结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是其他法律的母法。
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地位和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维护宪法权威》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维护宪法权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281245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a.png)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维护宪法权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维护宪法权威》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宪法的权威性,明白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宪法权威受到挑战时应如何维护,从而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宪法的概念,但对宪法权威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知道宪法权威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维护宪法权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宪法的权威性。
2.培养学生维护宪法权威的意识和法治观念。
3.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
四. 教学重难点1.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宪法权威的含义及其维护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2.讨论探究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维护宪法权威。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实际操作维护宪法权威的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宪法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
3.准备情景模拟道具和背景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宪法的权威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介绍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宪法的权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宪法权威,每组给出具体建议。
4.巩固(5分钟)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总结维护宪法权威的方法。
5.拓展(5分钟)设置情景模拟,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实际操作维护宪法权威的过程。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在生活中维护宪法权威的短文,字数不限。
新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教学设计
![新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5b5ef7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62.png)
新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维护宪法权威》是新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的主题。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宪法的地位、作用以及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教材通过理论阐述、案例分析等方式,旨在让学生了解宪法的重要性,认识到维护宪法权威的必要性,培养学生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意识和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宪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宪法的认识较为片面,停留在表面,对宪法的实际作用和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此外,学生的法律观念和法治意识尚未完全成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进一步深化对宪法的认识,提高维护宪法权威的自觉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宪法的地位、作用,了解维护宪法权威的意义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培养学生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意识和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宪法的地位和作用2.维护宪法权威的方法和途径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宪法的作用和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2.案例材料:有关宪法权威维护的典型案例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我国宪法的封面,引导学生回顾宪法的基本内容,提问:“宪法在我们国家有哪些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如何维护宪法权威?”2.呈现(15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宪法权威被侵犯的现象,并思考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种维护宪法权威的方法,讨论结束后,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维护宪法权威教案
![维护宪法权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07f5c8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ee.png)
维护宪法权威教案
教案:维护宪法权威
教学目标:
1. 了解宪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3. 了解宪法权威的具体做法和措施。
教学重点:
1. 宪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 宪法权威的具体做法和措施。
教学准备:
1. 教材:相关法律法规资料;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宪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宪法权威的讨论。
Step 2:讲解宪法权威的重要性(15分钟)
通过PPT展示,向学生讲解宪法权威的重要性,包括: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维护社会公
正和法治、促进公共利益等。
Step 3:探讨宪法权威的具体做法和措施(20分钟)
1. 分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维护宪法权威的具体做法和措施。
2. 汇总学生提出的意见,进行讨论和解答。
Step 4:案例分析(15分钟)
提供一些宪法权威被挑战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维护宪法权威的解决方案。
Step 5:总结和展望(5分钟)
向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展望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了解并宣传宪法的重要性和权威;
2. 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社会中维护宪法权威的问题,培养良好的法治意识。
教学评估:
1. 课堂讨论中对学生的问题回答情况;
2. 学生的小组讨论成果;
3. 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答案和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学生各抒己见,较为成功。
本教案第2页(总2页)
难点
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与权威。
教学辅助手段
教具
(模型)
实验
电化
多媒体
其它
复习导入
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那么,为什么说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呢?我们如何理解宪法的权威?如何以实际行动维护宪法的权威?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请看材料。
学生诵读
看视频
5
40
小
结
教师点拨:
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就要将宪法的规定化为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现实。如材料一,根据宪法规定的原则和精神,制定各方面的法律、法规,使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有法可依。(教材第76页第二小段观点)。同学们可以看教材第76页链接。
从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体现人民意愿的国家根本大法,越来越成为维护和实现百姓权益最根本的保护神。我们可以看到,宪法并不是高高在上,离我们太遥远,原来宪法就在我们身边,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济南三职专教案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兴趣法启发
上课时间
班级
2011级
教案序号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
能力
目标
理解维护宪法尊严的意义,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与权威。
德育
目标
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与权威。
重点
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
本教案第1页(总2页)
济南三职专教案
课堂实施教学过程
过
程
内容
学生活动情况
及主要启发点
时间
教
授
新
知
过
程
1、展示材料:
2、引导学生思考:
1.材料一三部法律的第一条规定有何共同的地方?它说明了什么?
2.阅读材料二后,同学们有何感悟呢?
3.“孙志刚事件”说明了什么?
3、引导学生思考:
请认真思考上面的材料,说说宪法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作业
案例一:杨某因小时候患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残疾,行动不便。2008年杨某高中毕业报考该市中职学校,填报的第一志愿是该市某财贸学校,该校录取分数线为460分,杨某考试成绩为487分,超过录取分数线,已具备录取条件。但该校以本校的计算机房在四楼,杨某上楼不便为由,拒绝录取杨某。请问财贸学校的决定是否违反宪法?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