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3 天窗》精品导学案
3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天窗教案-1课时
(四)年级语文学科备课活页第 1单元第 3 课共 2 课时课题 3.天窗设计者课程标准知识与技能:近义词比较法理解词语过程与方法: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乡村孩童丰富的想象,以及对乡村生活美好的向往。
教材分析《天窗》概括了孩子们透过小小的天窗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产生了无限遐想,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好奇与向往,表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学情分析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具备一定的欣赏和学习写景文章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本课主要训练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章感情的方法。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2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卜”,会写“慰、藉、锐”等11个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重点1.认识本课2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卜”,会写“慰、藉、锐”等11个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教法讲授法启发教学法学法 365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二次备课一、课前准备:同学们请准备好你们的课本、标注笔、,拿出你们的激情和坐姿,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我们的口号是:学好语文!我能行!导学案:课前预习单。
二、板书课题《天窗》,齐读课题。
三、出示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2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卜”,会写“慰、藉、锐”等11个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四、乐学乐享:先初读课文,再分享。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师:亲爱的同学们,通过预习和听范读课文,你学会了什么?快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预设:1、作者: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字雁冰,浙江省桐乡市人。
1927年开始使用茅盾这一笔名发表小说。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子夜》《腐蚀》等,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等。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3《天窗》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3《天窗》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天窗》这篇课文是一篇描述孩子们通过天窗看到外面的世界,引发想象和思考的短篇故事。
通过细腻的描绘,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同时,课文中的插图也生动形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故事性的课文兴趣较大。
但部分学生可能在理解一些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上存在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于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可能缺乏直观的感受,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想象力的培养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童年时光和自然美景的怀念和热爱。
3.学习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的理解和朗读,情感的把握。
2.难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内容;通过情感的引导,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通过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或段落的复印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把握情感。
3.操练(10分钟)教师挑选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或段落,让学生反复朗读,并解释其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通过朗读和解释,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以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天窗》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天窗》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天窗》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茅盾的一篇散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在家乡的生活片段,通过描述天窗带给作者的乐趣,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课文语言朴实、生动,充满了童趣,易于学生理解。
本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描绘细腻、情感丰富的课文,他们能够通过朗读、感悟来体会其中的情感。
但部分学生对于文中一些表达方法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从关键词句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珍惜美好时光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难点:通过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会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发现美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世界。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珍惜美好时光的情感。
3.自主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图片、音乐等。
2.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3.教学用具:准备课文相关的情境图片、实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天窗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天窗的特点。
同时,播放轻柔的音乐,营造一种宁静的氛围。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天窗是什么吗?天窗带给你们怎样的感受?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韵味。
朗读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停顿和情感把握。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如“小小的”“亮亮的”“静悄悄的”等,体会作者对天窗的描述。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天窗》教学设计含课后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天窗》教学设计含课后作业设计一. 教材分析《天窗》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在家里玩耍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小天窗,通过天窗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引发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插图生动形象,适合四年级的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他们对于生活中的观察和发现充满好奇,对于美好的事物也有一定的向往。
但在阅读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一些生僻词汇和表达方式产生困惑,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通过天窗看到的外面世界。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美好事物,培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僻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2.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朗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僻词汇卡片。
3.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4.课堂讨论所需的时间和空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小天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3《天窗》优质精品课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3《天窗》优质精品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天窗》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茅盾的一篇散文。
这篇课文通过描述作者小时候在农村的生活,以及他对那段时间生活的怀念,展现了童年时光的美好。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课文主要围绕“天窗”这一主题展开,描述了作者小时候在家中阁楼上发现天窗,并通过天窗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感受到了外面的世界的美妙。
课文通过描述天窗的大小、形状、位置以及外面的世界,展现了童年的美好和作者对童年的怀念。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课文的整体理解没有问题。
但是,对于一些细节的理解还需要老师的引导。
同时,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于美好的事物充满向往,对于情感的体验也较为敏感,因此,这篇课文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感受人物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童年的美好,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生字词。
2.难点: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感受人物的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情感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童年的美好时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通过自读感知课文内容,同时让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讲解课文: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4.讨论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感受人物的情感。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天窗》是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是茅盾先生笔下的一篇抒情散文,课文选取了乡下孩子童年生活的两个场景,从小小的天窗中获得的乐趣与慰藉,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向往与追求,也体现出了孩子们丰富想象力。
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慰、藉、卜”字,会写“慰、藉、卜、锐”等11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慰藉、蝙蝠、锐利、霸气、猫头鹰”等词语。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介绍作者茅盾,(1896-1981),原名叫沈德鸿,浙江人,笔名茅盾、郎损等,他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特别新颖的家庭里,接受的是新式教育,是我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
二、创设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茅盾先生写的一篇散文《天窗》,那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看来我们都想知道天窗是怎样的呢?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板书课题)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思考:茅盾先生笔下的天窗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出示:“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指名学生来读这一句话。
留意学生的读音,(wèi jiè),学生可能会读jí,。
生字教学:“慰”:“尸”要包住“示”,第三笔撇尖过横中线,心字底要窄、扁,“尉”要宽大。
“鹰”:广字头的横画不能太长,“隹”的第一第四笔右端要超出“广”,“鸟”的头部要略扁一些。
学生练写。
并把本课的11个生字按结构分类,书写。
4.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慰藉扫荡威力锐利河滩帐子闪烁奇幻黑影蝙蝠霸气猫头鹰复杂”,认读形式可灵活多样,师生参与评价,重点强调生字“烁锐”为翘舌音,前鼻音“蝙”,后鼻音“鹰”等。
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学生练读。
理解词语(1)天窗:屋顶上用以通风和透光的窗子,常见于旧式建筑。
(2)锐利:多用来形容器物尖利、有锋芒,也可形容人的目光敏锐,有洞察力。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天窗》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天窗》教案一. 教材分析《天窗》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是一篇描写孩子童年生活的文章。
课文通过讲述孩子们在乡下度过的一个夏天,以及他们发现天窗所带来的乐趣,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本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描绘大自然和生活的课文容易产生共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但同时,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词语和句子,仍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解释。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提问、解释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
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生字词卡片。
4.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句子节奏。
教师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指导,纠正发音和语气。
4.巩固(10分钟)学生通过填空、回答问题等方式,巩固课文内容。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讲解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课文中所描述的大自然景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大自然的感受。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天窗》优质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天窗》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天窗》这篇课文是一篇描述孩子们通过天窗看到外面的世界,从而展开想象的文章。
文章通过描绘孩子们对天窗的喜爱和透过天窗看到的美景,表达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这篇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因此对这篇课文应该会有较高的兴趣。
然而,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体会孩子们对天窗的喜爱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体会孩子们对天窗的喜爱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课文音频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3.教学卡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音频,让学生听课文朗读,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然后引导学生谈谈他们对天窗的了解和印象。
2.呈现(10分钟)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天窗的美景。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小小的”、“亮晶晶的”等,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套教学卡片。
卡片上分别写有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对应的图片。
学生需要将关键词语和图片进行匹配,并在小组内进行分享。
4.巩固(10分钟)邀请学生上台,用黑板和粉笔将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图片进行展示。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3课《天窗》精品教案
3天窗▶教学目标1.认识“慰、藉、瞥”3个生字,会写“慰、藉”等10个字,正确读写“慰藉、扫荡”等13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3.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教学重难点1.读懂“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2.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孩子们是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的。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学习本课生字,可以用区别形近字的方法。
如,“鹰—莺”“蝙—偏”。
本课词汇丰富,可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阅读理解主要采用提出问题引导阅读的方式教学:先让学生带着疑问读课文,接着细读课文并思考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然后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一句理解课文,最后结合全文内容体会孩子被唤回家时的失落,又从天窗中想象出无穷的情形、故事,找回了失去的快乐。
3.表达运用运用读写结合的策略,学习课文后,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写感受。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慰、藉、瞥”3个生字,会写“慰、藉”等10个字,正确读写“慰藉、扫荡”等13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板块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1.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天窗图片。
(2)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3)了解课文题目。
师板书课题:天窗;指名读课题。
(4)设置疑问。
师引导:看到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吗?(示例:什么是天窗?)2.生快速浏览课文,弄清楚什么是天窗。
(1)师引导:究竟什么是天窗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快速浏览课文。
(2)生快速浏览课文,并找出相关语句。
(3)示例: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作“天窗”。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3《天窗》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3《天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天窗》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儿时在家中阁楼上发现了一个天窗,并通过天窗观察外界的故事。
课文描绘了窗外四季的变化,以及小男孩儿通过天窗感受到的喜悦、好奇、想象和思考。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同时,本文也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对某些生僻词汇和表达方式产生困惑,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解释。
此外,学生对四季变化的认知可能不够全面,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掌握生词和重点句子。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生词和难句的理解:对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难句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四季变化的描绘:通过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四季的变化,丰富学生的常识。
3.想象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课文中的美好画面。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的图文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生词卡片:准备生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四季变化的图片:收集四季变化的图片,用于课堂展示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前三册学过的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同学们,你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最喜欢的课文是哪一篇?为什么?”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课件,让学生跟随课文内容,感受小男孩儿在天窗前的喜悦。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3《天窗》名师精品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3《天窗》名师精品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天窗》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描述了作者小时候在乡下睡觉时,透过帐子上的天窗看到的各种景色和想象到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描绘细腻,充满诗意,适合四年级的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大意。
但对于文中一些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可能还需要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可能对文中的一些景物和习俗不太了解,需要补充相关背景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喜爱,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掌握。
2.理解课文中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情感。
3.想象和创造力的发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实物等,营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3.写作指导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小故事。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教案。
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音乐、实物等。
3.生字词卡片。
4.写作纸张和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然后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解和引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随机抽取学生朗读,并进行点评。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小故事。
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课文的理解。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3《天窗》精品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3《天窗》精品教案一. 教材分析《天窗》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茅盾的作品。
这是一篇描写孩子童年生活的文章,通过描述孩子玩耍、幻想的场景,展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童真的天性。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本文是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情感的把握和想象力的发挥有一定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课文的内容能够进行理解和分析。
他们对童年生活有深刻的记忆,能够共鸣课文中孩子的想象力和童真。
同时,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想象力丰富的阶段,对于课文中的幻想场景会有强烈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珍惜现在的时光。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的情感,理解孩子的想象力和童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中的重要内容和场景。
2.教学素材:准备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图片等素材,用于教学辅助。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天窗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小时候有没有类似的幻想?通过这样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讲。
之后,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情感和想象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课文中的场景。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3《天窗》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3《天窗》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天窗》这篇课文是一篇描述孩子们通过天窗看到外面的世界,发挥想象力的文章。
通过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作者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孩子们童真的心灵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同时,这篇课文也适合进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训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通过课文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
但是,对于一些细节的理解可能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的词汇和句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通过细节理解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童真的赞美,培养学生的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的词汇和句型。
2.难点: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通过细节理解课文。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发挥想象力。
2.互动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参与进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用于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
2.课文PPT:用于展示课文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见过天窗吗?天窗有什么作用?从而引出今天的课文《天窗》。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
然后,教师通过PPT呈现课文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置情境,让学生模拟课文中的场景,例如:孩子们通过天窗看到外面的世界,发挥想象力。
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导学案第【1】篇〗【教学设想】1.抓住“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小朋友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2.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窗户”看世界的情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每栋房子都离不开——窗,可是在近百年前的中国南方农村,窗是怎样的呢?出示课文1—3自然段。
(1)读读这三段话,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天窗?人们在屋顶上开天窗的目的是什么?(2)这样一扇简陋的,只能透进些许光亮的天窗却是著名作家茅盾(板书:茅盾)儿时最美好的回忆,于是,他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散文——天窗。
(3)板书课题:天窗(4)齐读课题2.简介茅盾3.天窗为何让茅盾魂牵梦萦?它的魅力在哪里?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条理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文章写了哪几个内容?2.完成填空:《天窗》首先交代了(天窗的由来或为什么有了天窗),接着写了当(夏天阵雨来了)时或(晚上被逼上床“休息”)时,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在地洞似的屋里的(唯一的慰藉),想到应该(感谢发明天窗的大人们)。
3.依据这样的条理给文章分为三段。
(四)复习巩固,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熟读课文。
2、摘抄文中描写屋子、闪电、云彩、星、蝙蝠、夜莺、猫头鹰的短语。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检查,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领略了天窗的神奇。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茅盾先生,去感受童年时代天窗带给他的快乐和慰藉。
二、精读课文,重点感悟。
1.默读课文,说说天窗在哪儿,为什么要开天窗?预设: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了一块玻璃,叫作天窗。
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3《天窗》导学案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3《天窗》导学案设计导学案设计一、阅读理解1.阅读探秘。
父爱在手我的爸爸是一名小学教师,他不善言语,但却在与我手牵手的接触中让我感受到了无限的父爱。
我上小学的时候,就在爸爸所在的学校,因此每天上下学都是我和爸爸一起走的,每天都是手牵手,就在手与手之间我体会到了不同的父爱。
那是鸟语花香的春天,我和爸爸正高高兴兴的手牵着手一起走向学校,突然间,有一辆猛速来的车差一点就把我撞到了,就在这刹那间爸爸很有力的手把我拉了回来,这是爸爸对我安全的担心与照料,父爱是责任。
那是雨天很多的夏天,我和爸爸正准备回家,但却下起了雨,爸爸的办公室里只有一把伞,两人手牵着手打着一把伞回家了。
在路上我竟没有发现爸爸的头顶是一半在伞下,一半在外面的,我只知自己的头顶完完全全百分之百全是伞,我一点也没被淋湿。
但回家后我才发现爸爸的衣服被淋湿了。
这是爸爸对我身体健康的担心与照料,怕我被雨淋湿感冒,父爱是呵护。
那是一个刮风的秋天,当时的天气很冷,我和爸爸手牵着手走向学校。
路上,我的手被冻僵了,爸爸让我握着拳头,他用他的双手帮我温暖了右手,接着又是左手。
这是爸爸对我冷暖与否的担心与照料,父爱是温暖。
那是一个下雪过后的冬天,路上很滑。
有好几次我都差点滑倒,而每次都是爸爸拉住了我,爸爸的手不仅帮我躲过车祸还让我没有滑倒,这仍是爸爸对我安全的担心和照料,还有呵护与温暖的父爱。
手与手的接触中更多的是心灵的震撼和感动,爸爸爱我,而我,也爱爸爸!(1)“我”和父亲手牵手,在这牵手之时“我”感受到了________。
(2)通过读文,你知道父爱是什么了吗?(3)概括第4自然段的段意。
(4)小作者是按照________顺序,写了不同的父爱。
(5)结合你自己的生活,试着写一写你心中的父爱。
父爱是________,也是________。
【答案】(1)父爱。
(2)是责任,是呵护,是温暖。
(3)下雨时爸爸为我撑伞,自己却淋湿了,让“我”感受到了父亲的呵护。
最新2022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3课《天窗》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2022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3课《天窗》精美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茅盾写的关于童年生活的文章,内容通俗。
课文叙述了孩子借助家里的一方天窗,观看屋子外面的世界,并由此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
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见过天窗,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理解天窗,进而联系全文理解“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这句话。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抓住“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重点难点:重点:学习本课的生字,读懂课文。
难点:知道为什么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搜集天窗的图片、作者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读熟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这个房子和我们的房子有什么不同?这样一扇简陋的、只能透进些许光亮的天窗却是著名作家茅盾(板书:茅盾)儿时最美好的回忆,于是,他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散文——《天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简介茅盾。
茅盾(1896—1981年)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著有小说《子夜》《春蚕》等。
4.天窗为何让茅盾魂牵梦萦?它的魅力在哪里?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针对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与教材编排意图产生碰撞,使学生学会质疑的方法,产生阅读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指名朗读,相机正音:“慰藉”的“藉”,多音字,在这里读jiè,“慰藉”就是安慰、抚慰的意思,“藉”还有一个读音jí,可组词“狼藉”。
对于新词的理解,可以借用字典中的解释并结合日常生活,还可以练习造句理解。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天窗优质教案 精品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天窗优质教案《天窗》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培养自主识字能力,学会正确书写本课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用段意合并法(或抓中心句法)来整体感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导入新课,明确任务。
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乡下有一种房子很特别,它只有前边的一排木板窗,可是它使用起来太不方便了,关起来的时候,屋里太黑,怎么办呢?2、板书课题,齐读,播放天窗课件。
3、指读教学目标,强调本节课学习任务。
二、预习检测1、教师总结课前预习检查情况;2、生字检测(指名听写词语);3、对子同学相互批阅,举手汇报得分情况;4,组长组织交流,逐组进行“错字盘点”,教师随即点评。
三、读书训练导语:这扇天窗不仅可以使屋里亮堂许多,还能让孩子们变得开心无比呢!课件出示读书要求:1、听范读正音;2、个性化读书——顶天立地读(注意不认识的字多读两遍、读通句子);3、小组合作读书(选择喜欢的方式),教师强调纠正字音、减少相互干扰等,师生及时评价。
四、尝试探究: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要求不动唇,不指读,要求2分钟读完。
)思考:课文“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2、再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写的内容是什么?(在自然段中勾画出关键词语就可以)3、摘抄中心句,理清文章脉络。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本文写了什么?五、合作交流:1、给小组学生8分钟讨论交流时间,记录员在白板或学案上及时记录本组讨论的最佳答案。
2、教师巡视并适时指导。
六、汇报展示:1、至少展示两个小组。
2、然后让其他小组评选出哪个小组答案更完美。
3、再让学生补充4、教师最后引导学生说出疏漏的观点。
七、盘点提升:1、教师强调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步骤和方法:默读了解大概,再读知晓自然段意思,分析合并意义段,最后提炼出主要内容。
2、教师试着提供给学生另外一个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题目扩展法。
(因为比较简单,而且本文也比较适合,教师根据情况决定自己是否还介绍第二种方法。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3天窗优质课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3天窗优质课导学案科目:语文年级:四年级主备人:课型:预习+展示+讨论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天窗”看世界的情趣。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学习难点: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天窗的神奇。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展示汇报学习程序一、自主学习:(10分钟)1.自读课文,读通句子。
2.自学生字:藉、蝙蝠、霸、宙3.理解词语。
(能读课文并利用学习工具理解词语意思。
)4.画出不理解或有疑问的字词和句子,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二、小组合作学习(15分钟)(小组整理课前各自提出的问题,汇集有价值的问题。
)重点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合作交流:1.为什么说“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2.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3.为什么说“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4.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呢?5.小组合作完成展示部分的内容。
三、汇报展示(10分钟)根据课文内容,发挥你的想象,把句子补充完整,有感情地读一读。
(师引导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1.当夏天阵雨来了时,我们真想、真想,可大人们偏就不许,于是,我们被关在,这时候,。
透过这小小的天窗,我们可以看到、也可以看到,还可以想象到,我们想象到的威力比我们真实看到的要大十倍百倍!这小小的天窗会使我们的想象活跃起来!啊唷唷!这小小的天窗是多么!2.当晚上我们被逼着上床休息时,我们忘不了、忘不了,于是,我们偷偷地从账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这时候,!我们可以从想象到,也会从那想象到,这美丽而神奇的夜的一切,。
啊唷唷!这小小的天窗是多么!四、自我检测(5分钟)1.通过预习,我知道“慰藉”这个词的意思是我能用“慰藉”写一句话:2.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了:天窗是这篇课文写的是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抓住“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的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乐趣。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3天窗教案 精品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3天窗教案3 天窗教学目标1.认识“慰、藉”等3个生字,会写“慰、藉”等10个字,会写“慰藉、扫荡”等13个词语。
2.默读课文,抓住“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3.发挥想象,和同学交流孩子们透过天窗还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教学重难点1、默读课文,抓住“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2、发挥想象,和同学交流孩子们透过天窗还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回忆生活:同学们,童年生活是美好的,一起回忆一下你最喜欢的是什么。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这篇课文《天窗》是著名作家茅盾写的,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下面我们就一同来领略一下天窗的乐趣。
请齐读课题。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小声读课文,遇到生字要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慰藉(jiè) 一瞥(piē)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朗读。
着重分析、指导“慰、藉”。
教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指导,学生仿写。
(“慰”是上下结构,上边是“尉”。
“藉”是上下结构,上边是“艹”,一定不能写成“”。
)三、再读课文,了解天窗。
1.学生朗读课文,说说从中了解到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天窗开在哪里?(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作“天窗”。
)四、朗读课文,小组交流。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要开天窗?用直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碰着大风大雨……黑得像地洞里似的。
)2.学生把自己画出的段落和同组的同学交流交流,并进行批注,还可以写写发现的问题或者自己的感受。
五、课堂小结。
谈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天窗的神奇、有趣)-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指名朗读,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天窗》导学案
会是________________,会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作
业(用时:2
分钟)
1.课件出示要求:下雨了,透
过玻璃窗,你看到了什么,想
到了什么?
2.阅读茅盾的其他作品。
1.认真读要求后,小组交流
自己在下雨时透过玻璃窗
看到或想到的景象。
2.搜集自己喜欢的茅盾的
作品,读一读。
教师可从书本出
发,向学生推荐优
秀文学作品,变阅
读为悦读。
教师总结: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同学们,科学的殿堂美不胜收,只要你们“以勤为径”认真学习,我相信你们一定会给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一个人学习的好坏取决于他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
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加油吧,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