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三版)第7章:传输层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版)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版)习题答案

附录: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1.计算机网络就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及网络管理软件的管理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递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实现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共享②实现数据信息的快速传递③提高可靠性④提供负载均衡与分布式处理能力⑤集中管理⑥综合信息服务2. 略3. 用户资源子网提供访问网络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是由主机系统、终端控制器和终端组成;通信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主要完成数据的传输、交换以及通信控制。

通信子网为用户资源子网提供信息传输服务;用户资源子网上用户间的通信是建立在通信子网的基础上的。

网络书稿第二版-(附习题答案)4. 星型的中心节点是主节点,它接收各分散节点的信息再转发给相应节点,具有中继交换和数据处理功能。

星型网的结构简单,建网容易,但可靠性差,中心节点是网络的瓶颈,一旦出现故障则全网瘫痪。

网络中节点计算机连成环型就成为环型网络。

环路上,信息单向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另一个节点,传送路径固定,没有路径选择问题。

环型网络实现简单,适应传输信息量不大的场合。

由于信息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都要经过环路中的每个节点,任何节点的故障均导致环路不能正常工作,可靠性较差。

总线结构中,各节点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线路与公共总线连接。

总线型结构简单、扩展容易。

网络中任何节点的故障都不会造成全网的故障,可靠性较高。

树型网络是分层结构,适用于分级管理和控制系统。

与星型结构相比,由于通信线路长度较短,成本低、易推广,但结构较星型复杂。

网络中,除叶节点极其连线外,任一节点或连线的故障均影响其所在支路网络的正常工作。

网状结构又称为不规则型,网络中各节点的连接没有一定的规则,一般当节点地理分散,而通信线路是设计中主要考虑因素时,采用不规则网络。

目前,实际存在的广域网,大都采用这种结构。

5. 服务器操作系统:它安装在网络服务器上,提供网络操作的基本环境。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版)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版)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版)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版)习题答案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线路和交换设备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互相传递数据和共享资源的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按照尺度分为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和城域网(MAN)。

按照网络拓扑结构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型和网状型网络。

3. 什么是协议?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实现通信的一组规则,它规定了数据传输的格式、顺序、错误检测和纠正等方面的规范。

4. OSI模型和TCP/IP模型有什么区别?OSI模型是指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它将网络通信划分为七个层次,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TCP/IP模型是互联网协议套件的基础,它将网络通信划分为四个层次,包括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5. 什么是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将传输的数据按照一定的大小进行分割,并在网络中独立传输,到达目的地后再进行重组,以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

第二章:物理层1. 数据传输的基本概念数据传输是指将信息从一个地点传送到另一个地点,通常以比特为单位进行计量。

2. 数据通信的三个基本要素数据通信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发送器(发送数据的设备)、接收器(接收数据的设备)和传输介质(用于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体,如电缆、光纤等)。

3. 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有什么区别?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的信号,它只有两个状态(0和1),可以表示为数字序列。

模拟信号是一种连续的信号,可以表示为不同的幅度和频率。

4. 编码技术编码技术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或其他形式的过程。

常见的编码技术包括不归零编码、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等。

5. 信道的概念和信道的分类信道是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用于传输数据的媒体或路径。

信道可以根据传输方向的不同进行分类,包括单工信道、半双工信道和全双工信道。

第 7 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电子教案

第 7 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电子教案

第7 章计算机网络基础7.1 计算机网络概述7.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指将一群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及传输媒体被互联起来,在通信软件的支持下,实现计算机间资源共享、信息交换或协同工作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两者的迅速发展及相互渗透,形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

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1)以数据通讯为主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2)以资源共享为主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3)体系结构标准化的第三代计算机网络4)以Internet为核心的第四代计算机网络7.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从物理连接上讲,计算机网络由计算机系统、通信链路和网络节点组成。

计算机系统进行各种数据处理,通信链路和网络节点提供通信功能。

从逻辑功能上看,可以把计算机网络分成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个子网。

1)通信子网通信子网提供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功能,由网络节点和通信链路组成。

通信子网是由节点处理机和通信链路组成的一个独立的数据通信系统。

2)资源子网资源子网提供访问网络和处理数据的能力,由主机、终端控制器和终端组成。

主机负责本地或全网的数据处理,运行各种应用程序或大型数据库系统,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软硬件资源和网络服务;终端控制器用于把一组终端连入通信子网,并负责控制终端信息的接收和发送。

终端控制器可以不经主机直接和网络节点相连,当然还有一些设备也可以不经主机直接和节点相连,如打印机和大型存储设备等。

7.1.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数据通信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之一,用于实现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传送。

如在网上收发电子邮件,发布新闻消息,进行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传递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信息。

2)资源共享计算机资源主要是指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

共享硬件资源可以避免贵重硬件设备的重复购置,提高硬件设备的利用率;共享软件资源可以避免软件开发的重复劳动与大型软件的重复购置,进而实现分布式计算的目标;共享数据资源可以促进人们相互交流,达到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的目的。

实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实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实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第3版)课后答案??第1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一、二、三、1、网络硬件:即网络设备,是构成网络的节点,包括计算机和网络互联设备。

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把网络节点连接起来的数据传输通道,包括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

网络软件:网络软件是负责实现数据在网络设备之间通过传输介质进行传输的软件系统。

包括网络操作系统、网络传输协议、网络管理软件、网络服务软件、网络应用软件。

2、资源共享,如打印机共享;数据传输,如发送电子邮件;协调负载,如分布式计算系统;提供服务,如网页发布服务。

3、IP地址是给每一个使用TCP/IP协议的计算机分配的一个惟一的地址,IP地址的结构能够实现在计算机网络中很方便地进行寻址。

IP地址由一长串十进制数字组成,分为4段l2位,不容易记忆。

为了方便用户的使用,便于计算机按层次结构查询,就有了域名。

域名系统是一个树状结构,由一个根域(名字为空)下属若干的顶级域,顶级域下属若干个二级域、三级域、四级域或更多。

域名肯定有对应的IP地址,IP地址却不一定都有域名,二者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一个IP可以有多个域名,在动态DNS应用中,一个域名也会对应多个IP地址。

第2章?网络传输介质一、二、三、1、有线、无线2、双绞线、光纤、同轴电缆;微波、红外、蓝牙3、光信号、电信号4、粗同轴电缆、细同轴电缆5、发光、注入型激光四、1、当为计算机网络选择最佳的传输介质时,充分考虑各种类型的介质的功能和局限性是很重要的,具体的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和选择:数据传输速率;抗干扰能力;适用的网络拓扑结构;允许的最大长度;线缆及附属设备的成本;安装及重新配置的灵活性和方便性。

2、非屏蔽双绞线电缆的优点:①无屏蔽外套,直径小,节省所占用的空间;②质量小、易弯曲、易安装;③通过绞扭减弱信号的衰减;④具有阻燃性;⑤具有独立性和灵活性,适用于结构化综合布线;⑥成本低。

3、光纤是数据传输中最有效的一种传输介质,它有以下特点:①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②较宽的频带,数据传输速率大;③信号传输得更远、更快;④衰减较小,中继器的间隔距离较大;⑤电缆的直径很小;4、无线局域网、卫星和蓝牙第3章?网络互联设备一、二、三、1、2(1)集线器对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交换机具有转发/过滤通信以及其他的网络管理功能。

978-7-03-030368-4《计算机网络安全(第三版)》第7章计

978-7-03-030368-4《计算机网络安全(第三版)》第7章计
黑客攻击防范措施
协议欺骗类的攻击与防范 拒绝服务类的攻击与防范 网络嗅探攻击与防范 缓冲区溢出攻击与防范 SQL注入式攻击与防范 木马攻击与检查防范
4
黑客攻击的原因
由于少数高水平的黑客可以随意入侵他人电脑,呗在 被攻击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窃取电脑中的信息后悄悄 退出,于是,很多人对此产生较强的好奇心和学习黑 客技术的欲望,并在了解了黑客攻击技术后不计后果 地进行尝试,给网络造成极大的安全威胁。
第三,数据包过滤。利用网络设备的配置来进行数据 包过滤,比如配置路由器,使其能够拒绝来自网络外 部但具有网络内部IP地址的数据包的连接请求。
8
-协议欺骗类的攻击与防范
2.源路由器欺骗攻击与防范-
一般情况下,信息报从起点到终点走过的路径是 由位于此两点间的路由器决定的,数据包本身只 是知道从哪里出发,到达目的地是哪里,不知道 也不关心沿途经过的具体路径。源路由可以使信 息包的发送者将此信息包经过的路径写在数据包 里,是数据包沿着一个对方不可预料的途径到达 目的主机。仍以上面源IP地址欺骗例子说明如下:
嗅探器(Sniffer)就像一个安装在计算机上的 窃听器,可以窃听计算机在网络上的产生的信 息。嗅探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14
网络嗅探攻击与防范2
以太网的数据传输都是基于信道共享的原理,所有 同一本地网范围内的计算机共同接收到相同的数据 包,以太网卡构造了硬件过滤,将与自己无关的网络 信息过滤掉,实现了忽略掉与自身MAC地址不符的 信息。网络嗅探就是利用这个特点将过滤器关闭掉, 把网卡设置为混杂模式,成为杂错节点,嗅探程序 就能接收整个以太网上的包括不属于本机的数据信 息。嗅探器工作在网络的底层,把网络传输的全部 数据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网络管理员查找网络漏 洞和监测网络性能,可以分析网络流量。嗅探器对 广播型网络可监听能力比较高。

《计算机网络》第3版课后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3版课后题参考答案
C.ap结点的引入解决了无线局域网的发送冲突问题
D.无线局域网和有线以太网都存在隐藏终端问题
第5章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
1、填空题
(1)网络互联的解决方案有两中,一种是面向连接的解决方案,另一种是面向非连接的解决方案。其中,面向非连接的解决方案是目前主要使用的解决方案。
(2)IP可以提供面向非连接、不可靠和尽最大努力服务。
(1)在通常情况下,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A)
A.它是由人工建立的
B.它是由主机自动建立的
C.它是动态的
D.它保存了主机IP地址与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
(2)下列哪种情况需要启动ARP请求?(C)
A.主机需要接收信息,但ARP表中没有源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B.主机需要接收信息,但ARP表中已经具有了源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换、和改进的直接交换3类。
(2)交换式局域网的核心设备是交换机或局域网交换机。
二、单项选择题
(1)以太网交换机中的端口/MAC地址映射表(B)
A.是由交换机的生产厂商建立的
B.是交换机在数据转发过程中通过学习动态建立的
C.是由网络管理员建立的
D.是由网络用户利用特殊的命令建立的
(2)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D)
A.以太网交换机可以对通过的信息进行过滤
B.以太网交换机中端口的速率可能不同
C.在交换式以太网中可以划分VLAN
D.利用多个以太网交换机组成的局域网不能出现环
三、实践题
在交换式局域网中,既可以按静态方式划分VLAN,也可以按动态方式划分VLAN。参考以太网交换机的使用说明书,动手配置一个动态VLAN,并验证配置的结果是否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
(1)因特网使用的互联协议是(B)

吴功宜计算机网络第三版答案

吴功宜计算机网络第三版答案

吴功宜计算机网络第三版答案【篇一: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吴功宜)】p class=txt>aa第一章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答: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面向终端计算机技术与数据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分组交换arpanet与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的研究广域网、局域网与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internetinternet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计算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宽带城域网与接入网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发展2.按照资源共享的观点定义的计算机网络应具备哪几个主要特征?答: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互连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自治系统”;连网计算机在通信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同的网络协议。

3.现代网络结构的特点是什么?答:随着微型计算机和局域网的广泛使用,使用大型机与中型机的主机-终端系统的用户减少,现代网络结构已经发生变化。

大量的微型计算机是过局域网连入城域网,而城域网、广域网之间的互联都是通过路由器实现。

4.广域网采用的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线路交换。

线路交换之前,首先要在通信子网中建立一个实际的物理线路连接;通信过程分为三步:线路连接,数据传输和线路释放。

优点是通信实时性强,但存在对突发性通信不适应,系统效率低;不具备存储数据的能力,不能平滑通信量;也没有差错控制能力。

还有一类就是存储转发交换。

发送的数据与目的地址、源地址、控制信息按照一定格式组成一个数据单元进入通信子网。

通信子网中的结点是通信控制处理机,负责完成数据单元的接受、差错校验、存储、路由选择和转发功能。

5.网络多媒体传输有哪几个主要的基本特性?请说明传输连续的音频、视频流所需要的通信带宽。

计算机网络传输层

计算机网络传输层

计算机网络传输层计算机网络传输层是网络模型的第四层,负责在不同主机之间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

它通过使用传输协议来确保数据能够从发送方传送到接收方。

本文将对计算机网络传输层的功能、特点以及常见的传输协议进行详细介绍。

1.分段和重组:传输层将从应用层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段,并在接收端将分段的数据重组为原始数据。

分段和重组的目的是将应用层数据适应网络传输的需求,同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2.连接管理:传输层通过连接管理机制来建立和维护端到端的连接。

通常有两种连接方式,一种是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另一种是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

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使用可靠的传输协议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而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则没有建立、维护和释放连接的过程。

3.流量控制:传输层通过流量控制机制来控制数据的发送速率,以避免接收方无法处理过多的数据而导致的数据丢失。

流量控制使得发送方根据接收方的处理能力来调整数据的发送速率。

4.拥塞控制:传输层通过拥塞控制机制来控制网络中的数据传输量,以避免过多的数据拥塞导致网络性能下降。

拥塞控制使得发送方根据网络的拥塞程度来调整数据的发送速率。

5.错误检测和纠正:传输层使用错误检测和纠正机制来检测和纠正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常见的错误检测和纠正机制包括校验和、循环冗余检测码(CRC)和前向纠错码(FEC)等。

1.端到端传输: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即数据从发送方经过所有中间设备传送到接收方。

传输层协议在源和目的主机之间建立连接,并将数据分段传输,然后在目的主机上将分段的数据重新组装为原始数据。

2.透明性:传输层对上层应用程序是透明的,即应用程序不需要关心传输层的具体实现细节。

传输层提供了一种通用的接口,使得应用程序可以通过该接口来传输数据,而无需关心底层的物理网络细节。

3.可靠性:传输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即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通过使用确认和重传机制,传输层可以检测和纠正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

《计算机网络》第3版课后题参考答案(徐敬东、张建忠编著)

《计算机网络》第3版课后题参考答案(徐敬东、张建忠编著)

第1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一、填空题(1)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2)ISO/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3)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资源共享和在线通信。

二、单项选择题(1)在TCP/IP体系结构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 B )A.主机-网络层B.互联层C.传输层D.应用层<(2)在OSI参考模型中,保证端-端的可靠性是在哪个层次上完成的( C )A.数据链路层B.网络层C.传输层D.会话层三、问答题计算机网络为什么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要点提示】采用层次化体系结构的目的是将计算机网络这个庞大的、复杂的问题划分成若干较小的、简单的问题。

通过“分而治之”,解决这些较小的、简单的问题,从而解决计算机网络这个大问题(可以举例加以说明)。

第2章以太网组网技术一、【二、填空题(1)以太网使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为CSMA/CD。

(2)计算机与10BASE-T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超过100米。

在将计算机与100BASE-TX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超过100米。

(3)非屏蔽双绞线由4对导线组成,10BASE-T用其中的2对进行数据传输,100BASE-TX用其中的2对进行数据传输。

三、单项选择题(1)MAC地址通常存储在计算机的( B )A.内存中B.网卡上C.硬盘上D.高速缓冲区(2)关于以太网中“冲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D )A.冲突时由于电缆过长造成的B.冲突是由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错误使用造成的?C.冲突是由于网络管理员的失误造成的D.是一种正常现象(3)在以太网中,集线器的级联( C )A.必须使用直通UTP电缆B.必须使用交叉UTP电缆C.必须使用同一种速率的集线器D.可以使用不同速率的集线器(4)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A.集线器可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B.集线器具有信息过滤功能C.集线器具有路径检测功能D.集线器具有交换功能第3章交换与虚拟局域网一、填空题(1)以太网交换机的数据转发方式可以分为直接交换、存储转发交!换、和改进的直接交换3类。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第一到第六章课后问答题答案整理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第一到第六章课后问答题答案整理

计算机⽹络(第三版)第⼀到第六章课后问答题答案整理第⼀章计算机⽹络概论1.请参考本章对现代Internet结构的描述,解释“三⽹融合”发展的技术背景。

基于Web的电⼦商务、电⼦政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以及基于对等结构的PSP⽹络、3G/4G与移动Internet的应⽤,使得Internet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

“三⽹融合”实质上是计算机⽹络、电信通信⽹与电视传输⽹技术的融合、业务的融合。

2.请参考本章对Internet应⽤技术发展的描述,解释“物联⽹”发展技术背景。

物联⽹是在Internet技术的基础上,利⽤射频标签、⽆线传感与光学传感等感知技术⾃动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构建覆盖世界上⼈与⼈、⼈与物、物与物的智能信息系统,促进了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融合。

3.请参考本章对于城域⽹技术特点的描述,解释“宽带城域⽹”发展技术背景。

宽带城域⽹是以IP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络、⼴播电视⽹、电信⽹的三⽹融合,形成覆盖城市区域的⽹络通信平台,以语⾳、数据、图像、视频传输与⼤规模的⽤户接⼊提供⾼速与保证质量的服务。

4.请参考本章对WPAN技术的描述,举出5个应⽤⽆线个⼈区域⽹络技术的例⼦。

答:家庭⽹络、安全监控、汽车⾃动化、消费类家⽤电器、⼉童玩具、医⽤设备控制、⼯业控制、⽆线定位。

5..请参考本章对于Internet核⼼交换、边缘部分划分⽅法的描述,举出⾝边5种端系统设备。

答:PDA、智能⼿机、智能家电、⽆线传感器节点、RFID节点、视频监控设备。

第⼆章⽹络体系结构与⽹络协议1.请举出⽣活中的⼀个例⼦来说明“协议”的基本含义,并举例说明⽹络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与“时序”的含义与关系协议是⼀种通信规则例:信件所⽤的语⾔就是⼀种⼈与⼈之间交流信息的协议,因为写信前要确定使⽤中⽂还是其他语⾔,否则收信者可能因语⾔不同⽽⽆法阅读三要素:语法:⽤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以及数据出现顺序语义:解释⽐特流的每⼀部分含义,规定了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和作出的响应时序:对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2.计算机⽹络采⽤层次结构的模型有什么好处?1)各层之间相互独⽴2)灵活性好3)各层都可采⽤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各层实现技术的改变不影响其他层4)易于实现和维护5)有利于促进标准化3.ISO在制定OSI参考模型时对层次划分的主要原则是什么?1)⽹中各结点都具有相同的层次2)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3)不同结点的同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计算机⽹络技术基础教程计算机⽹络概述...计算机⽹络概述...4)同⼀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通信5)每个层可以使⽤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4.如何理解OSI参考模型中的“OSI环境”的概念?“OSI环境”即OSI参考模型所描述的范围,包括联⽹计算机系统中的应⽤层到物理层的7层与通信⼦⽹,连接结点的物理传输介质不包括在内5.请描述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1)应⽤进程A的数据传送到应⽤层时,加上应⽤层控制报头,组织成应⽤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表⽰层2)表⽰层接收后,加上本层控制报头,组织成表⽰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会话层。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与传输层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与传输层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与传输层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数据的传输和交换使得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可以相互连接和通信。

在计算机网络中,网络层和传输层是网络体系结构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分别负责网络的路由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一、网络层网络层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数据传输到目标计算机。

网络层的功能主要包括数据分组的路由和转发。

路由是指通过查找路由表,确定数据包从源主机到目标主机的路径。

转发是指在网络中选择合适的路由器将数据包从一个接口转发到下一个接口。

网络层使用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来实现数据分组的路由和转发。

IP协议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协议,它将数据分组封装成IP数据包,在数据包中包含源IP地址和目标IP地址等信息。

路由器根据目标IP地址来查找路由表,并将数据包沿着最佳路径传送到目标主机。

网络层还可以实现网络地址转换(NAT)和负载均衡等功能。

NAT主要用于解决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它将内部网络使用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外部网络使用的公有IP地址。

负载均衡则通过将数据流量分配到多个服务器上,提高网络性能和可靠性。

二、传输层传输层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一部分,它负责在源主机和目标主机之间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传输层的主要功能包括分段和重组、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传输层使用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来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TCP协议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TCP将数据分割成多个数据段,并使用序号、确认序号和窗口等机制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TCP还具有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功能,以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与TCP不同,UDP协议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它不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UDP将数据分割成数据报,在数据报中包含源端口和目标端口等信息。

UDP适用于对数据传输速度要求较高、对数据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应用场景,如音视频传输。

计算机网络中的网络层与传输层

计算机网络中的网络层与传输层

计算机网络中的网络层与传输层在计算机网络中,网络层和传输层是两个重要的层级。

它们分属于OSI(开放系统互联)模型或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模型的不同层级,各自负责不同的功能和任务。

本文将对网络层和传输层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比较。

一、网络层网络层是计算机网络中的第三层,也是OSI模型或TCP/IP模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层负责在不同的网络间进行数据传输和路由选择。

其主要功能如下:1. IP地址分配与转发:网络层通过IP地址来标识网络中的不同设备,可以将数据从源主机发送到目标主机。

网络层还负责判断传输数据的最佳路径,并进行数据包转发。

2. 路由选择:网络层使用路由协议来选择传输数据的最佳路径。

常见的路由协议有RIP(路由信息协议)、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BGP(边界网关协议)等。

3. 数据分片与重组:网络层可以将较大的数据报进行分片,并在目标设备上将分片的数据报重组成完整的数据。

网络层使用的主要协议是IP(互联网协议),它定义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方式和地址分配方式。

IP协议有两个版本,IPv4和IPv6,其中IPv4是目前常用的版本。

二、传输层传输层是计算机网络中的第四层,同样是OSI模型或TCP/IP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输层负责在主机之间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和错误控制。

其主要功能如下:1. 数据分段与重组:传输层将从应用层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段,并在目标主机上将分段的数据重新组合成原始数据。

2. 端口标识与多路复用:传输层使用端口号来标识不同的应用程序和服务。

通过多路复用技术,传输层可以同时为多个应用程序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3. 可靠性和流量控制:传输层使用TCP(传输控制协议)来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TCP使用确认机制和重传机制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此外,传输层还使用流量控制技术来控制数据的发送速率,防止网络拥塞。

传输层使用的主要协议有TCP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TCP 是面向连接的可靠协议,适用于对数据传输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三版(吴英著)课后答案下载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三版(吴英著)课后答案下载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三版(吴英著)课后答案下载吴英的《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三版》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根本概念、原理与技术,包括绪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局域网、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和网络平安共8章内容。

以下是为大家的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三版(吴英著),希望能对你有帮助!《计算机网络教程》定位于应用型学科专业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深入浅出,强调了根底知识和应用的统一,对每章的例题和习题都做了精选,表达了“例题-习题-考题”的一致性;在根本原理方面力求讲透,设计了大量生动的图例和实例说明;在协议分析及其验证方面,选用网络协议分析工具在多个网络层次进展数据抓包并显示;在内容上,兼顾了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计算机网络”课的大纲范围。

《计算机网络教程》可作为高校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理工科专业的计算机网络教材,在内容编排上融合了不同的需求,也可作为其他专业师生和网络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第1章绪论第2章物理层物理层位于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它直接面向实际承当数据传输的物理媒体(即通信通道),物理层的传输单位为比特(bit),即一个二进制位(“0”或“1”)。

实际的比特传输必须依赖于传输设备和物理媒体,但是,物理层不是指详细的物理设备,也不是指信号传输的物理媒体,而是指在物理媒体之上为上一层(数据链路层)提供一个传输原始比特流的物理连接。

第3章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二层,介乎于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

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的效劳的根底上向网络层提供效劳,其最根本的效劳是将源机网络层来的数据可靠地传输到相邻节点的目标机网络层。

为到达这一目的,数据链路必须具备一系列相应的功能,主要有:如何将数据组合成数据块,在数据链路层中称这种数据块为帧(frame),帧是数据链路层的传送单位;如何控制帧在物理信道上的传输,包括如何处理传输过失,如何调节发送速率以使与接收方相匹配;以及在两个网络实体之间提供数据链路通路的建立、维持和释放的管理。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电子教案第7章 传输层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电子教案第7章 传输层
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基础——传输层
7.1 传输层提供的服务
7.1.2 提供给高层的服务
在整个通信的过程中,数据在传输层上,才是第一次 实现真正意义的端到端的数据通信。 要想实现传输层的功能,必须在主机中装有传输层协议, 此协议一般都可支持多个进程的连接。如上述例子中, 它同时支持了两对应用进程进行通信。在传输层中完成 传输功能的硬件和软件被称为传输实体TSAP(Transport Service Access Point),通过传输实体,传输层可以 向应用层提供传输服务
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基础——传输层
7.1 传输层提供的服务
7.1.4 端口
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基础——传输层
7.1 传输层提供的服务
7.1.2 提供给高层的服务
例如,设两台计算机主机 A 和主机 B 要进行 数据通信,如图 7-2 所示,在计算机 A 和计 算机B 上同时有两个应用程序在运行,每对 应用程序需要通过两个互连的网络才能进 行数据通信,如主机 A 上的应用程序 AP1 要 和主机 B 上的应用程序 AP3 进行通信,数据 传输的过程如图7-3所示:
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基础——传输层
7.1 传输层提供的服务
7.1.4 端口
TCP/IP传输层可以通过协议端口(protocol port,简称端 口)来标识通信的应用进程。传输层就是通过端口与应 用层的应用程序进行信息交互的,应用层各种用户进程 通过相应的端口与传输层实体进行信息交互。端口实际 上是一个 16Bit 长的地址,范围可以从 0 至 65535 。将 0 至 1023 端口号称为熟知端口 ( Well-Known Port ),其余 1024 至 65535 端口号称为一般端口或(动态)连接端口 ( Registered/Dynamic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应用层中 的各种不同的服务器进程不断地检测分配给它们的端口, 以便发现是否有某个应用进程要与它通信。

第三版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iso七层模型知识点

第三版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iso七层模型知识点

第三版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iso七层模型知识点嘿,朋友们!咱们今天来聊聊这第三版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ISO 七层模型的知识点。

这玩意儿啊,就像是一座神秘的城堡,每一层都藏着独特的宝藏。

先说物理层吧,它就像是城堡的地基,为整个系统提供了最基础的支撑。

如果把信息传输比作一场赛跑,那物理层就是那坚实的跑道,没有它,信息就像没了路的选手,不知道往哪儿跑啦!你说要是没有这个稳定的物理层,那还不得乱套?数据链路层呢,就像是跑道上的引导员,负责把信息准确无误地从这一头送到那一头。

它能纠错,能保证信息的可靠传输。

这就好比快递员送包裹,得保证包裹不丢、不坏,准确到达目的地,数据链路层干的就是这活儿!网络层呢,就像是城市的交通规划师,决定着信息该走哪条路,怎么才能最快最有效地到达目标。

它给信息规划最佳路线,让信息能够高效地穿梭。

这要是没规划好,那信息不就像在迷宫里乱转的小老鼠,找不到出口啦?传输层呢,就像是运输队的队长,保证数据能够按照要求,准确、有序、完整地传输。

它要操心的事儿可多了,既要保证速度,又要保证质量,就像大厨做菜,色香味都得兼顾!会话层呢,如同城堡里的接待员,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

它让双方的交流顺畅进行,要是没有它,交流就可能变得混乱无序,就像没有主持人的座谈会,能不乱吗?表示层呢,好比是翻译官,把信息转换成对方能理解的形式。

不同的系统,不同的语言,都得靠它来转换,要不然,大家都听不懂对方在说啥!应用层呢,那就是城堡里的各种功能房间,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需求。

比如电子邮件、网页浏览等等,都是在这一层实现的。

总之,这 ISO 七层模型的每一层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少了哪一层都不行。

就像一台机器,每个零件都不可或缺,只有它们协同工作,才能让整个系统高效稳定地运行。

所以啊,咱们得好好掌握这七层模型的知识点,才能在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的道路上越走越顺,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Å Ó ø Í Ð ×Í
ø ç ã ­ é ÷Ó ¶ § Í Â ² Ð Ò ×à ·Î « ä ã ­ é ÷Ó ¶ § ´ Ê ² Ð Ò ×à ·Î
3
《计算机网络》 第7章 传输层
• 网络层及以下的各层实现了网络中主机之间的通信, 但是数据通信不是最终的目的; • 计算机网络最本质的活动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主 机之间的进程通信,以实现各种网络服务功能; • 设置传输层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实现分布式进程通信。
IP
12
《计算机网络》 第7章 传输层
4.传输协议数据单元
• 传输层之间传输的报文叫做传输协议数据单元 ( Transport Protocol Unit,TPDU); • TPDU有效载荷是应用层的数据。
帧头部 分组头部 TPDU头部 TPDU有效载荷
分组有效载荷 帧有效载荷
13
《计算机网络》 第7章 传输层
19
《计算机网络》 第7章 传输层
7.3.4 UDP数据报格式
8B UDP头部 数据
0 源端口号 总长度
15 16 目的端口号 校验和
31
20
《计算机网络》 第7章 传输层
UDP检验和的检验范围: 伪头部 UDP头 应用层数据
0 8 16 ´ IPµ · Ô × Ö ±·¿ Î Í ² 00000000 ¿ Ä IPµ · Ä µ × Ö ­ é Å ¨ © Ð Ò º £ 17£ ´ Ë Ú Å Ô ¶ ¿ º UDPÍ ² ·¿ UDP׳ ¶ Ü ¤È £ é Í Ð Ñ º UDPÓ » à § ý Ý ¨ Ê ¾ ± ý Ê Ý ¾ ¨× è ø £ ±Ð ½ Ð Ì ³ Ê Ê ¾ Ê 16Î µ ±Ê £ é ä ¹ ý Ý Ç » Ä ¶ ý © UDP³ ¶ ¤È ¿ Ä Ë Ú Å Ä µ ¶ ¿ º 24 31
0 字节流 1 2 3
131211H
10 9 H TCP 连接
发送 TCP 报文段 8 7 6H
7.3.2 TCP的端口号分配和Socket地址
TCP常用的熟知端口号
端口号
20 21 23 25 80 111
服务进程
FTP FTP Telnet SMTP HTTP RPC
说明
文件传输协议(数据连接) 文件传输协议(控制连接) 虚拟终端网络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超文本传输协议 远程过程调用
第7章 传输层
本章学习要求:
• • • • • 了解:网络环境中分布式进程通的基本概念。 掌握:进程相互作用的Client/Server模型。 掌握:传输层的基本功能与服务质量。 掌握: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掌握:传输控制协议TCP。
2
《计算机网络》 第7章 传输层
7.1 传输层与传输层协议
¦ Ã Ó Ó Ì ò ³ Ð ø Ì ½ ³ ¦ Ó Ó Ã Ì Ð ³ ò ø ³ ½ Ì
ESTAB主动关闭 LISHED
服务器 B
数据传送 ESTABLISHED
• 数据传输结束后,通信的双方都可释放连接。 现在 A 的应用进程先向其 TCP 发出连接释放 报文段,并停止再发送数据,主动关闭 TCP 连接。 • A 把连接释放报文段首部的 FIN = 1,其序号 seq = u,等待 B 的确认。 CLOSED CLOSED
7.2 用户报文协议UDP
7.2.1 UDP协议的主要特点
• UDP是一种无连接的、不可靠的传输层协议; • 在完成进程到进程的通信中提供了有限的差错检验功 能; • 设计比较简单的UDP协议的目的是希望以最小的开销 来达到网络环境中的进程通信目的; • 进程发送的报文较短,同时对报文的可靠性要求不高, 那么可以使用UDP协议。
客户 A
ESTAB主动关闭 LISHED
服务器 B
数据传送 ESTABLISHED
通知 应用 进程
被动关闭
• 若 B 已经没有要向 A 发送的数据, 其应用进程就通知 TCP 释放连接。
客户 A
ESTAB主动关闭 LISHED
服务器 B
数据传送 ESTABLISHED
通知 应用 进程
被动关闭
• A 收到连接释放报文段后,必须发出确认。
• 寻址方法
• 多重协议的识别
6
《计算机网络》 第7章 传输层
2.网络环境中进程标识
• 在一台计算机中,不同的进程用进程号或进程标识 (process ID)惟一地标识出来。 • 网络环境中完整的进程标识应该是: • 本地主机地址-本地进程标识 ; • 远程主机地址-远程进程标识。 • 进程地址也叫做端口号(port number)。
客户 A
ESTAB主动关闭 LISHED
服务器 B
数据传送 ESTABLISHED
通知 应用 进程
被动关闭
• 在确认报文段中 ACK = 1,确认号 ack w 1, 自己的序号 seq = u + 1。
TCP 连接必须经过时间 2MSL 后才真正释放掉。 5.9.2 TCP 的连接释放
7.3.5 TCP流量与拥塞控制
TCP的数据编码与确认
14
《计算机网络》 第7章 传输层
7.2.2 UDP的基本工作过程
UDP用户数据报传输过程中的封装与拆封
发送端 接收端
进程
进程
进程数据
进程数据
UDP头
UDP数据
UDP头
UDP数据
IP头
IP分组的数据部分
IP头
IP分组的数据部分
帧头
帧数据
帧尾
帧头
帧数据
帧尾
15
《计算机网络》 第7章 传输层
UDP 用户数据报的 首部格式
字节 4 源 IP 地址 字节 12 伪首部 4 目的 IP 地址 2 源端口 2 目的端口 1 0 1 2 17 UDP长度 2 检验和
2 长 度
UDP 用户数据报 发送在前 首 部
首 部


数 IP 数据报

16
《计算机网络》 第7章 传输层
用户数据报 UDP 有两个字段:数据字段和首部 字段。首部字段有 8 个字节,由 4 个字段组成, 每个字段都是两个字节。
25
《计算机网络》 第7章 传输层
7.3.3 TCP报文段格式
TCP头部 数据
0
源端口号
15 16
目的端口号
31
序号 确认号
头部长度 保留
URG ACK PSH RST SYN FIN
窗口大小 紧急指针
校验和(16位) 选项及填充
26
《计算机网络》 第7章 传输层
用三次握手建立 TCP 连接
客户 A CLOSED 服务器 B CLOSED 被动打开
字节 4 源 IP 地址 字节 12 伪首部 4 目的 IP 地址 2 源端口 2 目的端口 1 0 1 2
17 UDP长度 2 检验和
2 长 度
UDP 用户数据报 发送在前
首 部


首 部

IP 分组

18
《计算机网络》 第7章 传输层
7.2.3 UDP熟知端口号
端口号 53 67 68 69 111 123 161 服务进程 Name server Bootps Bootpc TFTP RPC NTP SNMP 说明 域名服务 下载引导程序信息的服务器端口 下载引导程序信息的客户机端口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远程过程调用 网络时间协议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7
《计算机网络》 第7章 传输层
端口号(port number) 简称为端口(port)
• 虽然通信的终点是应用进程,但我 们可以把端口想象是通信的终点, 因为我们只要把要传送的报文交到 目的主机的某一个合适的目的端口, 剩下的工作就由 传输层来完成。
8
《计算机网络》 第7章 传输层
• 公认端口(Well-Known Ports):这类端口也常 称之为“熟知端口”。这类端口的端口号从0到 1023 ,它们紧密绑定于一些特定的服务。 • 注册端口(Registered Ports):端口号从1023到 49151。它们松散地绑定于一些服务 。 • 动态和/或私有端口 (Dynamic and/or Private Ports):端口号从 49152到65535。理论上,不应把常用服务分配在 这些端口上。 有称为临时端口。
9
《计算机网络》 第7章 传输层
3.多重协议的识别
• 传输层有TCP协议和UDP协议; • 网络环境中一个进程的全网惟一的标识需要一个 三元组来表示:协议,本地地址,本地端口号。
­ é à Í Ð Ò À Ð IPµ Ö × · Ë Ú Å ¶ ¿ º
TCP
121.5.21.2
15432
TCP
121.5.21.2
客户 A
ESTAB主动关闭 LISHED FINWAIT-1
服务器 B
数据传送 ESTABLISHED
通知 应用 进程
CLOSEWAIT 被动关闭 FINWAIT-2
等待 2MSL
LASTACK TIMEWAIT CLOSED CLOSED

A 必须等待 2MSL 的时间
• 为了保证 A 发送的最后一个 ACK 报文 段能够到达 B。
15432
10
《计算机网络》 第7章 传输层
• 网络环境中一个完整的进程通信标识需要一个五元组 来表示: 协议 本地地址 本地端口号 远地地址 远地端口号
11
《计算机网络》 第7章 传输层
传输层协议与其他协议的层次关系
应用层 SMTP FTP
...
HTTP
DNS
...
SNMP
传输层
TC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