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滤与反渗透术语
超滤与反渗透有何区别
超滤与反渗透有何区别?
超滤(UF)是利用一种压力活
性膜,除去水中的胶体、颗粒和分
子量高的物质。
与反渗透一样,受
压溶液是在压力下通过膜(图
3-4-15),膜的设计可使一定大小
的分子被除去。
超滤膜的孔结构与反渗透膜不同之处在于:它可使盐和其他电解质通过,而胶体与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物质通不过(图3-4-16)。
由于胶体物质和分子量大的物质的渗透压力低,所以,超滤所需的压力比反渗透低,在一般情况下所用压力为0.07~0.7MPa,最高不超过1.05MPa。
超滤的压力虽低,所用的膜却比较厚实。
以中空纤维膜为例,反渗透用的膜不能反洗,而超滤用的膜则可以通过反洗来有效地清洗膜面,以保持其高流速。
其次,超滤与反渗透膜组件特性上也有区别,表现在膜材质、运行参数等有所不同,主要特性比较如下表:
超滤膜是由纤维素或非纤维素的聚合
物注塑于多孔的支撑材料上所构成,孔径大小约0.002~0.02μm。
膜组件主要型式为中空纤维式和螺旋卷式,也有采用管式的。
中空纤维式超滤装置的运行示图如图
3-4-17所示。
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有什么区别?
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有什么区别?净水器已逐渐走进千家万户,为我们的生活用水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而现阶段市面上常见的净水器有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这四种过滤方式,虽然都是净水装置,但他们的原理、材质不同,使用场景和过滤精度也会有所差别。
购买净水器,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而不是盲目选择,要想解决不同的水质问题,就必须选择对应的设备。
微滤(MF):过滤精度一般在0.1-50微米,常见的各种PP滤芯,活性碳滤芯,陶瓷滤芯等都属于微滤范畴,用于简单的粗过滤,过滤水中的泥沙、铁锈等大颗粒杂质,但不能去除水中的细菌等有害物质。
超滤(UF)过滤精度在0.001-0.1微米,属于二十一世纪高新技术之一。
是一种利用压差的膜法分离技术,可滤除水中的铁锈、泥沙、悬浮物、胶体、细菌、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并能保留对人体有益的一些矿物质元素。
是矿泉水、山泉水生产工艺中的核心部件。
超滤不需要加电加压,仅依靠自来水压力就可进行过滤。
纳滤(NF)过滤精度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脱盐率比反渗透低,是一种需要加电、加压的膜法分离技术,水的回收率较低。
也就是说用纳滤膜制水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水。
反渗透 (RO膜):RO是英文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的缩写,中文意思是(逆渗透),一般水的流动方式是由低浓度流向高浓度,水一旦加压之后,将由高浓度流向低浓度,亦即所谓逆渗透原理,RO 膜的孔径是0.0001 微米,在一定的压力下,只有水分子可以通过RO膜,而源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其它杂质均由废水管排出,经过该装置净化出的水晶莹清澈、甜美甘醇,是目前市场上过滤精度最高的净水滤芯。
净水器已成为家中必不可缺少的生活设施,我们在选购净水器时,应根据不同的水质、不同需求来选择不同过滤功能的净水器设备,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超滤、纳滤、反渗透、微滤的概念和区别
超滤、纳滤、反渗透、微滤的区别1、超滤(UF):过滤精度在0.001-0.1微米,属于二^一世纪高新技术之一。
是一种利用压差的膜法分离技术,可滤除水中的铁锈、泥沙、悬浮物、胶体、细菌、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并能保留对人体有益的一些矿物质元素。
是矿泉水、山泉水生产工艺中的核心部件。
超滤工艺中水的回收率高达95%以上,并且可方便的实现冲洗与反冲洗,不易堵塞,使用寿命相对较长。
超滤不需要加电加压,仅依靠自来水压力就可进行过滤,流量大,使用成本低廉,较适合家庭饮用水的全面净化。
因此未来生活饮用水的净化将以超滤技术为主,并结合其他的过滤材料,以达到较宽的处理范围,更全面地消除水中的污染物质。
2、纳滤(NF):过滤精度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脱盐率比反渗透低,也是一种需要加电、加压的膜法分离技术,水的回收率较低。
也就是说用纳滤膜制水的过程中,一定会浪费将近30%的自来水。
这是一般家庭不能接受的。
一般用于工业纯水制造。
3、反渗透(RO):过滤精度为0.0001微米左右,是美国60年代初研制的一种超高精度的利用压差的膜法分离技术。
可滤除水中的几乎一切的杂质(包括有害的和有益的),只能允许水分子通过。
也就是说用反渗膜制水的过程中,一定会浪费将近50%以上的自来水。
这是一般家庭不能接受的。
一般用于纯净水、工业超纯水、医药超纯水的制造。
反渗透技术需要加压、加电,流量小,水的利用率低,不适合大量生活饮用水的净化。
4、微滤(MF):过滤精度一般在0.1-50微米,常见的各种PP滤芯,活性碳滤芯,陶瓷滤芯等都属于微滤范畴,用于简单的粗过滤,过滤水中的泥沙、铁锈等大颗粒杂质,但不能去除水中的细菌等有害物质。
滤芯通常不能清洗,为一次性过滤材料,需要经常更换。
① PP棉芯:一般只用于要求不高的粗滤,去除水中泥沙、铁锈等大颗粒物质。
② 活性碳:可以消除水中的异色和异味,但是不能去除水中的细菌,对泥沙、铁锈的去除效果也很差。
③ 陶瓷滤芯:最小过滤精度也只0.1微米,通常流量小,不易清洗。
超滤、反渗透膜组
超滤、反渗透膜组超滤和反渗透膜是两种常见的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食品加工、制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分别介绍超滤和反渗透膜的原理、应用以及优缺点。
一、超滤膜超滤是一种通过膜的孔径选择性分离物质的方法。
超滤膜的孔径通常在0.001-0.1微米之间,能够有效分离悬浮物、胶体、大分子有机物等。
超滤膜的主要组成材料有聚醚砜、聚酯、聚酰胺等。
超滤膜的原理是利用膜的孔径大小选择性地阻隔物质的传输。
当浸没在被处理的液体中时,超滤膜只允许小分子和水通过,而阻隔大分子和颗粒物质。
这样,可以将悬浮物、胶体等杂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获得纯净的液体。
超滤膜在水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可以用于海水淡化,将海水中的盐分和杂质去除,得到淡水。
此外,超滤膜还可以用于污水处理,将污水中的有机物、细菌等去除,得到可回用的水资源。
另外,超滤膜在食品加工、制药等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用于乳品的浓缩和蛋白质的分离。
超滤膜的优点是操作简单、能耗低、分离效果好。
然而,超滤膜也存在一些缺点。
例如,容易被污染,需要定期清洗和维护。
此外,超滤膜对于高浓度的溶液处理效果较差,不适用于处理高浓度的溶液。
二、反渗透膜反渗透膜是一种通过压力将溶质从溶剂中分离出来的膜分离技术。
反渗透膜的孔径通常在0.0001-0.001微米之间,能够有效去除溶液中的溶质、离子等。
反渗透膜的原理是利用膜的选择性通透性,通过施加高压将溶质从溶剂中分离出来。
当溶液施加一定的压力时,溶剂分子和小分子溶质能够通过膜孔径,而大分子溶质和离子则被膜阻隔。
这样,可以将溶液中的溶质去除,得到纯净的溶剂。
反渗透膜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
例如,可以用于海水淡化,将海水中的盐分和杂质去除,得到可饮用的淡水。
此外,反渗透膜还可以应用于纯水制备、废水处理等领域。
反渗透膜的优点是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能耗低。
然而,反渗透膜也存在一些缺点。
例如,反渗透膜对水质要求较高,容易受到水中的颗粒物质、胶体等污染。
超滤、纳滤、反渗透、微滤的概念和区别
超滤、纳滤、反渗透、微滤的概念和区别超滤、纳滤、反渗透、微滤的区别1、超滤(UF):过滤精度在0.001-0.1微米,属于二十一世纪高新技术之一。
是一种利用压差的膜法分离技术,可滤除水中的铁锈、泥沙、悬浮物、胶体、细菌、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并能保留对人体有益的一些矿物质元素。
是矿泉水、山泉水生产工艺中的核心部件。
超滤工艺中水的回收率高达95%以上,并且可方便的实现冲洗与反冲洗,不易堵塞,使用寿命相对较长。
超滤不需要加电加压,仅依靠自来水压力就可进行过滤,流量大,使用成本低廉,较适合家庭饮用水的全面净化。
因此未来生活饮用水的净化将以超滤技术为主,并结合其他的过滤材料,以达到较宽的处理范围,更全面地消除水中的污染物质。
2、纳滤(NF):过滤精度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脱盐率比反渗透低,也是一种需要加电、加压的膜法分离技术,水的回收率较低。
也就是说用纳滤膜制水的过程中,一定会浪费将近30%的自来水。
这是一般家庭不能接受的。
一般用于工业纯水制造。
3、反渗透(RO):过滤精度为0.0001微米左右,是美国60年代初研制的一种超高精度的利用压差的膜法分离技术。
可滤除水中的几乎一切的杂质(包括有害的和有益的),只能允许水分子通过。
也就是说用反渗膜制水的过程中,一定会浪费将近50%以上的自来水。
这是一般家庭不能接受的。
一般用于纯净水、工业超纯水、医药超纯水的制造。
反渗透技术需要加压、加电,流量小,水的利用率低,不适合大量生活饮用水的净化。
4、微滤(MF):过滤精度一般在0.1-50微米,常见的各种PP滤芯,活性碳滤芯,陶瓷滤芯等都属于微滤范畴,用于简单的粗过滤,过滤水中的泥沙、8、当压力,就能筛出大于孔径的溶质分子,以分离分子量大于500道尔顿、粒径大于2~20纳米的颗粒。
超滤膜的结构有对称和非对称之分。
前者是各向同性的,没有皮层,所有方向上的孔隙都是一样的,属于深层过滤;后者具有较致密的表层和以指状结构为主的底层,表层厚度为0.1微米或更小,并具有排列有序的微孔,底层厚度为200~250微米,属于表层过滤。
超滤、纳滤、反渗透、微滤的概念和区别
超滤、纳滤、反渗透、微滤的区别1、超滤(UF):过滤精度在微米,属于二十一世纪高新技术之一。
是一种利用压差的膜法分离技术,可滤除水中的铁锈、泥沙、悬浮物、胶体、细菌、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并能保留对人体有益的一些矿物质元素。
是矿泉水、山泉水生产工艺中的核心部件。
超滤工艺中水的回收率高达95%以上,并且可方便的实现冲洗与反冲洗,不易堵塞,使用寿命相对较长。
超滤不需要加电加压,仅依靠自来水压力就可进行过滤,流量大,使用成本低廉,较适合家庭饮用水的全面净化。
因此未来生活饮用水的净化将以超滤技术为主,并结合其他的过滤材料,以达到较宽的处理范围,更全面地消除水中的污染物质。
2、纳滤(NF):过滤精度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脱盐率比反渗透低,也是一种需要加电、加压的膜法分离技术,水的回收率较低。
也就是说用纳滤膜制水的过程中,一定会浪费将近30%的自来水。
这是一般家庭不能接受的。
一般用于工业纯水制造。
3、反渗透(RO):过滤精度为微米左右,是美国60年代初研制的一种超高精度的利用压差的膜法分离技术。
可滤除水中的几乎一切的杂质(包括有害的和有益的),只能允许水分子通过。
也就是说用反渗膜制水的过程中,一定会浪费将近50%以上的自来水。
这是一般家庭不能接受的。
一般用于纯净水、工业超纯水、医药超纯水的制造。
反渗透技术需要加压、加电,流量小,水的利用率低,不适合大量生活饮用水的净化。
4、微滤(MF):过滤精度一般在微米,常见的各种PP滤芯,活性碳滤芯,陶瓷滤芯等都属于微滤范畴,用于简单的粗过滤,过滤水中的泥沙、铁锈等大颗粒杂质,但不能去除水中的细菌等有害物质。
滤芯通常不能清洗,为一次性过滤材料,需要经常更换。
①PP棉芯:一般只用于要求不高的粗滤,去除水中泥沙、铁锈等大颗粒物质。
②活性碳:可以消除水中的异色和异味,但是不能去除水中的细菌,对泥沙、铁锈的去除效果也很差。
③陶瓷滤芯:最小过滤精度也只微米,通常流量小,不易清洗。
正渗透、反渗透、超滤、纳滤知识总结
正渗透、反渗透、超滤、纳滤知识总结一、反渗透膜、超滤膜、纳滤膜对比1、反渗透膜:是最精细的一种膜分离产品,其能有效截留所有溶解盐份及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同时允许水分子通过。
反渗透膜广泛应用于海水及苦咸水淡化、锅炉补给水、工业纯水及电子级高纯水制备、饮用纯净水生产、废水处理和特种分离等过程。
2、超滤膜:能截留0.002-0.1微米之间的大分子物质和蛋白质。
超滤膜允许小分子物质和溶解性固体(无机盐)等通过,同时将截留下胶体、蛋白质、微生物和大分子有机物,用于表示超滤膜孔径大小的切割分子量范围一般在1000-500000之间。
超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1-7ba r。
3、纳滤膜:能截留纳米级(0.001微米)的物质。
纳滤膜的操作区间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其截留有机物的分子量约为200-800M W左右,截留溶解盐类的能力为20%-98%之间,对可溶性单价离子的去除率低于高价离子,纳滤一般用于去除地表水中的有机物和色素、地下水中的硬度及镭,且部分去除溶解盐,在食品和医药生产中有用物质的提取、浓缩。
纳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 3.5-30b a r。
二、反渗透膜与超滤膜的优劣对比反渗透膜的孔径只有超滤膜的1/100比例大小,因此反渗透水处理设备能够有效去除水质当中的重金属、农药、三氯甲烷等化学污染物,超滤净水器对此则是无能为力的。
而超滤净水器能去除的颗粒污染物及细菌,反渗透全能去除。
(一)反渗透和超滤,核心部件都是膜元件。
主要区别一共有两点:1、出水水质和卫生部门的检测标准有所不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出水细菌指标,超滤按照“一般水质处理器”,菌落总数为100个/毫升;而反渗透水处理设备则为20个/毫升,要求较为严格,当然反渗透水处理设备出水水质也要比超滤好很多。
2、反渗透水处理设备是分质供水,纯水供应饮用,浓水用来洗涤;而超滤一般都是用作洗涤用水;当自来水水质较为优质时也可以用作饮用水超纯水设备。
(二)超滤的优点与缺点:优点:一般不用泵、不耗电,无电气安全问题;接头少、水压低,故障率及漏水概率相对较低;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其缺点是:去除水中化学污染物效果差;对供水特发事件效果较差;出水口感稍差;不能降低水的硬度,如自来水硬度高,煮水容器可能会结垢。
超滤、纳滤、反渗透、微滤的概念和区别(基础教育)
超滤、纳滤、反渗透、微滤的区别1、超滤(UF):过滤精度在0.001-0.1微米,属于二十一世纪高新技术之一。
是一种利用压差的膜法分离技术,可滤除水中的铁锈、泥沙、悬浮物、胶体、细菌、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并能保留对人体有益的一些矿物质元素。
是矿泉水、山泉水生产工艺中的核心部件。
超滤工艺中水的回收率高达95%以上,并且可方便的实现冲洗与反冲洗,不易堵塞,使用寿命相对较长。
超滤不需要加电加压,仅依靠自来水压力就可进行过滤,流量大,使用成本低廉,较适合家庭饮用水的全面净化。
因此未来生活饮用水的净化将以超滤技术为主,并结合其他的过滤材料,以达到较宽的处理范围,更全面地消除水中的污染物质。
2、纳滤(NF):过滤精度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脱盐率比反渗透低,也是一种需要加电、加压的膜法分离技术,水的回收率较低。
也就是说用纳滤膜制水的过程中,一定会浪费将近30%的自来水。
这是一般家庭不能接受的。
一般用于工业纯水制造。
3、反渗透(RO):过滤精度为0.0001微米左右,是美国60年代初研制的一种超高精度的利用压差的膜法分离技术。
可滤除水中的几乎一切的杂质(包括有害的和有益的),只能允许水分子通过。
也就是说用反渗膜制水的过程中,一定会浪费将近50%以上的自来水。
这是一般家庭不能接受的。
一般用于纯净水、工业超纯水、医药超纯水的制造。
反渗透技术需要加压、加电,流量小,水的利用率低,不适合大量生活饮用水的净化。
4、微滤(MF):过滤精度一般在0.1-50微米,常见的各种PP滤芯,活性碳滤芯,陶瓷滤芯等都属于微滤范畴,用于简单的粗过滤,过滤水中的泥沙、铁锈等大颗粒杂质,但不能去除水中的细菌等有害物质。
滤芯通常不能清洗,为一次性过滤材料,需要经常更换。
①PP棉芯:一般只用于要求不高的粗滤,去除水中泥沙、铁锈等大颗粒物质。
②活性碳:可以消除水中的异色和异味,但是不能去除水中的细菌,对泥沙、铁锈的去除效果也很差。
③陶瓷滤芯:最小过滤精度也只0.1微米,通常流量小,不易清洗。
超滤与反渗透
反渗透超滤 RO是英文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的缩写,中文
意思是(逆渗透),一般水的流动方式是由低浓度流
向高浓度,水一旦加压之后,将由高浓度流向低浓度,亦即所谓逆渗透原理:由于RO 膜的孔径是头发丝的一百万分之五(0.0001 微米), 一般肉眼无法看到,细菌、病毒是它的5000 倍,因此,只有水分子及部分有益人体的矿物离子能够通过,其它杂质及重金属均由废水管排出,所有海水淡化的过程,以及太空人废水回收处理均采用此方法,因此RO 膜又称体外的高科技人工肾脏。
一种孔径规格一致,额定孔径范围为0.001-0.02微米的微孔过滤膜。
采用超滤膜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过滤方法为超滤膜过滤。
超滤膜大多由醋酯纤
维或与其性能类似的高分子材料制得。
最适于处理溶液中溶质的分离和增浓,也常用于其他分离技术难以完成的胶状悬浮液的分离,其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
反渗透膜(RO) 平均过滤孔径0.0001~0.001μm,超滤膜(UF)平均过滤孔径为0.001~0.02μm。
什么是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
什么是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微滤又称为微孔过滤,它属于精密过滤,其基本原理是筛分过程,在静压差作用下滤除0.1-10μm的微粒,操作压力为0.7-7kPa, 原料液在压差作用下,其中水(溶剂)透过膜上的微孔流到膜的低压侧,为透过液,大于膜孔的微粒被截留,从而实现原料液中的微粒与溶剂的分离。
微滤过程对微粒的截留机理是筛分作用,决定膜的分离效果是膜的物理结构,孔的形状和大小。
超滤(简称UF)是以压力为推动力,利用超滤膜不同孔径对液体进行分离的物理筛分过程。
超滤同反渗透技术类似,是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
在从反渗透到电微滤的分离范围的谱图中,居于纳滤(NF)与微滤(MF)之间,截留分子量范围为50-500000道尔顿,相应膜孔径大小的近似值为50—1000A。
什么是纳滤?纳滤膜的一个很大特性是膜本体带有电荷,这是它在很低压力下具有较高除盐性能和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数百的物质,也可脱除无机盐的重要原因目前纳滤膜多为薄层复合膜和不对称合金膜,纳滤膜有如下特点:1、NF膜主要去除直径为1nm左右的溶质粒子,故被命名为“纳滤膜”,截留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00-10002、NF膜对二价或高价离子,特别是阴离子的截留率比较高,可大于98%,而对一价离子的截留率一般低于90%3、NF膜的操作压力低,一般为0.7Mpa,最低为0.3Mpa4、NF膜多数为荷电膜,因此,其截留特性不仅取决于膜孔大小,而且还有膜静电作用反渗透最早应用的反渗透膜醋酸纤维素和芳香聚酰胺非对称膜是按照海水和苦咸水除盐要求开发的,对Nacl的截留率高达99.5%以上,操作压力高达10.5Mpa,称之为高压RO,以后开发的一些高压RO复合膜使海水反渗透除盐的操作压力可降至6.5Mpa,1995年以后开发的低压RO膜可在1.4-2Mpa下进行苦咸水除盐,对Nacl的截流率仍高达99%以上。
反渗透(RO)常用术语1. 原理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用一张半透膜将纯水与含盐水隔开,纯水会向含盐水渗透并保持相应的渗透压;如果将含盐水施加大于渗透压的压力,则含盐水中的水会向纯水方向渗透,此方法被称为反渗透,该半透膜即为反渗透膜。
超滤、微滤、纳滤、反渗透解析
超滤、微滤、纳滤、反渗透2010-05-10 19:40:03| 分类:设备与仪器资料|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微滤(M F:又称为微孔过滤,它属于精密过滤,其基本原理是筛分过程,在静压差作用下滤除0.1-10μm的微粒,操作压力为0.7-7bar, 原料液在压差作用下,其中水(溶剂透过膜上的微孔流到膜的低压侧,为透过液,大于膜孔的微粒被截留,从而实现原料液中的微粒与溶剂的分离。
微滤过程对微粒的截留机理是筛分作用,决定膜的分离效果是膜的物理结构,孔的形状和大小。
能截留0.1-1微米之间的颗粒。
微滤膜允许大分子和溶解性固体(无机盐等通过,但会截留住悬浮物、细菌及大分子量胶体等物质。
微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为0.7-7bar。
超滤(UF:是以压力为推动力,利用超滤膜不同孔径对液体进行分离的物理筛分过程。
超滤同反渗透技术类似,是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
在从反渗透到电微滤的分离范围的谱图中,居于纳滤(NF与微滤(MF之间,截留分子量范围为50-500000道尔顿,相应膜孔径大小的近似值为50—1000A。
能截留0.002-0.1 微米之间的大分子物质和蛋白质。
超滤膜允许小分子物质和溶解性固体(无机盐等通过,同时将截留下胶体、蛋白质、微生物和大分子有机物,用于表示超滤膜孔径大小的切割分子量范围一般在1000-500000之间。
超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1-7bar。
纳滤(NF:纳滤膜的一个很大特性是膜本体带有电荷,这是它在很低压力下具有较高除盐性能和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数百的物质,也可脱除无机盐的重要原因。
目前纳滤膜多为薄层复合膜和不对称合金膜,纳滤膜有如下特点:1、NF膜主要去除直径为1nm左右的溶质粒子,故被命名为“纳滤膜”,截留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00-1000;2、NF膜对二价或高价离子,特别是阴离子的截留率比较高,可大于98%,而对一价离子的截留率一般低于90%;3、NF膜的操作压力低,一般为0.7Mpa,最低为0.3Mpa;4、NF膜多数为荷电膜,因此,其截留特性不仅取决于膜孔大小,而且还有膜静电作用。
超滤与反渗透术语
附件1:超滤技术术语1)原水(feed)进入超滤系统的水。
2)产水(permeate)正常工作时透过滤膜的那部分水,基本上无胶体,颗粒和微生物等。
3)通量(fLux)产水透过膜的流率,通常表达为单位时间内单位膜面积的产水量,单位为:L/m2·h 4)透膜压差(Trans-membrane pressure)简称TMP。
即产水侧和原水进出口压力平均值差异,即膜两侧平均压力差。
膜两侧平均压力=(进水压力+浓水压力)/2-产水压力如为全流过滤:则膜两侧平均压力=进水压力/2-产水压力5)反洗(Backwash)从中空纤维膜丝的产水侧把等于或优于透过液质量的水输向进水侧,与过滤过程的水流方向相反。
6)正洗(Forward wash/rinse)利用超滤进水泵及其进水从超滤进水侧正洗阀进入,从浓水排放侧的正洗排放阀排出,进一步冲洗超滤膜表面的污染物。
7)气洗(Air Scrubbing)让无油压缩空气通过中空纤维膜丝的进水侧表面,通过压缩空气与水的混合振荡作用,松解并冲走膜外表面过滤过程中形成的污物。
8)分散清洗(Chemically Enhanced Backwash—CEB)在中空纤维膜膜丝外侧即原水侧加入具有一定浓度和特殊效果的化学药剂,通过循环流动、浸泡等方式,将膜外表面在过滤过程中形成的污物清洗下来的方式。
9)化学清洗(Cleaning in place—CIP)用配置好的酸碱清洗液或杀菌剂、化学药剂从进水侧进入超滤,从浓水侧和产水侧回流至清洗水箱循环进行清洗的方式,以有效去除超滤污染物。
10)回收率(Recovery)产水占原水的百分比,回收率(%)=产水/原水*100。
11)K值K值为单位压差下的流量,它的大小直接反映膜性能的好坏,K=标准化产水量(25℃)/TMP。
Q25= Qt/(0.02t+0.5)Qt: t水温下膜组件产水量Q25:25℃ 水温下膜组件产水量t:膜组件进水水温,℃附件2:反渗透技术术语1)反渗透膜允许溶剂分子透过而不允许溶质分子透过的一种功能性的半透膜称为反渗透膜。
水质专业术语
水质专业术语一、水质专业术语1.1悬浮物(suspended solids简称SS)水中的悬浮物质是颗粒直径约在10-4mm以上的微粒,肉眼可见。
这些微粒主要是由泥沙、粘土、原生动物、藻类、细菌、病毒、以及高分子有机物等组成,常常悬浮在水流之中。
水产生的浑浊现象,也都是由此类物质所造成。
(水中杂质按其颗粒大小可分为三类:颗粒最大的称为悬浮物;其次称为胶体物;最小的是分子和离子称为溶解物);1.2胶体:(Colloid)水中的胶体物质是指直径在0.1-0.001um之间的微粒。
胶体是许多分子和离子的集合物,包括无机胶体如铁、铝、硅的化合物,有机胶体如植物或动物的肢体腐烂和分解而生成的腐殖物。
1.3 溶解物水中的溶解物质是直径≤0.001um的微小颗粒。
主要是溶解于水的以低分子存在的溶解盐类的各种离子和气体。
1.4 TDS值(total dissolved solids的缩写)TDS中文译名为溶解性总固体,又称总含盐量,测量单位为毫克 / 升( mg/L ) , 它表明 1 升水中溶有多少毫克溶解性总固体。
TDS 值代表了水中溶解物杂质含量,TDS 值越大,说明水中的杂质含量大,反之,杂质含量小。
1.5 浑浊度:(urbidity)浑浊度是表达水中不同大小、不同相对密度、不同形状的悬浮物、胶体物质、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杂质对光所产生的效应。
(1976年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浊度不超过5度)。
1.6 硬度水中的一些金属离子的浓度,如钙、镁、铁、锰、锌等,一般铁、锰、锌等离子在水中的含量很少,可以略去不计。
通常就把钙、镁离子的总浓度看作水的硬度。
硬度单位是ppm,1ppm代表水中碳酸钙含量1毫克/升(mg/L)。
中国建设部饮用净水水质标准≤300 ppm。
1.7 PPM 值PPM值表示水溶液中的溶质浓度;ppm表示百万分之一;(例:1ppm表示百万分之一);对于溶液:即1升水溶液中有1/1000毫升的溶质,则其浓度(溶质质量分数)为1pp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超滤技术术语
1)原水(feed)
进入超滤系统的水。
2)产水(permeate)
正常工作时透过滤膜的那部分水,基本上无胶体,颗粒和微生物等。
3)通量(fLux)
产水透过膜的流率,通常表达为单位时间内单位膜面积的产水量,单位为:L/m2·h 4)透膜压差(Trans-membrane pressure)
简称TMP。
即产水侧和原水进出口压力平均值差异,即膜两侧平均压力差。
膜两侧平均压力=(进水压力+浓水压力)/2-产水压力
如为全流过滤:则膜两侧平均压力=进水压力/2-产水压力
5)反洗(Backwash)
从中空纤维膜丝的产水侧把等于或优于透过液质量的水输向进水侧,与过滤过程的水流方向相反。
6)正洗(Forward wash/rinse)
利用超滤进水泵及其进水从超滤进水侧正洗阀进入,从浓水排放侧的正洗排放阀排出,进一步冲洗超滤膜表面的污染物。
7)气洗(Air Scrubbing)
让无油压缩空气通过中空纤维膜丝的进水侧表面,通过压缩空气与水的混合振荡作用,松解并冲走膜外表面过滤过程中形成的污物。
8)分散清洗(Chemically Enhanced Backwash—CEB)
在中空纤维膜膜丝外侧即原水侧加入具有一定浓度和特殊效果的化学药剂,通过循环流动、浸泡等方式,将膜外表面在过滤过程中形成的污物清洗下来的方式。
9)化学清洗(Cleaning in place—CIP)
用配置好的酸碱清洗液或杀菌剂、化学药剂从进水侧进入超滤,从浓水侧和产水侧回流至清洗水箱循环进行清洗的方式,以有效去除超滤污染物。
10)回收率(Recovery)
产水占原水的百分比,回收率(%)=产水/原水*100。
11)K值
K值为单位压差下的流量,它的大小直接反映膜性能的好坏,K=标准化产水量
(25℃)/TMP。
Q25= Qt/(0.02t+0.5)
Qt: t水温下膜组件产水量
Q25:25℃ 水温下膜组件产水量t:膜组件进水水温,℃
附件2:反渗透技术术语
1)反渗透膜
允许溶剂分子透过而不允许溶质分子透过的一种功能性的半透膜称为反渗透膜。
2)膜元件
将反渗透膜于进水流道网格、产水收集流道、产水管和抗应力器等用胶粘剂组装在一起、能实现进水与产水分开的反渗透过程的最小单元称为膜元件。
3)膜组件
膜元件安装在受压的压力容器外壳内形成膜组件。
4)回收率
指膜系统中给水转化成为产水或透过液的百分率。
膜系统的设计是基于预设的进水水质而定的,设置在浓水管道上的浓水阀可以调节并设定回收率。
回收率常常希望最大化以便获得最大的产水量,但是应该以膜系统内不会因盐类等杂质的过饱和发生沉淀为它的极限值。
渗透液流量
回收率= ——————————×100%
进水流量
5)脱盐率
通过膜从系统进水中去除固体浓度的百分率。
渗透液离子含量
脱盐率(%)=(1-————————)×100%
进水离子含量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离子含量用电导率表示。
6)透盐率
脱盐率的相反值,它是指进水中溶解性的成分(污染物)透过膜的百分率。
7)渗透液
经过膜系统产生的净化产品水。
8)流量
流量是指进入膜元件的进水流率,常以每小时立方米数(m3/h)或每分钟加仑数表示(gpm)。
浓水流量是指离开膜元件系统的未透过膜的那部分的流量。
这部分浓水含有从原水水源带入的可溶性的组份,常以每小时立方米数(m3/h)或每分钟加
仑数表示(gpm)。
9)通量
单位膜面积上透过液的流率,通常以每小时每平方米升数(L/m2·h)或每天每平方英尺加仑数表示 (gfd)。
10)稀溶液
净化后的水溶液,为反渗透系统的产水。
11)浓溶液
未透过膜的那部分溶液,为反渗透系统的浓缩水。
12)SDI
判断反渗透进水胶体和颗粒污染程度的最好技术是测量进水淤积指数(SDI 值),有时也称为污染指数(FI 值)。
它是设计RO/NF 预处理系统之前应该进行测定的重要指标,同时在RO 日常操作时也需定时地检测。
淤积指数测定方法在美国材料工程协会ASTM 标准测试方法D4189-82中已作了规定。
SDI 测量仪 测量仪器(向膜系统供应商购买)
47 mm 直径测试膜盒 图1. 淤图指图图量图2.1bar 15分图后图量膜直图47mm 孔图0.45 m 图图理图水图始500毫升所需图图t 0最后500毫升所需图图t 15
图图图
47 mm测试用膜片(孔径0.45 m)
1~5bar(10~70psi)压力表
调压针型阀
测量步骤:
测试膜片小心放在测试膜盒内,用少许水湿润膜片,少量进水排净膜盒内空气,拧紧O形密封圈,将膜盒垂直放置。
调节进水压力至2.1bar(30psi)并立即计量开始过滤500ml水样的时间t0(通过连续调节,是进水压力始终保持不变)。
在进水压力为2.1bar(30psi)下连续过滤15分钟。
15分钟后继续记录过滤同样500ml水样所需的时间t15,保留过滤后的膜片以便作进一步的分析
计算
SDI=(1-t0/t15)×100/15
或SDI=(1-t0/t15)×6.67
当t15是t0的4倍时,SDI是5。
如果水样完全将膜片堵塞住时,SDI值为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