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技术参数
养猪生产工艺有哪些
![养猪生产工艺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8d94e591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98.png)
养猪生产工艺有哪些养猪生产工艺是指以科学的方法、技术和管理手段来进行猪的养殖和生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养猪生产工艺。
一、饲料采购和配制猪的饲料是养殖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和产肉性能。
养猪场通常会从专业的饲料生产企业购买饲料,也有些大型养殖场会进行自己的饲料配制。
饲料配制需要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地选用主要原料和添加剂,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流程进行配制。
二、畜舍建设和管理畜舍的建设是为了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保障猪的生长和生活。
畜舍选址需要选择在平坦、通风、排水良好的地方,使猪在舒适的环境中生活。
畜舍建设还需要根据猪的品种和数量来确定它的形状、大小和布局。
管理方面,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控制室内温度、湿度和通风等环境参数,保障猪群的健康和生产。
三、种猪管理和繁殖种猪作为猪群的基础,其管理和繁殖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环节。
首先,需要选择健康、品质好、生长性能优良的种猪。
其次,要定期进行种猪的检疫和防疫,注重疫病的防控,保障种猪的健康。
在种猪繁殖方面,可以采取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的方式,合理地安排种猪的交配时间和数量,以提高繁殖效率。
四、幼猪育成幼猪育成阶段是指从出生到断奶的阶段,对于幼猪的管理和饲养要求较高。
首先,要对幼猪进行良好的保温和护理,保持干净、温暖的环境。
其次,要合理地喂养幼猪,提供适宜的饲料和饮水,注意饲料的营养配比,保障幼猪的生长发育。
此外,还要加强疫病预防和控制,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保障幼猪的健康。
五、育肥猪管理与饲养育肥猪的饲养是为了提高猪的肉质品质和出栏重量。
在育肥猪的饲养过程中,要掌握适宜的饲料配方和喂养方式,使猪能够快速地生长和发育。
此外,还要注意疫病的预防和控制,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保障育肥猪的健康。
养猪生产工艺的合理运用可以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提高养殖效益。
同时,要注重环保和食品安全,遵守养殖业的相关法律和规定,推动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康发展。
生猪健康养殖技术规范
![生猪健康养殖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03b6b60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61.png)
生猪健康养殖技术规范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养殖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合理的养殖技术规范是确保猪只健康成长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生猪健康养殖的技术规范,以帮助养殖户提高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
首先,环境要求是保证猪只健康成长的基础。
猪舍应该建立在开阔、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暴晒和雨淋。
猪舍内部温度适宜,通风系统要保证新鲜空气的流通。
地面要平整且易于清洁,定期消毒以防止病菌滋生。
此外,合理的照明也对猪只的生长和繁殖有重要影响,应根据猪只的需求来设置适当的照明时间和强度。
其次,饲料供给是保障猪只营养均衡的关键。
猪只的饲料应根据其不同的生长阶段和性别进行合理搭配。
要确保饲料的质量和新鲜度,避免霉变和变质对猪只的健康产生影响。
同时,饲料的投喂量也要根据猪只的需求进行合理控制,避免浪费和营养过剩。
喂食时间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喂食或者饿饱交替对猪只的消化系统造成负担。
此外,定期的疫苗免疫和疾病防控也是生猪健康养殖的重要环节。
猪只的免疫计划应该根据病毒和细菌的季节变化来制定,确保免疫效果的最大化。
同时,猪只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疾病和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对于有传染性疾病的地区,应加强病毒和细菌的监测和控制,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最后,合理的养殖管理和人员培训也是保证生猪健康养殖的关键。
养殖户应具备一定的兽医基础知识,能够识别和处理常见的猪只健康问题。
定期的培训活动可以提高养殖户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为猪只的健康提供良好的保障。
此外,在养殖管理中要注意卫生和隔离,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保持圈舍的干净整洁,及时清除粪便和污秽物,防止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综上所述,生猪健康养殖技术规范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应注意环境要求,合理饲养,定期免疫和疾病防控,以及实施科学的养殖管理。
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保证生猪的快速生长和健康发育,满足人们对优质肉食的需求。
猪饲料粗纤维水平
![猪饲料粗纤维水平](https://img.taocdn.com/s3/m/313664f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0d.png)
猪饲料粗纤维水平
猪饲料中的粗纤维水平对于不同生长阶段的猪有不同的适宜范围:
1、仔猪(断奶后至育肥前期):由于仔猪消化系统的发育不完全,对粗纤维的消化利用率相对较低,所以饲料中粗纤维含量不宜过高,一般建议控制在3%~5%之间。
2、生长育肥猪:随着猪龄的增长和消化机能的完善,生长育肥期的猪对粗纤维有一定的需求,但过多的粗纤维会影响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通常,生长肥育猪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应保持在6%~8%较为合适。
3、母猪(包括妊娠期和哺乳期):母猪饲料中适当提高粗纤维水平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胃肠道功能和防止便秘,一般推荐在8%~12%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粗纤维含量的具体设定还需要结合猪品种、生产性能要求以及饲料配方的整体平衡来考虑,并且随着养猪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深入,这些参数可能会有所调整和优化。
养猪技术手册
![养猪技术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6fa034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54.png)
养猪技术手册猪是我国重要的养殖动物之一,养猪业也是一项广泛发展的行业。
养猪技术的掌握对于养殖户来说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猪的生长发育、繁殖效果以及养猪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养猪技术的要点,帮助您更好地开展养猪业务。
1.种猪的选择与管理种猪的选择是养猪的关键。
需要选择健康、品种优良的种猪用于繁殖。
种猪的饲养管理要保证合理的饲料配方、稳定的饲养环境和适当的运动量。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驱虫和疾病防治,并进行定期的体重测定和营养评估。
2.仔猪的保育新出生的仔猪对温度和饲料要求较高。
饲喂新生仔猪时,应确保饲料的高能量和高蛋白质含量。
同时,保持仔猪舒适的温度环境,防止感染疾病。
饲喂前应先清洁母猪的乳头,避免乳头堵塞影响仔猪正常进食。
3.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育肥猪的饲养管理主要包括饲料的配制与投喂、饮水的管理、环境的控制和疾病的防治。
饲料要根据猪的生长阶段进行科学配制,并合理控制饲喂量。
饮水设施应保持清洁,保证猪群的饮水量充足。
猪舍的环境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避免发生疾病。
4.猪的疫病防控猪是易感染病原体的动物,养殖户应加强疫病的防控措施。
常见的猪病有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蓝耳病等。
养殖户应根据猪的生长阶段进行常规的疫苗接种,加强病害监测和早期发现,严格消毒措施以防止病毒传播。
5.猪舍管理与环境控制猪舍的合理建设和管理对于养猪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猪舍的设计应考虑合理的空间布局、通风换气设施以及安全的排水系统。
猪舍内要定期清理消毒,确保猪舍内无害气体的积聚。
同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养猪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需要养殖户具备丰富的养猪经验和科学的管理知识。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养猪环境和市场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希望本文所述的养猪技术要点能够为养殖户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并帮助您更好地开展养猪业务。
养猪生产常用数据指标
![养猪生产常用数据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de473f6d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92.png)
养猪生产常用数据指标表1.生产技术指标表2.猪舍参考温度表3.不同阶段的猪群饲养密度表4.各类猪群的饮水及设施表5. 母猪、仔猪和生长育肥猪的生产性能指标表6.仔猪生产性能的建议目标水平表7.断奶后仔猪达到预期生长性能的途径或措施表8. 在良好的商业条件下生长育肥猪的建议目标表9. 生长速度降低的预测成本(20-100kg体重)表10. 优化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建议表11 影响母猪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表12. 举例计算空怀或非生产日期的天数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表13. 优化母猪生产能力的饲养管理策略表14不同阶段猪群投料规则表15 猪只体温参数表16 猪场免疫参考程序表1. 生产技术指标表2. 猪舍参考温度表3.不同阶段的猪群饲养密度表4.各类猪群的饮水及设施表5. 母猪、仔猪和生长育肥猪的生产性能指标表6.仔猪生产性能的建议目标水平表7.断奶后仔猪达到预期生长性能的途径或措施表8. 在良好的商业条件下生长育肥猪的建议目标现代的肉猪品种生长速度和瘦肉率的遗传潜力都高。
在理想状况下生长育肥阶段的生长速度超过了1.2kg/天,蛋白质的沉积超过了200g/天。
虽然这些指标在实际中很少达到,但生长潜力高过目前许多猪场实际的水平,如果这些生长水平没有达到,那么就要多消耗饲料,而且达到屠宰重所需要的时间也要增加。
所造成的生产成本的增加如表9所示。
表9. 生长速度降低的预测成本(20-100kg体重)* 按生长速度1000g/天、平均采食量23kg/天进行比较* 饲料成本2000元/吨,每多一天消耗1元/天1不同国家费用可能会不同表10. 优化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建议1 20kg:3.35Mcal ME和11.0g Lys/kg (3.3g/Mcal)2 100kg:2.85 Mcal ME和7.0g Lys/kg (2.5g/Mcal)表11 影响母猪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 依断奶日龄而定表12. 举例计算空怀或非生产日期的天数所带来的经济损失限制每头母猪每年产仔数量的主要因素是每头母猪每年产仔的窝数,该数据反映的是空怀或非生产日期的天数。
计算规模化猪场各类猪群存栏及占栏头数
![计算规模化猪场各类猪群存栏及占栏头数](https://img.taocdn.com/s3/m/4d2f9d2d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87.png)
摘要:本文从规模化养猪生产流程入手,结合当前我们国家养猪业的实际状况,具体描述了规模化猪场各类猪群存栏数及占栏头数计算的依据并供应了示范计算过程,供猪场设计人员参考。
一、规模化养猪生产流程簟OOLjDg (19. 88 KB,下载次数:0)依据此生产流程,将规模化猪场的猪群分为公猪群(包括后备公猪、种公猪)、母猪群 (包括后备母猪、空怀母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哺乳仔猪群、保育仔猪群、生长猪群、育肥猪群。
二、各猪群基本经济技术参数1、公猪群(1)、后备公猪饲养天数为70天,初配体重为130-140千克,死淘率为5%。
(2)、公母比例在自然交配时为1: 30,人工授精时为1: 100。
(3)、种公猪年更新率33%。
2、母猪群(1)、后备母猪饲养天数为70天,初配体重为120-130千克,死淘率为5%。
(2)、断奶至发情天数平均为14天,情期受胎率为85%。
(3)、妊娠期为114天,确定妊娠所需天数为21天。
(4)、妊娠母猪分娩率为90%。
(5)、妊娠母猪提前进产房天数为7天。
(6)、母猪窝产活仔猪数为10.0头。
(7)、哺乳期为28天。
(8)、基础母猪年更新率为33%。
3、哺乳仔猪群(1)、哺乳期天数为28天。
(2)、哺乳期成活率为90%。
4、保育仔猪群(1)、保育期天数为42天。
(2)、保育仔猪成活率为95%。
5、生长猪群(1) ›生长猪群饲养天数56天。
(2)、生长期成活率为98%。
6、育肥猪群(1)、育肥猪饲养天数为49天。
(2)、育肥期成活率为99%。
(3)、种猪选育场种猪产品合格率为60%。
(4)、祖代猪场二元母猪产品合格率为85%。
7、各类猪群转群后空圈消毒天数为7天。
三、其他重要经济技术参数计算1、妊娠母猪饲养天数=母猪正常妊娠天数一确定妊娠所需天数一提前进产房天数= 114 一21—7=86 天2、空怀母猪饲养天数=(断奶至发情天数+确定妊娠所需天数)+21 × (1 一情期受胎率) + (妊娠母猪饲养天数/2)X(1一妊娠母猪分娩率)=(14 + 21) +21×(l-0. 85) + (86/2) X (1-0. 90)=42. 45 天3、哺乳母猪饲养天数=提前进产房天数+哺乳期天数= 7+28=35天5、母猪平均繁殖周期=空怀母猪饲养天数+妊娠母猪饲养天数+提前进产房天数+哺乳期=42. 45+86+7+28=163. 45 天6、母猪平均年产仔窝数= 365 /母猪平均繁殖周期=365 / 163. 45=2. 23窝7、母猪平均日产窝数=基础母猪头数X母猪平均年产仔窝数/ 365 = 300X2. 23 / 365 = 1.84 窝8、母猪平均周产仔窝数=母猪平均日产窝数X7 = l.84X7=12.85窝9、每头母猪平均年供应断奶仔猪头数=母猪平均年产仔窝数X窝产活仔猪数X哺乳期成活率=2.23×10×0. 9=20. 07 头10、全场年出栏产品头数=基础母猪头数X母猪平均年产仔窝数X窝产活仔猪数×哺乳期成活率X保育仔猪成活率X生长期成活率X育肥期成活率= 300X2. 23 X 10. 0×0.9×0. 95×0. 98X0. 99=5550 头11、种猪选育场年供应合格种猪头数=全场年出栏产品头数X种猪产品合格率= 5550X0. 60=3330 头12、种猪选育场年供应商品猪头数=全场年出栏产品头数一合格种猪头数=5550-3330 =2220 头13、祖代猪场年供应合格二元母猪头数=全场年出栏产品头数X0. 5X种猪产品合格率= 5550×0.5×0. 85=2356 头14、祖代猪场年供应商品猪头数=全场年出栏产品头数一合格二元母猪头数=5550—2356=3194 头15、商品猪场年供应商品猪头数=全场年出栏产品头数=5550头四、存栏猪群结构及占栏头数计算1、种公猪存栏头数=基础母猪头数X公母比例= 300X0. 033=10头。
畜牧学概论复习资料
![畜牧学概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e01690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0b.png)
畜牧学概论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胴体重:屠宰后去头、蹄、尾及内脏,保留板油和肾脏的躯体分量为胴体重。
2、屠宰率:指胴体重占屠宰前体重的百分率。
屠宰率(%) = (胴体重÷宰前重) ×100%。
3、背膘厚(back fat thickness):宰后胴体背中线肩部最厚处、胸腰椎结合处和腰荐椎结合处三点膘厚的平均值为平均背膘厚。
4、日增重= (结束重-起始重) /育肥天数5、饲料转化率:也称耗料增重比或者增重耗料比。
饲料转化率=育肥期饲料消耗量 /(结束重—起始重)。
6、全进—全出 (养猪生产):在同一时间内将同一辈子长发育或者繁殖阶段的工艺猪群,全部从一种猪舍转至另一种猪舍。
7、反刍:动物采食的饲料在瘤胃内被浸润和软化,约经 0.5-1.0 小时后又被逆呕回口腔内,再子细咀嚼后咽下,这个过程称为反刍。
一、养猪生产1、哪些因素影响年产胎次?妊娠期、哺乳期、配种间隔期2、畜牧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畜牧生产和种植业的关系 a、农业生产体系:植物农业+动物农业 b、二者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两个部门。
(2) 改善国民膳食结构,提高健康水平。
(3) 为工业提供原料,促进出口创汇 a、带动食品加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b、促进外贸事业的发展。
3、猪的生物学特性:(1) 性成熟早,繁殖率高,世代间隔短 (2)饲养周期短,生长速度快,积脂力强 (3)食性广,饲料报酬高 (4)屠宰率高,产肉性能高,肉脂品质好 (5) 猪的嗅觉和听觉灵敏,视觉不发达 (6) 小猪怕冷,大猪怕热 (7) 定居漫游,喜清洁,易调教,群居位次明显。
4、提高肉猪生产力的技术措施(1)选择优良的品种和杂交的组合(2)适宜的营养水平和饲喂方法(3)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4)加强肉猪的管理技术。
5、猪的行为习性:采食行为、排泄行为、群居行为、争斗行为、性行为、母性行为、活动与睡眠、探索行为、异常行为、后效行为。
6、种公猪的饲养管理:(1)单圈饲养(2)加强运动(3)定期称重(4)刷试和修蹄(5)定期检查精液品质(6)夏季防暑降温(7)保证营养需要(8)定时定量饲喂(9)控制喂料量。
规模化养猪场生产技术参数
![规模化养猪场生产技术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2d6efbfd195f312b3169a598.png)
一、规模化养猪场的生产技术目标参数对规模化、工厂化养猪场制订科学合理的生产技术目标,是发展现代养猪生产的前提和落脚点。
而生产技术目标又是猪场制定其他系列技术参数的基础和前提。
应以取得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为出发点,按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和条件来确定生产目标。
我国规模养猪的生产技术性能指标:1、繁殖性状指标(1)、产仔数:每头母猪平均年产仔2.2窝,经产母猪每胎平均产仔10头,初产母猪则为9.5头;(2)、产活仔数:经产母猪每窝平均产活仔10头,初产母猪为8.5头;(3)、初生个体重:1.1—1.4千克;(4)、初生全窝重:11—14千克;(5)、断奶全窝重:45—65.7千克(6)、哺育率(断奶成活率):90%以上(7)、母猪年产窝数:2.2窝(8)、母猪产后14天配种率:90%以上(9)、一次情期受胎率85.0%(10)、仔猪35日断奶,成活率达到90.0%以上,断奶重达8.5公斤。
(11)、育成仔猪:仔猪断奶后在育成舍培育35天,培育期成活率在98.00%以上,70日令转群重达到28—30公斤。
2、生长肥育性状指标(1)、平均日增重:750—800克,育肥期105天(18周),平均体重达100公斤出栏,育成期成活率在98.0%以上,育成期每增重一公斤活重消耗饲料在2.8—3.0公斤以下。
(2)、出栏率:160.0%(3)、全群料肉比:生产每千克肉猪活重消耗的饲料数量,若以仔猪出生到育肥应摊的母猪和公猪所消耗的饲料加上肥育猪本身消耗的饲料计算,约为3.5—3.8公斤。
(4)、肥育速度:170—180日龄,体重达100公斤;3、胴体性状指标(1)、屠宰率:75%(2)、背膘厚:1.4CM以下(3)、瘦肉率:60%以上4、经济技术指标(1)、每头肥猪占用的建筑面积及生产成本:每头肥猪所占用的建筑面积一般为0.8—1.0平方米。
(2)、劳动生产率:按全员(养猪场的全员包括直接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计算劳动生产率,每个劳动人员年生产肉猪400—500头。
DB34T1133-2010
![DB34T1133-2010](https://img.taocdn.com/s3/m/ab4a72522e3f5727a5e9629f.png)
ICS65.020.30B 43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DB 34/T 1133—2010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 1133—2010前言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安徽省涡阳县畜牧兽医局、安徽省兴安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黄山市同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昌力良种猪繁育基地、合肥宏峰养猪场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重龙、赵瑞莲、殷宗俊、周芬、赵瑞宏、汪丽、纪岭、吴东、潘孝成、吴义景、钱萍、汪乃威、韦秀宏、钱蓉。
IDB34/T 1133—2010生猪健康养殖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猪健康养殖过程中猪场建设、引种与出售、饲养管理、环境控制与保护、病死猪处理、生猪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等环节应遵循的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自繁自养模式的集约化规模养猪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 l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 16549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GB l6567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GB/T 17823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兽医防疫工作规程GB/T 17824.1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建设GB/T 17824.3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设备GB/T 17824.4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NY/T 65 猪饲养标准NY/T 1222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NY 5030 无公害食品 生猪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 5032 无公害食品 生猪饲养饲料使用准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养猪技术手册
![养猪技术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ce0405c9b9f3f90f76c61b25.png)
生产性能:据300多窝初产母猪和1000多窝经产母猪调查统计,产仔数分别为9.4头和11.3头。初生重一公斤以上,60日龄断奶10公斤以上,生后8月龄体重公猪96公斤,
八眉猪分大八眉猪和二八眉猪两个类型。由于大八眉猪发育慢,成熟晚,产仔少,不能适应当今养猪生产需要,数量逐渐减少,目前绝大部分是二八眉猪,据统计其它主要产区约有八眉猪18万头,种母猪1.5万头。
体形外貌:体格中等,被毛黑色,头较狭长,耳大下垂,额有细而浅“八”字皱纹,四肢较结实,乳头多为6对。
生长发育:二八眉猪3月龄体重为8.71公斤,4月龄为14.2公斤,8月龄为34.8公斤,10月龄为45.4公斤。
外型特征:头大额宽,耳特大,柔软下垂过嘴巴,嘴短微凹,皮厚而松软,额部体侧和后腿的皮肤有明显皱褶,被毛黑色稀疏,毛丛密,皮呈淡红色或青灰色,这种特征与分布于上海的枫泾、梅山。嘉兴黑猪更显粗糙,而江苏米猪较为细致,二花猪介于中间。毛色有全黑(二黑、嘉兴、米猪)四脚白(枫沙、梅)。乳房发育良好,有效乳头在8对以上。
繁殖性能:性成熟早,小公猪3月龄,体重40公斤时出现性行为。小母猪初情期在3—3.5月龄之间,性成熟期在4—4.5月龄,适宜配种年龄7—8月龄,初产仔猪数9头,经产11头能上能下。
2、哈白猪(哈尔滨白猪)
产于黑龙江南部和中部地区,以哈尔滨市及其周围各县饲养头数较多,哈白猪的育种工作开始较早,早在1945年前,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时曾先后用约克夏、巴克夏与民猪进行杂交,但毫无计划,解放后1958年才制订了杂交改良方案,确定再用苏白猪进行杂交,经过长期选育,组成核心群,进行自群繁育,直到1978年(科技大会)国家正式承认为新品种,79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82年中央农委与国家科委颁奖。
猪场管理常用生产指标
![猪场管理常用生产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29055c8a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5c.png)
工厂化养猪场猪群结构
▪ B.后备猪
▪ 500头♀×30%年更新率/52周=3头后备猪补充/ 周 4周的驯化期+8周的配种及怀孕确认期=12周 12周×3头/周=36个后备母猪位置: 采用大圈饲养,1.8平方米/头5—6头/圈 需圈数:36/6=6个后备母猪圈
▪ 则共需配种母猪圈数为: A+B=33+6=39个
每头猪占用猪栏地面面积建议值
猪类别
体重 (公斤)
每头猪占用猪栏地面 面积建议值(m2)
每圈头数
采食宽度(cm2/头)
公猪
140-250
怀孕母猪
140-250
分娩母猪
--
仔猪(离奶前)
<8
小猪(保育阶段)
<25
中猪(生长阶段)
40<
育肥猪(育成阶段)
90-110
4-6 1.2-1.5 1.3-1.5 0.16-0.25 0.3-0.32 0.5-0.55 0.9-1.2
础免疫后再强化免疫一次 猪瘟苗不做超免,就后延到35日龄肌
注1头份,或按说明书使用
与猪瘟疫苗注射时间应间隔一周以上 或按使用说明书使用
——
按说明书的方法使用
——
配
配
种
月
种
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日
4.25
5.26
6.23
7.24
8.23
9.23
10.23
11.23
12.24
1.23
2.23
工厂化养猪场猪群结构
▪ 公猪圈数 ▪ 500/20:1=25头公猪位置(含后备公猪) ▪ 公猪采用单圈饲养,圈舍为: ▪ 长:4米内圈+3米外圈=7米 ▪ 宽:3米
世界各国养猪数据大分享
![世界各国养猪数据大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7a667025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3.png)
世界各国养猪数据⼤分享本⽂列举和⽐较2013年欧美主要养猪国家关键⽣产参数,旨在向读者全⽅位地展⽰不同国家养猪特点。
数据来源于英国养猪协会BPEX于2014年12⽉5⽇发布的InterPIG全球养猪报告,此报告由BPEX联合各国养猪协会联合制作。
所列举国家包括欧洲:丹麦、荷兰、法国、德国、英国、西班⽛以及欧盟平均值;北美洲:美国、加拿⼤;南美洲:巴西。
⼀、繁殖性能:1. 那个国家的PSY最⾼?PSY——每头母猪每年提供断奶仔猪数,是表征猪群繁殖性能的重要参考指标。
在这个指标上丹麦做得最好,全国平均PSY达到了30,其次是荷兰,全国平均28.97。
⽽加拿⼤、英国、美国猪群PSY表现最差,均低于25。
除了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在母猪年提供保育猪数量和母猪年提供出栏肥猪数量⽅⾯,保持相同趋势。
2. 哪个国家的母猪年产窝数最多?年产窝数越多,则母猪⾮⽣产天数越少,相应减少因此产⽣的损失(少产的仔猪+饲料精液浪费等)。
9国中荷兰和美国的母猪年产窝数最多为2.37,丹麦的最少为2.25。
⼆、⽣长性能:1. 那个国家猪死亡率⾼?保育猪死亡率和育肥猪死亡率最⾼的都是美国,分别达到3.87%和5.04%,全程(哺乳期除外)死亡率总计8.91%。
⽽最低的都是巴西,分别为2.00%和2.20%,全程(哺乳期除外)死亡率总计4.20%。
2. 哪个国家的猪长得快?那个国家的猪料⾁⽐最低?长得快⽅⾯,丹麦和加拿⼤的猪长得最快,育肥期⽇增重分别达到916g和878g。
其他国家相差不⼤,都在800g左右。
西班⽛最低,只有676g。
饲料转化率⽅⾯,有三个国家的育肥期料⾁⽐达到了2.6,分别为巴西、荷兰、西班⽛,⽽料⾁⽐最⾼的是加拿⼤,为3.02。
三、屠宰性能:1. 哪个国家猪的瘦⾁率最⾼?不同国家的育肥猪出栏重量不同,美国、加拿⼤、德国⼀般在120公⽄左右出栏,丹麦、英国⼀般在100kg左右出栏。
英国猪出栏时的平均瘦⾁率最⾼,为61.4%;瘦⾁精合法化且普遍⼤量使⽤的美国,猪的瘦⾁率第⼀,但是是倒数,仅55.5%!值得反思!2. 哪个国家的母猪造⾁能⼒最强?造⾁能⼒是评价⼀头母猪综合⽣产性能的⼀个⽐较全⾯的指标。
猪场负责人必须掌握的养猪知识
![猪场负责人必须掌握的养猪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73fa6b11a37f111f1855b59.png)
膘 后 在 2 0 m 以 下 , 肥 猪 上 市 的 均 匀 天数 为 7 。断 奶仔 猪转 移 到 保 育 舍 , 仔 窝数 ÷ 分娩率 ÷ 情期受胎率 . c d
度 9% 以上 ,每头母 猪年提供 商品猪的 在 保育舍的时 间为 6周或者 7周 ,保育 5
的利润 。
母猪每年可提供的商品猪头数 :年
天数 , 五是 关注断奶猪 、保育 猪转 群时 出栏肥猪数 ÷ 基本母 猪数 的平均 体重 ; 是猪场的每 月饲料 、兽 六 生 猪存 栏 数 =产 仔母 猪 数 +怀 孕 母 猪数 +空 怀和 待 配后备 母 猪 配种—— 分娩—— 泌乳母猪、哺
产 房仔 猪数 =周 产仔 窝数 ×哺 乳
头数 应该 在 2 头 以上 ,全 程料 肉 比在 舍的成活率 9 %, 6 5 随后转入生长育肥舍 , 周 期 × 窝 产 仔 数
2 8 : 1 下 , 无 药 残 。 能 够 最 大 限 度 时 间 为 l ,育 肥 猪 成 活 率 9 %。 . 以 5周 8 保 育 仔 猪 数 = 周 产 仔 窝 数 × 保 育 猪 场 的 公母 比 例 本 交 为 1 :2 ,育 周 期 × 窝 产 仔 数 × 哺乳 成 活 率 5 生 长 育 肥 猪 数 = 周 产 仔 窝 数 × 生 长 育 肥 周 期 X 窝 产 仔 数 × 哺 乳 成 活 率
一
年产窝数 =3 5 6 繁殖 周期 d÷
周产 仔 窝数 =基本 母猪数 ×年产
1 3 的生产 管理 ,养猪场负责 人又需要掌 2 0~ 20左 右 。 配 种 后 , 妊 娠 时 间 为
握哪些知 识呢?下面就作 为猪场 负责人 l4d 1 ,分娩后 ,哺乳时 间为 2 l~ 2 d 窝 数 ÷5 8 , 2周
猪的饲养标准
![猪的饲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d0d5a3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8.png)
猪的饲养标准
猪是我国重要的家畜之一,肉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肉类食品来源。
因此,科学合理的猪的饲养标准对于提高猪的生产
性能、保障猪肉质量、提高养猪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饲料、环境、疫病防治等方面介绍猪的饲养标准。
首先,饲料是猪的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
合理的饲料配方
能够满足猪的生长需求,保证猪的健康和生长速度。
一般来说,猪
的饲料主要包括粗饲料和浓饲料两大类。
粗饲料主要包括玉米、豆粕、麦麸等,浓饲料主要包括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等添加剂。
在饲
料配比上,需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的需求进行合理的配比,保
证猪的生长发育。
其次,猪的饲养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干净、通风、明亮、温馨的养殖环境对于猪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猪舍的设计和建设需
要考虑到通风、隔离、保暖等因素,保证猪的生长环境舒适。
此外,定期对猪舍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猪舍的卫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疫病防治也是猪的饲养标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猪的
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害。
因此,定期对猪进行
疫苗接种,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对于保证猪的健康生
长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猪的饲养标准涉及到饲料、环境、疫病防治等多个
方面。
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猪的饲养标准,才能够保证猪的健康生长,提高养猪效益,保障猪肉质量。
希望广大养殖户能够重视猪的
饲养标准,科学合理地进行猪的养殖,为我国的肉类生产做出贡献。
规模化猪场相关参数
![规模化猪场相关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c6891dae852458fb760b563b.png)
规模化猪场相关参数如下参数均是建立在管理水平较高的规模化、集约化猪场的基础上,各参数值均较咼。
一、生产性能参数(一)基本参数(以年出栏10000头的规模猪场为准)以一个仔猪28日龄断奶的万头猪场为例。
下表中后部分的数据由前部分推算出, 该猪场需要生产母猪551头。
本表是后继参数计算的基础注:1“校正空怀期”系本文给定的名词,是指在普通意义“空怀期”的基础上考虑了情期受胎率、发情期偏差等因素给出能较实际代表母猪平均非妊娠和哺乳时间的参数,为了便于本文后继指标的计算。
2本表中年产胎次计算方法:年产胎次= 365/ (妊娠期+哺乳期+校正空怀期),而不是按通常意义上的计算公式,二者计算结果相近。
(二)每头商品猪各阶段日增重、采食量、料肉比全期料肉比2.59:1,每头商品猪达100kg出栏体重全期总耗料约255kg,这是指优良猪种在良好管理条件、营养水平高的饲粮的条件下可达到的指标。
在各方面条件都不好的情况下,全期采食量可能会达到300kg以上,料肉比达3:1。
(三)每头生产母猪年耗料量下表空怀期日耗料量在生产中通常变动较大,具体给食量以母猪的体况决定,高者可达4kg以上,也可饲喂哺乳母猪料,本资料中供给 2.5kg妊娠料。
由本表可见,每头生产母猪年耗料约1吨,妊娠料和哺乳料基本各占一半(四)生产种公猪和后备公母猪耗料量本资料中后备公母猪的采食量依据商品猪计算。
一些猪场后备公母猪有专用的饲(五)年出栏万头猪场饲料需要量万头猪场(551头生产母猪)年需要配合饲料3180.7吨,即包括种猪饲料在内,全群料肉比3.18:1,是在良好条件下可实现的指标,特别是本资料中母猪的年产仔数高,需要的母猪少,节约了饲料。
生产实践中,各方面均差的条件会使该指标达到 3.6:1以上。
(六)100头母猪猪场年饲料需要量一个规模的猪场饲料需要量用前表数据(万头猪场)除 5.51即可得到。
二、环境参数(一)温度(二)湿度相对湿度要求为50〜70%。
养猪常用参数
![养猪常用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3c14030d6c85ec3a87c2c523.png)
养猪常用参数一、各类猪群猪舍有效建筑面积见表1、表2。
表1 中国猪舍有效建筑面积(米2/头)表2 欧共体91/630/EEC规程中规定猪最低躺卧面积(1998年1月1日)二、猪舍建筑设计参数猪舍规格(以人字顶为例)深度8~8.5米(产房可达10米),开间3~4米,长度50~70米(视地形而定),沿口(滴水)2.6~3米),山高(四平到人字顶)1.6~1.8米。
1) 猪栏1. 繁殖舍(公猪栏和配种栏) 采用待配母猪与公猪分别相对隔通道配置,半敞开式的饲养。
公猪栏为3.0米*2.4米*1.4米,边墙高1.4米,上面采用转帘,每栏一头公猪。
另外设立专门运动道。
2. 限位舍 饲养妊娠35天以前的母猪,以后就移到大栏饲养。
这种限位饲养模式比妊娠期全程限位有三大好处:①在此母猪安静,不能咬斗,可防止附植前和胚胎流产;②妊娠早期必须减料,限位饲养食槽隔开,母猪各吃自己的那份饲料,不致造成多吃与少吃;③妊娠中后期母猪走出限位栏,大栏饲养,适当增加运动,改善母猪的福利,利于胎儿生长,减少难产发生。
栏位尺寸为2.1米*0.6米*1.0米; 限位栏数=母猪总数*在限位栏天数365 =300*(35+35)365 =58或限位栏数占母猪总数的20%。
300*20%=603. 产仔舍 高床,母猪产仔栏设在离地面20CM 处,漏缝地板上装有限位架(2.1米*0.6米*1.0米)、仔猪围栏(位于限位架两边,2.1米*0.5米*0.6米)、仔猪保温箱、饮水器、母猪料槽及仔猪补饲槽;产仔数=母猪总数*年产窝数*分娩占用时间365 =300*2*45365 =74分娩占用时间=进栏适应天数+哺乳天数+消毒时间=7+35+3=45 或产床数占母猪总数的25% 。
300*25%=754. 保育舍 高床保育栏设在离地面20厘米以上处,2.0米*2.0米*0.7米,漏缝地板上装有饮水器、料槽;保育栏数=母猪总数*胎数*头数/胎*分娩占用时间365*10/栏 =300*2*9*45365*10=675. 母猪舍 大栏,半敞开式群养,栏的尺寸为4.4米*2.0米*1.0米,边墙高1.2米,上面采用转帘。
养猪用语及生产指标
![养猪用语及生产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ff82aefb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b.png)
养猪用语及生产指标养猪是农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指标对于农户和养殖场的经济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养猪用语及相关的生产指标的详细介绍。
一、养猪用语1.出栏:指猪只已经达到市场出售的标准并被出售或屠宰的过程。
3.配种:指将母猪和公猪进行交配以产生后代的过程。
4.分娩:指母猪产下仔猪的过程。
5.育肥:指将仔猪或其他幼猪养肥至合适出栏重量的过程。
6.猪舍:指专门用于养猪的建筑物,提供适宜的环境和设施供猪只生活和生产。
7.猪粪:指猪只排泄的粪便,通常用作农田有机肥料的一种资源。
8.保健:指对猪只进行疫苗注射、驱虫等预防措施,以保持猪只的健康状态。
9.饲料:指供给猪只食用的各种食物,通常是以谷物、豆粕、鱼粉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
10.饮水:指为猪只提供饮用的水源,保证猪只的正常生长和健康。
二、养猪生产指标1.存栏量:指养猪场或农户目前饲养的猪只总数。
2.断奶率:指仔猪在特定时期内成功断奶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3.育肥率:指仔猪或其他幼猪养肥至合适出栏重量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4.每窝产仔数:指母猪每次分娩的仔猪数量,通常以头数表示。
5.每窝成活仔数:指母猪每次分娩后成活的仔猪数量,通常以头数表示。
6.饲养周转率:指在一定时间内从饲养完一批猪只到再次新进一批猪只需要的时间,通常以天数表示。
7. 饲料转化率:指猪只摄入的饲料与体重增长的比率,通常以kg/kg或kg/lb表示。
8.疾病发病率:指存栏猪只中发生疾病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9.死亡率:指存栏猪只中死亡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10.出栏重量:指将猪只出栏时的平均重量,通常以公斤或磅表示。
以上是养猪用语及相关的生产指标的介绍,这些指标对于养猪业的管理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农户和养殖场来说,通过合理控制这些指标,可以提高养猪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万头养猪场全进全出设计主要参数
![万头养猪场全进全出设计主要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04ae71ee5f0e7cd1852536bd.png)
万头养猪场全进全出设计的主要参数实现全进全出工艺,关键在于猪群分组,以周为节拍将猪群分为若干组,每组猪群同时进人某猪舍饲养一定时间后,同时全部转出猪舍,腾空后彻底清洗、消毒,再进下一批猪。
繁殖节律和主要工艺参数繁殖节律以7天为宜,7天是发情周期21天的倍数,便于配种、减少空配。
应根据种猪群的遗传基础、生产力水平、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物质保障条件、已有的历年生产记录和各项信息资料等,实事求是地确定各参数(见表)按照上述参数计算,万头猪场实际存栏应为:公猪群存栏600x1/25=24头;后备公猪24xl/3=8头。
母猪群存栏为:空怀母猪:600x2.34x(14+21)/365=135头;妊娠母猪:600x2.34x86/365=330头;泌乳母猪:600x2.34x(7+28)/365=135头;后备母猪:600x30%x2.34x35/365=40头;哺乳仔猪:600x2.34x10x28/365=1081头;保育仔猪:600x2.34x10x0.95x35/365=1216头;生长猪:600x2.34xl0x0.9x0.95x56/365=1848头;肥育猪:600x2.34x10x0.95x0.98x49/365=1585头。
确定占栏头数和圈栏数要考虑猪群周转时进行空栏消毒、维修而确定的虚拟存栏数,用以计算各类猪群所需的各类圈数,计算方法为:存栏猪数x(饲养日+消毒维修日)/饲养日空怀母猪:135x(35+7)/35=162/6=27个圈栏;妊娠母猪:33lx(86+7)/86=358/4=90个圈栏;泌乳母猪:135x(35+7)/35=162个产床;后备母猪:4Ox(7+35)/35=48/6=8个圈栏;种公猪加后备公猪共25头,25个单体栏;保育猪:1216x(35+7)/35=1460,原窝保育,162个保育床;生长猪:1848x(56+7)/56=2079/8=260个圈栏;育肥猪:1585x(49+7)/49=1812/8.4=227个圈栏。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主要技术参数(精选五篇)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主要技术参数(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96c7d218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98.png)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主要技术参数(精选五篇)第一篇: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主要技术参数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主要技术参数(试行)自繁自养模式的猪场,按每一头能繁母猪年产活仔猪20头建设母猪舍和仔猪保育舍,按年出栏量的三分之一作为存栏量建设育肥猪舍。
猪舍可选择单列式、双列式、多列式等几种。
下面是双列式猪舍设计和建设尺寸,其它形式可参照。
一、圈舍建设尺寸1、每栋圈舍屋檐距地面高度为不低于2.6米。
2、圈舍长度因各场地形及养殖规模而定,每栋长度不宜超过70.0米,宽度8.0米以上为宜。
3、走道宽不低于1.2米。
4、每栋猪舍大门设消毒池,长度同走道宽,宽度不低于0.7米,深度不低于0.1米。
5、相邻二猪舍纵墙间距不低于6.0米。
6、猪舍距围墙不低于2.0米。
二、猪栏尺寸1、公猪栏公猪栏要比母猪和肥猪栏宽,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头,圈高1.2米以上,栅栏结构可以是混凝土或金属,便于通风和管理人员观察和操作。
2、母猪栏空怀和妊娠采用限喂栏或小群饲养,两种模式可任选其一。
限喂栏长1.8米~2.2米,宽0.6米~0.7米。
小群饲养的圈栏宽度不低于2.4米。
3、母猪产床母猪分娩可采用母猪产床或在平养圈舍内设置仔猪保温箱,两种模式可任选其一。
母猪产床长2.0米~2.2米,栏宽0.6米~0.7米;仔猪围栏左右宽各0.4米~0.6米。
平养圈舍内设置的仔猪保温箱长1.0米~1.1米,宽0.5米~0.6米,高0.6米~0.8米。
4、保育栏保育栏长2.1米~2.4米,栏宽1.7米~2.4米;设置1个保温箱长1.0米~1.1米,宽0.6米~0.8米,高0.6米~0.8米。
5、育肥猪栏圈长3.0米以上,宽3.2米以上;栏高0.8米~1.1米,圈栏门宽0.6米左右。
三、猪舍间距综合考虑防疫、采光、防火、排污条件要求,猪舍间距为6.0米以上。
四、猪场大门及猪舍门窗1、大门宽4.0米以上、高2.0米以上。
在大门处设置边小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
猪
怀孕期
38.7
13~18
70~80
产前24小时
38.7
35~45
产前12小时
38.9
75~85
产前6小时
39
95~105
第一头仔猪出生
39.4
35~45
产后12小时
39.7
20~30
产后24小时
40
15~22
产后1周
39.3
断奶后1天的母猪
38.6
公猪
38.4
13~18
70~80
二、主要生产技术指标
养猪技术参数
一、猪的生理指标
阶段
温度C(范围+-0.3C)
呼吸率(次/分)
心率(次/分)
初生猪
39
50~60
200~250
1小时
36
12小时
38
24小时
38.6
哺乳仔猪
39.2
断奶仔猪9~18kg
39.3
25~40
90~100
生长猪27~45kg
39
30~40
80~90
育肥猪45~90kg
38.8
25~35
全年上市商品猪
1612
3432
5148
6916
8632
10348
四、规模猪场环境参数
1、每头猪占用猪栏地面面积建议值
猪类别
体重(公斤)
每头猪占用猪栏地面面积建议值(㎡)
每圈头数
采食宽度(平方厘米/头)
公猪
140—250
4—6
1
35—45
怀孕母猪
140—250
1.2—1.5
1
35—40
分娩母猪
130—200
1.3—1.5
1
40—50
奶仔猪
1.5—8.5
0.16—0.25
1窝
小猪(保育阶段)
8.5—35
0.3—0.32
8—12
18—22
中猪(生长阶段)
35—75
0.5—0.55
8—12
35
育肥猪(育成阶段)
75—100
0.9—1.2
8—12
35—40
2、各饲养段的适宜温度和湿度
猪的类别
日龄
推荐的适宜温度(℃)
45.
110
2.1~2.2
52.
120
2.25~2.3
59.
130
2.4~2.5
66.
140
2.55~2.6
74
150
2.7~2.8
82
160
2.9~3.0
91
170
3.2~3.5
101.
合计
252
101.
24
48
72
96
144
后备母猪
10
20
26
39
45
52
公猪(包括后备公猪)
5
10
15
20
25
30
哺乳仔猪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生长猪
216
438
654
876
1092
1308
育肥猪
495
990
1500
2010
2505
3015
合计存栏
1026
2058
3098
4145
5354
6211
保育期
6—7
乳猪壮、S6020、S1811
8—35
340—470
0.6—1.0
(平均日投料量)
1:1.5—1.80
生长期
10—12
852、S412或S413
35—75
600—785
自由采食
1:2.3—2.6
育肥期
3—4
三月肥、S414或SP414
75—100
720—1200
限料饲喂
2.2—2.5
自由采食
92%
母猪使用年限
3年(6—8胎)
保育猪的成活率
96%
公 :母比例
1:25
生长肥育猪成活率
98%
公猪使用年限
4年
三、规模猪场猪群结构
猪群类别
生产母猪(头)
存 栏 猪 数 (头)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空怀配种母猪
25
50
75
100
125
150
妊娠母猪
51
102
156
204
252
312
分娩母猪
猪群类别
总需水量
饮水量
种公猪
25
10
空怀配种母猪
25
12
带仔哺乳母猪
60
20
断奶仔猪
5
2
后备猪
15
6
育肥猪
15
6
五、饲料饲养参考表
饲养
阶段
饲养周期(周)
饲料种类
体重(KG)
日增重
克/天
体重与投料量(KG)
料肉比
体重 每头每日投料量
哺乳期
3—4
教槽料:乳猪宝
1.2—8
200—240
0.6—1.0
(4周内投料总量)
推荐的适宜湿度(%)
仔猪
初生几小时
32—35
60—75
60—80
7日以内
27—32
14日以内
23—27
14—28日以内
23—25
28—35日龄
25—26
保育猪
35—56日龄
21—23
60—80
56日龄以后
16—19
育肥猪
12—18
公猪
10—18
产仔母猪
18—22
妊娠母猪
13—20
3、猪群需水量标准(公斤/头,日)
1:3.1—3.5
合计
22—27
100
675
2.8—2.9
六、猪场各阶段猪只采食量
日龄(日)
采食量度(kg/日)
标准体重(kg)
10
2
20
5.5~6
30
0.5
8~9.
40
0.75
11~12
50
1.00
15.
60
1.20
20.
70
1.40
26.
80
1.6~1.7
32.
90
1.8~1.9
38
100
1.95~2.0
发情周期
21天
全期成活率
90%
怀孕期
114天
配种分娩率
85%
哺乳期
21~28天
仔猪出生重
1.2~1.4kg
断奶至下次发情
3~10天
21日龄个体重
6kg
母猪年产胎次
2.2胎
28日龄个体重
7.5~8kg
经产母猪窝产活仔数
10头
8周龄个体重
18Kg
初产母猪窝产活仔数
8.5
24周龄个体重
93~100kg
哺乳仔猪的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