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类心脏起搏点分析与心搏曲线观察

合集下载

(整理)实验六蛙心起搏点分析及心搏动曲线描记084120003陈明辉.

(整理)实验六蛙心起搏点分析及心搏动曲线描记084120003陈明辉.

实验六蛙心起搏点分析及心搏动曲线描记一、实验目的1、学习暴露蛙类心脏的方法,熟悉心脏的结构;2、观察心脏各部位节律性活动的时相及频率;3、学习在体蛙类心脏活动的记录方法。

二、实验原理两栖类动物的心脏为两心房、一心室,心脏的起搏点是静脉窦。

静脉窦的节律最高,心房次之,心室最低。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活动节律服从静脉窦的节律,其活动顺序为:静脉窦、心房、心室。

这种有节律的活动可以通过张力传感器在生理信号采集系统中记录下来,称为心搏曲线。

三、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牛蛙2、实验器材:蛙心夹,常用手术器械,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支架,双凹夹,培养皿,滴管,任氏液,秒表,棉线。

四、实验流程实验动物双毁髓暴露动物心脏记录心搏曲线观察心搏曲线斯氏第一结扎斯氏第二结扎五、试验方法和步骤1、暴露动物心脏取牛蛙一只,用刺蛙针通过枕骨大孔损毁脑和脊髓后,背位固定于蛙板上。

左手持有齿镊提起胸骨剑突下端的皮肤,用手术剪剪开一个小口,然后将剪刀由切口处伸入皮下,沿左、右两侧锁骨方向剪开皮肤。

将皮肤掀向头端,再用有齿镊提起胸骨剑突下端的腹肌,在腹肌上剪一口,将剪刀伸入胸腔(勿伤及心脏和血管),沿皮肤切口方向剪开胸壁,剪断左右乌喙骨和锁骨,使创口呈一倒三角形。

用眼科镊提起心包膜,用眼科剪刀小心地剪开心包膜,暴露心脏。

2、观察心脏的外部结构从心脏的腹面可看到心房、心室及房室沟。

心室右上方动脉根部有一膨大,称动脉圆锥。

动脉干由此发出,向上分成左右两支。

用玻璃分针将心脏翻向头侧,可见心房下端有节律搏动的静脉窦。

在心房与静脉窦之间有一条白色半月形界线,称为窦房沟。

3、观察心搏过程仔细观察和记录静脉窦、心房及心室收缩的频率、顺序和相互关系。

4、仪器的准备打开计算机采集系统,接通张力传感器输入通道。

5、心搏曲线记录用系线的蛙心夹夹住少许心尖部肌肉。

蛙心夹的系线与张力传感器的应变梁孔连接,调节系线的拉力,使心脏的收缩活动在显示屏上出现。

调整扫描速度,使心搏曲线的幅度与宽度适中。

蛙心起搏点分析蛙心搏动观察和心搏起源的分析深度分析

蛙心起搏点分析蛙心搏动观察和心搏起源的分析深度分析
(二)内容 1.观察蛙(或蟾蜍)心的解剖结构。 2.蛙类心脏起搏点的分析。
蛙心搏动观察和心搏起源的分析
精编内容
二、材料与用品 (一)材料 活蛙(或蟾蜍) 。 (二)器具 手术器械一套、蛙板、蛙心夹、滴管、细线、秒表、任氏液等。
蛙心搏动观察和心搏起源的分析
精编内容
三、实验原理两栖类动物传导系统组成:静脉窦、窦房沟、房室沟。生理特性: 具有自动节律性,但各部分的自动节律性并不相同,其中静脉窦自律性最高,是主要起搏点,正常情况下心脏的搏动频率取决于静脉窦。 窦房沟、房室沟是潜在的(次位)起搏点,正常状态下它们只起传导兴奋的作用,其自身的自动节律性被主要起搏点的节律所掩盖。
精编内容
四、操作与观察
1. 破坏脑和脊髓 取蛙或蟾蜍一只,沿头部正中至颈部的凹陷即枕骨大孔处,将探针垂直刺入1~2mm,先将针转向头部,进入颅腔内并向各方向搅动,破坏脑组织;再将针头退出颅腔,转向下刺入椎管内,反复提插转动破坏脊髓,直到四肢完全松弛,再取出探针。 2.暴露心脏 (1)左手持镊提起胸骨后方腹部皮肤,右手持剪剪开一小口,然后将剪刀由切口处伸入皮下,向左右两侧下颌角方向剪开皮肤,并向头端掀开皮肤。
蛙心搏动观察和心搏起源的分析
3.观察心脏
精编内容
心脏的腹面观: 蛙的心脏有一个心室,上方有两个心房,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沟,心室右上方有一动脉圆锥,它是动脉根部的膨大,后端与心室相通,前端分为2支,即左右动脉干。
蛙心搏动观察和心搏起源的分析
精编内容
心脏的背面观:用蛙心夹夹住心室尖端少许肌肉,将心室翻向头侧,观察背面,可见位于两个心房下端与之相连的静脉窦,心房与静脉窦之间有一条白色半月形界线(条纹),称为窦房沟。
六、治疗:
精编内容

蛙心起搏点的观察实验报告

蛙心起搏点的观察实验报告

蛙心起搏点的观察实验报告
《蛙心起搏点的观察实验报告》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探讨蛙心起搏点的观察和分析。

蛙心起搏点是指蛙心脏
中控制心跳的区域,它可以产生电信号并传导到心肌细胞,从而引发心脏收缩。

通过观察和分析蛙心起搏点的活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心脏的生理机制。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我们需要一些新鲜的蛙心脏样本,显微镜和心电图仪等设备。

接下来,我们将蛙心脏样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起
搏点的位置和形态。

同时,我们可以使用心电图仪记录下蛙心起搏点产生的电
信号,并分析其频率和振幅等参数。

在观察实验中,我们发现蛙心起搏点位于心脏的右心房,它呈现出规律的跳动
节律。

通过心电图仪记录下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起搏点产生的电信号呈现出
一定的频率和振幅,这些数据将有助于我们对心脏起搏点的活动进行更深入的
分析。

通过这个观察实验,我们不仅更深入地了解了蛙心起搏点的位置和形态,还对
其产生的电信号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这些数据和观察结果将为我们进一步研究
心脏生理机制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同时,通过对蛙心起搏点的观察和分析,我们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心脏的生理活动,为心脏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更
多的科学依据。

总之,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对蛙心起搏点的观察和分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
将为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心脏生理机制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希望通过我们的
努力,能够为心脏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做出更多的贡献。

蛙心搏动实验报告

蛙心搏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蛙类心脏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性。

2. 掌握蛙心搏动实验的操作方法。

3. 观察和分析蛙心搏动的特点,了解心脏的自律性和传导性。

二、实验原理蛙类心脏由两心房和一心室组成,心脏的起搏点是静脉窦。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搏动频率取决于静脉窦的节律。

窦房沟和房室沟是潜在的起搏点,在正常状态下,它们的自律性被静脉窦的节律所掩盖。

当静脉窦的兴奋不能传到窦房沟和房室沟时,它们也可引起心脏的搏动。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活蛙一只。

2. 实验器材:手术器械一套、蛙板、蛙心夹、滴管、细线、秒表、任氏液等。

四、实验步骤1. 暴露蛙心:取活蛙一只,用探针破坏脑和脊髓,使蛙处于麻醉状态。

将蛙背位固定于蛙板上,左手持手术镊提起胸骨后方的皮肤,右手持金冠剪剪开一个小口,然后将剪刀由开口处伸入皮下,向左、右两侧下顿角方向剪开皮肤。

将皮肤掀向头端,再用手术镊提起胸骨后方的腹肌,在腹肌上剪一口,将金冠剪紧贴体壁向前伸入(勿伤及心脏和血管),并沿皮肤切口方向剪开体壁,剪断左右乌喙骨和锁骨,使创口暴露心脏。

2. 插入蛙心夹:用蛙心夹轻轻夹住心脏,使其保持稳定。

3. 观察心脏搏动:用秒表记录心脏搏动的次数,观察心脏搏动的节律和频率。

4. 结扎静脉窦:用细线结扎静脉窦,观察心脏搏动的变化。

5. 结扎窦房沟:用细线结扎窦房沟,观察心脏搏动的变化。

6. 结扎房室沟:用细线结扎房室沟,观察心脏搏动的变化。

7. 结扎心脏:用细线结扎心脏,观察心脏搏动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心脏搏动:在正常情况下,蛙心搏动的节律和频率较稳定,一般为每分钟80-100次。

2. 结扎静脉窦:结扎静脉窦后,心脏搏动的节律和频率逐渐减慢,直至停止。

3. 结扎窦房沟:结扎窦房沟后,心脏搏动的节律和频率无明显变化。

4. 结扎房室沟:结扎房室沟后,心脏搏动的节律和频率逐渐减慢,直至停止。

5. 结扎心脏:结扎心脏后,心脏搏动立即停止。

六、实验结论1. 蛙类心脏的起搏点是静脉窦,正常情况下心脏的搏动频率取决于静脉窦的节律。

蛙心起搏点的观察实验报告

蛙心起搏点的观察实验报告

蛙心起搏点的观察实验报告蛙心起搏点观察和心肌收缩特性的观察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蛙类暴露心脏的方法,熟悉其心脏的解剖结构;2.利用结扎法观察两栖类动物心脏的正常起搏点和心脏不同部位传导系统的自动节律性高低;3.学习蛙类心脏活动的描记方法;4.通过在心脏活动的不同时期给予刺激,观察心脏兴奋性周期变化的规律以及心肌收缩的特点。

二、实验原理心肌的生理特性表现为兴奋性、自律性和传导性。

其自律性取决于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但心脏各部分的自动节律性高低不同。

正常情况下,心脏起搏点窦房结(两栖类动物是静脉窦)的自律性最高,它产生的自动节律性兴奋向外扩布,并以此传到心房、房室交界区、心室,引起整个心脏兴奋和收缩,则静脉窦(窦房结)被称为正常起搏点,而心脏其他部位受窦房结(静脉窦)的控制不表现其自身的自律性,仅起着兴奋传导的作用,故称之为潜在起搏点。

在某些病理情况下,窦房结的兴奋因传导阻滞不能控制其他自律组织的活动,或者其他自律组织自律性增高,则心房或心室就会受当时自律性最高的组织发出的兴奋性节律的控制进行活动,这些异常的起搏点部位称为异位起搏点。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兴奋性会经历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等一系列周期性变化。

其显著特点是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期早期,在此期间施加任何刺激都不能引起心肌的再次兴奋和收缩。

但在心肌舒张的早期之后(中晚期之内,相当于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给予刺激可使心肌产生一次比正常节律提前出现的动作电位和收缩,称为期前兴奋和收缩。

而期前兴奋和收缩也有自己的有效不应期,所以当下一次正常窦房结的节律性冲动到达时,常常会落在这个有效不应期内,因而不会引起心肌的兴奋和收缩,会出现一个较长的舒张期,称为代偿性间歇。

如果窦性心律过慢,当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结束时,窦性兴奋才传到心室,则可引起心室的一次新的收缩,而不会出现代偿性间歇。

因此心脏不会像骨骼肌那样产生强直收缩,从而实现心脏的泵血机能。

蛙心起搏点观察实验报告

蛙心起搏点观察实验报告

蛙心起搏点观察实验报告蛙心起搏点观察实验报告引言: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起着泵血和供氧的作用。

心脏的正常跳动依赖于起搏点的自主性激活。

本实验旨在观察和研究蛙心的起搏点,探究其激活和节律调节机制。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 活体蛙- 麻醉剂- 显微镜- 显微针- 心电图记录仪2. 实验步骤:a. 将蛙置于麻醉剂中,待其进入麻醉状态。

b. 切开蛙的胸腔,暴露心脏。

c. 使用显微针轻轻触碰蛙心,刺激其起搏点。

d. 通过显微镜观察心脏起搏点的激活情况。

e. 使用心电图记录仪记录蛙心的电活动。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蛙心的起搏点位于心房的上部,称为窦房结。

2. 刺激窦房结后,心脏开始跳动,产生心电图。

3. 心电图记录显示,蛙心的起搏点激活后,心房和心室依次收缩,形成一次完整的心跳。

4. 蛙心的起搏点具有自主性,即即使刺激消失,心脏仍能保持一定的节律。

实验讨论:1. 蛙心的起搏点位于窦房结,与人类心脏的窦房结相似。

这表明蛙与人类在心脏结构上有一定的相似性。

2. 蛙心的起搏点的自主性是心脏保持正常跳动的重要机制之一。

它能够独立产生电激活,促使心脏肌肉收缩。

3. 蛙心的起搏点的节律调节机制可能与离子通道的开闭有关。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讨这些离子通道的特性和调控机制。

实验意义:通过对蛙心起搏点的观察实验,我们对心脏的起搏和节律调节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对于研究心律失常和心脏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这也为人类心脏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结论:蛙心的起搏点位于窦房结,具有自主性和节律调节机制。

通过对蛙心的观察实验,我们对心脏的起搏和节律调节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一实验为心脏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索蛙心起搏点的离子通道特性和调控机制,以及与人类心脏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蛙心起搏点的观察实验报告

蛙心起搏点的观察实验报告

蛙心起搏点的观察实验报告蛙心起搏点的观察实验报告引言: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的正常运作对于维持生命的稳定至关重要。

而心脏的起搏点则是心脏跳动的源泉,控制着心脏的节律。

本实验旨在观察蛙心的起搏点,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其特点和机制。

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所需材料包括蛙心、显微镜、玻璃片、生理盐水和实验记录表。

首先,将蛙心取出并放置在玻璃片上,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以保持蛙心的湿润。

然后,使用显微镜放大蛙心,观察心脏的起搏点。

在观察的同时,记录心脏跳动的频率和规律,并进行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蛙心的起搏点位于心脏的一侧,通常是右心房或窦房交界处。

这个起搏点被称为窦房结,它是心脏自律性最高的部位。

窦房结产生的电信号会传导到心脏的其他部位,引发心脏肌肉的收缩,从而使心脏跳动。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蛙心的跳动频率与外界环境有一定的关联。

例如,当我们在实验室中增加温度时,蛙心的跳动频率明显增加;而在较低温度下,蛙心的跳动频率则减慢。

这表明温度对窦房结的自律性有一定影响,高温刺激可以加快心脏跳动,而低温则会减缓心脏跳动。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蛙心的起搏点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神经系统的调控。

通过刺激蛙心附近的神经,我们发现可以改变心脏跳动的频率和节律。

例如,当刺激迷走神经时,心脏跳动的频率会明显减慢;而刺激交感神经则会加快心脏跳动。

这说明神经系统对于窦房结的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观察到了蛙心起搏点的特点和机制。

窦房结作为心脏的最主要起搏点,控制着心脏的跳动频率和节律。

同时,窦房结的自律性受到温度和神经系统的调控。

这些发现对于理解心脏的生理功能和疾病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本实验仅仅是对蛙心起搏点的初步观察,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例如,窦房结的电信号是如何产生和传导的?温度和神经系统是如何影响窦房结的自律性的?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来解答。

总之,蛙心起搏点的观察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心脏起搏机制的重要线索。

蛙类心博观察及

蛙类心博观察及
1.药品与器材 常用蛙类手术器械、毁髓针,蛙钉、滴管、丝线、蛙板、培养皿、大瓷盘、 斯氏蛙心套管、蛙心夹、长细滴管、铁支架、任氏液(共用)、计算机 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0.65%NaCl、2%CaCl2、2.5%NaHCO3、3%乳酸、 1%KCl、1:10000去甲肾上腺素(升压) 、1:100000乙酰胆碱、1:1000 普萘洛尔、1:2000阿托品。
【实验结果】
顺序 1 2 3 4 5 6 7 8 观察项目 任氏液 0.65%NaCl 3%CaCl2 1%KCl 1:10000 E 1:10000 ACh 3% 乳酸 2.5% NaHCO3 药量 灌流 灌流 1~2滴 1~2 滴 1~2 滴 1 滴 1 滴 2~4 滴 心肌收缩力 正常 减弱
--蛙心灌流
三. 观察项目
(一)描记正常心搏曲线
曲线的幅度 —— 心脏收缩的强弱
曲线的疏密 —— 心率的快慢 曲线的规律性—— 心跳的节律性 曲线的基线 —— 心室舒张的程度
㈡. 观察项目
顺序 1 2 3 4 5 6 7 8 观察项目 任氏液 0.65%NaCl 3%CaCl2 1%KCl 1:10000 E 1:10000 ACh 3% 乳酸 2.5% NaHCO3 药量 灌流 灌流 1~2滴 1~2 滴 1~2 滴 1 滴 1 滴 2~4 滴 心肌收缩力
【讨论】
1. 任氏液:做对照 2. 0.65%NaCl灌流 [Na+]o↑→Na+内流↑→ Na+-Ca2+交换↑ → [Ca2+]i↓ →兴奋—收缩耦联↓ →收缩力↓。
3. 3%CaCl溶液
[Ca2+]o ↑ → Ca2+内流↑ → [Ca2+]i↑ →兴奋—收 缩耦联↑ →收缩力↑ 舒张期Ca2+与肌钙蛋白不完全解离,基线上移 产生Ca2+强直

牛蛙心脏起搏实验报告

牛蛙心脏起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牛蛙心脏起搏点的定位方法。

2. 观察牛蛙心脏各部位节律性活动的时相及频率。

3. 掌握在体牛蛙心脏活动的记录方法。

4. 分析心脏起搏点的作用及调节机制。

二、实验原理牛蛙心脏起搏点位于静脉窦,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

在正常情况下,心脏活动节律服从静脉窦的节律,其活动顺序为:静脉窦、心房、心室。

通过观察心搏曲线,可以了解心脏各部位节律性活动的时相及频率。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牛蛙一只2. 实验器材:蛙类手术器械一套、蛙心夹、丝线、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支架、双凹夹、培养皿、滴管、任氏液、秒表、棉线。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牛蛙固定在蛙板上。

2. 使用刺蛙针通过枕骨大孔损毁脑和脊髓,使牛蛙失去自主活动能力。

3. 左手持有齿镊提起胸骨剑突下端的皮肤,用手术剪剪开一个小口。

4. 将剪刀由切口处伸入皮下,沿左、右两侧锁骨方向剪开皮肤,将皮肤掀向头端。

5. 提起胸骨剑突下端的腹肌,在腹肌上剪一口,将剪刀伸入胸腔(勿伤及心脏和血管)。

6. 将蛙心夹固定在心脏上,连接生理信号采集系统。

7. 记录心搏曲线,观察心脏各部位节律性活动的时相及频率。

8. 进行斯氏第一结扎,阻断静脉窦和房室结之间的兴奋传导,观察心搏曲线的变化。

9. 进行斯氏第二结扎,阻断心房与心室之间的兴奋传导,观察心搏曲线的变化。

10. 解除结扎,观察心脏活动恢复情况。

五、实验结果1. 正常情况下,牛蛙心脏起搏点位于静脉窦,心搏曲线呈现静脉窦、心房、心室的顺序活动。

2. 斯氏第一结扎后,心搏曲线显示心房和心室节律性活动,但频率较正常情况下低。

3. 斯氏第二结扎后,心搏曲线显示心室节律性活动,但频率较低,甚至出现心室停跳现象。

4. 解除结扎后,心脏活动逐渐恢复正常。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通过观察牛蛙心脏起搏点的定位,了解了心脏各部位节律性活动的时相及频率。

2. 斯氏第一结扎和斯氏第二结扎分别模拟了心脏传导系统阻断的情况,观察到心搏曲线的变化,进一步证实了心脏起搏点的调节作用。

蛙类心脏起搏点分析与心搏曲线观察

蛙类心脏起搏点分析与心搏曲线观察

中国海洋大学实验报告2011年11月5日姓名:刘玉姣专业年级:2009级生物技术学号:************同组者:魏惠惠马丽斐题目:蛙类心脏起搏点分析与心搏曲线观察一、目的要求观察蟾蜍心脏起搏点、心脏各部分活动顺序及心脏不同部位自律性的高低。

二、基本原理心脏活动具有自律性,但各部分的自律性高低不同,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

其每次兴奋依次激动心房、心室。

引起心脏各部分的顺序活动。

正常生理情况下窦房结为心脏的正常起搏点,其他部位的自律细胞称为潜在起搏点,当窦房结的兴奋传导受阻时,潜在起搏点可取代窦房结引发心房或心室活动。

两栖类动物的心脏起搏点称静脉窦。

三、动物与器材蟾蜍或蛙、手术器械一套、蛙板、玻璃板、蛙心夹、滴管、细线、秒表、任氏液。

四、方法与步骤1.破坏蟾蜍脑和脊髓后,仰卧于蛙板上。

用眼科剪刀仔细剪开心包,暴露出心脏。

2.识别蛙心静脉窦、心房、心室,在心房与静脉窦之间有一半月形白线,即窦房沟。

3.观察项目(1) 静脉窦、心房、心室跳动顺序及频率。

(2)沿窦房沟进行结扎(斯氏第一结扎),观察心房、静脉窦活动情况。

(3)待心房、心室恢复跳动后,在心房、心室的交界处(房室沟)做斯氏第二结扎,观察心房、心室活动变化情况。

五、注意事项1.复习心脏兴奋的发生与传播等理论知识。

2.手术过程要小心,避免出血。

结扎应迅速扎紧。

3.实验中经常滴加任氏液,使心脏保持湿润。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第一次结扎后,由于静脉窦为正常起搏点,故仍能进行正常搏动;由于窦房沟处被结扎,兴奋传导受抑制,心房心室潜在起搏点的自律性不能立即恢复,而频率降低。

须经一定时间才能从被压抑的状态中恢复其本身的自动兴奋频率。

第二次结扎处为房室沟,此时从静脉窦到心房的兴奋传导正常,故心房跳动频率恢复。

从心房到心室的传导受阻,心室跳动停止。

一段时间后,心室自身的潜在兴奋性使心室开始跳动。

七、思考题第一斯氏结扎后和第二斯氏结扎后的心室搏动频率是否相同?为什么?答:不相同。

蛙类心搏过程的观察与描记

蛙类心搏过程的观察与描记

蛙类心搏过程的观察与描记【目的要求】1.学习暴露蛙类心脏的方法,熟悉心脏的结构。

2.观察心脏各部分自动节律性活动的时相及频率。

3.学习在体蛙类心脏活动的描记方法。

【基本原理】两栖类动物的心脏为两心房、一心室,心脏的起搏点是静脉窦。

静脉窦的自动节律最高,心房次之,心室最低。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活动节律服从静脉窦的节律,其活动顺序为:静脉窦、心房、心室。

这种有节律的活动可以用机械方法或通过换能器记录下来,称为心搏曲线。

【动物与器材】蟾蜍或蛙、常用手术器械、蛙板、蛙腿固定夹、蛙心夹、记纹鼓与通用杠杆或记录仪与张力换能器、秒表、滴管、培养皿、棉线、任氏液。

【方法与步骤】1.暴露心脏取蟾蜍一只,双毁髓后背位固定于蛙板上。

左手持手术镊提起胸骨后方的皮肤,右手持金冠剪剪开一个小口,然后将剪刀由开口处伸入皮下,向左、右两侧下颌角方向剪开皮肤。

将皮肤掀向头端,再用手术镊提起胸骨后方的腹肌,在腹肌上剪一口,将金冠剪紧贴胸壁伸入胸腔(勿伤及心脏和血管),沿皮肤切口方向剪开胸壁,剪断左右乌喙骨和锁骨,使创口呈一倒三角形。

左手持眼科镊,提起心包膜。

右手用眼科剪刀剪开心包膜,暴露心脏。

2.观察心脏的结构从心脏的腹面(图4-1)可看到一个心室,其上方有两个心房,房室之间有房室沟。

心室右上方有一动脉圆锥,是动脉根部的膨大。

动脉干向上分成左右两分支。

用蛙心夹夹住少许心尖部肌肉,轻轻提起蛙心夹,将心脏倒吊,可以看到心脏背面有节律搏动的静脉窦(图4-2)。

在心房与静脉窦之间有一条白色半月形界线,称为窦房沟。

前、后腔静脉与左、右肝静脉的血液流入静脉窦。

3.观察心搏过程仔细观察静脉窦、心房及心室收缩的顺序和频率。

在主动脉干下方穿一条线,将心脏翻向头端,看准窦房沟,沿窦房沟作一结扎,称为斯氏第一结扎。

观察心脏各部分搏动节律的变化,用秒表计数每分钟的搏动次数。

待心房和心室恢复搏动后,计数其搏动频率。

然后在房室交界处穿线,准确地结扎房室沟,称为斯氏第二结扎。

实验07蛙类心脏起搏点分析与心搏曲线观察

实验07蛙类心脏起搏点分析与心搏曲线观察
【实验动物与器材】
蟾蜍、常用的手术器械(手术剪、手术镊、手术 刀、金冠剪、眼科剪、眼科镊、毁髓针和玻璃分 针)、PcLab-UE生物医学信号采集系统、张力传 感器、支架、双凹夹、蛙板、培养皿、污物缸、滴 管、纱布、粗棉线及细丝线、任氏液、蛙心夹
【实验步骤】
1、取蟾蜍一只,双毁髓后背位固定在蛙板上。 2、暴露蟾蜍心脏,观察心脏的结构。 3、观察并记录心脏各部分的的搏动顺序及频率。

【思考题】
斯氏第一结扎和第二结扎后,房室搏动频率各有何 不同?实验结果表明什么?适中。 2、实验时要注意向蛙心滴加任氏液,以保证蛙心 功能的正常。
(1)先仔细观察并记录静脉窦、心房及心室收 缩的顺序和频率; (2)作斯氏第一结扎,观察心脏各部分搏动节 律的变化,待心房和心室恢复搏动后,观察和 记录心脏各部分的搏动频率; (3)作斯氏第二结扎,观察心脏各部分搏动节 律的变化,待心室恢复搏动后,观察并记录心 脏各部分的搏动频率;
【实验结果】 记录斯氏结扎前后心脏各部分的搏动顺序和 搏动频率。 【分析讨论】 分析斯氏结扎前后心脏各部分搏动有何不同? 【结论】

蛙心心搏曲线及起搏点分析实验报告

蛙心心搏曲线及起搏点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六、蛙心心搏曲线及起搏点分析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蛙心心搏曲线及起搏点分析一、实验目的1.学习暴露心脏的方法,熟悉心脏的结构;观察心脏各部位节律性活动的时相及频率。

2.学习在体蛙类心脏活动的记录方法;了解心脏的电活动与机械收缩活动的时相关系。

二、实验原理两栖动物的心脏为两心房(atrium)、一心室(ventricular),与哺乳动物的两心房和两心室结构不一样。

静脉窦(vein antrum)的节律(rhythm)最高,心房次之,心室最低,所以两栖类心脏的起搏点(pacemaker)是静脉窦,这也与哺乳类的心脏起搏点为窦房结(sinoatrial node)不一样。

正常情况下,两栖动物心脏的活动节律服从静脉窦的节律,其活动顺序为:静脉窦、心房、心室。

这种有节律的活动可以通过张力传感器在生理信号采集系统中记录下来,称为心搏曲线。

心脏收缩的机械活动,与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是两个不同的生理过程。

与骨骼肌相似的是,心肌也有一个兴奋偶联的过程,但兴奋偶联的过程及机理与骨骼肌有明显的差异。

这使心肌兴奋和收缩呈现其固有的特性。

心脏收缩的机械活动可以通过心搏曲线记录下来,而心脏的生物电变化可以通过心电图表现出来。

同时记录心脏的机械活动与电变化,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两个生理过程之间的时相关系,进而可以分析两者之间可能的内在联系。

心脏的活动具有自动节律性,但各部分的自律性高低不同。

哺乳动物心脏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

在正常情况下,窦房结是主导整个心脏兴奋和搏动的部位,故称之为正常起搏点,此时心脏的节律为窦性心律。

其他部位的自律性由于受窦房结冲动的控制,其自律性表现不出来,称为潜在起搏点。

但在某些异常情况下,窦房结的自律性降低,或其他自律组织的自律性异常增高,其他自律组织的自律性将表现出来,代替窦房结成为心脏起搏点,此时心脏的节律称为异位节律。

两栖类动物如蛙,正常情况下静脉窦的自律性最高,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

蛙心起搏点实验报告

蛙心起搏点实验报告

蛙心起搏点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蛙心起搏点的特性及其在心脏起搏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心脏起搏机制提供参考。

首先,我们选取了一组健康的蛙心进行实验。

在实验开始前,我们先将蛙心置于理想的环境条件下,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随后,我们通过适当的操作,成功地刺激了蛙心的起搏点,观察到了心脏开始跳动的情况。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记录下了心跳的频率、节律以及起搏点的位置等关键数据。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蛙心的起搏点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即使在外界刺激的情况下,起搏点仍然能够保持一定的节律性。

这表明起搏点在心脏起搏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能够独立地产生电信号,并将其传导至心脏肌肉组织,引发心脏的收缩。

另外,我们还观察到了在一定条件下,蛙心的起搏点会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变化,这进一步验证了起搏点的灵活性和可塑性。

这为我们深入研究心脏起搏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蛙心起搏点的频率和节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神经调节、荷尔蒙等。

这些因素的变化都会对起搏点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心脏的起搏和收缩过程。

因此,我们在进一步研究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更全面地理解心脏起搏机制。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通过对蛙心起搏点的观察和分析,揭示了起搏点在心脏起搏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特性。

这为我们深入探究心脏起搏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也为心脏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希望本次实验的结果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蛙心搏的观察与描记

蛙心搏的观察与描记

蛙心搏的观察与描记蛙是一种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动物,经常可以在夜晚静谧的环境中听到它们的叫声。

作为一名科学爱好者,我对蛙的生理机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蛙的心脏搏动。

以下是我对蛙心搏进行的观察与描记。

我选择了一只普通的蛙进行观察,它的身体呈椭圆形,皮肤光滑而湿润。

在观察开始之前,我将蛙放置在一个透明的玻璃容器中,并将其置于一个安静的环境中,以确保观察的准确性。

当我注意到蛙的心脏搏动时,我立即开始计数。

我发现蛙的心脏搏动非常规律,每分钟大约有60到70次。

蛙的心脏位于胸腔内,由两个心房和一个心室组成。

它们通过一系列的收缩和扩张来推动血液循环。

通过放大镜的观察,我可以清晰地看到心房和心室的搏动。

当心房收缩时,它会将氧合血液推入心室,而心室则通过强大的收缩将血液推入主动脉和其他血管中。

每一次心脏搏动都伴随着一系列的收缩和松弛,并伴有明显的跳动感。

在观察过程中,我还注意到蛙心脏搏动的速度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例如,当蛙处于紧张或恐惧的状态时,心脏的搏动速度会明显加快。

另外,温度的变化也会对蛙心脏的搏动产生影响。

在较低的温度下,蛙的心脏搏动会减慢,而在较高的温度下,心脏搏动会加快。

在观察蛙心脏搏动时,我还注意到蛙的皮肤上有一条细小的血管网络。

这些血管通过皮肤表面,将氧合血液输送到身体各部位。

蛙的皮肤是呼吸的重要器官之一,可以通过皮肤与周围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通过这次观察,我对蛙心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蛙的心脏搏动是一种复杂而又精密的生理现象,它推动着血液循环,为蛙的身体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这种观察和描记的过程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奇妙和多样性,同时也增强了我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通过这次观察,我意识到还有许多关于蛙心搏的未知之处。

更深入的研究可能会揭示更多关于蛙心脏搏动的神秘之处,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的生理机能。

因此,我希望能够继续探索和研究这个有趣而又复杂的领域,为生命科学增添一份微薄的贡献。

2蛙类心脏起搏点的分析

2蛙类心脏起搏点的分析

蛙类心脏起搏点的分析实验摘要:[目的] ①学习暴露蛙类心脏的方法,熟悉蛙类心脏的结构;②学习斯氏结扎法;③分析蛙类心脏起搏点和心脏不同部位的自律性高低。

[方法]用双毁髓法处理蛙(或蟾蜍),暴露出蛙(或蟾蜍)的心脏,观察静脉窦、心房、心室收缩的顺序,记录心搏频率,再依次用斯氏第一结扎法和斯氏第二结扎法将心脏结扎,分别记录心搏频率,并观察心脏的自动节律性。

[结论]正常的心脏搏动服从于节律性最高的部位(起搏点)的节律,并且心脏各部分的活动依节律性高低的不同而有一定的顺序。

静脉窦的节律性最高,心房次之,心室最低。

其心脏活动的顺序为静脉窦→右心房→心室。

起搏点为静脉窦。

关键词:心脏起搏点、斯氏结扎、搏动频率引言:正常的心脏搏动服从于节律性最高的部位(起搏点)的节律,并且心脏各部分的活动依节律性高低的不同而有一定的顺序。

两栖类动物的心脏起搏点是静脉窦,正常情况下,静脉窦的自动节律性最高,能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并依次传到心房、房室交界区、心室,引起整个心脏兴奋和收缩,因此静脉窦是主导整个心脏兴奋和搏动的正常部位,被称为正常起搏点;其他部位和自律组织仅起着兴奋传导作用,若阻断心脏的正常传导,它们也可起到心脏起搏点的作用,故称之为潜在起搏点。

实验中要学习暴露蛙类心脏的方法,熟悉蛙类心脏的结构;学习斯氏结扎法;分析蛙类心脏起搏点和心脏不同部位的自律性高低。

通过实验证明静脉窦的节律性最高,心房次之,心室最低。

其心脏活动的顺序为静脉窦→右心房→心室。

起搏点为静脉窦。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动物:蟾蜍(或蛙)试剂:任氏液器具:解剖器具,毁髓针,蜡盘,秒表,滴管,大头针,细线1.2方法:⑴暴露心脏①将双毁髓蛙(或蟾蜍)背位置蜡盘中,展开四肢,用大头针于腕部和跗部钉入,将其固定在蜡盘中。

②左手持镊提起胸骨后方腹部皮肤,右手持剪剪开一小口,然后将剪刀由切口处伸入皮下,向左右两侧下颌角方向剪开皮肤,并向头端掀开皮肤。

③用镊子提起胸骨后方的腹肌,用金冠剪在腹肌上剪一小口后,沿皮肤切口方向剪开胸壁,(剪时剪刀尖紧贴胸壁,以免损伤心脏和血管)剪开左右乌喙骨和锁骨,用镊子除去胸骨和围心膜之间的结缔组织;剪去胸壁,使创口成一个倒三角形,此时可见到心脏在围心腔内搏动。

(整理)实验六蛙心起搏点分析及心搏动曲线描记084120003陈明辉

(整理)实验六蛙心起搏点分析及心搏动曲线描记084120003陈明辉

实验六蛙心起搏点分析及心搏动曲线描记一、实验目的1、学习暴露蛙类心脏的方法,熟悉心脏的结构;2、观察心脏各部位节律性活动的时相及频率;3、学习在体蛙类心脏活动的记录方法。

二、实验原理两栖类动物的心脏为两心房、一心室,心脏的起搏点是静脉窦。

静脉窦的节律最高,心房次之,心室最低。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活动节律服从静脉窦的节律,其活动顺序为:静脉窦、心房、心室。

这种有节律的活动可以通过张力传感器在生理信号采集系统中记录下来,称为心搏曲线。

三、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牛蛙2、实验器材:蛙心夹,常用手术器械,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支架,双凹夹,培养皿,滴管,任氏液,秒表,棉线。

四、实验流程实验动物双毁髓暴露动物心脏记录心搏曲线观察心搏曲线斯氏第一结扎斯氏第二结扎五、试验方法和步骤1、暴露动物心脏取牛蛙一只,用刺蛙针通过枕骨大孔损毁脑和脊髓后,背位固定于蛙板上。

左手持有齿镊提起胸骨剑突下端的皮肤,用手术剪剪开一个小口,然后将剪刀由切口处伸入皮下,沿左、右两侧锁骨方向剪开皮肤。

将皮肤掀向头端,再用有齿镊提起胸骨剑突下端的腹肌,在腹肌上剪一口,将剪刀伸入胸腔(勿伤及心脏和血管),沿皮肤切口方向剪开胸壁,剪断左右乌喙骨和锁骨,使创口呈一倒三角形。

用眼科镊提起心包膜,用眼科剪刀小心地剪开心包膜,暴露心脏。

2、观察心脏的外部结构从心脏的腹面可看到心房、心室及房室沟。

心室右上方动脉根部有一膨大,称动脉圆锥。

动脉干由此发出,向上分成左右两支。

用玻璃分针将心脏翻向头侧,可见心房下端有节律搏动的静脉窦。

在心房与静脉窦之间有一条白色半月形界线,称为窦房沟。

3、观察心搏过程仔细观察和记录静脉窦、心房及心室收缩的频率、顺序和相互关系。

4、仪器的准备打开计算机采集系统,接通张力传感器输入通道。

5、心搏曲线记录用系线的蛙心夹夹住少许心尖部肌肉。

蛙心夹的系线与张力传感器的应变梁孔连接,调节系线的拉力,使心脏的收缩活动在显示屏上出现。

调整扫描速度,使心搏曲线的幅度与宽度适中。

蛙心起搏点的观察与分析

蛙心起搏点的观察与分析

蛙心起搏点的观察与分析【实验目的】利用局部温度的改变和结扎的方法来观察蛙心的正常起搏点,并比较蛙心不同部位自律性的高低。

【实验原理】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都具有自动节律性,但各部位的自律性高低不同。

哺乳动物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它自动产生兴奋并依次通过心房优势传导通路、房室交界区、房室束、浦肯野氏纤维和心室肌,使整个心脏兴奋,表现出统一的收缩和舒张。

由于窦房结是控制整个心脏活动的部位,故称为心脏起搏点。

其他自律组织受窦房结的控制而不能表现出自动节律性,称为潜在起搏点(异位起搏点)。

当窦房结的兴奋不能下传时,潜在起搏点的自律性就表现出来,使心脏产生异位节律。

蛙属于两栖类动物,其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是静脉窦,它产生的兴奋传到心房、心室而引起收缩。

用改变局部温度和结扎不同部位,可观察蛙心的正常起搏点和心脏不同部位自律性的高低。

【实验对象】蛙或蟾蜍。

【实验器材与药品】蛙类手术器械、蛙板、蛙心夹、小试管、滴管、丝线、任氏液。

【实验步骤与观察】1.标本的制作(1)取蛙或蟾蜍一只,沿头部正中至颈部的凹陷即枕骨大孔处,将探针垂直刺入1~2mm,先将针转向头部,进入颅腔内并向各方向搅动,破坏脑组织;再将针头退出颅腔,转向下刺入椎管内,反复提插转动破坏脊髓,直到四肢完全松弛,再取出探针。

将蛙移至蛙板上,用大头钉固定四肢。

用剪刀剪开胸骨表面的皮肤,再沿中线剪开胸骨,即可见到心包包裹着的心脏。

(2)仔细剪开心包,暴露心脏。

用蛙心夹在心室的舒张期夹住少许心尖,轻轻提起蛙心夹,将心脏倒置吊起。

2.实验观察(1)先参照图2-7识别蛙的心房、心室和静脉窦。

仔细观察它们的跳动顺序,再计数它们各自在单位时间内的跳动次数。

图2-7 蛙心脏结构的观察(2)先用盛有400C左右热水的小试管接触心房、心室和静脉窦;再用小冰块接触心房、心室和静脉窦。

分别记录各部位心跳的次数有何变化。

3.用丝线结扎心房与心室之间的房室沟,观察和记录心房、心室、静脉窦的搏动变化,如一段时间后心室尚未恢复跳动,可用刺蛙针刺激一下心室,观察有何变化。

蛙心起搏点实验报告

蛙心起搏点实验报告

蛙心起搏点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对蛙心的解剖和观察,探究蛙心的起搏点位置及其自律性活动规律,加深对心脏节律性活动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心脏的节律性活动是由特殊的心肌细胞——起搏细胞产生的。

在蛙心中,不同部位的心肌细胞自律性不同,自律性最高的部位通常被称为起搏点。

正常情况下,蛙心的起搏点是静脉窦,其节律性兴奋依次传导至心房和心室,引起心脏的整体收缩和舒张。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一)实验材料1、健康活蛙若干只。

2、常用手术器械,如剪刀、镊子、蛙板等。

3、任氏液。

4、生物信号采集系统。

(二)实验方法1、破坏蛙脑和脊髓用探针破坏蛙的脑和脊髓,使其处于麻醉状态,以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疼痛和挣扎。

2、暴露心脏将蛙仰卧固定在蛙板上,沿腹中线剪开皮肤和肌肉,打开胸腔,暴露心脏。

3、观察心脏结构仔细辨认蛙心的各个部位,包括静脉窦、心房和心室。

4、记录正常心跳用蛙心夹夹住心室,通过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正常的心跳曲线。

5、结扎实验(1)首先结扎静脉窦与心房之间的传导通路,观察心房和心室的跳动频率和节律。

(2)然后结扎心房与心室之间的传导通路,观察心室的跳动频率和节律。

四、实验结果1、正常情况下,蛙心的跳动频率较为稳定,静脉窦的节律性最高,心房次之,心室最低。

2、结扎静脉窦与心房之间的传导通路后,心房和心室的跳动频率明显减慢,且节律变得不规则。

3、结扎心房与心室之间的传导通路后,心室的跳动频率进一步减慢,但仍能有节律地跳动一段时间,随后逐渐停止。

五、结果分析1、正常情况下,静脉窦作为起搏点,其自律性最高,能够主导整个心脏的节律性活动。

2、结扎静脉窦与心房之间的传导通路后,心房和心室失去了来自静脉窦的节律性兴奋冲动,导致跳动频率减慢且节律不规则。

这表明静脉窦对心房和心室的节律性控制起着关键作用。

3、结扎心房与心室之间的传导通路后,心室失去了来自心房的兴奋冲动,但由于心室自身具有一定的自律性,所以仍能跳动一段时间。

然而,心室的自律性相对较低,无法长期维持稳定的节律性跳动,最终停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洋大学实验报告
2011年11月5日姓名:刘玉姣专业年级:2009级生物技术学号:************
同组者:魏惠惠马丽斐题目:蛙类心脏起搏点分析与心搏曲线观察
一、目的要求
观察蟾蜍心脏起搏点、心脏各部分活动顺序及心脏不同部位自律性的高低。

二、基本原理
心脏活动具有自律性,但各部分的自律性高低不同,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

其每次兴奋依次激动心房、心室。

引起心脏各部分的顺序活动。

正常生理情况下窦房结为心脏的正常起搏点,其他部位的自律细胞称为潜在起搏点,当窦房结的兴奋传导受阻时,潜在起搏点可取代窦房结引发心房或心室活动。

两栖类动物的心脏起搏点称静脉窦。

三、动物与器材
蟾蜍或蛙、手术器械一套、蛙板、玻璃板、蛙心夹、滴管、细线、秒表、任氏液。

四、方法与步骤
1.破坏蟾蜍脑和脊髓后,仰卧于蛙板上。

用眼科剪刀仔细剪开心包,暴露出心脏。

2.识别蛙心静脉窦、心房、心室,在心房与静脉窦之间有一半月形白线,即窦房沟。

3.观察项目
(1) 静脉窦、心房、心室跳动顺序及频率。

(2)沿窦房沟进行结扎(斯氏第一结扎),观察心房、静脉窦活动情况。

(3)待心房、心室恢复跳动后,在心房、心室的交界处(房室沟)做斯氏第二结扎,观察心房、心室活动变化情况。

五、注意事项
1.复习心脏兴奋的发生与传播等理论知识。

2.手术过程要小心,避免出血。

结扎应迅速扎紧。

3.实验中经常滴加任氏液,使心脏保持湿润。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第一次结扎后,由于静脉窦为正常起搏点,故仍能进行正常搏动;由于窦房沟处被结扎,兴奋传导受抑制,心房心室潜在起搏点的自律性不能立即恢复,而频率降低。

须经一定时间才能从被压抑的状态中恢复其本身的自动兴奋频率。

第二次结扎处为房室沟,此时从静脉窦到心房的兴奋传导正常,故心房跳动频率恢复。

从心房到心室的传导受阻,心室跳动停止。

一段时间后,心室自身的潜在兴奋性使心室开始跳动。

七、思考题
第一斯氏结扎后和第二斯氏结扎后的心室搏动频率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不相同。

第一斯氏结扎后心室的搏动是受心房激动,搏动频率与心房的搏动频率相同。

第二次斯氏结扎后,是心室自身的潜在兴奋性作用,使其开始搏动,不受心房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