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植入指征与术后管理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植入指征与术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c88a9c9c2f60ddccdb38a09e.png)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植入指征与术后管理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到来,心血管病疾病负担越来越重,心力衰竭患者越来越多,心力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死亡率高,是目前心血管领域的难题。
近年来已经证明,心力衰竭的预后与心脏的不同步收缩相关,心电图QRS越宽,患者预后越差。
使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即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三腔起搏器,改善房室之间和心室之间的同步性收缩,不仅可以改善生活质量,也可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因此近年来CRT 的使用越来越多。
但在CRT的使用指征掌握上和植入以后的随访管理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重视,即选择最适合的患者,做更好的随访管理,使得患者最大获益。
一、CRT指征掌握既往的不同的临床试验选择的人群QRS波群宽度不同,试验结论也不完全一致,最具有说服力的临床试验有COMPANION(Comparison of Medical TheraPY,Pacing,a n d Defibfillation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研究:即心力衰竭患者药物、双心室起搏和双心室起搏除颤器(CRT —D)治疗对比研究,该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由128个美国医学中心参加。
CARE—HF(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Heart Failure Trial)研究:即心脏再同步一心力衰竭研究。
该研究为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共有82个欧洲医学中心参加。
上述研究肯定了CRT降低心力衰竭死亡率。
CRT的指征掌握也在不断变化,各国指南也略有不同,根据2016年欧洲心力衰竭指南推荐CRT指征掌握如下:1.对于优化了药物治疗,仍有症状的窦性心律患者,QRS 波间期≥150 ms、QRS 波呈LBBB 图形、LVEF≤35%,推荐使用CRT,以改善症状并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IA)。
2.对于优化了药物治疗,仍有症状的窦性心律患者,QRS 波间期≥150 ms、QRS 波呈非-LBBB 图形、LVEF≤35%,可以考虑使用CRT,以改善症状并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IIa)。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8d42843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6f.png)
操作步骤
1.冠状静脉窦插管 选择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或分离头静脉送入导引钢丝,然后将冠状静脉窦长鞘送入冠状静脉窦。 2.逆行冠状静脉窦造影 在置入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线前,首先应行逆行冠状静脉窦造影,了解冠状静脉窦及其分支血管的走行。 3.经冠状静脉窦置入左心室电极导线 逆行冠状静脉窦造影完毕后,撤除造影导管,再沿静脉鞘将电极导线送入心脏静脉分支。 4.起搏阈值测试 当经冠状静脉窦将左心室电极导线置入静脉分支后,进行左心室起搏阈值测试,并记录左心室电图及体表心 电图。此外,要进行高电压刺激,检测是否有膈神经刺激。最后再将右心房、右心室电极导线植入,分别测试右 心房、右心室及双心室起搏阈值。测试满意后,将电极导线与脉冲发生器相连,然后将其埋置在患者左胸前皮下 囊袋内。
1998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起搏指南中将药物难治性心衰列为起搏的Ⅱb类适应 证。1998年Daubert等首先成功地经心脏静脉植入了左心室心外膜起搏导线,实现了左、右双心室同步起搏。
2001年,第1个商用双心室起搏装置在美国问世,次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期间及此 后开展了Path-CHF、Insync、MUSTIC、MIRACLE等临床试验,证明双心室起搏可改善伴有QRS时限延长慢性心衰 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并发症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置入的并发症高于普通起搏器,除与常规起搏器置入类似的并发症,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 并发症主要与左心室起搏导线和冠状静脉窦有关。
1.冠状静脉窦夹层和穿孔 冠状静脉窦夹层可由过于暴力地推进指引导管或注射造影剂时,因其头端按压在血管壁而引起。冠状静脉窦 夹层的发病率为2%~5%,但通常愈合良好。冠状静脉窦穿孔很罕见。 2.左心室导线脱位 左心室导线的脱落率高于心房或右心室导线,脱位倾向于发生在置入后不久。 3.穿刺出血、神经损伤 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导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虽然相对安全而且简便,但仍需警惕。主要并发症包括误穿 锁骨下动脉、血胸、气胸、血气胸、神经损伤等。 4.感染 首次置入的感染发生率为0.5%~1%,但长时间的操作会增加风险。
心脏在同步治疗CRT适指南的认识和发展
![心脏在同步治疗CRT适指南的认识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2432af38bceb19e8b9f6baa6.png)
心脏在同步治疗CRT适指南的认识和发展心脏在同步治疗(CRT)充血性心衰已走过20年的历程,随着循证医学的不断推出,CRT指南也在不断地拓展和更新。
CRT临床应用大致分以下几个阶段,90年代~:摸索阶段;2000年初期~:尝试阶段;2005年~:标准化治疗;2012年~:规范化治疗。
指南更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①起搏方式变化:1994年开始用双腔起搏器DDD/R模式治疗长PR间期的充血性心衰,通过缩短并达到一个理想的AV间期,来改善左心室充盈量,从而提高左室射血量。
但因为临床效果较差,1998年美国指南仅推荐为Ⅱb类适应证。
1998年左右开始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充血性心衰,用的仍是DDD/R 型双腔起搏器,只是用Y接头把左右心室电极导线共同插入起搏器的心室插孔内,实现了VV间期固定(VV间期=0)的双心室起搏。
2003年开始研发了VV间期可操控的三腔起搏器,可以根据患者心脏不同步状态来调整左室或右室提前起搏,并可程控提前起搏的时间,从而达到双心室更接近同步化状态,使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不仅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生活质量,而且明显的降低了患者的住院率及死亡率。
因此,2005年,美国指南推荐CRT治疗充血性心衰为Ⅰ类适应证。
随后逐渐研发出起搏器携带Optivol 检测肺水肿的功能,Adaptiv适应性单纯左室或双心室起搏,左心室多点起搏功能,使CRT治疗达到获益最大化,并明显降低CRT无应答的发生率。
②心电图要求的变化:从指南制定开始对QRS波的要求是QRS间期增宽(≥120ms),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宽QRS波的患者,CRT的应答率不尽相同,仅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CRT的应答率最高,而室内阻滞和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的患者,CRT的疗效不如完全性左束枝传导阻滞的患者,因此,在2013年欧洲、美国修订指南时推荐,完全性左束枝传导阻滞的患者是CRT治疗的Ⅰ类适应证,而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及室内阻滞的患者为CRT 治疗的Ⅱ类适应证,QRS间期≥150ms,为Ⅱa类推荐;QRS间期在120ms~150ms,为Ⅱb类推荐。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https://img.taocdn.com/s3/m/cba7d283fab069dc51220147.png)
Contents1CRT的治疗心衰来自制2CRT的适应症
3
CRT的手术及并发症
4
CRT的术后无反应处理
Contents
1
CRT的治疗心衰机制
2
CRT的适应症
3
CRT的手术及并发症
4
CRT的术后反应
心衰流行病学
中国成人患病率为 : 0.9% 估计中国心衰总人数约为 585万
选 择 靶 静 脉
植 入 左 室 电 极 左 室 电 极
右 房 右 室 电 极 植 入
靶静脉选择
可接受的左心室的起搏电极导线参数为:起搏 阈值≤3.5V且不会因起搏电压过高引发膈肌跳动, R振幅≥5mV,阻抗300~1000欧姆。
男性 0.7 % ; 女性 1.0% 北中国:1.4%;南中国:0.5% 城市人口:1.1%;农村人口:0.8%
在西方国家,心衰患病率在1.5%-2%之间,美国有 4.5百万心衰患者,每年新增40-70万
心衰患者电激动异常: 心衰患者常见窦房结功能不全和房性心律失常 超过一半患者会发生病理性房室传导 约1/3心衰患者出现心室传导异常,最常见LBBB
心衰患者心脏失同步的发生率
QRS波≥120ms: 25%-50%
左束支阻滞: 15%-27%
房室失同步:
35%
衰竭心脏电活动不同步:
• 房室不同步 • 左、右心室不同步 • 室内各壁不同步
导致
• 心输出下降 • 二尖瓣反流 • 心脏重构
不同步引起心输出量减低机制:
室间、室内失同步使心脏失去同向收缩,室间隔收 缩提前,左室游离壁收缩延迟,室间隔反常运动和血液 在心室的分流,房室不同步使舒张期充盈时间缩短,充 盈下降,心输出量减少。
最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CRTHFPPT课件
![最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CRTHF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26d32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35.png)
心室失同步和心脏再同步化
心室失同步1
– 心电: Inter- or Intraventricular conduction delays typically manifested as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 结构: disruption of myocardial collagen matrix impairing electrical conduction and mechanical efficiency
心脏再同步化 治疗心力衰竭机理
心室失同步的定义
心室间传导障碍或束支传导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导致 心室非同步化激动导致心室充盈及室壁运动异常 通常表现为左束支传导阻滞
起搏治疗心力衰竭概况
相当大一部分心力衰竭患者具有临床上有害 的心室失同步化,通常药物无法治疗 这部分患者接受双心室起搏治疗效果不一致
心房同步双心室起搏初期研究结果有希望
➢ Modification of interventricular, intraventricular, and atrial-ventricular activation sequences in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dysynchrony
➢ Complement to optimal medical therapy
Days in Trial
1 Gottipaty V, Krelis S, Lu F, et al. JACC 1999;33(2) :145 [Abstr847-4].
心室失同步的临床后果
室间隔运动异常1 dP/dt减少3,4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后无应答的处理策略(全文)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后无应答的处理策略(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740c1a154028915f814dc20b.png)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后无应答的处理策略(全文)心力衰竭作为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是目前心血管内科治疗的难题,被称为“21世纪心血管医生的最大挑战”。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CRT)作为一种新的非药物疗法,是针对心力衰竭合并左心室收缩不同步的全新概念及突破性治疗,但大量临床数据及超声心动图研究表明,部分患者对CRT治疗不产生反应,甚至CRT治疗之后病情恶化,这些患者被称为“无应答者”(non-responders)。
如何提高CRT的疗效,已成为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针对CRT术后无应答的处理策略作一简要介绍。
1 CRT无应答的定义目前关于无应答的定义不尽相同。
一种定义无应答是指对CRT治疗不产生反应,甚至CRT治疗之后病情恶化的那部分患者。
另外一种定义则靠相对定量的指标来衡量,主要包括NYHA心功能分级、运动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心脏超声检查的心功能指标或者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如住院率或死亡率等。
以上述指标定义,无应答者约占20~30%。
2 CRT无应答的原因既往研究已经证实导致CRT无应答的原因主要有:①QRS波时限及形态,QRS时限是电学指标,反映心肌除极情况,又与传导系统(如束支传导阻滞)密切相关。
当QRS波时限<120ms时,无法从CRT治疗中获益;当QRS时限≥150ms并是LBBB形态时,CRT疗效最佳。
②心肌缺血与瘢痕,大量瘢痕组织可能会限制逆转左室重构,在心衰预后众多危险因素分层中,瘢痕心肌面积及透壁程度即瘢痕负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预测因素。
心肌无瘢痕组织或瘢痕组织透壁度<25%时,心功能恢复较好(阳性预测值88%,阴性预测值89%)。
③心衰程度,目前认为NYHA心功能Ⅱ~Ⅳ级(不必卧床)可通过CRT治疗纠正心衰,对于病情不稳定的心功能IV级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由于预后已极差,手术风险高且植入过程相对困难,从CRT治疗中获益有限。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疗效评价方法及程控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疗效评价方法及程控](https://img.taocdn.com/s3/m/a66ac1eaf8c75fbfc77db27e.png)
心脏再同步治疗的疗效评价方法及程控2009-12-03 11:05:02 作者:孙宝贵史浩颖来源:心电生理及心脏起搏专科医师培训教程浏览次数:485 文字大小:【大】【中】【小】简介:第一节心脏再同步治疗的疗效评价方法心力衰竭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约0.4-2%,虽然近几年药物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提高了疗效,但是心力衰竭的预后仍然很差,室内传导阻滞的出现进一步增加了心衰的死亡 ...关键字:心律失常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房颤(AF)室颤房扑猝死(SCD)心衰充血性心力衰竭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室性早博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张澍黄德嘉王方正陈新华伟孙宝贵史浩颖第一节心脏再同步治疗的疗效评价方法心力衰竭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约 0.4-2%,虽然近几年药物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提高了疗效,但是心力衰竭的预后仍然很差,室内传导阻滞的出现进一步增加了心衰的死亡率。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用于治疗心力衰竭主要通过心脏同步性的改善,包括房室同步性、左心室内同步性和左右心室间的同步性,它可以改善左室收缩功能,增加左室充盈时间,减少二尖瓣返流,降低间隔矛盾运动等。
很多试验已经表明CRT能改善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NYHA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并且降低死亡率。
尽管如此,仍有小部分的患者治疗无效甚至恶化,即使在有效的患者中,改善的程度也各不相同。
因此,如何评价CRT的疗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可以用来区分有效者和无效者,对于无效的患者需考虑患者能否保证双室起搏,左室电极的位置是否合适,起搏器参数是否得到优化。
对于恶化的患者,则要考虑重新放置左室电极导线或减少起搏的比例。
本文基于以往的一些研究着重讨论C RT疗效的评价方法。
一、临床评价方法1、心功能分级美国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法是临床上常用的评价心功能的方法。
Ⅰ级:体力活动不受限,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的或不相应的乏力、心悸、气促或心绞痛;Ⅱ级:轻度体力活动受限,静息时无不适,日常体力活动可致乏力、心悸、气促或心绞痛;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静息时无不适,但低于日常活动量即致乏力、心悸、气促或心绞痛;Ⅳ级:不能无症状地进行体力活动,休息时可有心衰或心绞痛症状,任何体力活动都会加重不适。
慢性心衰的解决之道-“CRT”心脏再同步治疗ppt课件
![慢性心衰的解决之道-“CRT”心脏再同步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98f1bcf01dc281e43af02a.png)
2007年中国慢性心衰治疗指南 CRT/CRT–D治疗的适应证
Ⅰ类
凡符合以下条件的慢性心衰患者,除非有禁忌证,均应接受CRT
LVEF≤35% 窦性心律 LVEDD≥55mm 心脏不同步 (QRS>120ms) 尽管使用了优化药物治疗,仍为NYHA III- IV级 (Ⅰ类,A级)
Ⅱa 类 NYHAⅢ~Ⅳ级、LVEF≤35%且QRS>120 ms的症状性心衰可植入 CRT-D, 以改善心性猝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Ⅱa,B级)
640
192
27
1 MERIT-HF Study Group.Effect of metroprolol CR/XL in chronic heart ncet.1999;353:2001-2007.
2 CIBIS Investigations and Committees.The cardiac insufficiency bisprolol study II (CIBIS-II).Lancet.1999;353:9-13.
波最窄的病人群,死亡的相 对风险增加5倍!
Cumulative Survival
100%
QRS Duration (msec)
90%
<90
90-120
80%
120-170
170-220 70%
>220 60%
0 60 120 180 240 300 360
Days in Trial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 PR间期延长,心房收缩处于心室舒张的早期或中期,心室 舒张期末心室内压力高于心房内压力,造成二尖瓣舒张期 返流,同时心室舒张充盈时间缩短
• 计算左室舒张充盈时间/R-R间期,可初步判断房室不同步 是否存在
2024年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设备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设备市场分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5e0189e5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fe.png)
2024年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设备市场分析现状引言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CRT)设备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传导系统异常及心脏收缩功能障碍的医疗设备。
随着心脏疾病的高发率以及人们对心脏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CRT设备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设备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全球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设备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中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
预计到2025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美元。
这一增长主要源于心脏疾病患者数量的增加以及CRT设备技术的不断进步。
市场驱动因素心脏疾病患者数量的增加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死因之一,而心脏衰竭是其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老龄化人口的增加,心脏疾病患者数量不断上升。
这促进了CRT设备市场的增长。
技术的不断进步随着医疗设备技术的发展,CRT设备在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
新一代CRT设备具备更精准的定位系统和更高效的治疗模式,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从而推动了CRT设备市场的增长。
市场挑战高昂的设备成本CRT设备的研发和生产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导致设备价格较高。
这对医疗机构和患者来说都是一大挑战,尤其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购买CRT设备的成本较高。
医保政策的限制医保政策对CRT设备的报销范围和条件进行了限制,这对于CRT设备的市场推广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一些国家和地区需要更完善的医保政策来支持CRT设备的普及和使用。
市场前景虽然CRT设备市场面临一些挑战,但由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的增加以及CRT 设备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仍然具有良好的前景。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潜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而CRT设备的普及程度较低。
这为CRT设备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市场的进一步开拓提供了机会。
产品创新的重要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创新将成为CRT设备企业保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心脏同步化治疗和ICD专家讲座
![心脏同步化治疗和ICD专家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208f0a33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f.png)
1.CRT介绍 2.CRT适应症 3.CRT当前临床应用情况
心脏同步化治疗和ICD专家讲座
第1页
1.CRT介绍
心脏再同时化治疗(CRT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是经过双心室起 搏方式治疗心室收缩不一样时心力衰竭患者。 CRT在传统双腔起搏基础上增加了左室起搏, 左室起搏电极经右房冠状静脉窦开口, 进入冠 状静脉左室后壁侧壁支起搏左室, 同时起搏右 心室, 经过多部位起搏恢复心室同时收缩, 降低 二尖瓣返流。
心脏同步化治疗和ICD专家讲座
第4页
2.CRT适应症(3)
年ESC公布了最新心力衰竭患者CRT治疗适应证详细内 容以下:
心力衰竭患者CRT治疗或CRT联合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 器(CRT-D)治疗提议:
①最正确药品治疗依然存在症状心力衰竭患者,NYHA III~IV级,
② LVEF≤35%, ③左心室扩大〔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55mm 〕 ④窦性心律,QRS波群增宽(≥120ms)。 值得注意是,我国年CRT指南与年ESC公布最新心力衰竭患 者CRT治疗适应证,观点非常一致。
心脏同步化治疗和ICD专家讲座
第3页
2.CRT适应症(2)
年,结合我国情况,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参考 ACC/AHA和ESC指南,制订了我国CRT适应证。Ⅰ类适应 证要求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①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 ②充分抗心力衰竭药品治疗后,NYHA心功效仍在Ⅲ级或无 须卧床Ⅳ级, ③窦性心律, ④LVEF≤35%, ⑤LVEDD≥55mm, ⑥QRS波时限≥120ms伴有心脏运动不一样时。
心脏同步化治疗和ICD专家讲座
第2页
2.CRT适应症(1)
2024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2024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afb0d0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dd.png)
2024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进展随着年龄增长,心力衰竭患者逐渐增多,目前,65岁以上心力衰竭患者占比约10%。
心力衰竭(HF)是指由心脏的各种结构或功能改变而导致心室充盈和射血功能受损的综合征,它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会给患者的身体、精神和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
尽管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不断发展和丰富,但患者死亡率仍然很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作为一种手术疗法逐渐应用于心衰患者。
它通过改善心脏收缩的不同步性从而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发挥作用,适应症越来越广。
此外,还可以结合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 )组成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以防止心脏猝死,不同心衰患者可个体化选择口、2], 但在最佳患者选择上存在争议,本文介绍了CRT在慢性心衰患者中的治疗进展。
研究发现,大约三分之一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会出现因心脏收缩期不同步而导致收缩力进一步下降的情况,其心电图往往表现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多个临床试验证明,CRT对II-IV级心衰患者的射血分数有明显改善,可提高其生存率,降低住院率[3-4]。
随着CRT植入技术的发展,手术的适应症也在不断探索,同时,导致CRT植入后产生不良结果的相关因素也在不断探究中[5]。
1、CRT手术适应症的探索1.1CRT在非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中的探索虽然大多数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 )患者应用CRT的获益情况被广泛认可,但对于非左束支传导阻滞,如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 )是否有效,目前还有待研究⑹。
Friedman z DanielJ等人[7]研究发现在QRS≥ 150ms的LBBB患者中应用CRT,对心衰的改善有显著效果,但在RBBB 患者中未见明显改善,这项研究纳入4549例LBBB患者,以及RBBB患者691例;研究表明CRT可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风险(危险比[HR] , 0.73[可信区间(CrI)z 0.65 至0.84]),在QRS≥150ms 的LBBB (HR , 0.56[CrI z 0.48 ≡ 0.66])而RBBB ( HR 0.97[CrI , 0.68-1.34]; P<0.001 )o当QRS < 150ms 或存在RBBB时,CRT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没有明显关联。
2024年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设备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设备市场规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d051bb1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7.png)
2024年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设备市场规模分析简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CRT)是一种通过植入设备来治疗心脏病患者的方法。
CRT设备通过调节心室的收缩来加强心脏的同步化,从而改善心脏功能,减轻心衰症状。
CRT设备市场规模的分析可以帮助厂商、投资者和研究机构了解该领域的发展前景和机会。
市场规模分析市场概况随着心脏病患者数量的增加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重视,CRT设备市场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的增长。
CRT设备市场包括作为患者治疗选择的心脏起搏器,以及监测患者心脏功能的设备。
这些设备通常由医疗机构或设备供应商提供,并且需要经过监管机构的审批才能上市销售。
市场驱动因素CRT设备市场的增长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1.心脏病患者人数的增加:心脏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问题,患者人数不断增加,推动了CRT设备市场的需求增长。
2.技术的不断创新:随着技术的发展,CRT设备的性能不断提高,具备更高的治疗效果和更小的体积,满足了患者和医生对治疗设备的需求。
3.政府政策的支持: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通过政策和法规支持心脏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促进了CRT设备的市场发展。
市场规模预测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和分析师的预测,CRT设备市场的规模在未来几年有望继续增长。
预计到2025年,全球CRT设备市场的价值将超过XX亿美元。
北美地区将成为最大的市场,亚太地区也将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市场竞争分析CRT设备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主要厂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家:1.Medtronic:作为全球领先的心脏起搏器和医疗设备制造商,Medtronic在CRT设备市场占据了重要的份额。
公司通过不断的创新和产品改进来保持竞争优势。
2.Abbott Laboratories:作为另一家重要的医疗设备制造商,AbbottLaboratories也在CRT设备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公司提供一系列高性能的CRT设备,并致力于满足患者和医生的需求。
心衰心脏再同步crt治疗共91页文档
![心衰心脏再同步crt治疗共91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e3a0b40f242336c1eb95e40.png)
-降低因心衰进展导致的死亡率 2019 JAMA
-降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 201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19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左室收缩功能下降者中LBBB 常见
宽QRS全原因死亡率增加
P < 0.001
49%
• COMPANION
– 前瞻,随机,1:2:2分组 – 第一终点:全原因死亡率和住院率复合终点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临床
入选标准
InSync MUSTIC MIRACLE InSyncICD
Meta
N NYHA LVEF QRS 6M-W
103 III / IV < 35% >150 ms < 450m
心脏不同步对预后的 影响
Cumulative Mortality (%)
100 90 80 70 60 0
QRS Duration (msec)
< 90 90-120
120-170 170-220
> 220 60 120 180 240 300 360
Days in Trial
心衰会有什么感 觉?
• What is CRT? • Is CRT an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therapy for CHF?
– Do CRT just improve functional status ? – Update of Clinical trials and Reviews
• How to do an CRT operation?
ß受体阻滞剂
限制毛驴速度, 从而节约能量
限制速 度 最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EHRA/ESC CRT 指南
(二)合并房颤患者的CRT 适应证: Ⅱa类:①射血分数<35% 、NYHA心功能分级Ⅲ? Ⅳ级、QRS波宽度>120毫秒的 房颤心律患者,也可考虑CRT 植人,但必须满足以下任意一项条件 :a. 药物控制 心室率保证心室起搏器比例接近 100% ;b.植人后行房室结消融,使得双室起搏 比例达到100% 。②因房颤造成心室率过快、须进行房室结消融并安装起搏器, 则新指南推荐直接安装 CRT而非普通起搏器。
?调整房室间期,增加舒张期充盈时间,优化左室充盈。 ?同步左室后侧壁收缩,减少功能性二尖瓣收缩。 ?长期可逆转左室重构。
Contents
1
CRT的治疗机制
2
CRT的适应症
3
CRT的手术及并发症
4
CRT的术后反应及处理
2013年EHRA/ESC CRT 指南
(一)窦性心律患者植人CRT 的适应证: Ⅰ类:①QRS波宽度>150毫秒、LBBB、射血分数≤35% 以及NYHA心功能分级 Ⅱ? Ⅳ级的患者(I/A)。②QRS波宽度120? 150毫秒、LBBB、射血分数≤35% 以及NYHA心功能分级Ⅱ? Ⅳ级的患者(I/B)。 Ⅱa类:QRS 波宽度>150毫秒、非左束支阻滞、射血分数<35% 以及NYHA心功能 分级Ⅱ? Ⅳ级的患者。 Ⅱ b类:QRS 波宽度120? 150毫秒、非左束支阻滞、射血分数 <35% 以及NYHA心 功能分级Ⅱ? Ⅳ级的患者。 Ⅲ类:QRS 波宽度<120毫秒,慢性心衰患者,不推荐 CRT 治疗。
2013年EHRA/ESC CRT 指南
(一)窦性心律患者植人CRT 的适应证: 上述指南推荐与美国指南有所不同。美国指南仅将 QRS 波宽度>150毫秒 作为Ⅰ类适应证,而欧洲指南将Ⅰ类适应证范围扩大到 QRS波宽度120? 150毫秒。对于非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 (例如,QRS 波宽度>150毫秒的 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也可以植入 CRT ,但推荐级别为Ⅱa。QRS 波宽 度120? 150 毫秒的非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植人 CRT 的推荐级别进一步 降至Ⅱb。
除了上述的电机械机制以外,部分研究还发现双心室起 搏可降低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改善心力衰竭导致的 神经内分泌紊乱。有证据表明长期心脏同步化治疗会增加脑 钠肽等神经激素,并且能重建自主神经平衡。对于改善心力 衰竭具有一定意义。
CRT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机制
?协调左右心室间和左室内的收缩,改善左室收缩功能,提 高LVEF 。 --与正性肌力药物相反,CRT 不会增加心肌耗氧。
? 心衰患者心脏失同步的发生率
QRS波≥120ms: 25%-50%
左束支阻滞: 15%-27%
房室失同步:
35%
? 衰竭心脏电活动不同步:
? 房室不同步 ? 左、右心室不同步 ? 室内各壁不同步
导致
? 心输出下降 ? 二尖瓣反流 ? 心脏重构
不同步引起心输出量减低机制:
室间、室内失同步使心脏失去同向收缩,室间隔收 缩提前,左室游离壁收缩延迟,室间隔反常运动和血液 在心室的分流,房室不同步使舒张期充盈时间缩短,充 盈下降,心输出量减少。
不同步引起二尖瓣反流机制:
?左室后乳头肌功能不全,尤其存在 LBBB时 --左室后侧壁基底部的心肌电活动和机械活动病理 性延迟,导致后乳头肌功能发生障碍,使二尖瓣后 叶脱垂,而造成二尖瓣反流。
?PR间期过长引起舒张和收缩期功能性二尖瓣反流。
不同步引起心室重构的机制:
心衰,尤其是LBBB 时,左室后侧壁电和机械活动 滞后,心肌收缩速率的达峰时间明显延迟,左室内压 达峰并冲开主动脉瓣射血时,收缩还未达峰的左室侧 后壁的局部压力较低,使左室内压较高的血流向低压 的侧壁发生分流,逐渐引起心脏横向重构并形成球形 心。
2013年EHRA/ESC CRT指南
新指南对于窦性心律患者植人 CRT 的适应证强调左束支传导阻滞和 QRS 波宽度。其中,指南指出对CRT 反应最好的患者特点包括女性、宽 QRS 波(>150毫秒)、完全性LBBB、除外缺血性心肌病,此时患者获益最 大。然而,对于 QRS 波群<120毫秒的心力衰竭患者而言,尚无证据表明 可以通过CRT 获益。
脉静靶择选
极电室左极电室左入植
男性 0.7 % ; 女性 1.0% 北中国: 1.4%; 南中国: 0.5% 城市人口 :1.1%; 农村人口 :0.8%
在西方国家,心衰患病率在 1.5 %-2% 之间,美国有 4.5百万心衰患者,每年新增40-70万
心衰患者电激动异常: ?心衰患者常见窦房结功能不全和房性心律失常 ?超过一半患者会发生病理性房室传导 ?约1/3心衰患者出现心室传导异常,最常见 LBBB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Contents
1
CRT的治疗心衰机制
2
CRT的适应症
3
CRT的手术及并发症
4
CRT的术后无反应处理
Contents
1
CRT的治疗心衰机制
2
CRT的适应症
3
CRT的手术及并发症
4
CRT的术后反应
心衰流行病学
? 中国成人患病率为 : 0.9% ? 估计中国心衰总人数约为 585万
Contents
1
CRT的治疗机制
2
CRT的适应症
3
CRT的手术操作及并发症
4
CRT术后反应及处理
CRT手术
? 主要是左室电极植入
冠状窦电极插入 极
逆行冠状静脉造影
选择靶静脉
? 其他同常规双腔起搏器放置右房右室电极 ? 参数测试
左室电极需注意有无膈肌刺激
送入左室电
极电窦状冠入插
逆行冠状静脉造影
CRT
是指心房同步的双心室起 搏治疗。通过双心室起搏纠正 室间或心室内不同步,增加心 室排血和充盈,减少二尖瓣返 流,提高射血分数。
CRT 植入后,左室导线的植入部位要尽可能靠近左室侧后壁基底部, 使该部位滞后的电和机械活动大大提前,从而纠正后乳头肌功能不全,使 二尖瓣反流明显减少或消失;使室间隔和左心室游离壁同步收缩,减少室 内分流,逆转心室重构,恢复室间隔对左心室收缩的支持作用,通过程控 AV 或PV 间期优化房室传导,提高心房收缩对左心室充盈的作用,减少因 为房室延迟造成的舒张期二尖瓣返流,增加前向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