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06.12.30)

合集下载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北京市工业促进局2005年8月目录前言 (1)一、“十五”时期北京工业发展现状 (2)(一)工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2)(二)“十五”工业发展经验回顾 (4)(三)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6)二、“十一五”时期北京工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8)(一)良好的国内宏观环境给北京发展带来契机 (8)(二)北京仍处于工业化推进阶段 (8)(三)国际产业转移为北京工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9)(四)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有利于加快工业布局调整.. 9(五)环保要求与土地、水、能源等资源约束条件进一步强化 (9)(六)京津冀经济圈的发展拓展了北京工业发展空间 (10)三、“十一五”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及发展目标.. 10(一)指导思想 (10)(二)发展战略 (11)(三)发展目标 (13)四、“十一五”工业发展空间布局 (16)(一)以中关村科技园为主体,打造环城高新技术产业带. 16 (二)以重点新城发展为依托,构筑东南部现代制造业发展带 (16)(三)以房山与燕化为基础,构建西南石化新材料产业集聚区 (17)(四)以郊区县市级开发区为基地,实现工业园区化发展. 17 五、“十一五”工业系统循环经济发展要点 (18)(一)以“减量化”为核心,推进企业层面清洁生产 (18)(二)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建设生态型工业园 (18)(三)以“再利用、资源化”为重点,促进再生资源产业化 (19)六、“十一五”产业发展重点 (19)(一)大力提升电子信息、汽车产业竞争优势 (19)(二)推动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突破 (26)(三)加快生物工业和医药产业培育壮大 (29)(四)保持都市工业稳定增长 (31)(五)推进传统基础产业调整改造 (36)七、政策与措施 (39)(一)继续加大工业投入,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 (39)(二)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40)(三)推进开发区(基地)建设,加快产业专业化、集群化发展 (40)(四)实施品牌战略,全面提升品牌竞争力 (41)(五)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制造业国际化 (41)(六)完善服务支撑体系,促进产业融合 (42)(七)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集约利用机制 (42)(八)发展总部经济,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43)(九)加强产业发展导向,引导工业结构调整 (44)前言本世纪前二十年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市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

我市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

我市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
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是指我市在“十一五”时期(2006年至2010年)制定的关于发展工业经济的规划。

这个规划的目标是在该时期内,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

具体的规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产业结构。

通过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投入,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并发展新兴产业,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2.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工业技术的进步。

3.加强环境保护。

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加强对污染治理和环境整治的力度,同时推动绿色工业发展,实现工业经济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4.提高企业竞争力。

加强企业管理能力培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打造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5.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注重发展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工业经济,加强城乡经济一体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总之,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旨在推动工业经济健康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增长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目录前言一、“十五”时期北京工业发展状况二、“十一五”北京工业发展环境三、“十一五”北京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四、“十一五”北京工业产业优化及发展重点五、“十一五”北京工业发展空间布局六、政策与措施前言本世纪前二十年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尤其“十一五”时期,是北京市落实“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全面实施新修编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基本框架的关键时期。

当前,首都社会步入了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和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新阶段,首都经济发展进入了转变增长方式和调整结构的关键阶段,北京工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

工业现代化是首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首都的现代化起着强大的支撑作用。

为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北京工业必须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转变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产业集聚、布局集中、资源集约的产业发展格局,为“十一五”时期北京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依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北京市委市政府对北京工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特制订本规划。

本规划适用范围和领域为北京市工业,实施期限为2006年-2010年。

一、“十五”时期北京工业发展状况(一)工业总量增长显着“十五”期间,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北京工业的发展,统一思想认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出了“振兴北京现代制造业”的重大战略决策,确定了北京市工业发展的战略方向、目标,为北京工业“十五”期间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战略基础。

“十五”期间,北京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总量增长显着,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从2000年2707.4亿元增至2005年6775亿元,年均递增20.1%,增速大大超过“十五”规划13.4%的目标。

“十五”期间,全市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2.4%,比“九五”时期提高2.5个百分点,按现价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速达到17.1%,提高了6.7个百分点。

北京十一五时期六大重点产业功能区发展规划报告

北京十一五时期六大重点产业功能区发展规划报告

北京市六大重点产业功能区发展规划北京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面上的支撑,更需要点上的带动。

为推动北京市区域经济整体发展,促进北京市城市发展目标的实现,要继续优化和加强市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商务中心区、金融街和奥林匹克中心区等四大功能区,这是实施“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重要载体,也是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

建设好上述重点功能区是推进首都区域经济,实现北京功能定位的重要内容,是北京做好“四个服务”、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支柱。

这四大重点功能区是承接首都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区域,是北京构建现代化国际城市、发展文化名城、服务2008年奥运会的核心所在。

同时,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要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在城市发展新区大力建设和发展若干新城,这是形成人口与产业协同转移,构筑东部发展带新的城市成长极核的重要空间载体。

根据首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区域联系的主导方向,选择城市发展新区的顺义临空经济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重点功能区,构成东部主轴的发展中枢。

以上六大重点功能区是北京产业不断发展、演进、集聚而逐步形成的,是行政和市场共同引导配置资源的结果,是适应首都功能特点、高端产业定位、着眼未来发展而提出的。

这些功能区将进一步形成从市区到郊区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相对集聚的空间格局,成为推动首都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城市布局的主导力量(表1)。

表1 六大重点功能区发展规划概要一、中关村高科技园区(一)发展目标与思路。

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覆盖了北京市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资源最密集的区域。

其发展目标是:围绕创建世界一流园区的目标,在五年之内再上一个新台阶,形成“一区多园多基地”的空间格局。

“十一五”期间,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思路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使中关村科技园区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及相关科技产业发展、专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为全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保障。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一、大目标
在2024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24年翻一番,建成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全国和区域经济发展作出卓越贡献,成为国
际一流的文明大都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二、发展思路
(1)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技术创新、科技创新能力,打造
国际一流技术创新体系。

(2)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深化创新,营造良好投资氛围,加强
财税、金融,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3)着力提升增长质量,完善企业发展管理模式,拓展经济发展新
动能,提升企业竞争力,扩大中小微企业发展比重,加快培育创新企业及
创业集群成长。

(5)大力发展绿色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升节能环保减排能力,促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和低碳生活方式。

三、预期成果
(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一番,农村贫困人口发生率下降至
历史低点,全市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计划规划

“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计划规划

“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计划规划“十一五”期间,全区要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力推进工业驱动战略,坚持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主线,高强度投入、跨越式增长、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为建成经济强区和都市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XX”奠定坚实基础。

工业发展规划如下:㈠瞄准一个目标“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布局更趋合理,工业经济规模和效益迈上新台阶,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工业经济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效应进一步增强,建成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实现“工业强区”这一奋斗目标。

㈡构建两大平台适应工业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生产力布局结构,加快推进工业向园区和楼宇集中,构筑两大工业经济发展平台,提高土地及其他生产要素利用的集约化水平。

——园区工业。

立足XX区情,超前规划,合理布局,在中下段地区加快推进港城工业园区、鱼嘴工业园区、复盛和望江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积极构建工业经济发展平台。

正确处理四者关系,形成港城、鱼嘴集中带动,复盛、望江配套补充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楼宇工业。

高起点制定都市楼宇工业发展规划,在西部、中部地区培育发展产业关联度高、产品附加值高、劳动密集型的楼宇工业,通过利用存量空置楼宇(厂房)培育一批、规划建设发展一批,形成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增加就业的平台。

㈢壮大三大集群——交通运输设备产业集群。

依托长安公司,以建设“汽车名城”为契机,进一步发挥业已形成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集聚效应,延伸产业链条,鼓励加入全球采购体系,培育集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设计、研发、制造、物流为一体的交通运输设备产业集群。

——电子电器产业集群。

发挥yy海尔工业园区的集聚带动效应和电子电器制造业关联性强的优势,以海尔产品为核心,以其他电子电器产品为补充,拓展产品门类,形成家电及汽车电子设计、研发、制造、物流产业链,打造yy最大的电子电器产业集群。

市十一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

市十一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

市十一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目录前言本世纪前二十年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尤其“十一五”时期,是北京市落实“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全面实施新修编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基本框架的关键时期。

当前,首都社会步入了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和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新阶段,首都经济发展进入了转变增长方式和调整结构的关键阶段,北京工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

工业现代化是首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首都的现代化起着强大的支撑作用。

为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北京工业必须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转变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产业集聚、布局集中、资源集约的产业发展格局,为“十一五”时期北京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依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北京市委市政府对北京工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特制订本规划。

本规划适用范围和领域为北京市工业,实施期限为2006年-2010年。

一、“十五”时期北京工业发展状况(一)工业总量增长显着“十五”期间,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北京工业的发展,统一思想认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出了“振兴北京现代制造业”的重大战略决策,确定了北京市工业发展的战略方向、目标,为北京工业“十五”期间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战略基础。

“十五”期间,北京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总量增长显着,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从2000年亿元增至2005年6775亿元,年均递增%,增速大大超过“十五”规划%的目标。

“十五”期间,全市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比“九五”时期提高个百分点,按现价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速达到%,提高了个百分点。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国家计划【发文字号】京政发[2006]32号【发布部门】北京市政府【发布日期】2006.09.19【实施日期】2006.09.19【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XP10【失效依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宣布失效一批市政府文件的决定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的通知(京政发[2006]32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现将《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附件: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北京市人民政府二00六年九月十九日附件: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目录前言一、规划背景(一)现状(二)问题(三)形势二、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发展原则(三)发展目标三、主要任务(一)完成奥运基础设施(二)增强资源供应能力(三)强化城市交通建设(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五)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六)改造存量基础设施(七)加快新城设施建设(八)提升信息设施水平(九)完善城市应急体系(十)推进区域设施建设四、保障措施(一)改革投资融资体制(二)盘活现有存量资源(三)建立价格联动机制(四)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五)创新项目管理方式前言基础设施是为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公共设施,包括公用事业、公共工程、城市环境和交通设施等,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城市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先导地位。

本规划所指基础设施,涵盖市域范围内交通、能源、水资源、城市环境、信息和防灾减灾体系等方面。

“十五”时期,北京市基础设施进入高速发展期,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承载能力不断提高,保障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较好地满足了全市人民生活的需求。

“十一五”时期(2006年-2010年),是北京市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关键时期,是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起步阶段,也是首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国家计划【发文字号】京政发[2006]29号【发布部门】北京市政府【发布日期】2006.08.28【实施日期】2006.08.28【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XP10【失效依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宣布失效一批市政府文件的决定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的通知(京政发[2006]29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现将《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附件: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北京市人民政府二00六年八月二十八日附件: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目录前言一、回顾与展望(一)发展回顾(二)问题与挑战(三)机遇与趋势二、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发展目标三、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一)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三)适度发展现代制造业和建筑业(四)优化发展现代农业(五)坚决退出劣势产业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一)全力打造六大高端功能区(二)重点建设特色专业集聚区(三)适度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带五、政策与保障措施(一)完善产业政策体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二)建立布局引导与约束机制,促进产业空间集聚(三)探索新型财政支持模式,引导城市功能与产业协调发展(四)实现企业改革和深度开放的新突破,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五)实施品牌、人才与知识产权战略,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前言“十一五”时期(2006年-2010年)是首都抓住奥运会举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提升“四个服务”的水平和能力的关键时期。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时期首都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提出了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业的重点任务、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及若干特色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布局,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是首都“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优化的重要依据。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前言从2006年到2010年的“十一五”时期,是北京经济快速增长、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首都实施“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关键时期,也是首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机遇期。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是北京市在中长期规划中第一次打破行政区划编制的市域经济规划。

本规划体现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强化重点功能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为原则,以充分履行首都城市功能为核心,以落实区县功能定位、调整产业布局为重点,明确各功能区域在北京城市总体发展中的思路、方向与主要任务,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形成各区县特色发展的格局,实现城市整体功能的最优化和整体效能的最大化。

本规划编制的依据是中共北京市委九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意见》及北京市委、市政府一系列重要指示。

本规划期限为2006年—2010年。

第一部分规划背景一、发展现状近年来,北京市区域经济和主要产业功能区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经济和社会发展跃上了新的台阶。

(一)城乡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趋向优化。

“十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9%,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美元。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5年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为1.4:30.9:67.7。

金融保险、文化创意和知识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特点日趋明显。

东城、西城、崇文、宣武等中心城区的建设已由外延扩展转向调整优化,其作为首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教育科研和金融管理中心的核心职能逐步明确;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等地区的第二产业开始逐步向外围转移,初步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体,高新技术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的产业格局;通州、顺义、大兴、昌平、房山等地区初步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为主体,服务业具有一定规模,第一产业适当保留的产业格局;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等五个区县开始形成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二产业适度发展,服务业初具规模的产业格局。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规划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规划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9.14•【字号】京政发[2006]30号•【施行日期】2006.09.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规划的通知(京政发[2006]30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现将《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附件: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规划北京市人民政府二00六年九月十四日附件: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规划目录前言第一部分总体评价和形势一、总体评价(一)形成了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就业规模逐步扩大,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二)初步建立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逐步提高二、形势和问题(一)面临的形势(二)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二、目标(一)就业目标(二)社会保障目标第三部分重点任务一、就业(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扩大就业规模(二)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三)做好重点企业、困难地区和特殊群体的就业工作(四)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五)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市场就业水平二、社会保障(一)进一步完善城镇社会保险体系(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三)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四)全面促进社会福利、优抚、慈善、残疾人事业发展(五)加强社会保障资金征缴和监督管理(六)实现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社会化第四部分保障措施一、加强法制建设二、完善工作体系三、加大财政投入四、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前言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径;社会保障是民安所在,是社会的“安全网”。

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是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字号】京发改[2006]1336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服务贸易正文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京发改〔2006〕1336号)各有关单位:《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发展规划》是根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精神和“十一五”时期首都服务业发展需要,由市发展改革委编制完成的。

该规划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市服务业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是全市“十一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一五”时期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请全市各有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发展规划》,结合本单位实际,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推动我市服务业更好地发展。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发展规划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六年八月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发展规划目录序言第一部分发展基础一、发展现状二、发展环境三、面临挑战第二部分思路与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思路三、发展目标第三部分行业发展导向一、优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二、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三、加快发展消费性服务业第四部分空间布局重点一、首都核心服务区二、科技商务拓展带三、新城融合服务带四、生态旅游休闲带第五部分主要保障措施一、深化改革开放,营造良好环境二、实施品牌战略,提升竞争能力三、推动政策聚焦,健全政策体系四、加强组织协调,强化基础工作序言“十一五”时期,是首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

加快服务业发展,对于带动全市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首都综合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是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专项规划,是对《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内容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北京市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与空
间布局调整规划的通知
佚名
【期刊名称】《《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06(000)019
【摘要】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现将《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总页数】25页(P26-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一五”时期能源发展及节能规划的通知 [J],
2.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J],
3.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土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的通知 [J],
4.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科技发展与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的通知 [J],
5.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规划的通知[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市“十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

2001-2005年北京工业发展规划目录一、北京工业“九五”时期发展概况 ...................................................(一)经济运行态势良好 ............................................................(二)结构调整成效显着 ............................................................(三)技术进步明显加快 ............................................................(四)国企脱困取得阶段性成果..................................................(五)开放型经济格局正在形成..................................................二、北京工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一)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二)宏观经济的重要转机拓展了发展空间................................(三)首都经济发展战略为北京工业指明了方向.........................(四)适应资源与环境是北京工业调整的重要课题 .....................三、北京工业“十五”时期发展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四、北京工业“十五”时期发展要点................................................(一)高新技术产业 ...................................................................(二)传统产业 ..........................................................................(三)都市型工业.......................................................................五、北京工业“十五”时期发展主要措施 ............................................(一)调整所有制结构,改革产权制度 .......................................(二)健全技术创新体系 ............................................................(三)形成全方位的开放体系 .....................................................(四)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机制....................................(五)培育一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六)强化企业基础管理 ............................................................(七)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八)着力营造有利于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环境 ............................ 附件一北京工业各行业工业总产值发展目标附件二建设10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概要)附件三实施10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工程(概要)附件四“十五”时期北京工业投资动态项目库(第一批)新世纪初的5到10年,我国将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发展纲要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发展纲要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发展纲要来源: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网站日期:2006-08-15目录序言第一部分规划背景一、良好基础二、发展趋势三、历史机遇四、主要挑战第二部分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原则二、主要目标三、战略重点第三部分发展任务和政策取向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二、扩展社会公共服务三、增强基础设施能力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优化城市功能配置六、加强社会和谐建七、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八、科技创新与人力开发九、体制改革与管理创新十、区域合作与对外开放第四部分办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扎实推进奥运前期筹备二、精心实施奥运组织安排三、保持后奥运期平稳发展第五部分启动重点新城建设一、总体要求二、顺义新城三、通州新城四、亦庄新城五、实施保障第六部分规划实施一、配套政策制订二、专项规划落实三、重大项目实施四、规划实施管理第一部分规划背景从2006年到2010年的“十一五”时期,是首都抓住本世纪头20年这一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关键时期,在全市现代化进程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位置。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后编制的第一个5年规划,是首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

本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期间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集中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的施政方针和决策意图,是各级政府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编制实施年度计划和制定各项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批复。

一、良好基础2001年2月,北京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了《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5年计划纲要》。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目录前言一、回顾与展望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三、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四、推动产业快速发展五、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六、政策与措施前言高技术产业在实现首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中起着重要促进作用,发展高技术产业是不断提高首都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

国务院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的批复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为促进北京市高技术产业在“十一五”期间(2006年-2010年)持续稳定的发展,依据《总体规划》和《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相关文件,制定本规划。

规划实施期限自2006年至2010年。

一、回顾与展望(一)发展回顾“十五”期间,北京高技术产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产业总量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日趋完善,产业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

1.产业地位显著提升。

“十五”期间,北京高技术产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在首都经济和全国高技术产业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2005年,包含高技术服务业在内的北京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325.8亿元,约占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9.3%。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00.8亿元,占北京工业增加值的23.5%,占全国高技术制造业规模的5%以上。

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为主的高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北京高技术产业的重要增长点,实现增加值925.0亿元,已占北京高技术产业的70%左右,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实现增加值583.2亿元,增长23.1%。

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软件、光电显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附加值较高的产业领域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多领域支撑的新型产业格局正逐步形成。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建筑业发展规划2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建筑业发展规划2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修建业生长筹划目录序言第一部分“十五”期间修建业生长回首一、产出与效益跃上新台阶二、都会建立任务顺利完成三、修建业素质进一步提升四、科技进步能力明显提高五、修建节能事情成效显著六、行政治理能力逐步增强第二部分“十一五”时期修建业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一、生长机会(一)本市百姓经济和社会连续生长(二)奥运场馆及相关配套设施建立(三)都会底子设施建立投资力度加大(四)未来北京都会建立新格式的实施(五)京津冀区域都市圈筹划建立启动(六)外埠建立工程市场生长前景辽阔二、主要挑战(一)奥运会之后建立总量缩减带来的挑战(二)情况和能源资源因素制约带来的挑战(三)参加世贸组织过渡期结束带来的挑战(四)投资体制改造和主体多元带来的挑战第三部分“十一五”时期修建业生长指导思想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二、生长目标(一)战略重点(二)主要指标第四部分“十一五”时期修建业生长的主要任务一、突出工程质量宁静职位,提升质量宁静治理水平(一)健全质量宁静责任体系(二)完善质量宁静治理制度(三)改造质量宁静羁系要领(四)创建宁静生产预防体系二、全面贯彻“四节”目标,促进修建产物节能环保(一)增强“四节”宣传和法例尺度建立(二)完善修建节能环保导向和鼓励机制(三)加大“四节”技能产物的研发推广(四)强化修建产物节能环保羁系和办事三、认真履行职责职能,确保奥运工程建立顺利实施(一)切实增强奥运工程建立组织协调(二)切实增强奥运工程要害技能研究(三)切实增强奥运工程质量宁静监视(四)切实增强绿色奥运工程建立治理四、调解优化财产结构,提升财产协作水平(一)引导大型企业调解经营结构(二)引导中小企业立足专业承包(三)着力提高修建劳务企业素质(四)推动工程咨询办事企业生长五、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进行业技能进步(一)明确财产技能创新偏向(二)完善财产科技创新体系(三)增强财产科技结果转化(四)强化自主知识产权掩护(五)推进修建业信息化建立六、转变传统施工理念,推进行业绿色施工(一)树立绿色修建施工理念(二)提高绿色施工治理水平七、完善市场运行机制,促进市场康健生长(一)增强修建市场信用体系建立(二)完善修建工程包管包管制度(三)积极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四)增强工程造价治理制度建立(五)切实发挥社会监视机制作用八、强化行政能力建立,提高市场羁系水平(一)进一步明确市场羁系的内容(二)深化行业行政治理体制改造(三)强化行政监视执法体系建立(四)增强行业治理底子建立事情九、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国际市场份额(一)推动优势企业快速全面生长(二)支持强强联合以及境外投资(三)创建“走出去”办事协调机制十、强化种种人才培养,提升步队整体素质(一)培养高素质的公事人员步队(二)培养高素质的经营治理步队(三)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步队(四)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工人步队十一、增强工程建立指导,推进村镇建立进程(一)增强工程建立指导办事(二)强化对村镇建立的治理第五部分“十一五”筹划实施的保障步伐一、增强筹划实施的政策研究二、增强筹划实施的资金投入三、增强筹划实施的组织落实序言“十一五”时期,是北京市实施“新北京、新奥运”生长战略的要害时期,是北京修建业在本世纪前20年生长的重要战略机会期,是实现连续康健生长的要害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目录前言一、“十五”时期北京工业发展状况二、“十一五”北京工业发展环境三、“十一五”北京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四、“十一五”北京工业产业优化及发展重点五、“十一五”北京工业发展空间布局六、政策与措施前言本世纪前二十年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尤其“十一五”时期,是北京市落实“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全面实施新修编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基本框架的关键时期。

当前,首都社会步入了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和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新阶段,首都经济发展进入了转变增长方式和调整结构的关键阶段,北京工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

工业现代化是首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首都的现代化起着强大的支撑作用。

为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北京工业必须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转变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产业集聚、布局集中、资源集约的产业发展格局,为“十一五”时期北京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依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北京市委市政府对北京工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特制订本规划。

本规划适用范围和领域为北京市工业,实施期限为2006年-2010年。

一、“十五”时期北京工业发展状况(一)工业总量增长显著“十五”期间,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北京工业的发展,统一思想认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出了“振兴北京现代制造业”的重大战略决策,确定了北京市工业发展的战略方向、目标,为北京工业“十五”期间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战略基础。

“十五”期间,北京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总量增长显著,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从2000年2707.4亿元增至2005年6775亿元,年均递增20.1%,增速大大超过“十五”规划13.4%的目标。

“十五”期间,全市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2.4%,比“九五”时期提高2.5个百分点,按现价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速达到17.1%,提高了6.7个百分点。

2005年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1782.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6.2%,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1%,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支撑全市经济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外贸出口和解决城乡居民就业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十五”期间,北京工业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发挥首都科技、人才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在集成电路、软件、消费类电子、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初步形成若干在国内具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有效提升了北京工业的技术含量,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通过振兴现代制造业,促进了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以汽车、装备制造业等为主导的现代制造业发展迅猛。

2000年至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213.5亿元增至517.5亿元,实现年均递增19.4%,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9%,比2000年提高3.7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市场开拓能力、核心竞争力,推动全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现代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385.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0%。

(三)加速退出落后产业“十五”期间,北京工业加大了工业污染治理力度,实施污染扰民企业搬迁,清理整顿“五小”企业,关停了一批小水泥企业、小煤矿及各类小型矿山。

加快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全部淘汰了全市行政区内工商注册的水泥立窑生产线和平板玻璃平拉生产线。

整治重点污染企业,关停了造纸一厂、北京木材防腐厂等一批重点污染企业。

启动了首钢搬迁工作,围绕压缩钢产量,截至2005年底,首钢已陆续关停一些工厂和设备的生产,包括第一炼钢厂、特钢公司17座电炉、初轧厂、冷轧带钢厂、铁合金厂、重型机器厂3座电炉和2座平炉、焦化厂洗煤工序、特钢白灰窑、五号高炉等。

(四)布局调整初见成效为适应北京城市发展的需要,“十五”期间,北京工业加快布局调整,实施了城市中心区工业企业向郊区县转移战略;有效促进了北方微电子、汽车、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和医药四大产业基地和工业开发区的建设,工业布局日趋合理,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搬迁企业142户,腾退工业用地面积878.2万平方米。

2005年全市城区、近郊、远郊三类区域工业总量比重,已由2001年的12∶51∶37,变化为目前的10∶34∶56。

与此同时,工业呈现向开发区聚集的明显趋势,工业开发区和产业基地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现,已逐步成为北京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2005年,全市工业开发区和产业基地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374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5.3%。

其中电子、机电、汽车、生物医药四大产业聚集度均在40%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已接近90%。

(五)工业投资增长快,发展后劲增强“十五”期间,北京工业立足现有产业基础,采取多种措施优化工业发展环境,规划引导产业发展和投资方向,吸引社会多方资金投入,着力建设一批高端项目和重大项目,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发展,逐步实现产业集聚,强有力地拉动了工业经济的增长。

“十五”期间,北京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从2001年的124.9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383.4亿元,五年累计完成1096亿元,是“九五”时期完成总额的1.3倍,并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尤其是后两年,固定资产投资和增速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实际利用外资摆脱了多年徘徊的局面,五年累计达到42亿美元,比“九五”期间增长94%,其中2005年比2000年净增3.4倍。

北京现代汽车、中芯国际、京东方TFT-LCD等一批重点项目陆续投产,已成为北京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北京现代汽车三期技改、奔驰汽车等一批在建项目的顺利实施,以及首钢150万吨冷轧、燕化1000万吨炼油系统及乙烯装置第三轮改造工程等重点项目的推进,将为“十一五”北京工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六)工业节能、节水、节地工作全面开展“十五”期间,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北京工业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能源、土地、水资源的集约化利用程度,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实现了单位产出能耗、水耗的持续大幅下降。

与2000年比,在能耗、水耗总量基本持平的情况下,200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1.46倍,增加值增长1.42倍。

与2000年相比,2005年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45.5%,万元增加值水耗下降68%。

为加强节能降耗的政策引导,市工业促进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结合国家整顿土地市场的精神,对全市工业开发区土地和资源使用情况开展了深入的调研,并进行认真测算。

2005年初,颁布实施了《关于北京工业开发区(基地)建设项目节约土地和资源的意见》,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工业开发区在土地利用和资源消耗方面的控制指标,制订了电子、汽车、机电、生物医药等重点发展产业的水耗、能耗更严格的准入标准。

这些指标为建立严格、科学、合理的项目筛选机制提供了可操作的评判依据,对促进引导开发区规范、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据调查,通过实施《意见》,2005年全市开发区累计节约土地共计480.41公顷,占当期全市新增工业用地的54.7%;开发区万元产值能耗比上一年下降63.9%,万元产值水耗比上一年下降14.6%。

(七)推动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十五”期间,北京工业加强了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重视企业与科技资源的对接。

到2005年底,全市共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89家,其中国家级24家,全市工业企业年专利批准量3135项。

北京工业先后与中科院等单位搭建并启动了“北京工业技术支撑与产业促进平台”、“北京工业发展智力支撑平台”,探索产学研联合的新模式。

“十五”期间,北京工业鼓励以合作并购实现技术跨越和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加大对集成创新项目的支持力度,形成了“闪联”工程、数字电视平台转换工程、手机电视、以TD—SCDMA标准为核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产品、艾滋病毒重组抗原及抗体诊断试剂盒等一批产业化技术成果。

在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同时,加大品牌战略实施力度,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扶持名优企业,积极推进中国名牌的申报和北京名牌的评价工作,加大北京品牌产品的市场和宣传推广。

到2005年末,北京工业已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6个。

然而,在北京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尚存在一些不足。

主要表现在:产业配套能力弱;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高耗能、高耗水行业所占比重依然较大,如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电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等五大行业工业总产值只占全市工业的28%,却消耗了全市工业总能耗的84%,消耗了全市工业总取水量的77%。

二、“十一五”北京工业发展环境(一)首都功能定位明确工业发展方向按照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精神,北京的产业发展要突出首都的特点,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适度发展现代制造业。

首都功能定位要求北京工业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优先并着力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和低消耗、低污染的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首都工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二)总体规划推进工业加快布局调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新格局,进一步明确了工业发展方向和区县功能定位,有利于引导北京工业加快布局调整,推动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产业基地和工业开发区成为北京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加速推进郊区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

(三)产业融合为工业发展提供新途径根据国际大都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北京市正处于由工业化中期向后期推进的阶段,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

国际大都市发展内在规律要求北京工业必须加快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完善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当前,新型工业化道路出现的二、三产业之间相互融合的趋势,有利于充分发挥北京的比较优势,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为将北京建设成为现代制造业重要的高端研发、制造基地和国际化现代服务业中心提供新途径。

(四)区域经济合作拓展工业发展空间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加快,有利于北京合理配置区域资源供给、产品市场,消除部分资源和市场约束,发展具有首都特色的产业;有利于北京利用产业链的新型分工关系掌握高端,在周边地区实现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提高科技辐射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五)建设资源节约型工业仍然任重道远北京自然资源匮乏,水资源短缺,能源基本依靠外埠供给,土地资源供求矛盾加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