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综合知识》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合集下载

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综合知识》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信息处理能力)

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综合知识》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信息处理能力)

第8章信息处理能力8.1 考点精讲一、工具书的运用1.工具书概述(1)定义工具书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为人们提供某方面的基本知识或资料线索,专供查阅的特定类型的图书。

(2)特点①查考性工具书一般不是供人们从头至尾、逐字逐句阅读的,而是将原本松散的大量的资料进行组合供人们查考。

②资料性工具书广采博收资料,旁征博引,为人们提供尽可能多的知识资料或文献信息。

③概括性从大量原材料中提炼加工,信息密集,内容广博而又高度浓缩。

④准确性一般要求摒弃不成熟的、有争议的、含混不清的概念,收录较为成熟的、可靠的、公认的、权威的观点。

⑤易检性工具书采用科学的编排方式和严谨的体系结构,力求易检易查。

(3)分类根据工具书的基本性质和使用功能,可将其分为检索性工具书和参考性工具书。

2.常用工具书介绍(1)字典、词典①定义字典、词典是汇集各种语言中的字词及短语,分别给予拼写、发音和词义解释等信息,并按字顺组织起来方便读者随时查检特定词语信息的语言工具书。

这类工具书有语言词典、传记词典、地名词典及各个学科的知识词典。

②常用的字典、词典《辞海》、《牛津简明英语词典》、《牛津英语词源词典》、《韦氏同义词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同义词反义词对照词典》、《汉法词典》以及众多的专科词典。

③字典分类为两大类a.一类是普通字典,即按照读者对象的需求收录一定范围的汉字,能较直观地展示汉字的意义和用法。

如中小型的《新华字典》、《古代语常用字字典》,大型的如《汉语大字典》;另b.一类则为特种字典,是指在某一方面具有一定特点的汉字,如异体字、俗字、形似字等,一般着重对汉字的某一方面特征作出解释,如《同源字典》。

④词典从不同角度可划分为不同类型按照所收录词目的性质和释文内容的着重点,分为语文词典、专科词典和综合性词典。

语文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专科词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中华百科辞典》;综合性词典,如《辞海》。

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综合知识》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教育法律基础)

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综合知识》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教育法律基础)

第1章教育法律基础1.1 考点精讲考点1 教育法规概述一、教育法规的内涵1.法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广义的法律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它包括宪法、法律、法令、条例、命令、决定等。

(2)狭义的法律是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2.法规(1)法规泛指宪法、法律和国家机关制定的一切行为规范的总称,即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的总称。

(2)法规有时也特指某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国务院制定和发布的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发布的地方性法规。

3.教育法规教育法规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为调整教育与经济、社会、政治的关系,调整教育内部各个环节的关系而制定和发布的教育法律(基本法律和法律)、法令、条例、规程、制度等规范文件的总称。

二、教育法规的特点1.教育法规是教育政策的具体体现(1)各国的教育立法都是把本国的基本教育政策以及教育的各方面、各时期的重大政策,通过立法程序,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达到教育目的。

(2)教育政策是教育法规的基础、灵魂,而教育法规是教育政策的体现,是政府实施教育政策的有力保证。

教育法规能保证教育政策的相对稳定性和有效性。

2.教育法规是教育民主化的必然要求(1)根据法律实施教育行政是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后的产物。

随着中世纪基督教会统治的全面崩溃,国家逐渐控制教育并用法律规定了教育制度。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很大变化,民主思想广泛传播,科技革命和经济竞争需要培养更多的人才,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3.教育法规的内容是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相适应的(1)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英、法、日等国的教育法规,是根据当时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体现出迅速发展免费的、义务的初等教育的要求。

(2)进入20世纪后,由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许多成文法如1944年英国《巴特勒法》写下了给所有人以中等教育的法律条文。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_7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_7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1、简答题发展适宜性参考答案:发展适宜性:指幼儿教育方案在充分参考和利用现有儿童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每名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适合其个别差异性的课程及教育教学实践。

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年龄适宜性;二是个体适宜性。

2、填空题学前儿童掌握代词“我”字是____形成的主要标志。

参考答案: 自我意识本题解释:解析: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掌握代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

3、简答题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 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②给幼儿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2) 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①保护好奇心;②鼓励幼儿积极提出问题、回答问题;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3) 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

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是创造性思维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4) 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①发散思维训练;②推测与假设训练;③自我设计训练;④头脑风暴训练;⑤解难练习训练。

4、单选题当教室中一片喧哗时,教师突然放低声音或停止说话,会引起幼儿的注意。

这是_____。

A : 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B : 与幼儿的需要关系密切的刺激物,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C : 在成人的组织和引导下,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D : 利用活动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教师通过声音的变化,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属于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5、单选题幼儿教育的领导权和性质取决于_____。

A : 国家地理B : 国家人口C : 国家制度D : 国家经济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幼儿教育的领导权和性质取决于国家的制度。

6、单选题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实验幼师的创办者是_____。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_10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_10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1、单选题天空中过往飞机的轰鸣引起儿童不由自主的注意,这是_____。

A : 有意注意B : 无意注意C : 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者均有D : 选择性注意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不由自主的注意是无意注意。

2、单选题学前教育目标即_____。

A : 教育目的B : 学前教育方针C : 学前教育政策D : 教育目的在学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学前教育目标是学前教育阶段的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学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

3、填空题幼儿园和小学双方都把培养儿童的____作为衔接工作的着眼点,共同创造合理的过渡期的外部教育环境与条件,搞好衔接工作。

参考答案: 基本素质4、多选题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有_____。

A : 演示法B : 情境法C : 尝试法D : 讲解法参考答案: BC本题解释:【答案】BC。

解析: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有:第一,情境法是教师在了解活动的需要和特点的基础上,为儿童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使儿童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引发相应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儿童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第二,尝试法是指儿童在教师设置情境中,对某一学习任务进行不断地尝试,错误后找出正确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

5、判断题影响幼儿园内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主要有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

_____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

6、判断题幼儿学习相对学生学习而言,有其特殊性。

_____参考答案: 正确本题解释:【答案】√ 。

解析:幼儿的学习不仅具有学生学习的特点,还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 (1) 幼儿的学习主要是在游戏活动中进行的; (2) 幼儿学习注重真实经验和主动参与; (3) 幼儿的学习更需要教师的指导。

7、单选题欧文为幼儿学校发明了_____。

A : 算术架B : 游戏场C : 旋转秋千D : 阶梯教室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综合知识》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综合知识》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第9章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9.1 考点精讲一、情绪和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情绪和情感的概念(1)情绪和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2)人具有自己的主观世界,当客观事物作用于人时,人对待客观事物会有肯定的或否定的态度,不同的态度就会产生不同的内心体验,这些内心体验就是情绪、情感。

2.情绪和情感的比较情绪和情感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概念。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体现为三个方面:(1)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

情感则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在社会文化生活中产生的情绪体验。

(2)情绪发生较早,是人和动物共有的,而情感体验则是人类特有的,是个体发展到一定年龄才产生的。

(3)情感比情绪更稳定、持久。

情绪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情感则较稳固、长期。

3.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动机作用情绪情感是伴随人的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它对人的行为具有推动或抑制作用。

对于幼儿来说,情绪的动机作用表现得更加明显,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各种行为。

(2)组织作用情绪是心理活动中的监控者,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作用。

积极情绪起协调、组织的作用,消极情绪起破坏、瓦解的作用。

(3)信号作用情绪和情感是人向他人表达、传递自身需要及其状态的信号。

这种信号功能主要是通过情绪情感的外显形式——表情及语言来实现。

(4)感染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感情可以影响别人,使之产生同样的情感,这种以情动情的现象称为情感的感染作用。

4.情绪与身心健康(1)情绪对健康有非常大的影响幼儿期存在着情绪健康的问题。

在很多幼儿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焦虑情绪。

长期的焦虑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健康成长。

因此,父母和教师要注意发现幼儿的消极情绪,尽量保持幼儿健康的情绪。

具体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①使幼儿经常处于愉快的情绪状态;②不要给孩子造成过重的压力;③让幼儿充分活动,与小伙伴交往;④允许幼儿适当的宣泄;⑤让幼儿学会认识自己和他人。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_2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_2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1、填空题在我国,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问题、性格和情绪问题、不良习惯、学习障碍等 4 个方面,其中比较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注意力缺失、情绪障碍以及____等。

参考答案: 行为过度依赖2、简答题知觉参考答案: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

它以感觉为基础,但并非感觉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感觉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反映剌激所代表的意义。

受经验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会有所不同。

3、单选题尊重和保护幼儿原则并没有明确要求_____。

A : 尊重幼儿的基本权利B : 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C : 尊重幼儿的观点、意见D : 尊重并同意幼儿所有的主张、决定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尊重幼儿不是要听从幼儿的所有决定。

4、判断题集体活动是“面向全体” ,小组和个别活动是“照顾个别差异” 。

_____参考答案: 错误本题解释:【答案】× 。

解析:面向全体与照顾个别差异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在各种组织形式的活动中统一实现的。

不重视个别差异的集体活动是不可能真正面向全体的。

5、单选题幼儿园课程的性质不包括_____。

A : 基础性B : 非义务性C : 强制性D : 启蒙性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本题是对幼儿园课程性质的考查。

幼儿园课程的性质是:基础性、非义务性和启蒙性。

6、单选题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是_____。

A : 良好的智力品质B : 良好的道德素质C : 良好的身体素质D : 良好的个性品质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首先要保证幼儿的身体素质。

7、单选题 _____幼儿的个性初具雏形。

A : 5~6 岁B : 4~5 岁C : 3~4 岁D : 2~3 岁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5~6 岁为学前晚期,幼儿个性初具雏形,有较稳定的态度、兴趣。

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综合知识》【备考指南+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幼儿教育学【圣才出品】

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综合知识》【备考指南+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幼儿教育学【圣才出品】

幼儿教育学第1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1.1 考点精讲一、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1.幼儿教育与幼儿教育学(1)幼儿教育幼儿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①广义的幼儿教育是指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如幼儿在家看电视、看图书、帮父母做家务劳动,或随成人去旅游、参观、看电影、参加社会活动等。

②狭义的幼儿教育是指幼儿园(或其他名称的幼儿教育机构)教育。

(2)幼儿教育学幼儿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3~6岁幼儿的教育,探索其特点和规律。

2.幼儿教育的意义(1)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幼儿身体尚不成熟,动作发展不协调,自我保护能力差,易受到伤害。

根据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着眼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幼儿教育为幼儿创设一个让其身心愉快的环境,帮助幼儿增强体质,健康地成长。

(2)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幼儿阶段开发大脑的潜力,充分发展智力,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研究证明,幼儿期是语言、形状知觉、音感等发展的敏感期,在这时期施以适宜的教育,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人的个性、性格、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都是在一定的教育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幼儿期如果受到良好教育,就能形成许多好习惯,形成良好的性格、个性和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

(4)培育美感,促进想像力、创造力的发展由于幼儿思维、情感的特点,他们喜欢用形象、声音、色彩、身体动作等来思考和表达。

从这一特点出发,幼儿教育以美熏陶、感染幼儿,满足其爱美的天性,萌发其美感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发展他们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1.幼儿教育的发展历程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幼儿教育始终与人类社会一起产生和发展。

(1)在原始社会中,生产力低下,没有阶级性,每个幼儿受到的教育是平等的,幼儿教育融于生产生活中,其主要任务是保证幼儿的存活。

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综合知识》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

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综合知识》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

第6章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6.1 考点精讲一、社会性概述(一)社会性发展的概念1.社会性的定义(1)广义社会性:指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性。

(2)狭义社会性:指由于个体参与社会生活、与人交往,在他固有的生物特性基础上形成的那些独特心理特性。

2.幼儿社会性的定义幼儿社会性是指个体在幼儿阶段,由于社会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在对待自己与对待别人的行为,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产生改变的历程。

3.社会性发展的定义社会性发展的历程即社会化(Socialization)过程。

(二)社会性分类1.学者对社会性的分类(1)有学者将儿童的社会性划分为人际关系、社会规范和自我发展三个维度(王振宇,1992)。

(2)陈会昌(1994)通过因素分析,将儿童社会性发展分为七个主要维度,即社会技能、自我概念、意志品质、道德品质、社会认知、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性情绪。

(3)石绍华(1990)在统计有关社会性发展的文献时,通过元分析方法将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全部文献分为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自我和社会性的发生机制5个领域。

2.其他分类法(1)按逻辑分类: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

(2)按内容分类①社会性品质:同情心、责任心、自制力、自信心、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等。

②社会性行为:积极行为,如合作、分享、谦让、助人,消极行为,如招惹、打架、抢占、说难听话等。

二、幼儿社会能力与学习(一)社会能力及其构成1.社会能力的定义社会能力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行为能力和品质。

2.社会能力的构成(1)社会交往能力(包括交往主动性、交往策略等):它是幼儿发起、维持和调整社会交往和关系的基本能力。

(2)亲社会行为能力(包括助人、合作、分享、对他人负责等):它是幼儿在社会交往中基于对他人或群体利益的利他态度和行为能力。

(3)社会适应能力:它是幼儿对于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3.社会能力三个组成维度之间的关系社会交往能力是幼儿亲社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前提与条件,而亲社会能力的发展则会带动与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发展。

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综合知识》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幼儿教育中的教师和幼儿)

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综合知识》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幼儿教育中的教师和幼儿)

第4章幼儿教育中的教师和幼儿4.1 考点精讲一、幼儿教师概述1.幼儿教师的地位、权利和义务(1)地位幼儿教师是在幼儿园履行教育职责、对幼儿身心施行特定影响的专业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传播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历史使命。

《教育法》、《教师法》为我国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和充分的法律保障。

(2)权利①进行保育教育活动,开展保育教育改革和实验的权利;②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③指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幼儿成长发展的权利;④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带薪休假的权利;⑤参与幼儿园民主管理的权利;⑥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

(3)义务①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幼儿园保教计划,履行聘约,完成工作任务;③按国家规定的保教目标,组织、带领幼儿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④关心、爱护全体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⑤制止有害于幼儿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幼儿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幼儿健康成长的现象;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2.幼儿教师的素质(1)幼儿教师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素质对幼儿教师来说,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思想品德素质,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具体说来,对教育事业的忠诚表现为对幼教对象——幼儿的热爱。

热爱幼儿,把自己的身心奉献给幼教事业,是幼儿教师社会义务感、道德责任感、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和信念最实际、最集中的体现。

(2)健康的身心素质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搞好幼儿教育工作,搞好幼教工作,也与幼儿教师的情感、个性、性格、行为方式等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因此,作为一个幼儿教师应具有宽阔、慈爱的心胸,稳定的情绪,丰富的感情,活泼开朗的性格,良好的行为习惯等等。

(3)幼儿教师的能力素质作为幼儿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务是促进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因此有效地、高质量地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成为教师必备的素质。

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综合知识》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综合知识》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第12章幼儿社会性的发展12.1 考点精讲一、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与意义1.社会性及社会性发展的含义(1)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即人们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所形成的行为方式;(2)社会性发展,也称儿童的社会化,指儿童从一个自然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它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儿童集体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

2.社会性发展对幼儿发展的意义(1)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最重要目标。

(2)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儿童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幼儿人际关系的发展1.幼儿亲子关系的发展(1)亲子关系的定义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其亲生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之间的关系。

亲子关系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①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即依恋;②广义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

(2)依恋的发展①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

它是儿童与父母相互作用过程中,在情感上逐渐形成的一种联结、纽带或持久的关系;②婴儿依恋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无差别社会反应的阶段(出生至3个月)、有差别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特殊情感连接阶段(6个月~3岁);③儿童的依恋行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回避型、安全型、反抗型。

(3)亲子关系类型对幼儿发展的影响①民主型:这样家庭中,父母与子女关系融洽,孩子的独立性、主动性、自我控制、信心、探索性等方面的发展较好。

②专制型:这类家庭的孩子,或是变得驯服、缺乏生气,创造性受到压抑,无主动性,情绪不安,甚至带有神经质,不喜欢与同伴交往,忧虑,退缩,怀疑;或是变得自我中心和胆大妄为,在家长面前和背后言行不一。

③放任型:这种家庭培养的孩子,往往形成好吃懒做,生活不能自理,胆小怯懦,自命不凡,意志薄弱,缺乏独立性等许多不良品质。

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综合知识》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

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综合知识》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

第8章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8.1 考点精讲一、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原因1.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家庭(1)家庭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幼儿身心尚未成熟,需要社会特殊的保护和照料,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元,也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担负着养育幼儿的重大责任。

对于幼儿来说,与父母共同生活是最重要的需要。

(2)家庭是人的第一个学校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给幼儿以后对社会的态度奠定了基础。

幼儿入园前的生活是在家庭里度过的,家庭的影响印刻在幼儿身上,每个幼儿都从自己家庭的生活中获得不同于他人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发展待人处事的能力以及语言等。

(3)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力量家长作为重要的教育力量表现在:家长的参与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家长与教师的配合使教育计划的可行性、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教育的连续性和有效性等等都能更好地得到保证;家长本身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

2.幼儿园教育需要社区的配合“社区”是指比较完善的社会生活小区。

幼儿园与社区合作是指幼儿园与其所处的社区、与幼儿家庭所处的社区密切结合,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

幼儿园作为社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区的小环境。

(1)社会发展的要求,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使社会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也使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②对幼儿来说,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电视的普及、家庭文化水准的提高,社会人际交往的发展,给他们增加了许多学习途径;③另外,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这对包括幼儿园教育在内的初等教育的目标产生了很大影响,也对初等教育的办学模式提出了挑战。

(2)社区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①社区环境的教育性社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幼儿的成长中,特别是精神的成长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幼儿园教育扩展到社区的大背景下进行,充分利用社会环境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革命历史文物、遗迹等,不仅是扩大教育的空间,更是其教育内容的丰富和深化。

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综合知识》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幼儿园课程)

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综合知识》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幼儿园课程)

第5章幼儿园课程5.1 考点精讲一、幼儿园课程概述1.课程的概念(1)课程的定义课程是指在学校的教师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

(2)课程的要素①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化,指明了学习者通过课程的学习应该达到的成就。

它是课程的其他要素抉择的依据和标准,并对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起着导向作用。

②课程内容:是依据目标以及相应的年龄阶段的学习者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而选定的学生能够学、并应该学、适宜学的知识范畴,其中包括概念、方法、态度和技能的学习等。

③课程组织:是依据目标的要求,对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或课程实施的各种因素,加以编排、组合、平衡的方式。

它包括教育教学计划、学习材料及活动设计、环境创设与布置、教育组织形式、时间与空间的安排等。

④课程评价:是以目标为标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或某阶段终结时,对课程各要素的适宜性以及效果进行测量和评估,为教育行政部门鉴定课程方案提供决策的依据,也为课程实践者完善课程、提高课程的适宜性提供调整的信息。

2.幼儿园课程(1)幼儿园课程的概念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2)幼儿园课程的特点①幼儿园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保教合一,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

幼儿的保育中包含着教育,教育中蕴涵着保育。

即幼儿在园所进行的各种活动都包含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幼儿园课程融合在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与环节之中,包括集体活动、小组活动、自选活动、转换过渡与收拾整理、进餐、盥洗、午睡以及入(离)园等等。

②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园通过游戏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

而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是上课,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这是幼儿园课程不同于中、小学的又一特点。

③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幼儿园课程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让幼儿以获得直接经验为主。

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综合知识》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相关教育法律法规解读)

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综合知识》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相关教育法律法规解读)

第2章相关教育法律法规解读2.1 考点精讲一、有关幼儿教育的法律法规(一)教育法概述1.教育法的内涵(1)广义的教育法广义的教育法是指由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或认可的,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教育行为规范体系及其实施所形成的教育法律关系和教育法律秩序的总和。

广义的教育法既包括国家各级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也包括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制定和发布的命令、决定、条例、规定、办法、指示和规章等规范性文件。

(2)狭义的教育法狭义的教育法是指由国家权利机关制定的教育法律。

2.教育法的本质属性(1)教育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教育法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在法定的权限范围内,依照法定的程序制定或认可的。

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①法的制定是指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制定、修改和废止法规的活动,是我国法律创制的主要途径;②法的认可是指赋予已有的行为规范、习俗、习惯等以法律效力。

(2)教育法是一种行为规范行为规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则或行为模式,主要通过规范人的行为来调整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教育法是调整教育领域不同主体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行为规范,通过确立不同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来保证教育的实施。

(3)教育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教育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具有国家强制性,是以国家强制机构(包括警察、法院、军队等)和强制措施作为后盾的。

3.教育法的特点(1)主体的复杂性教育活动包括兴办教育、管理教育、实施教育、接受教育、参与和支持帮助教育等诸多方面,这些活动涉及教育行政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包括企业、事业单位、农村集体组织)、学校、社会团体、公民。

这些法人、组织、公民都是教育法调整的对象,都在教育活动中享有广泛的权利和承担多方面的义务,从而使教育法的主体呈现复杂性。

(2)调整范围的广泛性①从教育对象上看,我国宪法赋予了每个中国公民受教育的权利;②从调整的教育法律关系上看,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随着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入体制、招生就业制度、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全面改革,教育领域中的社会关系发生着重大变化。

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综合知识》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幼儿教师心理)

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综合知识》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幼儿教师心理)

第11章幼儿教师心理11.1 考点精讲一、幼儿教师的角色(一)幼儿教师与家长在角色上的差异同是幼儿的教育者,教师与家长之间在角色上存在差异。

教师与家长在角色功能上有重叠之处,但其性质、程度、内涵等方面都不尽相同。

1.范围(1)家长:家庭的功能范围是全面而无限度的。

家长养育子女没有固定的时间,涉及生活、养育等多方面。

(2)教师:幼儿园的功能范围是特定而有限度的。

师生关系限于教育、教学范围内。

教师与父母角色的差异,在学前阶段可能不甚明显,因为幼儿年纪小,不够成熟,不论在家里或在学校里,都需要成人负起全面的责任,易引起父母与教师责任范围的一些重叠。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教师与家长在教育范围方面的差异逐渐明显。

2.情感关系(1)家长:父母与子女应维持适度的、相互的依恋关系,不足或过分都会危害亲子关系的良好发展。

依恋是一种成人与儿童间的双向关系,任何一方的行为与情感反应都可以引发另一方的强烈感受与反应,焦虑、惧怕、愤怒、警觉、骄傲、喜悦,或温柔、关爱等都包括在亲子的依恋关系内。

(2)教师:教师既应关爱儿童,对儿童有爱心、亲切、关怀,又应与儿童维持适度的距离,即适度的疏离(Detachment)关系。

疏离是指教师自觉与儿童保持适度的距离。

适度的疏离有助于教师客观据实地评价儿童的学习情况,可以避免情感衰竭、增进评量客观性,还可以使教师更加公平。

3.适度理性(1)家长: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家长可以提供“长久而且非理性的参与”。

(2)教师:教师对幼儿的态度应保持适度的理性,过度理性或过度非理性都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凡事需经过审慎的思考,再依据对幼儿发展、学习以及教学法的了解,理智地规划教育、教学活动。

4.目的性(1)家长:父母对子女的态度与行为是自然发生的。

(2)教师:教师的态度与行为应力求适度的“目的性”,或“教育性”。

教师必须有目的地结合儿童发展的年龄特点、心理发展水平、个体差异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_9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_9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1、简答题简述幼儿人小学前的准备工作。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 加强幼儿适应小学所应具备的素质培养幼儿进入小学出现不适应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需要学前教育机构和小学双方在环境、对幼儿的要求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缩小差异外,幼儿自身的素质也是适应的重要方面。

①培养幼儿的主动性;②培养独立性;③发展人际交往能力;④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⑤发展动作,增强体质。

(2) 做好幼儿人学前的具体准备工作①缩小与小学差异程度的工作。

首先,调整每日的作息制度;其次,改变活动时环境的布置。

②开展适应小学的教育活动。

首先,开展培养进人小学适应性方面的教育;其次,带领幼儿参观小学,开展联谊活动。

③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

2、单选题注意使儿童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为应付外来刺激作相应准备,从而适应环境,这是注意的_____功能。

A : 调节B : 整合C : 维持D : 选择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注意的调节功能,使儿童能够发觉环境变化,调整行为,为应付外来刺激作相应准备,从而能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

3、单选题下列哪种活动体现了幼儿的再造想象?_____A : 有些孩子经常会生造一些词语B : 在绘画时,有的幼儿把太阳画成绿色C : 有的幼儿在看图说话时,能说出许多图上没有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D : 幼儿把音阶想象成“走楼梯” ,从而来理解音阶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根据语言的表述或非语言的描绘 (图样、图解、模型、符号记录等) 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想象,就是再造想象。

4、简答题婴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上下、前后、左右方位的辨别。

据研究,幼儿____岁后才能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左右方位。

参考答案: 75、简答题简述家庭教育的特点。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 家庭教育的率先性; (2) 家庭交往的密切性; (3) 家庭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生活性; (4) 家庭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样性; (5) 家庭教育的终身性; (6) 父母对子女影响的深刻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9.1 考点精讲
一、幼儿园与小学衔接概述
1.造成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原因
(1)学前阶段与小学阶段的不同教育特点
①主导活动方面
a.学前阶段的主导活动是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游戏,以幼儿动手操作的多种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幼儿在玩中学,教师指导方法比较直观、灵活、多样,没有家庭作业及考试制度;
b.小学阶段的主导活动是各种学科文化知识的学习,以上课为主要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相对固定、单一,有一定的家庭作业及必要的考试制度,学习成为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

②作息制度及生活管理
a.学前阶段的生活节奏是宽松的,一日生活中游戏活动时间较多,生活管理不带强制性,没有出勤要求,教师对幼儿在生活上的照顾比较周到和细致;
b.小学阶段的生活节奏快速、紧张,作息制度非常严格。

每天上课时间较长,纪律及行为规范带有强制性。

教师对儿童在生活上的照料明显减少。

生活主要靠儿童自理。

③师生关系
学前阶段教师与幼儿个别接触机会多,时间长,涉及面广,关系密切、具体;小学阶段师生接触主要是在课堂上,个别接触少,涉及面较窄。

④环境设备的选择与布置
学前阶段教室的环境布置生动活泼,有许多活动区域,在其中有丰富的活动玩具和材料供幼儿动手操作、摆弄,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游戏及进行同伴交往;小学阶段教室的环境布置相对严肃,成套的课桌椅排列固定,教室内没有玩具,学生自由选择活动的余地较少。

⑤社会及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和期望
社会及成人对幼儿的要求相对宽松,给幼儿一个快乐的童年已成为全社会基本的共识。

幼儿的学习压力小,自由多,没有非完成不可的社会任务;社会及成人对小学生的要求相对严格、具体,家长对小学生具有很高的期望;小学儿童的学习压力大,自由少,要负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2)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规律
①儿童的成长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的发展过程,有一定的阶段性。

②儿童发展的各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连续性的。

在前、后两个发展阶段之间存在一个兼具两个阶段特点的交叉时期。

在这一时期,儿童既保留了上一阶段的某些特征,又拥有下一阶段刚刚出现的某些特点,这一时期在教育学上被称为过渡期。

③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教育者必须把握好两个教育阶段的不同特点以及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提高幼儿入学的适应性。

2.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重要性
(1)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对幼儿和小学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幼小不衔接易造成幼儿入学后各方面的问题,影响身心发展。

(2)幼儿园与小学应共同配合搞好幼小衔接工作,这既有利于儿童入学前后的学习和发展,也为小学生在中高年级以及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更为顺利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解决学生中出现的厌学、辍学等问题,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保障。

因此,幼儿园与小学都要认真研究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共同做好衔接工作。

二、幼儿园实施幼小衔接工作的指导思想
1.长期性而非突击性
(1)幼儿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把幼小衔接工作置身于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去考虑。

(2)对幼儿园来讲,在时间上要把幼小衔接工作贯穿于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阶段而不仅仅是大班后期;在内容上要涉及幼儿发展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知识准备;在人员上要包括幼儿园全体人员、家长及有关成人而不仅仅是大班老师。

(3)对小学来讲,也不能仅仅把衔接工作看成是幼儿园的事情,而应当遵循素质教育的精神,改革不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形式、方法等。

2.整体性而非单项性
幼小衔接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从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全面进行,不应仅偏重某一方面。

在幼小衔接中,偏重“智”的倾向比较严重。

要搞好幼小衔接工作,必须促进幼儿的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在全面发展教育过程中培养他们入学所必须的各种基本素质。

3.培养入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
(1)幼小衔接工作中的误区:小学化倾向
①提前让幼儿学习小学的教材;
②用小学教育的组织形式与方法对待幼儿园的幼儿。

(2)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在培养幼儿的入学适应性上。

教师要针对过渡期儿童的特点及实际情况,着重培养幼儿适应新环境的各种素质,帮助幼儿顺利完成幼小过渡,而不是把小学的一套简单地下放到幼儿园。

三、幼儿园方面的幼小衔接工作
1.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态度、看法、情绪状态等,对入学后的适应关系很大。

幼儿园阶段应注意培养幼儿愿意上学,对小学的生活怀着兴趣和向往,并让幼儿有机会获得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情感体验。

为此,幼儿园应通过多种教育活动,特别是加强与家长、小学的合作,来让幼儿逐步了解小学,喜欢小学,渴望上小学,最后愉快、自信地跨进小学。

(2)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①培养幼儿的主动性
培养主动性要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积极态度,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参与欲望和兴趣,给他们提供自己选择、自己计划、自己决定的机会和条件,鼓励他们去探索、去尝试,并使他们尽量获得成功的体验。

②培养独立性
幼儿的独立性、生活自理能力对入学后的适应关系很大。

独立性和生活能力的培养须通过家庭和幼儿园合作才能实现。

家园共同要求幼儿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帮助幼儿学会必要的技能。

③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表现在入学后对新的人际环境的适应上。

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基本的方法是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交往环境,改善师生关系,鼓励幼儿之间的交往,并让幼儿真正感到与老师、同伴在一起的愉快,从而愿意投入到交往活动中,增长自己的人际关系知识、技能和能力。

④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由于小学环境中会有大量的新规则出现,幼儿难以记住和遵守,针对这一问题,除小学的改革之外,幼儿园应当注意培养幼儿的规则和任务意识,特别在大班阶段,可通过开展规则游戏或其他活动,让幼儿逐步懂得,生活、学习、游戏等都是有规则的,并让他们有机会体验到,如果不遵守规则会造成怎样的后果,有意识地发展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

(3)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小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将使幼儿终身受益。

如爱看图书的习惯,做事认真的习惯,注意力集中地听老师讲话的习惯,保持文具、书本整洁的习惯等。

②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a.非智力品质主要指影响智力活动的各种个性品质,主要是认识兴趣、学习积极性、意志、自信心等。

b.教师应重视幼儿非智力品质的培养,重视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和探索积极性,培养他们做事坚持到底、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让幼儿从被动的“要我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这样才能形成自信、主动的学习态度,才能产生学习愉快这一积极的情感体验。

③发展思维能力和基础能力
不少家长想让孩子上学后学习好,在入学前教孩子拼音、认字、做算术,甚至用小学一年级的课本来“系统”地教,这犯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错误,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应反对这种舍本求末的做法,从根本上发展幼儿的智力,特别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

2.幼小衔接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1)进行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双向改革,双方都把培养儿童的基本素质作为衔接工作的着眼点,共同创造合理的过渡期的外部教育环境与条件,搞好衔接工作。

(2)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素质,认真研究过渡期儿童的特点与发展需要,有的放矢地做好过渡期的教育工作。

(3)结合地区特点及幼儿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幼小衔接工作。

(4)加强家、园、学校、社区力量的相互配合。

9.2 典型题详解
一、选择题
1.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焦点和重点是()。

A.让幼儿熟悉小学的环境、规章制度和课程
B.多教幼儿读写算算,让幼儿做好学习方面的准备
C.锻炼幼儿的体魄,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
D.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向新的阶段发展,培养幼儿自身的适应力
【答案】D
【解析】促进儿童在原有基础上向新的阶段发展,培养幼儿自身的适应能力,是解决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焦点。

解决幼儿园与小学衔接问题应从提高孩子自身的适应能力人手,应把提高孩子的内在适应能力作为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的核心。

2.有的教师一谈到幼小衔接,马上就想到让幼儿认汉字、学拼音、做算术题,而对于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准备重视不够,这忽视了()指导思想。

A.长期性而非突击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