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斯公平理论
罗尔斯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初探
![罗尔斯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5fc39d96a8956bec0875e30a.png)
罗尔斯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初探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是罗尔斯的正义诸原则的重要组成内容,在词典式优先序列中处于“逊色于”平等的基本自由原则而优先于差异原则的中间位置。
罗尔斯受到康德的道德哲学和自然权利平等观的影响,将平等作为他的正义诸原则的一个重要维度和衡量社会正义与否的重要标准。
人人平等早已作为当今社会的基本共识而被纳入各国的法律和政治宣言之中,从人人平等的前提假设出发,沿着平等——形式的机会平等——实质的机会平等的逻辑脉络可以对罗尔斯的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展开论证。
标签:罗尔斯;形式平等;实质平等一、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的内容约翰·罗尔斯是当代美国杰出的伦理学家和政治哲学家,长期以来对以正义为代表政治道德问题持续关注。
1971年罗尔斯在《正义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他的著名的正义二原则,并賦予其词典式优先顺序:最大化的平等的自由原则优先于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优先于差异原则。
这种优先性意味着,在使用一个原则(或者针对试验样本来检验它)的时候,我们假定在先的原则应该被充分地满足[1]70。
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构成内容,在展开其具体内涵和逻辑论证之前必须要以最大的平等的自由原则作为社会正义和经济正义的背景制度,并与差异原则结合起来使用以保证财富和收入的分配的正义。
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总是和差异原则结合在一起作为第二正义原则联合表述的,罗尔斯在《正义论》一书中将第二正义原则表述为:“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被合理地期望适合于每一个人的利益;并且依系于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
”[2]56但是由于“适合于每一个人的利益”难以体现出有利于最不利者的价值倾向,“向所有人开放”也没有说明公职开放的前提条件(机会的公平平等),而且其表述与正义诸原则的词典式优先顺序也不符等一系列原因,致使第二正义原则受到了大量的批评。
为了对这些批评进行有效的回应,罗尔斯在《政治自由主义》一书中对第二正义原则进行了重新表述:“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该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它们所从属的公职和职位应该在公平的机会平等条件下对所有人开放;第二,它们应该符合社会之最不利成员的最大利益。
罗尔斯正义论两个原则
![罗尔斯正义论两个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58e2da24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4e.png)
罗尔斯正义论两个原则
罗尔斯正义论,全称为“罗尔斯正义因果关系”,是由美国哲学家威廉·罗尔斯提出的一套美德和道德原则。
根据罗尔斯,正义不涉及人们在社会秩序运作中发挥的角色,而仅仅是一种行为表现出来的情感,它是一种社会偏好。
罗尔斯正义论,以罗尔斯提出的“两大原则”为根基,彰显着以下两大原则:
第一,平等权利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各个社会成员应尊重彼此的人权,享有平等的权利。
由于每个人的人格质量都是可以被客观考量的,因此各个社会成员应按其相应的贡献给予他们同等的待遇,反之无疑是不公平的,要践行“公平”的原则就必须要先保证“平等”有充分的保障。
第二,共惠原则。
利益各方该得到同等的福利,每个社会成员因应得到同等的酬劳。
罗尔斯正义论还提出,所有参与合作的成员应该得到相等对待,违反共惠原则会引发不满和冲突,甚至真正的正义受损,因此明智的做法是让有关的双方相互尊重,在平等的情况下互利共赢,达到共惠相爱的境界。
可见,罗尔斯正义论强调的是人们应在社会中实行平等权利和共惠原则,从而在社会中营造出一种公正安全的价值观价值观。
它既是一种道德法则,也是一种社会安排,从而有助于新建立一种良好的社会秩序。
如果能够紧贴罗尔斯正义论,建立起平等权利原则与共惠原则相结合的新型正义秩序,将会带来更大的正义正面效应。
基于罗尔斯公平理论探讨高校学生工作的公平原则 文档
![基于罗尔斯公平理论探讨高校学生工作的公平原则 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4f0fbea852458fb770b56cd.png)
基于罗尔斯“公平理论”探讨高校学生工作的公平原则辅导员的工作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公平。
学生们心目中的公平,意味着老师在处理事情时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个人,每个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都享有平等的机会,在集体中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并通过他们各自的努力得到应得的利益。
如果没有公平,学生工作就是很难开展下去的。
如果学生觉得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就会降低对辅导员及学校的信任感,使师生关系疏远甚至恶化,从而导致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合作难以为继。
有了公平,学生才会认为他们通过自身努力能够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他们合理的期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如何在学生工作的具体事务中做到公平确是一门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罗尔斯的“公平的正义”理论包含的两个原则美国著名伦理学家罗尔斯(John Rawls)1971年出版了《正义论》一书,书中提出了“公平的正义”理论,该理论包含两个原则——第一是平等的自由原则;第二是机会均等和适度差别相结合的原则。
第一个原则优先于后一个原则,而第二原则中的机会均等又优先于适度差别原则。
这两个原则的要义是要平等地分配各种基本权利和义务,同时尽量平等地分配社会合作所产生的只允许坚持各种职务和地位平等地向所有人开放,利益和负担;给受惠最少者以适当的补偿利益。
二、“公平的正义”原则在学生工作事务中的运用1.满足基本权利的平等在罗尔斯的理论中,正义所指的是社会正义,主要是针对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平等的自由”原则也主要针对“基本自由”,比如:有思想和言论的自由;有选举和被选举的自由;有人身自由和拥有财产的权利等。
大学生成年以后,就自然拥有了这些基本自由和权利。
虽然当今的大学生在各方面看都欠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的成熟度,但在大学校园这个小社会里他们也同样享有平等的自由。
2.满足机会的均等在基本权利的平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学生对公平的诉求会转向机会的均等原则,这也是学生工作中体现公平公正最重要的原则。
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解读
![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de93e4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df.png)
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解读罗尔斯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哲学家之一,他的公平正义理论被广泛地研究和应用于社会公正与分配领域。
本文将对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进行深入解读,探讨其核心概念、原则以及对社会公正的影响。
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罗尔斯认为,公平正义是一个社会应当追求的重要价值,而不同于功利主义或自由主义等其他理论,他的公平正义理论注重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纠正和修正。
在罗尔斯看来,个体的社会地位和资源分配应当基于一个公平的基准,以确保社会中最为弱势群体能够获得足够的关怀和支持。
核心概念:原初地位和最大化最低机会原初地位罗尔斯提出了概念“原初地位”,指的是个体在一个虚构的初始社会环境中所处的地位。
在这个初始状态下,个体不知道自己属于何种社会群体,也不知道自己将来的能力和资源分配情况。
这种“无知”的状态有助于消除个体之间的偏见和偏好,并形成一个更为公正和客观的参考点。
最大化最低机会罗尔斯认为,在决定资源分配和社会制度时,应当优先考虑最为弱势群体的利益。
他提出了原则:在保证任何人获得最高可能机会时同时确保底线水准。
也就是说,在追求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同时,不能让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陷入极度贫困和无助境地。
公平正义原则:差别原则和尊重人格原则差别原则差别原则是罗尔斯公平正义理论中最为核心的原则之一。
根据差别原则,任何不平等现象只有在对最不利群体产生积极影响的情况下才能被接受。
也就是说,不平等与资源分配只有在促进整个社会福利并改善那些处于劣势地位的人群时才具备合理性。
尊重人格原则尊重人格原则是罗尔斯公平正义理论中另一个重要的原则。
它强调无论个体所拥有的具体能力和资源如何,每个人都应该被视为拥有自己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人格尊严,并受到公平对待。
这一原则旨在消除歧视和偏见,确保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发展和实现自己的潜力。
公平正义理论对社会公正的影响重分配与福利制度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对福利制度提出了重要启示。
根据他的观点,在分配资源和权力时,应当优先关注那些处于劣势地位、经济弱势或身份受压迫群体。
解读罗尔斯“公平的正义”
![解读罗尔斯“公平的正义”](https://img.taocdn.com/s3/m/6e5e38f6910ef12d2af9e7e0.png)
解读罗尔斯“公平的正义”在《正义论》问世三i~一年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 (1921—2002) 离开了人世,停止了他对于公平的正义的思考。
从各方面来说,罗尔斯的《正义论》及后续的《政治的自由主义》、《公平的正义再陈述》都属于20世纪思想界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品之列,其中理论贡献最大、最具有原创性的当属《正义论》。
在这些著作里,罗尔斯提出了一个融汇西方正义概念的基本涵义并又极大丰富了其内涵的当代社会正义理论,即公平的正义的理论。
公平的正义在这些著作中被诠释为在一个宪法民主制社会中人们关于一个健全的、持久的社会合作体系的条件的共同观念,因而是一种内含于关于一个健全持久的社会合作体系的观念中的正义观。
总体地说,罗尔斯基于公平的正义观念是在自由主义框架内阐发的一种正义理论。
但同时,它也将社会主义的实质平等观念的某些要素纳入了公平的正义的理论。
在这个理论中,核心的概念是平等的自由。
平等的自由及其核心观念罗尔斯认为,古典自由主义的一个基本缺陷是它作为一种系统理论不能充分保障所有人的平等的自由,需耍做出某些修正;尽管在宪法民主制的政治传统中人们普遍将平等的自由看作是自然而然的原则,仍然需要从理论的反省、制度的可能程序以及它是否同人们的有个性的合理的善观念相容这三个方面,对平等的自由的概念加以省察,并使之发展成为实质性的正义原则。
平等的自由可以说构成了罗尔斯公平的正义理论的基石。
罗尔斯认为,平等的自由尽管在自由主义自由体系中并没有得到充分保障,但这一观念却是人们将宪法民主制度理解为正义的制度的一个基本之点。
在宪法民主制社会的公共政治文化传统下,当人们思考建立一种健全持久的社会合作的基本制度应当依循何种正义原则时,他们会同意,这些基本制度应当构成这样的保障:社会合作的每个成员在公平承担作的负担的同时,对于合作所产生的社会基本自由享有同任何一个其他人同样完整的一份权利;这份基本自由优先于对于同社会公职、地位相联系的经济社会利益的有差别的分配;并且,这份权利不会被为着某种目的而牺牲,不会由于自然的与社会的偶然性遭受严重挫折,也不会由于具体交易或协议的累积后果的影响而被剥夺。
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解读
![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ac39eb3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0f.png)
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解读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中许多人追求的价值观。
而在这个领域中,约翰·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无疑是备受关注的。
他的理论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在一个社会中,如何分配资源和权利才能实现公正?理论概述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可以简单概括为「最大化最差状况原则」和「差异原则」。
在他的理论中,他认为一个公正的社会应该将重点放在最不幸的人身上。
换句话说,任何社会政策或制度都应该将资源和机会分配给那些最贫困、最弱势的人。
具体来说,罗尔斯提出了「义务市民主义」的概念,即每个人都有义务为社会的公平正义做出贡献。
在他的理论中,公正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得到相等的份额,而是基于一种公平的原则来进行分配。
两个原则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依赖于两个原则:「自由原则」和「差异原则」。
自由原则自由原则指出,在一个公正的社会中,每个人应该有平等的基本自由。
这些自由包括言论自由、组织自由、宗教自由等。
这个原则强调了每个人都应该能够在社会中自由地发展、追求幸福。
差异原则差异原则指出,在追求公正的社会应该承认不同人的不平等性,并通过适当的分配来弥补这些差异。
罗尔斯强调,社会不平等并非问题所在,而是不平等是否基于公正的原则进行分配。
争议和反驳当然,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也引起了一些争议和反驳。
有人认为,他的理论过于理想化,并不能很好地适用于实际社会。
另外,一些批评者认为,他的理论忽略了个人的自由选择和努力对于社会地位和资源分配的影响。
还有人质疑罗尔斯的理论是否能够解决全球的正义问题,因为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差距。
总体而言,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为我们思考社会公正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框架。
尽管存在争议,但他的理论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
通过关注最不幸的人、平等的基本自由和适当的差异,我们可以更好地追求一个公正的社会。
因此,在我们追求公平正义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并思考如何将罗尔斯的理论应用于实践中,以期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和平等的社会。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73e0c601b52acfc789ebc92c.png)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公平的正义(Justice as fairness)一:背景之一:了解古典正义理论Plato:灵魂与城邦的类比Aristotle: 广义的正义【合法性】和狭义的(分配)正义【按贡献平等分配】二:背景二:当代理论背景:功利主义功利主义:制度安排的标准是效用最大化其缺陷:人际差异不受尊重,可能伤害个体三:罗尔斯简介(1921-2002):主要著作《正义论》《政治自由主义》《万民法》其它作品四:公平的正义的基本理念:1、契约理论:虚拟的缔结正义原则;正义的主题:社会的制度安排;如何划分社会合作的利益与负担,分配权利与义务。
2、特征条件:原初状况(Original position)社会作为合作体系理性人【rational agent】假设匿名性:无知之幕:缔约者不知道自己的处境,无法从特定利益立场提出主张,有此得出的正义可谓“公平的正义(Justice as fairness)”。
3、选项和选择的理由:两个主要选项:a. 功利主义;b.正义两原则缔约者的策略:最大最小化原则导致选择“正义两原则”。
五:正义两原则及其重要性1. 表述:第一原则【平等的自由原则】:每个人都应享有与人人享有的一种类似的自由权相一致的最广泛的、全面的、平等的基本自由权的平等权利。
第二原则【差异原则】,对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的安排应能使这种不平等既(a)符合地位最不利的人的最大利益,又(b)按照公平的机会均等的条件,使之与向所有人开放的地位和职务联系在一起.其中第一原则优先于第二原则。
2. 重要性:表达了现代政治的两大诉求:自由和平等,并安排了有理据的平衡。
六:一个康德式的诠释为何自由原则优先于(经济)平等?基于康德的自由观念。
注重“自由而平等的人”这一理念对自由原则及其优先性的辩护。
人是平等的,因为他们“具有最低限度的道德能力,能从事稳定的社会合作,并作为平等的公民参与社会生活”;人是自由的,因为他们“具有形成、修正和合理追求善观念的道德能力”并且他们把自己看作是正当要求的自证根源(self-authenticating sources)。
罗尔斯正义原则对我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启示
![罗尔斯正义原则对我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58ce9fe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2.png)
罗尔斯正义原则对我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启示简介罗尔斯正义原则是一个经典的政治哲学概念,它提出了“公正的即公平”的理念,并试图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
这个理论对于我们思考如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罗尔斯正义原则的概述罗尔斯提出的正义原则有两个,即:1.自由原则:每个人都应该有最大程度的基本自由,只要这种自由不会妨碍其他人的自由。
2.不平等原则:社会不平等必须优先惠及最不幸的人群。
这两个原则分别被称为“自由主义主义”和“平等主义”,构成了罗尔斯正义原则的基本框架。
罗尔斯正义原则对我国的启示我国正处于一个急需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阶段,罗尔斯正义原则对于我们在实践中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以下启示:1. 自由原则的坚持罗尔斯发现,基于自由的社会是一个公正的社会。
在自由的框架下,每个人都能够尽可能地使用自己的才能和能力来为社会作出贡献,这种对每个人都公平的机会体系是社会正义的基石。
因此,我们应该坚持自由的原则,在社会的各个方面保障每个人的基本人权。
例如,通过建立法律制度和社会机构来保障每个人的言论自由、信仰自由、集会自由等基本人权。
2. 不平等原则的实践当社会出现了不平等现象时,最不幸的人群会成为受害者。
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到最不幸的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优先保障他们的权益。
现实情况下,在经济和政治领域,最不幸的人群是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工和低收入者。
对于他们而言,“初学者经验”指出,他们有很少的机会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贫困。
因此,我们应该在公共政策中优先保障这一群体的福利,通过建立更加灵活和公平的劳动法律制度、发展社会福利体系和一系列扶贫措施,让最不幸的人群得到实质性的帮助。
3. 公正的原则在社会组织中的应用为了有效地实现罗尔斯正义原则,我们还需要对社会组织进行调整。
我们需要以公正的原则来重新审视各种社会组织结构,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制度和机制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例如,在推出配套政策时,我们应该摆脱一些利益集团对公共决策的影响,建立更加开放透明的决策机制和公共参与机制,以更加公正的视角来解决问题。
罗尔斯的_公平的正义_与福利国家
![罗尔斯的_公平的正义_与福利国家](https://img.taocdn.com/s3/m/b06d00671ed9ad51f01df258.png)
罗尔斯要 : 许多学者认为罗尔斯的“公平的正义 ”理论是对 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哲学辩护 ,对此罗尔斯的态度较为复 杂 :起初他对这类说法并无明确表态 ,保持了沉默 (抑或默 认 ) ,但到了 80年代末期 ,他极力强调说 ,福利国家与“公 平的正义 ”是有区别的 ,甚至是冲突的 。罗尔斯的理论把 正义当作“分配 ”的正义无疑是对“资本主义福利国家 ”的 一种思想把握或理论回应 ,但是这种回应是以一种高度抽 象的理性建构形式做出的 。虽然二者同属“新自由主义 ”, 具有某种相近之处 ,但是它们至少在基本理念上有所区 别 ,据此 ,罗尔斯得出财产所有的民主制是取代资本主义 的一种选择的结论 。 关键词 : 罗尔斯 ;公平的正义 ;福利国家 中图分类号 : B08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 - 490X (2009) 4 - 101 - 03 作 者 : 内蒙古财经学院副教授 ,南 开 大 学 哲 学 系 博 士 生 ;内蒙古 ,呼和浩特 , 010070
其次 ,它们对社会基本结构调节的目的不同 。福利国家 的资本主义的一个 基 本 理 念 是 社 会 结 构 被 调 节 得 使“任 何 人 都不应该处于体面的最低生活标准之下 ”就是正义的 ,“而按 照这种最低生活标准他们的基本需要都能够得到满足 ,并且 所有人都应该受到某种程度的保护 ,例如失业救济和医疗照 顾 ,以免于事故和不幸之害 ”⑨ ;“而财产所有的民主制中 ,目 标在于将社会作为自由平等公民之间的公平合作体系的理念 体现于基本制度之中 。”⑩目的的不同导致了这两种体制的不 同特征 :福利国家的资本主义的一般做法是 ,“当每个时期结 束时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能够被辨认出来的时候 ,就用收入的 再分配服务于这种目的 。”λϖ 这种分配方式具有配给正义的成 分 ,有可能导致对福利接受者生活的各种形式的干预 。与此 相反 ,在财产所有的民主制度中 ,则力图从一开始就将足够的 生产资料普遍地放在公民手中 ,而非放在少数人的手中 ,使公 民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公平合作 。“这里的意图与其说是仅 仅帮助那些遭遇事故和不幸而在竞争中失败的人 (虽然这些 都是必须做到的 ) ,不如说是在适当的社会平等和经济平等的 基础上使所有公民都处于自己管理自己事务的位置 。”λω只有 以这样的方式 ,社会基本结构才能世代相续地实现纯粹的 、背 景的程序正义 。
收入分配公平的罗尔斯主义标准
![收入分配公平的罗尔斯主义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d392a9d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0.png)
收入分配公平的罗尔斯主义标准罗尔斯主义是一种政治哲学理论,强调社会公正和公平的重要性。
罗尔斯主义提出了一种收入分配的公平标准,即巴黎准则。
巴黎准则是由约翰·罗尔斯提出的一项原则,目的是为了指导收入和财富的分配,以确保社会的公正和公平。
根据巴黎准则,收入分配应该最大化社会最不利地位的人的利益,并且只有在这样的分配下,社会不平等才能够得到正当的辩护。
罗尔斯主义认为,人们在出生时并没有选择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
因此,任何一个人所享有的财富和资源都不是完全出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而是基于社会的结构和机会。
基于这个观点,罗尔斯主义认为,社会资源和财富的分配应该基于公正的原则,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基本权利和福利。
根据罗尔斯主义的巴黎准则,收入分配公平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基本权利和机会的平等:罗尔斯主义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基本权利和机会,包括教育、医疗、住房等。
因此,收入分配应该确保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来追求其自身的发展和繁荣。
2. 收入的最低保障:罗尔斯主义主张设立最低收入保障制度,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基本的生活需求。
这样的制度可以包括最低工资、社会救济和福利等,以确保最不利地位的人能够得到必要的照顾和帮助。
3. 税收和福利的再分配:罗尔斯主义主张通过税收和福利制度来实现财富的再分配,以减少社会不平等。
根据罗尔斯主义的巴黎准则,税收应该更多地从富裕阶层和高收入者身上征收,而不是从低收入者身上。
这样的税收政策可以通过增加累进税率、财产税或遗产税来实现。
4. 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罗尔斯主义认为,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是确保社会公平的关键要素。
这些制度可以包括教育、医疗、养老金、失业救济等,以提供权利和机会的平等,使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公共资源和福利。
总而言之,罗尔斯主义认为收入分配应该遵循巴黎准则,以确保社会的公正和公平。
这可以通过提供平等的基本权利和机会、设立最低收入保障、实施税收和福利再分配、建立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来实现。
罗尔斯的公平三原则
![罗尔斯的公平三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e02e8a4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a.png)
罗尔斯的公平三原则
罗尔斯的公平三原则是指他在《正义论》中提出的一套原则,用于指导社会正义的理念和原则。
1、自由原则。
每个人都应该有尽可能大的基本自由,只要不侵犯其他人的自由权利。
这包括自由言论、思想、信仰、集会等。
任何限制自由的行为都必须有充分的正当理由。
2.差别原则。
社会不平等必须惠及最弱势的群体。
这一原则的核心是“最差劣原则”,即社会的分配必须优先考虑最不利处境的人,保护他们的利益和福利。
如果社会有一些不平等的分配,那么只有当这些不平等使所有人都从中受益,并且该社会为最不幸的人提供了足够的救济措施时,这些不平等分配才是合理的。
3、聚合原则。
社会应该为每个人提供公平的机会,不论他们的出生条件、背景或特征如何。
这个原则要求社会要创造公平的体制和机会,使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准入到权力、资源和社会机构等方面,并且不受不公正的歧视。
- 1 -。
在罗尔斯的两个公平原则中只优先的规则
![在罗尔斯的两个公平原则中只优先的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7acb706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00.png)
在现代伦理学中,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是一位备受尊重的思想家,他提出的两个公平原则对于社会公正和道德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两个原则中,优先的规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要素。
罗尔斯的两个公平原则是指:第一,每个人都应该有最广泛的自由权利,只要这样做不会威胁到其他人的同样权利;第二,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只有在这对社会中最不幸的人产生最大的利益时才是合理的。
这两个原则被称为自由原则和差异原则,它们一起构成了罗尔斯的正义理论。
在这两个原则中,只优先的规则指的是如果社会中存在不平等或者不公平的情况,那么只有这对最不幸的人有利的不平等或者不公平才是合理的。
这意味着社会应该优先考虑并改善最不幸的人的处境,而不是关注社会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的人的利益。
只优先的规则在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强调了对弱势裙体的保护和支持,体现了罗尔斯对平等和公正的追求。
在现实社会中,只优先的规则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帮助他们平衡社会中的不平等,并致力于使社会更加公正和包容。
只优先的规则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难题。
如何确定谁是社会中最不幸的人可能会引发争议。
不同的人裙可能会对“最不幸”的定义产生不同的看法,这就需要政策制定者有明确的标准和方法来判定谁是最不幸的人。
只优先的规则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对社会中相对优势人裙的利益造成影响,这可能会引发一些反对声音和抵触情绪。
政策制定者需要在推行只优先的规则时,要兼顾不同人裙的利益,寻求最大程度上的社会共识,避免产生过大的社会摩擦。
然而,尽管只优先的规则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困难,但它依然是一个重要的道德原则,它强调了人类对于公正和正义的追求,也为我们提供了在社会发展中借鉴和思考的重要理论依据。
只有当社会能够真正体现只优先的规则,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公平和平等,使每个人都能够享有自由和幸福。
我们应当重视只优先的规则,并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治理中不断努力实现它的价值。
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启示
![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df9e202502768e9951e738ec.png)
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启示作者:胡孝虎来源:《商场现代化》2012年第28期[摘要]当代中国法制建设问题凸显,为此本文主要结合了罗尔斯在其专著《正义论》对其进行分析,着重探讨了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公平正义平等法制一、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概述“正义”一词由来已久。
而罗尔斯可谓是正义理论的集大成者。
在罗尔斯看来,他所谓的正义是一种“作为公平的正义”,虽然正义并不同于公平,但正义的要义正是公平,要从公平的角度来观察正义,以达到作为一个结构来集合正义的内容。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抛却了对个人行为的评价,将研究对象确定为社会的基本结构,即用来分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划分由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和负担的主要制度。
为此,他提出了两个正义原则。
第一个正义原则即平等自由原则,强调每个人对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第二个正义原则是机会的公平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的结合。
它强调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一方面,使它们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另一方面,在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
与此同时,罗尔斯提出一种词典式序列来正视两个原则孰先孰后的优先性问题。
他认为,第一个正义原则优于第二个正义原则,而第二个正义原则中的公平机会又优先于差别原则,即只有在充分满足了前一原则的情况下才考虑后一原则当代中国法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代中国法制建设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主要体现在:1.法制观念淡薄。
一方面,作为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法制文化的宣传、法制观念的普及常常被忽视;另一方面,当代中国仍然深受古代“泛道德主义”、“泛刑罚主义”的影响,重礼轻法、重刑轻民,当自身权利受到伤害时,人们更多时候寄希望于道德的谴责而非法律途径。
基于罗尔斯“公平理论”探讨高校学生工作的公平原则
![基于罗尔斯“公平理论”探讨高校学生工作的公平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2c9b8b2fbcd126fff7050b24.png)
、
罗尔斯的“ 公 平的正义” 理 论 包 含 的 两 个 原 则
美 国著 名伦理 学家 罗尔斯 ( J o h n R a w l s ) 1 9 7 1 年 出版 了 《 正义 论》 一书, 书 中提 出了“ 公平 的正 义” 理论 , 该理 论包 含 两 个原 则— —第 一是平 等的 自由原则 :第 二是 机会 均等 和
的诉求 会 转 向机 会 的 均 等原 则 ,这 也 是 学生 工 作 中体 现
公 平公 正 最重 要 的原 则 。学生 的 家庭 出身 、 性格、 能力, 以 及 幸 运 与不 幸 都 千差 万 别 ,机 会 均 等原 则 就是 要 在一 些
等 的机会 . 在集体 中各 自承担相 应的责 任 , 并通过 他们 各 自
有利 于最不利者 。例如在涉及 贫困生 、 身体有问题 的同学及
一
些 学 习 基础 或 能力 较 差 的 同学 等 一 些特 殊 学 生 的工作
三、 学 生 工 作 的 公 平 原 则 中存 在 的 问题 和 思 考
1 . 合 理 的 规 则是 公 平 地 开展 学 生 工 作 的基 础
在 罗尔 斯 的理论 中 , 正 义所 指 的是 社 会 正 义 , 主要 是 针 对 社会 的政 治法 律制 度的 。 从 这个 意义 上说 . “ 平等的自 工作就是 很难
开展 下去 的。如果学生觉得 自己受到不公平 的对待 , 就会降
低对 辅导员 及学 校的信任感 , 使 师生关 系疏 远甚 至恶化 , 从 而 导致辅导 员和学生之 间的合 作难 以为继 。有 了公平 , 学生 才 会认 为 他们 通过 自身努 力能 够得 到 自己应得 的东 西 , 满 足 他们合 理 的期 望 , 从 而充分调 动学 生 的积 极性 , 但是 如何 在 学生 工作 的具 体事务 中做到公平 确是 一 门很 值得 研究 的
罗尔斯正义论的基本观点
![罗尔斯正义论的基本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eb0a211d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82.png)
罗尔斯正义论的基本观点
罗尔斯正义论的基本观点是:
1.原初情境:人们处于一个自然状态下,没有任何社会结构和规则,
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自由和权利。
2.原则一:公正性原则,即每个人都应该有相等的基本自由和机会,
并且社会和经济不平等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是合理的。
3.原则二:差别原则,即社会和经济不平等只有在利于最不幸的人群
的情况下才是合理的,即社会的福利状态应该以改善最不幸的人为优先考虑。
4.原则三:区分原则,即一些社会和经济不平等是为了促进公共利益
和效率而存在的,但也应该遵循公正性和差别原则。
5.合意原则:这些原则是在由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将来的具体位置的
前提下,在公正和平等的基础上达成的。
罗尔斯的正义论理论是一个以公正和平等为基础的社会和政治哲学理论,目标是建设一个公平、自由和平等的社会。
他认为,为了实现正义,
必须创造公正和平等的制度和规则,以确保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潜力,并在实现自己目标的同时促进公共利益。
解读罗尔斯“公平的正义
![解读罗尔斯“公平的正义](https://img.taocdn.com/s3/m/80a9e7529b6648d7c1c746aa.png)
解读罗尔斯“公平的正义”发布时间:2003-10-17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第206期文章作者:廖申白在《正义论》问世三十一年后,约翰·罗尔斯 John Rawls(1921—2002)离开了人世,停止了他对于公平的正义的思考。
从各方面来说,罗尔斯的《正义论》及后续的《政治的自由主义》、《公平的正义再陈述》都属于20世纪思想界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品之列,其中理论贡献最大、最具有原创性的当属《正义论》。
在这些著作里,罗尔斯提出了一个融汇西方正义概念的基本涵义并又极大丰富了其内涵的当代社会正义理论,即公平的正义的理论。
公平的正义在这些著作中被诠释为在一个宪法民主制社会中人们关于一个健全的、持久的社会合作体系的条件的共同观念,因而是一种内含于关于一个健全持久的社会合作体系的观念中的正义观。
总体地说,罗尔斯基于公平的正义观念是在自由主义框架内阐发的一种正义理论。
但同时,它也将社会主义的实质平等观念的某些要素纳入了公平的正义的理论。
在这个理论中,核心的概念是平等的自由。
平等的自由及其核心观念罗尔斯认为,古典自由主义的一个基本缺陷是它作为一种系统理论不能充分保障所有人的平等的自由,需要做出某些修正;尽管在宪法民主制的政治传统中人们普遍将平等的自由看作是自然而然的原则,仍然需要从理论的反省、制度的可能程序以及它是否同人们的有个性的合理的善观念相容这三个方面,对平等的自由的概念加以省察,并使之发展成为实质性的正义原则。
平等的自由可以说构成了罗尔斯公平的正义理论的基石。
罗尔斯认为,平等的自由尽管在自由主义自由体系中并没有得到充分保障,但这一观念却是人们将宪法民主制度理解为正义的制度的一个基本之点。
在宪法民主制社会的公共政治文化传统下,当人们思考建立一种健全持久的社会合作的基本制度应当依循何种正义原则时,他们会同意,这些基本制度应当构成这样的保障:社会合作的每个成员在公平承担作的负担的同时,对于合作所产生的社会基本自由享有同任何一个其他人同样完整的一份权利;这份基本自由优先于对于同社会公职、地位相联系的经济社会利益的有差别的分配;并且,这份权利不会被为着某种目的而牺牲,不会由于自然的与社会的偶然性遭受严重挫折,也不会由于具体交易或协议的累积后果的影响而被剥夺。
罗尔斯的公平三原则
![罗尔斯的公平三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99941571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9.png)
罗尔斯的公平三原则公正是一个社会中最基本的原则之一,而罗尔斯的公平三原则提供了一个框架,以确保一个社会的资源和机会分配是公正的。
这三个原则分别是:自由原则、差别原则和公平机会原则。
自由原则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有最大的基本自由,只要这些自由不会侵犯别人的自由。
这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而不受外界的限制。
例如,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和自由选择职业等权利。
这个原则保证了每个人的平等地位,不论他们的出生背景、性别、种族或社会地位如何。
差别原则强调社会不平等的存在是可以接受的,只要这种不平等符合最不利的人的利益。
换句话说,社会不平等应该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并且最不利的人也能从中受益。
这个原则的目的是确保资源和机会的分配是合理的,以满足社会的最大利益。
公平机会原则要求社会提供公平的机会,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
这意味着社会应该提供公平的教育、就业和社会资源,以确保每个人都有平等的起点。
公平机会原则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实现自己的潜力。
罗尔斯的公平三原则提供了一个平衡的框架,可以指导社会资源和机会的分配。
它强调了每个人的自由和平等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如何处理社会不平等和确保公平机会的问题。
这些原则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每个人都能够在这个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
然而,要实现这些原则并不容易。
社会资源和机会的分配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因素,如政府政策、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等。
同时,不同的人对公正的理解和需求也存在差异,这使得在实践中很难达到完全的公正。
因此,实现罗尔斯的公平三原则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制定公正的政策和法律,确保资源和机会的分配是公正的。
社会应建立一个包容和平等的文化氛围,鼓励每个人发展自己的潜力。
个人则应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同时关心他人的福祉,以实现整个社会的公正和发展。
罗尔斯的公平三原则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框架,以确保社会资源和机会的公正分配。
罗尔斯国家福利思想:自然天赋分配与公平正义理论
![罗尔斯国家福利思想:自然天赋分配与公平正义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f1f4f4d2376baf1ffd4fad27.png)
罗尔斯国家福利思想自然天赋分配与公平正义理论罗尔斯国家福利思想是由相互独立而又内在关联的两个基本立场所构成的:其一,由其著名的公平正义理论所表达的;其二,由其自然天赋分配的道德应得立场所表达的。
人们常常把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与其对于自然天赋分配的道德应得观混淆在一起,这造成了很大的误解。
事实上,其公平正义理论是独立于自然天赋分配的道德应得观的,前者的生成并不依赖于后者,而是原初状态中自由而平等的公民一致选择出来的。
但是,公平正义理论中的差别原则的确体现了将自然天赋分配视为公共资产这一道德应得观念,或者说,与后者相协调,这也反映了罗尔斯公平正义理论中所使用的反思均衡的论证特色。
因此,广义上讲,罗尔斯国家福利思想是由两部分共同表达出来的,而严格地看,罗尔斯国家福利思想是由其公平正义理论所阐明的,并不包含后者。
本书分别阐明了蕴藏在其公平正义理论以及道德应得观两种不同立场中的国家福利思想,并分别审查了各自对国家福利功能正当性所提供的规范力及其意涵。
本章的结构安排如下:首先,探讨罗尔斯所赞成的自然天赋分配的道德应得观念对于国家福利功能正当性所具有的规范力;然后,集中阐明其公平正义理论所蕴含的国家福利功能思想;最后,进行简要讨论。
第一节自然天赋分配:平等原则与差别原则在深入探讨罗尔斯公平正义理论、自然天赋分配的道德应得观念与国家福利功能的正当性关系之前,我们需要结合第四章的内容对罗尔斯的自我所有权观念做一简要的分析。
通常认为,罗尔斯意义上的自我所有权观念不同于上文中诺奇克以及柯亨等所认为的自我所有权观念。
因此,对于罗尔斯的自我所有权观念及其自然天赋分配观念之间的关系,需要做出必要的说明。
然后对“将自然天赋的分配视为公共资产”这一道德应得观进行阐明,并据此探讨两种不同分配原则——自然天赋分配的平等原则与差别原则——所蕴含的国家福利功能的规范力。
一罗尔斯的自我所有权观念:自然天赋与自然天赋分配在诺奇克以及柯亨所共同描述的自我所有权概念中,自我所有权是指每个人在道德上都是其自身(生物体、基因天赋)及其各种能力的正当所有者,他们共同坚持的不仅仅是形式上对于自身及其能力的排他性“主权”,而且充分包含了对自身及其能力的运用,即实质性自我决定。
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
![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https://img.taocdn.com/s3/m/9aafcf21482fb4daa58d4bf2.png)
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摘要】本文立足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的作为公平的正义的内容,按照作者观点说明了正义理论的重要性,简单介绍了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的涵义,并且对其中的原初状态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评价。
文章是作者本人读书后一点自我理解和思考。
一方面肯定了罗尔斯的观点,同时表达了自己对其中一些认识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正义作用公平原初状态一正义的作用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开篇首先提及的是正义的作用。
尽管在这里我们依然可以也理应看到逻辑的语言和严密的论证,当然,罗尔斯确实也是这样做的。
但是我要指出的是,从他的论述中我更加有一种亲近感。
是的,一种逻辑,之所以能够有强大的说服力,在于其完美的论证手段;但是,其真正使人得以信服的根本在于它是从人的内心中生发出来的。
在逻辑顺序中,有一种是人们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或者其它。
可以说,任何逻辑,都是同人的自身感觉,自身体验无法分开的。
也可以说,倘若离开了人性而谈其手段,那么它将变成形而下的并且是不足够充分的。
读罗尔斯的《正义论》,无论是从其内容上还是其要表达的情感上,都同最自然,最浅显,当然,也最为必要的人的感性认识相关。
因而我说体会到一种亲近感——并不像有的那样空穴来风,不着边际,看似有理,实际上缺乏原本的根据。
之所以对其作品开篇作这样一段似乎冗长的评论,我在此的目的绝不仅仅是粗浅地从文学的角度做一简单分析,也不是由于我个人对作者强烈的喜爱之情。
可能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但是,我这样做的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作者这样的一种论述方式,或者是说论述技巧,同他所论述的内容——正义,是有着天然的关联的。
提及哲学,很多人会摇摇头;提到政治哲学,恐怕就连已经接触到哲学的学生也会皱眉;倘若让已经学过一些政治哲学的学生说说正义,也许他只能张张嘴,却什么都谈不出来。
事实是这样的,第一,学过一点哲学的学生,让他谈及政治哲学,谈及正义,是一件在事实上很困难的事情,这说明,企图通过哲学的语言架构正义的大厦,这个是从理论的花园中迈向实践的荒野,毋庸置疑,没有一定的哲学功底是不可能的,同样的道理,企图把自己的哲学式的正义的框架展现在普通人面前,让其理解其中的较为深层的涵义,这同样是很困难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尔斯认为公平正义是优先于效率的,概括为两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每个人对于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
第二个原则: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并且依系于在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
第一个原则可概括为平等自由原则;
第二个原则可概括为机会的差别原则与公平原则。
放在中国教育领域,第一个原则即无论公立或者私立教育对社会的贡献大小,都应当完全平等的享有基本权利,比如办学权;而按照第二原则,社会应当不平等的分配公立和私立教育的非基本权利,比如社会经济利益,因为公立和私立教育对社会的非基本贡献是不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