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项目实施中的典型问题及处理
企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
企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企业管理信息化主要指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进行全方位、高效率的信息化改造和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信息化在提高企业管理效率、降低成本、优化流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企业管理信息化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下面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 技术设施不完善:企业管理信息化依赖于信息技术设施的支持,而一些中小型企业可能缺乏完善的技术设施,导致信息化进程受阻。
为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应积极引进合适的信息技术设备,并进行培训和维护工作,确保技术设施的正常运行。
2. 数据质量问题:企业管理信息化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一些企业可能存在数据质量不高的问题,如数据准确性、完整性等。
为提高数据质量,企业应制定完善的数据管理制度,加强对数据采集、整理、存储等环节的管理,并利用数据质量管理工具对数据进行监控和验证。
3. 信息孤岛问题:在企业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各部门间的信息孤岛问题比较严重,信息难以共享和交流,导致信息流动不畅、决策效率低下等现象。
为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应借助信息技术建立起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流,同时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合作,确保信息流动畅通无阻。
4. 安全问题:随着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推进,信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
为保障信息安全,企业应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包括建立完善的防火墙、加密机制等,同时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和技术培训。
5. 管理理念与信息化不匹配:一些企业在进行信息化改造时,可能忽视了管理理念的变革,导致信息化改进的效果不佳。
为确保信息化与企业管理理念的匹配,企业应在信息化改进之前明确企业管理目标和理念,进一步优化企业管理流程,并适时引进符合企业管理理念的信息化工具和技术。
针对以上问题,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加大技术设施投入:企业应积极投入资金,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提升技术设施的完善度和稳定性。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解决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解决方案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信息化建设,希望通过信息科技的支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
但是,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经常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探讨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问题一: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化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系统选择与实施。
但是,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如何选购适合自己的信息化系统是一个难题。
传统的软件选购方法可能存在选购错误、项目延期、支持服务不足等问题,导致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陷入泥潭。
解决方案:首先,企业可以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信息化系统的选型咨询,以确保选购的系统符合业务需求。
其次,企业可以在系统采购过程中,要求供应商提供完善的验收标准,以及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服务,避免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
最后,企业需要针对已有信息化系统进行评估、分析,在系统集成、数据迁移等方面完成类似的评估工作,以确保新老系统可以协调、无缝对接,降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本和风险。
问题二:员工没有使用新系统的意愿和能力很多企业在购买新的信息化系统的时候,都会遇到员工的使用意愿和能力问题。
对于员工来说,新系统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来适应,很多人会因此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导致新系统的使用效果不如可预期。
解决方案:在新系统的实施过程中,企业需要加强管理、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员工使用新系统的兴趣和积极性。
除了在内部下达指令,企业还可以组织内部使用人员形成一个小组,促进更好的交流与协作。
同时,企业还可以鼓励员工使用新系统,奖励员工使用新系统的积极行为,不仅可以增强员工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还能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最后,需要提前规划和安排实施时间,以充足的时间和适当的训练,确保员工使用新系统的能力和意愿。
问题三:系统升级和维护的成本和风险新技术和新系统的出现,使得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系统升级和维护,但是系统升级和维护的成本和风险是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第一章绪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必要手段。
但是,当前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信息化投入不足、信息化应用不充分、信息化人才缺乏等。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第二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1. 信息化投入不足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的投入还不足以支持企业高质量的信息化建设。
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拨付不及时等原因造成的。
许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只注重硬件设备的购买,而对软件开发、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投入较少。
这样一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效性会大大降低。
2. 信息化应用不充分虽然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物力,但是由于管理层面对信息化的理解和应用不够深入,许多企业的信息化应用还停留在简单的人机交互阶段,缺乏深度和广度的应用。
例如,很多企业在财务管理、销售管理方面虽然使用了信息化系统,但是在生产管理、物流管理等方面还没有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这大大降低了企业运营的效率。
3. 信息化人才缺乏目前,我国信息化人才的供给还无法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企业所要面对的竞争和挑战将是技术和人才上的竞争,企业如果没有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作为支撑,即使进行了信息化建设,企业运营效率也难以提高,更无法在与竞争对手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第三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1. 加大信息化投入力度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企业在资金和时间上进行投入,资金的投入的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
企业管理层需要重新审视信息化建设的战略地位,适当增加信息化建设的资金预算,增强信息化支撑能力,定期进行信息化投入评估,保证完成信息化建设的合理预算,并及时调整建设方向。
2. 推动信息化应用深入发展企业在进行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同时,要注重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尤其是在运营管理方面进行深入的应用。
企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
企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必要趋势。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管理信息化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影响着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本文将分析企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进一步推进提供参考。
一、企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1. 数据孤岛问题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多个系统之间的不兼容以及部门之间信息割裂而产生数据孤岛问题。
这导致了企业内部信息流通不畅、信息孤立,降低了企业的决策效率和效果。
2. 安全风险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升,企业面临的安全风险也在增加。
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等安全问题成为影响企业信息化进程的重要因素,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3. 系统集成难题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常常会因为不同系统的集成难题而导致信息化过程的停滞。
各部门使用的系统相互不兼容,导致了信息无法共享和交换,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管理效率。
4. 信息化投入回报率低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但是对于信息化投入的回报率却难以进行客观评估,往往导致了信息化成本高、收益低的现象。
5. 信息化人才匮乏企业管理信息化需要专业的人才支持,但目前市场上信息化人才供应不足,导致了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
二、改进措施分析1. 加强数据整合企业需要整合各个部门的信息系统,消除数据孤岛,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流通。
可以采用ERP系统或者数据仓库等技术手段,实现企业数据的统一管理。
2. 提升信息安全水平企业需要加强对信息安全的管理,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规划,保障企业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3. 采用开放式系统企业需要选择开放式的信息系统,方便系统的集成和对外接口的开发。
可以采用云计算技术,实现对系统的集成和数据的共享,提高信息化的运营效率。
5. 建立人才培养体系企业需要加强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企业内部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加大对外招聘信息化人才的力度,保障企业信息化人才储备的充足。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与对策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与对策在当今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信息化建设,希望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然而,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执行中,也面临着种种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介绍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并提出对应的对策。
一、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在一些企业中,由于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投入不够,无法配置足够的资金、人力、技术等资源,导致信息系统实施不顺利,效果不佳。
因此,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合理规划信息化建设投入和使用,确保资金、人力、技术的充分配置。
对策: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机制,保证信息化项目的顺利实施。
同时,制定有关规章制度,确保符合财务预算和执行效力的要求,定期进行项目进度和质量评估,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二、人员素质不佳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企业对信息化组织及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管理水平等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一些企业信息化组织与人员水平仍存在不足之处,难以胜任信息化建设任务。
因此,企业应该优化人员结构,提高人员培训水平,加强人员的管理和监督。
对策:组织职工进行培训,增强信息化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及时调整人员结构,充分发挥人员能力;建立适应性组织模式,便于有效沟通和协同工作;鼓励和支持信息化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继续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三、信息系统与业务流程脱节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构建相应的信息系统和业务流程,但是在一些企业中,这两方面的关系存在脱节。
信息系统难以支持业务流程和管理,甚至产生新的业务流程,由此形成信息流和业务流不匹配的状态。
这种情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并进行改进。
对策:对企业的管理体系进行全面分析,找出信息系统应该如何支持业务流程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确保信息流和业务流的匹配;在系统设计方面,充分考虑业务流程的整合,尽可能达到自动化、规范化、集成化的效果。
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文章标题:深度探讨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措施一、概述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因此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兼具的角度出发,全面评估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二、问题分析1.技术落后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也日新月异。
然而,一些企业因为技术的跟不上,导致信息化建设陷入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提高技术意识,加大对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并及时更新旧的信息化设备。
2.数据孤岛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数据的质量和共享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一些企业存在数据孤岛现象,导致信息化系统之间无法互相共享数据,阻碍了信息的整合和利用。
企业需要加强数据管理,构建完善的数据评台,实现数据的共享和集成。
3.管理体系不完善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有良好的管理体系作为支撑,然而一些企业在此方面做得不够到位,导致信息化建设变得杂乱无章。
企业需要建立规范的信息化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提高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4.安全风险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企业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也日益增加。
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安全问题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企业需要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做好信息安全防护工作,确保信息的安全和稳定。
三、解决措施1.加强技术更新企业应该建立定期的技术更新机制,及时跟进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更新设备和系统,以确保企业信息化的先进性和有效性。
2.构建数据评台企业应该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评台,整合和共享数据资源,确保整个企业的信息系统能够无障碍地进行数据交流和共享,从而提高信息整合和利用的效率。
3.健全管理制度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管理制度,明确信息系统管理的责任和权限,建立信息化管理团队,加强对信息化建设各环节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信息化建设有序进行。
4.加强信息安全防护企业应该加强信息安全意识的培训,健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企业信息的安全和稳定。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难点与解决方案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难点与解决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各个行业的共同诉求。
无论是传统工业企业,还是新兴的互联网企业,都在不断地进行着信息化建设。
信息技术让企业的管理更加高效、生产更加智能、销售更加精准。
但是,在实际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着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难点展开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人才不足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人才的不足一直是困扰企业的难题。
尤其是在新兴领域,涉及到的技术更加高端,对于人才的专业素养和经验要求也更高。
然而,尽管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市场上的专业人才还远远不够,导致企业难以招聘到满意的人才。
对于这个问题,企业需要采取多方面的解决方案。
首先,在人才的培养上,企业需要做好内部培训的工作,通过内部培训和轮岗的方式,使得企业的员工可以对信息化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其次,在招聘方面,企业也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合适的人才,可以通过各种招聘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寻找适合的人才。
此外,企业还可以与高校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关系,吸纳优秀的毕业生。
二、信息安全问题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安全问题一直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威胁也会日益加剧。
企业如何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防范网络攻击,已经成为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问题。
为了避免信息泄露和网络攻击,企业需要不断强化自己的信息安全意识,采取各种措施去防范网络攻击。
具体来说,企业可以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内部员工的安全教育,加强网络审计,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还可以采用更加先进的安全技术,如加密、身份认证、防火墙等,来保护企业的信息安全。
三、系统集成难度大一个完整的信息化系统,需要包含多个子系统,不同的系统之间还需要进行集成,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然而,系统集成的难度很大,需要对各个子系统进行充分的了解,才能够设计出有效的集成方案。
为了解决系统集成难度大的问题,企业需要采取科学的集成方法。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然而,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不少企业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的问题。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不明确信息化建设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规划。
如果企业没有明确的目标,那么就会导致信息化建设出现偏差或者无法衡量建设的效果。
因此,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之前要明确目标,规划好建设的方向和进度。
二、信息化设备配置不合理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选择合适的信息化设备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配置不合理,除了带来加大了建设成本的问题外,还会直接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效果。
在选购信息化设备时,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配置方式。
三、缺乏信息化人才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有一支专业的信息化团队。
如果企业缺乏信息化人才,那么就很难顺利完成信息化建设的任务。
因此,企业需要重视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建立自己的信息化人才队伍。
四、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不足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如果企业信息化投入不足,那么不仅会影响建设的进度和效果,还会造成浪费。
因此,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合规的投入。
五、信息安全问题企业信息化建设首先需要考虑信息安全问题。
如果企业未能完善信息安全措施,那么会给企业带来重大的损失。
因此,企业必须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和加强技术保障,提高信息安全的防范能力。
六、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问题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用的问题也很重要。
如果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无法满足实际需要,那么就会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展。
因此,企业需要对信息化应用进行评估和调整,以达到最佳应用效果。
七、信息化建设的管理问题信息化建设管理的问题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如果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管理不善,那么必然会影响信息化建设的效果。
因此,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需要把管理措施纳入考虑,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有序进行。
公司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公司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公司信息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公司信息化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和效果。
本文将从信息化规划、技术水平、信息安全、专业人才、投入不足、统一标准、信息化与业务脱节和缺乏持续改进机制等方面分析公司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信息化规划不合理问题:企业缺乏长远的信息化规划,导致信息化项目难以兼容或重复建设。
对策:企业应制定全面的信息化规划,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计划,以确保各信息化项目之间的协调和兼容性。
同时,应加强项目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避免重复建设。
2. 技术水平落后问题:企业缺乏技术创新,导致技术水平无法满足业务需求。
对策:企业应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提升自身技术实力。
同时,应注重技术更新和升级,以满足业务需求的变化。
3. 信息安全风险问题:企业缺乏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容易遭受黑客攻击和信息泄露。
对策: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包括数据加密、防火墙设置、权限管理等,以确保信息安全。
同时,应加强员工信息安全意识培训,提高信息安全防范意识。
4. 缺乏专业人才问题:企业缺乏专业的信息化人才,导致项目难以推进或效果不佳。
对策:企业应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建立完善的信息化人才队伍。
同时,应注重员工技能培训和提升,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5. 信息化投入不足问题:企业缺乏对信息化的足够重视,导致投入不足,项目难以推进。
对策:企业应提高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增加信息化投入。
同时,应注重投资效益分析,确保投资能够产生良好的回报。
6. 缺乏统一标准问题:各业务部门采用不同的信息化标准,导致数据难以共享和整合。
对策:企业应建立统一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包括数据标准、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等以实现数据共享和整合同时应注重标准的更新和完善以适应企业业务需求的变化。
7. 信息化与业务脱节问题:信息化项目与实际业务需求脱节导致使用率低或无法满足业务需求。
信息化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信息化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上海超算并行软件有限责任公司何志峰作为信息化项目的实施人员,我们也许会有这样的感受:辛辛苦苦的实施,有时却得不到很好的效果,比如计划受阻或受到用户的不理解等。
怎么才能既快又好的完成项目实施工作,值得我们认真地反思和探讨。
下面,本人就目前在信息化项目实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和大家进行交流。
一、信息化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1.边培训边实施。
这是目前在项目实施中存在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
主要原因是用户为了其学习的方便,经常会要求软件公司的实施人员“直接教平时使用的部分”,甚至手把手教。
而实施人员为了与用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也往往迁就用户。
有的实施人员为了图省事,也乐得两情相愿。
于是,本该有着严密性、计划性、体系化的培训工作流于形式,变得松松垮垮。
殊不知这将对信息化实施和系统运行的后续工作带来很大的隐患。
首先,边培训边实施虽然使用户很快掌握了操作方法,但却对系统的原理以及系统相关程序缺乏了解,必然造成在日后使用中对有些简单问题处理都不知所措,而转向“售后服务”,加大售后服务压力。
其次,影响公司整体形象。
例如会造成用户对公司产生“缺乏计划性”或“缺乏严密性”等看法,最终影响到客户对公司“专业化”的认可。
2.实施主体定位不清。
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是谁是项目实施的主要承担者?很多软件公司大概都会认为自己是项目实施的主要承担者。
如果从应用培训、软件部署等技术转移性工作来说,软件公司的确是项目实施的主要承担者。
但从应用普及、协调配合、遵守计划等项目整体推进工作来说,用户才是项目实施的主要承担者,而软件公司实施人员的角色应该是项目实施的推进者,或者叫项目实施的领导者。
二是用户对软件公司实施人员的依赖性过大。
例如,用户在前期数据准备阶段怕输错,亦或许想“偷懒”,往往提出由实施人员“帮忙输数据”。
表面看也许是相互帮帮忙而已,但隐患却很多:比如会滋生用户的惰性、增加依赖感;减少用户对项目实施压力的正确认识;放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责任意识等等。
企业信息化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企业信息化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信息化管理除了带来便利和效率提升外,也同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探讨企业信息化管理面临的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案。
一、信息安全问题企业信息化管理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信息安全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攻击、恶意软件、数据泄露等安全威胁也在不断增多。
这些安全威胁不仅会造成企业数据丢失或泄露,更直接地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
比如,人为干扰网络导致系统瘫痪,影响企业的日常生产和管理。
对于这些安全威胁,企业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进行保护。
例如,加强数据备份和恢复措施,定期审计信息系统,建立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等。
二、信息化系统整合难题在企业中,不同部门、不同业务之间可能使用不同的信息系统,这就带来了信息化系统整合的难题。
如果不同系统之间无法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流,势必会导致企业的信息化效率降低。
对于这个问题,企业可以采用一些现代化的信息化手段进行处理。
例如,实施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将业务生产、销售、人事、财务等各个方面用同一套软件进行协调和管理,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整体水平。
三、信息化人才缺乏信息化管理需要许多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
然而,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拥有相关技能和知识的信息化人才。
对于这个问题,企业应该通过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和管理来解决。
例如,通过制定人才培训计划,聘请专业人才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企业的信息化人才水平,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保障。
四、信息化应用难题在企业中,实施信息化系统往往遇到了许多应用难题。
比如,信息化系统操作繁琐、操作难度大、不够简单易用等。
这些问题导致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效果达不到预期。
解决这个问题,企业需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对信息化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
例如,企业可以重视用户体验,结合实际业务需求,为不同用户提供简单易用的信息化工具,提高信息化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
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文章标题:深度剖析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关键词: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解决措施导言: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企业信息化建设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深入探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提供一些思路和帮助。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1. 系统集成不完善企业信息化建设时,常常面临着来自各个部门的各种系统,这些系统往往难以完美地集成在一起。
这给企业的信息流动和数据共享带来了严重障碍,影响了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高效运转。
2. 数据安全隐患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企业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数量呈几何级增长。
数据的泄密、丢失和被篡改等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数据安全风险。
3. 人员培训成本高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同时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熟悉业务流程的员工,而大量的人员培训与转岗培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4. 系统更新维护困难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企业信息系统需要不断进行更新与维护。
然而,由于系统庞大复杂,企业信息化建设部门常常面临着系统更新维护困难的问题。
二、解决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的措施1. 完善系统集成企业应该积极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采用标准化的系统接口和数据格式,以便实现不同系统的互联互通,为企业内部信息流动和数据共享提供便利。
2. 强化数据安全保护企业应该加强对数据的加密与权限管理,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机制,以便保障企业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
3. 提升人员培训质量企业应该加大对员工的信息化培训投入,提升员工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其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认知与理解,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与应对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变化。
4. 建立完善的系统维护体系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维护体系,提前预防系统故障的发生,同时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确保系统能够及时更新与维护。
企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
企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企业管理信息化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化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竞争力,还可以促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尽管信息化给企业带来了诸多好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但通过改进措施可以解决。
一、企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1. 安全问题企业管理信息化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安全问题。
企业的数据库中储存着大量的敏感信息,一旦这些信息被泄露或者被黑客攻击,将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2. 数据的质量问题信息化系统中的数据质量问题也是一个常见的挑战。
有时候企业的信息系统存在数据不一致、重复和错误等问题,这样的信息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管理决策和业务流程。
3. 信息孤岛问题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不同部门或者不同系统之间存在着信息孤岛问题,信息流通不畅,阻碍了信息的共享和业务流程的协同。
4. 人员技术水平不足信息化系统的管理需要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但是很多企业的员工缺乏信息化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知识,这就容易导致信息系统运行不稳定和数据存储不安全。
5. 成本问题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和人员培训等成本,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些成本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6. 信息系统与业务流程脱节有些企业在信息化系统建设过程中,忽略了与实际业务流程的对接,导致信息系统与业务流程脱节,信息化系统无法很好的满足实际业务的需求。
二、改进措施分析对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控制措施,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及时更新安全防护措施和及时修补系统漏洞。
建立数据质量管理制度和评估体系,对数据进行清洗和统一规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数据的可用性。
统一信息化系统,加强不同部门和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融合,优化信息流通渠道,构建多维度的信息交换平台。
加强员工的信息化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信息化应用能力,让员工更好的理解和运用信息化系统,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和培训机会。
信息化项目实施过程中14种常见管理问题
信息化项目实施过程中14种常见管理问题数据显示,只有约29%的IT项目能圆满完成。
根据项目管理顾问和软件提供商的经验,有许多IT部门都在不断重复着一些错误。
他们中有的没有遵循标准的项目管理流程,有的没有配备适当的人员来进行项目开发与管理,有的缺乏对项目风险的评估。
总得来说,IT部门在项目管理上的失误大多是由计划不当或沟通不畅所引起的。
这些错误严重降低了项目的成功几率。
examda提示:在下文中将罗列出14种常见的项目管理失误,帮助你加以比照、测量与改善。
用人不当1.缺乏适当的人员与技能影响:用人不当与资源分配失调是项目管理失误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
一个项目能否圆满完成,人员与技能的配备占了主导因素。
用人不当的结果往往会导致项目无法继续执行,这样就算计划再好,也是纸上谈兵。
解决方案:IT与项目经理应全面了解及掌控技能与资源情况,包括对项目顾问、合约承包商和外包商的详细评估。
使用项目管理软件可以帮助项目经理充分掌握所有团队成员的技能与工作量分配。
在了解分工与职责后,IT与项目经理就可以决定如何在日常工作和项目中合理分配资源。
指派专门的资源经理来负责解决人员与资源的分配问题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如果你在项目人员分配上依然有困难,或许可以考虑先查看整个公司的项目组合,然后暂缓那些与商业战略关系不大,或非任务关键的项目,从而释放部分可用资源。
2.缺乏富有经验的项目经理影响:如果没有一名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掌舵,项目很可能会随着发展而失去控制。
解决方案:聘用一名符合项目要求,并拥有出色人际关系处理技巧的项目经理。
他应当有号召力,能够管理风险,并在团队成员和外部参与者之间起到协调作用。
此外,一名优秀的项目经理也应该具备相关技术的知识与技能。
流程问题3.没有遵循标准的项目管理流程影响:这是项目管理中的第二大常见失误。
缺乏合理的流程会抬高项目风险,加大项目失败的可能性,最终导致无法在限定的时间与预算内完成项目。
解决方案:制定良好的项目管理流程能助你提高项目效率,并及时捕捉到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控制风险。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企业信息化建设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企业在此过程中受到了巨大的改变,从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一个全新的现代企业管理,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绩效和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信息化建设,但是由于相关知识经验的匮乏,以及相关技术和系统的不断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和难题。
第二部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1)技术缺乏。
随着信息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有些企业的技术水平跟不上更新的步伐,缺乏经验和专业技术。
(2)资源不足。
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而小企业在资源方面经常缺乏,无法承担信息化建设的大部分负担。
(3)系统安全隐患。
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常因为系统的安全性问题而出现数据的泄露、服务的中断等不利影响。
(4)投入产出比例不足。
有些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但是产出却很少,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不足。
第三部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1)完善技术架构。
企业要提高技术素养,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和技术研发,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2)合理投资。
企业要充分利用资源,合理投入,有的放矢,使投入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效益。
(3)完善系统安全。
企业要重视系统安全,建立安全制度,加强安全管理,尽量保护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4)科学管理。
要建立健全信息管理体系,提高信息的流通和应用,实现企业的有效管理,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
第四部分论企业信息化建设虽然遇到了许多挑战,但也不可忽视它带来的效益,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开拓创新发展、提高绩效和抗风险能力的必由之路。
企业要科学合理规划,协调投入与收益,有效提升信息化建设效率,并在此过程中提取最大的利益。
企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
企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企业内部管理进行优化和改进的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企业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尽管企业管理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智能化程度,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信息安全问题、系统不协同、管理流程繁琐等。
本文将就企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企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1.信息系统安全问题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中存储了大量的敏感信息和重要数据,一旦信息系统遭到黑客攻击或者内部员工的不当操作,将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比如数据泄露、系统瘫痪等。
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成为了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一个首要问题。
2.系统不协同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通常由多个子系统组成,比如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之间需要进行数据交互和信息分享,但是由于系统的不兼容性、数据格式不一致等问题,导致了系统之间的协同性较差,影响了信息化管理的效果。
3.管理流程繁琐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施过程中,管理流程通常会发生变动和调整,但是由于管理流程的硬性化和繁琐性,使得企业难以及时调整管理流程,影响了企业的管理效率。
4.信息孤岛由于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中的数据分散在不同的系统和部门中,导致了信息孤岛的问题,使得企业在决策过程中缺乏全面的信息支持,影响了企业的管理决策。
5.人力资源技能不足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通常需要相关人员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但是由于企业员工技能储备不足,导致了信息化系统的使用率和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
二、改进措施:1.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企业应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保障体系,包括完善的权限管理、数据加密、安全审计等措施,防止信息系统遭受黑客攻击和内部恶意操作。
2.推进系统集成企业可以通过系统集成的方式,将不同的子系统进行统一的集成和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互,提高信息系统的协同性和管理效率。
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
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优化管理、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
然而,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往往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本文将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缺乏统一规划:很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规划,各部门各自为政,导致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2.技术应用不合理:企业在引入新技术时,缺乏深入的调研和论证,导致技术应用不合理,无法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优势,甚至可能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3.人才储备不足: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然而,很多企业缺乏足够的人才储备,导致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人才短缺、能力不足等问题。
4.安全保障不到位:随着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事件频发,企业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部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安全保障措施,导致企业面临较大的信息安全风险。
二、建议1.制定统一规划:企业应制定全面的信息化建设规划,明确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和投入,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避免信息孤岛现象的产生。
2.合理应用新技术:企业在引入新技术时,应充分了解新技术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和市场行情,结合自身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应用,以确保新技术能够真正为企业带来价值。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企业应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引进等方式,提高员工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4.完善安全保障体系: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数据备份与恢复等方面的措施,确保企业信息安全。
5.持续优化信息化系统:企业应定期对信息化系统进行评估和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信息化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三、结论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企业在统一规划、技术应用、人才队伍和安全保障等方面下足功夫。
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信息化系统已成为企业管理的必备工具之一。
然而,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是会遇到种种问题。
本文将探讨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问题一:系统难以满足业务需求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是为了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成本、优化业务流程等的目的。
但是,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如果对业务需求没有充分了解,很容易导致系统与业务不匹配的问题。
这时候,企业就需要及时采取解决措施,否则信息化建设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解决方案:企业需要在系统建设之前,认真分析业务流程,全面了解业务需求,制定合理的系统架构和规划。
同时,在系统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需要保持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系统满足业务需求。
问题二:成本超出预算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包括软件开发费用、硬件设备、技术支持等方面。
如果成本超出了预算,就会给企业造成财务压力和经营风险。
解决方案: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需要提前制定详细的预算和规划,合理安排资金使用,严格控制成本。
并且,企业可以选择采用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应用效益。
问题三:系统安全风险随着企业数据量的不断增加,系统安全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如数据泄露、系统瘫痪、病毒攻击等。
这些安全问题会严重影响企业的业务运作和声誉。
解决方案:企业需要在系统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考虑安全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防范安全风险,比如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定期备份数据、完善权限控制等。
此外,企业还可以选择具有安全性保障的云服务,以降低风险。
问题四:员工培训和应用问题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应用需要依赖于员工的使用,但由于员工的学习能力和使用习惯的不同,会导致应用效果不尽如人意。
解决方案:企业需要在系统实施之前,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技能提升,让他们了解系统的使用和操作方法,并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和问题。
另外,企业还可以制定优秀的操作手册,以便员工随时查阅。
信息化项目实施存在问题及措施
信息化项目实施存在问题及措施说起信息化项目实施,那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的事情。
你可能会问,什么是信息化项目?简单来说,就是把传统的工作方式通过信息技术给“升级换代”,想把所有的东西都弄得更高效、更智能化。
这么一想,感觉未来的生活一定超酷对吧?但是,哎呀,想得美,做起来就得吃点苦头。
就拿一些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来说吧,真是一个比一个坑。
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很多公司在启动信息化项目时,根本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就像买了一个新手机,却没有时间学操作指南,结果拿到手就是一堆不明白的功能按钮,最后只能用它来接个电话、发个短信。
这种情况在信息化项目中非常普遍。
搞得大家对新系统的使用一脸懵,没经过培训就硬推行,结果员工们心里想:“这玩意儿能用吗?我宁可老老实实做事,还不如手写笔记。
”然后就是系统设计不符合实际需求的问题。
这可不就是老话说的“画饼充饥”嘛。
很多时候,设计团队觉得自己设计的系统特别牛,能解决所有问题,可是真正用了才发现,实际操作起来跟个四不像。
原本希望通过系统实现更高效的工作流,结果到头来弄得人人都心累。
前期调研不充分,需求分析不到位,最终出来的系统和员工的实际需求差了十万八千里。
唉,真的是想让人哭笑不得。
再说了,技术支持这块也不容忽视。
信息化项目并不是系统本身有问题,而是维护和支持做得不够到位。
一旦出了问题,没人能及时解决,大家的工作就像无头苍蝇一样乱飞。
尤其是在大规模企业中,一些技术人员根本跟不上系统的变化,偶尔修修补补,根本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结果系统总是处在“崩溃边缘”。
这种时候,大家都会觉得:“你说这系统能不能用啊,真是个鸡肋!”再有就是员工的态度问题。
很多员工在面对信息化项目时,不是抵触就是懒得去学习。
毕竟,“我是老员工了,为什么要去适应这些新东西?”这种心态很普遍。
就像有些人,一辈子没碰过智能手机,死活不愿意从诺基亚换到触屏手机,宁可用个最基本的功能,也不愿意面对新的挑战。
员工的抗拒心理,导致了整个项目推进速度缓慢,甚至出现项目半途而废的情况。
企业信息化项目实施中的典型问题及处理
企业信息化项目实施中的典型问题及处理翻开IT行业的报刊杂志,随处可见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CRM(客户关系统管理)、SCM(供应链管理)、敏捷制造、EAM、PLM等等系统及软件的介绍,但为什么这些系统没有在多数发电企业得到推广应用呢?一方面是这些资源可能不适合发电行业的应用,更重要的可能是因为在实施过程中碰到了以下这些问题:1) 信息流处理原则界定不明确。
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就是完成信息的收集、统计、传递与发布工作;而对于管理流程而言,其实质也是一个管理信息流的生成、采集、加工、处理、传递与发布,并利用掌握的信息流进行决策的过程。
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完成除决策以外的所有过程。
有人会说,现在不是有很多决策分析系统吗?这些决策分析系统,也只是向管理者提供相关的决策支持信息,最终的决策还是由管理者进行。
某发电企业的生产材料计划管理流程是由生产班组技术员提出,由车间的技术员初审,再由车间主任复审,后提交计划员,计划员提交给生技专职审核,再给计划主任审批,最后再由总工审批,审批后给采购部门采购。
这样的过程中,各级人员对材料计划这样的信息流的处理原则,所负的责任等内容没有界定清晰,因此过程可能很复杂,但效果很难收到。
人人负责,就是没人负责。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管理信息流在其流程中,各级人员对原始的信息流是清晰的,但对如何处理该信息流(何时、何地、何方式),以及处理该信息流时依据的信息流(即标准)、后期生成的信息流(即结果)往往没有统一的原则与标准。
这在具体应用系统实施,将会导致应用系统的无法实施。
反映在表面上,就是应用系统与企业管理的实际不符合。
因此应用系统能否实施成功,管理信息流的原型是否清晰,信息流的处理原则界定是否明确就成了关键。
2) 基础信息的初始化工作未得到重视。
一个大型的应用系统,涉及的相关数据浩如烟海,而且相互关联,一处数据没有到位,很多其他的功能将没法使用。
但在很多项目的实施中,这项基础工作往往被企业所忽视,至少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了项目实施的失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面对复杂系统有畏难情绪。
人容易接受单纯的东西,而对关系复杂,功能繁多的应用系统,首先在心理上就有畏难情绪,产生抵触情绪。如果系统未来的实现,还对其既得利益产生影响,或影响到其权力的再分配。可能就会因为我们的环境不一样,面对的人,相互交流的方式,企业内部的文化等都不一样。也许很多软件系统所包含的管理思想与理念都是先进的,但却不适用于我们自己的企业,或者很难在发电企业实施。因此我们的发电企业在进行这些系统的实施过程中,就要寻找一条适合于国情的,符合发电企业特色的道路。
,才能避免由于用户的抵触情绪,而导致项目的实施失败。
发电企业的信息化工作开展已经有很多年了,其中酸甜酸苦辣各种滋味都有,我们只是结合自身的实践谈了我们的感想。各位还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该项工作。
理,但确实存在很多因为缺少基础信息而无法使用的功能。
因此,在一个大型系统的实施初期,要充分认识到基础信息初始化的重要性与复杂性,通过集中组织人力物力,全面做好相关的初始化工作。如果初始化工作不能一次性完成,会因为时间的延长而磨灭了工作人员的动力与耐心,导致基础数据的不完整,结果影响到相关功能的使用。大凡实施过大型应用系统的同行,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
1) 系统分析企业管理信息流,建立企业管理原型。
在实施大型的应用系统之前,发电企业应根据自身管理的特殊性,系统分析该应用系统所涉及的管理信息流,研究这些信息流的产生、收集、统计分析、传递、发布与利用的时间要求、地点要求、责任范围
、处理原则,然后形成管理的模型,这个模型不是信息化的模型,而是我们管理的原型,从而让我们能够清晰的界定该应用系统的信息流,便于所涉及的人员明确自己的责任,也便于后期实施应用系统时,能清楚的明确系统为我们为做了些什么工作,还有什么工作需要我们人来做。
1) 信息流处理原则界定不明确。
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就是完成信息的收集、统计、传递与发布工作;而对于管理流程而言,其实质也是一个管理信息流的生成、采集、加工、处理、传递与发布,并利用掌握的信息流进行决策的过程。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完成除决策以外的所有过程。有人会说,现在不是有很多决策分析系统吗?这些决策分析系统,也只是向管理者提供相关的决策支持信息,最终的决策还是由管理者进行。
从以上一个简单管理过程可以看出,在实施应用系统之前,进行管理信息流的系统分析,既能帮助我们界定信息流,也能帮助我们看清系统的需求,更能帮助我们明确管理者在系统实施以后,主要工作的重点转变。
2) 系统设计实施方案,打好系统实施的基础。
前面我们谈到信息系统初始化的复杂性与艰巨性。这在大型应用系统实施时,根据信息流的相互关系,规划好各主要功能模块的实施次序,并做好过渡期间系统的应急方案。如我们在实施公司的信息系统时,先完成人事管理部分,这样在实施基础平台时,就有了相关岗位与人员的基本信息,从而权限管理就可以与人力资
源管理统一起来,相关人员的权限会随着人力资源的变化而自行变化;接下再行实施物资管理部分,便于后期的固定资产及设备管理时,能够获取相关的物料信息;然后实施设备台帐管理,为其他的生产管理系统提供基础的设备信息。这样有了统一规划,环环相扣,既保证了后期的实施基础,也对前期实施的内容提出了要求。
3) 长期养成的工作习惯难以改变。
人的习惯是很难改变的。我们习惯于看纸张的东西,因此尽管有电子邮件系统,却非要打印出来送过去;或者发过来一篇电子文档,却非要打印出来看,因此在每台电脑的旁边都会设个打印机。我们习惯于用一个软件,就很难运用其他新的软件或版本来代替。我们曾遇到一些用户,提出新上的系统必须提供提醒功能,以便及时处理相关业务。我们说有提醒功能,用户看了后说,这不行,光在新系统中提醒,而未在旧系统中提醒。我问为什么要在旧系统中提醒,这两个系统不是一样吗?用户说,习惯于看旧系统,而不习惯看新系统,提醒了也没法知道。这在很多企业实施信息化时,都会碰到这种情况。
我们截取劳保管理一个片断,来看信息流分析对管理流程改进与后期信息化的基础作用。劳保管理是为了通过对劳保用品的计划、采购、发放等有效管理,确保劳动者按劳动法的要求及时获得有效的劳动保护用品,同时也不产生费用的浪费。某企业实际工作原来的劳保用品管理主要内容是这样的,每月根据库存情况,报出一个粗略的劳保用品下月材料计划,由采购部门协助购买。领用时,由劳动者自己填写领料申请单,到部门核算员处审核盖章,然后到部门负责人处签字,再到劳保管理员处批准,最后到仓库领用劳保。这样一个过程实际就是劳保用品的领料申请单这样一个信息流的处理过程,现在来看各级人员对此信息流的处理原则与标准。提出信息流是提出者根据自己的劳保登记卡上记录的时间是否到期,或劳保用品的实际使用情况;而核算员也只是确认这样的事实,部门负责人只是证实这个单子是从这个部门出来的,劳保管理员则是核对提出者的劳保卡的内容与手工记录的台帐是相符的,并记录本次发生的时间。由于各级人员处理信息流时,有的没有价值,有的依据的是统一的标准,仅是对依据的真实性进行确认,因此有了这样的模型以后,就可以将有标准原则的管理工作,交给信息系统来完成。后来开发了一个劳保管理系统,提出者根据系统记录的劳保卡提出申请,直接由仓库发放,并根据系统记录的统计,结合库存信息,预测下月将要发生的劳保领用计划。这样劳保管理员的责任将从事务管理,演变为仅是对现有各岗位劳保用品发放周期的合理性分析上。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管理信息流在其流程中,各级人员对原始的信息流是清晰的,但对如何处理该信息流(何时、何地、何方式),以及处理该信息流时依据的信息流(即标准)、后期生成的信息流(即结果)往往没有统一的原则与标准。这在具体应用系统实施,将会导致应用系统的无法实施。反映在表面上,就是应用系统与企业管理的实际不符合。因此应用系统能否实施成功,管理信息流的原型是否清晰,信息流的处理原则界定是否明确就成了关键。
用户在工作中多年养成的习惯要在一时之间改变,需要采取一些方式方法。由于我们有这样那样的习惯,阅文档的习惯、写文档的习惯、签字的习惯、打电话的习惯等,包括处理工作的各种习惯,使我们在实施信息化时面临各种困难因素,也导致信息化的进程举步唯艰,才会喊了这么多年无纸化办公,而时隔多年,仍然纸质文件满天飞。
3) 功能由简到繁,逐步推进信息化项目进程。
既然人们总是容易接受简单的东西,接受那些对现有利益影响不大的东西。我们在实施信息化项目时,就可以从一些基础的东西入手,逐步完善基础数据,同时也让用户慢慢习惯新的应用系统。如我们在实施计划管理时,计划与预算管理相关联,由预算控制计划。但如果一开始就将这样的控制加进去,因为受到控制的影响,可能计划管理流程就无法实施。因此,首先只是对计划费用与预算费用形成一个对比表,供财务预算控制分析使用;当计划流转系统应用一段时间,而且习惯运用以后,又没有其他传统的方式支持了,再将相关的预算控制加进去。这样的过程,可快也可慢。各个发电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人员素质的情况,对新系统适应的情况等,自由调节进度。但对于大型的应用系统,快不能少于三个月,慢不能长于一年。无论快与慢,都要注意,必须等到一个新的功能被实际应用,并发挥作用以后,再推进新的功能。只有这样
在有了统一规划之后,根据规划的时间进度,做好硬件与软件的基础设计工作。如网络、服务器、数据库,以及系统安全设施等,这些硬件的设施不能希望一步到位,IT产品更新换代很快,而且价格变化与很大,因此基础建设既不能比应用系统的发展速度慢,但也不能过度超前,否则就会造成极大的浪费。而软件的系统设计上,则需要整体考虑,从一开始就做好完整的信息化的基础功能框架,以确定基础的权限管理、安全管理、信息统一标准、信息发布与处理的格式等一些通用的规范。这个框架,不论是在原有的系统基础上改造,还是重新建立,这项工作一定不能马虎,他是信息化建设的根基,随着信息化的逐步深入,会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与生存。基础框架搭建得是否合理,是否科学,将会影响到系统的实现与未来系统集成的难度系数。而且此项工作做得越迟,难度越大,做得越早,得益也越早。系统框架,有这样几点需要注意: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可靠性、安全性、统一性。即不论是什么样的系统,透过该系统功能框架,展现给用户的,应该是统一的界面风格,一致的访问方式与用户接口,并受到完整的监护与管理。
翻开IT行业的报刊杂志,随处可见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CRM(客户关系统管理)、SCM(供应链管理)、敏捷制造、EAM、PLM等等系统及软件的介绍,但为什么这些系统没有在多数发电企业得到推广应用呢?一方面是这些资源可能不适合发电行业的应用,更重要的可能是因为在实施过程中碰到了以下这些问题:
2) 基础信息的初始化工作未得到重视。
一个大型的应用系统,涉及的相关数据浩如烟海,而且相互关联,一处数据没有到位,很多其他的功能将没法使用。但在很多项目的实施中,这项基础工作往往被企业所忽视,至少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了项目实施的失败。
如企业在实施生产管理系统时,首先要完善人事基础信息,以保证权限系统的运用;再做好设备编码的基础工作,以使用其他运行管理、缺陷管理、检修管理、大小修管理、计划管理等系统等;这些基础工作做得好,相关系统及功能很快就得到了试用。而另一部分,因缺少滚动检修计划的数据,使检修项目无法制定,从而导致月度检修计划功能无法试用。我们不讨论这种设计是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