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二)
古代诗歌鉴赏02(常见表现手法例说)[1]分析
鉴赏表现手法的答题思路 1.首先指出运用什么技巧; 2.结合诗文内容,举例分析; 3.点明在表达思想感情内容、结
构安排和审美效果等方面的作用。
准确,鲜明,生动,传神,通俗,
委婉,含蓄,节奏感强,增强语势。富 有感染力,更有想象空间,渲染气氛, 烘托环境,凸显人物形象,强化情感, 突出主旨,点题,画龙点睛。
表现手法例说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渲染、烘托、衬托、 反衬、正衬、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对 比、白描、细描、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以声衬静)、多角度、多感觉、移步换景、 以小见大、借古讽今、倒叙、插叙、赋、 比、兴、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明暗结合、 点面结合、象征、联想、想象、开门见山、 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曲笔、似褒实贬、 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扬后抑、重章 复唱、铺垫、伏笔、照应、以乐景(哀景) 写哀情(乐情)
例3. 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马(其五)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简要说说一二句与三四句 的关系。
答案 一二句写景,用比喻手法描 绘富有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正是 英雄用武之地,为三四句的骑马勇 士登场作铺垫
例3. 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马(其五)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直抒胸臆: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杜甫《兵车行》
直抒胸臆,表现了战争给人民带 来的灾难以及作者对战争的怨恨之情。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
直接抒发了作者忠君报国和渴望 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
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 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2)形象情感题
(3)请指出词人借梅花寄托了怎样的理想人格。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与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这首词首先 描写梅花在群芳中保持“真香纯白”,只有姑射山头的仙人能与之为伍,并说 梅花高洁,品质与生俱来,与风霜冰雪无关,写出了梅花的天性高洁;再写梅 花“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为了保持自己的高洁本心,宁可远远离开尘世, 与那污浊的尘世保持距离,写出梅花的保持本心、不同流俗。然后用“俗李粗 桃”衬托梅花的高洁,那些俗艳的花朵争奇斗艳、招蜂引蝶,而梅花却在明月 的陪伴下、在清澈的溪水中映照芳姿,写出了梅花的保持本心、特立独行、不 同流俗。梅花的品格就是诗人的理想品格。
切分层次 是因为读自己仰慕的“楚客”屈原的《橘颂》引起了雅兴,而不是像三国时丹阳太守李衡那
样,想通过种橘来发家致富,给子孙留点财产。第三层,诗人从幼小的柑树,远想到它的开
花结实。第四层,尾联诗人仍以平缓的语调作达观语:“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
夫。”意思是说:如果让我等到柑树成林的时候,它的果实滋味还能够供养我这个老人的
诗歌的形象分为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类。 高考对形象的考查重点为分析形象的特点、品味形象的深刻内涵、体会作 者在具体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情感,以此为基础,进而概括形象的象征意义或社 会意义。
解题策略
借助诗题、正文、注释等信息,大致了解他是何人、有何事,为“解人”做铺垫。尤其 1.看标题注释 是诗歌标题,往往有极强的暗示性,对于形象、情感都有提示。如诗题中常见的“怀
即事 感怀诗
①忧国忧民②反映离乱③渴望建功立业④仕途失意⑤讴歌山河(注:即事感怀,指的是诗人就 某件事抒发自己的感慨,还有一类诗叫“即景感怀”,指诗人因所见景物而引起的某种感触的 一类诗歌。不论是即事感怀还是即景感怀,都没有严格的题材界定,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如 赠友送别诗、羁旅思乡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等,都可能是即事感怀或即景感怀,一般 把那些无法归入以上类别的由眼前之事或眼前之景而触发感慨的作品归入即事感怀或即景感怀 之作。)
2022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卷:诗歌鉴赏(二)(陕西).
2022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卷:诗歌鉴赏(二)(陕西)一、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画鹰①杜甫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②。
绦镟③光堪摘,轩楹④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注】①这首题画诗大致创作于开元末年(741年),是杜甫早期的作品。
②愁胡:一种说法指胡人(西域人)碧眼,其深而大,似一副发愁的模样。
③绦(tāo):丝绳,指系鹰的绳子。
镟(xuàn):金属转轴,鹰绳另一端系的金属环。
④轩楹:悬挂画鹰的堂前窗柱。
8.作为一首“题画诗”,本诗既描画了诗人眼中所见之鹰,又写到了诗人心中所想之鹰,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种手法的妙处。
(5分)答:9.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答:8.(5分)答:诗人这是运用了虚实(实写与想象)结合的手法。
实写如“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的描写展现了画中鹰威猛敏捷、气概不凡的特点;(2分)虚写(想象)如“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通过想象雄鹰与凡鸟搏击的猛烈景象,展现了鹰傲视群鸟、英勇不屈的特点。
(2分)如此的写法使鹰的形象更加生动、丰满。
(1分)9.(6分)(1)通过画鹰神采飞动、气概专门、呼之欲出的描画(分析1分),表现了诗人对画家精湛技法的颂扬之情。
(情感1分);(2)通过画鹰欲取猎物的描画,展翅搏击的想象(分析1分),表现了作者青年时代昂扬奋发的心志(情感1分);(3)“凡鸟”喻为误国的庸人,通过画鹰搏击凡鸟,其毛血洒落原野的想象描写(分析1分),表现出诗人鄙视无能或愤世嫉俗的情感(情感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8.“迟日江山丽”的“丽”字写出了春天如何样的景色?9.诗的三、四两句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描写景物,表达了作者如何样的感情?8.(2分)用“丽”字,表现了春天阳光普照,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
古代诗歌赏析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周必大①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②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③。
【注】①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
②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
③《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A.首联紧扣“行舟”写自己水路,离家渐行渐远。
“不计程”和叠用“几回”反映此行路途遥远。
B.颈联视听结合,描写时时浮现在诗人眼前的“数点家山”和正飞向诗人家乡的“寒雁”,表现了诗人满怀难于排遣的乡思乡愁。
C.全诗以“行舟”为线索,由挂帆离家始,至吴地烹鱼结,一路行来,写景叙事,自然流畅。
诗中不着一“忆“字,却句句含“忆”,把自己对亲人,家乡的思念传达的含蓄隽永。
D.这首七言律诗,用词考究。
副词“犹”“自”“常”“正”的运用贴切自然,耐人寻味;动词“冻”则外呈乌云凝重之态,可见天气寒冷之意,内蕴诗人凄凉之心。
15.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巧妙地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的。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以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词人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的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之。
2014高考语文小题金练古代诗歌鉴赏(二)
2014高考语文小题金练:古代诗歌鉴赏(二)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11分)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①许浑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①阙,指长安。
此诗作于作者奔赴长安应试途中。
②太华,陕西的华山;中条,山西的中条山。
两山分别耸立在潼关南北。
(1)“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两句中运用的动词历来被人称道,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简要分析“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归”“过”采用了拟人手法。
远处的云彩渐渐归返太华峰际,残云远去,天将放晴;稀疏的细雨缓缓地路过中条山区,给人一种清爽感。
诗人的情绪从离愁别绪中陡转,胸襟也因之开阔起来。
(2)诗人赴京应考即将到达目的地,却仍然梦着故乡的渔樵生活;委婉含蓄地表白了自己并非热衷功名之人,写出了诗人(动摇于出仕与退隐之间)的矛盾心态。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1分)别舍弟宗一①柳宗元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①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去,柳宗元写此诗送别。
柳宗元此时已被贬为柳州刺史。
(1)赏析本诗第二联中数词运用的妙处。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中是怎样抒发离情别绪的?请简要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一身”与“万死”对比,概括了诗人孤苦零落的凄惨现实和屡遭不幸的残酷人生;“六千里”与“十二年”从空间、时间上高度概括了诗人屡遭贬谪的距离遥远和时间之长;读来令人震撼,极富感染力。
古代诗歌鉴赏(二)
古代诗歌鉴赏(二)——赠友送别类和思乡怀人类一、赠友送别类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虞美人·寄公度舒亶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
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1)词的上片描绘了怎样的图景?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词的最后两句极富意味,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洛桥送别[唐]储光羲河桥送客舟,河水正安流。
远见轻桡动,遥怜故国游。
海禽逢早雁,江月值新秋。
一听南津曲,分明散别愁。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从情与景的角度对“河桥送客舟,河水正安流”一句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新课标全国卷】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二)——2022届高考语文考点剖析精创专题卷
【全国卷】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二)考点12 表达技巧(一~五的第2题)考点13 思想感情(六~十的第2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00分(每篇诗歌的选择题4分,问答题6分。
)一、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安月夜①白居易喧喧车骑帝王州②,羁病无心逐胜游。
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
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③白居易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注】①本诗为诗人在长安应举时所作,诗题有改动。
②帝王州:都城长安。
③原诗是一首七律,诗人时任翰林学士。
元九即诗人元稹,当时被贬湖北江陵。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首诗中,“喧喧车骑”直接表现了唐代都城长安节日之夜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
B.第一首诗中,“羁病”交代了诗人滞留长安期间的个人境况,而“无心逐胜游”则明确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隐忧。
C.第二首诗题目中的“禁中独直”表明诗人写此诗时正在翰林院值班,“忆”是全诗的题眼。
D.诗人是写月的高手,他在多篇诗作中借月抒发感情,比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別时茫茫江浸月”。
2.两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有何不同?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过江夜行武昌山闻黄州鼓角①苏轼清风弄水月衔山,幽人夜渡吴王岘②。
黄州鼓角亦多情,送我南来不辞远。
江南又闻出塞曲③,半杂江声作悲健。
谁言万方声一概④?鼍愤龙愁为余变。
我记江边枯柳树,未死相逢真识面。
他年一叶溯江来,还吹此曲相迎饯。
[注]①本诗作于苏轼离开黄州前往汝州任职时,时众乡亲父老送别至江边,州中有名士随诗人上吴王岘,或陪其往九江、同游庐山。
②吴王岘:在武昌西山下,三国时吴王孙权建避暑宫于此,故名。
③出塞曲:这里指悲壮的鼓角声。
④“谁言”句,语出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万方声一概,吴道竟何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呼应标题,描写清风明月之夜泛舟渡游吴王岘的情景。
诗歌鉴赏之意象与意境(二)
什么是意境?
•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 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 意象与意境的区别:意境的范围比较大, 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某一句诗所造 成的境界,而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 具体的、细小的单位。以王维的《山居秋 暝》为例,诗句中的“明月”“松 树”“清泉”“石头”是构成这两句诗的 意境的四个具体单位,但这两句诗的意境 就不单是这四个名词所含有的意义了。
一年时令景物之春景:
东风、粉蝶、柳絮、新燕、花树、草芽、 黄鹂、芭蕉、杨花、浮萍、翠柳、翠微、 绿波、兰溪、烟笼、鹊声。
一年时令景物之夏景:
子规、蚕桑、蛙声、蜻蜓、小荷、黄梅、 雨蕉、枇杷、雨蓑、菜花、榴花、初莲、 萤火、稻畦、浓荫。
一年时令景物之秋景:
秋景因多表示凄清、悲凉之意,故常用:
愁、孤、残、寂、冷、昏、黄、寒、衰等 字修饰。 寒山、孤烟、芦花、秋夕、残阳、桐叶、 衰草、黄叶、流萤、霜晴、露冷、霜天、 鸿声、冷桂、寒雁、寒塘、虫吟、雁阵、 枫林、西风、菊黄、蟋蟀、清秋、昏鸦、 孤灯、荷尽、菊残。
一年时令景物之冬景:
冬雪、沙雪、江雪、寒关、琼枝、飞花、 天寒、草尽。
景物修饰之冷词、热词:
在分析景物的特点时,关键是要抓住其前 面起修饰作用的冷词或热词。 1、冷词就是有关景物或心理表现冷清、凄凉 的字词,诸如:绝、寂、断、冷、凉、萧、 孤、苦、愁、悲、空、怨、恨、残、昏、 寒、衰、漠等,这些字词一般都能表现寂 寞、孤独、悲凉、冷清的心境。 2、热词一般带有高兴、喜悦、欢乐的意味。 这类字词有:喜、笑、明、春、暖等。
高考专题辅导
古代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
山水田园诗:山水景色、田园风光
常见景物:
田地、原野、溪泉、山林、炊烟、农舍、 人家、鸡犬、农妇、孩童。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二 鉴赏诗歌的语言(学生)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二鉴赏诗歌的语言(学生)大连市旅顺中学语文组一、对诗歌语言的鉴赏(一)词语的鉴赏例1:(2009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小题: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
(2分)例2:(2009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寄远杜牧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1小题: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例3:(2009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月杜甫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
③故故:常常,频频。
2小题: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分)(二)语言风格的鉴赏例:(2009年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
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张孝祥①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
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
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②波神:水神。
③准拟:准定。
2小题: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3分)。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7 古代诗歌鉴赏(二)含答案
专题限时集训(七) 古代诗歌鉴赏(二)(限时70分钟)1.(2019·长郡中学三模)阅读下面这首汉诗,完成(1)~(2)题。
(9分)秋风辞刘彻[注]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櫂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注】刘彻:汉武帝。
公元113年,汉武帝刘彻带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途闻南征将士喜报,进而“顾视帝京,欣然中流,与群臣宴饮,自作《秋风辞》”。
(1)下面对诗歌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A.开篇二句以秋日最具特色的四个意象点明了季节时令特点,色彩斑斓,动静结合,勾勒出了一个清旷幽远、萧瑟凄凉的意境,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五、六、七句铺写诗人与群臣共同宴游的场景,“泛、济、横、扬、鸣、发”等动作一一排列开来,将“欣然中流”的热烈场面彩绘得声情并茂。
C.最后收笔两句情感陡转,发出“变徵之音”,乐极生悲,直接抒发了一代帝王对生命易逝盛年难再的悲慨。
D.起句“秋风起兮白云飞”,字面义上近似于高祖刘邦的《大风歌》中“大风起兮云飞扬”,但综合全诗来看,两者境界、情韵不一样,后者较前者更苍莽雄放。
A[A项,“动静结合”错,皆为动景;“凄凉”一词,氛围用词稍重。
](2)清代诗人沈德潜读此诗时批“《离骚》遗响”,请结合此评价简要赏析“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两句。
(6分)[答案]①此两句在手法上沿袭了《离骚》常用的比兴手法,由兰之秀及菊之香起兴,并以兰菊喻佳人,由物及人,引发出对“佳人”的无尽思念。
②正如屈原以美人比喻自身理想美政一样,一代帝王汉武帝在此处不仅是对佳人的怀念,也可以是对宏伟大业的追求或是对贤才英士的渴望与思慕。
③形式上诗人还沿用了楚辞体的常有调式,如同《离骚》一样,以“兮”为间顿,节奏感强。
(每点2分)2.(2019·郑州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诗歌鉴赏2
春
晴
王 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後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驾诗中最初为“蜂蝶飞来过墙 去”,后王安石把“飞来”二字改 “纷纷 为“纷纷”,改后有何妙出?
答:王安石改“飞来”为 “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 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 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 景。
2、美在言简意丰。
一、炼字艺术
1、动词:增加事物的形象性,具有描述传 神的作用。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tà ):闯进门来。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 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128页)
(十一)、洗练:
语言表达是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流畅、圆润洒脱、 意韵无极的境界。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连”与“入”相携,织出一幅烟雨迷蒙的愁网,并以 “孤”为动力,把人进一步推进萦怀的离情之中,加之冰心 玉壶的绝妙比喻,作者孤独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脱影而出。 语近俗白却字字枝根相连,不可分割,匠意极深而不见斧凿。
“绿”、“红”分别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 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 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 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委婉含蓄—— 像一位怀春的名门淑女
(六)、自然:
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
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
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相关术语:明白晓畅。 )
诗歌鉴赏(二)
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析】第三联中写山中危石耸立,流泉受到阻挡, 只能缓慢地、时断时续地流淌。它们在嶙峋的危 石间艰难地穿行水流声音变得细小了,低沉了, 喑哑了,仿佛是在痛苦地幽咽。“咽”字下得极 准确、生动、传神。深山青松树密荫浓,日光照 射在松林间,因为受到阴暗的环境影响,而现出 寒冷的色调。诗人以“冷”字形容日色,更新奇 绝妙。这十个字,把泉声、危石、日色、青松四 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日色之凄冷与泉声 的幽咽相互衬托,深僻冷寂之境界全出。绘写出 了山中寂寥的景象,衬写出了作者本身孤寂的心 境。
三、分析意境,探知诗人感情
“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指 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 构成。“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 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 境界。在意境的创设上,画面 或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或幽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 流”;或沉郁孤愁,如“野旷天底树,江清 月近人”;或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 墟里上孤烟”;或开阔苍凉,如“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或高远辽阔,如“落霞 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 天一色”。
二、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这三首最为典型的唐代著名的咏蝉诗,都是托物 (蝉)寓意,都工于比兴寄托。由于虞世南、骆宾 王、李商隐的地位、遭际、情趣、理念不同,因而 情貌殊异。 寄托是古人赋诗的普遍现象:或借诗歌以抒写怀才 不遇、沉居下位之苦;或感发其报国无门、不为当 道所重之愤;或逞其离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或 叙其命运无常、孤苦无助之难。凡此种种,不一而 足。 我们在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时: A、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从作品中意象的声响、色 彩、情调方面体味出作品所寄托的身世之感。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复习(2)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复习(2)古典诗文2010-04-20 13025d56b7b40100hry1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复习(2)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表现手法。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表达技巧的种类表达技巧是指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方式。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简单说包括各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写作手法)的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方式。
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抒情可分为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二)表现手法联想、想象、类比、象征、渲染、烘托、悬念、对比、反衬、托物言志、赋比兴、虚实结合、动静相衬、景情理合一等。
(三)行文结构承上启下、起承转合、衔接、铺垫、照应等。
(四)材料取舍主次、详略、繁简等。
材料是构成文章的血肉,材料的详略取舍往往体现了的用意。
(五)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对比、反复、拟人、夸张、反问、设问、对偶、用典、互文等。
在实际的运用中,多种修辞又往往是一起连用的。
下列几组概念的区分非常重要。
(一)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芭蕉残荷、梧桐细雨、飞蓬浮萍、鸿雁闲鹤、大漠古道、长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鉴赏(二)1.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归燕诗①[唐]张九龄海燕虽微眇,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隋宫燕[唐]李益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旋落已成尘。
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注①本诗写于诗人被罢免宰相之后的秋天。
(1)张九龄的诗中塑造的归燕有什么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张九龄借燕子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两首诗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否相同?请结合这两首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少年游早行林仰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
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
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1)词题为“早行”,词人是如何表现“早”的?请作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词人写“啼鸟两三声”,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词的下阕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
栀子花诗沈周①雪魄冰花凉气清,曲栏深处艳精神。
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
注①沈周:明朝“吴门画派”的领袖。
(1)栀子花为常绿灌木,夏季开花,起首句为什么会有“冰雪”之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全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诗的后两句尤为奇妙,历来颇得诗评家的青睐,请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云门寺阁孙逖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
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画壁余鸿雁,纱窗宿斗牛。
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
(1)诗题中的“宿”字贯串全诗,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颔联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云门寺”的特点是什么?试结合颈联作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陈羽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红旗直上天山雪”中的“直上”二字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分析一、二两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分析三、四两句的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踏莎行贺铸①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
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注①贺铸:北宋词人。
《宋史·文苑传》载贺铸“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
虽贵要权倾一时,少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
人以为近侠。
……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
(1)这是一首咏物词,作者所咏为何物?“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表现其什么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全词,说说词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后游杜甫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注杜甫于上元二年(761)春曾一度到新津,写了《游修觉寺》,第二次即写了这首《后游》。
我们学过的《客至》一诗也写于这一时期。
(1)颈联两句,以时间的推移来分叙二景,是哪两景?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前四句回应往日之游而写今日之游,下笔处处生情,作者是如何表现人有意、物有情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评论认为,尾联“以乐景写悲,益增其哀”。
请结合所知相关背景,试作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高观国何须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①开金饼。
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
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
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
注①滟滟:光摇动貌。
(1)这首词中体现季节特点的词语有哪些?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
”“今夕”是何夕?这句话在全词中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客醉”二字耐人寻味,请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夕次盱眙县韦应物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沈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1)首联中与“夕次”的“次”相照应的词语有哪些?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颈联运用了怎样的写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全诗来看,作者“未眠”的原因有哪些?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摸鱼儿辛弃疾淳熙己亥,自湖北漕①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②,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③皆尘土。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①漕:宋代掌管钱粮的转运副使的简称。
②长门事: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别居长门宫,闻司马相如文名,奉黄金百斤,请写《长门赋》代为陈情,武帝阅后深为感动,陈皇后复得宠幸。
③玉环飞燕:杨玉环,唐玄宗的爱妃,后被赐死;赵飞燕,汉成帝的皇后,后自杀。
(1)上阕中的“风雨”意象意蕴丰富,请作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阕选用“长门事”“玉环飞燕”等典故,请简析其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全词结尾“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作者所咏的归燕一到春天,不知“泥滓”之贱,只要见“玉堂”开着,便一日数次出入其间,衔泥做巢,不与他物相争,结果还是被猜忌。
(2)作者借燕喻己,自己出身微贱,来自民间,在圣明的时代暂时来朝廷做官,日夜辛劳,惨淡经营,无心与他人争权夺利,却仍受猜忌、排挤,对此,作者表示:我无心与你争权夺利,你不必猜忌、中伤我,我要退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