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美术鉴赏,华夏意匠——建筑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和殿(the Hall of Preserving Harmony) 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中和殿后,建成于明永乐十八 年(1420年),初名谨身殿,嘉靖时遭火灾,重修后改称建极殿。 清顺治二年改为保和殿。 保和殿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240.00㎡,高29.50m。 屋顶为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上下檐角均安放9个小兽。 上檐为单翘重昂七踩斗栱,下檐为重昂五踩斗栱。内外檐均为金龙 和玺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正面龙。六架天花梁彩画极其别致,与 偏重丹红色的装修和陈设搭配协调,显得华贵富丽。殿内金砖铺地, 坐北向南设雕镂金漆宝座。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安板门两扇,上加 木质浮雕如意云龙浑金毗庐帽。建筑上采用了减柱造做法,将殿内 前檐金柱减去六根,使空间宽敞。
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 曾历经三次火灾,现存为明天启七年 (公元1627年)重建。殿初名华盖殿, 后改中极殿,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 年)始称中和殿。每逢皇帝在太和殿举 行典礼前,先在此休息,接受官员的跪 拜礼。每年春季祭先农坛,也先在这里 阅视祭文。祭祀地坛、太庙、社稷坛的 祝版,也在此阅视。 中和殿在故宫太和殿后。故宫三大 殿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 初名华盖殿,嘉靖时(1522一1566) 改名中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 始称今名。“中和”二字是说,凡事要 做到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才能使用各方 关系得到和顺,其意在于宣扬“中庸之 道”。
到故宫参观时,细心的游客会发现,内廷 里不少宫门的门槛被锯掉了,使人感到出入 很方便,而那些被锯下的门槛有的被放置在 大门后面的汉白玉石座上,这是为什么呢?
辛亥革命之后,宣 统皇帝溥仪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 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 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 自天开”的造园准则。颐和园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 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 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筑 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有声 有色。
北京天坛占地272万平方米,整个面积比紫禁城(故宫)还大些,有两重垣墙,形成 内外坛,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圆丘。圆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坛墙南方北圆, 象征天圆地方。圆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 圆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圆丘坛、皇穹宇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 门等。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大祀殿”,是一个矩形大殿。祈年殿 高38.2米,直径24.2米,里面分别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 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列。圜丘建于明嘉靖九年。每年冬至在台上举行“祀天大典”, 欲称祭天台。回音壁是天库的圆形围墙。因墙体坚硬光滑,所以是声波的良好反射体, 又因圆周曲率精确,声波可沿墙内面连续反射,向前传播。 天坛建筑的主要设计思想就是要突出天空的辽阔高远,以表现“天”的至高无上。 在布局方面,内坛位于外坛的南北中轴线以东,而圜丘坛和祈年坛又位于内坛中轴线 的东面,这些都是为了增加西侧的空旷程度,使人们从西边的正门进入天坛后,就能 获得开阔的视野,以感受到上天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就单体建筑来说,祈年殿和皇 穹宇都使用了圆形攒尖顶,它们外部的台基和屋檐层层收缩上举,也体现出一种与天 接近的感觉。 天坛还处处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寓意、象征的表现手法。北圆南方的坛
太和殿 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中和殿 保和殿 天坛
颐和园 宛自天开——古代园林艺术 承德避暑山庄 苏州古典园林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位于紫禁城南 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建成,称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 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 今名。自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 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 的形制。 太和殿的装饰十分豪华。檐下施以密集的斗 栱,室内外梁枋上饰以和玺彩画。门窗上部 嵌成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 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
苏州地处水乡,湖沟塘堰星罗棋布,极利因 水就势造园,附近又盛产太湖石,适合堆砌 玲珑精巧的假山,可谓得天独厚;苏州城内 大小园林,在布局,结构,风格上都有自己 的艺术特色,产生于苏州园林的鼎盛时期的 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 典园林,充分体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民族特 色和水平。它们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 这四座园林占地面积不广,但巧妙地运用了 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 石花木组合在一起,模拟自然风光,创造了 “城市山林”、“居闹市而近自然”的理想 空间。
墙和圆形建筑搭配方形外墙的设计,都寓意着传统的“
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祈年殿内,天花板处是精致的“九龙藻 井”,龙井柱则是描金彩绘。殿内中央 有一块平面圆形大理石,石面上的花纹, 是自然形成的龙凤花纹,一条行龙抱着 一只凤凰,这便是“龙凤石”,即“龙 凤呈祥”。 相传,这块石头上原来只有 凤纹,而殿顶藻井内只有雕龙,年长日 久,龙、凤有了灵感,金龙常常飞下来 找凤石上的凤凰寻欢。不料有一天正遇 见嘉靖皇帝来祭天,在石上跪拜行礼, 金龙来不及飞回去,和石上的凤凰一起 被嘉靖皇帝压进圆石里面,再也无法出 来,从此才变成一深一浅的龙凤石。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标志中国古代造园与建筑艺术的巨大成就。它集 中国古代造园艺术和建筑艺术之大成,是具有创造力的杰作。在造园上, 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园林“以人为之美入自然,符合自然而又超越 自然”的传统造园思想,总结并创造性地运用了各种造园素材、造园技 法,使其成为自然山水园与建筑园林化的杰出代表。在建筑上,它继承、 发展、并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建筑技艺,撷取中国南北名园名寺的精华, 仿中有创,表达了“移天缩地在君怀”的建筑主题。在园林与寺庙、单 体与组群建筑的具体构建上,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实现了中国古代南北 造园和建筑艺术的融合,它囊括了亭台阁寺等中国古代大部分建筑形象。 展示了中国ຫໍສະໝຸດ Baidu代木架结构建筑的高超技艺,并实现了木架结构与砖石结 构、汉式建筑形式与少数民族建筑形式的完美结合。加之建筑装饰及佛 教造像等中国古代最高超技艺的运用,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观。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不论是造园还是建筑,它们都不仅仅是素材与技艺 的单纯运用,而是把中国古典哲学、美学、文学等多方面文化的内涵融 注其中,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
北京明清故宫昔称紫禁城,是国内规模最大、建筑 最宏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建成于明代永 乐十八年(1420年),明末李自成农民军撤出北京时,焚 毁了大部分宫殿,清代初年按明代布局重建。之后又经 历无数沧桑完整地保存了下来,作为中华文明和辉煌艺 术创造的实证而照耀于当世。 故宫共占地72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