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学名词解释(四川省)
教师资格证考试全部重点名词解释
教育学重点名词解释1.教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职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下制度,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3.教师聘任制度:教师聘任制度是指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的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
4.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是以问题为核心,把几门学科结合起来,由一个教师或教学小组通过一系列活动进行教学的课程。
5.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6.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指根据课程计划制定的有关学科教学的目标,水准,结构与教学要求的纲领性文件。
7.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8.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师和学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按一定要求在人员,时间,空间等方面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9.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也称课堂教学,是按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以班为单位,按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课程表,分科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10.复式教学: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11.德育方法:德育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序的,相互关联的活动方式和手段的组合。
12.行为训练法:行为训练法是通过道德实践和对道德行为的价值领悟,策略训练,奖惩方式进行德育,以巩固道德信念,磨练道德意志,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
1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指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有专门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中学教师资格证书考试《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答案
中学教师资格证书考试《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答案一、名词解释(绪论)1、教育学:(P4)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社会学科。
在我国有三种含义:一是指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二是指一种课程的名称,三是指一种教材的名称。
2、实验教育学:(P15)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梅伊曼和拉伊。
它强调的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但它把科学的定量方法夸大为教育科学研究的惟一有效方法,走上了教育学研究中“唯科学主义”的迷途。
3、文化教育学:(P16)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的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其代表人物是狄尔泰、斯普朗格等人。
这种理论认为教育过程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过程,既不能采用纯粹的概念思辨来研究,也不能依靠实验教育学的数量统计方法来研究,而必须采用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它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格。
不足之处表现在它的思辨气息很浓,在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上很难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4、制度教育学:(P17)制度教育学是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法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其代表人物是乌里、瓦斯凯等人。
认为教育制度是教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建立教育制度来完成社会的改革;其缺点在于过分地依赖精神分析理论来分析制度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显得不科学,缺乏说服力。
5、批判教育学:(P19)批判教育学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兴起的新的教育学说,代表人物有鲍尔斯、金蒂斯等人。
他们认为当代学校教育是造成社会不公平的根源,其目的就是要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帮助教师和学生对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及形成教育环境的诸多因素敏感起来,即通过对他们进行“启蒙”来消除学校和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第一章)1、教育:(P36)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学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
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
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
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
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
四川教资名词解释答案
26.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27.隐性课程: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的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28.道尔顿制:针对传统教法的弊端,根据每个儿童学习各科的难易度,适当分配课程时间,使学习者能够按照自定步调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
29.发现法:发现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19.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20.校风:一个学校社会气氛,也是校内大多数人的一种习惯势力21.选修课:为了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26.教育: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教学设计: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
29、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30、素质教育:是指教育者以符合规律的教育措施,对新一代素质按照现代化需要开发、完善、提高和再创造的过程31.民主型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有哪些?(1)师生相互态度方面: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和蔼、公正,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学生尊敬教师,接受指导,主动自觉进行学习;(2)师生感情关系方面:情绪热烈、和谐,课堂气氛活跃;(3)师生在课堂合作状态方面:师生之间呈现积极的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4)效果方面:教学效果良好。
32.课堂管理的原则有哪些?(一)了解学生需要(二)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三)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最佳学习(四)建立教师常规23.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物质前提)、环境(外部客观条件)、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动力32.简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协调一致,互相配合的重要性。
四川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学A名词解释历年真题汇总
名词解释历年真题汇总
必修课课程教学设计道德行为素质教育教育
教学组织形式学科课程教学方法道德意志教科书
教学大纲道德认识教学计划显性课程课堂教学隐性课程
选修课教育情景校风个体社会化教育目的发现法
在集体中教育原则课程要素活动课程教学的启发原则
情境教学法班级授课制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红色字体的表示连续考过多次,需要加强记忆。
根据重点整体,名字解释大部分集中在课程的章节,另外就是第八章道德里面,请大家务必把握好重点。
再其次就是第一章中。
历年都是反复考察这些内容。
切记!!
简述、论述题历年真题汇总
1.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哪些规律?
2.论述教学过程的规律。
3.对师生关系的看法。
(09年考了两次,都是材料分析)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
关系。
4.如何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差异,做好教育工作?
5.论述教学方法选择的衡量标准。
(09 10 两次连考)
6.简述青少年发展中的特殊问题。
7.简述中国教师角色行为中的文化传统。
8.联系实际论述家庭、社会、学校互相配合的重要性,以及促进三者结合的方
法。
9.结合材料论述教育和经济的关系。
10.简述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基本要求。
11.社区在发展教育中有着什么样的功能?
以上是09 10两年的主观题。
之前的主观题专门整理了一张卷子给大家复印了。
从历年的趋势来看,09年开始,主观题偏重理解之后的阐述能力,很多题目在书本上有理论点,但是没有原答案了。
难度稍有加大。
但是大家把这些点掌握了适当发挥问题不大。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基本经验的基本途径。
狭义的教育则指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2、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3、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从内容上说,主要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4、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即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起典型表征是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人力资本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学家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
这些因素可归结为知识的进步、技术的改进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
2、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
指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
3、文化:从广义上讲,它反映的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上说,文化反映的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
4、学校文化: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并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5、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1、个体的身心发展:通常指的是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它包括身体发展和心里发展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
四川教师资格证考试名词解释题汇总
四川教师资格考试B类教育心理学及教育学的名词解释汇总心理发展的定义:★心理发展通常是指个体从胚胎、出生、成熟、衰老到死亡的整个生命周期心理的变化过程;分为广义与狭义。
广义: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一生的心理变化认知发展狭义:人类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的变化。
心理发展上产生质变和量变。
简单的说就是个体对环境的适应。
最近发展区的定义★★★: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一般的学习★:一般学习是指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
广义的学习:学习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过练习或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内部心理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过程狭义的学习(人类学习)定义:学习是社会生活实践中,在社会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的经验过程。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发生认知论★: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个体与环境在相互作用中,个体不断的构建心理结构,从而在学生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掌握系统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各种能力,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与道德品质的过程。
元学习:对学习机能的学习,指个体获得学习机制的学习。
效果律:★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会被加强,带来烦恼的行为则被减弱甚至淘汰练习律:又分为应用律与失用律。
联结的应用、练习会增强联结的力量,(应用律)不练习则导致联结的减弱甚至淘汰(失用律)准备律:学习者有准备而给予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或无准备而强制活动都会烦恼消退律:如果条件刺激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反射刺激的强化,则已经建立的条件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泛化:条件反射一旦确立,其他类似最初条件刺激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条件反射。
分化:分别向有机体呈现条件刺激和与之相似的无关刺激,对条件刺激给予强化,对无关刺激不予强化,这样可以使有机体对条件刺激和无关刺激产生分化,只对前者进行反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创立。
四川教师资格证教育学A最重点的名词解释
四川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A名词解释总结组织者:指在意义接受学习中,在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使用学生可理解的语言所提供的一些引导性材料。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或智力的活动方式。
有意义学习: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非人为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
上位学习: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上位关系时,新知识就要由原有认知结构组织起来,原有认知结构就成为进行归纳推理的一整套观念。
下位学习: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下位关系时,新知识被吸收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充实了原有的认知结构,新知识本身也获得了再吸收新材料的力量。
教学设计:或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实施教学系统方法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程序。
教学策略: 指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
教学策略设计四个方面:课的划分、教学顺序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及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
教学评定: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估价的过程。
个体化社会: 是指个人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体系以及适应能力的过程。
学习目标:也称行为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
遗忘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并绘制了第一个保持曲线,或称遗忘曲线。
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它对课堂教学,特别是对复习的组织意义深远。
禀赋优异儿童: 凡智力测验获得智商140分以上者,或在特殊性向测验中有突出表现者,或在创造性能力测验中得分超群者等,均可被视为禀赋优异儿童。
评定: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估价的过程。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以表现在知识的学习合技能的形成方面,也表现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相互影响方面。
认知结构:广义指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指学习者在某一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
创造性思维:是应用新的方法或程序,并创造了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活动。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学名词解释与总结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学名词解释与总结教师资格证考试是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一种认定方式,通过考试评价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而教育学是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等方面的知识。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学名词的掌握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学名词进行解释与总结。
一、教育学名词解释1. 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活动和教育现象的学科,它包括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等方面的知识。
2. 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它是教育活动的导向和依据,具有指导和规范教育实践的作用。
3. 教育方法:教育方法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的教育手段和教育策略,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4. 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评定和评估的过程,可以通过考试、测验、作业等方式进行。
5. 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中存在的普遍性和重复性的规律,它对教育实践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
二、教育学名词总结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涵盖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学名词的理解和掌握是非常关键的。
通过对教育学名词的系统学习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育学的知识。
教育学名词不仅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要考点,也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基础。
教育学名词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教育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指导我们进行教学实践,提升我们的教学效果。
在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对教育学名词的掌握:首先,要注重教育学名词的理论学习。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教育学教材、参加培训班等方式,系统地学习教育学的知识和理论。
其次,要注重教育学名词的实践应用。
我们可以通过实习、教研活动等方式,将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最后,要注重教育学名词的总结与归纳。
我们可以通过整理教育学名词的分类、归纳教育学名词的共性和差异等方式,加深对教育学名词的理解和记忆。
四川省教师资格证之教育学考试要点
四川省教师资格证之教育学考试要点第一章:绪论目的:掌握该门学科的学科价值考点:第一章主要讲解了教育学与教育情境学的学科价值,学与不学的区别。
1.学习了教育学后使你具有教师资格。
就是说,学习教育学是可以胜任教师工作的一个必要前提,脱离了这个前提要完成教师的职责是不可想象的。
2.教育学的内容是告诉一个人如何做一个优秀的教师。
这句话的含义就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前提输熟练掌握教育学的原理。
3.在学习过程中,介入适当的情景可以让学与教变得更加愉快。
也就是说教育情境学可以给一个人的学习和教育带来心理的变化,可以创设一个令人愉快和舒心的内心环境。
这点指明了教与学与教育心理学的内在联系。
这个联系时通过人与环境的互动而实现的。
也就是说,教育者可以通过改变环境而改变学生的心态,从而为教育提供一个很好的介质。
情境的介入对教育学研究产生的具体的影响如下:(1)情境可以深化理论学习(2)典型的情境还可以做为一个引导来给学生以示范。
(3)逼真的情境可以让学习者有身历其境的感觉,从而很好滴完成理论到实践转化的模拟训练。
(4)好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在知识转化为技能。
(5)好的情境本身就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于是让学生更加地领会这个道理是很有裨益的。
教育情境在课堂上的具体影响如下:(1)好的情境可以让教材的教学功能更加完美地展现出来。
教材的普遍性可以和一个具体课堂的实际结合形成良好的教材与师生的互动。
(2)适当是情境可以帮助缺乏经验的教师克服经验不足的问题,让学生更快接受新老师,新老师更快进入角色和情境之中。
(3)引入良好的教育情境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引起课堂教学结构和课型的变化,而进一步的教改创设条件。
(4)引导教学内容的更新。
本章涉及的概念如下:1. 教育事实:一方面,教育事实作为研究对象,说明教育学的对象是存在于现实之中的客观实在;另一方面,教育事实正从事着教学实践。
2.教育问题:教育事实积累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教育工作者意识和研究密切相关。
教师资格证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教育:(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属于教育的范畴。
(狭义)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有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2.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3.个体身心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在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发生的变化逐渐形成个体素质、品格或才能特征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这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4.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指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关于人的培养质量、规格的总规定,是指导、调节教育活动的根本因素,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5.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受教育者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6.智育: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
7.体育:是指以发展学生的体能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8.美育: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为目标的教育。
9.劳动技术教育:是指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10.课程:(广义)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特指某一门学科。
11.课程目标: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12.课程设计:(狭义)指特定某个课程的具体过程。
(广义)几乎涉及所有形式的课程变化。
13.教学:是在国家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14.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四川省教育学A名词解释、简答题大总结
中国教师角色行为中的文化传统1)道德追求大于社会索取2)社会本位高于个人本位论3)自我修养先于对他人教育青少年发展中的特殊问题 1 身心失衡带来的困扰2 独立性与信赖性的矛盾3 同辈群体与父母价值观的的冲突4 自我探索中的迷惑5 父母过高期望引起的压力教学方法选择的衡量标准1 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特点、教师特点、教学大纲的规定,是否采用了现代化设备2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维持学生的注意与兴趣3 分析教师用什么方法解决妨碍、干扰教与学的智力问题和情感问题4 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给学生带来满足感5 维持课堂纪律是实施教学方法的重要前提家庭、社会、学校相互配合的重要性,以及促进三者结合的方法重要性:1有利于实现整个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2 有利于保证整个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3 有利于实现各种教育间的互补作用,从而加强整体教育的有效性。
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法:1互相访问2通讯联系3召开家长会4在学校中组织家长委员会5举办家长学校。
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联系的内容和方法:1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使学校与学生主要居住区间形成稳定的联系2 学校系统与宣传部门建立联系,共同开展一些对学生有益的活动3 学校与社会公共文化机构建立和保持经常性的联系 4 学校与社会专门性的社会机构建立稳定的联系5 学校有选择的与有关工矿、企业、村镇、部队等建立联系教育与经济的关系1 社会物质生产对教育的作用,教育的每一个发展都与物质生产发展有关,社会物质生产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又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根本性社会动力 a 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 b 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教育作为社会延续和发展的工具,必然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其中首先适应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需求2 教育对社会物质生产的作用a 教育实现是劳动力和生产力所必需的各种人员“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劳动者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四川省教育学A知识点
四川省教师资格考试知识点整理(教育学A)第一章教师--认识教育第一节教育是什么(教育的属性)一、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1、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2、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3、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二)、教育的定义: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一)、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3、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
它包括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以及运用这种影响的活动方式和方法。
教育影响又可分解为教育媒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活动方式和教育环境五种成份。
(二)、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1、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教师的中介作用就在于充当联结教材与学生的中间环节来调节他们之间的关系,缩小他们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在矛盾中达到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材的矛盾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
2、教育影响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3、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总之:教师、教育影响和学生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教育影响、学生三者的互相对立、互为中介中运动和发展的。
三、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产生教育是在劳动基础上,在人、社会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教育的产生离不开社会和人的形成。
(二)、教育的发展远古教育(原始社会教育)--古代教育(农业时代社会的教育)--现代教育(包括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教育)1、远古教育:具有原始性,表现为以下三方面①非独立性②贫乏性③无阶级性2、古代教育:特征为以下四个方面:①教育具有了自身的独立活动领域②教育内容丰富充实起来③教育具有了阶级性、系统性、狭隘性④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与对立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教育的第一次分化,古代学校的出现,是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名词解释
2、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指教育活动中存在的本质的、必然的和内在的联系。
3、教育者:教育者是教教育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具有主导性和社会代表性。
4、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对象,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5、教育措施:措施是教育活动的实施手段和方法,包括教育工具、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等。
6、双轨制:在资本主义的学校制度有两个相互独立系统:一个是专门为资产阶级子弟服务的、配有良好的师资和设备,学生们沿着这个系统深造,就可以升入一些有名的高等学校,毕业后直接成为统治阶级和各级管理人员。
另一个是为劳动人民的子弟准备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比较差,主要是学习一些实用知识和技能。
7、学校: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
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的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通的组织形式。
教育教学活动就是由许许多多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校教育机构来实施的。
8、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的共同体,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以及由些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
9、学校精神文化:学校精神文化包括学生文化和教师文化,主要是以人或人际关系为基础构成的文化形态。
10、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物质文化是指学校物质环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如学校所处的物质环境,如校园面积、校园布置、学校建筑、教学设备、图书馆等等,都会构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内涵。
11、学校制度文化:学校制度文化是指学校中的规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学校规范是针对学校成员的,不同的规范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和态度,因而构成不同的文化。
12、学校管理:学校管理同其他领域的管理一样,也是由管理者、管理手段和管理对象三个基本因素构成的。
学校的管理者主要是指学校的正副校长以及各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员。
四川教师资格证考试卷教育学B概念(00)
教育学B名词解释1、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是的社会化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
3、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中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内容,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4、实验教育: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儿童发张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
5、文化教育6、实用主义教育7、批判教育学8、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9、显性教育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
10、正向教育功能:是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11、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起身心诸方面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它是个体的潜在素质变成现实特征的过程。
12、教育功能行动:是指可能导致产生一定功能结果的所有教育行动,具体包括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结构的确立、教育目标的设定、教育内容的编制以及教育手段的选择等。
13、教育目的: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等方面的要求。
14、人本位的社会价值取向:即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
15、社会本为的价值取向:与人本为的价值取向相对应,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目价值。
16、德育:即培养人思想道德的教育,是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范。
并使其成为相应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健康心理品质等方面教育的总称。
17、全面发展教育:是对含有各方面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是对于使受教育者多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培养教育活动的总称,是由多种相互联系而又各具特点的教育所组成。
18、美育:即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名词解释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名词解释1六经:是西周时代流传下来的典籍,时称诗、书、礼、乐、易、春秋。
学记:是战国末期乐正克的作品。
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基础,系统地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
亚里斯多德:是古代希腊学术思想的集大成者,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道德、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历史研究法:是通过已经发生的教育事件进行发掘和考察,认识教育现象机器发展规律的方法。
调查研究法:是借助样本分析,达到弄清教育现状、发展趋势和规律的方法。
实验研究法:是通过对实验对象施加新异实验变量,并对环境干扰因素加以控制,然后观察实验对象变化的方法。
广义教育:是泛指一切有意识地影响人、培养人的活动,这种活动的结果在不同程度上都可能使人增长知识才干或影响人的情感、个性的发展。
狭义教育:狭义的教育就是学校教育。
所谓学校教育,是由社会专门组织的,对青少年一代身心成长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以期把它们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师的体态语言:是指教师运用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眼神动作等表达某种思想感情,传递信息的一种特殊语言。
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遵循的行动规范。
教育机智:教师在处理各种突发的教育问题时,要有能够迅速作出判断并进行快速反映的能力。
教师资格:是指教师任职所需要的学历与道德修养及能力标准。
《大教学理论》:被19世纪英国哲学家的约翰穆勒称作是"整个文化教育领域中古代思想的百科全书。
文化(广义和狭义):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指精神文化,是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总和。
文化融合:将不同质,不同源的文化综合起来,从而形成新的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法则之一。
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人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
来源:年龄特征:是儿童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一般的、典型的、木质的共同特征。
遣传(遣传素质):指个体从先代那里继承下来的解剖的生理特点。
四川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A 名词解释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结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德育:是引导学生领悟社会主义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的教育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它是根据学校教育目的、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教学方法: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办法讲授法:亦称“口述教学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
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
谈话法:亦称“回答法”“提问法”教师通过相互提问,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推理获得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增进记忆。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读书指导法:亦称阅读和围绕阅读材料进行活动法。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和课外读物获取知识,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的方法演示法:展示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用现代化试听等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练习法:为形成一定技能、技巧、培养创造能力,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反复多次完成某些动作或活动方式的方法实验实习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独立操作仪器设备获得知识。
常用于自然学科教学的方法发现法: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情境教学法: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有计划地使学生处于一种类似真实的活动情境之中,利用其中的教育因素综合地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一种方法。
他的特点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道德意志:是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课程: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必修课: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选修课:是指那些为了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劳动就业的而需要开设,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学习的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1分),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2分),以使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1分)
2.教师的“教员”角色:这是教师最突出的角色(1分),他因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处在核心的地位(1分)。
其角色功能主要是以教材为宗旨,对学生进行授业、传道解惑和评定学业(2分)
3.课程要素: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选择的构成课程所必需的经验要素(2分)经验主要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间接时间(1分);经验因素是新生一代必须从前人经验中吸收的“因子”(1分)
4.活动课程:是相当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一种课程形式(2分)。
它认为课程应是一系列由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解决问题,锻炼能力(2分)
5.教学的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2分),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分)
6.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7.隐性课程: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的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
8.道尔顿制:针对传统教法的弊端,根据每个儿童学习各科的难易度,适当分配课程时间,使学习者能够按照自定步调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
9.发现法:发现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10.在集体中教育原则:是指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11、教育情境:是由外界、景物、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教育境地。
12.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13.校风:一个学校社会气氛,也是校内大多数人的一种习惯势力
14.选修课:为了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
15.教学计划: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16.显性课程:也称“正式课程”、“公开课程”、官方课程。
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17.课堂教学: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明确的目的、循序渐进地以掌握教材为主的一种教育活动
★18.道德意志: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
19教学大纲: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20必修课: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
★21教科书:又称课本,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用书
22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概念、原则、信念与观点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点去分析道德情境,对人、对事做出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
★★23素质教育:是指教育者以符合规律的教育措施,对新一代素质按照现代化需要开发、完善、提高和再创造的过程
★★24、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
★25、教学设计: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
26、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
27.教学的组织形式:是指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28.学科课程:它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学生的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的安排她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年限。
29.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
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30教育影响——置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一切“中介”的总和。
31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化
32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33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34班级组织: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体,是学校行政根据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正式小群体。
35课程结构的要素: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为促进学生发展而选择的构成课程必需的经验要素
36课程结构定义: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
37相关课程(联络课程):由具有科际联系的各学科组成的课程
38融合课程(合科课程):由若干相关学科组合成新学科
39广域课程(综合课程):合数门相邻学科内容形成综合性课程
40核心课程(问题课程):以问题为核心,将几门学科结合起来,由一个教师或教师小组连续教学的课程
41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2教学策略: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
43课堂管理:教师在课堂上用以维持学生合宜行为的措施
43课堂气氛:是一种社会情感气氛,主要指班集体的情绪状态
44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
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45特朗普制: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的教学组织形
46课的结构:一节课包含哪些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47学习活动方式:学生学习活动的类型及其运行的空间、时间与程序在课程内部的反映。
48道德认识: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情境,对人、对事做出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
49道德情感:伴随道德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即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慕或憎恨、喜好或厌恶等情感体验。
50教师的人际知觉--教师对学生之间相互关系的认知:教师与班集体和教师与某个具体学生的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