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游戏论综合练习十套题目(带答案)
学前游戏论的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的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ad34ba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1.png)
学前游戏论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
A. 工作B. 学习C. 娱乐D. 社交答案:A2. 游戏对于儿童来说,具有以下哪种功能?A. 娱乐放松B. 认知发展C. 社交互动D. 以上都是答案:D3. 学前游戏论中,游戏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角色游戏B. 建构游戏C. 竞技游戏D. 学习游戏答案:D4. 儿童在游戏中通过模仿成人的行为,可以促进其()的发展。
A. 语言B. 社会性C. 想象力D. 创造力答案:B5.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对儿童的()发展有积极影响。
A. 身体B. 心理C. 情感D. 认知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_________。
答案:工作2. 儿童在游戏中通过_________来探索世界。
答案:模仿3. 游戏可以帮助儿童发展_________能力。
答案:社交互动4.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_________的重要途径。
答案:学习5. 游戏可以促进儿童_________的发展。
答案:认知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学前游戏论中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答案:游戏可以促进儿童认知发展,通过游戏,儿童可以探索环境,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记忆和注意力,提高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2. 描述学前游戏论中游戏对儿童情感发展的影响。
答案:游戏可以帮助儿童表达和理解情感,通过游戏中的角色扮演和互动,儿童可以学习控制情绪,发展同理心,增强自我意识。
3. 阐述学前游戏论中游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贡献。
答案:游戏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学习合作、竞争、分享和遵守规则,这些都是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技能。
4. 举例说明学前游戏论中游戏对儿童身体发展的作用。
答案:游戏中的跑跳、攀爬等活动可以增强儿童的肌肉力量和协调性,促进身体发育。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学前游戏论中游戏对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2c1089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37.png)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游戏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A. 仅是娱乐- B. 促进身体发展- C. 促进认知、情感、社会技能的发展- 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项不是学前儿童游戏的特点?- A. 自主性- B. 目的性- C. 规则性- D. 强制性3. 学前儿童游戏的类型包括哪些?- A. 角色游戏、建构游戏、体育游戏- B. 角色游戏、数字游戏、体育游戏- C. 建构游戏、数字游戏、智力游戏- D. 角色游戏、建构游戏、智力游戏答案:1. D2. D3. A二、填空题1.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______,是他们认识世界、发展自我的重要方式。
2. 学前儿童在游戏中通过______来达到学习的目的。
3. 游戏理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______,是他们自然发展的一部分。
答案:1. 基本活动2. 模仿和想象3. 内在需要三、简答题1. 简述游戏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答案:游戏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社交技能:通过与同伴的互动,儿童学习如何交流、合作和解决冲突。
- 培养角色意识:在角色游戏中,儿童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理解社会角色和期望。
- 增强同理心:在游戏中,儿童需要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从而培养同理心。
- 学习社会规则:游戏通常有规则,儿童在游戏中学习遵守规则,理解社会秩序。
四、论述题1. 论述学前儿童游戏与学习的关系。
答案:学前儿童游戏与学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游戏是儿童的自然学习方式,他们通过游戏探索环境、尝试新事物、解决问题。
其次,游戏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儿童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尝试和犯错,从而促进认知发展。
此外,游戏还能够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是学习的重要驱动力。
在游戏中,儿童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有助于他们的情感发展。
最后,游戏还能够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通过与同伴的互动,他们学习如何与人交往、合作和共处。
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26689d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b5.png)
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学前游戏论主要研究的是哪个年龄段儿童的游戏活动?A. 0-3岁B. 3-6岁C. 6-12岁D. 12岁以上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学前游戏论中游戏的基本功能?A. 娱乐性B. 教育性C. 社交性D. 竞争性答案:D3. 学前儿童通过游戏可以发展哪些能力?A. 语言能力B. 社交能力C. 思维能力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哪种类型的游戏被认为是学前儿童最主要的游戏形式?A. 角色扮演游戏B. 建构游戏C. 规则游戏D. 动作技能游戏答案:A5.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对于儿童的哪方面发展最为重要?A. 身体健康B. 心理发展C. 道德观念D. 知识学习答案:B6. 在学前游戏论中,游戏环境的创设应该遵循哪些原则?A. 安全、适宜、多样性B. 单一、固定、统一性C. 复杂、多变、随机性D. 简单、统一、一致性答案:A7. 下列哪项不是学前游戏论中提倡的教师角色?A. 观察者B. 指导者C. 参与者D. 评判者答案:D8.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活动中儿童的主导地位应该如何体现?A. 完全由儿童自主B. 教师引导下自主C. 完全由教师控制D. 家长指导下自主答案:A9. 学前游戏论中,游戏材料的选择应该考虑哪些因素?A. 材料的安全性和教育性B. 材料的成本和美观性C. 材料的新颖性和多样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在学前游戏论中,如何评价游戏活动的成功与否?A. 儿童是否遵守规则B. 儿童是否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C. 儿童是否表现出兴趣和快乐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学前游戏论中,游戏的分类包括哪些?A. 角色游戏B. 建构游戏C. 体育游戏D. 数学游戏E. 规则游戏答案:ABCE12. 学前儿童在游戏中可能会遇到哪些挑战?A. 社交技能的挑战B. 解决问题的能力C. 遵守规则的挑战D. 材料使用的挑战E. 语言沟通的挑战答案:ABCDE13.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对儿童的哪些方面有积极影响?A. 身体健康B. 情感发展C. 认知发展D. 社交能力E. 道德观念答案:ABCDE14. 在学前游戏论中,游戏活动的设计应该包括哪些要素?A. 明确的目标B. 适宜的材料C. 安全的场地D. 教师的指导E. 儿童的反馈答案:ABCD15. 学前游戏论中,游戏活动的组织应该注意哪些方面?A. 儿童的兴趣B. 游戏的难度C. 时间的分配D. 儿童的参与度E. 家长的参与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学前游戏论中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c90d8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71.png)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游戏对于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多选)A. 社交技能B. 语言能力C. 精细动作D. 认知发展E. 情绪管理答案:A, B, C, D, E二、判断题1. 学前儿童通过游戏可以学习到团队合作和分享的精神。
(正确)2. 游戏只是娱乐,对儿童的教育意义不大。
(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述角色扮演游戏对学前儿童自我认知的影响。
答:角色扮演游戏能够让儿童暂时置身于不同的角色之中,通过模仿和想象,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角色的社会职能和情感状态。
这种游戏有助于儿童发展同理心,增强对他人情感的认知和理解,同时也能够促进自我认知的深化,帮助他们形成更为复杂的社会认知结构。
2. 描述游戏在培养学前儿童创造力方面的作用。
答:游戏为儿童提供了一个自由探索和尝试的环境,他们可以通过游戏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受现实世界的限制。
在游戏过程中,儿童可以创造出新的游戏规则,设计自己的游戏情境,或者用想象力创造出各种游戏道具。
这些活动都能够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帮助他们学会思考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培养创新思维。
四、论述题1. 论述游戏在学前儿童道德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实现机制。
答:游戏在学前儿童的道德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游戏,儿童学习遵守规则、等待轮流、分享玩具以及处理冲突等社会行为规范。
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儿童不仅能够体验到不同角色的责任感,还能够通过模拟情境学习公平、正义等道德观念。
此外,合作游戏要求儿童相互协作,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利他主义和团队精神。
游戏的非正式和自愿性质使得儿童在遵守规则和学习道德规范时感到更加自然和愉快,从而更容易内化这些社会行为规范。
2. 分析游戏在促进学前儿童语言能力发展方面的作用。
答:游戏是学前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媒介。
在游戏活动中,儿童通过与同伴的互动,自然而然地练习语言交流和表达。
角色扮演游戏和故事讲述游戏等需要儿童使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子结构来描述情境、表达想法和感受,从而促进了他们词汇量和语法知识的增长。
学前儿童游戏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游戏练习题库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0247ac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03.png)
学前儿童游戏练习题库参考答案近年来,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家庭教育的重视,学前教育也愈发受到大家的关注。
学前儿童的游戏练习,既能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又能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然而,很多家长和教师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的游戏练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立了一个学前儿童游戏练习题库,并提供了一些参考答案。
一、数学类题目1. 小明家里有5个苹果,他吃了3个,还剩几个?答:小明家里还剩2个苹果。
2. 图中有3只猫,又来了2只猫,一共有几只猫?答:一共有5只猫。
3. 在小明家里,桌子上有4只苹果,地上有3只苹果,一共有几只苹果?答:一共有7只苹果。
二、语言类题目1. 找出不同类的一项:苹果、香蕉、橙子、苹果汁答:苹果汁。
2. 找出不同类的一项:篮球、足球、棒球、桌球答:桌球。
3. 找出不同类的一项:狗、猫、鱼、小鸟答:鱼。
三、逻辑类题目1. 哪个图案不符合规律?图1: △△△图2: □ □ □图3: ○ ○ ○答:图2不符合规律,因为图1和图3的图案都是连续相同的,而图2的图案不是。
2. 哪个数字不符合规律?9、18、27、32、36答:数字32不符合规律,因为其他数字都是9的倍数,而32不是。
经过以上的例题,我们可以看出,学前儿童的游戏练习题目主要包括数学类、语言类和逻辑类。
这些题目既锻炼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这些题目也能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除了上述题目外,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让孩子进行综合思考。
例如:小明在菜市场里买了12个苹果,他又在水果店里买了8个梨。
请问他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答:小明一共买了20个水果。
通过这样的综合题目,可以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同时也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的知识。
总之,学前儿童游戏练习题库的建立对于孩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游戏练习,孩子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243da4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62.png)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游戏对于学前儿童的发展有何作用?A. 促进身体健康B. 增强社交能力C. 激发创造力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种游戏适合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A. 拼图游戏B. 角色扮演游戏C. 音乐游戏D. 运动游戏3. 学前儿童在游戏中学习的主要方式是什么?A. 观察模仿B. 听讲理解C. 实践操作D. 记忆背诵4. 游戏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应当是什么?A. 指导者B. 旁观者C. 参与者D. 以上都是5. 在学前游戏活动中,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A. 避免身体伤害B. 预防心理创伤C. 保护环境卫生D. 以上都是二、判断题1. 游戏是儿童最主要的学习方式。
()2. 所有的游戏都对儿童的成长有积极作用。
()3. 教师在游戏活动中应当完全放手,让儿童自由玩耍。
()4. 游戏活动中的材料和设施必须定期检查,确保安全。
()5.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学习到遵守规则和合作的重要性。
()三、简答题1. 请简述游戏在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中的作用。
2. 举例说明如何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儿童的自我管理能力。
3. 描述一种适合学前儿童的团队合作游戏,并解释其教育意义。
四、论述题1. 论述游戏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实施策略。
2. 分析当前学前游戏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案例分析题1. 根据所提供的学前游戏活动案例,分析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2. 假设你是一名幼儿园教师,设计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游戏活动方案,并说明其教育目标和实施步骤。
六、综合题1. 设计一个综合性的游戏活动,旨在提升学前儿童的创造力、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并详细说明游戏规则、所需材料和预期效果。
2. 假设你是一所幼儿园的园长,如何规划和组织全园的游戏体验日活动?请考虑活动目标、内容安排、资源配置和安全措施等方面。
《学前儿童游戏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游戏论》考核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f4532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71.png)
《学前儿童游戏论》考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游戏的基本特征?A. 自愿性B. 重复性C. 想象性D. 情境性答案:B2. 学前儿童游戏的主要类型不包括以下哪一种?A. 角色游戏B. 结构游戏C. 感知游戏D. 情境游戏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游戏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作用?A. 促进身体发展B. 促进认知发展C. 促进情感发展D. 促进学业成绩答案:D4. 学前儿童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主要属于以下哪种游戏类型?A. 角色游戏B. 结构游戏C. 感知游戏D. 情境游戏答案:A5. 学前儿童游戏中的“娃娃家”属于以下哪种游戏类型?A. 角色游戏B. 结构游戏C. 感知游戏D. 情境游戏答案:A6. 以下哪个不是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A. 基础地位B. 主体地位C. 辅助地位D. 忽略地位答案:D7. 以下哪种游戏方式最有利于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性?A. 角色游戏B. 结构游戏C. 感知游戏D. 情境游戏答案:B8. 学前儿童在游戏过程中,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游戏行为?A. 自言自语B. 与同伴互动C. 独自玩耍D. 被动参与游戏答案:D9. 以下哪个不是游戏活动的基本原则?A. 尊重儿童意愿B. 以教师为主导C. 重视儿童参与D. 注重游戏教育性答案:B10. 以下哪个不是游戏活动的组织形式?A. 集体游戏B. 小组游戏C. 个别游戏D. 教师主导游戏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地位: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基础地位、主体地位和辅助地位。
作用:(1)促进学前儿童身体发展;(2)促进学前儿童认知发展;(3)促进学前儿童情感发展;(4)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2. 简述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原则。
答案:(1)尊重儿童意愿,充分发挥儿童主体性;(2)以教师为主导,注重教育性;(3)重视儿童参与,营造良好氛围;(4)注重游戏过程,关注儿童发展;(5)灵活运用多种游戏形式,满足儿童需求。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试题答案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56c653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0.png)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项不是学前游戏的基本特点?A. 自发性B. 有目的性C. 清晰性D. 结构性答案:C. 清晰性2.学前游戏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幼儿的哪方面能力?A. 社交能力B. 认知能力C. 创造力D. 运动能力答案:B. 认知能力3.下列哪项不是设计学前游戏活动时需要考虑的因素?A. 幼儿的年龄特点B. 学前教育政策C. 幼儿的兴趣爱好D. 教育资源的可利用性答案:B. 学前教育政策4.学前游戏的指导者应具备的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哪些?A. 爱心和耐心B. 目标导向和灵活性C. 专业知识和创造力D. 所有选项都是对的答案:D. 所有选项都是对的5.以下哪个不属于学前游戏理论中的主要派别?A. 儿童中心派B. 社交文化派C. 物理教育派D. 情感表达派答案:C. 物理教育派二、判断题1.幼儿教育中的游戏活动只是为了娱乐和消遣,没有教育意义。
答案:错误2.学前游戏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幼儿的感官和运动发展。
答案:错误3.幼儿的年龄特点是设计学前游戏活动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答案:正确4.学前游戏的指导者应该具备爱心和耐心,但不需要具备专业知识。
答案:错误5.学前游戏的指导者应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设计适合的游戏活动。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学前游戏的基本特点是什么?请从自发性、有目的性和结构性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答案:学前游戏的基本特点是自发性、有目的性和结构性。
自发性指的是幼儿参与游戏是出于自愿和主动性,他们通过游戏来表达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借此满足自己的个性化需求。
有目的性指的是幼儿在游戏中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意图,他们通过游戏来探索、学习和解决问题,并达到一定的成就感。
结构性指的是游戏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则和组织结构,通过设定游戏规则和安排活动流程,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形成秩序感,培养自我约束和合作精神。
2.学前游戏的指导者应具备哪些素质?请从爱心和耐心、目标导向和灵活性以及专业知识和创造力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6ce44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44.png)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
A. 工作B. 学习方式C. 娱乐活动D. 社交手段答案:B2. 游戏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A. 身体B. 认知C. 情感D. 所有选项答案:D3. 学前游戏论中,游戏的()是游戏的核心要素。
A. 规则B. 角色扮演C. 互动D. 创造性答案:A4.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一种方式。
A. 探索世界B. 表达自我C. 应对压力D. 所有选项答案:D5. 学前游戏论强调游戏对儿童()的影响。
A. 社会性B. 情感C. 认知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游戏是儿童自发的、自主的活动。
()答案:√2. 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学习的唯一途径。
()答案:×3. 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答案:√4. 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逃避现实的手段。
()答案:×5. 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答案:√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学前游戏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是他们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游戏不仅能够促进儿童的身体发展,也是他们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式。
游戏论强调游戏的自发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认为游戏是儿童探索世界、表达自我和应对压力的一种方式。
2. 描述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游戏在儿童发展中扮演着多重角色。
首先,游戏是儿童身体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游戏,儿童可以锻炼身体,提高运动技能。
其次,游戏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学习新知识,发展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游戏也是儿童情感发展的重要方式,通过游戏,儿童可以表达情感,学习情绪调节。
最后,游戏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学习社会规则,发展社交技能。
自考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66a659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1.png)
自考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游戏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促进社交技能B. 提高身体素质C. 增强语言能力D. 提升数学计算能力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A. 增强自信心B. 培养竞争意识C. 促进情感表达D. 改善亲子关系答案:B3. 在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应当是?A. 游戏的主导者B. 游戏的旁观者C. 游戏的引导者和伙伴D. 游戏的裁判答案:C二、判断题1. 所有儿童都应该参与有组织的集体游戏活动。
()答案:错误。
儿童的游戏活动应当根据个体差异和兴趣进行,不必强迫所有儿童都参与集体游戏。
2. 教师在儿童游戏过程中不应该干预,以免破坏游戏的自然性。
()答案:错误。
教师可以适当干预,以确保游戏的安全性和教育性,但应尽量减少对游戏自然流程的干扰。
三、简答题1. 简述游戏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
答案:游戏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交流、合作和解决冲突。
游戏中的互动帮助儿童理解社会规则,培养团队精神,并发展领导能力。
此外,游戏还能增强儿童的同理心和社交技能,为其未来的社会交往打下基础。
2. 描述教师如何有效地利用游戏活动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
答案: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利用游戏活动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 选择适合儿童年龄和发展水平的游戏,确保游戏既有教育意义又具有趣味性。
- 鼓励儿童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培养他们的决策能力和责任感。
- 在游戏中融入语言、数学、科学等教育元素,使游戏成为学习的媒介。
- 观察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兴趣和优势,以及需要进一步发展的领域。
- 引导儿童进行游戏后的反思,帮助他们从游戏中学习到的经验和教训。
四、论述题1. 论述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游戏活动的影响。
答案: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家庭提供了游戏的物质基础,如玩具、游戏空间等。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fa5e4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9.png)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学前游戏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娱乐B. 学习C. 社交D. 所有以上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学前游戏的特点?A. 自由性B. 创造性C. 竞争性D. 游戏性答案:C3. 学前游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身体发展B. 认知发展C. 情感发展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4. 学前游戏是儿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重要方式。
答案:认知世界;情感表达5.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自然表现。
答案:内在动机;发展需求三、简答题6. 简述学前游戏在儿童语言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学前游戏通过模拟对话、角色扮演等活动,促进儿童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增强语言交流技巧,同时通过游戏互动,儿童能够学习新词汇和语法结构,为日后的语言学习打下基础。
7. 描述学前游戏在培养儿童社交技能方面的重要性。
答案:学前游戏为儿童提供了与同龄人互动的机会,通过游戏,儿童学习轮流、分享、合作等社交技能。
游戏过程中的规则遵守和角色扮演,有助于儿童理解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培养儿童的同理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论述题8. 论述学前游戏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学前游戏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媒介。
通过游戏,儿童能够探索环境,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思维和创造力。
例如,拼图游戏可以锻炼儿童的空间智能,角色扮演游戏可以提高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此外,游戏还能帮助儿童理解因果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学前游戏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9. 观察一个学前儿童在玩积木游戏时的行为,并分析其在游戏中表现出的哪些认知和社交能力。
答案:在玩积木游戏时,儿童可能会展现出以下认知和社交能力:首先,儿童通过选择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积木,表现出对物体属性的认知能力;其次,儿童在搭建过程中可能会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表现出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再次,如果儿童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他们可能会展现出轮流、分享和合作的社交技能;最后,儿童在游戏中可能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游戏教程》综合试题(附答案)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游戏教程》综合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39045f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c.png)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童游戏教程》综合试题(附答案)学前教育专业《学前⼉童游戏教程》综合试题(附答案)⼀、填空题1.⼉童游戏的特点是:快乐的、⾃愿的、充满幻想的、与⽣活密不可分的、有序的。
2.幼⼉游戏的结构要素包括游戏主题、游戏规则、游戏⾓⾊、游戏情节。
3.我国根据游戏在幼⼉教育中的作⽤,将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
其中创造性游戏包括⾓⾊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3.帕顿根据幼⼉游戏表现出来的社会参与⽔平,将对幼⼉游戏⾏为分为偶然的⾏为、旁观、(独⾃游戏)、(平⾏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六种类型。
4.电视对⼉童游戏的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取决于(⼉童每天看电视时间长短、节⽬内容是否健康)是否适宜,另⼀⽅⾯取决于(是否符合⼉童的⼼理特点及发展⽔平)。
5.幼⼉园活动室内常设的游戏活动区域有(⾓⾊游戏区)、(建构游戏区)、表演游戏区、益智活动区等。
6.当⼉童发⽣太多奔跑、⾛动及粗野游戏,较少进⾏⼈际合作互动时,则意味着(游戏空间密度过⼤)。
7.⼉童主观因素对游戏的影响有:年龄特点、个别差异、性别差异、健康和情绪。
8.室内游戏环境规划的内容包括:空间利⽤、活动区划分、墙⾯及顶⾯规划、⾛廊空间及地⾯的规划。
9.在游戏时间安排上,⼩班、中班前期应该多(安排象征游戏),适当增加简单的(规则游戏),中班后期、⼤班可增加结构游戏、规则游戏的时间。
10.成型玩具对(0-3 )岁的幼⼉来说可以引起游戏的兴趣,未成型的玩具对(3 )岁以上幼⼉更具吸引⼒。
11.影响⼉童游戏的因素包括物理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
12.⾓⾊游戏的象征性体现在(情景转换)、(以⼈代⼈)、(以物代物)三⽅⾯。
补充:⾓⾊游戏的特点:独⽴⾃主性、社会性、象征性13.表演游戏的种类包括幼⼉表演、(桌⾯表演)、⽊偶表演、(影⼦戏)。
表演游戏的特点:表演性、游戏性、创造性表演游戏的(表演性)特点是表演游戏区别于其它类型游戏的根本特征。
学前游戏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18527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c8.png)
学前游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个是适合学前儿童的游戏类型?A. 角色扮演游戏B. 电子游戏C. 竞技体育D. 智力问答2. 学前儿童游戏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学习知识B. 培养兴趣C. 锻炼体能D. 社交互动3. 学前儿童游戏设计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游戏难度B. 游戏时长C. 游戏安全性D. 所有选项4. 学前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家长应该扮演什么角色?A. 观察者B. 参与者C. 指导者D. 所有选项5. 以下哪个不是学前儿童游戏的特点?A. 简单易懂B. 富有教育意义C. 需要长时间专注D. 促进身体发展答案:1. A 2. D 3. D 4. D 5. 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学前儿童游戏应该具有_________性,以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
7. 家长在儿童游戏时,应鼓励儿童_________,以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
8. 学前儿童游戏的设计应该注重_________,避免过于复杂或危险。
9. 学前儿童游戏可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形式。
10. 学前儿童游戏的目的是促进儿童_________、_________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答案:6. 趣味性 7. 自主探索 8. 安全性 9. 角色扮演、智力游戏10. 身体发展、认知能力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简述学前儿童游戏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
答:学前儿童游戏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包括促进身体协调性、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培养社交技能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同时锻炼其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2. 描述家长在学前儿童游戏过程中的正确参与方式。
答:家长在学前儿童游戏过程中的正确参与方式包括:作为观察者,了解儿童的兴趣和需求;作为参与者,与儿童一起游戏,增进亲子关系;作为指导者,适时给予儿童引导和帮助,但避免过度干预,让儿童有足够的自主探索空间。
学前游戏论的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的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36efa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64.png)
学前游戏论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______。
A. 工作B. 学习C. 娱乐D. 社交答案:C2. 根据学前游戏论,以下哪项不是游戏的特点?A. 自发性B. 规则性C. 目的性D. 重复性答案:C3. 学前游戏论强调游戏对儿童发展的哪些方面有积极作用?A. 身体发展B. 认知发展C. 情感发展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4.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______,是他们探索世界和学习的重要方式。
答案:自然行为5. 学前游戏论中,游戏的自发性指的是儿童在游戏中______,不受外部压力。
答案:自由选择活动三、简答题6. 简述学前游戏论中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
答案:游戏通过提供丰富的感官体验和操作机会,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在游戏中,儿童可以通过探索和实验来学习新概念、解决问题,以及发展思维和创造力。
四、论述题7. 论述学前游戏论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学前游戏论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包括创造一个支持游戏的环境,提供多样化的游戏材料,以及鼓励儿童自主选择和参与游戏。
其重要性在于游戏是儿童自然的学习方式,能够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促进其全面发展,包括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
五、案例分析题8. 阅读以下案例:小明在幼儿园的沙池里玩沙子,他用小铲子挖沙,然后倒进桶里,再倒出来,重复这个过程。
请分析小明的游戏行为如何体现了学前游戏论的观点。
答案:小明的游戏行为体现了学前游戏论的多个观点。
首先,小明的游戏是自发的,他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玩沙子。
其次,游戏具有重复性,小明通过重复挖沙和倒沙的动作,体验控制和操作的满足感。
此外,游戏过程中小明可能会探索不同的挖沙和倒沙的方法,这有助于他的认知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最后,如果小明与其他儿童一起玩耍,还能促进他的社交技能发展。
学前游戏论的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的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6ee65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1.png)
学前游戏论的试题及答案1. 学前游戏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2. 请列举学前儿童游戏的几种主要类型,并简要说明每种类型的特点。
3. 游戏在儿童发展中扮演了哪些角色?4. 请解释“自由游戏”与“指导游戏”的区别。
5. 如何在幼儿园中有效地实施游戏教学?6. 描述游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7. 游戏在儿童语言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8. 请举例说明如何通过游戏促进儿童的创造力发展。
9. 游戏在儿童情感发展中的重要性是什么?10. 游戏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平衡游戏的自由性与教育目的?答案1. 学前游戏论的核心观点是游戏是儿童的自然活动,是他们认识世界、发展自我、学习社会规则的重要途径。
游戏不仅能够满足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还能促进他们的认知、情感、社会和身体发展。
2. 学前儿童游戏的主要类型包括:- 探索性游戏:儿童通过触摸、操作物体来了解世界。
- 角色扮演游戏:儿童模仿成人或其他角色,通过想象进行游戏。
- 建构游戏:儿童使用积木、沙子等材料建造结构或场景。
- 社交游戏:儿童与同伴互动,学习社交技能。
- 运动游戏:通过身体运动来发展大肌肉群和协调性。
3. 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角色包括:- 认知发展:通过游戏,儿童学习解决问题和逻辑思维。
- 情感发展:游戏帮助儿童表达情感,理解他人情感。
- 社会性发展:通过与同伴的互动,学习合作、分享和遵守规则。
- 身体发展:游戏促进儿童的身体协调性和运动技能。
4. “自由游戏”是指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自由选择游戏内容和方式,而“指导游戏”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儿童参与有特定目标和规则的游戏。
5. 在幼儿园中实施游戏教学的方法包括:- 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提供多样化的游戏材料。
- 鼓励儿童自主选择游戏,尊重他们的游戏意愿。
- 教师作为观察者和支持者,适时介入以提供帮助或引导。
- 通过游戏活动,整合语言、数学、科学等领域的学习。
6. 游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学习合作与分享:在集体游戏中,儿童学习与他人合作,分享资源。
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85571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d.png)
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游戏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娱乐B. 教育C. 社交D. 以上都是2. 游戏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促进身体发展B. 促进语言发展C. 促进认知发展D. 限制情感表达3. 以下哪个不是学前儿童游戏的特点?A. 自发性B. 目的性C. 规则性D. 随意性4. 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项?A. 角色游戏B. 建构游戏C. 智力游戏D. 体育游戏5. 游戏环境对学前儿童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项?A. 促进儿童的创造力B. 影响儿童的社交能力C. 限制儿童的想象力D. 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6. 学前儿童游戏的指导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尊重儿童的自主性B. 鼓励儿童的探索性C. 强制儿童的参与性D. 促进儿童的合作性7. 学前儿童游戏的观察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观察儿童的参与度B. 观察儿童的互动方式C. 观察儿童的情感反应D. 观察儿童的游戏结果8. 学前儿童游戏的评估方式不包括以下哪项?A. 观察评估B. 访谈评估C. 测试评估D. 作品评估9. 以下哪个不是学前儿童游戏设计的原则?A. 安全性B. 适宜性C. 多样性D. 单一性10. 学前儿童游戏的组织形式不包括以下哪项?A. 个别游戏B. 小组游戏C. 大组游戏D. 家庭游戏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及其特点。
2. 论述学前儿童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 论述如何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设计合适的游戏活动。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30分,共30分)1. 假设你是幼儿园教师,你观察到一个5岁的孩子在游戏时总是独自玩耍,不愿意与其他孩子互动。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指导策略。
答案:一、选择题1-5:D, D, D, A, C6-10:C, D, C, D, D二、简答题1. 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包括角色游戏、建构游戏、智力游戏和体育游戏。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6c0410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89.png)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学前游戏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学习知识B. 社交互动C. 锻炼身体D. 培养创造力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学前游戏的特点?A. 自由性B. 规则性C. 目的性D. 教育性答案:C3. 学前儿童通过游戏可以发展哪些能力?A. 语言能力B. 逻辑思维能力C. 社交能力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1. 学前游戏是儿童______和______的一种重要方式。
答案:学习和成长2. 游戏是儿童______和______的自然表现。
答案:情感和想象3. 学前儿童通过游戏可以培养______和______。
答案: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简答题1. 请简述学前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学前游戏在儿童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提高儿童的社交技能,还能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游戏,儿童能够学习规则,理解合作的重要性,并且在游戏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2. 描述一下家长如何引导儿童进行健康有益的游戏活动。
答案: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儿童进行健康有益的游戏活动:首先,家长可以参与儿童的游戏,与儿童一起玩耍,增加亲子互动;其次,家长可以为儿童选择适合其年龄和兴趣的游戏,确保游戏内容健康、积极;再次,家长可以鼓励儿童参与集体游戏,培养儿童的团队合作精神;最后,家长应该监督儿童的游戏时间,确保游戏时间不会影响儿童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四、论述题1. 论述学前游戏与儿童认知发展之间的关系。
答案:学前游戏与儿童认知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游戏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游戏中,儿童通过探索、实验和解决问题来学习新知识,提高认知能力。
例如,通过拼图游戏,儿童可以学习形状和颜色的概念;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儿童可以学习社会规则和人际交往技巧。
此外,游戏还能促进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通过游戏,儿童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学前游戏论试卷试题-答案
![学前游戏论试卷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4a0b3d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7c.png)
学前游戏论试卷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的研究了游戏的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家( )A.斯宾塞B.福禄贝尔C.杜威D.乌申斯基2.前苏联的游戏理论研究的典型特征是坚持游戏的__________-本质( )A.生物性B.社会性C.主体性D.生活性3.儿童在感知运动发展阶段,最基本的游戏形式( )A.机能性游戏B.象征性游戏C.结构游戏D.有规则游戏4.儿童在游戏中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中事物或现象的范围规定构成游戏的( )A.形式B.主题C.情节D.内容5.角色扮演的心理结构的发生发展所遵循的一般发展途径是( )A.角色行为—角色认知—角色意识B.角色认知—角色意识—角色行为C.角色行为—角色意识—角色认知D.角色认知—角色行为—角色意识6.在象征性游戏的角色扮演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类玩具是( )A.娱乐玩具B.智力玩具C.形象玩具D.结构造型玩具7.幼儿园游戏的实施从教育者的立场看应遵循教育性原则,从幼儿的立场看应遵循( )A.科学性原则 B.愉悦性原则 C.社会性原则 D.主体性原则8.在下列游戏的组织形成中,被认为是隐性课程实施的途径的是( )A.教学游戏B.自选游戏C.集体游戏D.有规则游戏9.在游戏的教育实施中,切实将游戏纳入有目的的教育过程的关键性环节是( )A.游戏环境与条件的创设 B.在游戏过程中的现场指导C.游戏教育实施计划的拟定D.对游戏教育的评价10.狭义上的学前游戏的评价,只是指对__________的评价( )A.游戏的教育实施B.游戏的教师指导C.游戏的实施计划D.游戏行为本身11.婴儿游戏活动的基本表现形式是( )A.活动性游戏B.语言游戏C.感官游戏D.娱乐游戏12.在下列幼儿游戏形式中,幼儿对游戏过程自主控制的程度最低的创造性游戏是( )A.表演游戏 B.结构游戏 C.角色游戏 D.体育游戏13.有规则游戏的核心因素是( )A.任务B.玩法C.规则D.结果14.幼儿深入自主是开展游戏的决定性条件是( )A.开阔的游戏场地B.充足的自由活动时间C.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D.足够的游戏玩具及材料15.心理学对儿童游戏的真正研究始自于( )A.18世纪末B.19世纪上半叶C.19世纪下半叶D.20世纪初16.我国第一所官办学前教育机构即湖北幼稚园创办于( )A. 1903年B.1904年C.1911年D.1922年17.主张游戏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无意识的准备的是( )A.席勒B.霍尔C.格鲁斯D.拉察鲁斯18.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游戏与其他心理事件一样,都受到—的调节( )A.唯乐原则 B.现实原则 C.理想原则 D.至善原则19.按照认知发展理论的观点,游戏的实质是( )A.顺应超过了同化B.同化与顺应的平衡C.同化超过了顺应D.行为与思维的平衡20.游戏的内驱力理论试图解释游戏的( )A.心理机制B.生理机制C.社会起源D.个体发生二、多项选择题1.在游戏活动中,下列因素属于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的是( )A .表情B .动作C .材料 D.言语 E.体验2.游戏的规则是内隐的而非外显的,此时,游戏的发展在认知上可能是处于( )A.感知运动水平 B.象征性水平C.规则性水平 D.合作性水平 E.结构性水平3.文艺作品具有表演性的一般要求有( )A.内容健康富教育意义B.有一定的场面和适当的表演动作C.角色对话易于动作表演D.静态的描述占较大比重E.情节发展有多条线索4.关于幼儿的结构游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紧密相关B.以建筑与构造为基本活动C.是幼儿的一种艺术造型活动D.有助于幼儿目的性,坚持性的培养E.在活动进行中可以演变为角色游戏5.关于皮亚杰的游戏理论,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重视游戏的情感发展价值B.认为游戏与智力发展水平相适应C.主张一种活动是模仿还是游戏取决于同化和顺应在活动中所占的比例D.开拓了以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考察儿童游戏的新途径E.认为游戏发生于认知发展的二级循环反应阶段三、填空题1.1996年6月,我国正式实行《________》中规定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的教育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游戏论试题库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A.科学教育活动B.日常生活活动C•游戏D.上课2.我国学前游戏理论与实践全面向苏联学习是在下列哪一个阶段()A.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建国初期B.第二阶段,建国初期到十年浩劫之前C•第三阶段,“十年浩劫”时期D•第四阶段,“十年浩劫”后至今3.按儿童的认知发展来分类,游戏可分为()A.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B.单独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C.运动性游戏、智力性游戏、装扮性游戏、操作性游戏D.探索游戏、创造性游戏、模仿性游戏、渲泄性游戏4.儿童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往往比在独自游戏和伙伴游戏中所获得的更丰富、更有益于认知发展,这种现象主要表明亲子游戏具有()A.情感性B.象征性C.开放性D.发展性5.“复演说”的代表人物是()A.霍尔B皮亚杰C夸美纽斯D康德6.学前儿童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是()A.感觉运动游戏B.象征性游戏C.结构游戏D.规则游戏7.一个孩子在他的认知图式中没有羊的概念,在第一次看到羊以后,他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羊的概念,这一现象属于()A.冲突B顺应C同化D.平衡8.游戏的概念逐渐由抽象到具体、思辩到实用的演变,主要是由于游戏的()A.非自觉性理解B.社会性本质观的建立C生物性本质观的建立 D.生物—社会性理解9.象征性游戏是儿童的典型游戏,象征性在下列哪一个时期成为游戏的基本特征()A.感知运动期B.前运算期C•具体运算期D.形式运算期10.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游戏的教育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家是()A.蒙台梭利B.福禄培尔C皮亚杰D.夸美纽斯11.“我们来玩过家家吧!”“这是我的,不给你玩!”,儿童在游戏中出现的类似言语属于()A.游戏性语言B.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语言C.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D.伙伴之间的交际性语言12.游戏本质的最基本属性的表现是指游戏的()A.生物性B.社会性C.自主性D.工具性13.亲子游戏的基本特点包括情感性和()A.教育性B.发展性C.长期性D.随机性14.一般而言,混合班幼儿有更多的积极交往行为,且平行游戏和小组游戏比同龄班幼儿()A.显着增多B.显着减少C差不多D.完全相同15.最早的游戏理论是在下列哪一种思想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A.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思想C.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D.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16.在象征性游戏和智力类游戏中,主导性动机是()A.活动性动机B.探究性动机C•成就性动机D.亲合性动机17.坚持游戏的 _____________ 本质观是前苏联游戏理论研究的典型特征。
()A.生物性 B.社会性 C.主体性 D.自主性18.心理学对儿童游戏价值的研究,侧重了游戏对()A.儿童思维集中发展的作用B.儿童情感发展的作用C•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D.儿童身体发展的作用19.研究证明,影响儿童游戏社会性品质的因素是()A.场地方位B.场地结构特征C•设备位置D.场地空间密度20.发展幼儿角色游戏的基础是()A.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B.提供适合的游戏场所C选择合适的游戏材料D.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从性质上看,影响儿童游戏的环境因素可以分成()A.物理因素B.主观因素C社会环境因素D.客观因素2.以下关于幼儿园教学游戏的描述,错误的是()A.注重发挥游戏的自主性特点B•类型上表现为创造性游戏C•是学前教育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D.又称手段性游戏3.关于幼儿游戏活动区的布置,错误的说法是()A.以阅读为主的图书区可与娃娃家区放在一起B•自选游戏环境的创设是由教师进行的C.积木区适宜与科学观察区放在一起D.游戏活动区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和渐进发展性4.关于玩具的说法,错误的是()A.玩具造型越逼真对儿童的教育作用越大B.玩具越多越有利于儿童游戏的开展C.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玩具相互搭配放在一起,构成一定的知觉场,这种知觉场影响着儿童游戏的性质和主题D提供给儿童游戏的玩具指商店里出售的精美玩具,如洋娃娃玩具、汽车玩具等5.有关幼儿园的游戏常规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A.是对儿童游戏进行限制和束缚B.是在组织和开展游戏过程中建立的C.主要包括使用玩具的常规以及对其他游戏行为的规定D.是有效开展儿童游戏活动的制度保证,与儿童道德品质的培养无关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1.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的最佳融合,成为现代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之一。
2.玩具的教育性,一方面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方面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角色游戏的基本构成结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4.从主观上讲,人们对______________ 的不同,是导致游戏概念解释不同的根本原因之一。
5.为小班幼儿选择的玩具应以_____________ 为主,以有利于支持儿童游戏愿望的产生和游戏的进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游戏的外部条件特征。
2•游戏满足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些需要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什么4.结构游戏的指导方式有哪些5.简述游戏在儿童智力发展中的作用。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 •结合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论述如何指导小班幼儿角色游戏。
2.如何运用间接的言语方式影响儿童的游戏学前游戏论试题库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亲子游戏的显着特点是()A规则性B开放性C情感性D.目的性2.儿童在游戏中,把冰棍棒当注射器或拿椅子当汽车开;把自己假装成另外一个人,如当医生或布娃娃的妈妈等,这种游戏属于()A.感觉运动游戏B.象征性游戏C结构游戏D.规则游戏3.用游戏和玩具来鼓励儿童表达幻想、焦虑、然后根据儿童的表现加以解释,从而帮助儿童妥善解决情感上的问题,这种游戏治疗方法称为()A.关系性游戏治疗B.非指导性游戏治疗C分析性游戏治疗D.发泄性游戏治疗4.认为游戏是一种社会反映性活动、有计划活动、主导活动、需成人指导的活动的学派是()A.经典学派B.认知发展学派C精神分析学派D.社会文化历史学派5.“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观点的提出者是()A.维果茨基B皮亚杰C夸美纽斯D席勒6.游戏觉醒理论建立在下列哪一学说的基础上()A.内驱力学说B外驱力学说C活动学说D.情绪学说7.从材料角度区分,能判断儿童是否正在游戏的一个指标是()A.有无玩具B.在玩玩具C有许多玩具D.在玩逼真性程度高的玩具8.游戏中儿童通过模仿范例或对象(如司机)的一两个最富特色的典型角色动作(如转方向盘),来标志他所模仿的对象,此时儿童所扮演的角色属于()A.机能性角色B.互补性角色C想象的角色D.虚幻性角色9.儿童游戏的感觉运动性水平、象征性水平、规则性水平是()A.以情感发展为主线划分的B.以社会性发展为主线划分的C.以认知发展为主线划分的D.以身体发展为主线划分的10.与成人共同的游戏中,儿童体验到成人的爱,形成对成人进一步的信任与依恋,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对其他孩子的注意和交往的兴趣,这种现象表明游戏可以满足儿童()。
A.认知发展的需要B社会性发展的需要C生理发展的需要D自我肯定的需要11.有调查发现,使用废旧物品或天然材料的游戏时间与年龄大小的关系是()A.—致的B相反的C等同的D.没关系的12.一般地,把模仿物体(物品、动物、任务等)原形而制作的玩具如玩具娃娃玩具动物等称为()A结构造型玩具B形象玩具C智力玩具D体育玩13.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A.科学教育活动B.日常生活活动C游戏D.上课14.玩具或材料的教育性取决于()A.玩具或材料装潢是否漂亮 B.价钱的高低C玩具或材料的功能D.玩具或材料的复杂程度15.创设儿童游戏场地的第一基本原则是()。
A.促进儿童的发展B.培养儿童的自信心C确保儿童身心安全 D.满足儿童好奇心16.将儿童游戏纳入有目的教育过程的关键是()A.游戏教育实施计划的制定B.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并合理安排C建立合理的游戏常规 D.培养儿童良好的游戏行为习惯17.模仿乐器声(1岁前)属于婴儿游戏中的()A.活动性游戏B智力游戏C感官游戏 D.发展语言的游戏18.从实践的角度来说,幼儿园游戏教育各层次计划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是()A.学期计划B.阶段计划C周计划 D.日计划19.婴儿游戏开始于()A.出生4、5个月以后个月左右个月左右个月左右20.复演论的游戏本质观认为游戏是()A.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B.人的剩余精力的发泄或运用C种族的过去活动习惯的延续和再现D.个体适应环境,寻求自由和主动欲望的表现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关于幼儿园自选游戏,错误的说法是()A.注重发挥游戏的自主性特点B.类型上表现为有规则游戏C也称手段性游戏 D.是学前教育显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明确规定了游戏任务、玩法、规则、结果这四个基本因素的游戏,不是下列哪一类游戏()A.角色游戏B.结构游戏C创造性游戏 D.有规则游戏3.从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实施的组织形式上看,以下活动不属于教学游戏的是A.幼儿按自己意思用积木进行构造活动B.幼儿按教师预先设定的规则下跳棋C在自由活动时间里,幼儿自发地结伴下跳棋D.幼儿按自己的生活经验玩的开商店的角色游戏4.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两大基本原则是()A.教育性原则B.主体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全面性原则世纪中叶流行的三种游戏理论分别是()A.发泄论B.认知发展论C生活预备说D.活动论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0分)1. _______ 是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游戏价值并建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家。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是真正将游戏纳入有目的的教育过程的体现。
3. ________ 和_________ 都是通过儿童的想象,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
4._______________ 斯宾塞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剩余精力说的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_ 认为游戏是种族的活动习惯的延续和再现;以拜敦代克为代表的____________ 作为游戏理论的一种,是当时游戏理论发展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