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共37张PPT)

人教版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共37张PPT)

方东

友谊之路
丝绸、瓷器、漆器、铁器、冶铁技 术、蚕种和养蚕技术……
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海上丝绸之路路线
古代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的比较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处理
流通方式
官营手工 业(产品 最精美)
政府直接经营、 集中、大作坊
军用品和官府贵 族生活用品
不在市场流通
民营手工 业
民间私人 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品
现手工工场,
历史作用: 民间消费品 在市场流通
一方面巩固了自然经济,另
一方面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家庭手工 业
出现了雇佣关 系农户的副业
供 交并 主自 纳在义己 赋明萌消 税朝芽费 的中和 产后品期孕剩育余了部资分本出售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夏商周:官府垄断(“工商食官”) ◆春秋战国起:打破垄断,出现官营、民营、家庭手工 业三种并存局面。
在市场流通
家庭手工 业
农户的副业
供自己消费和 交纳赋税的产品
剩余部分出售
四.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1.历史悠久、生产技术长期领先世界; 2.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长期并 存; 3.生产部门不断增多,分工日益细化;
4.产品精美、广受欢迎,远销海外、享誉世界; 5.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 6.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工场手工业; 7.是自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
东汉出现成熟的青瓷
(东汉越窑青瓷布纹四系罐) (青瓷熊形灯)
北朝出现成熟的白瓷
元代出现青花瓷)重要成就:
3.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
相传黄帝的妻子嫘祖发 明了养蚕丝织,河南荥阳 青台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 的丝织物残片和浙江湖州 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出土 的丝线、丝带及丝织物表 明,约在四五千年以前黄 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已出现 了丝绸的生产。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共44张PPT[可修改版ppt]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共44张PPT[可修改版ppt]
题设置: 为chini(它的英文发音源自景德镇的历史名称“昌南”), 欧洲商人在波斯购买中国瓷器也同时把一词带回了西方。 后来,他们又把chini改为china,并且把生产china的中国 1、也一为并什称么为C中hi国na。获欧得美“人谈丝到绸Ch大in国a的”时誉候,称往?往联想到 China(中国)是china(瓷器)之乡。
商代出现原始的瓷器
商代出现原始的瓷器
东汉出现成熟的青瓷 青瓷熊形灯
唐朝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
唐代越窑青瓷莲花碗
白瓷凤首瓶 (唐)
色彩绚丽的唐三彩
宋朝出现五大名窑
钧窑 月白釉碗
天 青 无 纹 椭 圆 水 仙 盆

定窑 孩儿枕

穿


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
青花瓷、五彩瓷、珐琅瓷达到很高水平
(3)丝织技术
工场手工业
(江南)
1.官营手工业 (1)概念:官营,指依靠国家权力,官府垄断经营。所谓 官营手工业,指由 政府 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主要生产武器等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它 利用国家权力,征调最优秀的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产 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铭文是指在金属铸器,如鼎,钟
等上以或突起或凹陷的形式铸造
或刻制的文字。
大盂鼎铭文
铭文花纹镜
毛公鼎铭文
战国时铁农具 杜诗冶铁水排模型
(2)制瓷技术
阅读
中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历程?
思考
商代出现原始的瓷器
东汉出现成熟 的青瓷
北朝出现成熟 的白瓷
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
宋朝出现五大 名窑
唐朝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
以自制成品进入市场销售,成为半自由的手工业者;实行 “班匠银”(输钱代役)代替“匠役制”

历史人教必修2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共37张PPT)

历史人教必修2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共37张PPT)

【世界惊叹】欧洲学者曾经说过:“虽然铁的种类多,但是没有一种 能和中国的钢比美。”
灌钢法——将熔化的生铁液 灌在熟铁上以改变碳分,产 出硬度行业
时期
商朝
东汉

原始瓷器 成熟的青瓷 成熟的白瓷

制 瓷 业
北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清
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秘色瓷
• 特点:政府直接经营;凭借国家权力;素称发达,领先世界。
1.官营手工业代表之一:冶金业
• 1、发展历史 原始社会晚期:冶铜 商周:青铜铸造繁荣 西周晚期:出现铁器 春秋战国:铸铁柔化技术 西汉:冶铁官营,高炉炼铁 炒钢 东汉:杜诗 水力鼓风炼铁 南北朝:灌钢法 • 2、地位:16世纪前 领先世界 • 3、作用:提高了生产力
瓷窑遍布全国各地,五大名窑(你<汝>哥一 定当军<钧>官) 青花瓷
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宣德年间青花 瓷很有名;瓷都“景德镇”
原始瓷器
原始瓷器,是相对于成熟期瓷器 而言的。
它是商周时期所出现的,以瓷石 为制胎原料所制作的具有较低吸 水性的带釉陶瓷产品。
东汉:青瓷
东汉时烧出更加成熟的青瓷器。
• 南:越州窑——青瓷
唐朝瓷器:南青北白+唐三彩
• 唐三彩
• 北:邢州窑——白瓷
唐朝秘色瓷
宋朝五大名窑
定窑八方四系瓶
汝窑天青长颈瓶
哥窑海棠式花盆
宋朝五大名窑
官窑穿戴瓶
钧窑玫瑰紫釉尊
元、明代景德镇——全国制瓷中心
元延佑款青花瓷器
大明宣德青花瓷
明清:彩瓷
彩瓷亦称“彩绘瓷”。器物表面中加以彩绘的瓷器。
第一单元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

珐琅瓷是由景泰蓝演变而来。景泰蓝是铜胎上珐琅釉而成,若改为瓷胎上珐 琅釉则叫珐琅彩。珐琅彩起始于康熙后期,鼎盛时为雍正期至乾隆期。但雍 正期的珐琅彩水平最高,工艺最美。珐琅彩终止于乾隆后期。


开清
御 制 八 棱
光乾 式隆 “御 四制 季珐

花琅

卉彩

”“

图祥
灯 台
纸云 槌瑞 瓶蝠

元,景德镇,全国制瓷中心
青铜剑当场去土锈后,表面光亮如新,剑 刃非常锋利,一剑可划透12层报纸。经分 析,剑的表面有一层10至15微米的含铬氧 化物保护层,表明曾采用铬盐氧化处理技 术。现代铬化处理技术是美国在1937年、 德国在1954年分别获得发明专利权的。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发现的青铜剑
三星堆纵目人
西汉青铜器: 长信宫灯
宋朝
瓷窑遍布全国各地,五大名窑(汝、哥、定、钧、官)
元朝
出现青花瓷
明清
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宣德年间青花瓷很有名;
瓷都“景德镇” 技术不断进步,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展品1号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
彩陶壶
黑陶高足杯
有关陶器与瓷器的区别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烧成温度不同。陶器烧成温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甚至达到800℃以下,最高可达 1100℃左右。瓷器的烧成温度则比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达到1400℃左右。 二、坚硬程度不同。陶器烧成温度低,坯体并未完全烧结,胎体硬度较差。瓷器的烧成温度 高,胎体基本烧结,胎体表面用一般钢刀很难划出沟痕。 三、使用原料不同 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制坯烧成,瓷器则需要选择特定的材料,以高岭土 作坯。 四、透明度不同。陶器的坯体即使比较薄也不具备半透明的特点。瓷器的胎体无论薄厚,都 具有半透明的特点。 五、釉料不同。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丝织展室
华 贵 之 丝
西汉“素纱襌(dān)衣”
东汉的罗
东汉丝绸袜子
丝绸之路上出土的汉代绢地刺 绣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一)种类 民 间 手 工 业
农户的家庭副业
家庭手工业
家庭消费、纳税、少量出售
私人经营的作坊或工场
民营手工业 产品出售,供民间消费
(二)发展过程
发展 春秋战国和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元朝 明朝中后期出现,清 朝继续发展
透雕兽首贺巩斧
翼虎纹剑
银斑纹戈
马形刀
秦朝铜车马
汉朝青铜器
东汉:“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已被中国国家 旅游局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技术
冶铜 技术
冶 铁 技 术 炼钢 技术
发展概况
原始社会晚期:掌握 商周时代:繁荣
西周时期:已有铁器 战国:铁农具推广 两汉:高炉炼铁 东汉: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两汉:炒钢技术 南北朝:灌钢法 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青釉四系瓷罐
青瓷双系壶
北 齐 白 釉 四 系 罐
此罐胎料含铁量极低,釉色乳白中泛青, 是早期白瓷脱胎于青瓷的表征。
白瓷的烧制,是逐步降低胎釉中的含铁 量实现的,它是制瓷技术的重大进步。
唐代: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唐代越窑青瓷莲花碗
白瓷凤首瓶 (唐)
宋朝制瓷技艺大放异彩,出现了五大名窑
北宋 钧窑月白釉碗 (“钧红”) 宋 宋 宋 定 代 窑 八 汝 方 窑 四 天 宋 系 蓝钧窑玫瑰紫釉尊 瓶 釉 (“钧紫”) 长 颈 镶 乾隆御提诗(金字) 金 瓶
遭受摧残
恢复和发展 继续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
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 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精品课件12: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精品课件12: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短暂春天
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甲午战争后
1912年到1919年
原因 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诱导;商人、买办、官僚的投 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设立商部,奖励工 商,社会上掀起实业救国的热潮 民国政府推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欧洲列强暂时 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人民群众的反帝爱国运动 的推动
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1956—1976年) (1)中共八大——成功探索 ①内容: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②评价: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在实践中未能坚持下来。 (2)“左”倾泛滥——严重失误 ①表现:1958年开始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原因:急于求成,改变落后局面的心情迫切;没有经济建设经验;毛泽东等中央 领导人“左”倾冒进,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结果:经济比例失调,环境破坏,农民的积极性受挫,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主 要原因。 (3)“八字”方针——调整恢复 1960年冬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2年底,经济形势 好转。 (4)“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 ①实质:“左”倾错误发展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 ②影响:国民经济基本瘫痪,面临崩溃;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徘徊。
东汉的罗
东汉丝绸袜子
丝绸之路上出土的汉代绢地刺绣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素纱单衣
云锦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种类: 农户的副业
家庭手工业 家庭消费、纳税、少量出售
私人自主经营 民营手工业
产品出售,供民间消费
2.发展过程
产生发展—春秋战国和秦汉 遭受摧残—魏晋南北朝 恢复和发展—隋唐时期 继续艰难发展—两宋以后 推广先进棉纺织技术—元朝 超过官营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明中叶以后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课件 人教版必修2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课件 人教版必修2

珐琅彩兰 石纹碗 (雍正 年间)
珐琅瓷是一种极名贵的宫廷御用瓷器。制造过程, 一般是先在景德镇用高温烧成白瓷,然后送到清宫内 务府造办处绘彩,再在彩炉中以低温烧成。在上彩上, 从康熙开始的珐琅瓷,开始用油施彩,这是借鉴了西 洋油画绘画的道理,反映珐琅瓷吸收了外来的影响。
宋代五大名窑
汝窑
定窑
官窑
哥窑
清北康宋代汝窑天蓝釉长青宋熙瓷珊钧明宣德景德镇窑(瑚窑唐公红月代珐道白瓷琅釉杯明器原彩碗)明始朝莲商社朝东纹瓷会元 中朝汉瓷的碗器代 心青青陶器瓷景 ,瓷器瓷南器德 青清宋熊镇 花,乾官形成瓷隆彩窑灯为诞穿胭鼻戴全生(脂烟瓶 国。三红壶制宋 代 汝 窑 天珐国宋定窑八方四系瓶瓷琅)
颈的

宋白镶金瓶瓷元定凤青青花瓷窑首花孩瓶瓷儿瓶(枕唐元明 镇 花)青洪 窑 卉花武 釉 纹凤里 瓜—青宋唐首花—红 棱代扁鱼钧景四 罐藻越壶窑德季凸窑玫花青瑰牡瓷紫丹莲釉大花尊盘长 颈 瓶碗
中国古代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 、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代表成就
冶金业 、制瓷业、丝织业
一 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二 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三 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概念:官营,是指依靠国家权力,官府垄断经营。
2、发达的原因 国家权力的支持
3、发展历程 夏、商、周 春秋战 国 汉武帝以后
东汉: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两汉:炒钢技术 南北朝:灌钢法 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2)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项目 朝代
发展
商朝
制瓷技 东汉

北朝
唐朝
宋朝
明清
烧制出原始瓷器
成熟的青瓷 成熟的白瓷
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商朝
烧出原始瓷器
东汉 北朝
烧出成熟的青瓷 烧出成熟的白瓷

唐朝
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秘色瓷有 名;形成独立部门,大众用品,大量

出口,中国新象征

宋朝
瓷窑遍布全国各地,五大名窑
(汝、哥、定、钧、官)
元朝
出现青花瓷
明清 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
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
明代瓷器
展品9号
清代的粉彩、珐琅彩
作用
发展
春秋战国和秦汉
民 间
遭受摧残Βιβλιοθήκη 魏晋南北朝农户的 家庭手工业 副业

恢复和发展
隋唐


艰难发展
两宋
棉纺织品 产量增多
超过官营,占据主 导(明中叶后); 资本主义萌芽
元朝 明朝中后期
主要生
民营手工业 产供民 间消费 的产品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私营)手工业
学思之窗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时间: 明朝中后期 原因: 社会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发展 部门: 江南 手工业部门 基本特征:
冶 金冶 业铁
炼 钢
时期


原始社会 晚期
已掌握冶铜技术
商周 繁荣时期,代表作有司母戊鼎、四羊
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
西周晚期
西汉
东汉
南北朝
至16世纪 以前
展展展展 展展品品品品 品品12546号3号号号 号号
古代青铜兵器
司 母 透雕兽首贺巩斧 戊 鼎
东汉青铜器:铜奔马 银斑纹戈
三 商晚期的通贮高酒器13。3厘原器米三1,938
行业
冶 铜 技 术
冶 金冶 业铁

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共53张PPT) (2)

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共53张PPT) (2)

与丝织有关的甲骨文字
令 世汉 界 惊朝 叹
素纱 襌衣
1972年在中国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 一号墓出土, 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面料为素纱,缘为 几何纹绒圈锦。素纱丝缕极细,共用料约2.6平方米,重 仅49克,还不到一两。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且色彩鲜艳,纹饰绚丽。 它代表了西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冶 铜 技 术
冶 金 冶 业 铁
炼 钢
原始社会 已掌握冶铜技术 晚期 繁荣时期,代表作有司母戊鼎、 商周 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 已有铁器 西周晚期
西汉 东汉 南北朝 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用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灌钢法
至16世纪 冶铁炼钢技术和产量一直领先世界 以前
三 星 堆 金 面 青 铜 人 头 像
代 汝 窑 天 青 长 宋 定窑孩儿枕 颈 瓶
南宋,官窑穿戴瓶
葵 花 三 足 水 仙 盆
宋 钧 窑 内 蓝 外 玫 瑰 紫 釉
元朝青花瓷
元青花“鬼谷下山” 该器物于2005 年7月12日伦敦佳 士德以1400万英镑 拍出,加佣金后为 1568.8万英镑,折 合人民币约2.3亿。
故宫藏明宣德青花折 枝茶花纹如意耳扁壶
唐朝花鸟文锦
明 代 的 团 龙 袍 料
清 代 的 寿 字 图 丝 织 品
宋代手摇一锭棉纺车
元代脚踏三锭棉纺车
黄道婆
棉织品
明代棉质上衣
明代棉毯
探究小结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特征?
官营手工业 、 民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 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1 材料一:在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种类较少,只有石 器、骨角器、陶器、纺织、酿酒、编织部门;奴隶社 会增加了冶铜业,封建社会又增加了冶铁、制糖、棉 纺织业等部门。……明清时代的某些手工业部门,如 制瓷、制糖、矿冶、井盐等行业的部分手工工场中, 都已具有相当细密的劳动分工。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共25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共25张PPT)
本主义萌芽。 5.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的相应变化。随着南宋 时期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不少手工业生产部门、手工 制品的主要产地,也从北方逐渐转移到了南方。
【针对练习】
1.(2011 年广东广州调研测试文综)明代有一个笑话,说是
朝廷宴请外国元首和使节,结果宴会所用 580 件官窑瓷器全部
安世传》:“(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
A. 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
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 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 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解析】选 A。分析材料可知,张安世虽为公侯,食邑万 户,但仍创办了规模很大的纺织作坊,积累起庞大的财富,富 裕程度超过当时的大将军霍光。备选项中,B 项出现在明代; C 项与材料不符;D 项与史实不符,本题选 A 项。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一、官营手工业 1.冶金业: (1)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了冶铜技术。 商周 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2)______ 铁器 。 (3)西周晚期,中国已有________ 杜诗 发明水力鼓 (4)两汉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______
风冶铁工具。
灌钢法 。 (5)南北朝出现________
2.制瓷业: (1)商朝时已烧制出______ 青瓷 。
(3)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南青北白 两大制瓷系统。 (4)唐朝形成__________ (5)宋朝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了五 大名窑。 珐琅彩 争奇斗艳。 (6)明清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________
主要 特征
历史 作用
生产军需用品、供官府和 由民间私人经营,经 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生 营范围和生产规模 产品主要供自 产规模大,分工细,拥有 比官营手工业小,产 身消费和交纳 最优秀的工匠、最好的原 品主要在市场上销 贡赋,少数拿 材料,生产不计成本,产 售;在政府重农抑商 到市场上出售 品精美,代表古代中国手 政策下,民营手工业 工业的最高水平 曲折发展 巩固了自然经济;促 有利于小农经 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进了商品经济的发 济的稳定,但 不利于市场的扩大与信 展,并在明朝中后期 技术落后,生 息交流 孕育了资本主义萌 产分散,阻碍 芽 市场的发展

人教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人教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2.《“南海一号”:海上丝绸之路的荣光》 一文中说:“据记载,东南亚一些国家在中国 陶瓷传入以前,多以植物叶子为食器。宋瓷输 入后,他们改变了过去‘掬而食之’的饮食习 俗,用上了精美实用的瓷器„„”其核心观点 是( ) A.东南亚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B.中国陶瓷受到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欢迎 C.中国瓷器在宋朝开始外传 D珐康 琅 彩熙 花年 瓷间 碗
珐琅瓷是一种极名贵的 宫廷御用瓷器。其制造过程,一
般是先在景德镇用高温烧成白瓷, 然后送到北京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绘 彩,再在彩炉中以低温烧成。在上 彩上,从康熙开始的珐琅瓷,一改 中国传统瓷器中施彩用胶水或清水 成交价: 1亿1千 的方法,而开始用油施彩,这是借 5百4拾8万港元 鉴了西洋油画绘画的道理,反映珐 清朝乾隆年间御制珐琅彩瓶 琅瓷吸收了外来的影响。
展厅三
纺织厅
新石器时代:纺织业起源 (麻、葛、丝) 商周时期:专职官员指导桑蚕生产,多种丝织品
汉代: 技艺高超、远销地中海 (丝绸之路、“丝国”) 唐代: 私营作坊出现;外来风格 宋代: 棉纺织业发展 (闽粤等地)
元代:“黄道婆,黄道婆,教我纱,教我布,二 只筒子二匹布”;发展棉纺织,增加其比重。 明代: 出现雇工和劳动力市场 (资本主义萌芽)
1、冶铜技术展区
(1)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 (2)商周时代繁荣(精品)
三星堆,四川广汉南兴 镇,古蜀国故都
大多是具有宗教色彩的礼器 “国家大事,在祀与戎。”
三星堆青铜礼器
2、冶铁炼钢技术:
①西周晚期出现:铁器 ②春秋晚期出现:人工炼铁 ③汉:武帝推行铁业 官营 制度 汉代开始用煤炭做冶铁燃料 水排 东汉杜诗发明: ④南北朝: 灌钢法 领先世界
商朝甲骨文文中的奥秘 ——中国是最早养蚕和织造丝绸的国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合作探究型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合作探究型课件

生产 斜纹提花 织物。
前页 目录 后页
3.成就:
(4)丝织: 西汉
唐朝
宋朝
明清
政府设在长 安的东西织 室有数千工 人。
丝织技术吸 收了 波斯 的
织法和图案 风格。
丝织品品种 繁多,织锦 吸收了花鸟画
中的写实风 格。
中央或地方官 府设在 苏杭等
地的织造局生 产的丝织品超 过前代。 。
前页 目录 后页
重点: 掌握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难点: 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前页 目录 后页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发展历程: 夏、商、西周
春秋战国
西汉武帝以后
以青铜铸造 为代
表的手工业,由 官府垄断。
官营 手工业继续 发展
煮盐、冶铁 、铸 钱等最有利可图 的行业,都收归 官办
前页 目录 后页
史料说明我国手工业产品历史悠久,技术先进,曾长期领先于世界。
史料二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 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什百为群, 延颈相望……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苏州府志》
史料表明江南地区民营丝织业发达,技术水平高,且有专业的技术 人才,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创造了资本、技术条件。
前页 目录 后页
手工业
0
官营手工业 历史悠久 素称发展 民间手工业 艰难发展 后期繁荣
享誉世界
前页 目录 后页
关键信息:
本课要旨:
1.从春秋战国开始,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
业长期共存。
2.农业是手工业发展的基础,手工业发展推动农业和商业
的发展。
前页 目录 后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共35张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共35张PPT)

官窑穿戴瓶
定窑孩儿枕
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 瓷达到很高水平。
展品1号 行业 时期 成 就 展品7号 展品2号 展品 11 号 展品4号 展品6号 展品9号 展品 展品 1 12 10 3号 号 号 展品8号 展品3号 展品5号 新石器时代原始纺织业出现 华贵之丝· 缂丝作品 元代棉纺织业迅速发展 距今四 唐朝花鸟文锦 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世界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 五千年 早养蚕缫丝) 1972年出土于马王堆一号 最初原料:麻和葛 花楼机 西周以后,我国 宋末元初,边疆地区种植的棉 汉墓的此款素纱蝉衣,轻盈飘 嫘祖 商朝 出现织机,多种丝织品 汉代织机 花迅速向内地传播。黄道婆将她从 丝织工艺有了突飞 丝 逸,薄如蝉翼。 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西周 《史记》提到黄 织 海南黎族那里学来的纺织技术加以 包括领及两袖口镶边总重 猛进的发展;西汉 长安设东西织室(素纱禅衣) ; 远销海外 ( 西汉 帝娶西陵氏之女 业 东汉丝绸袜子 量才 49克,纱的经丝、纬丝纤 革新,推广了“捍、弹、 丝绸之路、“丝国” ) 时期提花机进一步 黄道婆 细。 唐朝 发明了脚踏三锭 纺、织 之具”, 技艺高,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 嫘祖为妻,她发 纺 完善、定型。 其投影宽度仅0.08厘米, 织 纺车,使棉纺织业迅速发展。松江在 品种繁多,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宋朝 明了养蚕,为“ 古诗形容为“轻纱薄如空” 业 在苏杭设织造局,缎是清朝丝织品的代表;使用花楼机 元明时期成为全国棉纺织中心。 明清 嫘祖始蚕”。
一、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官营”的概念:
指依靠国家权力,官府垄断经营。 2.发展历程: 官府垄断 ; ①夏商西周: ②春秋战国时期: 继续发展; 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收归官办; ③西汉武帝以后: 3.特点:

高中历史 专题2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 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 专题2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 人民版必修2

1、地位: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很早 就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
2、表现:
(1)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 获得“丝国”的誉称,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 为“丝绸之路”。
(2)唐朝起,中国瓷器远达欧洲、非洲。
(3)明清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更 大。 ①明代烧制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
元代釉里红
明代斗彩
明代五彩瓷
清代粉彩
一、本课测评题: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有哪些特征?试举例说明。 (1)官营手工业发达。例如:冶金业成就领先世界。 (2)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例:黄道婆在棉纺织业 的贡献。 (3)享誉世界。例如:“丝国”、“丝绸之路”、 “瓷器大国”。 问题点拨:
1、丝绸与瓷器皆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明的象征:元 代烧成青花瓷和釉里红,开始进入彩瓷时期,明代 造了斗彩和五彩瓷,清代出现了粉彩和珐琅彩。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历程: (1)夏、商、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 由官府垄断。 (2)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 (3)西汉武帝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 的行业,都收归官办。 问题1:古代官营手工业有何特点? (1)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2)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 生产不计成,产品大多精美;
(3)素称发达,许多行业中,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 位。 问题2:中国古代统治者为什么要控制手工业? (1)小农经济状态下的家庭手工业生产规模小,技 术水平低,不能满足官府的需要。 (2)集中人力和物力生产满足统治者需要的奢侈品。 (3)封建社会高度集中的集权制也有一定的影响。
西周时斜纹提花织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教案A)
【教学目标】1.掌握古代中国手工业两种经营形态即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2.掌握古代中国冶金、制瓷和丝织方面主要的生产技术,从中概括、归纳出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的基本特征。

3.理解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重点难点】1.古代手工业的重要成就;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2.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问题一:中国古代手工业在哪些行业取得了突出成就?……
【新课推进】一、自主预习: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完成填充,了解知识结构、基本线索。

二、合作探究:生生师生讨论,理解历史、见解历史
探究1:(1)列表比较三种主要手工业经营形态的特征和地位
点拨方法:在充分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学会概括。

参考答案:见表
(2)完成下表
点拨方法:按时代在书上找出知识点并学会概括。

参考答案:见表
探究2:(1)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有哪些特征?
点拨方法:结合各朝代、各行业的特点找相似点进行概括。

参考答案:生产部门不断增多,分工日益细化;技术不断进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出现;官营手工业、民间手工业(民营、家庭)两种形态并存;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长期领先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还远销海外、享誉世界,广受欢迎。

(2)西方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工具的革新,而中国的手工业虽然成就突出,却未导致生产领域的技术革命,未实现生产力的极大飞跃。

结合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分析原因。

点拨方法:运用上一题的答案,在掌握特点的基础上找原因。

参考答案:
①中国古代手工业与农业一样以自给自足为目的,规模小,社会需求不大,缺乏革新工具的动力和社会基础;(市场原因)
②代表当时手工业最高水平的官营手工业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的发明革新不能服务与社会,使行业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原因)
③官营手工业对工匠的束缚和压迫,使工匠缺乏改进技术的积极性;而私营手工业的小规模经营和世代严守技术秘密,使生产技术难以交流提高;(技术原因)
④统治者往往对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加以限制,阻碍了生产的发展,不利于新技术的研制与发明。

(技术原因)
三、精讲点拨
1.知识点辨析:清朝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封建所有制的束缚。

残酷的封建剥削使农民赤贫如洗,无力购买手工业品,限制了手工业产品的销路。

封建地租的剥削率很高,又驱使地主和商人把他们的钱财用于购买土地,影响资本主义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2)封建政府的压制。

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采取了许多妨碍手工业生产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措施,主要的有: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海外贸易;在国内广设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严格控制手工业的生产规模,如建立受官府控制的行会,制定行规限制雇工人数、产品品种、控制原料分配,限制产品销售的价格和地区范围等。

2.规律总结
在中国漫长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古代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且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为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产品的商品化、商业的繁荣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其中民营手工业虽然发展条件受政府政策的制约,规模小,但其生产产品以市场为导向,以赢利为目的,带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特点。

因此从长远看,该生产经营形态最具有生命力。

四、反馈训练
(一)选择题
1.(2010·广西梧州高三二测)下列文献记载中,最能从根本上决定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趋势的是( D ) A.“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B.“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音:nòu,锄草)”
C.“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 D.“恶金以铸锄夷斤欘(音zhú),试诸壤土”
2.以下为商代出土的青铜器
戈母已簋(音guǐ,食器)角(酒器)耜犁上图所包含的信息有①商代青铜铸造业发达②青铜器具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③人类进入铁器时代④青铜农具广泛应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A) 3.唐代陆羽在《茶经》里写道:“邢磁类银,越磁类玉”,“邢磁类雪,越磁类冰”,这是陆羽对邢、越二窑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唐代瓷器生产成就的一个简略概括。

下列瓷器中属于邢窑瓷器的是(B)
A.陶罐 B.白瓷 C.青瓷 D.青花瓷
4.下列是一个学生所搜集的研究性学习图片材料。

据此,判断其研究的主题最可能是
A.古代手工技术的进步B.古代官营手工业的发展C.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 D.古代冶金技术的发达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5.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始终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的灌钢法等,使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元朝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三、材料解析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

——《国语·齐语》材料二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尽心上》材料三苏州东城比户习,“专其业者不啻万家”,大多“雇人工织”,按件计酬。

——清《长洲县志》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手工业中哪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答: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
(2)材料一所反映的手工业经营形态中,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
(3)材料二反映出的经营形态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自给自足
(4)材料三反映出手工业部门出现了什么新的变化?
答: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