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寻觅社会的真谛导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高中政治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导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高中政治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导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4

【关键字】高中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学习目标】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选修班掌握)4、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根底状况的规律(选修班掌握)5、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根本目的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7、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预习案1.如何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如何全面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如何?(选修班掌握)4.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选修班掌握)5.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如何解决社会基本矛盾?(选修班掌握)6.改革的性质、根本目的分别是什么?7.什么是人民群众?8.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9.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10.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1.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探究案课堂探究:(自主思考-----组内交流-------组间合作竞争)活动一:社会发展的规律1、想一想,宗教所描绘的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是什么关系?2、人的许多不切实际的念头、思想和实际生活之间是什么关系?3、先生说:“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会去种兰花,像阔人老太爷一样……”鲁迅先生的话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什么道理?4、在社会主义里,为什么会存在落后的和腐朽的思想?5、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能不能产生先进的社会意识?为什么?活动二:社会历史的主体1、没有身后的众多士兵和民众,拿破仑能够成就举世瞩目的业绩吗?2、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3、谁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4、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5、这部长篇史诗所反映的内容是从哪里来的?6、《格萨尔王传》的创作和流传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7、课本94页中间方框内的论述说明了什么道理?8、联系我国改革的具体实例,说明人民群众在推进改革中的作用。

11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导学案

11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导学案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一、考纲要求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B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A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C二、自主探究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重要性?三、互动探究材料一:有人说:“英雄造时世。

”“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天历史。

”也有人说:“时世造英雄。

”材料二:毛泽东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认识。

”材料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标。

(1)结合课文内容,对材料一、二的观点作出评价。

(2)材料二、三之间有什么联系?(3)材料二、三所体现的思想对我们的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四、必备考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B(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会先进于社会存在。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A(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坚持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C(1)群众观点的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 群众路线的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原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群众的观点,走群众路线。

五、纠正反馈(一)选择题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我国之所以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因为 (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C.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思想意识决定的D.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2、2010年,起源于动漫的“给力”一词,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被视为网络影响力增强和网络词汇“转正”的象征。

高中思想政治《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发展的规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发展的规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针对练习】
1、“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如牛能绘画,那么它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头牛。

”该观点说明了:
A、动物也有意识
B、上帝是人脑自生的
C、有什么样的上帝就有什么样的上帝观念
D、上帝观念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房展规划纲要》颁布后,人们认识到,观念变革是改革的先导,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应该是转变观念。

这一认识的依据是学生自主
学习,并
独立完成教
师点拨。

学生独立
完成,老
师点拨。

巩固练习
和应用。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其推动作用
D.社会历史是由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学习小组合作总结教师点拨。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复习教学设计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复习教学设计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复习教学设计授课教师班级关注考点解读:本课近三年高考高频考点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等。

尤其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考查的频率最高,每年考题都会涉及,试题形式既有选择题,也经常以主观题的形式呈现。

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人民群众的概念等考点考查频度较低。

瞻望考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依然是高考必考点,贯彻科学发展观、“十二五”建设都可以作为背景来考查对其的运用;结合公民的道德建设等内容考查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作用等;结合党和国家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些典型事例来考查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知识梳理】考点1、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1)二者的含义①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______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_____________。

②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_____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它既包括各种不同的__________和社会心理,也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

(2)二者的关系①社会存在_______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的______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________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_______。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______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_______作用。

(3)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中,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

历史唯物主义既反对抹杀社会意识反作用的形而上学机械论,又反对把这种反作用加以夸大的历史唯心主义。

(4)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1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_________而变化发展。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导学案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导学案

哲学第四单元历史唯物主义部分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导学案设计人:()审核人:()一、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课本和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以下核心问题(识记、理解、运用):1、一个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方式)2、一个基本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方法论)3、两个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4、三个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原理及方法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二、疑难探究1、为什么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2、为什么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有什么不同?4、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直接动力、决定力量5、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区别三、解惑答疑教师针对本课重点、难点、疑惑点适当点拨,并梳理本课知识点进行小结。

四、思维建模(见《优化方案》)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党和政府体察民情、关注民生、尊重民意的原因。

五、迁移运用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结合材料,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全面深化改革部署的理论依据。

2、某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

某校高三(3)班同学围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展开讨论,请你参与。

【了解文化强省措施】同学们了解到,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该省制定实施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和融资力度,鼓励民营资本和外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同时,该省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和完善文化管理体制相关政策,文化改革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哲学11课导学案 原创

哲学11课导学案  原创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一框社会发展的规律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识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理解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局限性、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分析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学习重难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3、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4、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第一学习时间【自主预习感受新知】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以往社会历史理论陷入唯心主义的原因。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社会意识①社会存在含义:指社会生活中的方面,它最主要最根本内容是的生产方式。

②社会意识含义:指社会生活的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的总称。

③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就有什么样的。

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既由他生活其中所决定,又与他个人所处的等密切相关。

④社会存在的决定社会意识的。

由于社会总是处于不断地中,所以与之密切相联系的也必然要相应地变化和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①社会意识有时会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有时又会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②社会意识能够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的性质不同,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也。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作用。

(补充)思维与存在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1)区别: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则不是。

②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一标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基本依据。

(2)联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

寻觅社会的真谛复习学案

寻觅社会的真谛复习学案

寻觅社会的真谛复习学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①________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②________。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发展规律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③________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④__________。

3.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基本规律:⑤________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⑥________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

(1)人民群众是社会⑦__________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⑧________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3.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考点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具有两重性,只有先进的社会意识才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特别提醒(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体现。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导学案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发展的规律知识准备:1、社会存在的含义、2、社会意识的含义、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探究例题示范:跑出来的财富古时候,有一个叫爱地巴的人,他一生气就跑回家去,然后绕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

后来,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越来越多,而他一旦生气,仍然要围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哪怕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孙子问:“阿公!你生气就绕着房子和土地跑,这里面有什么秘密吗?”爱地巴对孙子说:“年轻的时候,只要和人吵架、争论、生气,我就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

边跑边想——自己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少,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跟人生气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就消了,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工作和学习了。

”孙子又问:“阿公!成了富人,您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呢?”爱地巴笑着说:“我边跑边对自己说,看哪,我的房子这么大,土地又这么多,又何必和人计较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也就消了。

”点评:(看我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爱地巴生气的时候,能够正确地对待问题,从而使自己的家境发生了变化,这一积极的生活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模拟练习:丑姑娘变靓法有一位姑娘,常常为自己长得不美而自怨自艾。

有一天,一位心理学家与她做了一番长谈,最后叫她去买一套漂亮得体的新衣服,请发型师做个好看的发型。

然后,星期二晚上到他家去参加一个晚会。

星期二这天,这位姑娘做了一个得体的发式,买了一套合身的衣服。

晚会上,它又按照心理学家的吩咐去做——热情地与大家打招呼,笑容可掬,举止得体,还发挥了幽默的谈吐。

这使她成了晚会上最受欢迎的一位客人。

晚会后,新认识的朋友争相与她交往,这引发了她对生活的巨大热情,展现出身上蕴藏着的青春美,较往前判若两人。

高三寻觅社会的真谛导学案

高三寻觅社会的真谛导学案

社会__________的创造者,是社会__________的创造者,是__________的决定力量。

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______群众,一切______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课 堂 研 讨备注1.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

这说明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④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后,人们认识到,观念变革是改革的先导,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应该是转变观念。

这一认识的依据是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C.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D.社会历史是由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3.唐代著名的文学家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这一主张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正确的意识根源于客观事物 B.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C.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D.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4.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我国农村改革带来经济合作研讨完成课上思考探究和社会发展所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①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 ②生产方式变革决定社会性质的变化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④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八)。

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教案

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教案

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2. 教学难点: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社会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寻觅社会的真谛。

2. 新课讲授(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意识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发挥社会意识的作用。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讲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通过历史事件的分析,让学生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介绍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但过程是曲折的。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历史的发展,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

3.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以及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4.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或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导学案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导学案

第十一寻觅社会的真谛导学案第十一寻觅社会的真谛导学案一、考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二、考情分析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浙江文综,31,4分山东文综,23,4分广东单科,26,2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安徽文综,11,4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福建文综,34,4分江苏单科,33,2分广东单科,40(2),8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抓主要矛盾天津文综,13(1),2分三、知识梳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政治法律思想、科学、艺术、道德、宗教、哲学、以及风俗习惯等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第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并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二是它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这种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预见社会存在的发展趋势,起着指导社会变革的作用。

重要提示: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

高二哲学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导学案

高二哲学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导学案

教学心得第^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二框题社会历史的主体【学习目标】(一)精华回放1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什么?说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

(二)合作自学1、你是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2、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和实践意义?(三)质疑解惑简要列出疑点,组内解决。

(四)互动探究材料1胡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探究一:结合材料1分析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群众生活的哲学依据。

探究二: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说明,怎样才能更好地维护群众利益。

(五)精彩展示(六)迁移运用(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改革开放30几年来,随着经济政治的变化发展,人们的人才观念、就业观念、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表明()A.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B C.把共性和个性统一起来 D 4•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包括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④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C .①③④ D.②③④ 5. (20XX 年高考北京卷)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

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 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这段话强调中国共产党要( )A 善于运用统一战线B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C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D •自觉接受人民监督6. (20XX 年高考江苏卷)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 从300(美元向10000美元提升的时期是社会结构平衡难度加大的阶段。

这就要求在该阶段尤其要注重()A 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B .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矛盾 7.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要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 发点和落脚点。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学案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学案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学案第一框:社会发展的规律【学习目标】1,能熟练说出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上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③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2,,能分析说明①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局限性;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③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④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3,会运用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虚幻、歪曲的社会意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②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辨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④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分析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4,从社会存在出发理解社会意识,坚持思想领域的问题要到物质领域中去寻找根源,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

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学习重,难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老师点拨【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根据预习提示:在课本上找出并标志以下内容:1,什么是社会存在?什么是社会意识?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重点和难点)3,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和发展的基础?4,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矛盾什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各是什么?(难点)5,社会发展的的规律是什么?(重点,难点)6,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发展的过程是什么样的?7,在阶级社会里和社会主义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分别是如何实现的?8,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的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怎样的奥秘?二,小组合作探究,分别展示答案探究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情景一:宋国有个农夫,披着破絮麻布熬过了冬天。

来年开春,农夫在田里耕作,晒着太阳,感到浑身惬意,不知道天底下原来还有广夏温室和丝袄狐裘。

2019学年高二政治知识梳理导学案(人教版 浙江):《生活与哲学》第11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2019学年高二政治知识梳理导学案(人教版 浙江):《生活与哲学》第11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四单元理解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考纲条目考点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c)考纲解读(1).社会存有和社会意识的含义:社会存有,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的总称(2).社会存有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有决定社会意识:①各种社会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的反映;②有什么样的社会存有,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有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有的变化而变化,但它有时会,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有而变化发展;②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有的发展起防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能准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极极的推动作用。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注意:这部分内容的展示要充分一些)【例】 (2019·1月浙江学业考)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了新的精神动力。

这说明(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有 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有的反映C.社会意识总是先于社会存有而变化 D.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命题立意】领会/理解生活与哲学的基本原理【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社会存有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有决定社会意识,A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会先于社会存有而变化发展,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有而变化发展,C错误,故本题选D。

【答案】 D考点2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普遍规律(c)考纲解读(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普遍规律之一,是指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表现在:①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当生产关系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防碍作用。

第11课寻找社会的真谛复习学案

第11课寻找社会的真谛复习学案

第11课寻找社会的真谛复习学案S第二;教v育K资,源 网h第11课寻找社会的真谛复习学案一、基础知识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P88(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性质决定性质、变化决定变化),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P89(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迟早回变化≠ 同步变化)(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P90(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P90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它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5、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社会历史发展的实现途径:①社会发展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地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到高级发展。

②在阶级社会里,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对抗性矛盾。

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③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可见,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在阶级社会与在社会主义是不相同。

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的含义:P93(2)、原理的内容:P94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四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1课时寻觅社会的真谛环节一主干知识归纳——明题点一、主干梳理(学生自主结合教材和二轮复习资料课前完成)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二、误区警示1、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有时可以脱离社会存在而存在。

纠错: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不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存在。

2、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纠错: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3、只要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纠错: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看,只有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看,变革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变革上层建筑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4、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纠错: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5、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纠错: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因此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6、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领导力量。

纠错: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社会变革的领导力量是代表当时社会先进生产力的阶级或集团。

环节二高考真题研究——找规律考向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2017全国Ⅰ卷,20)2016年10月,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

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

强化互联网思维的依据是()①互联网思维决定了网络时代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②互联网思维适应了网络时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③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是衡量社会意识先进与否的主要尺度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变式】近年来,每到岁末,人们总会对一年中出现的热词进行盘点,进而推出年度网络流行语。

流行语,是社会发展的显示屏、生活时尚的风向标、民众心态的晴雨表。

从唯物史观角度看,对流行语的上述界定说明()①社会意识总是先于社会存在而存在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③社会意识推动社会的变化和发展④网络流行语折射出了社会生活的变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考向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基本规律2.(2016全国Ⅰ卷,22)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强调,推动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和发展,最大限度增加劳动关系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因为()①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②劳动关系矛盾是制约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矛盾③劳动关系矛盾的解决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④正确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变式】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

根据该方案,改革后,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6个。

国务院机构改革()①符合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②说明社会基本矛盾必须通过改革加以解决③体现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④印证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先导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考向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2016全国Ⅲ卷,22)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讲述实现中国梦征程中劳动者的故事,讴歌中国工人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

完成下题: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讴歌劳动者,是因为()①劳动者是创造历史的社会主体和真正英雄②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在劳动创造中的作用日益融合③劳动者的知识结构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优化④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A.①②B. ①④C. ②③D.③④【探究】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

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

从唯物史观角度看,这是因为()①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②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③人民群众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力量源泉④维护人民的利益是党和国家最高的价值追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命题启迪:1、高考试题越来越灵活,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试卷还是注重必备知识即基础知识、核心知识的考查。

因此,备考过程要深入理解教材,实现对基础知识的精准掌握与深刻理解;2、在理解的基础上,构建宏观、中观与微观知识体系,并能结合时政热点对核心知识进行整合与深化。

环节三时政热点解读——知当下读取材料所体现的政治信息。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于2018年12月18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

习近平强调,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经验、展现了光明前景,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力量,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

习近平强调,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改革开放的唯物史观依据。

(2)联系材料,请你为将改革进行到底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我国改革开放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作出的必然选择。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改革开放有利于通过调整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开放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人了强大动力,有利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①树立创新意识,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②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发挥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中的主体地位,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改革开放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作出的必然选择,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强大动力,有利于通过调整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可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等方面,分析我国改革开放的唯物史观依据。

将改革进行到底,就必须充满信心,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可从树立创新意识、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等方面,提出方法论建议。

)热点解读:1.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中,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改革开放这艘航船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

3.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是不断探索尊重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过程。

4.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激励人民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热点反思: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需要借助复杂社会生活中的相关情境来落实的。

因此,在复习备考时,要直面现实生活,关注社会发展、关心国家大事、关切时政新闻。

要勤于思考,用学科知识对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进行价值判断与思考,提高创造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育核心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