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的局部解剖共18页
合集下载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

肌表面;上方续项筋膜,内侧 附于胸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 侧附于肋角,向下至腰区增厚, 分前、中、后三层
CHENHUA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
24
▲胸腰筋膜
CHENHUA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
25
三 肌层
第一层
8.下后锯肌
1.斜方肌
9.腹内斜肌后部
2.背阔肌
第三层
3.腹外斜肌后部
10.竖脊肌
第二层
11.腹横肌后部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
21
4.浅血管
浅动静脉相伴行 项区:枕动脉、颈浅动脉和肩胛背动脉等的分支→ 胸背区:主要来自肋间后动脉、肩胛背动脉和胸背动
脉等的分支→ 腰区:来自腰动脉的分支→ 骶尾部:臀上、下动脉等的分支→
CHENHUA
局部解剖学-Biblioteka 柱区22二 深筋膜
1.项区 项区的深筋膜分浅深2层,包裹
5背面的切迹与尾骨围成 的孔,是椎管的下口 ▲骶角(sacral cornu) 骶管裂孔两侧向下的突 起,体表易触及,是骶 管麻醉的进针定位标志
CHENHUA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
6
3.尾骨(coccyx)
4块退化的尾椎融合 而成
位于骶骨的下方, 肛门的后方
有肛尾韧带附着
CHENHUA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
1.棘突(spinous process) ①C7棘突较长,常作为辨认椎骨
序数的标志 ②胸椎棘突斜向后下,呈叠瓦状 ③腰椎棘突呈水平状 ④L4棘突~两侧髂嵴最高点 ⑤骶椎棘突→ → 骶正中嵴
CHENHUA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
5
2.骶管裂孔和骶角
▲骶管裂孔(sacral hiatus) 沿骶正中嵴向下,由S4、
CHENHUA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
24
▲胸腰筋膜
CHENHUA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
25
三 肌层
第一层
8.下后锯肌
1.斜方肌
9.腹内斜肌后部
2.背阔肌
第三层
3.腹外斜肌后部
10.竖脊肌
第二层
11.腹横肌后部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
21
4.浅血管
浅动静脉相伴行 项区:枕动脉、颈浅动脉和肩胛背动脉等的分支→ 胸背区:主要来自肋间后动脉、肩胛背动脉和胸背动
脉等的分支→ 腰区:来自腰动脉的分支→ 骶尾部:臀上、下动脉等的分支→
CHENHUA
局部解剖学-Biblioteka 柱区22二 深筋膜
1.项区 项区的深筋膜分浅深2层,包裹
5背面的切迹与尾骨围成 的孔,是椎管的下口 ▲骶角(sacral cornu) 骶管裂孔两侧向下的突 起,体表易触及,是骶 管麻醉的进针定位标志
CHENHUA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
6
3.尾骨(coccyx)
4块退化的尾椎融合 而成
位于骶骨的下方, 肛门的后方
有肛尾韧带附着
CHENHUA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
1.棘突(spinous process) ①C7棘突较长,常作为辨认椎骨
序数的标志 ②胸椎棘突斜向后下,呈叠瓦状 ③腰椎棘突呈水平状 ④L4棘突~两侧髂嵴最高点 ⑤骶椎棘突→ → 骶正中嵴
CHENHUA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
5
2.骶管裂孔和骶角
▲骶管裂孔(sacral hiatus) 沿骶正中嵴向下,由S4、
局部解剖第六章脊柱区

表面解剖
1.棘突 2.骶管裂孔、骶角 3.尾骨 4.髂嵴、髂后上棘 5脊肌
第二节 脊柱区的局解
层次结构 椎管及其内容物
椎管减压术
脊柱区的层次结构
一、皮肤和浅筋膜 二、深筋膜 三、肌层 四、肌间三角区 五、血管和神经 六、脊柱
一、皮肤、浅筋膜
• 肾手术时,切断此韧 带可加大第12肋的 活动度,便于显露肾 。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功的路
三、肌 层
第一层 斜方肌、背阔 肌、腹外斜肌后部
第二层 半棘肌、夹肌、 肩胛提肌、菱形肌、 上后锯肌、下后锯肌
第三层 竖脊肌 第四层 枕下肌、横突
棘肌、横突间肌
肌间三角
枕下三角 听诊三角 腰上三角 腰下三角
Luschka关节
椎体钩作用: 可限制上一椎体向侧
方移位,增加稳定性 ,防止椎间盘脱出 椎体钩意义:
颈椎病: 椎动脉型 脊髓型 神经根型 混合型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功的路
2、脊髓被膜和脊膜腔
脊髓 上端平枕骨大孔连于脑 下端终于第1腰椎下缘 ①被膜
硬脊膜 脊髓蛛网膜 软脊膜 齿状韧带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功的路
局部解剖第六章脊柱区
2020年4月27日星期一
第六章 脊柱区
概述 脊柱区的局解
第一节 概 述
境界与分区 表面解剖
境界与分区
—— 枕外隆凸、上项线
项区
—— 第7颈椎棘突、肩峰连线
胸背区
—— 第12胸椎棘突、第12肋下 缘、第11肋前份的连线
腰区
—— 两髂嵴后份及两髂后上 棘的连线
骶尾区
—— 尾骨尖
腰下三角
下界----髂嵴 下外界--腹外斜肌后缘 上内界--背阔肌下缘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背区)

• Cadaver is placed in the prone position
• A median vertical incision • Two transverse incision • A curve incision • 3 transverse incision and a median
枕动脉 肩胛背动脉 椎动脉-分4段
颈椎病
(二)静脉(了解)
2020/3/5
(三)神经
1.脊神经后支
骨纤维孔:位于椎间孔的后外侧。 上外界:横突间韧带 下界:下位椎骨横突 内侧界:上关节突
通过的结构:腰神经后支 骨纤维管:位于腰椎乳突与副突间
前壁:乳突副突间沟 后壁:上关节突副突韧带 上壁:乳突 下壁:副突 通过202的0/3/结5 构:腰神经后内侧支
4. Muscles
Suboccipital triangle Triangle of auscultation Superior lumbar triangle Inferior lumbar triangle
2020/3/5
5. Deep blood vessels and nerves
(1) arteries
vertical incision on the back of upper limb
2020/3/5
Chapter 8 The back and vertebral region
I. Boundaries and divisions
II. Suface anatomy
Spinous process Sacral hiatus, Sacral cornu Coccyx Iliac crest and posterior iliac spine Apine of scapula Inferior angle of scapula The twelfth rib Erector spinae
• A median vertical incision • Two transverse incision • A curve incision • 3 transverse incision and a median
枕动脉 肩胛背动脉 椎动脉-分4段
颈椎病
(二)静脉(了解)
2020/3/5
(三)神经
1.脊神经后支
骨纤维孔:位于椎间孔的后外侧。 上外界:横突间韧带 下界:下位椎骨横突 内侧界:上关节突
通过的结构:腰神经后支 骨纤维管:位于腰椎乳突与副突间
前壁:乳突副突间沟 后壁:上关节突副突韧带 上壁:乳突 下壁:副突 通过202的0/3/结5 构:腰神经后内侧支
4. Muscles
Suboccipital triangle Triangle of auscultation Superior lumbar triangle Inferior lumbar triangle
2020/3/5
5. Deep blood vessels and nerves
(1) arteries
vertical incision on the back of upper limb
2020/3/5
Chapter 8 The back and vertebral region
I. Boundaries and divisions
II. Suface anatomy
Spinous process Sacral hiatus, Sacral cornu Coccyx Iliac crest and posterior iliac spine Apine of scapula Inferior angle of scapula The twelfth rib Erector spinae
脊柱区解剖图

骨纤维孔:位于椎间孔的后外侧 上外界 横突间韧带内侧缘 下界 下位椎骨横突, 内侧界: 下位椎骨上关节突
骨纤维管:位于腰椎乳突与副突间
前壁 乳突副突间沟 后壁 上关节突副突韧带 上壁 乳突(上关节突后缘的突起) 下壁 副突(横突根部后下方的突起)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2.副神经 3. 胸背神经 4. 肩胛背神经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2.听诊三角或肩胛旁三角 内上界:斜方肌的外下缘 境 外侧界:肩胛骨脊柱缘 界 下界:背阔肌上缘 底:脂肪组织、筋膜和第6肋间隙 意义:背部听诊呼吸音最清楚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3.腰上三角
内侧界:竖脊肌外侧缘 境 外下界:腹内斜肌后缘 界 上界:第12肋
意义: 腹后壁的薄弱区,易发腰疝。 盲肠后位阑尾炎时,此区有明
显压痛。 腹膜后隙脓肿可形成膨隆性皮
下脓肿。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四、深部的血管和神经 (一)动脉 枕动脉 肩胛背动脉 椎动脉 颈椎病
(二)静脉(了解)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三)神经
1. 脊神经后支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三)脊神经根
1.行程及分段: 脊髓 及软膜 蛛网膜及其囊
硬膜及其囊 (脊神经节)
蛛网膜下隙段
2.与椎间孔和椎间盘的关系
硬膜外段
神经根在椎间孔内的通道称椎间管,以硬脊膜囊于椎间 孔紧密相连,最易受压。
椎间盘突出、黄韧带增厚、椎体边缘增生、关节突的增 生是脊神经受压的常见原因。
臀中皮神经(S1~3) (四)浅血管
骨纤维管:位于腰椎乳突与副突间
前壁 乳突副突间沟 后壁 上关节突副突韧带 上壁 乳突(上关节突后缘的突起) 下壁 副突(横突根部后下方的突起)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2.副神经 3. 胸背神经 4. 肩胛背神经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2.听诊三角或肩胛旁三角 内上界:斜方肌的外下缘 境 外侧界:肩胛骨脊柱缘 界 下界:背阔肌上缘 底:脂肪组织、筋膜和第6肋间隙 意义:背部听诊呼吸音最清楚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3.腰上三角
内侧界:竖脊肌外侧缘 境 外下界:腹内斜肌后缘 界 上界:第12肋
意义: 腹后壁的薄弱区,易发腰疝。 盲肠后位阑尾炎时,此区有明
显压痛。 腹膜后隙脓肿可形成膨隆性皮
下脓肿。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四、深部的血管和神经 (一)动脉 枕动脉 肩胛背动脉 椎动脉 颈椎病
(二)静脉(了解)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三)神经
1. 脊神经后支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三)脊神经根
1.行程及分段: 脊髓 及软膜 蛛网膜及其囊
硬膜及其囊 (脊神经节)
蛛网膜下隙段
2.与椎间孔和椎间盘的关系
硬膜外段
神经根在椎间孔内的通道称椎间管,以硬脊膜囊于椎间 孔紧密相连,最易受压。
椎间盘突出、黄韧带增厚、椎体边缘增生、关节突的增 生是脊神经受压的常见原因。
臀中皮神经(S1~3) (四)浅血管
脊柱局部解剖

三.尾骨 四.髂嵴和髂后上棘:
腰四、骶二!!菱形区!!骶 外侧嵴:经骶后孔【八 髎穴】作骶N阻滞麻醉 的标志??
五.肩胛冈:平胸三棘 突六.第一二肋 七.肩胛骨上下角:胸二、
七
八.竖脊肌:与第一二肋的交角 称脊肋角!!为肾囊 封闭常用进针部 位??
第二节 软组织
一、浅层结构
【一】皮肤:
较厚!!移动性小!!毛囊和皮脂腺丰富
★由于腰部活动度大!!在剧烈运动 中腰部胸腰筋膜易被扭伤!!是腰腿 痛常见原因之一??
三、肌层
由背肌和部分腹肌组成较 厚??由浅入深分为四层:
⑴斜方肌、背阔肌和腹外斜肌后部!! ⑵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上、下后 锯肌和腹内斜肌后部!! ⑶竖脊肌和腹横肌后部!! ⑷枕下肌、横突棘肌和横突间肌等??
【二】椎骨间的连接
一.椎体间的连结:
一前纵韧带 二后纵韧带:腰段最窄细!!是椎间盘突出好发的原因之一?? 三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和上、下软骨板构成?? 四钩椎关节: Luschka关节由三~七颈椎的椎体钩与上位椎体的唇缘所
组成?? 重要毗邻: 后方:脊髓、脊膜支、和椎体的血管 后外侧部:构成椎间孔的前壁!!邻接脊神经根 外侧:有椎动静脉和交感神经丛
一、概述
第三节 脊 柱
脊柱位于躯干后部中央!!构成人体中轴??分为颈、胸、腰、骶尾四段!!由二六块椎骨及椎间盘、 椎间关节及韧带等连接装置组成??
二、结构特点:
【一】各部椎骨的形态特点
一.颈椎:椎体钩!!横突孔【内有椎东、静脉和交感神经丛】有时第七颈椎前结节长而 肥大!!形成颈肋!!可伸达斜角肌间隙或第一肋上面!!压迫臂丛、锁骨下动、静脉??颈 椎的椎体钩、横突和关节突构成一复合体!!发生病变时均可压迫血管和神经??特殊 颈椎:颈一、二、七. 二.胸椎 三.腰椎:副突:横突根部后下方的突起??乳突:上关节突后缘的突起??二者之 间有上关节突副突韧带!!第三腰椎横突最长!!有较多的肌附着!!穿行于肌筋膜的腰神经 后外侧支!!可因肌筋膜损伤而引起腰腿部疼痛!!即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 四.骶骨: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常可刺激坐骨神经根而致腰腿疼?? 骶管裂孔的体表定位:一骶角 二双侧髂前上棘与对侧坐骨结节连线的交点处??
腰四、骶二!!菱形区!!骶 外侧嵴:经骶后孔【八 髎穴】作骶N阻滞麻醉 的标志??
五.肩胛冈:平胸三棘 突六.第一二肋 七.肩胛骨上下角:胸二、
七
八.竖脊肌:与第一二肋的交角 称脊肋角!!为肾囊 封闭常用进针部 位??
第二节 软组织
一、浅层结构
【一】皮肤:
较厚!!移动性小!!毛囊和皮脂腺丰富
★由于腰部活动度大!!在剧烈运动 中腰部胸腰筋膜易被扭伤!!是腰腿 痛常见原因之一??
三、肌层
由背肌和部分腹肌组成较 厚??由浅入深分为四层:
⑴斜方肌、背阔肌和腹外斜肌后部!! ⑵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上、下后 锯肌和腹内斜肌后部!! ⑶竖脊肌和腹横肌后部!! ⑷枕下肌、横突棘肌和横突间肌等??
【二】椎骨间的连接
一.椎体间的连结:
一前纵韧带 二后纵韧带:腰段最窄细!!是椎间盘突出好发的原因之一?? 三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和上、下软骨板构成?? 四钩椎关节: Luschka关节由三~七颈椎的椎体钩与上位椎体的唇缘所
组成?? 重要毗邻: 后方:脊髓、脊膜支、和椎体的血管 后外侧部:构成椎间孔的前壁!!邻接脊神经根 外侧:有椎动静脉和交感神经丛
一、概述
第三节 脊 柱
脊柱位于躯干后部中央!!构成人体中轴??分为颈、胸、腰、骶尾四段!!由二六块椎骨及椎间盘、 椎间关节及韧带等连接装置组成??
二、结构特点:
【一】各部椎骨的形态特点
一.颈椎:椎体钩!!横突孔【内有椎东、静脉和交感神经丛】有时第七颈椎前结节长而 肥大!!形成颈肋!!可伸达斜角肌间隙或第一肋上面!!压迫臂丛、锁骨下动、静脉??颈 椎的椎体钩、横突和关节突构成一复合体!!发生病变时均可压迫血管和神经??特殊 颈椎:颈一、二、七. 二.胸椎 三.腰椎:副突:横突根部后下方的突起??乳突:上关节突后缘的突起??二者之 间有上关节突副突韧带!!第三腰椎横突最长!!有较多的肌附着!!穿行于肌筋膜的腰神经 后外侧支!!可因肌筋膜损伤而引起腰腿部疼痛!!即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 四.骶骨: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常可刺激坐骨神经根而致腰腿疼?? 骶管裂孔的体表定位:一骶角 二双侧髂前上棘与对侧坐骨结节连线的交点处??
脊柱区解剖(局部解剖学) ppt课件

椎间盘 硬脊膜囊 竖脊肌
硬膜外脂肪 椎弓板
前纵韧带
硬膜外脂肪
3.椎间孔
位于椎管前外侧,
其内的脊神经根呈
软组织密度,周围 椎体
有低密度的脂肪组 脊神经根
织环绕
关节突关节
脊髓 椎间孔
4.椎间盘
呈软组织密度影,CT 值为70±5HU,不能区 分髓核和纤维环
椎间盘 纤维环
5.脊椎韧带
前、后纵韧带均较薄, CT上不能单独显示。 ✓ 黄韧带较厚(正常时 ≤3 mm),位于椎板和关 节突的内侧面,密度高于 硬脊膜囊和硬膜外脂肪, 显示较清晰 ✓ 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也 呈细条状软组织密度影。
竖脊肌 腹横肌
腰大肌
●起点: 腰椎侧面和横突
●止点: 股骨小转子
腰方肌
●起点: 髂嵴
●止点: 第12肋
枕下三角(suboccipital trangle)
边界 内上界:头后大直肌 外上界:头上斜肌 外下界:头下斜肌 底:环枕后膜和寰椎后弓 浅面:夹肌和半棘肌
内容 枕下神经、椎动脉经过
头后大直肌
后正中穿刺法入路层次:
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棘上韧带 ——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隙
旁正中穿刺(腰椎区)正中线旁1.5~2.0cm 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背阔肌腱摸 ——竖脊肌——椎板间隙——黄韧带—— 硬膜外隙——如继续进针——硬脊膜—— 硬膜下隙——蛛网膜蛛——蛛网膜下隙(蛛 网膜下隙阻滞麻醉)
数椎骨高一个椎体 中段胸髓(T5~8)较同序数椎骨高2个椎体 下段胸髓(T9~12)较同序数椎骨高3个椎体 腰髓(L1~5)平对第10、11胸椎 骶、尾髓(S1~5、Co)平对第12胸椎和
第1腰椎。
椎管及其内容物
脊柱区局部解剖汇总.

• 颈2-枢椎axis:
– 椎体上面有齿突dens of axis。齿突前面有关节面。 两侧有上关节面。 – 椎上切迹浅,椎下切迹深。 – 横突短,只有一个节结 – 棘突大末端分叉。
• 颈7-隆椎vertebra prominens:
– 棘突长,末端不分叉。thoracic vertebrae:
–椎体和横突末端前面有肋凹costal fovea。 –棘突较长,向后下方倾斜,呈叠瓦状排列。 –关节突关节面几呈冠状位。暴力后易骨折,不易脱位
• 3、腰椎lumbar vertebrae:
– 椎体大 – 椎孔呈三角形 – 关节突粗大,关节面几呈矢状位。且上一椎骨的下关节突为下 一椎骨的上关节突所抱拢。不易发生单纯脱位,往往合并一侧 关节突骨折。 – 棘突宽短,呈板状,水平后伸。
胸腰筋膜
深筋膜覆盖竖脊肌
肌 层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斜方肌、背阔肌 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 上后锯肌、下后锯肌 竖脊肌 枕下肌、横突棘肌、横突间肌
肌间三角
听诊三角 腰上三角
腰下三角
听诊三角
内上界———斜方肌的外下缘 外界————肩胛骨的脊柱缘 下界————背阔肌上缘
内侧界———竖脊肌的外侧缘 外下界———腹内斜肌后缘 上界————第12肋 底———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 肾的腹膜外手术入路
• 颈1-寰椎atlas:
–呈环状,由前弓、后弓 及两侧块。无椎体,无 棘突,无关节突。
• 前弓较短,后面正中有 齿突凹dental fovea。 前面有前节结。
• 后弓较长,上面有横行 的椎动脉沟groove for vertebral artery。后 面有后节结。 • 侧块连接前后弓,上面 为椭圆形关节面,与枕 髁相关节;下面为圆形 关节面,与枢椎上关节 面相关节。 • 横突长有横突孔。
《脊柱区局部解剖学》PPT课件

脊柱的功能
保护、支持和运动
颈 曲
胸 曲
腰 曲
骶 曲
33 34
椎骨数目:
颈椎(7块) 总
胸椎(12块) 数
幼 儿
腰椎(5块)
-
骶椎(5块)
尾椎(4-5块) 块
颈椎(7块)
成 人
胸椎(12块) 腰椎(5块) 总数26块
骶骨(1块)
尾骨(1块)
椎骨的一 般形态
椎体(前面) 椎弓(后面) 七个突起(椎弓上)
棘间韧带、棘上韧带
是连于棘突尖的中长 纤维束。其纤维方向 为前上斜向后下。在 第7颈椎以上的部分 称为项韧带,在第7 颈椎以下是连结胸、 腰、骶椎各棘突尖的 纵行韧带为棘上韧带。
作用:限制脊柱过度 前屈
棘间韧带
棘 上 韧 带
项韧带
项韧带起于所有颈椎的棘突,止于枕外隆突和枕外嵴,其浅层纤维连 于枕外隆凸与第七颈椎棘突之间,深层附着于寰椎后结节及全部颈椎 棘突。项韧带两侧有头夹肌、颈夹肌等多块肌附着于其侧面,主要限制 颈部过度前屈。
后纵韧带
黄韧带(弓间韧带)
是连接相邻椎弓后部的弹性 结缔组织膜,由弹性纤维构 成,坚韧而富有弹性。参与 围成椎管的后外侧壁。厚 0.2-0.3cm,但其厚度和宽度 在脊柱的不同部位有所差异, 颈段薄而宽,胸段窄而稍厚, 腰段最厚,随着年龄的增长, 黄韧带可出现增生肥厚,以 腰段为多见,常导致腰椎管 狭窄,压迫马尾,引起腰腿 疼。
寰枕前膜
寰枕后膜
• 位于寰椎后 弓与枕骨大 孔后缘之间 ,位于枕下 三角深面, 其外侧部有 椎动脉和第 一颈神经穿 过,成人皮 肤至寰枕后 膜约4~ 5cm。
寰枕后膜
寰椎横韧带
位于齿突后方,较 坚韧,有限制齿突 向后方移动的作用。
保护、支持和运动
颈 曲
胸 曲
腰 曲
骶 曲
33 34
椎骨数目:
颈椎(7块) 总
胸椎(12块) 数
幼 儿
腰椎(5块)
-
骶椎(5块)
尾椎(4-5块) 块
颈椎(7块)
成 人
胸椎(12块) 腰椎(5块) 总数26块
骶骨(1块)
尾骨(1块)
椎骨的一 般形态
椎体(前面) 椎弓(后面) 七个突起(椎弓上)
棘间韧带、棘上韧带
是连于棘突尖的中长 纤维束。其纤维方向 为前上斜向后下。在 第7颈椎以上的部分 称为项韧带,在第7 颈椎以下是连结胸、 腰、骶椎各棘突尖的 纵行韧带为棘上韧带。
作用:限制脊柱过度 前屈
棘间韧带
棘 上 韧 带
项韧带
项韧带起于所有颈椎的棘突,止于枕外隆突和枕外嵴,其浅层纤维连 于枕外隆凸与第七颈椎棘突之间,深层附着于寰椎后结节及全部颈椎 棘突。项韧带两侧有头夹肌、颈夹肌等多块肌附着于其侧面,主要限制 颈部过度前屈。
后纵韧带
黄韧带(弓间韧带)
是连接相邻椎弓后部的弹性 结缔组织膜,由弹性纤维构 成,坚韧而富有弹性。参与 围成椎管的后外侧壁。厚 0.2-0.3cm,但其厚度和宽度 在脊柱的不同部位有所差异, 颈段薄而宽,胸段窄而稍厚, 腰段最厚,随着年龄的增长, 黄韧带可出现增生肥厚,以 腰段为多见,常导致腰椎管 狭窄,压迫马尾,引起腰腿 疼。
寰枕前膜
寰枕后膜
• 位于寰椎后 弓与枕骨大 孔后缘之间 ,位于枕下 三角深面, 其外侧部有 椎动脉和第 一颈神经穿 过,成人皮 肤至寰枕后 膜约4~ 5cm。
寰枕后膜
寰椎横韧带
位于齿突后方,较 坚韧,有限制齿突 向后方移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