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投资力度促进州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进一步加大激励支持力度的通知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进一步加大激励支持力度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8.26•【字号】黔府办发〔2021〕21号•【施行日期】2021.08.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进一步加大激励支持力度的通知黔府办发〔2021〕21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更好激发和调动各地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省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一二三四”总体思路,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将2020年出台的督查激励措施作相应调整。
现将调整后的督查激励措施通知如下:一、对实施工业倍增行动,错位发展首位产业、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的市(州)、县(市、区、特区),在省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省新型工业化发展基金安排上对相关企业和项目给予倾斜支持。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二、对落实能源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电煤保障供应好、能源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供暖季天然气供应保障较好、新能源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推进速度快的市(州)、县(市、区、特区),在相关政策、资金、项目安排上分别给予倾斜支持。
(省能源局负责)三、对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促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成效显著的市(州)、县(市、区、特区),在省大数据发展专项资金安排上对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项目给予倾斜支持。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大数据局负责)四、对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质发展、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业规上企业培育、服务业增长贡献成效明显的市(州)、县(市、区、特区),在现代服务业专项资金和项目安排上予以倾斜支持。
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16条措施的意见
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16条措施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5.24•【字号】迪政发〔2021〕34号•【施行日期】2021.05.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运行正文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16条措施的意见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各委、办、局,开发区管委会: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全面做好全年经济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2条措施的意见》(云政发〔2021〕2号)精神,为全面把握好新形势新机遇,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现提出以下意见: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根据疫情态势,适时调整防控措施,做好高中风险地区、入境人员查验和隔离,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多病共防,严格落实属地疫情防控政策要求,将“应检尽检”扩大到农村地区。
继续做好高风险场所环境采样检测工作,提高检测频次和覆盖面,切实做到疫情“早发现”。
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工作,6月30日前完成40%人群接种,逐步实现全人群接种目标。
紧盯全年GDP增长8%的目标任务,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抓好投资、工业、消费、就业等领域指标,确保全年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全面完成。
(州卫生健康委、州发展改革委分别牵头;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财政局、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州交通运输局、州农业农村局、州商务局、州能源局、州粮食局等部门按照职能职责配合,各县(市)人民政府落实)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好5年过渡期相关政策,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逐渐优化调整。
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建立“一平台、三机制”,实现四个全覆盖。
对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人员、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等低收入人口进行常态化帮扶,加大产业、就业、“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政策兜底等帮扶措施落实力度。
创新才是关键 对加快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3年第6期
戈维申斯克,人口100多万;满洲里对面是俄罗斯赤塔州,人口130多万;绥芬河对面是滨海边疆区的双城子市,同时介于远东两大城市伯力和海参崴之间,是人口聚集区。
而珲春只面对着俄滨海边区行政中心城市海参崴,人口约70多万。
可见,珲春与上述三地的对外交通条件无法比。
虽然延边州比邻朝鲜,但因其经济总量有限,政策的不确定因素很多,暂时很难有所作为。
这次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能否避免珲春以往的尴尬,真正取得实质性进展,关键是寻找一条不同的开发开放道路。
只有创造出能够满足各方利益的新的市场环境,变一厢情愿为“多厢情愿”,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共同的需求愿望,这该是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2、创新是经济示范区成功的共同
主要动力。
吉林省过去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长期处于中下游水平,近五年来,在推进发展思路上进行了创新:从过去关注企业发展到关注整体经济总量的增大,通过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经济总量显著增加;从单纯简政放权到扩大县域经济自主权,调动了各县市的积极性,加快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从县(市、区)一把手由省委选任到给予经济发展排头兵县市领导高级别待遇,用工作衡量人才,为实干者提供舞台。
通过这一系列新举措,全省经济发展上了新台阶,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0530.71亿元,加入全国“万亿俱乐部”。
在延边州第十四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阐明:过去五年是建州史上发展速度最快、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之所以有这样的成果,得益于对经济
30
2013年第6
期。
吉林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
吉林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五规划吉林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五规划吉林省少数民族地区指⼀州三县即延边朝鲜族⾃治州辖延吉珲春图们敦化龙井和龙安图汪清8县市松原市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治县⽩⼭市的长⽩朝鲜族⾃治县四平市的伊通满族⾃治县2000年底民族地区总⼈⼝3293万⼈,占全省总⼈⼝的121%其中少数民族⼈⼝11494万⼈占民族地区总⼈⼝的349为全省少数民族⼈⼝的46民族地区⾯积54650平⽅公⾥占全省总⾯积的295⼤多分布在东部长⽩⼭区9市县少数分布在西部科尔沁草原和中部松辽平原各1县其中东部有6个县市与朝鲜或俄罗斯接壤边境线长10157公⾥占全省边境线总长的7241995年以来吉林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长⾜的发展但与发达地区全国及全省平均发展⽔平的差距仍呈现出拉⼤的趋势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在民族⼯作上的体现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我省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且⼤多地处边疆是全省对外开放开边通海的前沿具有⼗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发展潜⼒为了更有效地解决民族地区的发展差距问题逐步实现共同繁荣保证全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依据国家和全省的总体要求结合我省民族地区实际编制吉林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五"规划全⾯系统地描绘全省民族地区21世纪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对于指导民族地区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九五"期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改⾰开放20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扶持下吉林省民族地区的各项建设事业取得了巨⼤成就经济和社会⾯貌发⽣了显著变化进⼊"九五"以来各族⼈民克服了种种困难经过不懈的努⼒使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较快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综合实⼒得到加强2000年少数民族地区国内⽣产总值达到20144亿元年均增长79,达到"九五"计划⽔平的90其中第⼀产业增加值完成4672亿元年均增长52达到"九五"计划⽔平的912第⼆产业增加值完成8417亿元年均增长91达到"九五"计划⽔平的90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7055亿元年均增长83达到"九五"计划⽔平的90全⼝径财政收⼊完成1815亿元年均增长7完成"九五"计划的90农村经济全⾯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2000年全省民族地区粮⾷总产量1788万吨特别是畜牧业有较⼤幅度增长2000年牧业产值达337亿元按可⽐价格计算⽐1995年增长1053⼯业⽣产持续稳步增长企业改组改造步伐加快2000年全省少数民族地区⼯业总产值达到1221亿元发电量⽊材原煤机制纸及纸板等产品产量居省内前列(⼆)经济结构得到调整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第⼆产业特别是⼯业占国内⽣产总值⽐重明显上升2000年三次产业增加值⽐重由1995年的267372361调为21245338基本达到"九五"计划的三次产业之⽐的⽬标⼯业内部结构农业内部结构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以及所有制结构也都有所改善(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善200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557亿元五年累计完成2144亿元达到"九五"计划⽔平的998%投资进⼀步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农⽥⽔利城市基础设施等⽅⾯都取得明显成效中俄珲马铁路已通车过货长春-珲春⾼速公路延吉-图们段已开⼯建设今年将建成通车,延吉-龙井⼀级公路安图-⼆道⽩河-长⽩⼭冰场⽔泥路⾯已全部建成使⽤(四)各项社会事业全⾯发展⼈民⽣活⽔平显著提⾼科教兴省战略⽇益为⼈们所认识和接受获得了⼀⼤批优秀科研成果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步提⾼"两基"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盲任务业已完成教育结构趋于合理中⾼等教育体制改⾰顺利进⾏中⼩学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增长得到有效控制2000年底全省少数民族地区总⼈⼝3293万⼈⼈⼝⾃然增长率在8以内⽂化卫⽣体育等也都有新的发展到2000年每千⼈拥有病床数达到5张⼴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0%⼈民⽣活得到进⼀步改善2000年城镇居民⼈均⽣活费收⼊达到2300元1990年不变价城镇居民⼈均居住⾯积达到8平⽅⽶总之"九五"时期是我省民族地区发展较好的时期之⼀综合经济实⼒有所增强经济结构有所改善社会安定边疆巩固民族团结⼈民⽣活⽔平提⾼为"⼗五"和21世纪的发展奠定了⼀个好的基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主要优势我省少数民族地区幅员辽阔蕴藏着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森林草原资源野⽣动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及⼈⽂优势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进⼀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五"期间可依托的主要优势是1.资源优势1能源矿产资源我省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在全省占有⼀定的优势其原煤保有储量占全省的469%原油产量占全省的99%⽔利资源蕴藏量占全省的353%⾦属矿产50多种⾮⾦属矿产40多种其中黄⾦铅锌银铜铁锰硅藻⼟⽔泥⽯灰岩麦饭⽯⾼岭⽯⽯灰⽯矿泉⽔等的储量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2野⽣动植物资源我省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极其丰富的野⽣动植物资源是闻名中外的关东三宝-⼈参貂⽪⿅茸的重要产地长⽩⼭素有"世界⽣物资源宝库"之称据统计⽬前有哺乳类动物50多种鸟类200多种爬⾏类两栖类和鱼类等动物300多种其中有东北虎麝紫貂⾦钱豹⿊熊梅花⿅⽔獭等珍贵的稀有动物50余种具有经济价值的野⽣植物资源1500多种其中药⽤植物有800多种⼈参党参贝母黄芪细⾟天⿇五味⼦灵芝等都是⼗分名贵的药材3旅游资源壮丽的⾃然风光众多的名胜古迹特有的民俗风情构成了我省民族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长⽩⼭壮观的⽕⼭地貌奇峰异⽯天池瀑布峡⾕温泉原始森林冰雪充分显⽰了⾃然景观的粗犷美是吉林省旅游资源的优势所在国家级地质景观保护区-伊通⽕⼭群和前郭草原风光也各具特⾊民族地区的名胜古迹-敦化唐代渤海的敖东城和六顶⼭古墓群长⽩唐代灵光塔伊通清代柳条边御围场古驿道以及珲春清代龙虎⽯刻等都反映着各民族悠久的⽂化历史当地各民族世代相传的习俗和特⾊是极有魅⼒的⼈⽂旅游资源我省是朝鲜族和满族的聚居地⽆论是居室服饰礼仪还是婚丧嫁娶饮⾷⽂体娱乐等都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民族地区与俄罗斯及朝鲜接壤的各过境⼝岸为发展边境旅游提供了良好条件并正在成为我省东起珲春沿图们江鸭绿江西⾄集安边境旅游开发带的重要组成部分2.地缘⼈缘优势我省少数民族地区多地处边疆沿边境线有6个边境县(市)35个边境乡(镇)边境线上有11处对外开放⼝岸通道其中中朝10处中俄1处特别是珲春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地带图们江流域⾦三⾓地区既沿边⼜通海将成为我国东出⽇本海的重要门户具有沟通东北亚与欧亚⼤陆经济联系的巨⼤地缘优势有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实现开边通海繁荣民族地区经济我省民族地区的朝鲜族居民有着独特的⼈缘优势这是少数民族地区⼴泛吸引外商外资加强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及友好往来的⼀个⼗分有利的因素⽬前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地缘及⼈缘优势已经得到⼀定程度的开发和利⽤并形成了⼀定规模的能源采掘森林医药特产旅游等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合作开发初步形成了全⽅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尽管我省少数民族地区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与全国全国民族地区全省平均⽔平⽐较发展速度减缓在全国民族地区的排位后移与全国全省平均⽔平之间的差距呈拉⼤趋势与全省平均⽔平相⽐2000年我省民族地区国内⽣产总值占全省的⽐重为111%,⽐1995年的125%降低了14个百分点;"九五"期间全省国内⽣产总值年平均增长98%,民族地区仅增长79%,⽐全省低19个百分点民族地区⼈均国内⽣产总值6117元⽐全省低729元出现这些差距的原因是多⽅⾯的主要的问题表现在以下⼏⽅⾯1.⼯业发展相对滞后我省少数民族地区⼯业化进程滞后有其⾃⾝的历史原因⼯业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规模的⼯业建设从"七五"时期才刚刚开始同其他地区的⼯业相⽐即有了⼀定的差距⼜加之民族地区资⾦投⼊⼀直偏低没能满⾜⼯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种种因素累积起来导致⼯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于全国及全省平均⽔平民族地区的⼯业发展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是⼯业规模偏⼩,2000年全省民族地区500万元以上⼯业企业⼯业总产值为1221亿元仅占全省的9%⼆是产业关联度较低运⾏质量不⾼经济效益低下对相关⾏业的带动⼒不强不能形成左右全局的⽀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三是资源开发利⽤的层次较低基本上是数量型的资源配置结构粗放型的增长⽅式没有实现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型从粗放的速度型向集约的效益型的根本转变导致资源利⽤上的⾼消耗低产出2.财源匮乏⾃我调整乏⼒我省少数民族地区财政普遍困难财政收⽀不平衡现象⽐较严重尤其是县级财政困难更加突出民族地区仍有⼀些县(市)不同程度地拖⽋⼯资维持最基本的开⽀都⽐较困难更谈不上⾃我发展了产⽣这⼀问题的原因是多⽅⾯的⼀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实⼒较弱总量相对偏低受原有区域分配格局和长期以来传统体制的影响民族地区与市场接轨较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是税源基础薄弱相当部分的企业经营不景⽓亏损⾯⼤产品落后包袱沉重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导致税源萎缩三是财政⽀出较⼤地⽅收⼊的增长远远低于财政⽀出的增长在财源有限的情况下民族地区既要保证庞⼤的政府机构开⽀和下岗职⼯基本⽣活费及离退休⾦⼜要为适应市场经济和开放的需要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负担过于沉重3.贫困问题依然突出扶贫攻坚任务艰巨尽管我省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取得很⼤成效但很多地区仍未摆脱贫穷落后的局⾯⼀⽅⾯少数民族地区贫困⾯还很⼤贫困⼈⼝还较多全省现有贫困县10个民族地区有3个占30%全省现有贫困村567个少数民族贫困村就有313个占55%全省贫困⼈⼝总数为83万,少数民族贫困⼈⼝为118万占142%另⼀⽅⾯脱贫的难度较⼤贫困地区⼤多地理位置偏僻⾃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产⽔平低下抗御⾃然灾害能⼒差以上因素使得扶贫攻坚的任务更为艰巨4.民族优惠政策的作⽤没有充分体现民族优惠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少数民族经济的进⼀步繁荣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但也存在⼀定的问题⼀是原有的⼀些少数民族优惠政策没有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条件做出及时的调整和完善与改⾰后出台的⼀些政策不配套缺乏连续性以⾄失去原有的效⼒难以操作和落实⼆是部分地⽅单纯"等"政策"靠"政策依赖思想⽐较严重没有认清政策只是经济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催化剂⽽最根本的动⼒还是要靠⾃⾝5.市场经济观念有待进⼀步树⽴建国以来民族政策落实较好民族地区群众受教育程度较⾼⽂化基础较好但由于受特殊的历史区域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仍在⼀定程度上保留着传统的⾃然经济观念,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经济⽂化理念及其所⽀配的现代开放的经济意识缺乏⾃主竞争意识这种意识观念上的落后导致了对市场经济的不适应并在较⼤程度上束缚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三新世纪初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国际环境从全球看伴随政治的多极化趋势世界经济在向⼀体化⽅向发展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经贸⼤市场的联合继续加速全球范围内的信息技术⾰命逐步深⼊以信息产业化为代表的知识经济已露端倪并将成为世纪世界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与之相伴随的新的全球性的结构⼤调整估计到2005年前后才能基本结束中国即将加⼊WTO这些都为民族地区加速结构调整积极参与国际分⼯进⼀步扩⼤开放招商引资增加外贸出⼝扩⼤国际市场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但进⼀步加速的国际贸易⾦融的全球化趋势也使得国际竞争空前激烈民族地区开展对外经贸的难度加⼤特别是对其出⼝的商品的质量科技含量提出了更⾼的要求从周边来看东亚地区国际合作仍在加强朝鲜半岛北南关系出现转机图们江区域的国际合作开发将有新的进展中俄朝三国对于交界的图们江经济区都加快了开放的步伐韩国⽇本等亚洲国家经济开始⾛出衰退尤其韩国复苏较快这对民族地区摆脱东南亚⾦融危机的消极影响进⾏新⼀轮的经贸合作引进外资特别是韩资⼗分有利朝鲜发展虽仍受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也开始趋向对外开放⾦融危机后的俄罗斯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但伴随其进⾏根本性调整经济下滑会逐步得到遏制并转向复苏尤其随着经济改⾰的推进及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的开发开放进程加快为与其接壤的民族地区继续开展边境贸易和互市贸易提供了更好的机会但由于周边国家经历⾦融危机后的复苏性增长毕竟有限因⽽对民族地区经济的拉动⼒短期内不会很强且由于其经济⾛出低⾕后对资⾦的需求会相应加⼤从⽽使民族地区争取引⼊外资的难度加⼤⼆国内环境从全国总体形势看社会稳定经济仍会保持适度⾼速增长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开发开放的步伐继续加快基本形成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程度加⼤统⼀竞争有序的⼤市场正在逐步形成资源已主要由市场配置市场潜⼒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开始向中西部进⾏产业的梯度转移⾮公有制经济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这些都为民族地区接受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参与国内产业分⼯实现加速发展创造出巨⼤的空间但同时国内买⽅市场已经出现市场呈现量的过剩状态有效需求仍然相对不⾜竞争加剧对产品供给质量的要求明显提⾼尤其"⼊世"之后国内市场的国际化意味着对民族地区幼稚⼯业的保护将更加有限原有的⼀些主导产业会受到⼀定的影响关税的下调民族地区的能源矿产医药林产⾷品农产外贸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民族产业的发展⾯临严峻的挑战从国家和省的发展政策规划来看国家经济发展重⼼也在由沿海向内地转移党和国家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在信贷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对中西部地区优先考虑和安排同时伴随"兴边富民⾏动"的实施国家会继续加⼤对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倾斜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促其缩⼩差距省内也在继续推进"科教兴省开放带动县域突破"三⼤战略⼤⼒发展⽣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等这些都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也带来了新的机会总之"⼗五"期间整个外部环境对我省民族地区的发展来讲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和压⼒同在四少数民族地区"⼗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路⽬标及重点⼀总体思路按照党和国家第三步战略部署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缩⼩差距的总体要求结合"三⼤战略"和国家民委倡导的"兴边富民⾏动"⽴⾜实际把握机遇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按照"发挥优势构造特⾊开放带动科教先⾏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突出重点优惠倾斜适度加速缩⼩差距"的思路积极推进⼯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进程努⼒提⾼经济实⼒和总体⽔平进⼀步提⾼各族群众的⽣活⽔平和质量实现跨越式发展初步建成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民安康在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处于先列省内居中上⽔平的民族⾃治地⽅"发挥优势构造特⾊"就是紧紧依托和利⽤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地缘优势⼈缘优势逐步构筑民族地区优势产业和特⾊经济"开放带动科教先⾏"就是⼤⼒发展外向型经济带动整个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实现全省开放带动⽬标把科技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强民族地区⽂化教育事业发展提⾼科学⽂化⽔平培育⾼技术产业加快⽤⾼新技术先进适⽤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和应⽤依靠科技教育提⾼经济运⾏质量和民族素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是以战略性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对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城乡结构的调整⼒度全⾯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突出重点优惠倾斜"是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资源加⼯业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民族产业重点解决差距问题贫困问题边境地区发展问题和财政困难问题各级政府要进⼀步制定和完善优惠倾斜政策加⼤政策性投⼊和资⾦投⼊⼒度努⼒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适度加速缩⼩差距"是要充分吸取"九五"期间⽬标制定过⾼⽽⽆法完成的教训充分考虑实际和可能适度加快发展速度逐步缩⼩民族地区与全省和全国经济发展⽔平的差距⼆遵循的原则1.遵循速度效益相统⼀的原则少数民族地区要在实现经济增长⽅式的根本转变提⾼经济运⾏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注意解决民族地区特别是民族贫困地区边境地区边远⼭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发展问题适度加速实现缩⼩地区差距的总⽬标2.正确处理坚持⾃⼒更⽣⾃求发展与争取外部⽀持的关系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先要紧紧依靠⾃⼰的努⼒发挥⽐较优势挖掘⼀切可开发利⽤的潜⼒形成⾃我发展的能⼒同时还要抓住国家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缩⼩地区差距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有利时机积极有效地争取国家和外部更多的政策资⾦等⽀持和倾斜共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与繁荣3.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态环保效益型经济使资源开发⽣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世界各国共同的长远⼤计民族地区发展要"以资源为依托"必须更加重视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态平衡问题保持资源可持续利⽤促进⽣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三发展⽬标国内⽣产总值到2005年达到209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95%左右⼀⼆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365亿元92亿元805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52%91%和124%全⼝径财政收⼊达到321亿元年均增长12%外贸进出⼝总额年均增长10%科技进步贡献率年均提⾼2%三次产业结构到2005年调整为17544385城镇居民⼈均可⽀配收⼊和农民⼈均纯收⼊年均增长分别为6%和7%少数民族地区三个贫困县(市)实现基本脱贫贫困⼈⼝脱贫率达到85%以上四发展重点东部朝鲜族为主体的民族地区要以长⽩⼭为依托发掘地上地下资源重点发展⾷品医药林产能源矿产等⼯业通过建设边贸长廊和⽂化长廊⼤⼒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业加快开发开放步伐中部满族为主体的民族地区要充分发挥农业的优势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发展⾼产优质⾼效的⽣态农业和效益农业要⾯向长春四平等⼤中城市以兴果兴⽜兴⿅的"三兴"⼯程为突破⼝搞好资源的深度开发西部蒙古族为主体的民族地区要⽴⾜当地丰富的⽯油资源以松原市和⼤中型企业为依托搞好地⽅⼩油⽥建设开发⾼附加值产品利⽤草场优势⼤⼒发展畜牧业同时加快农牧结合的综合开发1.巩固发展农业"⼗五"期间要继续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增收增效为⽬标⼤⼒发展效益型农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要进⼀步搞好种植业结构调整粮⾷⽣产要适当压缩⼀般⽟⽶种植⾯积扩⼤特⽤⽟⽶优质⼩麦绿⾊稻⽶优质⾼蛋⽩⼤⾖等优质⾼效品种的种植⾯积⼤⼒发展经济作物重点发展蔬菜烟叶葵花亚⿇等逐步提⾼单产与质量畜牧业要以⽜猪⽺⽝禽为重点优化结构改良品种提⾼⾁类品质推进规模经营搞好前郭⾁⽺敦化⾁⽜延吉和珲春⾁⽝伊通⿅业等基地建设健全畜牧业综合服务体系抓好配套龙头企业建设全⾯提⾼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和产值⽐重林业要⼤⼒发展速⽣丰产林短周期⼯业原料林防风固沙林和各种经济林全⾯改善林⽊结构和质量提⾼森林覆盖率和林⽊蓄积量实现⽣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渔业要合理利⽤各种⽔⾯资源⼤⼒发展⽔产养殖调整产品结构发展优质珍奇品种提⾼综合产量2.⼤⼒发展外向型经济"⼗五"期间要根据全省"外向带动"战略的总体部署充分利⽤民族地区的地缘⼈缘优势和⽐较经济优势充分发挥珲春在全省民族地区开放中的龙头作⽤扩⼤对外开放加⼤招商引资⼒度加强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全⾯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要继续加强图们江地区的开发开放积极参与和推动该地区的综合开发努⼒提⾼开边通海的规模和⽔平加强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推动"世界和平公园"等项⽬的建设实施⼒争图们江地区的国际开发有⼀个实质性的进展进⼀步搞好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为开辟⾃由贸易区创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进⼀步加强⼝岸通道建设健全⼝岸的服务功能提⾼⼝岸的过货和过客能⼒争取设⽴防川⼝岸进⼀步拓展开放通道加⼤借港出海⼒度扩⼤海上运输规模继续争取图们江通航建港⼯作的启动进⼀步拓宽融资渠道扩⼤外商投资领域改善外商投资的软硬环境合理引导外资投向提⾼利⽤外资质量和效益在继续扩⼤引进以韩国为主的周边国家资⾦的同时进⼀步吸引世界其它国家的投资努⼒争取更多地利⽤外国政府和国际⾦融组织的优惠贷款积极推⼴补偿贸易和对外加⼯装配等外商投资⽅式积极探索BOT等外商投资新形式积极参加国家省组织的境内外招商活动努⼒办好"图们江地区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为外商投资⾦融外贸商业电信旅游等服务领域创造条件全⼒扩⼤引资规模同时加速改善投资环境全⼒抓好项⽬招商资源招商和政策招商积极合理有效地利⽤外资要在继续改善交通运输能源供应邮电通讯公⽤设施和环保设施等硬环境的同时逐步建⽴完善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法律和政策创造公平公正投资软环境积极引导外资投向资源转化和利⽤国有⼤中型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含量较⾼的⾏业和出⼝加⼯⼯业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等促进民族地区主导⽀柱产业的形成⼤⼒发展劳务输出开拓新的劳务合作市场加⼤对外承包⼯程在对外经济合作中的⽐重⿎励民族地区有实⼒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利⽤俄朝等国的境内资源⾛跨国经营发展收益的路⼦尤其注重充分利⽤已有的森⼯企业的优势开展境外森林采伐和⽊材加⼯等合作项⽬积极扩⼤对外贸易进⼀步扩⼤企业外贸出⼝经营权规范外贸秩序实现规模经营逐步建⽴起适合国际惯例国际通则和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机制进⼀步调整出⼝产品结构提⾼⼯业制成品的⽐重发展来料进料加⼯出⼝形成多品种多层次⾼级化的出⼝加⼯结构⼤⼒推进与俄朝的边境贸易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利⽤俄朝境内的原材料和我⽅某些加⼯技术搞好对俄朝的技术出⼝在继续办好中朝珲春-圈河互市贸易区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开办中俄珲春-哈桑互市贸易区和中朝长⽩-惠⼭互市贸易区。
全市有关会议精神传达提纲
市委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2月28日,市委召开工作会议,传达贯彻省纪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及全省组织、宣传思想、政法和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0年党委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党委各项工作任务。
会议由市委副书记马虎成主持,市委书记杨子兴作重要讲话。
市上领导秦素梅、牛兴民、常正国、王永生、成柏恒、郑红伟、陈尊峰、梁春满、位志荣、王美萍、陈天雄等出席会议;市委各部委办局、市直各部门各单位和驻定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县区委党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共180多人参加会议。
杨子兴在讲话中指出,过去的一年,市委各部门及全市各级党组织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要求,更加自觉地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党委各项工作都得到新加强,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保证。
同时,就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党委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一,围绕规范从政行为,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一要加强对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监督检查。
继续加强对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扩大内需和灾后恢复重建、宏观调控政策、产业结构调整、“三农”工作、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林权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大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继续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和政令畅通。
二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监督。
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对人财物管理使用和关键岗位的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三要加强对突出问题的治理。
继续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和“小金库”等专项治理,着力查纠解决征地拆迁、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涉法涉诉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四要加强作风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
五要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坚持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在继续统筹推进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等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着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不断提高预防腐败的能力和水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计委关于加强下半年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意见的通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计委关于加强下半年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3.09.04•【字号】新政办发[2003]123号•【施行日期】2003.09.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有资产监管正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计委关于加强下半年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意见的通知(新政办发[2003]123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全面完成今年确定的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对于确保全年自治区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对于促进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对于拉动自治区经济增长重要性的认识,加大投资力度,抓好投资项目的规划、储备和前期工作,保持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投资较高的增长势头不减,当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不低于上年。
自治区计委《关于加强下半年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意见》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研究分析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做好任务分解,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已下达的工作指标,确保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二00三年九月四日关于加强下半年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意见(自治区计委二00三年八月二十九日)今年以来,自治区各级党委、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狠抓项目资金、计划的落实,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1-7月,我区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总体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0亿元,促进经济增长9%的目标实现。
一、1-7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及其特点2003年1—7月,全区累计完成投资352.79亿元(不含城乡集个体投资),同比增长35.52%。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专项工作实施方案3篇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专项工作实施方案3篇建设,读音jiànshè,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建立、设置或陈设布置或指创建新事业或增加新设施。
天涯招考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专项工作实施方案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专项工作实施方案1篇为加快全县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和开工建设步伐,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开展重点项目建设攻坚行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县为统揽,聚焦重点项目,全力展开攻坚,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集中力量,加大力度,打一场重点项目建设攻坚战,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总体目标攻坚行动采取县领导分包、相关镇和县直部门协调推进、项目业主单位具体实施的形式,对29个项目进行重点推进。
到今年底,争取18个重点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或完工投产,5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具备落地条件,6个重点前期(谋划)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攻坚内容这次攻坚行动重点推进的29个项目,不仅投资规模大,而且关系到我县未来发展,对全县生产力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围绕加快推进这些重点项目的实施,攻坚行动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前期攻坚。
前期攻坚是行动的重点。
围绕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要突出抓好在谈项目和达成投资意向项目的推进工作。
利用我县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为重点,谋划一批强县、立县的大项目,加强项目信息沟通对接,建立和完善充实项目库。
对在谈项目,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投资项目评估机制,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提高项目档次和质量;加大协调和盯办力度,积极配合投资方做好项目前期调研、选址等基础性工作,为项目及早达成投资意向创造条件。
对达成投资意向的项目,要围绕项目备案(核准)、规划、环评、用地等前期工作,加大跑办力度,加强协调督导,尽快完善项目的各项审批手续,促进重点前期(谋划)项目尽快具备落地条件。
关于进一步抓好“构二破三”和“调二提三”有效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抓好“构二破三”和“调二提三”有效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的实施意见为加快推进实施“前期—开工—推进—完工竣工—投产使用”的项目推进实施链和“周报告—旬督查—月调度—季开工”的项目推进时序链,破解融资、要素保障、政府性资源配置三大难题(即构二破三),不断调高产业投资(含园区和工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提高投资的有效性、项目的质量和项目的效益(即调二提三),切实把“构二破三”和“调二提三”作为抓项目增投资的重要工作机制和工作要求,全力推动抓项目增投资专项行动实施,确保实现x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的奋斗目标,现就进一步抓好“构二破三”和“调二提三”工作,有效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提出以下实施意见,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切实抓好“构二破三”工作机制落实(一)着力抓好项目谋划工作。
各县市、州级各部门要着力在谋划项目上下功夫,创新项目生成。
要吃透国家政策,聚焦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围绕全省重大战略布局、重大基地建设以及提出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三张牌”,精心、主动、积极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各县市和州级各行业部门主要领导要带头谋划项目,充分挖掘我州的区位、资源、生态、产业和民族文化优势,着力谋划包装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做到县市主要领导谋划总投资10亿元以上大项目,行业部门主要领导谋划总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行业部门工作人员谋划总投资0.5亿元以上项目,对项目谋划工作每季度要进行一次督查。
各县市、州级各重点行业部门要通过抓好项目谋划工作,对项目储备库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推陈出新,科学管理,建立起源源不断的项目储备库,争取将我州一批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和省专项规划。
各县市储备的下一年度接续项目计划完成投资不低于上一年度实际完成投资的130%以上。
要抓住“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调整机遇期,提前启动实施“十三五”规划后期实施项目,确保一批事关全州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在x年内全面开工建设。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加快推进全省固定资产投资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加快推进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有关工作制度的通知【法规类别】国有资产综合规定【发文字号】黔府办发[2010]125号【发布部门】贵州省政府【发布日期】2010.12.17【实施日期】2010.12.1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加快推进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有关工作制度的通知(黔府办发〔2010〕125号)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省发展改革委《加快推进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的有关工作制度》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七日加快推进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的有关工作制度省发展改革委为切实改善投资环境,着力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加快推进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及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开展“作风建设年、环境建设年、项目建设年”的有关要求,特制定以下工作制度。
一、规范和简化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程序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切实规范和简化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程序,加快推进项目实施。
(一)审批制项目。
1.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项目。
由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各级发展改革、经济信息或经济贸易部门,下同)审批项目建议书。
项目单位依据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分别向城乡规划、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等部门申请办理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等手续。
完成相关手续后,由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单位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向城乡规划、国土资源部门申请办理规划许可、正式用地等手续。
2.对于投资额度不大、技术单一的项目,可将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并审批,即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并审批的项目,由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先行出具同意项目先期开展前期工作的函,项目单位据此分别向城乡规划、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等部门申请办理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等手续。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经济总量快速增加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总量快速增加—博州工业投资回顾和未来发展分析投资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无论是内涵的还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必须保持一定规模的投资。
工业投资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断扩大的背景下,经历了一个快速回升并保持较快增长的过程,对处在新一轮发展阶段的博州工业经济影响十分明显。
在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这一背景下,博州党委、政府提出大力发展口岸进出口加工业和实施优势资源转换加工两大战略。
工业投入不断增加,工业园区迅速崛起,工业经济整体运行水平不断提高,工业企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目前博州工业经济发展正处于投资驱动阶段,工业投资已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着力点。
笔者通过历史资料对博州近年来的工业投资历程、发挥的作用、面临的新情况、存在的问题做初步探析,以期能为工业经济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工业投资发展历史分析经过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博州工业投资总量不断加大,总体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工业投资为工业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1年-2006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09962万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7.6%。
(一)十年来工业投资年均增长速度较高。
2006年完成工业投资26581万元,较“九五”初期1996年增加17179万元,增长2.2倍,十年年均增长12.3%,其中:采矿业2721万元,增长27.7倍,年均增长40%,制造业21741万元,增长2.4倍,年均增长13.1%,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2119万元,增长14.8%,年均增长1.4%。
从下表中可以看出,十年来,采矿业投资到2005年、2006年才迎来较大规模的投入,对博州的矿业开发利用产生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2001年以来制造业投资累计完成投资83364万元,占同期工业投资的75.8%,占工业投资比重在曲折中上升。
(见表一)注:资料来源于博州历年统计年鉴(二)工业投资结构逐步得到调整。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种业发展意见的通知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种业发展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4.05•【字号】伊州政办发[2012]47号•【施行日期】2012.04.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种业发展意见的通知(伊州政办发〔2012〕47号)自治州直属各县市人民政府,州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种业发展的意见》已经州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二年四月五日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种业发展的意见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州农业种业取得长足发展,培育推广了一批粮、油、糖、菜、棉、麻,特色经济作物及林木种苗、牧草等优良品种,这些新品种的推广,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种业发展的意见》(新政发〔2011〕90号),充分发挥州直种业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现代农业种业,加快推进州直现代农牧业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扶优扶强,鼓励种子企业兼并重组和整合种子资源,加强市场监管,创优发展环境。
建设完善种子生产基地。
着力提升自治州种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全面提升种业发展水平,做大做强州直现代农业种业。
(二)基本原则--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利用相结合。
加强农业种业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业新成果。
促发展:贵州需要探讨新思路
收 稿 日期 :0 9—1 2 20 2— 6
作者简介 : 付
京 (9 6一 , , 15 ) 男 贵州安 顺 人 , 州省 发展 与 改革 委员 会 副主 任 , 贵 武汉 理工 大 学博 士研 究 生 , 究 方 向为产 业 经济 ; 研 钱 津
( 9 1 , , 津 人 , 上,}国社 会 科 学 院研 究 员 , 究 方 向 为 政 治 经 济 学 。 15 一) 男 天 博 [ l 研
[ 与发展] 贫困
贵 州 经 济 研 究
爨胡蝣经学院学报
2 1 年第2 总第 1 5 0 0 期( 期) 4
文 章 编 号 :0 3—6 3 2 0)2—0 9 10 6 6(01 0 0 9—0 中 图 分 类 号 : 2 文 献 标 识 码 : 5; F17: A
傩 发 展 : 州 需 要 探 讨新 慰路 贵
固 定 资产 的投 资 比较
单 位 : 元 亿
有资源 , 缺资 本 , 发展 就是 一句 空话 。在现 代市
全 国固定资产 贵州 固定资产 投 资总计 平均增长 ( 投资总计 平均增长 ( ) %) %
六 五 期 间 7 9 . 976 l . 94 l39 0.l l. 89
济 平稳 较 快发 展 、 动 经 济 发 展 方式 转 变 和经 济 结 推 构 调 整难度 增 大 。从 外 部 环 境 看 , 界 经 济 复 苏 基 世 础 并 不稳 固 , 际金融 危 机影 响仍 然存 在 , 球性 挑 国 全 战压力 增 大 ; 国内环境 看 , 济 回升 内在动 力仍 然 从 经
州 省的 固定 资产 投资增 长始终 跟不 上全 国的平 均增 长率 , 这对 贵州资 源优 势 的发挥 和 贵州 的 经 济发 展 是 一个 直接 的制约 因素 。 这里 , 我们 分 三个 阶段分 析 贵 州省 固定 资产 投
在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会上的讲话(三)
在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会上的讲话(三)同志们:省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会议,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要部署,全面创新发展思路,进一步深化改革,努力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促进XX经济社会的大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提高认识,把握大局,把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来抓今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也是关键的一年,要力争XX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好步、开好局,希望很大,但任务也十分艰巨。
加快XX经济发展,要靠投资和消费双拉动,缺一不可。
但从我省实际出发,投资具有决定性作用。
我们专门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充分认识全面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性,抢抓机遇,善抓机遇,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是扩大经济总量的客观需要加快XX发展,关键是要全力增加投资,扩大XX经济总量。
在影响XX发展的诸多因素中,经济总量偏小是重要原因之一。
20XX年经过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扭转了经济增幅持续走低的不利局面,完成国内生产总值XXXX亿元,同比增长X.X%,保持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总量仍然偏小,经济增长速度居西部和全国的后位,届中等偏下水平。
近几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减缓,大大低于全国和西部地区平均水平,20XX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XXXX亿元,居全国第XX位,西部第X位。
XX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投资增长是拉动经济增长、扩大经济总量的主要动力。
在总投资中,固定资产投资又居决定性的地位。
因此,可以这样断言,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XX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也是夯实发展后劲的基础。
这个认识不是臆想出来的,而是实践告诉我们的。
从XX经济增长的轨迹分析,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性。
XX世纪XX年代以来,我省投资增长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XX年到20XX年的高速增长时期,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从此前的XX亿元增加到XXX亿元,X年增长了X倍,其中20XX年实现了XX.X%的超高速增长。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加大激励支持力度的通知-国办发〔2016〕82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加大激励支持力度的通知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加大激励支持力度的通知国办发〔2016〕8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干事创业,推动形成主动作为、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国务院决定,根据每年国务院大督查和日常督查情况,对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地方,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激励支持。
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激励措施及组织实施等事项通知如下:一、对推动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工作及时到位、落实事中事后监管等相关政策措施社会反映好的市(州)、县(市、区),优先纳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相关试点,推动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工商总局负责)二、对超额完成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目标任务量的省(区、市),在安排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时给予梯级奖补,用于职工分流安置,鼓励地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培育新动能。
(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三、对积极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落实外贸回稳向好及外资政策措施成效明显的省(区、市),优先支持其行政区域内1家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或调整区位,优先支持其行政区域内1家符合条件且已进入培育期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提前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商务部负责)四、对改善地方科研基础条件、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及落实国家科技改革与发展重大政策成效较好的省(区、市),在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中根据绩效评价结果给予一定倾斜,用于支持其行政区域内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2024年项目投资工作计划样本(二篇)
2024年项目投资工作计划样本(一)坚持投资消费协同拉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力抓好项目投资。
切实加大对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民生工程、藏区发展等领域的投入力度,力争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____亿元以上。
一是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围绕“____”规划和国家重点投向,谋划和筛选一批重大项目。
力争格库铁路、新青川公路、祁连等支线机场、引大济湟西干渠、三江源二期等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抓住三江源生态保护区调规的政策机遇,加快推进水电资源项目开发。
特别是要加紧谋划____个投入和产出上百亿元的重大项目。
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的良好格局。
二是千方百计统筹项目建设资金。
力争落实____补助及地方财政资金____亿元,各级政府信贷及各行业部门融资____亿元,企业自筹____亿元,争取招商引资、利用外资和社会投资____亿元。
推动银政、银企合作,努力扩大信贷支持规模,争取落实贷款____亿元。
落实鼓励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市政公用、政策性住房、水利工程和电力建设、土地整治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
做好企业发债工作。
三是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初步计划安排重点项目____项。
力争完成投资____亿元以上。
切实做好重大项目建前准备工作,要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的土地、环评、安评、电力、运输等要素条件。
落实项目问责制,严格项目建设程序。
四是优化投资结构。
提高工业投资比重,力争工业投资达到____亿元,增长____%以上。
高新产业投资增长____%以上。
引导非公经济主体加大投资,力争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提高____个百分点。
争取藏区、社会事业、民生领域以及三产投资有新的增长。
五是继续加大地质勘查力度。
计划投入地质勘探资金____亿元,加快推进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努力把建设成为国家战略资源接续地。
促进消费需求增长。
提高消费能力,落实国家拟出台的收入分配政策,完善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最低工资标准与经济协同增长机制,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林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SWOT_分析
引言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林州市人民在党的英明领导下,以20世纪60年代建成“人工天河”红旗渠、80年代成为“建筑之乡”,90年代以来积极发展乡镇企业、红色旅游业而闻名遐迩。
新时代的林州市又将生态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理念,谱写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和美太行”的雄伟篇章。
百万林州市人民传承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与时俱进、踔厉奋发,使得红旗渠精神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成为激励林州市人民建设美丽家园的强大精神动力。
尤其是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林州市红旗渠视察,更给林州市人民以极大鼓舞,全市上下正牢记嘱托、勇担使命,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向着“现代化中等城市”阔步前进。
2022年,林州市在全国的发展排位进一步提升,位列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第88位、中国县级市品牌榜第65位、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市)第86位、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第17位、中国社会治理百强县(市)第89位。
荣获2022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优秀城市、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在河南省2021年度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第8位,企业满意度排名第9位。
林州市在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中取得的成绩令人欢欣鼓舞,但不容忽视的是,林州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和解决。
有鉴于此,为了助推林州市县域经济更加蓬勃的发展,需要准确地分析林州市的经济发展形势。
本文拟采用SWOT 分析法,对林州市经济自身的特征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SWOT 分析法是一种最为常用的战略分析方法,是一种可以准确客观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战略工具,通过把单位内外环境所形成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 )四个方面的情况进行总结和概括,制定适宜单位实际情况的经营战略(周宇英,等,2022)[1]。
李文卿在市政府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李文卿在市政府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李文卿(2010年2月22日)同志们:春节一上班,就召开市政府全体会议,一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细化任务,靠实责任,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二是旨在牢牢抓住开年的有效时机,动员组织政府系统全体干部职工,抢抓时间,创新工作,力争今年各项工作实现开门红。
下面,我简要对去年政府工作作一回顾总结,就今年的工作重点及政府自身建设讲几点意见。
一、客观研判工作形势,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过去的一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多种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各县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大决策部署,抢抓机遇,克难攻坚,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政府工作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抓机遇、争项目的意识强。
面对国家扩大内需和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等重大历史机遇,各县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抢抓机遇,主动出击,争投资,争项目,加快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
由于政策吃的透,信息抓得准,机遇把握得牢,去年成为我市历史上争取项目最多、投资增长最快的一年。
一大批项目的到位实施,为扭转经济下滑态势、拉动全市经济增长、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抓重点、保全局的力度大。
在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的同时,坚持抓主抓重,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工业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后续财源建设、旅游产业培育、民生实事、生态环境建设等重点工作,各级明确主办单位和配合单位,全面靠实工作责任,并在“质、量、时”上提出明确要求,排除一切干扰,集中力量,全力攻坚,重点突破,“关中—天水经济区”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培育、商贸物流业发展等事关我市长远发展的各项重点工作都有了实质性的进展,特别是宝天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优化了交通条件。
政府各级领导干部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从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正做到了调查研究在一线,问计于民在一线,破解难题在一线,政府工作重心实现了向重点工作倾斜、向基层基础倾斜、向热点难点倾斜、向督促检查倾斜,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鄂政发[2014]35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正文:----------------------------------------------------------------------------------------------------------------------------------------------------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鄂政发〔2014〕35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促进全省经济稳定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坚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一)凝神聚力推动竞进发展。
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增强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定力,始终保持竞进姿态,在全省上下营造“以发展论英雄”的浓厚氛围。
按照“竞进提质、升级增效”的总要求,牢牢把握市场、绿色、民生“三维”纲要,积极抢抓政策和市场机遇,以扩大有效投资为主抓手,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主战场,着力搞活实体经济,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省政府各部门,各级地方政府负责)二、着力扩大有效投资(二)深入实施省重大专项计划。
对列入计划的20个重大专项480个(类)重大项目,按照“努力向上争取一批、省级资金集中支持一批、引导社会资本促进一批”的原则,层层落实责任,专班专人推进。
加快今年360个省重点项目建设,强化用地、资金等保障,确保顺利推进。
(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相关地方政府负责)(三)确保完成重点领域投资任务。
一是加快信息、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投资。
加快推进第四代移动信息技术(TD-LTE)、宽带网络、“三网”融合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武汉国家级互联网直联点、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支持武汉、黄石等地创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
推进武汉至孝感城际铁路等7个在建铁路项目,麻城至武穴、建始至恩施等37个高速公路项目以及天河机场三期、武当山机场等工程建设,确保2014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110亿元。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常态化管理工作机制(试行)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常态化管理工作机制(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3.11•【字号】云政发〔2022〕13号•【施行日期】2022.03.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常态化管理工作机制(试行)的通知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现将《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常态化管理工作机制(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2022年3月11日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常态化管理工作机制(试行)为进一步聚焦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全面落实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通过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加强重大项目常态化全周期管理,切实提高重大项目建设工作质量和效率,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常态化管理工作机制。
一、树牢大抓项目抓好项目的鲜明导向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就要抓项目,自觉把高质量抓项目作为各地各部门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做细做实前期工作,提高项目质量,精简审批流程,强化要素保障,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加快项目建设,加强协调调度。
突出产业项目,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合作投资项目,延链补链强链及集群发展项目,技术先进、资源节约、排放低的项目,就业容量大、经济效益好、自主研发能力强的项目,强化质量、速度、规模、效益综合考核激励,实现工程量、实物量、投资量“三量齐升”,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责任单位:省直有关部门,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二、完善重大项目生成机制按照建立中长期重大项目库—筛选年度省级重大项目—确定年度“重中之重”项目的方法,分梯次动态审核筛选,分梯次调度推进重大项目。
(一)形成中长期重大项目库。
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的原则,依据国家和省“十四五”规划纲要、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梳理形成一批关系长远发展的项目。
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促进伊犁州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20 0 8
州 情 州 策 研 究
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 促进伊犁帅I 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张锦英 李 杰伟
( 伊犁州统计局 新 疆 伊宁 8 5 0 ; 3 o O 伊犁州党校 新疆 伊宁 85 0 ) 3 0 0 【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 以来 , 特别是 国家实施西 部大开发 以来 , 伊犁 州直 固定资产 投资大幅度增加 , 并对州直经济的快 速发展产 生了深远 的影 响。 文从 改革开放 3 年来 , 本 0 伊犁 州直 固定资产投资变化 的特 点、 对经济的影响、 存在 的问题等方 面进 行了探讨 , 提出 了大固定资产投 资力度 , 促进伊犁州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本 的思路 。
17 年 的 2 4 98 . %上升 到 2 0 年 的 58 %。 4 07 . 9
( ) 资增 长波动起 伏较 大 。17 以来 , 二 投 98年 州直 固定 资产投 资有 7个年份 为 负增长 , 降幅最大 的是 19 , 降 4%, 幅最大 的是 18 , 长 10 波动 幅度 高达 16个 百分 点 , 入 2 世 纪之 后 . 90年பைடு நூலகம்下 6 增 92年 增 4%, 8 进 1 州 直 固定资产投 资增速 加快 , 幅度逐渐 趋缓 ,00年一 20 波动 20 07年 , 幅仅为 2 百分 点 。 波 6个 这一 时期 基础设 施投 资 占总投 资 的平均 比重 为 4 %, 3 最高年 份达 到 5%以上 , 0 因此 其波 动直 接 影 响着 州直 总投 资 的波动
N . 2 o o3 0 8
幅度 ,00年 以来 , 20 基础设 施投 资连 年增 加 , 幅 最高 的是 20 年 , 增 0 1 增长 8% , 幅最 小 的是 20 年 , 0 增 0 7 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投资力度促进伊犁州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双重推动作用。
从生产方面看,增加生产能力是发展生产和创造财富的物质基础,从需求上看,投资既能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刺激经济增长,又能够促进消费品生产发展及市场繁荣。
可以说,没有投资的增长,就没有经济的快速增长。
加大固定资产投资仍然是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州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州直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加,并对州直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州直固定资产投资变化的特点及对经济的影响,发现问题,探讨对策,成为摆在我们面前非常紧迫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改革开放以来,州直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特点(一)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州直固定资产投资仅为0.32亿元,到198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亿元,1990达到2.4 亿元,2000年西部大开发实施的当年,固定资产投资额高达17.3亿元,一年的投资相当于过去十几年投资之和。
特别是近几年高速公路、铁路、电站、干渠、水库等一大批大型基础设施开工兴建后,州直固定资产投资不论是投资规模还是增长速度均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04年州直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亿元,今年则突破了100亿元, 2007年与1978年相比,州直的固定资产增长了341倍,年均增长22.27%,特别是2000年西部大开发以来,州直固定资产投资进入增长最快的时期,八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4亿元,年均增长30.06%,比全疆同期平均水平高出 12.93个百分点,总投资额由2000年的全疆第八位提高到2007年的全疆第五位,占全疆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由1978年的2.44 %上升到2007年的5.89 %。
(二)投资增长波动起伏较大78年以来,州直固定资产投资有7个年份为负增长,降幅最大的是1990年,下降46%,增幅最大的是1982年,增长140%,波动幅度高达186个百分点,进入21世纪之后,州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波动幅度逐渐趋缓,2000年—2007年,波幅仅为26个百分点。
这一时期基础设施投资占总投资的平均比重为43%,最高年份达到50%以上,因此其波动直接影响着州直总投资的波动幅度,2000年以来,基础设施投资连年增加,增幅最高的是2001年,增长80%,增幅最小的是2007年,增长4%,波动幅度为76个百分点,与州直固定资产投资的波动幅度基本吻合。
(三)投资主体多元化日趋明显,但国有投资仍居主导地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州直建设领域的多元投资主体日趋明显,现已逐步发展为国有、集体、股份制、私营个体等多种投资主体全面发展的格局。
国有经济投资比重大幅下降,但主导地位并未改变。
三十年来,州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比重从78年的99.4%下降到07年的60.7%,国有经济累计完成投资328亿元,占全社会累计投资的61.77%,国有经济投资保持着年均增长20.25 %的较快增长速度,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基本同步,是推动州直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集体经济投资比重很小,增长趋势不明显。
78年以来,州直的集体经济投资规模虽有一定程度的扩大,但发展缓慢,占全州投资比重最高时为33.2%,最低时只有0.3%,且近三年投资已连续不足亿元。
三十年来,集体经济累计完成投资21.51 亿元,比重仅为4.05%。
其他经济类型投资异军突起。
以股份制经济、民营个体经济为代表的其他经济类型投资近年来发展迅速,其他经济类型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由82年的0.035亿元增至07年的42.47亿元,比重由82年的6.63%,上升为07年的38.97%。
比重上升了32个百分点,年均增长32.85%。
(四)投资结构有所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
投资结构有所改善。
随着设施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第一产业投资比重有所上升。
2000-2007年,州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6.0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5.82亿元,占3.39%,第二产业完成125.47亿元,占26.92%,第三产业完成324.77亿元,占69.68%。
虽然州直各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均有大幅度增长,但是从各产业投资增长速度看,第一产业年均增长37.34%,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投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9%和30.2 %,从而使得州直第一产业投资比重有所上升;随着生态立州、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进一步推进,二、三产业内部投资结构日趋合理。
2000-2007年,州直采矿业投资比例由不足1%,上升至20%左右,电力投资比例则由70%以上下降至25%左右,制造业由不足30%,上升至50%以上。
另外,三产中的旅游业、市场、物流仓储等投资比例均有较大增长。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进一步加大。
自2000年以来,州直投资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是强化了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2000年至2007年,农业投资增长了8.2倍,水利投资增长了34.6倍,交通运输等投资增长了14.5倍,电力工业增长1.6倍。
(五)地方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房地产投资成为地方投资亮点进入二十一世纪,州直地方投资规模快速扩增,由2000年的15.53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67.74亿元,年均增长23.42 %,并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大型工业项目增多。
随着近几年州直投资环境的改善和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一大批大企业、大集团进驻州直各个县市的各个领域,有力的带动了州直地方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增强了经济增长后劲;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迅速升温。
房地产开发投资8年累计完成59.37亿元,占地方累计投资的12.64%,年均增速达33.29%。
二、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根据经济学中的有关理论,投资与GDP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农牧民人均收入增长等存在显著相关。
由于计算方法和指标口径的限制,目前还不能精确地计算出州直投资对上述经济要素的拉动作用,但是根据自治区及其他省市的相关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其中的规律和趋势。
在我区,八十年代,投资每增长1%,可带动GDP增长1.0039%,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0.718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0.6237%,九十年代,投资每增长1%,可带动GDP增长0.9167%,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0.926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0.6151%,进入2000年以后的近五年,投资每增长1%,可带动GDP增长0.8%左右,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1.2%左右,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0.5%左右。
由此可以看出,投资对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收入等经济要素的增长所起的作用,虽然分阶段看呈递减趋势,但一直是相当突出的。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欠发达的国家或地区通过较高的投资率将具有比发达国家或地区更快的经济增长。
伊犁州直作为在全疆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州,投资对GDP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农牧民人均收入增长以及财政收入、就业等的拉动作用只会大于全疆平均水平。
用全疆的平均数值来推算,要完成今年州党委工作会议上提出“十一五”后三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即生产总值到2010年达到350亿元,年均增长14%,投资增长必须要保持在17.5%以上,因此,今后相当一段时间,投资都将是州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
三、州直固定资产投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资金不足长期以来,州直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全疆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虽然突破了百亿元大关,但是占全疆的比重仅为5.9%,总体规模一直不是很大,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资金短缺。
2000年以来,州直地方项目固定资产累计投资336.57亿元,其中国家预算资金66.91亿元,占19.9%,信贷资金47.83亿元,占14.2%,自筹及其他资金221.83亿元,占65.9%,也就是说,州直地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主要靠自筹和其他资金,这种局面今后还将继续,因为就目前州直地方财力和金融机制来说,前两项资金很难有较大提高,而州直企业现有的经济实力和技术装备水平,如果不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自筹及其他资金始终保持65%以上的投资比例是十分困难的。
(二)投资结构不合理合理的投资结构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前提,也是提高投资效益的主要途径。
近30年来,州直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合理状况一直未能根本改变。
农业投入比例及总量都较小。
近年来,农业投资比例虽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是上升幅度一直不够理想。
2000—2007年,州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6.0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15.82亿元,占3.3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25.47亿元,占26.9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24.77亿元,占69.68%。
特别是近十年,第一产业投资在总投资中的比重一直徘徊在2-4%之间,要真正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实现新突破,农业投资的力度必须加大。
第二、第三产业投资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
虽然近几年第二产业内部投资结构渐趋合理,但是制造业投资比例连续2年下滑的情况必须引起关注,因为制造业附加值高,又是财税的主要来源,长期投资比重过低,必然影响到州直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三产业中旅游等新兴产业投资与我州经济发展目标要求有很大差距。
另外,整体规划缺失,低水平重复投资建设,也是影响州直投资结构不够合理的重要因素。
四、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促进州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一)加快发展必须抓住投资不放松。
2008年州党委工作会议确定了“十一五”后三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特别提出了要在新农村建设、新型工业化建设、旅游开发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等方面有新突破。
目前州直无论是设施农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工业发展水平、对外开发程度都比较落后,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必须通过加大投资实现州直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
前面我们已经粗略估算过,GDP要保持14%的增长速度,投资增长必须要保持在18%以上。
保持适当的投资规模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2000年以来,州直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了3.6倍,但是2007年财政自给率也仅为34.3%,我们仍属于一个地方财力严重不足的地州。
从这几年州直地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上看,65%以上来自自筹及其他资金。
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鼓励和发展民间投资,实施“多极支撑”的投资策略,是目前州直保持一定投资规模的主要保障。
促进投资快速增长,一是要通过进一步开放投资领域,放松市场准入限制,充分调动民间和社会各方面投资的积极性,让民间资本大规模的进入投资领域;二是加快建设和培育资本市场,充分利用各种资本市场融资手段,拓展融资渠道,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三是通过政策引导,激活滞留在银行的巨额资金,使之发挥应有的资本增值效应;四是完善工业园区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企业集团来园区投资办厂,努力培育一批发展前景好、经济效益稳、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使州直各个工业园区成为项目投资的最佳地,地方工业经济发展的样板;五是不断提高招商引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