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卫生歌》 《养生歌》
孙真人卫生歌:养生长寿歌
孙真人卫生歌:养生长寿歌孙思邈的《养生歌》(即《孙真人卫生歌》),不违惰性之欢,而俯仰可从;不弃耳目之好,而顾盼可行。
易则易之,简则易从,此乃一难得的养生瑰宝,是中老年朋友延年益寿的指路明灯。
孙思邈“博极医源”,曾著有《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福寿论》、《摄养枕中方》、《孙真人卫生歌》等,为我国医药发展和养生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孙思邈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因此,他在自己所写的两部巨著中,均冠以“千金”二字。
他告诫人们,要珍重生命,深刻理解生命的价值。
他写的《养生歌》第一句就说:“天地之间人为贵。
”他告诉世人:“箕裘五福寿为最。
”这五福之中“寿”列第一位,是人生中最值得珍重的。
善待生命是《养生歌》的主题歌,正如孙思邈在《摄养枕中方》中所说:“天有盈虚,人有安危,不自慎不能济也。
”他还说:“养生之士,不知自慎,未足以论养生之道也。
故以自慎为首焉。
”可见,养生首先要讲究“自慎”。
所谓“自慎”,就是慎重对待自己的生命质量。
简而言之,就是“自主健康”。
衰老、疾病是人体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自慎”就不足以抵抗。
孙思邈在《养生歌》中说:“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并大醉。
三者若还有一焉,须防损失真元气。
”孙氏在《摄养枕中方》讲了人生不慎带来的严重后果。
他说:“养生者失去忧畏,则心乱而不治,形燥而不宁,神散而气越,志荡而意昏。
应生着死,应存着亡,应成着败,应吉着凶。
”因此,养生者首先要重视“自慎”。
我们应从珍重生命的“自慎”的角度,深刻理解《养生歌》的精髓。
《养生歌》全面讲述了养生之道。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两部著作中,提出了养性十法:一曰吝神,二曰惜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论,六曰饮食,七曰房事,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
《养生歌》从10个方面对长寿经验做了精辟的论述,介绍了延年之术,却病之方。
其内容丰富,知识广博,议论详审,读后使人收获多多、益处多多。
《养生歌》论修身养性之道,述保精惜气之方,言永年夭生之理,明弃私去欲之义,议论警策而切实,语言浅近而易晓。
孙思邈真人卫生歌
孙思邈真人卫生歌
天地之间人为贵,头像天兮足像地;父母遗体宜保之,箕畴五福寿为最。
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并大醉;三者若还有一焉,须防损失真元气。
欲求长生先戒性,火不出兮神自定;木还去火不成灰,人能戒性方延命。
贪欲无穷损却精,用心不已走元神;劳形散尽中和气,更复何能保此身。
心若太耗耗则竭,形若太劳劳则歇;神若太伤伤则虚,气若太损损则绝。
世人若知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
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闲;秋呬定收金肺润,冬吹肾水得平安。
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常呼脾化餐;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
发宜多梳气宜练,齿宜频叩津宜咽;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揩摩常在面。
君子之人守斋戒,心旺肾衰宜切记;常令充实勿空虚,日食需当去油腻。
太饱伤神饥伤胃,太渴伤血并伤气;饥餐渴饮勿太过,免致膨胀伤心肺。
醉后强饮饱强食,未有此生不生疾;人资饮食以养身,去其甚者自安适。
食后须行百步多,手摩脐腹食消磨;夜半云根灌清水,丹田浊气切须呵。
坐卧切防脑后风,闹内入风人不寿;更兼醉饱卧风中,风才一入成灾咎。
养体须当节五辛,五辛不节损元神;莫教引动虚阳发,精竭神枯定丧身。
恩爱牵缠不自由,利名萦绊几时休;放宽些子自家福,免致中年搔白头。
顶天立地非容易,饱食暖衣宁不愧;思量无以报洪恩,早暮焚香谢天地。
身安寿永事如何,胸次平夷积善多;惜命惜身兼惜气,请君熟参卫生歌。
药王养生歌十三法智慧
药王养生歌十三法智慧药王养生歌十三法智慧提要:孙思邈,是中国古代著名医药学家,亦是养生的实践家。
相传他活到141岁才仙游,百余岁时犹视听不衰,神采甚茂,可谓古之聪明博达长寿者也。
孙思邈少时日诵千余言,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佛教经典。
隋文帝时曾推拒当官。
及唐太宗即位,召诣京师,叹其容色甚为年少,故知老先生为有道者,诚可尊重。
他注有《老子》、《庄子》,撰有《千金要方》、《福禄论》和《摄生真录》等。
一、药王孙思邈养生卫生歌:天地之间人为贵,头像天兮足为地。
父母遗体宜保之,箕畴五福寿为最。
卫生切实知三戒,大欲大怒并大醉。
三者若还有一焉,须防损失真元气。
欲求长生先戒性,火不出兮神自定。
木去火兮不成灾,人能戒性方延命。
贪欲无穷亡欲精,用心不已走元神。
劳形散尽中和气,更复何能得此身。
心若太费费则竭,行若太劳劳则怯。
神若太伤伤则虚,气若太损损则绝。
世人欲知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
春嘘名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闲。
三焦喜嘻除烦热,四季长呼脾化餐。
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犹胜保身丹。
发宜多梳气宜练,齿宜常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揩摩常在面。
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咸。
夏要增辛减欲苦,秋辛可省便加酸。
季月少咸甘略戒,滋味偏多病相连。
若能全减身康健,自然五脏保平安。
春寒莫放绵衣薄,夏日汗多无病难。
秋冬衣冷渐加添,莫待病时才服药。
太饱伤神饿伤胃,太渴伤血并伤气。
饿餐渴饮勿太过,免致膨胀伤心肺。
醉后强饮勿太过,未有此身不成疾。
人资饮食以养身,去其甚者自安适。
食后徐行百步多,手磨脐腹食消磨。
夜半灵根灌清水,丹田浊气切须呵。
饮酒可以陶性情,太过饮多防有病。
肺为华盖倘受伤,咳嗽劳神能损命。
坐卧防风吹脑后,脑内入风人不寿。
更兼醉饱卧风中,风入五内成实咎。
身安寿永事如何?胸次平夷积善多。
惜命惜身兼惜气,请君熟玩卫生歌。
二、孙思邈养生十三法:1、发常梳: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
早晚各做10次。
孙思邈养生“三少歌”
2012.5/FOR YOUR HEALTH 养生益寿/养生有道唐代名医孙思邈活了101岁,在那个时代确实属于罕见的高寿老人。
有人问他长寿的秘诀,他写了一首“三少歌”作为回答: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里食少;自然睡少。
依此三少,神仙诀了。
第一少,口中言少,心中事少。
可以用苏东坡的一句诗来加以解读:“安心是药更无方”。
早在几千年前,祖国医学就用“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对人的感情情绪进行了精辟的概括。
情绪作为人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因客观外界事物的不同反应而产生。
在正常情况下,并不会引致疾病,但是,若出现烦恼不断、急躁不安、思虑重重、终日忧虑等剧烈波动的情绪,就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因此,平时保持心情舒畅,心平气和,尽量减少或抑制不良的精神刺激和过分的情绪冲动,做到“言少”、“事少”,是争取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环节。
第二少,腹里食少。
不仅包括进食要少,要有节制,而且包括膳食中脂肪的含量也要少。
脂肪摄入过多,不仅会抑制食欲,导致消化不良,而且能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许多疾病的发生。
第三少,自然睡少。
是老年人随着年岁增长必然出现的生理现象。
婴幼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不成熟,不易保持大脑的兴奋性,所以需要的睡眠时间最长。
成年人虽然已发育成熟,但由于精力和体力的大量消耗,也需8小时的睡眠进行修复。
老年人由于各种机能减退,新陈代谢降低,有6小时的睡眠就可以了。
老年人如果睡眠时间过长,反倒不利于身体健康。
简而言之,如果你能坚持做到上述三少,就是传说中的神仙也一定会羡慕你的。
(编辑林妙)孙思邈养生火纯青的地步。
如果是自己在家护肝、养肝,最好是用药膳食疗的方法。
下面推荐几款药膳,可在春季保肝养肝时选用。
1.补益气血法:对气血亏虚、视物不清、面黄肌瘦、贫血、全身浮肿者有一定效果。
猪肝鸡蛋羹:猪肝10克,鸡蛋2个,豆豉20克,葱白适量。
将猪肝切成薄片,用盐腌片刻;把鸡蛋捣烂,与淡豆豉、淀粉搅拌,然后一同放入沙锅中煮开,放入葱白,一沸即可。
孙思邈《卫生歌》《养生歌》
孙思邈《卫生歌》《养生歌》(孙思邈)天地之间人为贵,头像天兮足像地。
父母遗体(1)宜保之,萁裘(2)五福(3)寿为最。
卫生(4)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并大醉。
三者若还有一焉,须防损其真元气。
欲求长生须戒性(5),火不出兮神自定。
木还去火不成灰,人能戒性延性命。
贪欲无穷亡却精,用心不以失元神。
劳行散尽中和气,要杖何能保此身。
心若太费费则竭,形若太劳劳则怯。
神(6)若太伤伤则虚,气若太损损则绝。
世人欲识卫生道,喜乐有常嗔(7)怒少。
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
春嘘(8)明目夏呵心,夏呵(9)清心火自闭。
秋呬(10)定收金肺润,冬吹(11)肺肾得平安。
三焦嘻(12)却除烦热,四季常呼脾化餐。
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13)。
发宜常梳气宜炼,齿宜频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修昆仑(14),双手揩摩常在面。
春月少酸宜食甘(15),冬月宜苦不宜咸(16)。
夏日增辛减却苦(17),秋月辛省便加酸(18)。
季月少咸甘略戒,自然五脏保平安。
若能全减(19)身健康,滋味偏多五病难。
春寒莫放棉衣薄,夏月多汗须换着。
秋冬衣冷渐加添,莫待病生始服药。
惟有夏月难调理,伏阴在内忌冰水。
瓜桃生冷宜少食,免致秋冬成疟疾。
君子之人守斋戒(20),心旺肾衰宜切忌。
常令充实勿空虚,日食须当去油腻。
大饱伤神饥伤胃,大渴伤血并伤气。
饥食渴饮勿太过,免致膨脝(21)伤心肺。
醉后强饮饱强食(22),末有引身不生疾。
人资饮食以养生,去其甚者将安适。
食后徐行百步多,手搓脐腹食消磨。
夜半灵根灌清水(23),丹田(24)浊气切须呵。
饮酒可以陶性情,大饮过多防有病。
肺为华盖(25)倘受伤,咳嗽劳神能损命。
慎勿将盐去点茶(26),分明引贼入肾家。
下焦虚冷令人瘦,伤肾伤脾防病加。
坐卧防风来脑后,脑内如风人不寿。
更兼醉饱卧风中,风寒者体成灾咎。
雁有序兮犬有义,黑鲤朝北知臣礼。
人无礼义反食之,天地神明终不喜。
养体须当节五辛,五辛不节反伤身。
莫教引动虚阳发,精竭容枯疾病侵。
孙思邈的《养生铭》
孙思邈的《养生铭》
陕西省耀县孙家源是我国唐代名医孙思邈的故乡。
当地药王庙前立有一方石碑,上面刻有孙思邈所著的《养生铭》,全文如下: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
神疲心易疫,气弱病来侵。
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亥寝鸣天鼓,寅兴漱玉津。
妖邪难侵犯,精气自全身。
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
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
寿夭休论命,修行在本人。
倘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孙思邈是一位道教信奉者,他极看重人的“精、气、神”,视其为人身三宝。
所以一开篇他就从人的精神及清志来阐述安定人体的内在环境的重要性。
其次,他提出要注意饮食,特别要防止夜间大吃大喝。
所谓“节五辛”,则是“不使五味偏伤”。
他特别提到“漱玉津”,即为早晨醒来,以含舐上下腭,待生津满口时即咽下。
孙思邈养生有道,年逾百岁,仍身强体健,人称“百龄名医”。
中老年人今天重温这篇《养生铭》,对养生亦大有裨益。
孙思邈卫生歌选讲正心诚意喜乐常有
孙思邈卫生歌选讲正心诚意喜乐常有
世人欲知卫生道,喜乐常有嗔怒少。
心正意诚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
每一个人都想知道养生之道,想让自己活得久,殊不知养生之道先养心,先从心态上做起,要“喜乐常有嗔怒少”。
这还真不容易做到,很多人更容易“喜怒无常”。
喜乐要有常,就是要有规律。
当喜则喜,但哪怕再高兴你都得有节制,不能高兴得太过,否则就会乐极生悲。
所以喜乐要有常,怒要尽可能减少。
“心正意诚思虑除”,这个也是有出处的。
“心正意诚”出自《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和;致知在格物。
”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是儒家对个人的不同境界的一个要求。
正心,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心必须正。
若深入理解,就是“身有所忿?猎虿坏闷湔?,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当你对什
么事情有不满的时候,当你心里有所恐惧,有所喜好,有所偏见的时候,都不会安。
当你的心不安,心就不在这里,就像在吃饭的时候,你如果心不在吃饭上,可能吃什么你都不知道它是什么味道。
所以,不管干什么事情,心都要正。
心正身才能正,所以很多疾病也是由于心不正而导致的。
心不正身就不正,气血就不调和,就会有病,养生你就白养。
心正了,思虑就少,烦恼就少,这是养生的根本。
孙思邈养生铭及译文
孙思邈养生铭及译文孙思邈的养生铭怒甚偏伤气,思虑太伤神。
神疲心易役,气弱病来侵。
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亥寝鸣天鼓,寅兴嗽玉津。
妖邪难侵犯,精气自全身。
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
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存。
寿夭休论命,修行在本人。
倘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大医药学家,他少年时因病学医,熟读经史百家,著有不朽传世之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各30卷,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后世尊为“药王”。
孙思邈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养生有道,年逾百岁之上,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中的老寿星。
在陕西省耀县孙家塬的药王山上,后世立有一百多块石碑,其中一方刻有孙思邈所著“养生铭”,是养生保健的至理名言。
中医学把“精、气、神”视为人生“三宝”,认为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必须“惜气”、“安神”重视保养。
所以,孙思邈在“养生铭”中首先提出不能“怒而伤气”和“思虑伤神”,以免气机紊乱,血脉失和,脏腑功能失调,而致百病杂生。
孙思邈尤重视精神调养,认为一个人平时应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尽量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勿使悲欢过极,以免出现“悲能伤肺”、“大喜伤心”的局面。
孙思邈还指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面。
所以生活起居一定要有规律,要注意节制饮食,保持膳食平衡。
特别要防止夜间大吃大喝和酒醉,以免引起停食、消化不良或伤胃、伤肝等不良后果。
在生活习惯上,要注意少吃刺激性食物,更不可偏食,这就是养生铭中“节五辛”的含义。
所谓“亥寝鸣天鼓”,即临睡前(晚间9~11点钟)要叩齿36次,“寅兴漱玉津”是指早上(凌晨3~5点钟)醒来应以舌搅上下腭数十次,待津生满口时可咽下。
上述两种导引法在唐代以前的医疗保健书籍中经常提到,具有保津和固齿的功能。
孙思邈认为,每个人只要重视养生保健,就能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能有效防止“神疲心易役,气弱病来侵”的身体“未病”状态。
孙思邈在“养生铭”中最后指出,能否健康长寿,主动权其实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绝不是命里注定的。
孙思邈养生法
闭目养生十三法。
1、闭目养心:在日常诸事纷扰、头昏脑胀时,找一清静之地,正襟危坐,双目闭合,眼睑下沉,调匀呼吸,意守丹田。
良久则头脑清醒,心平气和,心静如水,烦恼渐渐消失,进入静谧祥和状态,机体阴阳气血通达顺畅,心理平衡,情绪愉悦,头脑清晰,浑身轻松。
2、闭目降气:凡遇愤愤不平或遭受屈辱,于暴躁难捺之时,要理智地控制情绪,离开是非之地,闭目思量。
同时用自己的双手食指轻轻压在眼睑上,微微揉搓,到眼珠发热发胀,便觉胸膛闷塞顿开,肝火胃气下降,躁怒平息,心情和缓。
3、闭目行悦:在忧郁悲伤、失望空虚、心烦意乱之时,退避静舍,闭目独坐,尽量默忆,想象以往得意欢愉之事,即会觉得心神平衡,悲伤烦乱之情就会逐渐消失。
4、闭目卧思:人有三种思维方式:第一为睁眼思维方式,第二为梦境思维方式,第三即是闭目思维方式。
闭目思维是一种临界思维“现象”,即卧而不寐,闭目臆想联翩。
在这种思维状态下,大脑排除了外界的干扰,又处于充血、充氧状态。
如此,可促使大脑细胞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以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5、闭目消食:吃完饭后闭目休息10~30分钟,再去睡午觉、散步或是做别的事情。
这对肝脏的保养,尤其是对有肝病的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人们吃完饭(尤其是午饭,因为吃的一般都比较多)后,体内的血液集中到消化道内参与食物消化,如果再行走、运动,血液就会有一部分流向手足,此时,流入肝脏的血流量就要减少到50%以上。
如果肝脏处在供血量不足的情况下,正常的新陈代谢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对肝脏的损害。
6、闭目赏乐:你可以常常闭目听一些自己喜爱的音乐和戏曲。
优美的旋律可增进大脑活动,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使人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对身体健康十分有益。
7、闭目解乏:劳逸结合对老年人来说十分重要,当身体劳动累了,或读书、看报、写字疲乏的时候,不妨闭目静养片刻,这对迅速恢复精力和养生保健都大有益处。
8、闭目释烦:常言道:“眼不见,心不烦。
”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说说孙思邈“四少歌”和“卫生歌”的养生
说说孙思邈“四少歌”和“卫生歌”的养生
贾佩琰
【期刊名称】《家庭中医药》
【年(卷),期】2015(0)8
【摘要】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被后人尊为"药王",又被称为"孙真人",他不仅对医学有着卓越贡献,同时对养生也有系统的理论。
他的《四少歌》云: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里食少,自然睡少。
依此四少,神仙可了。
这首四少歌流传很广,成为历代养生学家的座右铭。
头两句"口中言少,心中事少",意思是少开口.言多伤气,且祸从口出,会招惹是非;目不妄视,心中无杂事,多闭目养神,使元气不外泄,心神不受干扰,这当然有利于健康。
第三句"腹里食少",指吃饭要有节制,如果饮食不节,就会影响人体正常机能。
晋代张华的《博物志》就主张少食,他说:"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总页数】2页(P72-73)
【作者】贾佩琰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孙思邈养生系列之七节欲修行,宁静养元——孙思邈的养生铭与卫生歌
2.孙思邈的“四少”养生法
3.“卫生歌”、“养生延寿论”中起居饮馔养生行为探析
4.孙思邈的"四少"养生法
5.从孙思邈的《卫生歌》说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孙思邈养生歌诀
孙思邈养生歌诀“ 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咸。
夏月增辛聊减苦,秋来辛减少加酸。
冬月大寒甘略戒,自然五脏保平安。
若能全减身健康,滋味能调少病缠…… 唯有夏月难调理,伏阴在内忌冰水。
瓜桃生冷宜少餐,免致秋来生疟痢…… 常令肾实不空虚,日食须知忌油腻。
太饱伤神饥伤胃,太渴伤血多伤气。
饥餐渴饮莫太过,免至膨胯损心肺。
醉后强饮饱强食,去此二者不生疾。
人资饮食以养生, 去其甚者自安逸。
食后徐行百步多,手摩脘腹食消磨。
夜半灵根灌清水,丹田浊气切须呵。
饮酒可以陶性情,剧饮过多防百病。
肺为华盖倘受伤,咳嗽劳神能伤命。
慎勿将盐去点茶,分明引贼入人家。
”——语出《孙真人卫生歌》谨和五味五味, 是指饮食物的五种滋味, 即酸、苦、甘、辛、咸。
五味可以补益脏腑, 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因其味不同, 对脏腑的作用也有所侧重, 如《素问 ·至真要大论》所云:“ 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 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
” 提出了在生理情况下五味对五脏的影响有主次之分。
五味偏嗜给机体带来的影响:“ 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苦(原作… 甘‟ ,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味过于甘(原作… 苦‟ ,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如:酸味太过,致使肝气偏盛,导致脾气的运化作用受到阻滞。
咸味虽然入肾补肾,但咸味太过则能伤肾。
肾气受损则养骨之气不足,故曰“ 大骨气劳” 。
肾水反侮脾土,脾失健运,肌肉因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减少而消瘦无力。
苦味入心,然其太过则损伤心气, 心主血脉、主神志的功能必受影响, 故有心跳急促及烦闷之症。
甘味入脾, 既可补脾, 太过则可伤脾, 所以脾气因滞碍而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濡养于全身。
脾与胃同居中焦,升降相因,纳运配合,如若脾气不能升运,必然对胃气之纳降产生负面影响, 使胃气的纳降迟滞, 浊气滞留而生胀满。
孙思邈【卫生歌】
《孙真人卫生歌》(孙思邈)天地之间人为贵,头象天兮足象地,父母遗体宜保之,箕裘(1)五福(2)寿为最.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并大醉,三者若还有一焉(3),须防损其真元气.欲求长生先戒性,火不出兮神自定.木还去火不成灰,人能戒性还延命.贪欲无穷忘却精,用心不已失元神.劳形散尽中和气,更信何能保此身.心若太费费则竭,形若大劳劳则怯,神若大伤伤则虚,气若大损损则绝.世人欲识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3)少,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春嘘(4)明目本扶肝,夏呵(5)心火可自闭,秋呬(6)定收金肺润,冬吹(7)肺肾得平安,三焦嘻(8)却除烦热,四季常呼(9)脾化餐,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10).发宜常梳气宜炼,齿宜频叩津宜咽.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指摩常在面.春月少酸宜食甘(12),冬月宜苦不宜咸(13),夏月增辛减却苦(13),秋月辛省便加酸(14),冬月少咸甘略戒,自然五脏各平安.若能全减身康健,滋味偏多多病难。
春寒莫放绵衣薄,夏月汗多宜换著,秋冬衣冷渐加添,莫待病生才服药。
惟有夏月难调理,伏阴在内忌凉水,瓜桃生冷宜少餐,免致秋未成疟痢.君子之人守斋戒(15),心旺肾衰宜切记.常令充实勿空虚.日食须当去油腻,太饱伤神饥伤胃. 太渴伤血并伤气,饥餐渴饮勿太过,免致膨脝(16)伤心肺.醉后强饮饱强食,未有此生不成疾.人资饮食以养生,去其适者自安适.食时徐行百步多,手摩脐腹食消磨.夜半灵根灌清水(17),丹田(18)浊气切须呵.饮酒可以陶性情,大饮过多防有病.肺为华盖(19)倘受伤,咳嗽劳神能损命.慎勿将盐去点茶,分明引贼入肾家.下焦虚冷令人瘦,伤肾伤脾防病加.坐卧切防脑后风,脑内入风人不寿.更兼醉饱卧风中,风才一入成灾咎.雁有序兮犬有义,黑鲤朝北知臣礼,人无礼义反食之,天地神明俱不喜.养体须当心五辛,五辛不节反伤身,莫教引动虚阳发,精竭容枯病渐侵.不同在家并在外,若遇迅雷风雨至,急须端肃敬天威,静室收心须少避,恩爱牵缠不自由.利名萦绊几时休,放宽些子自家福,免致中年早白头.顶天立地非容易,饱食暖衣宁不愧.思量无以报洪恩,晨夕焚香频仟悔.身安寿永福如何,胸次平夷积善多.借命惜身兼借气,请君熟玩卫生歌.(注释)(1)箕裘:《礼记》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孙真人《卫生歌》原文及解析
孙真人《卫生歌》原文及解析孙思邈,又称孙真人,唐朝人,被称为“药王”,活到了141岁,这么长的寿命,证明他是真正得养生之精髓的,孙思邈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掌握了养生之道,悉心保养,寿达天年是没有问题的。
卫生,是护卫生命、延年益寿的意思。
天地之间人为贵,头象天兮足象地。
父母遗体宜保之,箕畴五福寿为最。
在天地之间,以人为最贵。
为什么呢?这是天地所钟的表现。
天地间万物都是阴阳二气转化而来,得气之至和者为人,得气之偏盛者为禽兽,得气之微者为植物。
这个“象”是象形的象,人生成这样是取象于天地。
头是圆的脚是方的,就是取象于天圆地方。
有人会问,地球不是圆的吗,怎么是方的呢?这个方是说地划成形之方。
人身和天地,是同步和同构的关系,比如天地分阴阳,人体也分阴阳,天地有升降,人体也有升降,天地有日夜,人体也有作息。
我们理解了天地,也就理解了人体的运行,如果能控制身体和天地的运行相同步,就能法于阴阳,合于术数,这是养生最基本的总原理。
我们得父精母血而来,父母生了我们,我们要把父母给我们的身体保养好。
“箕畴”是指《尚书·洪范》里的九畴,里面讲了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在这五福当中,长寿是最重要的。
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并大醉。
三者若还有一焉,须防损失真元气。
护养生命,一定要牢记三戒,就是大怒、大欲还有大醉。
大怒伤气,大欲伤神,大醉伤精。
牢记这三点之外,还要记住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谨防损失真元之气。
人身得天地中和之气而生,得人身时是元精、元气、元神,也是本身的真精、真气、真神,这是先天而生,一定不要损耗。
欲求长生先戒性,火不出兮神自定。
木还去火不成灰,人能戒性方延命。
想要长生首先要戒除我们的偏邪之性,保持自然清静的状态,不要被外界的邪淫扰乱性情。
广成子说:必清必静,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长生。
庄子说: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薰鼻,困扰中颡;四曰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曰趣心滑心,使心飞扬。
15341长寿歌及其译文_唐朝孙思邈_长寿养生必看190402
长寿歌
唐朝孙思邈
《长寿歌》:“清晨一盘粥,夜饭莫敦促;撞动景阳钟,叩齿三十六;大寒与大热,切莫贪色欲;坐卧莫当风,濒于暖处浴;食饱行百步,常以手摩腹;再三防夜醉,第一戒神嗔;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寿天休论命,修行在各人。
”
《长寿歌》译文:早餐宜清淡,吃粥一碗,晚饭要吃少,不紧不慢,轻松典雅;早晨起床后,要鼓漱吞津,将唾液缓缓咽下,叩齿36次,凝神静气,勿急勿躁;大热与大寒气节,不要贪恋色欲,应减少房事;不要迎风坐卧,应避免冷风直吹,以防伤风,多采取暖浴(温水、温泉、日光浴等)的方式,沐浴全身,舒筋活络;饭后稍息,然后适当散步,并用手按摩腹部以助消化;晚餐应少喝烈酒,更不能喝醉,要力戒暴怒,避免伤神;注意调心安神,陶冶性情,保持心平气和,真气长存;一个人寿命的长短,不是命中注定,而在于个人善加修行。
孙思邈活到102岁,父母遗传固然重要,但善于养生修行更是其长寿要诀,值得一学。
孙思邈(约公元581——682年),享年102岁,是我国隋唐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他一生以悬壶济世为业,被尊为“药王”。
“药王”注重“修身养性”,在撰写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多处专论“养性”。
其流传于世的“卫生歌”、“养生铭”、“摄养论”、“长寿歌”等脍炙人口,为历朝历代养生者所喜爱。
节欲修行,宁静养元——孙思邈的养生铭与卫生歌
70快乐养生 2012.07唐代名医孙思邈所撰《孙真人养生铭》、《孙真人卫生歌》流传较广,影响颇大。
但两者均不见于《千金药方》或《千金翼方》,而后世某些道家著作或养生著作却有所转载。
下面选录明代胡文焕辑《类修要诀》(养生著作)所转载的上述两首养生歌诀。
先介绍《孙真人养生铭》:怒盛偏伤气,思多太损神;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萦。
勿使悲伤极,当令饮食均。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夜静鸣天鼓,晨兴漱玉津;妖邪难犯己,精气自全身。
若要无诸病,常须节五辛。
安神当悦乐,精气保和纯。
寿夭休论病,修行本在人。
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这是孙思邈用五言诗歌形式所撰写的养生格言,全文20句,共计100字。
语言简明易晓,用不着多作解说。
其中有些语句高度概括和凝铸着颐养之道,的确值得反复玩味和铭记。
诸如“怒盛偏伤气,思多太损神”,“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安神当悦乐,精气保和纯”,“寿夭休论病,修行本在人”等,这些都是养生真理,不但必须牢记,而且应当成为日常生活的指南。
倘能照着去做,即可“平地自朝真”,也就是由普通人变成精于养生之道的长寿真人。
至于“若要无诸病,常须节五辛”,就是要区别情况对待了。
所谓五辛,系指5种具有辛辣刺激气味的蔬菜,一般指韭、薤、葱、蒜、芫荽之类。
现今知道,这些蔬菜大多很有益于健康,可以常食;只有在患眼目疾病或皮肤病及汗腺气味较浓等疾病时,应当少吃或不吃。
在此,再将《孙真人卫生歌》选录如下:天地之间人为贵,头象天兮足象地。
父母遗体能宝之,洪范五福寿为最。
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并大醉。
三者若还有一焉,须防损其真元气。
欲求长生先戒性,火不出兮神自定。
木还去火不成灰,人能戒性还延命。
贪欲无穷忘却精,用心不已失元神。
劳形散尽中和气,更信何能保此身。
心若太费费则竭,形若大劳劳则怯,神若大伤伤则虚,气若大损损则绝。
世人欲识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
春嘘明目本扶肝,夏呵心火可自闭,秋呬定收金肺润,冬吹肺肾得平安。
四季养生六字诀——孙思邈卫生歌
四季养⽣六字诀——孙思邈卫⽣歌
四季养⽣六字诀——孙思邈卫⽣歌
春嘘明⽬本扶肝,夏⾄呵⼼⽕⾃闲。
秋呬定收⾦肺润,冬吹肾⽔得平安。
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常呼脾化餐。
切忌出声闻⼝⽿,其功尤胜保⾝丹。
“嘘、呵、呬、吹、嘻、呼”六字诀养⽣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种养⽣⽅法,为吐纳法,通过六字的不同发⾳⼝型,唇齿喉⾆的⽤⼒不同,以牵动不动的脏腑经络⽓⾎的运⾏。
春天要多“嘘”。
⽤嘘这种⽅式来吐⽓,以通肝。
肝旺于春季,春季要注意疏肝,清肝⽕。
要达到这⼀⽬的,⽤嘘的⽅式吐⽓可以说是最简单有效的。
肝开窍于⽬,此举还有明⽬的功效。
“呵”字诀与⼼相应。
⼝吐“呵”字具有泄出⼼之浊⽓、调理⼼脏功能的作⽤。
⼈们常讲笑呵呵,笑出于⼼。
“呬”字诀与肺相应。
⼝吐“呬”字具有泄出肺之浊⽓、调理肺脏功能的作⽤带有秋天的肃杀的意味,它通于肺,它能帮助肺的肃降,排出肺中的浊⽓。
冬季要“吹”。
就是以发“吹”这个⾳的⽅式来吐⽓,嘴要撮起来,具有泄出肾之浊⽓、调理肾脏功能的作⽤。
冬天最宜于这样做,所以古⼈讲寒则吹之。
⽽且“吹”能去风⽓,还可以温肾。
“嘻”通三焦。
三焦往往多有浮游之热,所以⼝吐“嘻”字有疏通少阳经脉、调和全⾝⽓机的作⽤。
“呼”字诀与脾脏相应。
⼝吐“呼”字具有泄出脾胃之浊⽓、调理脾胃功能的作⽤可以帮助运化。
脾旺于四季,在⼀年四季都可以⽤“呼”这种⽅式来吐⽓。
《养生百字铭》孙思邈
《养生百字铭》孙思邈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
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萦。
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亥寝鸣云鼓,晨兴漱玉津。
妖神难犯己,精气自全身。
若要无诸病,常常节五辛。
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
寿夭休论本,修行本在人。
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孙思邈
孙思邈(581—682年)是唐代中国和世界著名的医药学家、道士,唐朝京兆华原人。
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幼聪颖好学。
周静帝时,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就。
研究炼气,养形,长寿之术。
后隐于终南山。
唐太宗即位,召至京师,授予爵位,固辞不受。
永在民间为百姓治病。
唐永淳元年卒。
寿102岁。
宋徽宗崇宁二年追封为妙应真人。
唐太宗即位召他入京,时年50岁,其容貌,气色,身形,步态如同少年。
孙思邈以德养性,以德养身,德艺双馨,为历代医家和百姓尊崇倍至的伟大人物。
他一生中除在我国医药学方面做出重大贡献之外,应该说还是一位“养生专家”,他本人也因此享年101岁,这样的长寿在我国古代绝对是凤毛麟角!这首《养生百字铭》便是孙思邈养生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孙真人卫生歌:养生秘旨(光绪十九年手录收藏)
孙真人卫生歌:养生秘旨(光绪十九年手录收藏)天地之间人为贵,头象天兮足象地,父母遗体宜宝之,“洪范”五福寿为最。
卫生且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并大醉。
三者若还有一焉,须防损失真元气。
欲求长生须戒性,火不发兮心自定,木能去火不成灰,人能戒性还延命,贪欲无穷忘却精,用心不已失元神,劳形散却中和气,更仗何因保此身。
心若太费费则竭,形若太劳劳则怯,神若太伤伤则虚,气若太损损则绝。
世人欲识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
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冬吹肺肾宁,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
发宜多梳气宜炼,齿宜数叩津宜咽,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揩摩常在面。
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咸:夏日增辛宜减苦,秋来辛减略加酸,季月少咸甘略戒,自然五脏保平安,若能全减身康健,滋味能调无病难。
春寒莫放绵衣薄,夏月汗多宜换着,秋冬觉冷便加添,莫待病生才服药。
唯有夏月难调理,伏阴在内忌冰水,瓜桃生冷宜少餐,免至秋来成疟痢。
心旺肾衰色宜避,养肾固精当节制,常令肾实不虚空,自然强健无忧虑。
大饱伤脾饥伤胃,太渴伤血多伤气,饥餐渴饮莫太过,免致膨伤心肺。
醉后强饮饱强食,未有此身不生疾,人资饮食以养生,去其甚者自安适。
食后徐行百步多,平摩脐腹食消磨。
夜半灵根灌清水,丹田浊气切须呵。
饮酒可以陶情性,剧饮过多防百病。
肺为华盖倘受伤,咳嗽劳神能损命。
慎勿将盐来点茶,分明引贼入人家。
下焦虚冷令人瘦,伤肾伤脾防病加。
坐卧防风来脑后,脑后受风人不寿,更兼醉饱卧风中,风入五内成灾咎。
雁有序兮犬有义,黑鲤朝北知臣礼,人无礼义反食之,天地神明终不喜。
养体须当节五辛,五辛不节反伤身,莫教引动虚阳发,精竭荣枯病渐侵。
不问在家并在外,若遇迅雷风雨大,急宜端肃畏天威,静坐澄心须谨戒。
恩爱牵缠不自由,利名萦绊几时休,放宽些子留余福,免致中年早白头。
顶天立地非容易,饱食暖衣宁不愧,思量难报罔极恩,晨夕焚香频告解,身安寿永福如何,胸次平夷积善多,惜命惜身兼惜气,请君熟玩卫生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思邈《卫生歌》《养生歌》(孙思邈)
天地之间人为贵,头像天兮足像地。
父母遗体(1)宜保之,萁裘(2)五福(3)寿为最。
卫生(4)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并大醉。
三者若还有一焉,须防损其真元气。
欲求长生须戒性(5),火不出兮神自定。
木还去火不成灰,人能戒性延性命。
贪欲无穷亡却精,用心不以失元神。
劳行散尽中和气,要杖何能保此身。
心若太费费则竭,形若太劳劳则怯。
神(6)若太伤伤则虚,气若太损损则绝。
世人欲识卫生道,喜乐有常嗔(7)怒少。
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
春嘘(8)明目夏呵心,夏呵(9)清心火自闭。
秋呬(10)定收金肺润,冬吹(11)肺肾得平安。
三焦嘻(12)却除烦热,四季常呼脾化餐。
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13)。
发宜常梳气宜炼,齿宜频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修昆仑(14),双手揩摩常在面。
春月少酸宜食甘(15),冬月宜苦不宜咸(16)。
夏日增辛减却苦(17),秋月辛省便加酸(18)。
季月少咸甘略戒,自然五脏保平安。
若能全减(19)身健康,滋味偏多五病难。
春寒莫放棉衣薄,夏月多汗须换着。
秋冬衣冷渐加添,莫待病生始服药。
惟有夏月难调理,伏阴在内忌冰水。
瓜桃生冷宜少食,免致秋冬成疟疾。
君子之人守斋戒(20),心旺肾衰宜切忌。
常令充实勿空虚,日食须当去油腻。
大饱伤神饥伤胃,大渴伤血并伤气。
饥食渴饮勿太过,免致膨脝(21)伤心肺。
醉后强饮饱强食(22),末有引身不生疾。
人资饮食以养生,去其甚者将安适。
食后徐行百步多,手搓脐腹食消磨。
夜半灵根灌清水(23),丹田(24)浊气切须呵。
饮酒可以陶性情,大饮过多防有病。
肺为华盖(25)倘受伤,咳嗽劳神能损命。
慎勿将盐去点茶(26),分明引贼入肾家。
下焦虚冷令人瘦,伤肾伤脾防病加。
坐卧防风来脑后,脑内如风人不寿。
更兼醉饱卧风中,风寒者体成灾咎。
雁有序兮犬有义,黑鲤朝北知臣礼。
人无礼义反食之,天地神明终不喜。
养体须当节五辛,五辛不节反伤身。
莫教引动虚阳发,精竭容枯疾病侵。
不问在家并在外,若遇讯雷风雨大。
急须端肃畏天威,静室收心宜谨戒。
恩爱牵缠不自由,利明萦绊几时休。
放宽些子自家福,面致中年早白头。
顶天立地非容易,饱食暖衣宁不愧。
思量无以报洪恩,晨夕焚香频仟悔。
身安寿永福如何,胸次平夷(27)积善多。
惜命惜身兼惜气,请君熟玩卫生歌。
这是一首言语简练,切实可行,琅琅上口,易诵易记的健康宝典:
歌中提到的“嘘”、“呵”、“呬”、“吹”、“呼”、“嘻”,即为吐纳六字诀,也就是孙思邈常用的服气功法。
此法备受道家重视。
经历代发展演变,其口诀为:
肝若嘘时目睁晴,心呵顶上连叉手。
肺知呬气双开弓,肾吹抱取膝头平。
脾呼单托须撮口,三焦客热手双擎。
这正是孙思邈六字诀动练法的精辟概括。
注释:
(1)遗体:父母给予子女的体格。
(2)箕裘:《礼记》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
为箕。
良冶、良弓指善于冶金和造弓的人,意思是儿子往往继承父业。
时因以“箕裘”比喻祖先的事业。
在这里孙思邈以道家的思想,把人的寿命长短也看作是受之于父母,故用“箕裘”表示相继之意。
(3)五福:《尚书.洪范》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攸好德,谓所好者德;考终命,谓善终。
(4)卫生:保护生命。
(5)性:指暴燥的性格。
(6)神:道家指经过修炼后得到的灵气或真气,可以冲出体外。
春嘘、夏呵、秋哂、冬吹及嘻、呼等,是根据季节不同,以不同的调息方法行吐纳、导引之气。
(7)嗔怒:气愤,生气
(8)~(12):春嘘、夏呵、秋呬、冬吹及嘻、呼等,是根据季节的不同,以不同的调息方法吐纳大地之气。
(13)保神丹:并非指实际的方子,而是指保养精神的丹药。
(14)昆仑:人的脑袋。
(15)春日少酸宜食甘:此为春天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春天因为肝木旺,故再多食酸味,可使肝木之气偏亢而伐脾,因此,春天饮食要多吃甜的养脾抑木。
(16)冬月宜苦不宜咸:同样,在冬月之时,不能多吃咸昧,以防水克火,而要多吃点苦味的以养心气。
(17)夏月增辛减却苦:多食苦味可使心气偏亢,而夏季心气本来就偏亢,心气偏亢,则火克金伤肺,故要多吃点辛味以抗心气的克伐。
(18)秋月辛省便加酸:秋季肺金当令,而酸入肝,辛多则金旺克木,故宜食酸以御之。
(19)全减:都少吃。
(20)斋戒:俗说“吃斋”,是提倡以素食为主的养生方法,后被佛家、道家利用,称为“斋戒”。
(21)膨脝:指腹部胀大。
(22)醉后强饮饱强食:酒醉后依然继续喝,吃饱了还要继续吃。
(23)清水:指口中津夜;灵根:指肾;夜半灵根灌清水:指夜半静坐,舌抵上腭,津液口中溢,咽下以补肾气。
(24)丹田:人身脐下三寸处。
(25)华盖:此指肺。
(26)慎勿将盐去点茶:不要把盐放在茶里喝。
(27)平夷:平和坦荡。
孙思邈《养生歌》
天地之间人为贵,头象天穹足免地。
父母遗体宜保之,箕裘五福寿为最。
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并大醉。
三者若还有一焉,须防损失真元气。
欲求长生先戒性,火不出焉神自定。
木还去火不成灰,人能戒
性延性命。
贪欲无穷亡却精,用心不已失元神。
劳形散尽中和气,更仗何能保此身。
心若太费费则竭,形若太劳劳则怯。
神若太伤伤则虚,气若太损损则绝。
世人欲知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
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章去烦恼。
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咽冬吹肺肾宁。
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烦除。
发宜常梳气宜练,齿宜频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指摩常在面。
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成。
夏月增辛不宜苦,秋辛可省但加酸。
冬月少成甘略戒,自然五脏保平安。
若能全减身康健,滋味嗜偏多病难。
春寒莫放锦衣薄,夏月汗多须换着。
秋冬衣冷渐加添,莫待病生才服药。
唯有夏月难调理,伏阴在内忌冰水。
瓜桃生冷宜少食,免至秋来成疟痢。
心旺盛衰色宜避,养精固肾当节制。
常令肾实不空虚,日食欲知忌油腻。
太饱伤神饥伤胃,太渴伤血多伤气。
饥餐渴饮莫太过,免至膨
脖损心肺。
醉后强饮饱强食,去此二者不生疾。
人资饮食以养生,去其甚者自安逸。
食启徐镭百专多,手摩脘腹食消磨。
夜半灵根灌清水,丹田浊气切须呵。
饮酒可以陶情性,拒饮过多防百病。
肺为华盖倘受伤,咳嗽劳神能伤命。
慎勿将盐去点茶,分明引贼入人家。
下焦虚冷令人瘦,伤肾伤脾防病加。
坐卧防风来脑后,脑内入风人不寿。
更兼醉饱卧风中,风入五内成灾咎。
雁有序兮犬有义,黑鲤朝北知臣礼。
人无礼义反食之,天地神明终不喜。
养体须当节五辛,五辛不节反伤身。
莫教引动虚阳发,精竭容枯疾病侵。
不问在家并在外,若遇迅雷风雨至。
急须端肃敬天威,静室收心宜谨戒。
恩爱牵缠不自由,利名萦伴几时休。
放宽些子自家福,免至中年早白头。
顶头立地非容易,饱食暖衣宁不愧。
思量无以报洪恩,晨夕梵香频忏悔。
身安寿永福如何,胸次平夷积善多。
惜身惜命兼惜气,请君熟
记卫生歌。
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教你来养生“药王”孙思邈,著有《千金要方》,相传百余岁时仍耳不花眼不聋。
他的养生方法至今值得借鉴,他是如何养生的呢?戳图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