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
住院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
住院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住院病人跌倒已成为医院常见的安全问题之一。
跌倒不仅会给病人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也会增加医院的护理负担和医疗成本。
对住院病人的跌倒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一、住院病人跌倒原因分析1. 个体因素住院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是发生跌倒的重要原因之一。
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逐渐衰退,视力、平衡能力和反应能力下降,因此更容易发生跌倒。
某些疾病,如中风、骨折等也会导致患者行走变得困难,增加了跌倒的危险性。
2. 环境因素医院的环境也是导致病人跌倒的重要因素。
住院病人通常需要接受各种治疗和监控,医疗器械、输液管道等会增加患者活动的障碍,增加了跌倒的风险。
医院的地面可能会有一些凸起或凹陷,也是患者跌倒的隐患。
3. 药物因素住院病人通常需要接受各种药物治疗,有些药物会引起头晕、视力模糊等不良反应,从而增加了跌倒的风险。
二、护理干预措施1. 评估风险因素在住院病人入院后,护士应该对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包括评估患者的个体因素、环境因素和药物因素,以及患者平衡和脆弱性等方面的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患者的跌倒风险等级,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措施。
2. 定期监测护士应该定期监测患者的生活指标,包括血压、心率、血糖等,同时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意识状态、步态和视力等情况,及时发现异常症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定制个性化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跌倒风险等级,护士应该为患者定制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制定个性化的营养饮食方案、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等,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和平衡能力,减少跌倒的风险。
4. 安全环境建设医院应该加强对医疗环境的管理,保持病房的整洁和干净,及时清理走廊和病房内的障碍物,确保患者出行的安全。
医院还可以在患者床边、卫生间等地方设置一些扶手和防滑地垫,提高患者的行走安全性。
5. 安全警示医院应当在关键位置设置一些警示标识,提醒医护人员和患者注意安全,同时也要教育患者要注意自我保护,避免不必要的跌倒。
住院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
住院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住院病人跌倒是一种常见的不良事件,严重威胁病人的安全和生活质量。
为了更好地保障住院病人的安全,我们有必要对住院病人跌倒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住院病人跌倒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因素:住院病房通常存在一些潜在的环境危险因素,比如地面湿滑、光线暗淡、走道狭窄、家具摆放不当等,这些都增加了病人跌倒的风险。
2. 病人因素:有些病人可能存在一些个人因素,比如年龄大、体力衰退、平衡能力差、意识障碍、肌肉无力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他们的行走能力,增加跌倒的危险。
3.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镇静药物、抗高血压药、抗抑郁药等)可能会引起病人头晕、乏力、视力模糊等副作用,进而导致走动不稳,易发生跌倒。
为了减少住院病人跌倒的发生,我们应采取以下护理干预措施:1. 环境安全:要保证住院环境的干燥、洁净,及时清理地面上的水渍和障碍物,保持光线充足,避免病房拥挤,家具布置合理,为病人提供安全可靠的步行辅助器具。
2. 病人评估:护士应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和意识状态等,对病人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包括平衡能力评估、步态评估、测量血压和视力等,及时发现及处理导致跌倒的风险因素。
3. 药物管理:护士要仔细了解病人所用药物的副作用特点,尤其是那些可能引起意识障碍、乏力和低血压等药物,及时调整剂量或咨询相关医生,并与病人或病人家属进行有效的药物教育,提醒注意防止跌倒。
4. 睡眠管理:合理安排病人的睡眠时间和质量,避免病人过度疲劳和睡眠不足,保证病人精神状态和行走能力,在晚间保证夜间照明,便于病人去卫生间。
5. 护理宣教: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跌倒防范的相关宣教工作,告知病人如何正确使用辅助器具,教育病人遵守医嘱,合理安排行动,禁止擅自离床和行走。
6. 护理干预:对于高危病人,护士要进行密切观察,及时提供援助,帮助病人起床、行走等,必要时使用人工助行器,并与病人家属密切沟通,共同制定和执行护理计划。
住院患者发生跌倒或坠床原因分析及预防干预措施的探讨
住院患者发生跌倒或坠床原因分析及预防干预措施的探讨跌倒和坠床是住院患者常见的不安全事件,增加了患者痛苦,为医院医疗护理活动的开展带来阻碍,本文就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展开分析并阐述相关护理防范措施。
标签:住院患者;跌倒;坠床;护理措施住院患者跌倒/坠床是医院工作中常见的护理安全事件。
不仅导致患者受伤,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会影响护患关系,降低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和满意程度[1]。
一、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分析1 环境因素病房地面湿滑无防滑设施,光线不足或刺眼,路面不平坦,步行途中有障碍物,病床无防护栏,物品放置不合理,卫生间无护手,患者穿着不合身的衣裤、不合适的鞋子等均可导致跌倒、坠床的发生。
2 生理因素2.1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器官功能减退、感觉迟钝、行动迟缓、身体控制能力降低,跌倒/坠床发生的危险度高[2]。
研究发现,65岁以上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危险性与年龄呈正比,80岁以上住院患者有高度发生跌倒/坠床危险[3]。
2.2 体位改变常在患者平卧、下蹲突然站起或长时间站立时发生体位性低血压,黎蔚华等[4]指出,80岁以上老年人发生体位性低血压高于79岁以下老年人,提示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与年龄有关,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时,易发生跌倒。
3 心理因素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没有充分了解,对危险性认识不足,很多老年患者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体力,存在不服老心理,不愿麻烦别人,独自入厕或起身取物等,易导致发生意外。
这与老年人心理特点有关[5]。
4 疾病因素4.1 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中枢神经受损致肢体功能障碍,出现步态改变,抬脚不起,关节活动不灵活,平衡功能失调等[6],均可导致跌倒/坠床发生率增加。
4.2 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绞痛患者因突发性头晕或体力不支时易发生跌倒。
4.3 视觉系统白内障、偏盲、弱视,青光眼、黄斑变性,内耳眩晕症等导致患者视力减退,不能正确判断环境结构及障碍物,增加跌倒的危险性。
临床术后跌倒Ⅳ级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临床术后跌倒Ⅳ级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原因分析1、医护人员方面:宣教力度不够,护士仅在术后首次宣教及晨间查房时告知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之后未进行再次告知,未体现宣教的连续性。
医护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从思想上未引起足够的重视;2、患者方面:依从性较差,想当然的认为自己年轻,走几步路没啥事,只要脚不着地就可以,未遵医嘱严格卧床;3、陪护方面:对疾病风险认识不足,患者既已下床活动,未做到寸步不离有效搀扶;4、巡视方面:巡视病房流于形式,护士只关注患者在不在,未关注到患者床边放置的不知何时购买的拐杖(患者自行购买拐杖放在床旁),对可疑下床活动倾向的辅助器械未引起重视;巡视病房发现患者不在床时,未及时询问患者去向;5、交接班方面:对跌倒中风险患者未做到班班交接;6、宣教方法: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医嘱要求卧床休息,护士宣教次数少、力度弱,只采用单一的口头宣教的方法在术后进行单次简单宣教,患者及陪护在术后还没有完全从手术紧张的情绪中出来,未能第一时间完全掌握宣教内容;7、惯性思维:日常工作及床旁交接班中护士过多关注高龄患者防跌倒的宣教,而忽略对年轻患者的指导;8、法律观念淡薄:“医疗风险无处不在”,护士忽略护理这一特殊的职业特性,对宣教、告知等未能及时签字记录。
整改措施1、增加对患者及陪护防跌倒知识宣教频次,告知其术后绝对卧床的必要性并落实宣教后签字;术后首次及术后各班次交接班应重点关注患者及陪护对防跌倒知识知晓率是否达到100%,提高其依从性。
1、采取多样化宣教模式,将以往跌倒相关案例整理后存入床头平板,让患者及陪护能随时查看相关内容,起到警示作用。
2、手把手教会患者及陪护正确使用便器的方法。
3、护士对患者的跌倒风险进行正确评分,按要求悬挂标识,重点交接班。
4、打破惯性思维理念,不单单只关注高龄患者,依据我院三级质控标准优化科室交接班内容,对跌倒中高风险患者严格落实床旁交接班并做好记录。
5、有效巡视病房,关注患者周边环境,发现危险因素及时提醒并制止;对于暂时不在病房的患者问清楚去向。
住院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
住院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摘要住院病人跌倒是医院常见的意外事件,容易造成病人二次伤害。
本文从病人跌倒的原因、危险因素和常见干预措施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于病人跌倒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和病人的安全。
一、引言住院病人跌倒是指在医院病房内或院内活动中病人发生失足摔倒导致不同程度的伤害。
病人跌倒不仅会导致直接的身体伤害,还会对病人的心理和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加强对住院病人跌倒的预防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分析住院病人跌倒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以期对医护人员有所帮助。
二、跌倒的原因分析1. 病人自身因素病人自身因素是导致跌倒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比如老年人因骨质疏松、腿脚不便、平衡感下降;长期卧床的病人因肌肉无力、体力不支、站立不稳等,都增加了跌倒的风险。
病人可能因轻微头晕、视觉模糊、步态不稳等原因也容易发生跌倒。
2. 环境因素医院病房内的环境因素也是导致病人跌倒的重要原因。
比如地面的湿滑,床边的积水、电线等障碍物,病房内的照明不足等都会增加病人跌倒的风险。
3. 药物因素病人使用的药物也是导致跌倒的一个重要因素。
比如一些镇静、催眠、镇痛等药物会降低病人的警觉性,容易导致跌倒。
4. 医护因素医护人员的工作不当也会导致病人跌倒。
比如在病人行动过程中未及时提供帮助、未按规定使用助行器,甚至是医护人员在搬运病人时的操作不当也可能导致病人跌倒。
三、危险因素的识别为了减少住院病人的跌倒风险,医护人员需要提前识别出病人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
一般来说,以下几类病人有较高的跌倒风险:因为老年病人身体机能下降,容易发生骨折等损伤,因此需要特别关注。
2. 卧床病人因为卧床时间延长、身体逐渐虚弱,行动不便,需要专人协助。
3. 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病人比如帕金森病、中风等患者,因为神经系统的损害,行动不便,需要特别关注。
5. 长期使用药物的病人因为这类病人可能出现意识模糊、视觉障碍等情况,需要特别关注。
住院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
住院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引言住院病人跌倒是医院安全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之一,跌倒不仅可能导致患者受伤,还会增加医院的责任和医疗成本。
对住院病人跌倒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和降低跌倒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住院病人跌倒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一、住院病人跌倒的原因分析1. 病人因素(1) 年龄因素: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下降,特别是平衡和走动能力减弱,容易发生跌倒。
住院老年病人是跌倒的高危人群。
(2) 疾病因素:有些疾病会影响患者的神经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功能,如帕金森病、中风、骨折等,会导致患者步态不稳、肌力下降,增加跌倒的风险。
(3) 药物因素:长期服用镇静安眠药、抗抑郁药、抗心律失常药物等,会影响患者的意识状态、平衡感和乏力,容易导致跌倒。
(4) 行为因素:患者可能由于不自觉或不愿依赖辅助工具或他人帮助,导致在不适当的时候、不适当的地方活动,增加了跌倒的可能性。
2. 环境因素(1) 室内环境:病房内地面湿滑、家具摆放不当、床边设备设置不合理等,都是增加病人跌倒风险的因素。
(2) 光照因素:光线昏暗、过亮或反光等也可能使病人产生视觉干扰,增加了跌倒的危险。
(3) 空间布局:病房过于拥挤、病床之间距离不合适等,也会增加病人行动时的难度和跌倒的风险。
3. 护理因素(1) 护理操作不当:护士在给病人活动时操作不当,比如抱起或移动病人时不注意病人的平衡,导致病人摔倒。
(2) 护理缺位:护士未能及时巡视和发现病人的跌倒风险因素,未及时给予干预,也会增加跌倒的风险。
二、护理干预措施1. 评估病人跌倒风险(1) 采用标准的跌倒风险评估工具,如Morse跌倒评估量表等,对入院病人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及时识别高危人群。
(2) 根据病人的年龄、疾病、药物、行为、环境等因素进行全面评估,了解其跌倒风险的具体原因和程度。
2. 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1) 针对不同的跌倒原因和病人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包括营养、药物治疗、运动锻炼等方面。
住院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
住院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住院治疗。
在住院期间,由于各种原因,部分患者会发生跌倒事件,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负担。
跌倒不仅会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还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对住院病人的跌倒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降低住院病人跌倒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住院病人跌倒的原因分析1. 病情影响:部分患者在住院期间仍然处于病情不稳定的状态,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容易导致跌倒事件的发生。
2. 长期卧床:一些患者因为病情需要长期卧床,导致肌肉萎缩,体力下降,走动能力减弱,容易出现跌倒。
3. 使用药物:一些药物会导致患者出现头晕、昏迷等现象,增加了跌倒的风险。
4. 环境因素:住院病房环境复杂,地面湿滑、障碍物多、光线暗等因素会增加患者的跌倒风险。
5. 身体不适:例如尿急、排便困难等不适会影响患者的行动,增加跌倒的可能性。
6. 护理不到位: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观察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患者的不适症状,也是导致跌倒的原因之一。
二、护理干预措施1. 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行动能力等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日常生活护理、饮食护理等,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动能力。
2. 定期评估:护理人员应定期对住院病人进行跌倒风险评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及行动能力,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减少跌倒风险。
3. 保持环境整洁:护理人员应保持住院病房的通风干净,地面干燥无障碍物,减少患者的跌倒风险。
4. 安全提示: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宣传跌倒预防知识,提醒患者注意安全,避免不必要的行动和活动。
5. 床边警示: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在床边设置警示标志,提醒患者及时呼救。
6. 使用辅助器具:对于有行动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提供合适的辅助器具,如助行器、拐杖等,帮助患者行动,减少跌倒的风险。
7. 加强护理观察:护理人员应加强对住院病人的观察,及时发现患者的不适症状并进行及时干预,减少跌倒的发生。
住院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
住院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摘要】住院病人跌倒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事故,可能导致病人受伤甚至死亡。
本文旨在探讨住院病人跌倒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
通过分析常见的跌倒原因和危险因素,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预防跌倒事件的发生。
护理干预措施包括评估跌倒风险、环境管理和行为管理等方面,其中评估跌倒风险是预防跌倒最重要的一环。
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病人的身体状况和环境因素,及时采取措施预防跌倒事件。
本文强调了护理干预措施的重要性,希望能够引起更多护理人员和研究者的重视,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住院病人跌倒、危害、危险因素、护理干预、评估风险、环境管理、行为管理、重要性、未来研究、护理措施、病房安全、患者安全1. 引言1.1 住院病人跌倒的危害住院病人跌倒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意外事件,可能造成病人受伤、延长住院时间甚至导致死亡。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全球范围内有数百万的住院病人因跌倒而受伤,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跌倒导致的骨折、头部损伤等并发症不仅给患者的康复带来困难,同时也增加了医院和社会的医疗资源消耗。
除了对患者本人的危害外,住院病人跌倒还对医护人员和医院管理层产生了不良影响。
医护人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跌倒病人进行治疗和照顾,导致医护工作量增加,工作效率降低。
医院管理层也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处理跌倒事件所带来的纠纷和后果,增加了医院的管理成本和风险。
住院病人跌倒不仅对患者本身造成危害,也给医院和医护人员带来了严重的负担和问题。
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和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1.2 研究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住院病人跌倒事件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每年超过300万的老年人因为跌倒而导致受伤,其中大部分住院病人在医疗机构内发生跌倒。
由于住院病人跌倒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包括骨折、脑损伤等,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沉重的身体和精神负担,同时也增加了医疗机构的管理成本。
住院患者发生跌倒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住院患者发生跌倒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作者:金艳黄蔚萍陈红等来源:《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年第5期作者单位:201800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嘉定分院护理部金艳:女,本科,主管护师,护理部副主任金艳黄蔚萍陈红刘玲钱鸿雁摘要目的:探讨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从而提出有效防范及应对措施,减少住院患者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
方法:通过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发生的27例跌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归纳,总结、分析导致患者发生跌倒的高危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导致住院患者跌倒的高危因素包括患者个人因素以及环境、疾病、照护者、护理人员等方面的因素。
结论:针对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高危因素予以干预,加强防跌宣教、改善病区环境、消除恐惧心理、正确评估跌倒风险、及时上报跌倒事件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住院患者;跌倒;高危因素;护理干预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5.018跌倒是指突发的、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1]。
2008年中国医院协会就将“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作为十大患者安全管理目标之一。
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发生的27例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原因,总结发生跌倒的高危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
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患者27例,排除有意识障碍及精神疾病患者。
其中男20例,女7例。
年龄在42~84岁,平均年龄71.8岁。
跌倒导致伤害:局部软组织挫伤6例,胸椎骨折2例,腰椎骨折3例,桡骨骨折2例,股骨颈骨折1例,头皮血肿5例,无伤害8例。
主要疾病诊断包括:脑梗塞、糖尿病、肿瘤、冠心病等。
1.2方法对上述收集到的跌倒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发生跌倒的高危因素,见表1。
住院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
住院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摘要】住院病人跌倒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安全问题,容易导致患者二次伤害和延长住院时间。
本文通过对住院病人跌倒的常见原因和危害性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在护理过程中,监测和评估患者的跌倒风险至关重要,及时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如保持室内环境清洁、患者随时呼叫铃的设置、辅助设备的使用等。
结论显示,针对住院病人跌倒的护理干预措施是有效的,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对跌倒风险的评估和预防措施,以降低跌倒发生的可能性,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通过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住院病人的安全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关键词】住院病人,跌倒,原因分析,护理干预,监测,评估,预防,危害性,有效性,风险评估,预防措施。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住院病人跌倒是一种常见并且严重的不良事件,它可能导致病人受伤、恶化病情甚至死亡。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数百万住院病人发生跌倒事件。
跌倒对于病人自身和家属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同时也给医疗机构带来不小的管理和法律压力。
住院病人跌倒发生的原因复杂多样,可能涉及到病人的个体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护理措施等方面。
对于病人来说,年龄、体力状况、疾病状态、药物使用等都可能增加跌倒的风险。
环境方面,医院的设施设备、病房的布局、地面的光滑程度等也会影响病人的跌倒风险。
通过深入研究住院病人跌倒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提高病人的安全性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住院病人跌倒的相关问题,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和病人安全的保障。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住院病人跌倒的原因及危害性,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住院病人跌倒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生活质量。
通过深入分析住院病人跌倒的常见原因,可以为临床护士提供更好的指导,帮助他们及时识别可能导致跌倒的风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本研究旨在强调监测和评估在住院病人跌倒预防中的重要性,以及预防和干预措施在降低跌倒风险方面的作用,以期通过综合干预措施提升住院病人的安全感和生活质量。
患者摔倒应急预案
患者摔倒应急预案引言概述:在医疗机构或护理场所中,患者摔倒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事件。
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减少伤害,制定一套完善的患者摔倒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患者摔倒应急预案的五个部分,包括预防措施、摔倒后的紧急处理、通知医护人员、伤害评估和记录、以及摔倒后的后续措施。
一、预防措施:1.1 维护环境安全:确保医疗机构或护理场所的地面平整、无滑倒物、无杂物,并保持良好的照明。
1.2 提供辅助设施:根据患者的需要,提供合适的辅助设施,如扶手、护栏、防滑垫等,以帮助患者行走和保持平衡。
1.3 教育患者和护理人员:向患者和护理人员提供关于摔倒风险的教育,包括正确使用辅助设施、注意环境安全、避免行走时分散注意力等。
二、摔倒后的紧急处理:2.1 保持冷静:在发现患者摔倒后,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2.2 判断患者状况:迅速评估患者是否有意识、呼吸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存在明显的外伤。
2.3 寻求帮助:如果患者需要紧急救治,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并请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三、通知医护人员:3.1 立即报告:一旦发现患者摔倒,护理人员应立即向医护人员报告。
3.2 提供详细信息:向医护人员提供患者摔倒的时间、地点、摔倒的原因、患者的症状等详细信息,以便医护人员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处理。
3.3 协助医护人员:在医护人员到达之前,护理人员应尽力提供必要的援助和照顾,确保患者的安全。
四、伤害评估和记录:4.1 评估伤害程度: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伤害评估,包括检查患者的身体部位、疼痛程度、活动能力等。
4.2 记录伤害情况:将患者的伤害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包括伤害部位、伤害程度、处理措施等,以备后续参考。
4.3 监测患者病情:对患者进行定期的观察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后遗症。
五、摔倒后的后续措施:5.1 康复护理:根据患者的伤害情况,制定合适的康复护理计划,包括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5.2 教育指导:向患者和护理人员提供摔倒预防的教育指导,包括如何正确使用辅助设施、如何行走时保持平衡等。
住院病人跌到坠床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住院病人坠床跌倒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一、事件回顾急诊科急诊病房于2016.03.08日11:46分门诊以“双侧肺炎”收治患者郭履富,男性,77岁,入院时已行跌倒风险评估为2分,为患者建立跌倒评估表,已挂防跌倒牌提示,并床档保护患者。
病人于2016.03.10日01:20分,病人起床上厕所时不慎从床上坠床跌倒,家属发现后,告诉护士。
报告医生,经医生为患者查体后,无特殊不适。
与患者沟通交流时,患者述隔壁监3床,陪护为一名年轻女性。
患者有小便器,但是觉得挺难为情,才自行下床,发生跌到坠床事件。
事后护士予以床档保护患者,同时给予屏风遮挡。
再次向家属及患者宣教防坠床跌倒的重要性。
二、坠床跌倒原因分析1、年龄因素跌倒时间的发生大多与患者年龄因素有较大的关系。
患者各相应器官因年龄增长而退化,如心肺功能不良,体力衰退,骨质疏松,认知能力减退及感觉反应能力不佳等,均易导致老年人跌倒事件的发生。
2、疾病因素急慢性疾病的病理性改变,可能影响感觉输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骨骼肌肉力量的协调。
某些影响脑血流灌注及氧供应的心脑血管疾病,如脑瘁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可导致各种功能损害:肢体肌力下降、肌肉萎缩、关节运动受限、平衡功能受损、肌痉挛肌张力障碍、姿势步态异常等,使患者移动速度及控制能力下降而引起跌倒,跌倒是卒中康复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接受康复治疗的过程中,跌倒发生率为14%~39%;心血管疾病往往通过引起心脑缺血,诱发心绞痛、头晕、黑朦、晕厥而导致跌倒的发生,如窦性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血管迷走性晕厥等这些常见心内科疾病是发生跌倒坠床的高危内在因素。
低血糖反应: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及患者进食过少均容易导致患者头晕、疲乏无力等症状而引起跌倒;体位性低血压:患者改变体位如起床、下床、行走、由蹲位起立等,动作过快或降压可导致患者头晕,体力不支而跌倒。
其他:进餐、排泄、排便可引起血压降低而晕厥。
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摘要】回顾性总结14例跌倒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发生跌倒的主要原因有护理人员防跌倒风险意识淡薄、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患者个体因素等。
作者认为预防跌倒不良事件发生的关键措施在于提高全员关注跌倒高风险防范意识、提供个性化防跌倒健康宣教力度、改善病区环境安全设施、建立防跌倒预警通告和质量改进分析会等。
【关键词】跌倒坠床;原因分析;护理对策跌倒是指病人突然或非故意地停顿,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1]。
据美国2006年疾控中心公布数据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有30%出现跌倒。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防跌倒是社会和医院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住院患者发生跌倒会造成身体上不同程度的伤害,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甚至加重病情,导致死亡,引发医疗纠纷,影响医院声誉。
防范住院患者跌/坠床是评价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为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现将本院14例跌倒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
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2015年1月~2015年3月,本院住院患者共发生跌倒14例。
发生的年龄阶段在1~85岁,其中60岁以上者9例,占64.3%,6岁以下者2例,占14.3%[发生在病区卫生间的有3例,占21.4%,发生在病房床旁的有6例,占42.9%,发生在院外5例,占35.7%;无陪人陪护的有2例,占14.3%。
跌倒后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左侧耳廓挫裂伤1例,占7.1%;硬膜外(下)血肿2例,占14.3%,皮肤擦伤、软组织损伤7例,占50.0%;无任何损伤4例,占28.6%。
2跌倒的原因分析2.1护理人员防跌倒风险意识淡薄、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本组资料中,有9例发生在病室床旁及洗手间,2例无陪人陪护,发生年龄在60岁以上者9例,小于6岁者2例。
经根本原因分析发现,患者家属不知晓预防跌倒坠床的方法;患者不习惯床上排便,坚持去卫生间解便;住院患者坚持外出,缺乏监管等,说明护理管理者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督查、指导做得不够好,护理人员的防跌倒风险意识薄弱,对可能发生的危险与病人及家属交代不清楚,缺乏主动、细致地去规避各种风险的意识,缺乏对老年、小儿、无陪护患者家属耐心细致进行防跌倒方法宣讲和跌倒高风险提示,造成患者或家属对跌倒坠床的防范意识差。
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目录一、内容概览 (2)二、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现状分析 (2)1. 跌倒发生率及时间分布 (2)2. 跌倒对患者的影响 (3)三、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原因分析 (4)1. 患者自身因素 (5)1.1 年龄及身体机能 (6)1.2 慢性疾病及病情 (7)1.3 药物影响 (8)2. 环境因素 (9)2.1 病房设施 (10)2.2 地面情况 (11)2.3 照明和标识 (12)3. 护理服务因素 (13)3.1 护理人员配置不足 (14)3.2 护理流程不规范 (16)四、住院老年患者跌倒护理干预措施 (16)1. 改善住院环境 (18)1.1 优化病房布局 (18)1.2 确保地面安全 (19)1.3 合理照明与标识清晰 (21)2. 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及指导 (21)2.1 提高患者安全意识 (22)2.2 指导患者规范行为动作 (23)2.3 合理用药指导 (24)3. 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与效率 (25)3.1 合理配置护理人员资源 (27)3.2 规范护理操作流程 (28)3.3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与监控 (29)一、内容概览本文档旨在分析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跌倒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通过对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原因的深入剖析,我们将从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和护理干预等方面进行探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二、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现状分析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进程不断加快,老年患者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较高,多数患者因跌倒而导致骨折、软组织损伤等不同程度的伤害。
跌倒已成为影响老年住院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但不限于患者身体机能下降、疾病本身的影响、药物副作用以及环境因素等。
跌倒事件的发生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成本,对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住院患者跌倒发生原因与对策
住院患者跌倒发生原因与对策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不仅增加身心痛苦,还延长了住院时间,更可能成为医疗纠纷的隐患。
由于住院患者自身疾病、用药等因素,使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是目前报道最多的不良事件之一。
从住院患者跌倒的整体情况来看,原因有以下几点:1、患者及陪护因素1.1 大部分内科老年患者基础疾病较多,且并发各种慢性疾病,心理认知、平衡功能、稳定性、协调性较差,导致神经反射时间延长和步态紊乱,增加了跌倒危险性的发生。
1.2 住院患者生理功能下降,加之药物干预,依赖降糖、利尿、降压、镇静等药物维持治疗,容易发生跌倒等不良事件。
1.3 部分患者个性偏执,不服从医院的管理,对防范不加重视,加之家属缺乏安全意识,夜间无陪护留守,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跌倒的高风险。
1.4 部分患者对自己本身的自理能力评估过高,盲目自信而不注意防范。
也有一部分患者不愿太辛苦家人,不打扰家人而自行下床和入厕造成跌倒。
2、医护人员的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关注、教育、提示不够部分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对患者安全管理意识,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
从具体的工作行为来看,对跌倒高危和高龄患者主动巡视的力度不够,防范措施未有效落实。
通常住院患者跌倒在夜间发生频率较高,大部分因素是护理人员没有形成一种应对系统,如对患者安全未执行有效的警示教育,或患者在使用降压、降糖、利尿、镇静等药物或发生病情变化后,护士未及时跟进评估并采取防范。
3、医院环境设施因素很多基层医院不够重视医院防护措施的完善和建设致安全防范设施不足,如过道、卫生间无扶手无法有效预防患者跌倒。
卫生间离病床距离较远、厕所台阶较高、空间狭小、光线较暗。
存在地面湿滑、走廊通道有障碍物,坐椅或床铺太高、太低引起的跌倒问题。
综合来看,医院的环境和日常后勤服务的好坏与患者跌倒的发生存在很大的联系。
4、医院综合防护联动机制欠缺4.1 部分医院未形成跌倒防范健全的制度和流程,综合防护措施意识较差,认为跌倒是护理部干预,与医生、行政后勤无关联,无有效联动机制,导致跌倒时有发生。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不良事件分析及护理对策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不良事件分析及护理对策1. 引言1.1 研究背景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是一个常见且严重的不良事件,容易导致患者受伤甚至死亡。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数量逐渐增加,跌倒事件也日益频发。
据统计,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率较高,且跌倒后的严重后果往往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神经内科患者常因疾病影响造成步态不稳、视力模糊、认知障碍等问题,易导致跌倒。
长期卧床、乏力、药物副作用等因素也增加了患者跌倒的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神经内科患者跌倒后的后果往往比一般患者更为严重,可能导致颅脑损伤、骨折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有效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跌倒风险,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将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不良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研究,有望减少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患者的安全保障水平。
1.2 研究目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是一个临床常见的并发症,容易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
本研究的目的是深入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探讨跌倒对患者健康的危害,以及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旨在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的风险,提高患者的安全保障水平。
通过研究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不良事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跌倒事件的发生机制,为临床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旨在增强护士对患者跌倒风险的认识,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有效降低患者跌倒的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通过研究意义分析,可以为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预防和护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促进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提升,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的就诊环境和护理保障。
1.3 研究意义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是一个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出现的不良事件,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跌倒的危害以及护理对策等方面展开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住院患者的跌倒事件,提高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水平。
患者摔倒应急预案
患者摔倒应急预案引言概述:患者摔倒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意外事件之一,特别是在医院、养老院等场所。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制定一套完善的患者摔倒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摔倒原因、应急预案制定、预防措施、员工培训和应急演练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患者摔倒应急预案的内容。
一、摔倒原因:1.1 身体状况:患者可能因为年龄、疾病或手术后的虚弱而导致身体不稳定,容易摔倒。
1.2 环境因素:医疗机构内的地面湿滑、障碍物、不平整的地板等环境问题也是摔倒的原因之一。
1.3 人为因素:医护人员疏忽、不专注、操作不当等也可能引发患者摔倒。
二、应急预案制定:2.1 建立应急预案小组:由医院管理层、医务人员和安全专家组成,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更新。
2.2 预案内容:明确患者摔倒的定义、责任分工、应急流程、通知机制、协调措施等,确保应急响应的迅速性和高效性。
2.3 预案宣传和培训:通过会议、培训、宣传栏等方式,向医务人员普及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和操作流程,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三、预防措施:3.1 定期巡检和维护:医疗机构应定期检查地面、走廊、楼梯等区域,确保环境安全,及时修复或清除障碍物。
3.2 安装辅助设施:在需要的区域安装扶手、防滑垫、护栏等设施,提供额外的支持和保护。
3.3 强化监督和管理: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患者摔倒风险的认识,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确保工作纪律和操作规范。
四、员工培训:4.1 摔倒风险教育:向医务人员传达摔倒风险的重要性,教育他们如何发现和识别患者摔倒的迹象。
4.2 应急操作培训:培训医护人员熟悉应急预案的操作流程,包括急救措施、报警方式和患者转移等技能。
4.3 模拟演练:定期组织模拟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在应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和协作能力。
五、应急演练:5.1 演练目标:通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5.2 演练内容:模拟患者摔倒的场景,要求医务人员按照预案进行应急响应,包括急救、通知、记录等环节。
住院患者跌倒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住院患者跌倒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随着社会老龄化,住院患者发生意外跌倒的概率也相应增加,怎样才能有效预防患者跌倒是医疗护理人员关注的焦点。
文中例举了我院近几年来内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实例,分析相关因素和护理对策,来提高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的安全意识。
关键词:住院患者;跌倒;相关因素;护理对策跌倒是指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包括双脚)因失去平衡而意外的触及地面或其他低于平面的物体,导致患者严重的生理、心理或社会功能障碍。
随着社会老龄化住院患者发生意外跌倒的概率也相应增加,怎样才能有效预防患者跌倒,提高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的安全意识是护理管理者探讨的热点和难点。
现将我院近几年来内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对策综述如下。
1临床资料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患者中发生意外跌倒12例。
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均大于60岁,糖尿病患者3例、心脏疾病者3例、脑血管疾病4例、阻塞性肺气肿2例。
发生地点:病房坠床跌倒3例、走廊跌倒2倒、下床如厕3例、下床行走跌倒3例。
发生时间:夜间跌倒6例、日间跌倒2例。
跌倒的结果:8例无任何损伤、2例头皮擦伤、1例左侧锁骨骨折、1例右侧肩关节脱位。
2相关因素分析2.1年龄因素年龄是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显著因素,老年人发生跌倒的几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这与老年病人各器官功能减退、视力下降、感觉迟钝、嗅觉不灵有关。
加之老年人适应能力差;住院后由于环境改变及疾病的影响,更容易发生跌倒。
2.2环境因素患者入住病房后,由于新的环境不熟悉,加上偶有地面潮湿、积水、光线不足、穿过大过长的衣裤、非防滑鞋、系鞋带的鞋未系等,行走时稍有不慎极易导致跌倒。
同时家具的防范设施不足,如病床床栏损坏,或使用床栏时未将床栏完全插入,坐凳靠背不牢固等均增加了老年人跌倒坠床的发生率。
2.3疾病因素急慢性疾病的病理性改变,可能影响感觉输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骨骼肌肉力量的协调。
如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可导致各种功能损害:肢体肌力下降、关节运动受限、平衡功能受损、姿势步态异常等,使患者移动速度及控制能力下降而引起跌倒。
住院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
住院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摘要】跌倒是指除双脚以外的身体部分接触地面,从而造成患者不必要的身体损伤。
对于造成住院患者盗跌倒情况来说,轻者可能造成身体组织擦伤或者受伤部位肿胀等现象,重者也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不仅如此,住院患者造成跌倒的原因也是有很多的,譬如,对于骨科患者来说,住院患者跌倒的情况有很多种,并且在跌倒后发生的情况也相对比较严重,大部分骨科患者跌倒是由于身体功能性障碍或机体的功能性减退这两种原因,从而使得患者自身感觉迟钝钝、机体的平衡性失调以及身体虚弱等情况,从而造成骨科患者的跌倒。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科室的患者因为别的原因从而造成意外性跌倒。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除骨科外儿科,科室的住院患者跌倒的情况也比较频繁,为了更好的研究这一情况,我调查了大量儿科科室患者跌倒的患者,并对其做了详细的调查,其次将其整理所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希望可以起到良好的正面效果。
【关键词】儿科;住院患者;意外性跌倒;护理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7-136-01跌倒对于大多数来说,这是一个很正常的意外情况,对于正在发育到儿童来说,这更是一个常见的意外事件之一,但是这平常不过的意外情况造成的悲剧却举不胜举,跌倒这一情况很可能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还可能影响到家庭正常的运作。
不仅如此,因跌倒而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不仅延长了住院时长和医疗费,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除此之外,在住院期间,患者家属也会投入更多的人力来照顾患者,增加了家庭的压力。
儿童作为跌倒的高危人群,作为监护人更应该注意。
如果能够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能够给患者家属灌输正确的预防跌倒知识,传输正确的思想概念,从而提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观察力,从而尽可能的避免跌倒。
除此之外,护理人员也应当配合医生给患者最提供最好的护理干预,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的服务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
急诊科谭永宜
【摘要】病人安全问题正引起世界范围的高度重视,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疾病的影响,容易发生意外跌倒。
因此,探索住院患者跌倒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可有效地降低跌倒的发生率,对避免医疗纠纷、提高住院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住院患者跌倒护理措施
近年来,据医疗机构统计病人在医院内跌倒而引发的事故一直在增加[1],病人跌倒在医院属于突发事件内容之一。
众所周知,它是国际性医务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于2004年10月宣布成立“病人安全世界联盟”,旨在减少因安全问题导致的疾病、伤害和死亡。
住院患者发生跌倒是病人住院时最常见的不良事件,这不仅给病人和家属增加了痛苦,而且也影响了医疗机构的信誉度。
如何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和防止住院患者意外跌倒的事件发生,为病人提供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确保住院期间的安全,是临床护理人员探索的课题之一。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住院观察期间发生跌倒的病人13例,男性占8例,女性为5例;年龄14~86岁,其中70岁~86岁7例,40岁~70岁4例,14岁~40岁2例。
因中风后遗症跌倒的4例,老年认知能力减退3例,高血压2例,重度贫血、美尼氏综合症、酒精中毒和头部外伤各1例。
1.2 发生地点:13例临床资料中,病床跌倒的有4例,走廊跌倒的有2例,如厕时跌倒3例,座椅边跌倒4例。
1.3跌倒产生的伤害:在统计的病人中,因跌倒导致头皮血肿2例,皮肤软组织3例,病人投诉1例(无医疗纠纷),其它无发生不良后果。
2.引起跌倒的相关因素
急诊科是一个综合性科室,因而在观察室留观的病人是各个科别均而有之。
病情种类复杂多变,使病人发生跌倒的潜在危险性更大。
病人的跌倒,经常是多种因素合并而致。
如年龄、疾病和环境因素等所造成,危险因素越多,跌倒的风险也越大。
2.1 环境的因素:病人住入病区后,由于对新的环境不熟悉,导致生活习惯的改变,加上偶有地面潮湿、积水、光线不足、地面不平、楼梯台阶高低不适等,行走时稍有不慎极易导致跌倒。
同时,家具的防范设施不足,如浴室、洗手间的座位没有扶手,走廊内无扶栏、病床未加用床边护栏,床铺过高、上下床不方便,座椅过低、室温过高或过低可引起血压的变化等均增加了病人跌倒的危险性。
2.2 生理因素:有研究发现,住院患者跌倒危险性的增加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而步态的稳定性和平衡功能也会随年龄增加而不断下降,80 岁以上的住院老人呈高度跌倒的危险。
老年患者因机体的衰老,神经系统退行性改变,可造成行动、姿势控制能力下降,平衡失调,易发生跌倒。
2.3病理因素:①引起平衡失调、影响病人稳定能力的相关疾病,如脑中风后遗症、直立性低血压等;②感觉功能障碍,如白内障、听力减退、肢体感觉异常等;③肌肉、关节障碍,如肌耐力不好、关节退化、骨折等因素,影响病人的行动;④精神因素:因酒精症状、肝性脑病或精神分裂症出现幻觉、幻听或烦躁不安,行动不能自控;以上各种因素均是引起病人跌倒的重要因素。
2.4药物因素: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敏感性与成年人不同,容易发生不良反应。
用药后可能产生眩晕、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容易发生跌倒的危险。
特别是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和麻醉镇痛药,被公认为是跌倒的显著危险因素[2]。
2.5 其它因素:因病人动作不当、穿着不合体的衣服鞋子、不服老的心理状态和对自己身体状况估计不足、护士人力资源相对不足等因素也是造成病人跌倒的一些不可忽略的原因。
3.护理对策
3.1 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环境,做好卫生宣教:病人入院时护士要热情地做好病区的环境介绍,细致耐心地介绍环境中安全措施和床边呼叫铃的使用方法,讲明
住院期间要注意的安全问题;缓解病人紧张焦虑的情绪,减少患者的孤独感和陌生感,给予心理上的安慰,减轻心理负担,使其安心治疗,提高治疗质量和效果。
3.2 认真做好病人的评估工作:护士不仅要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心理状况,并且要充分了解病人的病情,能分辨高危人群。
正确评估病人跌倒的高危性是预防跌倒的有效和必要对策。
有研究发现[3],曾经发生过跌倒的病人,其再次发生住院期间跌倒的概率增加。
因此,护士对有发生跌倒史的病人,做到心中有数,加强巡视病人,了解患者的需要。
认真做好交接班,并在护理记录上记载,同时在病人的床头卡上插上人性化的警示牌——橙色心形“谨慎活动”标牌,使每一个与病人接触的人要多留意病人的活动和多给予照顾,以减少病人跌倒的危险性。
3.3创造安全的病区环境,降低跌倒的发生率:保持病室环境整洁舒适,光线要充足,夜间病房开小夜灯;室内通道明亮,通风无障碍物。
地面材料应防滑、平整、干燥;固定床脚刹车,病床的高度以患者坐在床沿脚能够到地为合适;对于活动不便的病人,睡觉时应设置床栏,并在床边放置便器。
工人拖地应设警示牌;厕所、洗漱间、浴室需增设防滑垫;厕所、浴室安装竖向抓杆,便于站起时借力。
3.4 进行全员教育,建立安全意识
3.4.1 加强护理人员的教育: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是做好临床安全护理的关键。
护士是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重要环节之一,加强对护士的防范安全意识教育,使每个护士提高防病人跌倒的责任感,自觉建立起防范的安全理念,建立起主动服务的意识,让护理人员知道安全工作是做好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前提。
3.4.2加强病人及家属对防跌倒的宣传教育:健康教育是有效降低跌倒发生率的措施。
对高危跌倒患者及家属详细讲明患者存在易跌倒、摔伤的危险因素及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共同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并根据原因宣教预防跌倒的防治措施。
对于活动受限者,护士要指导病人缓慢起立或上、下床,病人经常需要使用的物品要放在随手可及之处;对于高血压的病人,嘱其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定时监测血压,如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时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而对于使用可能增加病人跌倒几率的药物,使用前应告知病人及家属可能出现的反应,使其有
心理和思想准备。
同时,可在病区和走廊醒目的位置张挂一些图文并茂,简单易懂的宣传画报,内容包括:介绍容易跌倒的高危人群;为避免发生事故的预防工作;跌倒时,应该怎样及时呼救以及如何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等。
以上这些措施,可有效地减少病人意外受伤的机会。
预防患者跌倒是护理工作中需要重视的一个环节,每一位护理工作者都需用细心、爱心和耐心来对待每位住院患者,将“预防患者跌倒”纳入质量控制范畴,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及指导,有效降低病人跌倒的发生率,提高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苏娜.香港医院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方法.中华护理杂志,2003,38(5):
359-360.
2.张凤清.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5,6(6):66.
3.姜旭雯,陈影影.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国外医学・护理
学分册,2002,21(8):347-349.
4.徐建鸣.预防住院病人跌倒的最新实证J. 实用护理杂志,2001,17(7):
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