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原理 第八章文学接受
文学接受过程(《文学理论》)
3、实际阅读过程中,由于作品本身的情感作 用,读者的接受心境会随阅读过程的展开而 得以改变。
从隐含的读者到读者阅读
“隐含的读者”,即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 是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对自己的文本感兴趣 并能为之打动的读者。文学接受的发生,就意 味着文本中隐含的读者开始向现实的读者转化。
文学接受过程
第四小组
目录 壹 贰 叁
文
文
文
Contents
学 接
学
学
接
接
受
受
受
的
的
的
发
发
高
生
展
潮
壹
文学接受的发生
期待视野;接受动机;接受心境;从 隐含的读者到读者阅读。
文学接受
文学接受是读者对作品阅读、理解、欣 赏的活动,是文学活动的最后一环。
文学接受的主体是读者。
文学接受的发生,集中体现为读者对于文 本的阅读,又是读者在特定阅读经验期待 视野的基础上,在特定接受动机的支配下, 在特定接受心境的影响下展开的。
、物
精、
对 指批
文 学 作 品
从 事 文 学
评 动 机
进类
行专
科业
学工
评作
价者
。,
身借写 借
阅鉴作 鉴
读他者 。人为
艺提
动 机
术高
技创
巧作
,质
而量
投,
接受心境
在文学阅读活动开始时,人们在生活中的情绪状态 不可能截然中断,会伴随读者进入阅读过程影响阅读效 果,读者的这种影响阅读的情绪状态,就叫接受心境。
第三是特定的生理机制及读者的性别、年龄、气质类型等生 理特征也会影响读者的期待视野。
文学接受的名词解释
文学接受的名词解释文学指的是人类创作的以艺术性表达思想感情的作品的总称。
它是一种以文字语言为基础,通过叙事、描写、抒情等手法,反映人类生活与社会现象的艺术形式。
文学是人类精神和文化的重要部分,具有广泛的价值和功能。
首先,文学是一种表达和传递思想感情的媒介。
作家通过文学作品,以文字的力量表达自己的见解、思考和情感,使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来了解和体验作者的内心世界,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其次,文学是一种记录和展现社会生活的工具。
文学作品常常反映人类的生活经验、社会现象和文化变迁,记录下历史的痕迹,为后代提供了解过去的重要参考资料。
再次,文学是一种审美和享受的方式。
优秀的文学作品常常具有深度的艺术魅力,能够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给人以审美的愉悦和享受,增添生活的乐趣。
此外,文学还可以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情感素养,提升个体的综合素质。
文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
其中,小说是最常见和最广泛流传的一种文学形式。
小说是一种通过叙述故事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具有自由叙述、长篇延续、多角度描写等特点。
小说常常通过人物的形象、情节的发展以及环境的描写,从而展示出丰富的人类生活和社会现象。
诗歌是一种以韵律和押韵为特点的文学形式,通过修辞手法和形象的表现力,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诗歌在表达主题和情感时常常具有凝练、抒发和感染力强的特点。
散文是一种以散文体形式叙述故事、写景物、抒发思想的文学作品。
散文通常以散漫的写作风格,通过文字的流畅和华丽,展现作者的思维和情感。
戏剧是一种通过表演和对话来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的文学形式。
戏剧常常以舞台剧、电影等方式呈现,通过演员的表演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
总之,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的思想和情感,反映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和社会的变革。
它是一座精神之城,为读者提供了心灵的滋养和启迪,成为人们思考和感受的重要载体。
第八章文学接受文学概论
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
文学消费已包含文学接受的内容,但文学消费与文学传播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⑴两者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文学消费既指未含阅读活动 的购买、占有文学作品的消费行为,又包括阅读、欣赏作品的 精神消费活动;而文学接受专指审美文化范围内阅读、欣赏文 学作品的一种特殊精神活动,与购买、占有的消费行为无关。
⑵集体性。接受者的审美心理结构是受到时代的文学风 尚、民族审美文化积淀与艺术惯例的影响而形成的。
2.审美心理结构的应对方式:同化与顺化。
同化是指在接受过程中,接受者总是把具体
文学作品整合到他原先就存在的审美心理结构之 中,当作品的信息与结构相一致时,审美心理结 构就得到强化与巩固;
顺应是指在接受过程中,接受者的审美心理
二.作为主体条件的接受心境
接受心境是指文学接受者在阅读前与进入阅读时的自 觉或不自觉的基本心理状态。
文学接受心境要满足三个方面的条件: ⑴接受者要对具体的文学作品有兴趣。 ⑵接受者需要暂时与现实生活拉开一定的距离,以保 持一种审美的心态(布洛的“距离说”认为,只有心理上 有了距离,对眼前的审美对象才能做出审美反应)。接受 者的心境,应对作品持若即若离的态度,入乎其内,出乎 其外。 ⑶接受者要有与作品及作者对话的愿望。从根本上说, 阅读作品出于自觉与不自觉的与他人(包括作者与作品中 的人物)精神对话的需要。接受意味着主观评价,也是接 受者与作品、作者全面对话的过程。
共鸣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性情感的相通 性;二是审美体验的共同性。
⑵文化认同,是指通过文学接受而产生的作家与接受者、 接受者与接受者之间对某种文化价值的相通或相近的评价。
2.社会交往
从更广泛与更本质的意义上看,文学接受达成的效果便 是人类的社会交往。文学的社会交往是指通过文学接受而形 成或传播普遍社会价值观的过程。
《文学理论教程》第八章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本章知识点本章概述: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义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
作为审美活动,文学创作情感地评价对象,核心是尚“善”,体现为“人文关怀”。
最终,文学创造还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为情感评价所把握的艺术真实“造形”,使之成为艺术文本,境界是呈“美”,体现为“文体升华”。
本章即通过对“艺术真实”、“情感评价”、“形式创造”这三个基本范畴的诠释,揭示文学创造的以真、善、美为内涵的审美价值追求。
第一节 艺术真实本节概述:“真实”是文学的生命。
文学创造要求“真实”。
然而这种“真实”不是简单的摹写原物,像照相机照相一样,不是将人物变为“席勒式的”“时代精神的传声筒”。
而是要求文学创造的艺术真实。
它要求主体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世界上去,经过艺术创造,与“善”“美”共生并存的审美化的真实,也就是马克思所谓的人物精神的“莎士比亚化”。
艺术真实是一种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主观的真实和诗艺的真实。
知识点1:认识与艺术真实文学创造要求的“真实”是艺术真实。
艺术真实既非生活真实亦非科学真实,而是主体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世界上去,经过艺术创造,与“善”“美”共生并存的审美化的真实。
知识点2: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重点)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
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它以“历史理性”对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必然性的揭示,作为自己的审美价值取向,并表现在假定性情境之中。
1.内蕴的真实艺术真实不是生活真实的自然主义摹本,而是对它的反映。
文学创造正是在既有理智体察又有直觉把握(对某些抒情诗来说可能只是一种直觉把握)的心理机制和思维活动中,以“历史理性”的眼光,透过生活真实的表层对社会生活的内蕴作出艺术的揭示和表现。
2.假定的真实文学求“真”的价值取向是在假定性情境的创造中实现的,而假定性情境的创造归根到底又基于一个“真”字:真事理,真情感。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第八章 文学接受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八章文学接受第八章文学接受名词解释文学消费:为满足自身文化、审美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活动。
文学生产:作家观念形态的文学创作与出版家赋予其物质形态的复制出版。
文学传播: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文学信息或文学产品传递给文学消费者的过程。
文学接受:指审美范围内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
接受心境:文学接受者在阅读前与进入阅读时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基本心理状态。
期待视野:是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已有的对于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与期盼。
“前理解”的心理状态。
预备情绪:接受者从现实关注向文学接受跃进的中间环节,受作品基本特质激发而产生的特殊情绪。
“前审美”心理。
审美心理结构:接受者原有的文学知识、审美趣味以及阅读过的作品所构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图式。
同化:作品信息与心中的审美结构相致,并得到强化与巩固。
顺应:作品信息与心中的审美结构严重不一致,而通过自我转换来适应作品。
召唤结构:作品中留有不确定性和空白点需要接受者将其具体化的文学作品本身。
合理误读:在一定的限度内,接受者对作品含义的创造性理解与主观评价。
审美效果:接受者在审美体验高潮阶段或实现阶段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一系列心理效应与最终成果。
心灵共鸣:读者与作品之间实现了活跃的情感交流及对应关系的阅读心理现象。
文学的社会交往:通过文学接受而形成或传播普遍社会价值观的过程。
文学批评:以文学接受为基础,以一定理论与方法,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和评价的文学活动。
印象性批评:感想式的鉴赏式的批评。
注释式批评:解释词句、阐释原意为主的批评。
评点式批评:在原作上加以批注、点评并与原作一起印行的批评。
英美新批评派批评:主张作品中心论,注重形式与文本的研究与批评。
倡导“细读法”。
精神分析批评:强调泛性欲论,用俄底浦斯情结来解释创作动机,认为艺术是人的潜意识欲望的达成。
神话原型批评:主张将作品放到某个文学原型中去研究,提倡远古神话与现代作品相联系,不同民族文学相比较。
《文学接受研究》课件
跨文化背景下的文学接受需要克服语言、文化差异 等障碍,寻找共同的价值和意义。
03
跨文化背景下的文学接受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 的融合和创新,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04
CHAPTER
文学接受与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对文学接受的影响
文学批评是文学接受的前提
通过对作品的解读、分析和评价,为读者提供理解和接受作品的框 架和背景。
02
03
共鸣
情感表达与交流
读者在文本中找到与自己情感相 契合的部分,产生情感上的认同 和共振。
文学作品通过情感反应与共鸣, 实现读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和表达 。
读者反应与文本意义
读者反应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产生的各种心理反应,如理 解、评价、想象等。
文本意义
文学作品所传达的主题、思想和意义,是读者反应的 核心内容。
文学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具有 跨文化交流的价值,文学接受是
实现这一价值的重要途径。
通过文学作品的传播和接受,不 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可以相互了解
、交流和借鉴。
文学接受过程中的文化交流有助 于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共同
发展。
跨文化背景下的文学接受
01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文化背景下的文学接受 变得越来越重要。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学接受
文化交流与融合
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 交流将更加频繁,这将促进文学 作品的跨国传播和接受。
跨文化阐释
全球化背景下,文学作品将面临 更多的跨文化阐释,这将有助于 丰富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世界文学视野
全球化背景下,读者将拥有更加 广阔的世界文学视野,这将有助 于提高读者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 养。
培养读者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文学原理 第八章文学接受
• 一、审美效果与文学功能 • 二、心灵沟通与社会交往
文学接受效果
一、审美效果与文学功能
• 所谓“审美效果”是指接受者在审美体验的高潮阶段或实现阶段 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一系列心理效应与最终成果。“审美效果”与 接受者的阅读动机和审美需要密切相关,又与接受客体即文学作品的 社会功能相联系。审美效果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1、精神的享受与愉悦感的获得。 2、情感的宣泄、补偿与升华。宣泄是指接受者某种被压抑的情 感通过作品的渠道得到排遣与疏导,从而导致心理的平衡和愉悦;补 偿是指接受者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的情感体验借助文学作品得到弥补和 替代性的满足。情感的宣泄与补偿必然导致情感的升华。 3、认识空间的拓展。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文学是“人的生活 教科书”。 4、人格境界的提高。 5、审美能力的提高。观百剑而识器 操千曲而知音
•
3.3.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
• 文学消费已经包含了文学接受的内容,但文学消费与文学传播是 两个不同的概念。 • ⑴两者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文学消费既指未含阅读活动的购买、 占有文学作品的消费行为,又包括阅读、欣赏作品的精神消费活动; 而文学接受则专指审美文化范围内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的 精神活动,与购买、占有的消费行为无关。 • ⑵两者各自的角度与侧重点不同。文学消费属于文艺社会学范畴, 是文学的生产、出版、传播与消费整个流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尤其 关注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而文学接受则是从审美心 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创作、作品与阅读、接受的关系,突出接受主 体精神活动中的审美反应与再创造性。 • 两者的关系:文学消费是文学接受的必备条件与初级状态,文学 接受是文学消费的现实延伸与高级状态;文学消费包括但并不等于文 学接受,文学接受是文学消费的最终完成与价值实现。
第八章文学接受
(3)文学创作为文学接受生产出消费的动力——消费者 的需要。 马克思指出:“艺术对象(作品)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 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 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文学作品才会引起人们欣赏文学的需要,非文学的文本, 引起的就是其他的认识需要,而不会是欣赏文学的需要。 同时,任何人都是在读过一些文学作品之后会积累一些接 受经验,才学会欣赏和更好地欣赏文学,产生欣赏文学的 需要,提升文学欣赏的层次和水平。 文学创作不仅为读者生产欣赏对象(作品),也为欣赏对 象(作品)生产接受主体即读者。
③文学具有认识功能的原因 文学具有认识功能的原因是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必然包含 反映的成分,包含着来自社会生活的内容。虽然文学形象带 有假定性,但它描绘的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图画,与现 实生活存在一定的同构对应关系。 ④文学认识功能的两个层次 文学的认识功能文学的认识功能包括表层和深层两个层次: A、表层的认识功能是指文学作品可以为读者提供无数生动 鲜明、丰富多彩的社会科学生活图画,读者可以从中了解人 类生活的各种情状,获得多方面的社会生活知识。例如,借 助文学作品,读者对某一时代、某一民族、某一地区的风土 人情、习俗礼仪、宗教信仰、神话传说、衣食住行、婚丧嫁 娶、生产劳动、军事冲突等情况,会多多少少有一些感性的 认识。 B、深层的认识功能是指文学作品通过对一定时期的社会关 系、人的生存境遇、人的命运或人的心态的描写,可以使读 者认识到社会生活,人生或人性的某些本质方面,甚至还可 能领悟到许多深刻的人生哲理。一切优秀文学作品,不论是 再现还是表现,不论采取象征还是变形,都不乏深层认识功 能。
文学原理
文学原理第一章文学的本质和社会功能文学本质不是单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关系中,它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首先,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现象。
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在社会结构中,文学属于上层建筑领域,是一种意识形态。
另一方面,文学是人们审美的产物,是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的,具有审美的特性。
从这个角度说,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其次,文学是艺术的一个门类,它运用语言表现生活,塑造形象,从这个角度,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
再次,文学是人类与世界双向活动的产物,人类运用文学来反映、认识、把握世界,从这个角度说,文学是人们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现象,这是文学最重要的一种属性,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本质是文学最基本的本质。
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文学既有意识形态性,又有审美性。
探讨文学的本质,应该考虑到文学的这两种特性,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文学本质,对文学有正确的认识。
换句话说,文学的本质,必然要包括文学的意识形态性和审美性两个方面,更具体地说,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具有如下的两种基本的规定性首先,它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是社会存在的反应。
其次,意识形态具有思想倾向性和情感倾向性。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学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是社会生活在人的头脑中能动反映的结果,因此也必然是一种社会意识,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
既然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学也必然具有意识形态的两种基本规定性。
首先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其次,意识形态具有思想倾向性和情感倾向性。
文学的审美特征1、形象性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是建立在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之上的。
马克思说“人不仅通过四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肯定自己。
”人与现实结成的这种关系,决定了文学不像其他意识形态那样以抽象的、理性的形式来把握世界,而是以诗意的、感性的形式来把握世界,这种诗意的、感性的把握世界的形式,也就是艺术形象。
2、情感性首先,从创造过程来看,情感是创造活动的内在动力,在整个艺术创造过程中都伴随着艺术家的情感运动。
014文学理论·文学接受
制度 ❖一部分由经济直接决定的,一部分由生长
在经济上的全部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的社 会中的人的心理 ❖反映这种心理特征的各种思想体系
LOGO
❖文学接受作为人的社会意识层面的创作活 动,既不等同于社会心理,也不同于伫立 于经济基础之上的各种思想体系,即意识 形态。
❖但文学接受又受到这二者的极大影响,从 而既在接受活动中追随社会心理风向标的 微妙变化,又流露出受到意识形态影响的 痕迹。
接受不但是对文本的接受,而且参与了文本的 创造。
•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的诞生地在德国南部的康士坦茨,创始人
有伊塞尔、姚斯等五位文学理论家,人称“康士坦茨 学派”。
接受美学传到美国,蜕变为“读者反应理论或批评 ”
1.传统文学接受观
LOGO
(1)最理想的接受者应是作者的“知音”;最理想 的接受效果应是读者对文本原意、作者意图的把握 。
LOGO
1.接受是文本意义实现的条件,集中表现在文学社 会功能的发挥上:
(1)文本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影响,并不完全由作 家意图和文本本身的蕴意来决定;
(2)一个文学文本产生的社会影响,和读者接受有 密切关系;
(3)文学的社会效果,往往取决于读者的感知活动 和接受的态度与方式。
文学的多种社会作用
LOGO
间距离”。 读者的接受受制于“前理解”。
LOGO
(3)“说不尽”是文学的魅力所在 文本的意义并非形成于创作完成之时,而是形成于
文学原理考试资料总结(根据历年考题重点编辑的内容)
第一章文学的本质与社会功能文学本质三个方面:一种精神现在、一个艺术门类、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第一节: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是为满足人类的审美需要而存在和发展的,审美是文学把握社会生活的价值取向。
文学建立在与现实生活的审美关系之上;所谓审美,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指对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的感受和把握。
人性与人生是文学的对象,正因为如此,人们才说“文学是人学”。
文学活动中的对象化是文学审美性的表现形态。
1.为什么说文学是审美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性是文学的“初级本质”,它将文学与政治法律制度、社会心理等区分开来;而文学更深层的本质“审美性”,则将文学与宗教、道德、哲学区别开来。
因此,文学不仅是意识形态,更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2.文学的审美特征是什么?(详解:论述题)从三方面说明:1——形象性;2——情感性;3——虚拟性1.形象性:文学是以一种诗意的、感性的形象来把握世界,也就是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并不限于视觉方面,它诉诸于整个感官和心灵。
举例: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情感性:情感性是艺术的内在标志,和形象性的结合使得艺术区别于科学等认识活动。
举例:中国文学理论萌发期的“诗言志”。
3.虚拟性:文学作品源于现实生活,但并不是生活的照搬。
4.3.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与审美性的辩证统一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与审美性的关系:辩证统一,意识形态是普遍性质,审美性是文学的特殊性质。
表现方面:1.文学既是无功利的,又是功利的2.文学既是形象-直觉的,又是概念-推理的3.文学既是评价的,又是认识的第二节:文学是语言的艺术1.艺术的划分(1)以艺术形象的感知为标准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想象艺术(2)以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可分为:空间艺术、时间艺术和时空艺术(3)以艺术形象的展示方式为标准:静态艺术、动态艺术(4)以创作主体与生活的关系为标准: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5)以艺术的社会功能为标准:实用艺术和美的艺术(6)以艺术构建形象的手段和使用材料为标准: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2.语言是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本质特点3.语言艺术的特点:形象的间接性;表现生活不受时空的限制;长于表达人的内心世界1.形象的间接性:两层含义:第一是指形象不能直接作用域欣赏着的感官,不能由人的感官直接接受到。
文学接受过程
本章导航
• 第一节 文学接受的发生 一、期待视野 三、接受心境
二、接受动机 四、从隐含的读者到读者阅读
• 第二节 文学接受的发展 一、填空、对话与兴味 二、还原与异变 三、理解与误解 四、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 • 第三节 文学接受的高潮 一、共鸣 三、领悟
二、净化 四、延留
文学理
论教程
文学接受过程
接受动机
• 由于期待视野不同以及期待视野自身的发展变化, 在文学的阅读接受活动中,读者的动机是不一样 的。
•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审美动机;二、 求知动机 ;三、受教动机 ;四、批评动机 ;五、 借鉴动机 。
文学理
论教程
接受心境 ㈠
•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在文学 阅读活动开始时,这种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不可能截然 中断,会伴随读者进入阅读过程,影响阅读效果。读 者的这种影响阅读的情绪状态,就叫接受心境。
文学理
论教程
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 ㈡
• 有时候,由于本文的内涵完全超出了读者的期待视 野,令人难以介入其间,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称之 为期待指向的“完全遇挫”。
• 实际上,真正赢得大多数读者喜爱的作品,往往既 有顺向相应又有逆向遇挫。一方面,本文不时唤起 读者期待视野中的预定积累,同时又在不断设法打 破读者的期待惯性,以出其不意的人物、情节或意 境遣动读者的想象。
文学理
论教程
共鸣产生的条件
• 文学接受活动中“共鸣”现象的产生,主要有 两个条件:
一是作品本身具有深刻丰富的思想感情和 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其二就是读者的期待视野中必须含有与作 品相同或相似的思想见解与情感体验。
文学理
论教程
共鸣产生的原因
《文学理论》第十讲:文学接受
二、文学接受的作用
• 1、读者的阅读、理解和鉴赏活动,不仅会 尽力理解或还原作家赋予作品的意义,还可 以赋予文学作品新的创造和发现。
• 2、读者的阅读欣赏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作 者的文学创作和生产。
• 3、文学接受是读者进行文学欣赏、理解, 满足自身审美需要的过程,对读者的审美情 趣培养、人格塑造、人生引导起着重要作用。
• 这一 句开场白,让莫言、陈忠实等中国 当代作家在小说中争相模仿:
• 1984年, 当莫言在王府井看到盗版《百年孤独》 的时候,他说: “像 被雷电击中一样,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 。 ”
• 莫言的《红高粱》 中写道: “ 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 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 。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 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 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 头。”
姚斯: 《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
(二) 读者与作者的交流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刘勰《文心雕龙 ·知音》
“缀文者”即作者, 他们根据生活中体验到的情感用 文辞写成作品;
“观文者”即读者, 他们根据作品的语言文字走进作 品的情感世界。
“缀文”与“观文”就是读者和作者的关系。
(二) 读者与作者的交流
• 文学接受理论将文学研究 的 重 心 由 传统文论的世界 (社 会) 、 浪漫主义文论的作者 、 形 式主义文论的语 言形式转 移到读者接受中来, 为 文学理论的研究开辟 了 新方向 。
接受美学的主要观点: 艺 术作品绝非是 一 个独立 自 主 的 客体, 而 是相互联 系 的, 艺 术活动 的 中 心 不再是文本 、 作者和世界, 而 是?
•
修改后, 并没有使林道静这个小资产阶信服 。 作者为了完
文学理论——精选推荐
文学理论第六章文学作品一、基本概念文学语言:是对日常语言的提炼与加工,是文学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一种具有表现目的和个性特征的整体性语言构造。
具有塑造生动的生命形式和表意的含蓄性和丰富性两个特征。
文学形象:是由文学语言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中的具体生活画面,包括人物景色等具体形象极其构成的整体形象,可分为一般文学形象和理想艺术形象两个层面。
具有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个别与一般的统一四个方面的特征。
单个形象:指文学的艺术世界中相对独立的文学形象。
比如林黛玉。
整体形象:指文学作品中由若干单个形象共同组成的文学形象整体。
如贾史王薛四大家族。
虚象:通过实象联想出来的形象。
实象:文学作品里具体可感的形象。
情境:一般指叙事作品或戏剧中的事件、场景、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极其总和。
氛围:一般指由情境形成的特殊气氛和情调。
象征: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是以表达观念和哲理为目的,以暗示为基本艺术手段、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
有暗示性、哲理性、荒诞性、多义性四个特征。
寓言式象征:指通过一则故事象征或暗示出某种哲理和观念。
符号式象征:指不具有情节性的整体形象或单个形象。
意境: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主要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和其发生的审美想象空间。
具有情境交融、虚实相生和韵味无穷的特征。
典型:是文学形象理想形态之一,主要指叙事作品中塑造的显出性格特征的富有魅力的人物形象。
意蕴:指文学语言和文学形象所传达的意义,属于文学作品结构的最深层次。
文学作品意蕴可分为:审美情韵层、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
诗歌:是一种以富有韵律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来表情达意的文学体裁。
具有强烈的情感、跳跃性的言语结构、富有音乐美的凝练的语言三个特征。
散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以审美的方式自由地抒发人生感受的文学体裁。
具有感受真挚新颖、题材广泛结构灵活、语言自然优美三个特征。
文学理论(大题)
名词解释:1、文学理论:它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其研究内容。
它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的学科。
2、文学本体论:其代表人物:兰塞姆,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
作为本体的作品,指作品形式,即所谓“肌质”、“隐喻”、“复义”、“含混”、“语境”、“反讽”等语言学或修辞学因素。
3、艺术构思:艺术构思就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4、行动元与角色行动元:就是说人物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行动要素。
角色:是指具有生动具体的形象和性格特征的人物。
5、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叙事作品的内部结构可以从两个向度进行分析:首先是历时性向度,一般文艺理论中所讲的结构主要是指这种历时性向度的结构关系。
其次是共时性向度。
前者称为表层结构,后者成为深层结构。
6、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语言组织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7、文学接受:被认为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文本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或信息的主动选择、接纳、拒绝和再创造。
8、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
读者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定心理图式,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是德国接受美学代表人物姚斯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9、文学批评: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
10、艺术发现: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认识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
第八章 文学接受
• (二)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的异同 • .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相关,更与文学产品发生直接联系,文学 产 品作为消费的对象,作为区别于一般物质产品的一种特殊的精神 产品,它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学消费的性质。
• 从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之间的某些一致 性 看,文学产品如同一般物质产品一样具有商品的属性,文学产品 具有商品性主要原因有两点。 • 第一,文学产品是作脑力劳动的物 化形态,作为精神产品,它有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作家通过稿费或 版税的形式取得劳动报酬, 这使文学产品具有一般商品的特征。 • 第 二,文学不是作家个人的纯精神产品,它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物 质媒介 才能流传于世。
第八章 文学接受
第一节
文学的生产、传播、消费与接受
• 一、消费是文学活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 文学消费是相对于文学生产、文学产品而言的,它是指人们为了 满足自身文化、审美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产品加以 占 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一项活动。有了文学消费,文学生产 才实现 了其对象化的目的,文学再生产才有可能有方向,整个文 学活动过程 才得以顺利运转。在社会化大生产与商品经济的条件 下,“文学消 费”概念的提出与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 书写印刷传播方式的特点首先是非直接的单向信息传递。由于 有 了书写印刷文本的中介,传播无须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于是一 方 面文本得以跨地域跨时代地得以传播,另一方面文学生产者与 文学 消费者之间也互相隔离而变得陌生。
• 其次是文字符号的单一性与非 直观性。口传文学借助语言也借助 非语言的手势、表情、姿态等直观 信息,具有视听复合性与直观 性,文字是单纯的视觉符号,不能直接 呈现形象,需要依赖读者 的想象才能将文字转化为头脑中的视听图 像。书写印刷传播的这 些特点,决定了它与文学消费者的特殊关系。 它选择着消费者, 把不识文宇的人排斥在外,使文学成为文人、读书 人的专利。书 写印刷方式意味着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分离以及彼此地 位的不平等, 作家处于书写文化的重要位置,而报纸、杂志、书籍的出版者、 编辑、评论家则充当着引导读者的角色。
文学接受的过程解析PPT教案
净化
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 ➢ ——《管子·内业》
读君《学仙》诗,可讽放佚君; 读君《董公》诗,可诲贪暴臣;读 君《商女》诗,可感悍妇仁;读君 《勤务》诗,可劝薄妇淳。
➢ 反误,指读者穿凿附会的认知与
评价,包括对作品非艺术视角的
歪曲等。
第27页/共47页
➢ 脂砚斋认为:《红楼梦》的总纲是“色空”、 “梦幻”,作者写的是自己内心的悲愁与苦 闷;
➢ 王希廉认为,是一部感叹家世盛衰之作; ➢ 王国维认为:“彻头彻尾之悲剧也”,
➢ 王梦阮认为,顺治皇帝和董小宛的故事; ➢ 蔡元培认为:是政治小说,“吊明亡,揭清
(三)理解与误解
1.正解与误解
➢ 前理解:读者由于期待视野的存在而对于作 品先入为主的看法
➢ 前理解与作者的创作动机、作品的意蕴以及 作品的艺术价值之间构成“对话”,相应者 为正解,相悖者为误解。
➢ 正解——还原;误解——异变
第26页/共47页
2.正误与反误
➢ 正误,指读者的理解虽与作者的 创作本意有所抵牾,但符合作品 的实际。
文学接受的过程解析
文学接受的过程:
➢ 一、文学接受的发生 ➢ 二、文学接受的发展 ➢ 三、文学接受的高潮
第1页/共47页
➢ 一、文学接受的发生
➢ (一)期待视野
➢ 1.期待视野的定义
➢ 西方接受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由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 斯提出。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 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 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 因,心理上往第2页往/共4会7页 有既成的思 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的这
08文学接受
文学接受一、产生、传播、消费与接受<一>消费是文学活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有了文学消费,文学生产才实现与其对象化的目的,文学再生产才有可能与方向,整个文学活动过程才得以顺利运转。
1、在这文学活动链中的作用文学的整个社会过程也包括创作出版、发行传播与消费接受三个主要环节。
其中,文学消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①使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产品的价值与目的得以终达成。
②生产着生产与生产者③消费者参与生产着文学产品2、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的异同文学产品作为消费的对象,作为区别于一般物质产品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它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文学消费的性质。
<1>文学如同一般物质产品一样具有商品属性①是作家脑力劳动的物化形态,作为精神产品,有价值和交换价值。
②并非纯精神产品,必须借助一定物质媒质才能流传于世。
文学消费具有三重性:既是意识形态消费与审美消费,又是商品消费;既是有形物质损耗,又是无形的精神文化享受。
<2>文学消费与一般商品消费区别:①目的:实用性、功利性审美性、娱乐性②方式:实物减少或破旧内蕴不减损③消费实现:被使用和主体享受既消费,又创造<二>文学的消费与传播1、学在传播在文学活动中的意义文学消费是文学传播的直接对象,是传播导入的社会行为。
有了传播,文学产品才得以面对消费者。
所谓传播,就是人类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符号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进行信息,观念与情感的交流。
文学传播的目的主要是将作家的个人创作转化为某种程度的社会共享,但其实现的特例民方式却可以是多样的。
2、文学传播发展三阶段<1>原始社会:口头传播,这一时期的文学称为口头文学或口传文学。
①面对面直接传播,有利信息双向交流。
②主要靠语言,部分靠非语言符号,如物势,表情,姿态等。
因此它是视、听结合的复合符号传播。
③不断变动、修改、丰富、补充。
<2>书写印刷的文学传播方式①非直接的单向信息传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接受者审美心理结构的同化与顺应
•
•
• 1、接受者的审美心理结构 所谓“审美心理结构”,是指接受者原有的文学知识、审美趣味 以及阅读过的作品所构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图式。 一般来说,审美心理结构包括个人性与集体性两个互相渗透、交 融的审美层面。 ⑴个人性。每个接受者阅读的范围、数量、体验都不尽相同,文 学知识的来源、种类、深浅也人各有异,审美趣味更因经历、个性、 观念不同而千差万别。 ⑵集体性。接受者的审美心理美心理结构的应对方式:同化与顺化。
• •
•
•
第四节
• 一、审美效果与文学功能 • 二、心灵沟通与社会交往
文学接受效果
一、审美效果与文学功能
• 所谓“审美效果”是指接受者在审美体验的高潮阶段或实现阶段 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一系列心理效应与最终成果。“审美效果”与 接受者的阅读动机和审美需要密切相关,又与接受客体即文学作品的 社会功能相联系。审美效果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1、精神的享受与愉悦感的获得。 2、情感的宣泄、补偿与升华。宣泄是指接受者某种被压抑的情 感通过作品的渠道得到排遣与疏导,从而导致心理的平衡和愉悦;补 偿是指接受者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的情感体验借助文学作品得到弥补和 替代性的满足。情感的宣泄与补偿必然导致情感的升华。 3、认识空间的拓展。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文学是“人的生活 教科书”。 4、人格境界的提高。 5、审美能力的提高。观百剑而识器 操千曲而知音
•
•
•
2.2.审美心理结构的应对方式
•
审美心理结构的应对方式:同化与顺化。 • 所谓“同化”,是指在接受过程中,接受者总是把具体文学作品 整合到他原先就存在的审美心理结构之中,当作品的信息与结构相一 致时,审美心理结构就得到强化与巩固; • 所谓“顺应”,是指在接受过程中,接受者的审美心理结构与具 体文学作品中的新因素发生严重的不一致,结构无法同化作品,只能 通过自我转换来适应作品的新情况,作品对原有审美心理结构起改变 与更新的作用。 • 在审美心理结构的动态过程中,同化与顺化是双向运动的建构关 系:互相包容、互相转换;同化导向顺应,顺应又回归同化。
1.2.文学消费与一般商品消费的异同
•
由于商品性是文学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本质特征之一,故文学 消费具有商品消费的属性,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消费。 • • 两者的不同点在于: • ⑴在消费需求与目的上,一般物质产品的消费主要满足人们物质 生活的需要,以实用性、功利性为目的;文学消费则主要满足人们精 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以审美性、娱乐性为目的。 • ⑵在消费方式与评价上,一般物质产品的消费引起价值的损耗; 而文学消费则只损耗产品的物质形式方面的价值,其内蕴的文化审美 价值并不因传播与接受而减损。 • ⑶在消费实现上,一般物质产品以被使用和主体的享受为消费的 实现,文学消费则既是名副其实的消费,又是富有创造意义的生产。
2.2.文学传播发展三阶段
• • • 文学传播经历了口头传播、书写印刷传播、电子传播三个阶段。 ⑴口头传播方式特点: ①面对面的直接传播,有利于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双向交流;②主 要靠语言进行,部分靠非语言符号如手势、表情、姿态等进行,因此 它是视、听结合的复合符号的传播,比文字传播具有更大的信息量; ③传播内容在口口相传中处于不断的变动、修改、丰富、补充状态。 ⑵书写印刷传播方式的特点: ①非直接的单向信息传递;②文字符号的单一性与非直观性;③ 意味着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分离以及彼此地位的不平等。 ⑶电子传播方式特点: ①电影、电视是视听复合符号的信息传播;②影视提供的直观性 是空前的真实与虚假的混合;③影视属于大众传播媒体,具有世界性 与商业化的倾向。
2.1.文学传播在文学活动中的意义
•
在文学活动的全过程中,文学传播与文学消费是紧紧相扣的两 个环节。文学消费是文学传播的直接对象,是传播导入的社会行为; 此外,文学传播又联结着生产与消费,充当着文学价值实现的社会中 介。 • 所谓传播,就是人类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直接或间接地进行 信息、观念或情感的交流。而“文学传播”,则是传播者借助于一定 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文学信息或文学产品传递给文学消费者的 过程,即文学的出版发行与社会流通活动。 • 文学传播的目的主要是将作家的个人创作转化为某种程度的社会 共享,但其实现的手段与方式却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文言文、白话 文这两种不同的语言形态。
• •
二、作为主体条件的接受心境
• • • • 所谓“接受心境”,是指文学接受者在阅读前与进入阅读时的自 觉或不自觉的基本心理状态。 文学接受心境要满足三个方面的条件: ⑴接受者要对具体的文学作品有兴趣。 ⑵接受者需要暂时与现实生活拉开一定的距离,以保持一种审美 的心态(布洛的“距离说”认为,只有心理上有了距离,对眼前的审 美对象才能做出审美反应)。接受者的心境,应对作品持若即若离的 态度,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⑶接受者要有与作品及作者对话的愿望。从根本上说,阅读作品 出于自觉与不自觉的与他人(包括作者与作品中的人物)精神对话的 需要。接受意味着主观评价,也是接受者与作品、作者全面对话的过 程。
•
3.3.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
• 文学消费已经包含了文学接受的内容,但文学消费与文学传播是 两个不同的概念。 • ⑴两者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文学消费既指未含阅读活动的购买、 占有文学作品的消费行为,又包括阅读、欣赏作品的精神消费活动; 而文学接受则专指审美文化范围内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的 精神活动,与购买、占有的消费行为无关。 • ⑵两者各自的角度与侧重点不同。文学消费属于文艺社会学范畴, 是文学的生产、出版、传播与消费整个流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尤其 关注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而文学接受则是从审美心 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创作、作品与阅读、接受的关系,突出接受主 体精神活动中的审美反应与再创造性。 • 两者的关系:文学消费是文学接受的必备条件与初级状态,文学 接受是文学消费的现实延伸与高级状态;文学消费包括但并不等于文 学接受,文学接受是文学消费的最终完成与价值实现。
第八章
文学接受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目录
文学的生产、传播、消费与接受
文学接受及其主客体条件
文学接受过程 文学接受效果
文学批评
第一节 文学的生产、传播、消费与接受
• 一、消费是文学活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 1、文学消费在文学活动链中的作用 • 2、文学消费与一般商品消费的异同 • 二、文学的消费与传播 • 1、文学传播在文学活动中的意义 • 2、文学传播发展三阶段 • 三、文学消费的主动与受动 • 1、购买、占有阶段的主动与受动 • 2、阅读、欣赏阶段的主动与受动 • 3、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
• •
• •
三、文学消费的主动与受动
•
• • • • 文学消费是一种具有主动选择性、主观评价性的精神活动;又 是一种具有被动接受性、被熏陶、被感染的精神活动。 1、购买、占有阶段的主动与受动。 文学消费者是消费行为的主人,但是他们只能在特定的市场规模 和产品范围内选择。 2、阅读、欣赏阶段的主动与受动。 文学消费深刻地体现出消费者各自的个性和不同的审美需求。然 而,文学消费又是一个接受、享用文学信息的过程,具有受动的一面 (大众传播学中有一种“皮下注射”理论,用“皮下注射器”的形象 比喻,来说明媒介的信息内容被注入受众的静脉。如单从信息的传递 与接受而言,此理论在揭示受众的受动性上是深刻的)。 3、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
第二节
文学接受及其主客体条件
• 一、文学接受者的素质 • • 二、作为主体条件的接受心境 • • 三、作为客体条件的文学作品 •
一、文学接受者的素质
• • • 文学接受是指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欣赏与再创造的一种特殊的 审美精神活动。(以读者为中心) 文学接受者应具备三方面的内在素质: 1、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能力。包括识字,掌握语法规则,具有 语言的阅读能力。 2、具有相应的文化知识和一定的思想水平。 3、拥有基本的文学审美能力(包括感受、理解、想象艺术美的 修养和能力)。接受者应按文学的方式阅读文学作品,用审美的眼光 来理解审美对象。
三、召唤结构与接受者的创造性
• • • 1、召唤结构 所谓“作品的召唤结构”(德国的伊瑟尔提出),是指文学作品 留有不确定性和空白点需要接受者将其具体化的成分。 作品的具体化是指接受者在阅读中完成作品、实现作品的创造性 的接受过程。 2、接受者的创造性阅读与理解 ⑴作品形象的具体化,即接受者对作品形象的再现、补充、丰富 与改造。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指形象具体化过 程中接受者改造与再造形象的不同结果。(对形象空白点的填补) ⑵作品情感的再度体验,即接受者将作品中的人物情感与作者情 感转化为自己的具体情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⑶作品意义的“合理误读”,即接受者对作品含义的创造性理解 和主观评价。(《红》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
1.1.文学消费在文学活动链中的作用
• • • • • • 文学从生产到传播再到消费直至接受,构成了环环相扣的文学活 动的全部过程。 其中文学消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深刻地体现 在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之间对等、互动的辩证关系。 具体而言,文学消费在整个文学活动链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 ⑴文学消费活动使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产品的价值与目的 得以最终达成; ⑵文学消费生产着生产与生产者; ⑶文学消费者参与生产着文学产品。
1.2.“预备情绪”
•
“预备情绪”(波兰哲学家英伽登首先提出),是接受者从现 实关注向文学接受过程跃进的中间环节,是读者受作品基本特质的激 发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情绪。 • 预备情绪是指一种“前审美”的心理状态,是接受者审美经验的 初始阶段与准备状态。 • • 预备情绪具有三个特征: • ⑴审美性,指文学作品中的某个打动读者的性质使读者产生了一 种初发的情感; • ⑵朦胧性,指读者最初与文学作品直接的情感交流处在萌芽状态 与朦胧、含混的水平; • ⑶期望性,指读者掌握文学作品审美特质的冲动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