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蘑菇图片及资料
世界十大致命毒蘑菇 世界上最毒的蘑菇排名
世界十大致命毒蘑菇世界上最毒的蘑菇排名周末到了,很多人喜欢郊游,可能会遇到野生的蘑菇。
很多蘑菇既美味可口,又赏心悦目。
但这个时候,你一定要提防自然界这些美丽的“诱惑”。
接下来将要介绍10种毒性超强的蘑菇,切记一定对它们敬而远之。
10【毁灭天使】主要在欧洲出没,与北美有毒的双抱鹅膏和赭鹅膏同源性极高,以一种难闻的气味告诫人们不要靠近。
这并不能阻止一些人品尝其白色的肉。
但是,这种蘑菇在幼年看上去像鸡蛋,识别起来更加困难,因为人们常常会把它同另外两种食用蘑菇混淆。
9【死亡天使】是最常见的蘑菇杀手之一。
人们很容易将白色的死亡天使与可食用的蘑菇混淆,包括草菇和洋蘑菇。
死亡天使含有鹅膏毒素,可阻止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杀死细胞),通常始于肝和肾;几天内可致人于死地。
8【秋日小圆帽】世界各地气候温和的地方都可以看到纹缘盔孢伞(即秋日小圆帽)的身影。
它表面看似光盖伞属的致幻真菌,事实上却具有相当大的毒性。
与本属中的深褐色或淡紫色袍子不同,纹缘盔孢伞的孢子是淡棕色。
7【毒鹅膏】在全球范围内,这种看似无辜的真菌可是多数与蘑菇有关的死亡事件的罪魁祸首。
毒鹅膏含有鬼笔毒素与鹅膏菌素两种毒物,仅仅食用30克便足以致人于死地。
症状可能会在食用以后8到12小时才出现,但可以在一周内引起肾功能衰竭,致人死亡。
6【大理石死亡帽】一般出现在夏威夷、澳大利亚和南非,与死亡帽是同属,也含有鹅膏菌素。
这种伞状真菌常常生长在常绿乔木和桉树林。
据说是同别的树种一道从澳大利亚被引入夏威夷。
5【头套鹿花菌】学名赭鹿花菌,人们可能会将这种褐色鞍状蘑菇与一种美味可口的蘑菇混淆。
赭鹿花菌含gyromitiri-n毒素,毒素在人体会转化为甲基联氨,甲基联氨是火箭燃料原料之一。
赭鹿花菌吃进腹中一开始或许没有其他蘑菇那么致命,但它会逐渐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可能是一种致癌物。
4【大脑蘑菇】因回旋状表面被称为“大脑蘑菇”。
在西班牙、瑞典等地,仍有人将其煮熟后吃掉。
毒性最强的几种蘑菇
毒性最强的几种蘑菇
以下是几种毒性最强的蘑菇:
毒鹅膏菇(Amanita phalloides):也被称为鹅膏菇或死亡帽,是最致命的蘑菇之一。
它含有α-鹅膏菇酸,对肝脏具有严重毒性。
毒胡萝卜素蘑菇(Cortinarius orellanus):这种蘑菇富含毒胡萝卜素,可导致肾脏衰竭和其他严重的中毒症状。
旋毒伞(Gyromitra esculenta):它含有雄脑氨酸(Gyromitrin),这种化合物在人体内转化为有毒的物质,对肝脏和神经系统有害。
红毒鹅膏菇(Amanita muscaria):尽管它在某些地区被用于食用和药用,但它的毒性成分仍然具有潜在的危险。
麻黄伞(Galerina marginata):这种小型蘑菇含有有毒的氨基酸和多酚类物质,对肝脏有毒。
请注意,这些蘑菇都具有极高的毒性,甚至可能致命。
为了确保安全,非专业人士最好避免野外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以免误食了毒性蘑菇。
如果怀疑中毒或误食了有毒蘑菇,请立即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中国十大剧毒蘑菇
第1位:白毒伞。
也称白罗伞、死亡帽。
含有鬼笔毒素与鹅膏蕈碱两种毒物,仅仅食用30毫克便足以致人于死地。
白毒伞毒素对人体肝、肾、中枢神经系统等重要脏器造成的危害极为严重,中毒者死亡率高达90%以上,为10大毒蘑菇之首。
第2位:铅绿褶菇。
铅绿褶菇毒性比致命白毒伞弱,主要引起胃肠型症状,但也可能含少量类似白毒伞的毒素,对肝等脏器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严重时会致人死亡。
第3位:狗尿苔。
此蘑菇误食发病较快,发病时常产生幻觉,主要表现为精神异常、跳舞唱歌、狂笑,产生幻视,有的昏睡或讲话困难。
第4位:裸盖菇。
这种蘑菇毒性很强,含有令人致幻的毒素。
毒素进入人体后,会迅速影响人脑的前额叶皮层,从而干扰身体新陈代谢,达到致幻效果。
第5位:白霜杯伞。
此蘑菇表面白色或浅黄色或浅黄褐色,有毒成分为毒蕈碱,毒蕈碱中毒后大量流涎、出汗和流泪等症状便会出现。
严重会出现腹痛、剧烈恶心、腹泻、视力模糊和呼吸困难。
不过一般不会致人死亡,中毒症状一般在两小时内消退。
第6位:黄斑蘑菇。
此蘑菇通常为白色,后期由白色渐变至黑色,此蘑菇有毒,含胃肠道刺激物,食后引起头痛及腹泻等病症。
第7位:赭红拟口蘑。
又称赭红口蘑,误食此菌后,往往产生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病症。
第8位:网孢牛肝菌。
这种蘑菇是牛肝菌的一种,容易和云南人常吃的葱菌混淆,该菌含有神经精神毒素,中毒后表现为幻觉、谵忘,容易看见“小矮人”,或者是其他幻觉。
第9位:墨汁鬼伞。
又名鬼盖、鬼伞、鬼屋、鬼菌,墨汁鬼伞与酒一起食用时会中毒。
中毒以后会有面红、反胃、呕吐及心跳紊乱等症状。
不过虽然有不适的征状,但却很少有致命的情况出现。
第10位:大鹿花菌。
该菌呈不明显的马鞍形,稍平坦,微皱,黄褐色。
部分可能有毒,毒性因人而异,虽然毒性不大但是不可食用。
毒蘑菇的鉴别与处理
毒蘑菇的鉴别与处理蘑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经常被加入到家庭菜肴中。
但是,却有一种蘑菇被称为“毒蘑菇”,它含有一种称为“毒素”的物质,摄入后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中毒反应,甚至导致死亡。
因此,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良好的蘑菇鉴别和处理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一、毒蘑菇的种类和特征毒蘑菇指的是那些含有毒素的蘑菇,这些毒素可能会导致人类发生中毒反应。
毒蘑菇的种类比较多,其中一些最为常见的品种有以下几种:高毒鹅膏(Amanita phalloides)、毒红菇(Galerina marginata)、毒伞形菇(Cortinarius orellanus)、毒蛇蘑(Tricholoma equestre)等。
从外表上来看,毒蘑菇和可食用的蘑菇没有太大的区别,它们往往在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都比较接近。
而区分它们的关键在于其特征。
对于毒蘑菇,最具特色的是它们往往会有一种强烈的气味,比如说高毒鹅膏有一种类似于小白花的气味,毒红菇有一种类似于蚊香的气味。
此外,在颜色上,毒蘑菇往往具有明显的色差,比如说毒伞形菇带有红棕色斑点,毒蛇蘑则会呈现出黄色或灰色的颜色。
二、蘑菇的鉴别方法鉴别吃到了哪种蘑菇非常重要,因为毒蘑菇的毒性非常强,一旦吃到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对于没有专业知识的消费者而言,以下的方法可以较为有效地判断出某种蘑菇是否为毒蘑菇。
1. 通过气味辨别以上文提到的高毒鹅膏为例,它具有一种非常明显的气味,可以用鼻子辨别。
如果佩戴了口罩或感冒患者不易感受到蘑菇的气味,可以将其切成小块,然后将其放在一个密闭的盒子里,盒子中同时放入一片潮湿的纸巾。
过一段时间后,将盒子打开,如果纸巾中的水分都被蘑菇吸收了,说明这个蘑菇具有气味;反之,如果纸巾中的水分几乎没有被吸收,那么这个蘑菇很可能没有气味。
2. 观察外观特征当然,气味只是一种辨别蘑菇种类的方法之一,还可以通过外观特征进行判断。
比如说,毒红菇的顶端呈现出一个小凸起,而可食用的小红蘑则没有这个特征;毒蛇蘑的柄呈现出“扭曲”的形状,而可食用的蘑菇则没有这个特征。
7种致命的毒蘑菇
7种致命的毒蘑菇自然界七种毒蘑菇据国外媒体报道,夏季到了,很多人喜欢郊游,可能会遇到野生的蘑菇。
很多蘑菇既美味可口,又赏心悦目。
但这个时候,你一定要提防自然界这些美丽的“诱惑”。
接下来将要介绍七种毒性超强的蘑菇,切记,一定对它们敬而远之。
世界各地气候保守的地方都可以看见纹缘盔孢伞(即为秋日大圆帽,autumnskullcap)的身影。
它表面貌似光盖伞属的致幻剂真菌,事实上却具备相当大的毒性。
与本属中的深褐色或淡紫色袍子相同,纹缘盔孢伞的孢子就是浓棕色。
不过必须辨别二者的区别存有一定的难度,尤其就是这些小蘑菇可能将生长在同一区域。
“死亡天使”(deathangel)学名amanitabisporigera,是最常见的蘑菇杀手之一。
人们很容易将白色的死亡天使与可食用的蘑菇混淆,包括草菇和洋蘑菇。
死亡天使含有鹅膏毒素,可阻止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杀死细胞),通常始于肝和肾;几天内可致人于死地。
死亡天使一般发现于北美,而其同属鳞柄白鹅膏(a.virosa)在欧洲更为常见。
“吞噬天使”(destroyingangel)学名为amanitavirosa,主要在欧洲游荡,与北美有害的双抱鹅膏(a.bisporigera)和赭鹅膏(a.ocreata)同源性极高,以一种难闻的气味劝诫人们不要紧邻。
这并无法制止一些人品尝其白色的肉。
但是,这种蘑菇在幼年看上去像鸡蛋,识别起来更加困难,因为人们常常会把它同另外两种食用蘑菇混淆。
在全球范围内,这种貌似无辜的真菌可是多数与蘑菇有关的丧生事件的罪魁祸首。
所以,千万不要将可食用的蘑菇种类同毒鹅膏(amanitaphalloides)混为一谈,后者所含鬼笔毒素与鹅膏菌素两种毒物,仅仅食用30克便足以致人于死地。
症状可能会在食用以后8到12小时才出现,但可以在一周内引起肾功能衰竭,致人死亡。
大理石丧生帽(marbleddeathcap)通常发生在夏威夷、澳大利亚和南非,与丧生帽就是同属,也所含鹅膏菌素。
毒蘑菇科普小知识
毒蘑菇科普小知识
1. 毒蘑菇的分布广泛,可在世界各地的森林、牧场、草地和花园中找到。
2. 毒蘑菇包括数百种不同的物种,其中一些被认为是致命的。
3. 毒蘑菇的毒性因物种而异,有些是神经毒素,有些是肝毒素,还有些是腹泻毒素。
4. 毒蘑菇的毒性通常在生熟或鲜干状态下都存在,因此应避免食用。
5. 毒蘑菇的外表与可食用的蘑菇相似,这使得鉴别毒蘑菇变得非常困难。
6. 毒蘑菇中最致命的物种之一是白毒鹅膏菌,仅食用一小块即可致命。
7. 中毒症状通常在食用后6至12小时内出现,包括呕吐、腹泻、腹痛、头痛、昏迷等。
8. 如果怀疑中毒,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并将食用的蘑菇留下以进行鉴别。
9. 避免野外采摘蘑菇,除非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10. 进食可靠的商业蘑菇是安全的选择,但即使如此,烹饪时
也应确保充分煮熟。
毒蘑菇都有哪些识别特征?其对人类的危害如何?
毒蘑菇都有哪些识别特征?其对人类的危害如何?毒蘑菇常见识别特征有:(1)形状奇怪,颜色鲜艳。
(2)菌盖上生有刺疣、鳞片等;菌柄上同时有菌托。
(3)嗅有臭味,无菌香味;味道辛辣、极苦。
(4)菌体受伤后伤口变色,汁液浑浊。
(5)菌柄不生蛆,不生虫,鸟兽不食。
(6)生于阴暗、潮湿、污秽的地方。
(7)与葱、蒜、大米、银器等共煮呈乌黑色。
(8)含有毒素成分,如鹅膏毒环肽、鹿花菌素、丝膜菌毒素、毒蝇碱、鬼伞菌素、鹅膏覃氨酸、异鹅膏胺、裸盖菇素和脱磷酸裸盖菇素、亚稀褶黑菇毒素等。
根据毒蘑菇对人的危害,可将毒蘑菇分为六种类型:(1)胃肠中毒型。
通常的中毒症状是强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毒粉褶菌、臭黄菇和毛头乳菇,黄黏盖牛肝菌和粉红枝瑚菌等毒蘑菇可引起此类型中毒,已知有80余种。
(2)神经精神型。
已知有 60余种。
中毒症状是精神兴奋,精神错乱或精神抑制等神经性症状。
如毒蝇鹅膏菌、半卵形斑褶菇中毒后可引起幻觉反应。
(3)溶血型。
中毒主要症状是在1~2天内发生溶血性贫血,突然寒成,发热,腹痛头痛。
腰背肢体痛,面色苍白,恶心、呕吐。
全身虚弱无力,烦躁不安和气促。
此类中毒症状主要由鹿花菌等引起。
(4)肝脏损害型。
引起这类中毒有关的种有20余种。
如鹅膏属、环柄菇属的某些种。
含毒肽、毒伞肽等毒素。
(5)呼吸与循环衰竭型。
这种类型的毒蘑菇主要是亚稀褶黑菇。
死亡率较高。
(6)光过敏性皮炎型。
我国目前发现引起此类症状的是叶状耳盘菌。
鉴于有些蘑菇的毒性极强,且鉴定需要专业知识,所以,奉劝大家,不知名的蘑菇一定不要吃!。
有毒蘑菇种类大全(图文介绍)
有毒蘑菇种类⼤全(图⽂介绍)有毒蘑菇种类⼤全(图⽂说明) ⼈⼯栽培的⾷⽤菌⾷⽤是安全的,⽽全国很多地⽅每年都有出产野⽣的菇类,其中不乏有很多名贵菌类,也有很多有毒菇类,⾷⽤后轻则中毒,重则死亡。
所以如果识别有毒蘑菇种类很有必要。
我国的有毒蘑菇(毒菌)种类多、分布⼴泛。
在⼴⼤⼭区农村和乡镇,误⾷毒蘑菇中毒的事例⽐较普遍,⼏乎每年都有⾷⽤有毒蘑菇严重中毒致死的报告。
曾经被列为多发性⾷物中毒的原因之⼀。
因此,长期以来鉴别毒蘑菇是⼈们⼗分关⼼的事。
有关⽅⾯曾做了⼤量的科普知识宣传⼯作,但误⾷中毒者仍屡有发⽣。
因为鉴别毒菌并不容易,所以唯⼀的办法,在野外最好不要轻易尝试不认识的蘑菇。
必须在分辨清楚或请教有实践经验者之后,证明确实⽆毒时⽅可⾷⽤。
如果吃了蘑菇发⽣了⾝体不舒服的感觉,应该及时到医院诊治,千万不可⼤意。
⼀般来说,可以把蘑菇中毒病例分成6种类型:①、胃肠中毒型:通常的中毒症状是强烈恶⼼、呕吐,腹痛、腹泻等,毒粉褶菌、臭黄菇和⽑头乳菇,黄粘盖⽜肝菌和粉红枝瑚菌等毒蘑菇可引起此类型中毒,已知有80余种。
②、神经精神型:已知有60余种。
中毒症状是精神兴奋,精神错乱或精神抑制等神经性症状。
如毒蝇鹅膏菌、半卵形斑褶菇中毒后可引起幻觉反应。
③、溶⾎型:主要症状是在1-2天内发⽣溶⾎性贫⾎,症状是突然寒战,发热,腹疼头疼,腰背肢体疼,⾯⾊苍⽩,恶⼼,呕吐全⾝虚弱⽆⼒,烦躁不安和⽓促。
此类中毒症状主要由⿅花菌引起。
④、肝脏损害型:引起这类中毒有关的种约20余种。
除上述已提到含毒肽、毒伞肽的种类外,如环柄菇属的某些种。
⑤、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引起这种类型的毒蘑菇主要是亚稀褶⿊菇。
死亡率较⾼。
⑥、光过敏性⽪炎型:我国⽬前发现引起此类症状的是叶状⽿盘菌。
⼤⿅花菌 该菌⼦实体较⼩⾄中等⼤,菌盖直径8.9~15cm。
呈不明显的马鞍形,稍平坦,微皱,黄褐⾊。
菌柄长5~10cm,粗1~2.5cm,圆柱形,较盖⾊浅,平坦或表⾯稍粗糙,中空。
毒蘑菇样子和特点描写
毒蘑菇样子和特点描写
毒蘑菇样子和特点描写如下:
1、有毒蘑菇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采摘后易变色。
2、大青褶伞个头中等偏上,宝宝时期伞褶是白色的,长大后就变成浅绿色或淡青灰色。
大青褶伞脑袋的鳞片大而厚,呈褐紫色。
3、肉褐鳞环柄菇别看它憨态可掬,个头不足6厘米,菌肉菌褶都白白的,菌盖和独腿上还长着褐色鳞片,可它却是剧毒蘑菇。
肉褐鳞环柄菇爱待在林下、路边、草地上,有时三五成群,有时单独居住。
4、麦角菌:这是一种具有强烈毒性的蘑菇,食用后可能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它的外观特点是有很多尖角,形状像麦穗一样,非常独特。
5、红蓝菇:这种蘑菇看起来非常美丽,但却隐藏着剧毒。
它的外观通常是红色和蓝色相间,非常醒目,但千万不要被它的外表所迷惑。
6、银耳菇:这种蘑菇外观类似可食用的银耳,但含有致命的毒素。
要注意的是,银耳菇的边缘通常会有一些黑色的斑点,这是它的一个特征。
户外小心毒蘑菇—大青褶伞
户外小心毒蘑菇—大青褶
伞
又称摩根小伞。
子实体大,白色。
菌盖直径5-25(30)cm,半球形,扁半球形,后期近平展,中部稍凸起,幼时表皮暗褐色或浅褐色,逐渐裂为鳞片,顶部
鳞片大而厚,呈褐紫色,边缘渐少或脱落,菌盖部菌肉白色或带浅粉红色,松软。
菌褶离生,宽,不等长,初期污白色,后期呈浅绿至青褐色,
褶缘有粉粒。
菌柄圆柱形,长10-28cm,粗1-2.5cm,纤维质,表面光滑,污白色至浅灰褐色,菌环以上光滑,环以下有白色纤毛,基部稍膨大,
内部空心,菌柄菌肉伤处变褐色,干时有香气。
菌环膜质,生柄之上部。
夏秋季生林中或林缘草地上,群生或散生。
分布于我国香港、台湾、海南等地。
此菌普遍被认为有毒,不宜食用。
其外形特征与高大环柄菇相似,明显区别是后者菌褶白色,可食用。
教你辨识17种毒蘑菇(附图)
资料图片:白毒鹅膏菌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资料图片:毒鹅膏菌 || 资料图片:毒蝇鹅膏菌 ||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资料图片:细环柄菇 || 资料图片:大青褶伞 ||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资料图片:介味滑锈伞 || 资料图片:粪锈伞 ||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资料图片:美丽粘草菇 || 资料图片:毛头乳菇 ||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资料图片:细褐鳞蘑菇 || 资料图片:毛头鬼伞 ||创建
资料图片:半卵形斑褶菇 || 资料图片:毒粉褶菌 ||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资料图片:臭黄菇 || 资料图片:白黄粘盖牛肝菌 || 资料图片:大鹿花菌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毒蘑菇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毒蘑菇的危害及处理方法蘑菇是一种人们常食用的食物之一,但是在野外采摘的蘑菇中,有些是有毒的,食用后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为了让大家更了解毒蘑菇,本文将重点介绍毒蘑菇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一、毒蘑菇的危害毒蘑菇的危害首先表现在毒性上。
毒蘑菇中含有大量毒素,毒性强烈,较难分解。
一旦食用,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影响,表现为头痛、呕吐、腹泻、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甚至有些毒蘑菇的毒素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肝脏等造成严重影响。
其次,毒蘑菇的不同部位的毒性也不同。
有些毒蘑菇的菌盖和菌跟中毒性较强,但是菌柄的毒性较小,有些毒蘑菇则是整株植物都含有毒素,因此,食用毒蘑菇可能会因为食用的部位不同,导致毒性程度不同,给中毒处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处理毒蘑菇的方法在面对毒蘑菇时,人们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以保证自身的安全。
1、远离毒蘑菇聚集的区域首先,为了避免误食毒蘑菇,人们应该避免进入到毒蘑菇聚集的区域。
毒蘑菇集中的地方大多是酸性较高、湿润的地方,例如森林地带中、草原、沼泽、干燥的沙质土地等,在旅游、野外探险时一定要注意。
2、了解毒蘑菇的特征如果不能避免进入毒蘑菇聚集的区域,最好要了解毒蘑菇的特征,例如不要采摘颜色过鲜艳或过暗的蘑菇,不要采摘已经腐烂的蘑菇,不要采摘蘑菇时不戴手套直接用手触摸,切记勿将常见的毒蘑菇误认为可食用的蘑菇,例如“鸟舌菌”等。
3、及时救治中毒者如果不慎食用了毒蘑菇,要及时救治中毒的人员。
如果病情较轻,应该尽量将胃内的毒性物质排出,可以吃些含蛋白质高的食物或饮用些水和磷酸类饮料,也可以服用抗过敏药物缓解病情。
如果病情较重,应该立刻将患者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总之,毒蘑菇虽然有危害,但是只要人们在采摘、食用和处理上注意以下一些方法,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安全。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内常见的毒蘑菇图谱
国内常见的毒蘑菇图谱国内常见的毒蘑菇图谱下边给出一些国内常见的毒蘑菇图样,供参考。
白毒鹅膏菌子实体中等大,纯白色。
菌盖初期卵圆形,开伞後近平展,直径7-12cm,表面光滑。
菌肉白色。
菌褶离生,梢密,不等长。
菌柄细长圆柱形,长9-12cm,粗2-2.5cm,基部膨大呈球形,内部实心或松软,菌托肥厚近苞状或浅杯状,菌环生柄之上部。
夏秋季分散生长在林地上。
分布于中国河北、吉林、辽宁沈阳、江苏、福建、安徽、陜西、甘肃、湖北、湖南、山西、广西、广东、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此蘑菇极毒。
毒素为毒肽和毒伞肽。
中毒症状主要以肝损害型为主,死亡率很高。
白黄粘盖牛肝菌子实体较小。
菌盖直径1.5-9cm,半球形,表面粘,白色,淡白色或带黄褐色,老后呈红褐色,幼时边缘有残留菌幕。
菌肉白色,后渐变淡黄色。
菌管直生或弯生,白色。
管口小,近圆形。
每毫米3-4个,有腺眼。
柄长4-6cm,粗0.8-1.5cm,柱形,基部稍膨大,内实,初白色,后与菌盖同色,有腺眼。
夏秋季于松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
分布于我国辽宁、吉林、云南、香港、辽宁、陕西、西藏、四川、广东等地。
食后往往引起腹泻,但经浸泡、煮沸淘洗后可食用。
属外生菌根菌,与松等形成菌根。
半卵形斑褶菇半卵形斑褶菇,又称“致幻蘑菇”,因其子实体具有毒性、人类食用中毒后可引起幻觉反应而得名。
分布于我国台湾、陕西、新疆等地,青藏高原尤为多见。
形态特征:子实体一般中等。
菌盖直径一般4cm,有时可达半卵形斑褶菇8cm,近圆锥形、钟形至半球形,顶部有的略带土黄色,光滑而粘,有时龟裂。
菌肉污白色。
菌褶初期灰白,後期呈现灰黑相间的花斑,直生,稍密,长短不一。
菌柄圆柱形,长10-25cm,粗0.4-1.2cm,白色至污白色,顶部有纵条纹,菌环以下渐增粗,内部松软变空心。
菌环膜质生柄之中、上部。
夏秋季在草地林中空地牛、马粪上单生或群生。
分布於台湾、甘肃、陜西、新疆、青海、西藏、四川等地区,多见於高山牧场。
毒蘑菇的化学成分及其深层次表征
毒蘑菇的化学成分及其深层次表征蘑菇是一种美味可口的食材,在世界各地都享有盛名。
不过,有一些蘑菇却是极为危险的,它们含有毒素,可能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因此,分辨好蘑菇品种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毒蘑菇的化学成分及其深层次表征,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更好的了解和认识。
一、毒蘑菇的种类毒蘑菇包括多种不同的菌类,其中最常见的几种包括:毒鹅膏、钩菇、鹅膏菌、巨柄蘑菇、毒蕈、死亡帽、白环毒鹅膏、剑指毒蕈等等。
这些蘑菇都含有各种各样的毒素,对人类和动物都具有一定的危害。
二、毒蘑菇的化学成分毒蘑菇中含有多种毒素,其成分不尽相同。
根据不同种类的蘑菇和其生长环境,毒素的种类和含量也会有差异。
以下将介绍常见毒蘑菇中的一些主要毒素。
1. α-鹅膏毒碱α-鹅膏毒碱是毒鹅膏中的一种毒素,它是一种生物碱。
其化学式为C19H28N2O,具有一定的毒性。
α-鹅膏毒碱的毒性非常强,在人体内可引起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导致瞳孔扩张、出汗、肌肉痉挛、谵妄等症状。
2. α-鹅膏毒氨酸α-鹅膏毒氨酸是一种代谢物,它是毒鹅膏中的主要毒素之一。
它的化学式为C10H17NO4,可引起肝脏和肾脏的损害,导致中毒症状。
3. 鹅膏毒黄酮鹅膏毒黄酮是一种植物黄酮类物质,它是毒鹅膏的主要毒素之一。
其化学式为C15H10O6,主要通过干扰细胞内氧化还原反应和干扰生物膜来发挥毒性作用。
4. 毒素A毒素A是一种神经肌肉毒素,其化学名为muscarine,是一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具有高度毒性。
毒素A主要影响人体的交感神经,会导致瞳孔收缩、口干舌燥、出汗、心跳加快等症状。
三、毒蘑菇的深层次表征为了更好地了解毒蘑菇的毒性成分、分布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信息,科学家们采用了各种方法对其进行深层次表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征方法:1. 质谱分析质谱分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研究毒蘑菇的方法。
它能够对样品中的化学物质进行分析,快速准确地鉴定化合物的种类和数量,从而了解毒素的结构和含量等信息。
户外小心毒蘑菇—白黄粘盖牛肝菌
户外小心毒蘑菇—白黄粘
盖牛肝菌
子实体较小。
菌盖直径1.5-9cm,半球形,表面粘,白色,淡白色或带黄褐色,老后呈红褐色,幼时边缘有残留菌幕。
菌肉白色,后渐变淡黄色。
菌管直生或弯生,白色。
管口小,近圆形。
每毫米3-4个,有腺眼。
柄长4-6cm,粗0.8-1.5cm,柱形,基部稍膨大,内实,初白色,后与菌盖同色,有腺眼。
夏秋季于松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
分布于我国辽宁、吉林、云南、香港、辽宁、陕西、西藏、四川、广东等地。
食后往往引起腹泻,但经浸泡、煮沸淘洗后可食用。
属外生菌根菌,与松等形成菌根。
毒蘑菇-粉红枝瑚菌
又称珊瑚菌、扫帚菌、刷把菌(四川)、鸡爪菌、则梭校(西藏)、粉红丛枝菌
子实体浅粉红色或肉粉色,由基部分出许多分枝,形似海中的珊瑚。
子实体高达10-5cm,宽5-10cm,干燥后呈浅粉灰色。
每个分枝又多次分叉,小枝顶端叉状或齿状。
菌肉白色。
多生于阔叶林中地上,一般成群丛生在一起。
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甘肃、四川、西藏、安徽、云南、福建等地。
不宜采食,食后往往中毒,但经煮沸浸泡冲冼后可食用。
中毒症状为比较严重的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症状。
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80%,而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70%。
此菌与山毛榉等阔叶树木形成外生菌根。
有毒蘑菇种类及图文介绍之欧阳引擎创编
有毒蘑菇种类及图文介绍欧阳引擎(2021.01.01)中国的毒蘑菇(毒菌)种类多,分布广泛,资源丰富。
在广大山区农村和乡镇,误食毒蘑菇中毒的事例比较普遍,几乎每年都有严重中毒致死的报告。
曾经被作为多发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之一。
因此,长期以来鉴别毒蘑菇是人们十分关心的事。
有关方面曾做了大量的科普知识宣传工作,但误食中毒者仍屡有发生。
因为鉴别毒菌并不容易,所以唯一的办法,在野外最好不要轻易尝试不认识的蘑菇,同时不偏听偏信。
必须在分辨清楚或请教有实践经验者之后,证明确实无毒时方可食用。
如果吃了蘑菇发生了身体不舒服的感觉,应该及时到医院诊治,千万不可大意。
我们可以把蘑菇中毒病例分成6种类型:(1)胃肠中毒型:通常的中毒症状是强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毒粉褶菌、臭黄菇和毛头乳菇,黄粘盖牛肝菌和粉红枝瑚菌等毒蘑菇可引起此类型中毒,已知有80余种。
(2)神经精神型:已知有60余种。
中毒症状是精神兴奋,精神错乱或精神抑制等神经性症状。
如毒蝇鹅膏菌、半卵形斑褶菇中毒后可引起幻觉反应。
(3)溶血型:主要症状是在1-2天内发生溶血性贫血,症状是突然寒战,发热,腹疼头疼,腰背肢体疼,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全身虚弱无力,烦躁不安和气促。
此类中毒症状主要由鹿花菌引起。
(4)肝脏损害型:引起这类中毒有关的种约20余种。
除上述已提到含毒肽、毒伞肽的种类外,如环柄菇属的某些种。
(5)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引起这种类型的毒蘑菇主要是亚稀褶黑菇。
死亡率较高。
(6)光过敏性皮炎型:我国目前发现引起此类症状的是叶状耳盘菌。
值得提及的是,在现代高科技发展中,人们发现鹅膏菌毒肽对真核生物细胞的RNA聚合酶Ⅱ具有专一性抑制作用,而鬼笔毒肽对肌动蛋白具有束缚作用。
它们被用于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大鹿花菌子实体较小至中等大,菌盖直径8.9-15cm。
呈不明显的马鞍形,稍平坦,微皱,黄褐色。
菌柄长5-10cm,粗1-2.5 cm,圆柱形,较盖色浅,平坦或表面稍粗糙,中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鹿花菌子实体较小至中等大,菌盖直径8.9-15cm。
呈不明显的马鞍形,稍平坦,微皱,黄褐色。
菌柄长5-10cm,粗1-2.5 cm,圆柱形,较盖色浅,平坦或表面稍粗糙,中空。
在针叶林中地上靠近腐木单生或群生。
分布于我国吉林、西藏等地区。
可能有毒,毒性因人而异,不可食用。
赭红拟口蘑又称赭红口蘑。
子实体中等或较大。
菌盖有短绒毛组成的鳞片。
浅砖红色或紫红色,甚至褐紫红色,往往中部浮色。
菌盖直径4-15cm。
菌褶带黄色,弯生或近直生,密,不等长,褶缘锯齿状。
菌肉白色带黄,中部厚。
菌柄细长或者粗壮,长6-11cm,粗0.7-3cm,上部黄色下部稍暗具红褐色或紫红褐色小鳞片,内部松软后变空心,基部稍膨大。
夏秋季生于针叶树腐木上或腐树桩上,群生或成丛生长。
分布于我国台湾、甘肃、陕西、广西、四川、吉林、西藏、新疆等地区。
此菌有毒,误食此菌后,往往产生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病症。
但也有人无中毒反应。
白毒鹅膏菌子实体中等大,纯白色。
菌盖初期卵圆形,开伞后近平展,直径7-12cm,表面光滑。
菌肉白色。
菌褶离生,梢密,不等长。
菌柄细长圆柱形,长9-12cm,粗2-2.5cm,基部膨大呈球形,内部实心或松软,菌托肥厚近苞状或浅杯状,菌环生柄之上部。
夏秋季分散生长在林地上。
分布于我国河北、吉林、江苏、福建、安徽、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山西、广西、广东、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此蘑菇极毒。
毒素为毒肽和毒伞肽。
中毒症状主要以肝损害型为主,死亡率很高。
毒鹅膏菌(下图)又称绿帽菌、鬼笔鹅膏、蒜叶菌、高把菌、毒伞。
子实体一般中等大。
菌盖表面光滑,边缘无条纹,菌盖初期近卵园形至钟形,开伞后近平展,表面灰褐绿色、烟灰褐色至暗绿灰色,往往有放射状内生条纹。
菌肉白色。
菌褶白色,离生,稍密,不等长。
菌柄白色,细长,圆柱形,长5-18cm,粗0.6-2cm,表面光滑或稍有纤毛状鳞片及花纹,基部膨大成球形,内部松软至空心。
菌托较大而厚,呈苞状,白色。
菌环白色,生菌柄之上部。
夏秋季在阔叶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
主要分布在南方的江苏、江西、湖北、安徽、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区。
此菌极毒,据记载幼小菌体毒性更大。
该菌含有毒肽(phallotoxing)和毒伞肽(anatoxins)两大类毒素。
中毒后潜伏期长达24小时左右。
发病初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此后1、2天症状减轻,似乎病愈,患者也可以活动,但实际上毒素进一步损害肝、肾、心脏、肺、大脑中枢神经系统。
接着病情很快恶化,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谵语、面肌抽搐、小腿肌肉痉挛。
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肝、肾细胞损害,黄胆,急性肝炎,肝肿大及肝萎缩,最后昏迷。
死亡率高达50%以上,甚至100%。
对此毒菌中毒,必须及时采取以解毒保肝为主的治疗措施。
云南民间还利用毒伞的浸煮液杀红蜘蛛。
该菌的子实体提取液对大白鼠吉田肉瘤有抑制作用和具有免疫活性。
该菌是树木的外生菌根菌,与松、支杉、栎、山毛榉、栗等树木形成菌根。
毒蝇鹅膏菌(下图)又称哈蟆菌、捕蝇菌、毒蝇菌、毒蝇伞。
子实体较大。
菌盖宽6-20cm。
边缘有明显的短条棱,表面鲜红色或桔红色,并有白色或稍带黄色的颗粒状鳞片。
菌褶纯白色,密,离生,不等长。
菌肉白色,靠近盖表皮处红色。
菌柄较长,直立,纯白,长12-25cm,粗1-2.5cm,表面常有细小鳞片,基部膨大呈球形,并有数圈白色絮状颗粒组成的菌托。
菌柄上部具有白色腊质菌环。
夏秋季在林中地上成群生长。
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四川、西藏、云南等地。
此蘑菇因可以毒杀苍蝇而得名。
其毒素有毒蝇碱、毒蝇母、基斯卡松以及豹斑毒伞素等。
误食后约6小时以内发病,产生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精神错乱,出汗、发冷、肌肉抽搐、脉搏减慢、呼吸困难或牙关紧闭,头晕眼花,神志不清等症状。
使用阿托品疗效良好。
此菌还产生甜菜碱,胆碱和腐胺等生物碱。
该菌可药用,小剂量使用时有安眠作用。
子实体的乙醇提物,对小白鼠肉瘤180有抑制作用。
所含毒蝇碱等毒素对苍蝇等昆虫杀力很强,可用于森林业生物防治。
据记载,西伯利亚的通古斯人及雅库将人曾用作传统的节日食用菌。
一般成人食一朵后便会产生如痴似醉的感觉,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享受。
印度用它作为魔术师的药剂。
在一些国家民间被作为一种安眠药物。
我国东北地区将此毒菌破碎后拌入饭中用来毒死苍蝇,甚至毒死老鼠及其它有害动物。
另外毒蝇伞表面的鳞片脱落后,往往与可食用的橙盖伞相似,采食时需注意区别。
在德国民间将此菌浸入酒中,用以治风湿痛。
该菌含丙酸,可用于制造丙酸盐用作防腐剂、香料脂、人造果子香等。
此菌属外生菌根菌。
与去杉、冷杉、落叶松、松、黄杉、桦、山毛榉、栎、杨等树木形成菌根。
细环柄菇子实体一般较小,菌盖直径3-7cm,初期半球形、后呈扁平且中部凸起,污白色,中央有褐色鳞片,向边缘有短条纹。
菌肉白色。
菌褶白色,离生,稍密。
菌柄柱形,向下渐长,长4-8em,粗0.3-0.6cm,白色,菌环以下有絮状或毛状鳞片,质脆。
夏秋季生于林中地上,群生或散生。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山西、江苏、云南、广东、香港、青海、新疆和西藏等地。
可食用,但有人认为有毒,不宜随意采食。
大青褶伞又称摩根小伞。
子实体大,白色。
菌盖直径5-25(30)cm,半球形,扁半球形,后期近平展,中部稍凸起,幼时表皮暗褐色或浅褐色,逐渐裂为鳞片,顶部鳞片大而厚,呈褐紫色,边缘渐少或脱落,菌盖部菌肉白色或带浅粉红色,松软。
菌褶离生,宽,不等长,初期污白色,后期呈浅绿至青褐色,褶缘有粉粒。
菌柄圆柱形,长10-28cm,粗1-2.5cm,纤维质,表面光滑,污白色至浅灰褐色,菌环以上光滑,环以下有白色纤毛,基部稍膨大,内部空心,菌柄菌肉伤处变褐色,干时有香气。
菌环膜质,生柄之上部。
夏秋季生林中或林缘草地上,群生或散生。
分布于我国香港、台湾、海南等地。
此菌普遍被认为有毒,不宜食用。
其外形特征与高大环柄菇相似,明显区别是后者菌褶白色,可食用。
细褐鳞蘑菇(下图)子实体中等至较大。
菌盖直径5-10cm,初期半球形,后期近平展,中部平或稍凸,表面污白色,具有带褐色、黑褐色纤毛状小鳞片,中部鳞片灰褐色,边缘有少量菌幕残物。
菌肉白色,稍厚。
菌褶初期灰白至粉红色,最后变黑褐色,较密,不等长,离生。
菌柄圆柱形,长6-12cm,粗0.81cm,污白色,表面平滑或有白色的短细小纤毛,基部膨大,伤处变黄色,内部松软。
菌环薄膜质,双层,生柄的上部,白色,上面有褶纹,下面有白色短纤毛。
夏秋季生林中地上。
分布于河北、香港等。
该菌有毒,有很强的石碳酸气味,食用后引起呕吐或腹泻等中毒症状。
此菌外形特征接近于双环林地蘑菇,但此种幼时菌盖顶部不呈四方形,菌盖鳞片细小。
毛头鬼伞又称鸡腿蘑(河北、山西)、毛鬼伞。
子实体较大。
菌盖呈圆柱形,当开伞后很快边缘菌褶溶化成墨汁状液体。
菌盖直径3-5cm,高9-11cm,表面褐色至浅褐色,随着菌盖长大而断裂成较大型鳞片。
菌肉白色。
菌柄白色,圆柱形,较细长,且向下渐粗,长7-25cm,粗1-2cm,光滑。
春至秋季在田野、林缘、道旁、公园内生长,雨季可甚至在毛屋顶上生长。
此菌有时生长在栽培草菇的堆积物上,与草菇争养分,甚至抑制其菌丝的生长。
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新疆、青海、西藏等地区。
该蘑菇一般可食用。
但含有石碳酸等胃肠道刺激物,还含有腺嘌呤,胆碱,精胺,酪胺和色胺等多种生物碱以及甾醇脂等。
食后可能引起中毒,与酒类如啤酒同吃容易引起中毒。
毛头鬼伞可人工栽培,不过因为成熟快,容易出现菌褶液化,必须掌握采摘时间。
还可以用菌丝体进行深层发酵培养。
半卵形斑褶菇子实体一般中等。
菌盖直径一般4cm,有时可达8cm,近圆锥形、钟形至半球形,顶部有的略带土黄色,光滑而粘,有时龟裂。
菌肉污白色。
菌褶初期灰白,后期呈现灰黑相间的花斑,直生,稍密,长短不一。
菌柄圆柱形,长10-25cm,粗0.4-1.2cm,白色至污白色,顶部有纵条纹,菌环以下渐增粗,内部松软变空心。
菌环膜质生柄之中、上部。
夏秋季在草地林中空地牛、马粪上单生或群生。
分布于台湾、甘肃、陕西、新疆、青海、西藏、四川等地区,多见于高山牧场。
此种在青藏高原的松潘地区草地多见,而在内蒙草原却未发现。
此菌有毒,中毒后可引起幻觉反应。
毒粉褶菌(下图)又称土生红褶菌。
子实体较大。
菌盖一般污白色,直径可达20cm ,初期扁半球形,后期近平展,中部稍凸起,边缘波状,常开裂,表面有丝光,污白色至黄白色,有时带黄褐色。
菌肉白色,稍厚。
菌褶初期污白,老后粉或粉肉色,直生至近弯生,稍稀,边缘近波状,长短不一。
菌柄白色至污白色,往往较粗壮,长9-11cm,粗1.5-3.8cm,上部有白粉末,表面具纵条纹,基部有时膨大。
夏秋季在混交林地往往大量成群或成丛生长,有时单个生长。
分布于我国吉林、江苏、安徽、台湾、河南、河北、黑龙江等地区。
有毒,不可食。
误食中毒后,潜伏期短的约半小时,有时长达6小时,发病后出现强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跳减慢、呼吸困难、尿中带血,中毒症状往往近似含有毒伞肽的毒伞。
抗癌试验表明,此菌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10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100%。
属树林外生菌根菌,可与栎、山毛榉、鹅卫枥等树木形成菌。
介味滑锈伞子实体一般中等大。
菌盖表面光滑,粘,初期扁平球形,后期中部稍突起,深蛋壳色至深肉桂色,直径一般5-12cm,边缘平滑。
菌肉白色。
菌褶浅锈色,稍密。
菌柄柱形,长约10cm,粗1-2cm,污白色或带锈黄色。
夏秋季常生在针阔叶混交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
分布于吉林、云南、陕西、山西等地。
有强烈的芥菜气味,口尝有辣味。
有毒,不宜食用。
粪锈伞子实体一般较小。
菌盖近钟形,半膜质,表面粘,光滑,中部淡黄色或柠檬黄色,有皱纹,向边缘渐变为米黄色,直径2-4.5cm,边缘有细长条棱,可接近顶部。
菌肉很薄。
菌褶近弯生,密或稍稀,窄,深肉桂色,褶沿色淡。
菌柄细长,柱形,长5-10cm,粗0.2-0.3cm,质脆,有透明感,光滑或上部有白色细粉粒,污黄白色,空心,基部稍许膨大。
春至秋季在牲畜粪上或肥沃地上单生或群生。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山西、四川、云南、江苏、湖南、青海、甘肃、陕西、西藏、福建、广东、新疆等地。
怀疑有毒,不可食。
美丽粘草菇(下图)子实体中等大,白色,菌盖直径6-10cm,初期近圆形,后期近平展。
菌肉白色。
菌褶白色变粉红色。
菌柄细长,长6-15cm,粗0.6-1.3cm,圆柱形。
菌托苞状而大。
夏秋季生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
分布于我国湖北、湖南、四川、吉林、新疆、香港等地。
有毒,不可食用。
毛头乳菇又称疝疼乳菇。
子实体中等。
菌盖深蛋壳色至暗土黄色,具同心环纹,边缘白色长绒毛,乳汁白色,不变色,味苦。
菌盖直径4-11cm,扁半球形,中部下凹呈漏斗状,这缘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