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向网络课程的课程设计
网络课程设计方案
1.组织实施:明确项目责任主体,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2.资源配置: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保障项目实施所需。
3.质量监控:建立质量监控机制,定期对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4.成效评估:通过数据分析和用户反馈,评估项目成效,为优化方案提供依据。
五、项目预期成果
(3)课程时长:根据课程难度和知识点数量,合理设置课程时长,保证学习效果。
2.教学模式
(1)在线直播:教师通过直播平台进行实时授课,与学习者互动交流。
(2)录播课程:将课程内容制作成视频,供学习者随时观看。
(3)混合式教学:结合在线直播、录播课程和线下实践,提高学习效果。
3.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以任务为导向,引导学习者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3.确保网络课程的合法合规性,保护学习者权益。
4.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满意度,促进教育公平。
三、设计方案详述
1.课程内容规划
-按照学科门类和教育阶段,系统规划课程体系。
-结合国家教育标准和市场需求,定期更新课程内容。
-强化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时代性。
2.教学模式设计
-采用异步在线学习与同步在线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5.合法合规性保障
(1)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课程内容的合法性。
(2)尊重知识产权,使用正版教材,防止侵权行为。
(3)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维护网络教学秩序。
6.学习支持与服务
(1)提供在线咨询、答疑等服务,解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建立学习社区,鼓励学习者相互交流、分享经验。
(3)开展线上线下活动,提高技术手段,增强学习体验。
-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课程设计的理念有哪些内容
课程设计的理念有哪些内容
课程设计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课程设计的理念包括以下内容:
1. 学生为中心。
课程设计应当以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知水平和学习方式,设计符合学生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潜能。
2. 目标导向。
课程设计要明确教学目标,即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以及达到这些目标所需的教学过程和评价方式,确保教学活动符合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3. 多元化教学。
课程设计应当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讲授、讨论、实验、实践、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教与学的整合。
课程设计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5. 连续性和渐进性。
课程设计应当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渐进性,使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能够逐步深化和拓展所学内容,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
6. 反思和评价。
课程设计要注重对教学过程和学习效果的反思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不断改进课程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优秀的课程设计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教与学整合,具有连续性和渐进性,注重反思和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
基于目标导向《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
河
北
工
程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Leabharlann 版) Vo . No 2 126 .
J u a o He e Unv ri o E g er g ( oi S i c E io ) or l f n bi ie st y f ni ei S ca n n l c n e dt n e i
Jn 2 0 u.09
基于 目标导向《 大学计算机基础》 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
胡承军, 常志英
( 河北 工程 大学 教育 技术 中心 , 北 邯 郸 063 ) 河 508
[ 摘 要] 大学计算机基础》 《 最终的课程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这种 以能力为本位 的课程 目标决定 了大学 计算 机基 础 网络课 程教 学设 计 不 同于其 他 的 学科 , 范例 、 活动 、 作是 实现 这 一 目 的有 效 途 径 。基 于 目标 导 向的 网 协 标 络 课 程 可以 与课 堂教 学 实现 优 势互 补 , 高教 育教 学质量 。 提 [ 关键词 ] 标导向; 目 大学计算机基础 ; 网络课 程; 设计与开发 [ 中图分类号 ]G 4. [ 62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63 97 (o9 o 一 07— 3 17 — 472o )2 O9 0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 使各领域工作的发展愈来愈依赖于信息 ( ) 二 活动 中体 验 。活动 理论 强 调学 生是 学 习的 主体 , 促进 学 要 技术 , 求 大学 生有 更丰 富 的信 息技 术知 识 和更 强 的 应用 信 息 技术 生 的 主体性 发展 , 须 首 先 让 学 生作 为 主体 去 活 动 , 活 动 中 完 要 就必 在 的能 力 。大学计 算 机基 础 是 为非 计 算 机 专业 大 一新 生入 学 而 开设 成 学 习对象 与 自我 的双 向建 构 。信 息 素养 最 终 体 现 为 一 种 利 用信 的第一 门计 算基 础 课 , 课程 具有 课 程信 息 量 大 , 时少 , 程 内容 息技 术解 决 问题 和进 行创 新 的能 力 , 不仅 仅 是熟 练 的技 能 和 丰 富 该 课 课 而 更新快 , 且具有实践 I 操作性强等课程特点 , 生、 由于各地 区信息化教 的知识 , 它主要通过学生在信息社会活动中应用学 习和生存体现出 育 发展 不平 衡 , 生基 础水 平差 异 很 大 , 于 此 , 要 利 用 网络 的 来 。如果 能够 将 活动 理论 引 入 计算 机教 育 的 教 学 过 程 可 以形 成 新 学 鉴 有必 潜 在优 势 , 计开 发 网络课 程 , 和拓 展 传 统 的 面对 面 课 堂教 学 , 的教 学策 略 , 高计 算机 教 育 的教学 效果 和 效率 以及学 习者 的 学 习 设 丰富 提 让 学 习者可 以在 课 堂外 继续 学 习或 与教 师保 持联 系 , 用 网 络辅 助 兴趣 , 利 从而使得学习者在掌握信息技术技能 的基础上 , 提高 自己的 教 学手 段提 高教 学 质量 。 信 息素养 。 但 纵观 现有 的 网络课 程 , 是教 材搬 家 , 遍 存在 着 “ 教 学 大多 普 重 ( ) 三 协作 中创 新 。计 算机 课程 的最 终 目标是 提 升 学 生 的信 息 内容 的呈现 与讲 解 , 学 习环境 与 学 习活 动 的设 计 ” 轻 ,为此 , 法 提 素养 , 息素养 具有 隐 『知识 的特征 。协 作学 习是 发展 学 生 隐性 知 武 信 生 博 士提 出 了 目标 导 向的 网络 课 程 开 发 模 式 , 模 式 认 为 : 络 课 程 识 的 有效 方法 。 同伴 间 的 交 流 可 以 使 隐性 知识 明 晰化 , 为 更 多 该 网 并 设计 是 目标 导 向的 , 括课 程 设 计 和 教 学 设 计 两 个 阶 段 , 程设 计 的学 习者所 共 享 ; 作 中的反 思 可 以使 显性 知 识 隐 性 化 , 断 丰 富 包 课 协 不 阶段需 要 根据 课程 目标 选择 和 组织 教学 内容及 学 习 资源 , 定 课 程 隐性 知识 宝库 。 确 结构 , 计划教与学的活动; 教学设计 阶段主要是进行需求分析 、 根据 二、 目标 导 向 网络课 程设 计模 型 教学 目标设 计 网络 课程 的学 习环境 。网络课 程 目标 是 “ 程 目标 一 课 教学 目标 ” 内存逻 辑 统 一 。 们 需 要 根据 课 程 目标 选 择适 用 的课 的 我 ( ) 程 结构 设计 一 课 程论 、 论 、 习论 为 指 导 , 教学 学 以便 有 针 对 性设 计 网 络课 程各 要 素 , 在《 大学计算机基础》 网络课 程中, 我们设计 了以注册登 录模 这 对 于 网络 课 程在 目标 、 过程 、 三 方 面 的 内在 统 一 , 现 有效 教 结果 实 块、 学生模 块 、 管理模 块 、 师模 块等 模块 构成 的 网络课 程结 构 。 教 学 具有 重要 意 义 。该 模 式在 原理 上仍 然 沿袭 了泰 勒 的 目标模 式 , 但 目标 的概念 扩 展到 了行 为 目标 、 成 性目标 和 表现 性 目标 。 生
第1章 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概述
3.表现性目标和人本主义的课程观
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 中 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
4.三种网络课程目标取向的比较
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第1章 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概述
网络课程的内容可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来表现, 可以二维模拟、三维仿真,还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实现多维的教学信息传递
网络课程的内容结构是非线性的、超链接的,非线性的信息表达方式有助于培养学 生的联想式、发散式思维 网络课程体现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课程内容和现代教育 思想的整合,是一种新型的课程模式
3.确定内容的组织结构:
①网络课程内容组织原则:
ⅰ)纵深型内容组织与平面型内容组织相结合。 ⅱ)内容的逻辑顺序与学习者的心理顺序相结合。 ⅲ)直线式组织与螺旋式组织引结合。
②网络课程内容组织的结构:
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第1章 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概述
ⅰ)“行为目标-学科中心”。图示见教材P13图1.5 ⅱ)“生成性目标-问题中心”。图示见教材P14图1.6 ⅲ)“表现性目标-活动中心”。图示见教材P14图1.7
四、网络课程与网络课件的关系
课件:实现一个或多个教学目标,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网络课件:是基于网络环境开发和运行的课件,是网络课程中为实现一个 或多个教学目标而按照一定的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 网络课程包含了网络课件和教学活动两个组成部分,是网络教学活动的内 容基础。
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第1章 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概述
目标导向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目标导向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一、背景介绍1.1 教学背景信息化教学是指以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借助多媒体、网络等技术手段,对课程内容进行再设计,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化教学已成为教育教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1.2 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是以学习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习目标为中心,围绕学习目标进行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
信息化教学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需求和学习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二、案例描述2.1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包括日常生活用语、交际技巧等内容。
通过信息化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2 教学内容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用语、问候语、购物用语、饮食用语等实用的口语表达内容。
教学内容以实用性和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为主要考量。
2.3 教学方法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包括口语对话练习、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活跃度。
2.4 教学资源本次教学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网络资源和教学设备等信息化资源,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
2.5 教学评价教学过程中设置了多种评价手段,包括课堂练习的评价、课后作业的评价、小组讨论的评价等,充分全面地评价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技巧。
三、教学效果分析3.1 学习动机的提高信息化教学设计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 学习效果的提升通过信息化手段,教师能够更好地展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提高了学习效果;学生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的帮助下,能够更好地掌握口语表达技巧。
3.3 教学质量的提高目标导向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的提升,能够更好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第二章)
又称为不完整的问题
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系
© 2008 洪留荣
Page 2.15
第2章
2.1 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 (3)、问题的设计
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设计
第一个阶段:根据课程目标确定多个问题。 第二个阶段:通过一系列的准则对问题进行筛选和修改。
第三个阶段:确定问题解决的成果和完成标准。
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系
© 2008 洪留荣
Page 2.2
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流程
学习者 需 求 分 析 行为目标
工作岗位
课程专家
目 标 确 定
生成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
混合式学习
自主学习
课 程 实 施
评价和修改
内 容 设 计
改编-新编
学术-绩效 机构-学习者 模块化设计 学习者 内容组织结构
Page 2.3
教学设计 技术合成 媒体开发 技 术 开 发 教学 活动 设计 学习 环境 设计 需 求 分 析
分数
4-5分
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系
© 2008 洪留荣
Page 2.23
整体评分规则(仅作为样例)
水平5(5分):优秀的表现: 依靠广泛的知识证据来解释其预测的合理性,如物质科学:蒸发、凝结、能的转化、
质量守恒;生命科学: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植物疾病、植物与昆虫;地球科学:土
壤类型、水的循环、物质循环等。辩护有很强的推理过程,在逻辑上相互衔接且中间 没有漏洞的一连串陈述 水平4(4分):较好的表现: 能侧重某一方面的知识证据解释其预测的合理性,没有出现知识性的错误。 辩护有推理过程,感觉一般。 水平3(3分):基本达到任务的要求: 依靠一定的知识证据来解释其预测的合理性,较符合初三学生的知识水平, 但不够全面,并出现了知识性的错误辩护有推理过程,但存在一定的漏洞 水平2(2分):完成任务水平较低: 仅凭生活经验作出预测,没有知识证据支持,水平明显低于初三学生的知识 水平。辩护材料过于简单。 水平1(1分):没有达到任务的要求:
基于目标导向的《青春期女生健康生理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
.
第2 9卷 第 4期 ( 上)
2 0 1 3年 4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 o u na r l o f C h i f e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和领会 , 易于检测 , 因此这些 内容的设计主要是进 行内容 一媒体的选择. 2 . 2 . 2 问题情 境设 计 在 生成 性 目标 导 向下 , 网络课 程教 学 内容 就是 问题 情 境 , 教 学 内容 的设 计 即 “ 问题 情 境 ” 设计 . 情 境认 知 理论认 为 学 习是在 一定 的情 境 中发 生 的 , 学 习应 当在 与现实 世界 相类 似 的情境 中进行 , 并 以解 决 现实 生 活 中的真实 性 问题 为 目标[ 3 1 . 2 _ 3 学 习资源 设计 2 . 3 . 1 结 构 化学 习资 源 的设 计 本 网络 课 程在 结 构 化 资源 的设 计 方 面 主要 体 现 在补 充性 学 习材料 和练 习 以及测 试 题设 计方 面 , 主要用 于教 学 内容 的丰 富和拓 展 , 加深 学 习者对 于 教 学 内容 的理 解 , 为学 习 者提 供 练 习 的机 会 , 给 与 学 习者 及 时 的 反馈 和学 习 的建 议 .具 体 来 说 主要 有: 2 _ 3 . 1 . 1 背景 材料 背 景 材料 是 与教 学 内容 相 关 的文 化背 景 知识 . 在 本 网络课 程 的学 习过程 中学 习者 可 能不 了解 “ 精 子” 、 “ 卵子” 、 “ 胚胎” 等 概念 , 因此 在 “ 课程资源” 中 要 为学 习者 提供 相关 的背 景知识 .
表现性目标导向下的任务驱动式网络教学
表现性目标导向下的任务驱动式网络教学作者:林中海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20期[摘要]本文讲述了在表现性目标导向下的任务驱动式的网络教学课例,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注重技能培养、重视多维评价、提倡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表现性目标导向任务驱动网络教学课例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武马群主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七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课例主要分析第一课时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掌握修改格式和背景、插入多媒体以及学会简单动画设置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根据给定的素材和提示完成演示文稿的制作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演示文稿相关对象的编辑教学难点:恰当的使用演示文稿对象的动画效果来表达不同的创意三、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对计算机作品的鉴赏和评价能力有待于提高,经常出现乱用、错用、混用各种技能和效果,使作品看上完全是技术的堆叠而缺乏相应的生命力;学生的自信心不足、成功教育的机会少等使大部分学生有不会评价、不敢评价、不想评价的心理特点。
四、教学策略本课采用网络教学,给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表现性目标活动任务,提供作品在线管理,完善表现性目标取向的人本主义课程观,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完成作品并自我评价、师生互评等环节。
强调学生与学习情境的交互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使学生在表现性目标导向下完成任务并提高技能。
五、教学过程六、课后反思本课的整个教学活动都融入在一个网络平台中,从引入、模板的下载、作品的提交、帮助的获取、作品和课堂的评价等均通过后台的程序逐步展示出来,下面就本课设计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出来的一些教学理念、设计思路作一下分析和反思。
1、“魔术”情景,吸引致胜本课的“魔术”幻灯片确实让很多学生非常惊讶,这不止是让学生体验到内容的有趣,最主要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迅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平时看起来很普通的演示文稿软件的制作上来,所谓一个好的开头,总是从吸引学生做起。
网课学习计划单
网课学习计划单一、学习目标通过网课学习,我希望能够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在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二、学习内容本次网课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概述: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及要求,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 知识点学习:系统学习课程的各项知识点,理清思路,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
3.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案例或实验,掌握相关技能,提升实践能力。
4. 作业和练习: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练习,巩固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5. 课程评估:通过考试或论文等方式进行课程评估,检验学习效果,发现不足并及时调整学习方法。
三、学习计划1. 第一周:课程概述学习目标:了解课程的整体架构和学习目标,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具体任务:观看课程介绍视频,了解课程的内容和安排;阅读教材相关章节,了解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参与课程讨论,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对课程的认识和理解。
2. 第二周至第四周:知识点学习学习目标:系统学习课程的各项知识点,理清思路,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
具体任务:按照老师的教学安排,认真听课,做好笔记;背诵并理解教材相关章节,查找相关资料进行拓展学习;与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学习,解决问题。
3. 第五周至第七周:实践操作学习目标:通过实际案例或实验,掌握相关技能,提升实践能力。
具体任务:按照老师的安排,完成实践操作的相关任务,如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积极参与课程讨论,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借鉴他人的经验。
4. 第八周至第九周:作业和练习学习目标: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练习,巩固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具体任务: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练习,认真对待每一道题目,发现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第十周:课程评估学习目标:通过考试或论文等方式进行课程评估,检验学习效果,发现不足并及时调整学习方法。
具体任务:认真备考,复习课程重要知识点,做好心理准备;按时参加考试或提交论文,并及时查看成绩反馈,总结问题并调整学习方法。
目标导向教案设计
目标导向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目标导向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掌握目标导向教学的设计流程和步骤;3. 能够编写符合目标导向教学要求的教案。
一、目标导向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目标导向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目标,强调教学活动的目的性和导向性。
目标导向教学的原则包括:1. 学习目标明确: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能够使学生形成具有知识、能力和品德等方面的全面发展;2. 教学内容合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建立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3. 教学方法多样: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4. 学习评价全面: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潜在能力。
二、目标导向教学的设计流程和步骤目标导向教学的设计流程包括课程设计、教案设计和教学实施。
1. 课程设计:(1)明确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特点,确定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2)分析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和组织,形成教学大纲;(3)设计课程结构:确定知识和技能的组织结构,形成课程框架。
2. 教案设计:(1)确定教学目标:根据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具体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2)设计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课程要求,设计适合的教学活动,如讲解、讨论、实验等;(3)编写教学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材料,如教案、习题和实验指导书等。
3. 教学实施:(1)组织教学过程:根据教案的设计,有序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学习;(2)激发学生兴趣: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3)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4)评价学习效果: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进行学习成果的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编写符合目标导向教学要求的教案编写教案是目标导向教学的具体体现,教案应包括以下要素:1.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等。
网络课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网络课程
初中网课优质教案模板
教案名称:《XXX》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XXX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X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掌握XXX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难点:1. XXX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素材和参考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和上网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引入相关案例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学生分享自己对XXX的了解和认知。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教师发布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和教材进行自主学习。
2. 学生根据任务要求,自主查阅资料,总结XXX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三、合作探究(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XXX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学生通过讨论、分享和交流,提高对XXX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呈现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运用XXX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分享和评价。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提出改进措施。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实际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了XXX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教师还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进行教学调整,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cms课程设计
cms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CMS(内容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功能与作用;2. 学习CMS的分类、特点及其应用场景;3. 掌握至少一种CMS的基本操作,如WordPress、Drupal或Joomla;4. 了解CMS与网站建设的关系,理解其在网络信息传播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会使用CMS搭建简单的网站,并发布内容;2. 能够独立进行CMS的基本设置,如主题、插件、用户权限等;3. 培养学生通过CMS进行内容管理、更新和维护的能力;4. 提高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处理、传播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兴趣,提高其网络素养;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其分享、交流、合作的品质;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保护个人隐私;4.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其勇于尝试新事物,不断提升自我。
本课程针对五年级学生设计,结合其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网络素养。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掌握CMS的基本知识,提高其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处理能力,同时培养其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CMS概述- CMS的定义与作用- CMS的分类及特点- CMS的发展历程与趋势2. 常见CMS介绍- WordPress的使用与操作- Drupal的特点与应用场景- Joomla的基本功能与操作3. CMS搭建与管理- CMS的安装与搭建流程- 网站主题与插件的应用- 用户权限管理与内容发布4. CMS实战案例- 案例一:搭建个人博客- 案例二:创建班级网站- 案例三:企业网站建设与管理5. 网络安全与道德规范- CMS网站安全防护策略- 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保护个人隐私- 网络信息传播的法律责任教学内容按照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组织和安排,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目标导向的教学系统设计的分析流程初探
人员 沟通过 程 中不 能直接 把握重点 问题和遗 漏相关信 息 ,
使得教学设 计的结果不符合要求或 者延长分析过程 。教学 设计 的分 析流程相 当于软件工程 的需求分析 ,是一项 工作 的开端 ,但是不 同于软件工程 的需 求分析 ,教学设计 的分 析过程有着 自己的分析 内容和分析流程 。
要跟相关人 员交流合作来完成 的一 项工作 ,因此要求教学
设计人 员对分析流程有着清晰 明确的认识 ,以减少 与相关
这一层 次的设 计通常包括 系统 目标 的确定 、实 现 目标 方案的建立 、试行 和评 价 、修改等 ,涉 及内容面广 ,设 计 难度较大 。而且 系统设计 一旦完成就要 投入 范围很大 的场 合去使用和推广 。因此这 一层 次的设计需要 由教学系统设 计人员 、学科专 家、教师 、行政管理人 员、甚至包括 有关 学生的设计小组来共 同完 成。例如 :专业课 程设置 、课 程
例 如 :- I课程或一个 单元 教学 、课程教学设计 、课 堂教 -' - J 收稿 日期 :20 -4 1 090-5
标 的具 体化 。经过教学 目标分析 ,确 定教学 目标 的类 型 ,
以选择有针对性 的教 学设 计过程 。教学 目标 类型确 定之后
需要根据 目标类 型分析具体的教学 目标 ,形成教学 目标 的
学系统设计的分析流程中来 。
二 、问题 的提 出
首先 ,明确教学 系统设 计的类型 。教学 系统设计一般 可归纳为三个层次 m :
( 一) 以 “ 品 ” 为 中心 的层 次 产
教学系统设计 的最 初发展是从 以 “ 产品”为 中心 的层
次开始 的。它 把教学 中需要使用 的媒体 、材 料 、教学包等
在 对 教 学 目的 和 教 学 目标 理 解 的基 础 上 ,进 行 教 学 系
标导向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
7) 无 法 次 完 成 某 个 知 识 常 单 元 的 学 习 最 小 知 识 单 元 的 划分 太 大
8) 面 设 计 不 科 学 , 生 学 习 缺 乏美 术 、 面 等 方 面 的 专 业 版 学 版 时 容 易 疲 劳 , 响 学 习情 绪 影 设 计
在 网络课程设计 中仍存 在着 “ 缺乏 必要 的学 习指导 , 乏强 缺 大 的学 习支 持 功能 , 缺乏 对 教学 活 动和 学 习活 动 的技术 支 持” 等问题 ( 尹睿 等 ,04 。20 20 ) 05年 , 峥等 人进 一步 总结 徐
了当前 我国网络课程 开发 和应用 中存 在 的主要 问题并 分析
表现形式单一 , 自主学习资源不足 , 导航系统不强” “ 、缺乏 教
学活动设计” 问题 , 等 并指 出“ 应加 强 网络课程 的教 学设计 ” ( 林君芬等 , 0 ) 0 2年 , 林梅 等人在 对我 国网络课 程 2 1 。20 0 梁 调查分析之后指 出 : 被调 查 网络课 程 的设计 “ 整体 上说 存 从
不高的重要原 因。在 目标导 向网络课程 开发思想的指导 下 , 者提 出 了目标 导向 的网络课程 教 学设计模 式 , 作 井 对该模式 中学习环境 的设计进行 了详 细讨论。
【 关键词 】 网络课程 ; 学设计模式 ; 教 网络课程 设计 ;目 导向 标
【 中图分类号】G 3 44
年, 尹睿等人对网 络课 程建设 与实 施 问题 的调查研 究表 明 : ຫໍສະໝຸດ 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在目标导向的网络课程开发模式中( D C M , O e D ) 网络课
程开发包 括从 需求 分 析到 评 价与 修改 等 八个 环 节 ( 1 。 图 )
打造目标导向性强的课
详细描述
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 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和活动,如小组讨 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以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如何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总结词
评价标准和方法应科学、公正、客观
详细描述
评价标准应与课程目标相一致,评价方法应多样化, 包括考试、作品评定、口头表达等,以确保评价结果 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了解自己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实施教学和评价
总结词
灵活性、有效性、持续性
详细描述
在实施目标导向性课程时,教师应该具备足够的灵活性 和有效性,以应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和挑战。教师还应该 持续地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策略,以确保课程目 标的实现。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目标设定和规划能力
总结词
培养学生的能力
详细描述
除了传授知识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目标设定和规划能力。学生需要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 况设定目标,制定计划并付诸行动。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03
目标导向性课程的教学策略
任务驱动教学法
总结词
通过布置具体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完成任务,培养实 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词
活动与目标相匹配
详细描述
学习活动应该与课程目标紧密相关,能够帮助学生达成目标。活动的设计应该 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参与和投入。
制定目标导向的评价标准
总结词
评价与目标一致
详细描述
评价标准应该与课程目标相一致,能够反映学生对目标的达成情况。评价方式应该多样化,包括考试、作品评价、 口头表达等,以便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目标导向网络课程的课程设计
目标导向网络课程的课程设计﹡武法提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北京100875钟启泉(2000)认为:课程设计就是指课程的组织形式或结构。
课程设计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理论基础,二是方法技术。
所谓理论基础,是指课程设计的三大基础——学科、学生、社会;所谓笔者倾向于施良方的观点,同时也认为:在课程设计阶段除了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外,还应当对络课程的结构,以及计划网络课程中教与学的活动。
二、目标导向网络课程的课程设计过程目标导向网络课程的课程设计是在明确网络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展开的,网络课程的课程设计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设计者在网络课程目标的导向下进行循环设计,以求最大限度地达到网络课程的目标。
图3给出了网络课程设计的过程图示:首先根据网络教育的培养目标确定网络课程的课程目标,明确课程目标的取向和内容;依据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将网络课程内容和网络课程其它要素在课程目标导向下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计划网络课程中教与学的活动。
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要进行形成性评价,以确定是否符合课程目标,最后还要进行总结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修改和完善,直至课程设计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1.网络课程目标的分析网络课程目标是网络教育的培养目标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化,是对网络课程实施结果的一种预期。
在网络课程设计中,不同的课程目标体现了不同的课程观。
有三种课程目标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课程观,那就是:行为目标和结构主义的课程观、生成性目标和建构主义课程观以及表现性目标和人本主义课程观。
在网络课程中,具体采取什么形式的课程目标取决于课程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每一种课程目标都有其长处,也都有其不足之处。
如果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行为目标的形式比较有效;若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成性目标的形式比较有效;若要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表现性目标的形式较为合适。
网络课程的课程目标是由网络教育的培养目标转化来的,培养目标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网络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要求。
打造目标导向性强的课
打造目标导向性强的课导言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培养学生的目标导向性显得尤为重要。
目标导向性是指通过明确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并为之努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打造目标导向性强的课程,以达到更有效的教育效果。
1. 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课程设计的基础,也是激发学生目标导向性的核心。
在设计课程时,教师需要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并将其清晰地传达给学生。
学习目标应该具有明确、可衡量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的重点和期望的学习结果。
在设定学习目标时,教师可以遵循以下原则:•具体而明确:学习目标应该明确表达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或能力。
•可衡量:学习目标应该能够以客观的方式进行评估和测量。
•挑战性:学习目标应该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又能够让学生有信心实现。
2. 提供清晰的教学步骤为了让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标,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教师需要提供清晰的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应该按照逻辑顺序进行,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提供教学步骤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先易后难:教师应该从简单的知识点开始,逐渐引导学生学习更复杂的内容。
•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提供一系列问题和例子,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实践来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演示示范: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和示范,展示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模仿。
3. 引导学生制定个人学习目标除了设定课程的学习目标,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制定个人学习目标。
个人学习目标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需求来设定的,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学生制定个人学习目标:•了解学生兴趣和优势: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优势领域,帮助他们制定符合自身需求的学习目标。
•共同商讨: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商讨制定学习目标的过程和内容,让学生参与决策过程,并增加学习的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跟踪进展:教师应该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展,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实现个人学习目标。
网络课程课间活动方案策划
网络课程课间活动方案策划一、方案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课程正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
然而,在网络课程中,学生往往面临着缺少互动、缺乏动力和学习效果差等问题。
因此,为了提高网络课程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乐趣,我们需要为网络课程设计一系列课间活动。
二、方案目标1.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力。
2. 增加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3. 丰富网络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形式。
4. 提高网络课程的学习效果。
5.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方案内容1. 线上讨论论坛在每个章节结束后,设置一个专门的线上讨论论坛,供学生进行学习内容的讨论和交流。
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疑问,与其他学生进行互动和讨论,同时也可以得到教师的指导和解答。
通过线上讨论论坛,学生可以扩展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文章写作活动每个学期结束时,安排一个文章写作活动。
教师可以提供一个主题,要求学生撰写一篇与该主题相关的文章,并在学习平台上进行投稿。
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文章的写作,并通过学习平台提交作品。
教师会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选和点评,并选出几篇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发表。
通过文章写作活动,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
3. 小组合作项目每学期安排一个小组合作项目,要求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个项目。
教师会提供一个具体的项目内容和要求,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讨论、分工和合作,最终完成并提交项目。
教师会根据项目的完成情况和质量进行评比和评分。
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同时也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4. 在线竞赛活动每学期安排一个在线竞赛活动,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竞赛。
竞赛内容包括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会涉及一些与学习相关的技能和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平台参加竞赛,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
教师会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评分和排名,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10月教育技術學報Oct.2007 第1卷第4期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V ol.1 No.4 目标导向网络课程的课程设计﹡武法提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北京100875[摘要] 目标导向的网络课程设计理论认为:网络课程设计包括了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两个阶段,课程设计针对的是课程的形成,研究网络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和活动。
目标导向的网络课程在课程设计阶段的工作包括: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确定内容的组织方式、设计网络课程的结构、计划网络课程中教与学的活动。
本文对以上环节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 网络课程;目标导向;课程设计;课程结构;学习活动一、课程设计的涵义对课程设计(Curriculum Design)的涵义,课程论领域存在很多不同的认识。
奥恩斯坦(2002)认为课程设计是指把课程各组成部分(要素)安排成一个实际的整体的过程,这些部分包括:(1)目的、一般目标、具体目标;(2)学科内容;(3)学习经验;(4)评价方法。
[1]课程设计主要关注课程四个基本组成部分的性质和安排。
奥恩斯坦(2002)还引用了贾尔斯(1942)的经典性研究结果来图示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图1),他认为课程设计各组成部分是相互作用的。
钟启泉(2000)认为:课程设计就是指课程的组织形式或结构。
课程设计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理论基础,二是方法技术。
所谓理论基础,是指课程设计的三大基础——学科、学生、社会;所谓方法技术,是指依照理论基础对课程各要素——目标、内容、策略(活动、媒体、资源)、评价——做出安排。
[2]以上两种观点没有将课程设计和课程编制(开发)进行严格区分,认为课程设计包括了对课程四个要素,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安排。
施良方(1996)认为:对“课程编制(Curriculum Development)”与“课程设计”存在的模糊看法,会导致把课程编制和课程实施相提并论,即导致课程和教学的混淆。
为了明确课程设计的涵义,施良方(1996)把课程编制定义为完成一项课程计划的整个过程,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等阶段,而课程设计则是课程所采用的一种特定的组织方式,主要涉及课程的目标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课程编制(开发)和课程设计的关系可以用图2来表示。
﹡本文系国家青年基金资助课题“目标导向网络课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之一,课题编号:CCA05003R目标导向网络课程的课程设计笔者倾向于施良方的观点,同时也认为:在课程设计阶段除了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外,还应当对网络课程的结构和网络课程中教与学的活动做出整体计划,这样课程设计阶段才是完整的,教学设计阶段的工作才是有据可循的。
在课程实施(教学)阶段,实施者可根据课程设计的结果对教与学的活动计划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创建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教学或学习环境。
综合上述观点,笔者对网络课程的设计作了如下描述:网络课程的课程设计是为达成网络教育的培养目标而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做出选择和安排的系统化方法。
课程设计针对课程的形成,研究教什么的问题,即研究网络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活动。
目标导向的网络课程在课程设计阶段的工作包括: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确定内容的组织方式、设计网络课程的结构,以及计划网络课程中教与学的活动。
二、目标导向网络课程的课程设计过程目标导向网络课程的课程设计是在明确网络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展开的,网络课程的课程设计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设计者在网络课程目标的导向下进行循环设计,以求最大限度地达到网络课程的目标。
图3给出了网络课程设计的过程图示:首先根据网络教育的培养目标确定网络课程的课程目标,明确课程目标的取向和内容;依据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将网络课程内容和网络课程其它要素在课程目标导向下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计划网络课程中教与学的活动。
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要进行形成性评价,以确定是否符合课程目标,最后还要进行总结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修改和完善,直至课程设计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1.网络课程目标的分析网络课程目标是网络教育的培养目标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化,是对网络课程实施结果的一种预期。
在网络课程设计中,不同的课程目标体现了不同的课程观。
有三种课程目标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课程观,那就是:行为目标和结构主义的课程观、生成性目标和建构主义课程观以及表现性目标和人本主义课程观。
在网络课程中,具体采取什么形式的课程目标取决于课程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每一种课程目标都有其长处,也都有其不足之处。
如果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行为目标的形式比较有效;若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成性目标的形式比较有效;若要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表现性目标的形式较为合适。
网络课程的课程目标是由网络教育的培养目标转化来的,培养目标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网络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要求。
课程目标的陈述应当明确而清晰,一门课程中可能包含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目标。
课程目标的分析方法包括(奥恩斯坦,2002)行为性方法、系统—管理性方法、人本主义方法和概念重建方法。
2.网络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内容是课程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施良方,1996)。
[3]网络课程的课程内容包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
网络课程的目标一旦有了明确的取向和表述,就在一定程度上为网络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方向。
在不同课程目标的导向下,网络课程内容的选择围绕着三种不同的取向展开:课程内容即教材、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和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在行为目标导向下,网络课程的内容就是学科知识,强调知识的科学性,注重知识的层次和序列。
网络课程的重点在于在向学生传递知识,而知识的传递是以教材为依据的,因此网络课程内容的设计就是在学科知识的选择和组织基础上的教材设计。
在学科知识选择的过程中应注意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科学性与社会性相融合、系统性与趣味性相协调。
在生成性目标导向下,网络课程的内容就是学习者通过与学习情境交互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习者的经验,课程内容设计就是对一系列生活和社会问题的设计。
作为网络课程教学内容的问题有良构(Well-Structured)问题和非良构(Ill-Structured)问题之分,真实世界的问题绝大多数是非良构的。
不管是良构的问题还是非良构的问题,每一个问题都包含四种成分(陈琦,1997):目的,即在某种情境下想干什么;个体已有的知识;障碍,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的种种需解决的问题;方法,指个体可以用来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步骤。
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包括跨学科联系、学生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需求、问题呈现的情境等因素,以便有效地把学生的知识学习、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在表现性目标导向下,网络课程的内容就是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活动课程关注的不是向学生呈现些什么内容,而是让学生积极从事有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的活动,课程内容设计就是对与社会生活联系的学习活动的设计。
作为课程内容的学习活动设计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网络课程中一般包括研究型活动、设计型活动和体验型活动。
表现性目标的学习活动设计一般采用活动分析法,即通过研究成人的活动,识别各种社会需要,把它们转化成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中,最关键的环节是进行学习任务的设计。
网络课程在设计中通常把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等同于知识的选择,随着网络教育的深入发展和课程设计者对学习者主体性认识的提高,学习者的经验以及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的互动也逐渐纳入课程内容,使得以问题解决和活动为中心的网络课程逐渐丰富起来。
3.网络课程内容的组织网络课程的内容组织就是在课程目标导向下根据学习者特点、学科结构、社会要求等对课程内容序列做出的安排。
在组织网络课程的内容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结合:目标导向网络课程的课程设计(1)纵深型内容组织与平面型内容组织相结合在网络课程中,内容节点组织按照知识的层次可以分为纵深型和平面型。
纵深型内容组织方式是指和一个学习主题相链接的内容节点具有较强的因果关系,都是将学习过程导向纵深,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不会因为知识点的跳转而转到关系不大的节点上。
在每一个知识点上,预先设置的提示线索引导学生不断向问题解决的最终目标靠拢,激发学生不断探究更深层次的问题和问题的本质。
一般来说,纵深型的内容组织方式面向问题解决,而网络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平面型知识组织方式是指和一个学习主题相链接的节点具有平行关系,一般是侧面的辅助性或支持性知识,如多种方案、背景知识、方法论知识等。
平面型节点虽然不具有因果关系,但对学习过程也是必须的,它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多维的探索空间,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多元方式建构知识的意义。
纵深型和平面型的内容组织各有特色,在网络课程的内容设计中一般结合起来使用,只有如此才能构建有效的网络课程学习环境。
(2)内容的逻辑顺序与学习者的心理顺序相结合。
所谓逻辑顺序就是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和内在的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所谓心理顺序就是按照学习者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
不同课程目标导向下,网络课程内容的组织顺序是不一样的:行为目标导向的网络课程侧重于内容组织的逻辑顺序,强调学科固有的逻辑顺序排列。
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导向的网络课程在问题解决和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侧重于学习者的心理顺序,强调要根据学习者身心发展的特征,以及他们的兴趣、需要、经验背景等来组织课程内容。
事实上,不论什么目标导向现在都倾向于将学科的逻辑顺序与学习者的心理顺序统一起来,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
(3)直线式组织与螺旋式组织相结合。
直线式内容组织就是把网络课程的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螺旋式内容组织是指在不同阶段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但逐渐扩大范围和加深程度。
直线式内容组织方式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螺旋式内容组织方式则容易照顾到学生认知的特点,从而使学生加深对学科的理解。
4.网络课程的结构设计网络课程的结构是指网络课程中各要素的组织方式,不同课程目标导向下,网络课程有不同的结构模式:“行为目标—学科中心”的网络课程结构、“生成性目标—问题中心”的网络课程结构和“表现性目标—活动中心”的网络课程结构。
(1)“行为目标—学科中心”的网络课程以学科教材为中心组织网络课程,网络课程的教材是序列化的、结构良好的学科内容,按照上述三个结合的原则进行组织。
学科中心结构的网络课程的学习资源包括结构化学习资源(线性多媒体材料、补充材料和练习)和非结构化学习资源(同步异步讨论);教学策略包括讲授策略、先行组织者策略、支架渐隐策略等;学习过程中提供的支持包括学习过程跟踪记录和分析、反馈和激励、学习导航、学习工具、学习伙伴、帮助系统等;学习评价主要通过测验性评价来进行;网络课程中教学的活动主要包括讲授、答疑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