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六欲与五脏六腑的关系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七情对应的脏腑与五行

七情对应的脏腑与五行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人类情志变化,可归纳为喜、怒、忧、思、恐五志而配五脏。

七情学说是中医病因病机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部分,同时它又是现代中医心理学中的基本组成部分。

早在《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中就有:“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

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这是五气致病的最早记载,以后在宋代陈无择《三因极·病证方论》中将五气中增加悲、惊即为七情。

七情是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防止疾病发生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七情在地球生物圈中为人类所独有。

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体,为宇宙万物之精灵。

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人类在同疾病斗争中,就意识到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天然大药库,在《本草纲目》中人部第五十二卷记载人体物质入药就有近三十余种。

七情在中医基础理论中主要阐释为七种致病因素(指七情太过),其实它具有治病功能。

这里重点介绍人体内另一个自药系统——七情。

正常的七情活动并不影响人体健康,而能调节人体自身平衡,若太过或不及都会导致情志改变而引发各种心身疾病,损其有余,补其不足,起到防病治病功能,以至现在有人提出:“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七情如药,用之过则害于人,用之适当则益于人。

关于七情以后将分别阐述。

喜喜为七情之首,心气所发,心为五脏之首。

七情致病各有所主而都与心有密切联系。

心为君主之官,是精神活动的主宰,除了过喜伤心外,而怒、忧、思、悲、恐、惊都能伤及心,心气受损,其他各脏也将会造成影响,中医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之说。

中医认为心主神志,与人们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有密切关系,喜为心之志。

喜在正常情况下能缓和一下紧张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故有“喜则气缓”之说。

但是,喜乐过极则损伤心神,就可导致心的病变,出现乏力、出汗、胸闷、心悸、失眠、注意力不集中,重则神志错乱,语无伦次,哭笑无常,举止异常等。

中医对七情六欲中的七情的辩解

中医对七情六欲中的七情的辩解

中医对七情六欲中的七情的辩解
中医将情志归纳为七种:喜、怒、忧、思、悲、恐、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七情”。

“七情”作为人体正常的精神活动,对机体的生理功能起着协调作用,因此并不会使人致病。

但是,突如其来、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一旦超过了人体所能调节的范围,就会使人体气机紊乱,精血亏损,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中医认为,情志顺畅,气机条达,脏腑之间和谐相安,机体的正常功能就不会受到干扰,如果情绪不好,情志失常,则易罹患身心疾病。

正所谓“喜怒无常,过之为害”,七情太过则会损伤五脏。

过喜伤心,突然过度的狂喜,会导致心气涣散、血运无力而瘀滞,出现心悸、心痛、失眠、健忘等疾病。

过怒伤肝,轻者肝气郁滞,食欲减退,重者面色苍白、四肢发抖,甚至昏厥、死亡。

悲忧伤肺,轻者愁眉苦脸,闷闷不乐,意志消沉,重者难以入眠、精神委顿或紧张、烦躁,引发心肺郁结,出现咳喘、呃逆、呕吐、纳呆、失眠、便秘、阳痿、癫痫等病症,甚至诱发癌症或其他疑难重症。

过思伤脾,思虑过度,导致脾胃运化失职,出现食欲不振、饮食不化等消化道疾病。

惊恐伤肾,长期的心跳加速、恐惧不安、精神紧张,或是突如其来的强烈恐惧体验,会严重消耗肾气,导致精气下陷、升降失调,出现大小便失禁、遗精、滑泄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发生精神错乱、癫病或昏厥。

老中医:七情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老中医:七情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脏腑生理和精神活动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情志反应,一般不会使人致病。

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和心理适应能力,损伤机体脏腑精气,导致功能失调,或人体正气虚弱,脏腑精气虚衰,对情志刺激的适应调节能力低下,因而导致疾病发生或诱发时,七情则成为病因,称之为“七情内伤”。

七情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五脏精气是情志活动产生和保持正常的物质基础。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五脏藏精,精化为气,气的运动应答外界环境而产生情志活动。

因而五脏精气可产生相应的情志活动,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因此,若脏腑组织或气血发生病变,就会影响人的情志,如《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灵枢•本神》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故七情与内脏气血关系密切。

心、肝、脾、肺、肾,搞懂七情与五脏的关系!

心、肝、脾、肺、肾,搞懂七情与五脏的关系!

心、肝、脾、肺、肾,搞懂七情与五脏的关系!人在认识周围事物或与他人接触的过程中,对任何人、事、物总会产生相应的情绪,在我们中医称之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在正常情况七情变化对健康影响不大,也不会引起什么病变。

但是,一旦因内外刺激而引起七情太过就会导致人得多种疾病。

首先来说七情太过会损伤相应之脏:即心在志为喜,过喜则伤心;肝在志为怒,过怒则伤肝;脾在志为思,过度思虑则伤脾;肺在志为悲为忧,悲忧过度则伤肺;肾在志为恐,过恐则伤肾。

1怒则气上、怒伤肝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喜怒思忧恐,简称“五志”。

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各脏腑有不同的影响,而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的变化,如《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灵枢·本神》又说:“肝气虚则善恐(容易受惊吓)、目无所见、或阴囊缩筋挛,实则多怒、两胁少腹痛。

大怒常常致使肝气上逆,甚则血随气逆。

临床主要表现为:头胀痛,面红固赤,急躁易怒;血随气逆则呕血,甚则昏厥卒倒;若肝气横逆犯脾,可兼见腹痛、腹泻等症。

2喜则气缓、喜伤心“喜伤心”的典型例子,就是《儒林外史》里的“范进中举”,一个落魄书生,几次考举人不中,在他已经绝望的时候,突然传来了好消息,居然考中的举人!这个好消息让他乐极生悲,居然当时就乐疯了,这是一个典型的“喜伤心”的例子。

过度喜乐,会使心气涣散或心神惮散。

轻者可见心悸失眠、少气无力、精神不集中等;重者神志失常、狂乱,或见心气暴脱而大汗淋漓、气息微弱、脉微欲绝等。

3思则气结、思伤脾心情不好时皮肤、内分泌等等一些病症都会出现。

《黄帝内经》中提到“思伤脾”,从中医角度讲,每一种情绪都可以影响内脏器官,导致人体气血运行方面出现问题。

中医认为:“思则气结。

”思虑过度,容易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不振、讷呆食少、形容憔悴、气短、神疲力乏、郁闷不舒等。

揭秘:“六淫”、七情和五脏间内在联系

揭秘:“六淫”、七情和五脏间内在联系

揭秘:“六淫”、七情和五脏间内在联系揭秘:“六淫”、七情和五脏间内在联系本文摘自《养生的智慧》,作者樊正伦是著名的中医学家,他通过几十年对中国文化和中医观念的理解,深入浅出地叙述了中医在养生中的基本理念,总结了顺四时、节饮食、慎医药、调情志四个养生法则,深入浅出,对现代人的养生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中医研究的是人的生命规律,它不仅仅是研究病人和疾病,这跟西医是不太一样的。

中医学常常把人放在两个圈里,第一圈就是自然的圈,《黄帝内经》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比如说春夏秋冬,我们中医经常讲,当风、寒、暑、湿、燥、火太过或不及时,称为“六淫”或“六邪”,就是当人和自然界之间不能协调的时候,就会产生疾病,这是疾病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圈是社会,这个圈讲的是什么?它讲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跟人的生命及健康之间有什么关系。

中医在养生中有一句话,叫“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就是说当你自己心情处在一种非常平静状态的时候,你的气血就会正常地运行。

这种正常的运行,是维持你生命活动的重要功能。

反之,当你的情绪出现异常变化的时候,它就会使得你气血产生逆乱,进而导致疾病。

肝主怒,肝不好爱发脾气很多女士特别爱生气,而且女士什么时候爱生气呢?是在她月经前后的时候。

为什么?因为女士是以血为主,以肝为先天,当她月经要来的时候和来月经这中间,由于她血往下行了,血行于下,而气浮于上,她这个时候气血不平衡,气有余便是火,所以,这时候就爱发怒了。

所以,女士在自己月经来的前后的时候,就一定注意调养自己的情绪,不要过怒,既不要过怒,也别郁闷。

过怒和郁闷都不符合正常的生理状态,时间长了,就会产生疾病。

在门诊中,我常常跟女士说,我说你如果跟你先生吵架,你一定告诉你先生,把你气哭了再走,别气一半,你先生就跑出去了,回来还得接着吵。

为什么呢?是因为肝主怒,当你生气的时候,俩人吵架了,你怒气满胸,这时候肝气非常旺盛,如果这时候他走了,你这个气就淤滞在里面了,没法发泄了,发泄不出去,淤久就会化热,回来以后接着吵。

七情对应的脏腑与五行

七情对应的脏腑与五行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人类情志变化,可归纳为喜、怒、忧、思、恐五志而配五脏。

七情学说是中医病因病机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部分,同时它又是现代中医心理学中的基本组成部分。

早在《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中就有:“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

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这是五气致病的最早记载,以后在宋代陈无择《三因极·病证方论》中将五气中增加悲、惊即为七情。

七情是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防止疾病发生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七情在地球生物圈中为人类所独有。

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体,为宇宙万物之精灵。

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人类在同疾病斗争中,就意识到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天然大药库,在《本草纲目》中人部第五十二卷记载人体物质入药就有近三十余种。

七情在中医基础理论中主要阐释为七种致病因素(指七情太过),其实它具有治病功能。

这里重点介绍人体内另一个自药系统——七情。

正常的七情活动并不影响人体健康,而能调节人体自身平衡,若太过或不及都会导致情志改变而引发各种心身疾病,损其有余,补其不足,起到防病治病功能,以至现在有人提出:“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七情如药,用之过则害于人,用之适当则益于人。

关于七情以后将分别阐述。

喜喜为七情之首,心气所发,心为五脏之首。

七情致病各有所主而都与心有密切联系。

心为君主之官,是精神活动的主宰,除了过喜伤心外,而怒、忧、思、悲、恐、惊都能伤及心,心气受损,其他各脏也将会造成影响,中医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之说。

中医认为心主神志,与人们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有密切关系,喜为心之志。

喜在正常情况下能缓和一下紧张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故有“喜则气缓”之说。

但是,喜乐过极则损伤心神,就可导致心的病变,出现乏力、出汗、胸闷、心悸、失眠、注意力不集中,重则神志错乱,语无伦次,哭笑无常,举止异常等。

七情与五脏

七情与五脏

又是一年秋风起,寒风萧瑟,秋
叶枯索。

每到秋天,许多细腻敏感的
人总会感受到诸多的离愁别绪,似乎
秋与愁是脱不了干系的。

“秋风秋雨
愁煞人”,而古人的诸多关于秋的诗
词似乎也在印证着在秋天会体验到更
多的愁苦。

情绪这种东西一旦无法控
制势必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影响。

人是高级动物,有着七情六欲。

中医认为“七情”是指“喜、
悲、恐、惊”七种情志,也可叫做
忧、悲、恐”为“五志”。

体验正常
的“情”与“欲”,可以说是人的生
活乐趣之一。

然而一旦这样的
眩等,也会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胃溃
疡等疾病。

说说“喜伤心”吧,很多人不解了,
“喜”是高兴,高兴自然是一种好的
情绪,怎么会伤“心”呢?那我说明
一下,首先这里所说的“喜”是大喜,
是过度的高兴。

其次,中医所说的心
不完全指的是心脏,还包括人脑的思
维、情志系统。

所以成语中就有“用
心思考”一说。

正常的喜乐,使精神
愉快,心气舒畅。

若狂喜极乐,就会
使心气弛缓,精神涣散,而产生喜笑
不休、心悸、失眠等症。

最典型的例
子就是《儒林外史》中的范进。

范进
连年考试不中,屡考屡败,在不抱希
望的时候,竟然获悉考中举人了,结
果大喜过望,喜极而疯,就是因为狂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实论“七情六欲”与“五脏六腑”的关联

实论“七情六欲”与“五脏六腑”的关联

实论“七情六欲”与“五脏六腑”的关联实论“七情六欲”与“五脏六腑”的关联“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反应。

七情与人体脏腑功能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七情分属于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常称为五志。

七情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的活动范围内,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因此,作为病因,七情是指过于强烈、持久或突然的情志变化,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的情志活动。

因七情而病称为因郁致病。

此外,由于某些慢性疾病,体内脏腑功能长期失调,引起人的精神情志异常,称为因病致郁。

七情还与机体本身的耐受、调节能力有关。

七情致病不同于六淫,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主要从口鼻或皮毛侵入人体,而七情则直接影响有关脏腑邪的统称。

而发病。

七情不仅可以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而且对疾病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它可促进病情的好转与恶化。

由于七情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又称“内伤七情” 。

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1(七情与脏腑的关系:人体的情志活动与脏腑有密切关系,其基本规律是:心主喜,过喜则伤心;肝主怒,过怒则伤肝;脾主思,过思则伤脾;肺主悲、忧,过悲过忧则伤肺;肾主惊、恐,过惊过恐则伤肾。

这说明脏腑病变可出现相应的情绪反应,而情绪反应过度又可损伤相关互为辩证)。

七情生于五脏又伤五脏的理论在诊断和治疗中均有之脏腑(重要的指导意义。

2(七情与气血的关系:气和血是构成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两大基本物质。

气对人体脏腑具有温煦推动作用,血对人体脏腑则具有濡养作用。

气血是人体精神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情志活动与气血有密切关系。

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的变化,故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脏腑的生理活动必须以气血为物质基础,而精神情志活动又是脏腑生理功能活动的表现,所以人体情志活动与人体脏腑气血关系密切。

情志病与五脏六腑的关系是什么

情志病与五脏六腑的关系是什么

情志病与五脏六腑的关系是什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听到“气得我肝疼”“吓得小心脏扑通扑通跳”“愁得吃不下饭”之类的话语。

这些看似普通的表述,其实反映了情志与我们身体五脏六腑之间紧密的联系。

那么,情志病与五脏六腑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情志病。

简单来说,情志病就是由于情绪、情感的过度波动或者长期压抑而导致的身心疾病。

比如焦虑、抑郁、易怒、过度悲伤等不良情志,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调节和控制,就可能会引发身体的各种不适和疾病。

中医认为,人的情志活动与五脏六腑的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

当我们长期处于愤怒、压抑或者郁闷的情绪中时,就容易导致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的人可能会出现胁肋胀痛、胸闷不舒、月经不调等症状。

而且,肝郁久了还可能化火,表现为头痛、目赤、口苦、烦躁易怒等。

所以,那些动不动就发火或者总是郁郁寡欢的人,往往肝脏的功能会受到影响。

心主神明,主宰着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过度的惊喜或者长期的焦虑、恐惧,都可能会损伤心气。

心气不足的人,容易出现心慌、心悸、失眠多梦、健忘等症状。

就像有些人在经历了巨大的惊喜之后,可能会心跳加速、头晕目眩,这就是心气受到了影响。

而长期处于焦虑状态的人,往往会睡眠不好,精神恍惚,这也是心的功能失调的表现。

脾主运化,在志为思。

如果一个人思虑过度,就会影响到脾的运化功能。

我们常说“思则气结”,意思就是过度的思考会导致脾气郁结,从而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便溏等症状。

很多学生在面临重要考试的时候,由于精神高度紧张,思虑过多,就会出现吃不下饭、肠胃不适的情况,这就是脾受到了影响。

肺主气,司呼吸,在志为忧悲。

过度的忧伤和悲哀会损伤肺气,导致肺气不足。

肺气不足的人,容易出现气短、咳嗽、乏力等症状。

那些遭遇重大挫折或者失去亲人后长时间沉浸在悲伤中的人,往往会感到身体虚弱,容易生病,这就是肺受到了损伤。

肾主藏精,在志为恐。

过度的恐惧会损伤肾气,导致肾气不固。

五志与五脏的养生学情志活动与内脏关系

五志与五脏的养生学情志活动与内脏关系

五志与五脏的养生学情志活动与内脏关系中医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

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联系,此观点被历代医家应用于养生学中。

实践证明,中医情志养生对于情志调摄、防病祛疾、益寿延年起着不可低估的微妙作用。

我们知道,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七情六欲,人皆有之,正常的精神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

但异常的情志活动,可使情绪失控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人体内阴阳紊乱,从而出现百病丛生、早衰甚至短寿的后果。

故善养生者,宜注意情志调摄。

而过激的情志,可影响体内功能失调,而累及五脏。

怒伤肝:怒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怒则气上,伤及肝而出现闷闷不乐、烦躁易怒、头昏目眩等,亦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的重要原因。

喜伤心:喜可使气血流通、肌肉放松,益于恢复身体疲劳。

但欢喜太过,则损伤心气。

如《淮南子·原道训》曰:“大喜坠慢”。

阳损使心气动,心气动则精神散而邪气极,从而出现心悸、失眠、健忘、老年痴呆等。

《儒林外史》中,描写范进老年中举,由于悲喜交集,忽发狂疾的故事,是典型的喜伤心病例。

思伤脾:中医认为:“思则气结”,大脑由于思虑过度,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不振、讷呆食少、形容憔悴、气短、神疲力乏、郁闷不舒等。

忧伤肺:忧是与肺有密切牵连的情志,人在极度忧伤时,可伤及肺,出现干咳、气短、咯血、音哑及呼吸频率改变。

《红楼梦》中多愁善感、忧郁伤身的林黛玉,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恐伤肾:惊恐可干扰神经系统,出现耳鸣、耳聋、头眩、阳痿,甚至可致人于死地。

老百姓常说的“吓死人”就是这个道理。

综上所言,情志活动与内脏关系十分密切,老年人随着脏腑功能的减退、调节适应能力的减弱,面对过激的情志变化就会难以承受,故而易引起疾病。

古书中早就有过记载,认为过激的情志,是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

七情是人体正常的心理活动表现,但是当七情过激过久,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生理限度时,便成了致病因素,从而危害健康。

六淫七情和五脏间内在联系

六淫七情和五脏间内在联系
第二圈是社会,这个圈讲的是什么?它讲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跟人的生命及健康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医在养生中有一句话,叫“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就是说当你自己心情处在一种非常平静状态的时候,你的气血就会正常地运行。这种正常的运行,是维持你生命活动的重要功能。反之,当你的情绪出现异常变化的时候,它就会使得你气血产生逆乱,进而导致疾病。
我们再看很多肝病的病人,特别爱发脾气。为什么?因为肝主怒,肝经本来就有热,所以他动不动就发火。所以当你无缘无故地觉得自己这段时间特别烦恼,特别爱生气的时候,你得让中医帮你调一调,这个肝不是西医说的肝脏,也不是说你得了肝炎,而是你的这种状态出问题了。这时候需要一个调整的过程。因为我们知道有很多疾病,它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当量变的时候,发现不了,你到西医那儿检查,西医说你没有病。比如说我们有的人生气以后,觉得特别不舒服,头也疼,脑袋也胀,你到医院去检查,西医说你没事,你指标全正常。但是你就是不舒服,如果这时候你吃一点平肝降逆的药,让中药调整调整就好了。
脾主思,思虑过多伤脾胃
脾主思,“思”就是过度思虑的人,脾主思就是说过度忧虑的人的脾胃就会出现问题。经常用脑的同志,他的脾胃功能都比较差,为什么?因为我们大家知道,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吃完饭的时候,人的气血都往胃上走,帮助你消化去了。如果这时候你的血不往胃上走,长期往脑子上走,那么时间长了,脾胃的功能就要受到影响了。
在门诊中,我常常跟女士说,我说你如果跟你先生吵架,你一定告诉你先生,把你气哭了再走,别气一半,你先生就跑出去了,回来还得接着吵。为什么呢?是因为肝主怒,当你生气的时候,俩人吵架了,你怒气满胸,这时候肝气非常旺盛,如果这时候他走了,你这个气就淤滞在里面了,没法发泄了,发泄不出去,淤久就会化热,回来以后接着吵。如果你要是哭了,只要一哭,哭是什么?刚才我们讲了悲与肺相关,当一哭的时候,肺气就旺盛起来,它就把肝气平下去了,因为中医说,肺和肝对应的五行是金和木,它们俩有个相互制约的关系,当肺气旺盛起来的时候,肝气就平下来了,不信你可以试一试。当你特别郁闷的时候,你就找个没人儿的地方大哭一场,哭完了你马上会觉得舒服。

喜怒忧思恐,反映五脏功能

喜怒忧思恐,反映五脏功能

喜怒忧思恐,反映五脏功能喜怒忧思恐,反映五脏功能因为情绪变化而致病,在西医多属精神科的范畴,在传统中医的角度来看,七种情绪变化是脏腑功能的活动的表现,也就是说,七情和人体脏腑气血有很大的关连性,原则上,可归纳为喜、怒、忧、思、悲、恐、惊,又因为要对应五脏,将七情归纳为喜、怒、忧、思、恐等五种情绪,悲、惊分别纳入忧、恐。

中医师举例指出,情绪变化和五脏间存在着某种联系性,譬如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这种对应关系,在古籍《黄帝内经》就有记载:「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

」由此就可以看出,传统中医针对情志活动跟人体脏腑的生理变化有很深的描述。

中医师进一步指出,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所以任何情绪过度反应都足以影响人的精神活动,甚至于影响到内分泌,每一种情绪都往往能透过表情、声音、行为表现出来,比方说,当心情高兴时脸上满面笑容,当感到悲哀时脸上愁眉苦脸,当心理忧思不定时脸上焦眉蹙额、愁肠满肚,从这里就能了解到情绪会改变人的容颜,若喜乐无常或悲哀太过,长期下来,恐将引起人体脏腑功能性紊乱,进而气血失调,对身体健康恐怕造成伤害。

古籍《黄帝内经》对情绪伤身就有相关的说法,例如过度喜乐易伤心、神,过度愤怒易伤肝、魂,过度忧思易伤脾、意,过度悲哀易伤肺、魄,过度惊恐易伤肾、精、志。

五脏化五气,当五脏受损,人的神、魂、魄、意、志等意识或思维活动将出现障碍,最后导致患者出现一些身心方面的疾病。

过度情绪变化易致病,但情绪致病有很多种,所以必须仔细辨证用药。

中医师表示,情绪致病范围相当广,除了不同疾病会有不同证候,所以必须进行辨证论治或脏腑辨证,同时视患者病情加减用药,每个人的药物都因为病情有差异而不太相同。

中医师指出,镇静安神类药物是以安神定志为主,通常会用在心神不宁、阴虚阳亢等症状或病症的患者;清热泻火类药物是以情绪内伤为主要症候,常从热化成火,也就是中医说的「五志过极,皆可化火」的意思,一般会表现出火热内盛的证候,比如躁扰不安宁、容易发怒、心情烦或心急暴燥等皆是。

请问常言说“七情六欲”是哪“七情”哪“六欲”?

请问常言说“七情六欲”是哪“七情”哪“六欲”?

请问常言说“七情六欲”是哪“七情”哪“六欲”?导读:本文是关于生活中常识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今天就让小编为各位分析一下请问常言说“七情六欲”是哪“七情”哪“六欲”?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看看吧!常言说“七情六欲”是哪“七情”哪“六欲”?谢谢大家!操作方法七情六欲这种说法最早都来自儒家,七情在《礼记》中的解释指的是:喜,怒,哀,惧,爱,恶,欲。

六欲出自《吕氏春秋》最初是指生,死,耳,目,口,鼻,产生的欲望,后来更加详细的说法是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最后这一点是思想上的欲望)。

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为了更好传播,把很多传统文化,加上自己的教义和佛教的理解,进行了一定的改变,佛教的七情是指,喜,怒,忧,惧,爱,憎,欲,在佛教中六欲则是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声音欲,细滑欲,人想欲。

七情六欲都是源自于人最本能产生的情绪,七情是最为基础的情感差别不大,但是六欲我还是觉得《吕氏春秋》的解释最为贴切,欲望也被是为人类原始的本能,佛教的六欲的解释是基于宗教教义,《吕氏春秋》对六欲的解释则是基于人原始的欲望。

展七情六欲,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说法,几乎所有人都非常熟悉。

那么,这文化是从哪里哪来的,什么叫七情,什么又叫六欲?所谓七情,说的是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个说法来自佛教。

六欲,最初来自《吕氏春秋》,当时没有说明白到底六欲是哪几个,后来人给总结成了“生、死、耳、目、口、鼻”,用来指代人的各种欲望。

实际上,《礼记礼运大同篇》里面是最早提到七情的,但是中国古人只是说到了四个,即“喜、怒、哀、乐”,这是我们最常听说的版本,而后面几种是因为前面这四种情绪而来的,有时是得不到而痛苦,有时是得到了而欢喜,有时是失去了而哀伤,总之都围绕最初的四种情绪诞生。

七情六欲,用来说人性最合适不过,人心本就复杂,人性更是不可深究,大概这就是古人的看法吧。

所谓“七情六欲”,我国中医学将“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与生俱来的情志称为“七情”。

五脏与七情的关系

五脏与七情的关系

五脏与七情的关系
正常的情志是五脏六腑健康时的一种功能,也是五神的一种使用。

有时也是在五脏出现郁结时的一种适度调整。

例如:心主喜,肝主怒,肺主悲,脾主思,肾主恐。

五脏六腑在健康时可以出现和产生这种功能。

例如心脏好的人往往心情愉悦;肝脏好的人往往比较执着;脾脏好的人往往可以长时间的思考,精神专注;肺脏好的人往往可以表示一定的关心,做人仗义;肾脏好的人往往表示出一定的担忧,心揽全局。

正因如此,五情是对五脏的发散,适度发散尚可,如果过度发散,就会使五脏损伤太大,身体出现问题。

如过喜伤心,过忧伤肺,过思伤脾,过怒伤肝,过怒伤肾。

因此需要适当的节制情绪。

肝吼,脾歌,肺哭,心笑,肾呻,是一种适度的宣泄,五脏在出现郁结时通过情绪的适度宣泄,可以缓解和疏散这种瘀堵,使内气得以宣扬。

过度的宣扬又会伤及内气,所以需要适可而止。

内气损耗太大,可能会看上去思绪平静,实际上已经“不可救药”了。

同样也可通过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对情绪进行克制。

火克金,经常忧愁的人可以听一下笑话;金克木,容易暴躁的人可以使其忧伤;木克土,思虑多重的人可以适度的发怒;土克水,容易惊恐的人可以多进行一些脑力的思考;水克火,容易笑的人不妨适度的对事物保持敬畏。

思想和身体通过七情可以进行高度的契合,达到统一。

凡是有情绪和思想人,必有各种不同的“自我”感觉,这几种“自我”对存在于五脏里的五神五气产生直接的作用,进而会影响到五脏的身体健康。

——《荷风塘》内证观察。

何谓“五脏六腑”“七情六欲”

何谓“五脏六腑”“七情六欲”

何谓“五脏六腑”“七情六欲”
五脏六腑,是人体各内脏的总称。

心、肝、脾、肺、肾,叫五脏;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叫六腑。

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

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器血量的功能。

脾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并运输全身的功能。

肺“管呼吸,主气”,肾有“藏精”、“生髓”、“主骨”的功能。

小肠主要功能是接受食物后分别清浊。

胆分泌胆汁,有助于消化食物。

胃受纳食物,再经脾将营养输出,以供养全身。

大肠的功能是传导糟粕之物,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膀胱主要是贮藏和排泄尿液。

三焦不是一个独立的脏器主体,而是按脏腑部位和功能分为三个部位:心、肺为上焦,脾、胃为中焦,肝、肾、大小肠、膀胱为下焦。

凡人说的七情六欲,是从佛经来的。

喜、怒、哀、乐、爱、恶、欲是"七情",乃是非之主,利害之根。

色欲、形貌欲、威仪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相欲叫"六欲",是凡夫对异性具有的六种欲望。

七情与五行五脏的关系

七情与五行五脏的关系

七情与五行五脏的关系《内经》对心理活动的认识常用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来表述。

就生理而言,认为七情是对情感活动的总结,是情绪的表现形式;就病理而言,神志病变可以表现出七情的变化;而七情变化亦可引起神志病变。

后世医家对此多有发挥,如刘完素一方面指出“五志过极皆可化火”,即五志过度,势必精神烦劳,扰动阳气,所以都可以化火化热,火热亢盛又可以扰乱神明,而致情志失常;另一方面又指出火扰神明而引发生各种情志病变。

其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说:“五脏之志者,怒、喜、悲、思、恐也(悲一作忧),若志过度则劳,劳则伤本脏,凡五志所伤皆热也……情之所伤,则皆属火热。

”而张介宾则强调七情“从心而发”、“互通为病”。

其在《类经·情志九气》中指出:“世有所谓七情者,即本经之五志也。

五志之外,尚余者三。

总之曰:喜怒思忧恐惊悲畏,其目有八,不止七也。

然情虽有八,无非出于五脏。

……此五脏五志之分属也。

五志有互通为病者,如喜本属心,而肺喜乐无极则伤魄,是心肺皆主于喜也。

盖喜生于阳,而心肺皆为阳脏,故喜出于心而移于肺,所谓多阳者多喜也。

……是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

”就七情的具体含义及其与五行五脏的关系,下面简述如下。

喜:喜是因事遂心愿或自觉有趣而心情愉快的表现,因其活泼而表现于外,故有火之机动、活泼、炎上之象,属火而配属于心。

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称:心“在志为喜”。

怒:怒是因遇到不符合情理或自己心境的事情而心中不快、甚至愤恨不平的情绪表现,缘其气机条达不畅而起,怒后又可引起气机上逆即升发太过,且怒象忽发忽止颇具木之象,故属木而配属于肝。

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称:肝“在志为怒”。

忧:忧是对某种未知结果而又不愿其发生的事情的担心,以至于形成一种焦虑、沉郁的情绪状态,因其内向而趋于气机之收敛,故属金而配属肺。

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称:肺“在志为忧。

中医中“七情六欲”与五脏的关系

中医中“七情六欲”与五脏的关系

中医中“七情六欲”与五脏的关系中医所说的“七情六欲”指什么中医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

这七种情志激动过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周而引发各种疾病。

中医认为,这七种情态应该掌握适当。

如果掌握不当,例如大喜大悲、过分惊恐等等,就会使阴阳失调、气血不周,从而这种精神上的错乱会演变到身体上,形成各种病。

什么是六欲呢?《吕氏春秋。

贵生》首先提出六欲的概念:“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

”那么六欲到底是什么东西?东汉哲人高诱对此作了注释:“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

”可见六欲是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

人要生存,生怕死亡,要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于是嘴要吃,舌要尝,眼要观,耳要听,鼻要闻,这些欲望与生俱来,不用人教就会。

后来有人把这概括为“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六欲。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

六欲是指----耳、眼、口、鼻、身、意这七种情志激动过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周而引发各种疾病。

中医认为,这七种情态应该掌握适当。

如果掌握不当,例如大喜大悲、过分惊恐等等,就会使阴阳失调、气血不周,从而这种精神上的错乱会演变到身体上,形成各种病。

七情六欲与五脏的关系: 1、喜伤心喜可使气血流通、肌肉放松,益于恢复身体疲劳。

但欢喜太过,则损伤心气。

如《淮南子·原道训》曰:“大喜坠慢”。

阳损使心气动,心气动则精神散而邪气极,从而出现心悸、失眠、健忘、老年痴呆等。

《儒林外史》中,描写范进老年中举,由于悲喜交集,忽发狂疾的故事,是典型的喜伤心病例。

2、怒伤肝怒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怒则气上,伤及肝而出现闷闷不乐、烦躁易怒、头昏目眩等,亦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的重要原因。

3、忧伤肺忧是与肺有密切牵连的情志,人在极度忧伤时,可伤及肺,出现干咳、气短、咯血、音哑及呼吸频率改变。

《红楼梦》中多愁善感、忧郁伤身的林黛玉,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情六欲与五脏六腑
的关系
七情六欲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神志,又称神明、精神。

志为情志,亦属于神的范畴。

中医学根据天人相应,形神统一的观点,认为神的含义有三:其一,泛指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包括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其二,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其三,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志、感觉、动作等生理活动,为人类生命活动的最高级形式,即中医学中狭义的神。

人的神志活动主要包括五神(即神、魂、魄、意、志)和五志(即喜、怒、思、忧、恐)两个方面。

五神与五脏
五脏与五神的关系是: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所以称五脏为“五神脏”。

神魂魄意志是人的精神思维意识活动,属于脑的生理活动的一部分。

中医学将其分属于五脏,成为五脏各自生理功能的一部分,但总统于心。

(1)心藏神:心藏神是指心统领和主宰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

魂、魄、意、志四神以及喜、怒、思、忧、恐五志,均属心神所主。

故曰:·“意志思虑之类皆神也”,“神气为德,如光明爽朗,聪慧灵通之类皆是也。

”“是以心正则万神俱正,心邪则万神俱邪”(《类经·脏象类》)。

(2)肺藏魄:魄是不受内在意识支配而产生的一种能动作用表现,属于人体本能的感觉和动作,即无意识活动。

如耳的听觉、目的视觉、皮肤的冷热痛痒感觉,以及躯干肢体的动作、新生儿的吸乳和啼哭等,都属于魄的范畴。

故曰:“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类经·脏象类》)。

魄与生俱来,“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灵枢·本神》),为先天所获得,而藏于肺。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素问·六节脏象论》)。

“肺藏气,气舍魄”(《灵枢·本神》)。

故气旺盛则体健魄全,魄全则感觉灵敏,耳聪
目明,动作正确协调。

反之,肺病则魄弱,甚至导致神志病变,故曰:“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灵枢·本神》)。

(3)肝藏魂:魂,一是指能伴随心神活动而作出较快反应的思维意识活动,“随神往来者谓之魄”(《灵枢·本神》);一是指梦幻活动。

“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皆是也”(《类经·脏象类》)。

肝主疏泄及藏血,肝气调畅,藏血充足,魂随神往,魂的功能便可正常发挥,所谓“肝藏血,血舍魂”(《灵枢·本神》)。

如果肝失疏泄或肝血不足,魂不能随神活动,就会出现狂乱、多梦、夜寐不安等症。

魂和魄均属于人体精神意识的范畴。

但魂是后天形成的有意识的精神活动,魄是先天获得的本能的感觉和动作。

“魄对魂而言,则魂为阳而魄为阴”(《类经·脏象类》)。

(4)脾藏意:意,忆的意思,又称为意念。

意就是将从外界获得的知识经过思维取舍,保留下来形成回忆的印象。

“心有所忆谓之意”(《灵枢·本神》)。

“谓一念之生,心有所向而未定者,曰意”(《类经·脏象类》)。

脾藏意,指脾与意念有关。

“脾藏营,营含意”(《灵枢·本神》)。

脾气健运,化源充足,气血充盈,髓海得养,即表现出思路清晰,意念丰富,记忆力强;反之,脾的功能失常,“脾阳不足则思虑短少,脾阴不足则记忆多忘”(《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上卷》)。

(5)肾藏志:志为志向、意志。

“意之所存谓之志”(《灵枢·本神》):即意已定而确然不变,并决定将来之行动欲付诸实践者,谓之志。

故曰:“意已决而卓有所立者,曰志”(《类经·脏象类》):意与志。

均为意会所向,故意与志合称为意志。

但志比意更有明确的目标,所谓“志者,专意而不移也”(《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上卷》)。

即志有专志不移的意思。

“肾藏精,精舍志”(《灵枢·本神》),肾精生髓,上充于脑,髓海满盈,则精神充沛,志的思维意识活动亦正常。

若髓海不足,志无所藏,则精神疲惫,头晕健忘,志向难以坚持。

五志与五脏
情志泛指人的情感、情绪,也是人的心理活动,亦属于神的范畴。

故曰:“分言之,则阳神曰魂,阴神曰魄,以及意志思虑之类皆神也。

合言之,则神藏于心,而凡情志之属,惟心所统,是为吾身之全神也”(《类经·脏象类》)。

对于情志的分类,中医学有五志说和七情说之分,五志说认为,人的情志有五,即怒、喜、思、忧、悲: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称五志。

七情说认为,人的情志有七: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故称之为七情。

“七情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七情之中,悲与忧,情感相似,可以相合;惊亦有恐惧之意,故惊可归于恐。

如是“七情说”与“五志说”便统一了,即怒、喜、思、忧(悲)、恐(惊)。

五脏与五志的关系是: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喜怒思忧恐是人们对外界信息所引起的情志变化,是整个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情志活动要通过五脏的生理功能而表现出来,故也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脏之中。

(1)心在志为喜:心的生理功能和情志活动的“喜”有关。

喜,对外界信息的反应,一般属于良性反应。

适当的喜乐,能使血气调和,营卫通利,心情舒畅,有益于心的生理活动。

“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素问·举痛论》)。

但过度的喜乐,则可损伤心神。

故曰:“喜伤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如,心藏神功能过亢,可出现喜笑不休,心藏神功能不及,又易使人悲伤。

由于心能统领五志,故五志过极皆能伤心。

(2)肝在志为怒:怒是人们在情绪激动时的一种情志变化。

一般说来,当怒则怒,怒而有节,未必为害。

若怒而无节,则它对于机体的生理活动是属于一种不良的刺激,可使气血逆乱,阳气升发。

肝为刚脏,主疏泄,其气主动主升,体阴而用阳。

故肝的生理病理与怒有密切关系,尤以病理为最,所谓“忿怒伤肝”(《灵枢·百病始生》)。

如,大怒可伤肝,使肝的阳气升发太过而致病。

反之,肝的阴血不足,阳气偏亢,则稍有刺激,便易发怒。

(3)脾在志为思:思,即思考、思虑,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

正常的思考问题,对机体的生理活动并无不良的影响,但在思虑过度、所思不遂等情况下,就能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脾气健运,化源充足,气血旺盛,则思虑、思考等心理活动正常。

若脾虚则易不耐思虑,思虑太过又易伤脾,“思伤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所以脾的生理功能与情志活动的“思”有关。

(4)肺在志为忧:忧愁是属于非良性刺激的情志活动,尤其是在过度忧伤的情况下,往往会损伤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忧愁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损耗人体之气。

因肺主气,所以忧愁过度易于伤肺,所谓“悲则气消”。

而肺气虚弱时,机体对外来非良性刺激的耐受能力下降,人也较易产生忧愁的情志变化。

(5)肾在志为恐:恐,即恐惧、胆怯,是人们对事物惧怕时的一种精神状态,它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能产生不良的刺激。

“恐伤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恐则气下”(《素问·举痛论》)。

过度的恐惧,有时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导致二便失禁。

总之,中医学认为,人的意识思维虽由心所主宰,但其功能活动受五脏的调节。

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人体的神魂意魄志及喜怒思忧惊等精神意识活动都依靠五脏的功能调节,但主导于心。

心藏神,在志为喜,喜则气和志达,可见“喜”是对外界信息的良性反应,有利于“心主血”,但喜乐过甚则伤神,喜乐者神惮而不藏。

肺藏魄,在志为忧,人初生之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为魄之灵,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一种精神活动。

年老时肺气虚衰,语言善误,这从病理上阐明了肺与魄的关系。

肝藏魂,在志为怒,魂乃神之变,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

魂的精神活动包括谋虑,故又有肝主谋虑之说。

怒是情绪激动时的一种精神变化,是不良刺激;怒伤肝,常致血液上逆,气机升泄。

脾藏意,在志为思。

意,是意识;思,是思考。

正常的思考有赖脾的健运,思考过度或所思不遂则能导致情绪抑郁,饮食不思等,即所谓“思虑伤脾”。

肾藏志,在志为恐。

恐与惊相似,惊为不知受惊,恐为自知而怯。

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惊恐伤肾,气机紊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