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课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播种春天”主题活动
主题 小班 春之乐
中班 播种春天
目标
1.乐于参加种植活动, 体验农耕的快乐。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发 现春天的特征。
3.认识常见农具和所种 植的作物。
1.尝试采用多种方式收 集种子,精选种子,并
种植和观察。 2.参与种植活动,感受
劳动的快乐。 3.持续观察作物的萌发
特征。
内容 我的小苗——农作 樱桃沟的故事——农谚 春耕农具——农具 花瓣画——农艺 春耕操——农技
组织实施
种植园 科学区 亲子活动 全园环境创设 教学活动 早操活动
农耕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农耕课程在顶层设计上既注意贯彻国家、地方关于课程设置的基本要 求,又特别重视乡村元素、乡土资源、乡土文化的渗透,旨在让幼儿 在融归自然的课程实践中,体会“遵自然、守天道”的农耕智慧,捡 拾渐行渐远的农耕文明,用农耕文明、农耕精神滋养现代生活。农耕 课程能否在其课程理念下顺利开展,达成课程目标,其组织和实施是 一个关键环节,它需要全园教职工、幼儿及家长的能力配合。
好的课程还需真实的教育来检验,孩子是否对农耕课程感 兴趣?六农课程的实施方法是否适合3——6岁的幼儿?不 同年龄班幼儿探索主题有何差异?能否有效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前期组织老师查阅文献、实地调研、走访农户、上网 查寻等多种方式搜集新安地区农耕相关的课程资源,再经 过仔细斟酌、筛选和整理,最终确立了打造了一个以农业 科普教育、农业文化教育、农作体验、农具制作、农耕文 化传播为一体的农耕课程体系,以农食、农作、农畜、农 具、农时、农谚等多维度、多向面的亲身体验、实践操作 来达成亲农耕、学科普、乐成长的目的。与此同时,每一 个课程方案都尽可能的做到生动有趣,且有具体的三维目 标作指引,以实现幼儿知情意行的统一整合。
春耕操——农技 农具的使用——农具 古诗/民谚——农谚
种子画——农艺 春花的聚会——农作
大班 春的秘密
1.对种植活动有持续的 热度,并能发现不同农
具的功能。
2.体验烹饪家乡美食的 过程,激发家乡情。
3.运用多种方式,表达 对春天的发现。
烫面角——农食 农耕园——农艺 小苗与我同成长——语言 小动物苏醒了——科学 自豪,我是新农民——社会
农耕课程目标
感受天地之息;体验农耕乐趣;认同家乡文化;萌发家乡情。
(1)多途径、多方法了解家乡的自然、文化景观和资源特 产,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热爱自然,亲近动植物,懂得如何观察、了解、照顾 它们。
(3)喜欢参加农耕活动,通过种植、饲养、采摘、烹饪等 活动,逐步扩大探索视野。
农耕课程内容的选编
第一,课程编制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课程的设定要适 应幼儿的认知水平,并根据各年龄段幼儿年龄特点由浅入 深、循序渐进地设计农耕课程体系,通过在田间户外适当 且适宜的劳作体验让幼儿对河洛地区优秀农耕的文化有更 进一步的认识,让每一位孩子都在能亲近大自然、亲近土 地的过程中,用原始、质朴的劳作方式去感受农耕文明 “应时守宜”的时间智慧;同时,通过在尽可能地还原传 统农耕生产生活的环境场所、人文活动、民俗节庆等,帮 助幼儿建立起对农耕文化的基本认知,引导幼儿体验农耕 的快乐,并感受到农耕文化的魅力。
农耕课程理念
“应时、取宜、守则、和谐”。
该理念取自于农耕文化的核心精神,不仅揭示出万物有时, 各居其宜,生发有则,天人合一的自然规律,也是对育人 教化本质的高度凝练。“应时”体现出尊重幼儿的身心发 展阶段,既把握教育关键期,又谨防揠苗助长,适时播撒 阳光雨露;“取宜”即根据幼儿个性特征和个别差异,给 予最恰当、最适宜的教育方式、方法;“守则”强调教育 规律的重要性,重视立德树人,培育有“魂”的师生,做 有“根”的教育;“和谐”是以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在 熟悉的农耕乡土环境中做真教育,从而让幼儿过幸福完整 的教育生活,感受天人合一、天地共存的幸福融通状态。
(一)农耕课程评价的原则
农耕课程评价
Baidu Nhomakorabea1.科学性原则
农耕课程评价的方法要设计科学,制定客观、明确、可量化的评价标准,提高评价的可信度和有效性,防止人为的、主观的、 片面的因素干扰。
2.全面性原则
农耕课程评价要通盘考虑,既要考虑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幼儿思维认知的特点,又要考虑教师的教学、幼儿的需求与能力水平、 素质教育,更要考虑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统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因素,不可偏颇。
3.幼儿主体性原则
农耕课程应以幼儿的需求为主体,做到知识丰富,框架结构合理,难易程度适中,重难点突出,兼具趣味性、生活性、科学性、
本土性与发展性。并且,评价要将幼儿的活动方案的评价纳入其中,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实现评价主体的多 元化。尤其有必要建立一个由幼儿、家长、社会、学校和教师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4.注重对学习激励的评价
对农耕课程的评价,要体现课程评价的激励功能,激励每位发展步调不 一致的幼儿,更要注重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学习充满激情, 通过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成功和学习的乐趣。
5.对课程组织实施的评价
教学内容上,我们注重经典性与现代性、基础性与先进性等关系的处理。 教学体系上,抓好教学队伍,精选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 色鲜明的课程负责人。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关注教师是否能充分调动幼 儿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促进幼儿积极思考,激发幼儿学习潜能。同时, 能否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提 高教学效果等。
第二,在课程组织安排上,会根据农耕课程具体项目的复杂程度、难 易程度做出因时、因地、因境、因人而异的安排。通常要求每半月有 一次农耕课程,每一次农耕课程都是在集体备课、反复推敲、打磨、 研讨的基础上才能投入实施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在一个友爱、团结、 和谐、愉悦的氛围中体验农耕文化,传承农耕文明,享受农耕乐趣。
(三)内容编排,道法自然。
由于农耕文化强调“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精神,因此, 农耕课程会根据时令节气、气候物候、季节更替等方面的变化 规律安排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内容,具体来说,会随着一年时序 的变化,将农耕课程分为春种、夏管、秋收、冬享四个阶段进 行,让幼儿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体会和复演古人先贤经过长期 实践总结出的规律,感受农耕文明对自然节律精准把握的深刻 智慧。内容编排以时令节气为线索,设置单元主题活动,将五 大领域核心经验,融于“农作、农畜、农食、农器、农谚、农 技”中,形成了与此相关的农耕课程体系:“播种春天”“农 耕园趣事”“新安特产”“樱桃沟之美”“美味的烫面 角”“收获的秋天”等十几个主题活动。这些主题活动从幼儿 实际出发,既符合园本课程目标,也适合幼儿学习,既能展示 出本土人文精神又能突出农耕特征。
4.可操作性原则
农耕课程评价内容条款要简单明了,易记好操作,简便可行,不钻牛角尖,不人为设置障碍。
5.能力素质原则
农耕课程评价要十分注重考察是否能够全面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是否能够全面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农耕课程评价标准
1.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对农耕课程的评价,我们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 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 相结合,相对评价与个体差异评价相结合,绝对性评价与差 异性评价相结合。尤其注重对幼儿学习过程的评价,坚持过 程性、多次性、随机性的评价,关注幼儿的学习的动机、行 为习惯、意志品质等,倡导对不同的幼儿采用不同的评价标 准和方法,以促进其在学习上获得充分的发展, 利于激发学 习动力、挖掘学习潜能、改进学习策略等。
2.注重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
对农耕课程的评价,我们充分考虑幼儿本人、家长的认知评 价,同时有幼教同行、同类院校、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实践评 价,众多评价共同参与,才能取得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与科学 性。
3.注重对幼儿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
对农耕课程的评价,要体现在幼儿的实践能力上,我们会重点评价课程 对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掌握 课程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评价幼儿观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 批判性思维能力,逻辑表达能力,研判复杂事务能力,科学决策能力, 解决实问题能力, 以及人际交往团队合作能力等。
(一)研发新安,蓄势待发。
通过对新安县地域资源和文化现状的学习和吸收,我们确定以“应时、 取宜、守则、和谐”为基本课程开发理念,以“感受天地之息,体验 农耕乐趣,认同家乡文化,激发家乡情。”的课程目标,梳理新安县 幼教中心天地农耕课程资源,精选出“六农”框架,如下图所示。
(二)走进儿童,厚积薄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