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常用术语(学生用)
训诂学知识训诂的术语
• 《说文解字》疒部:“病,疾加 也。”“疾,病也。”段玉裁注云: “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 病也。”
• 这意思是说:如欲求其别,则疾、病 二字之义略有不同,“病”比“疾” 厉害,(包咸注《论语》曰:“疾甚 曰病。”)如欲求其同,则病也是疾, 疾也可称为病。
又称对文、对言。训诂中用这两个术语来 说明近义词的通别。所谓析言,是指近义 词同中有异,而强调其异的一面;所谓浑 言,是指着眼其共同性的一面,而不计较 其中细微的差别,即笼统称说之意。 • 《说文解字》阜部:“陂,阪也。一曰池 也。”(依段注改“沱”为“池”)段玉 裁注云:“许池与陂互训,浑言之也。”
• 与“当为”作用相同。例如:
• 《战国策·楚策》:“以其类为招。”王 念孙《读书杂志》云:“类,当作颈,字 之误也。”
• 《周礼·夏官·训方氏》:“育四方之传 道。郑玄注:“故书传为傅,杜子春云: ‘傅当作传。’”
• “当作”、“当为”这两个术语是用来表 示声误和字误的。
• 五、辨析词义的术语 • (一)浑言 析言 • 浑言又称通言、统言、散文、散言,析言
• (二)谓之 之谓 为之
• 《尔雅·释器》:“骨谓之切,象谓 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
• 《周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 道。”
• 《尔雅·释丘》:“绝高为之京,非 人为之丘。”
• (三)谓
• 格式是“甲谓乙也”,用以说明这个词专指或影 射某一特定的事物。“谓”和“谓之”不同:使 用“谓之”时,被释的词放在“谓之”的后面; 使用“谓”时,被释的词放在“谓”的前面。 “谓”一般用在以具体释抽象或以一般释特殊的 情况下。例如:
胡文英注:“华,读如华丽之华。”
• 《周礼》郑玄注:“鞻读如屦。”
• 三、改字的术语 • (一)读为 • 一般用于以本字解释假借字。例如:
传统训诂学常用术语选录课件
• 4、犹:用这个术语组成“某,犹某也”的格式,大致和 现代“等于说”相当。仔细分析,“犹”的用法有好多种: 一是以意义相近的字来解释,二以引申义释本字,三是以 本字释借字,四是以今语释古语。
• 5.曰:相当于现代的“叫”或“叫做”,使用这 些术语时,被解释的词在后面。除一般释义外, 它还特别用来分辨同义词和近义词。
• 17、如字:这个术语时表明某字当读本音,与 “破读”、“读破”相对而言。
• 18、通语、凡语、代语、转语:“通语”指非 地区性的普通词语,也可以指几个地区内普通 使用的词语。“凡语”是一般通用的词语。 “代语”指方言之间意义相同可互代的词语。 “转语”指因时、地不同或其他原因而音有转 变的词。
• 13、辞(或作“词“):这个术语用来指明文句 中的虚词。
• 14、属、别:都用来表示事物种类:“属“强调 事物的共同性,”别“强调事物的区别性。”属 “又叫做”丑“。
• 15、一曰、一名:“一曰”用以指出别义,或指 出并存数说;“一名”限于用来指别名。
• 16、破读、读破:用本字去改读古书中的通假字, 称为“破”,也叫“破读”、“破字”或“易 字”。“读破”:改变一个字的原来读音以表示 意义的转变。改读的主要是声调,所以有人把这 类的“读破”又称“四声别义”。
• 19、变文、互文(互辞、互言、互文见义、参 互见义):“变文”:说明引用原文时词语有 变动。“互文”这个术语,说明上下有互相交 错补充的情况,必须合起来理解,意思才完整。 “互文”又叫“互言”、“互辞”、“互语”、 “互文见义”、“参互见义”
• 20、今文、古文、故书:汉初的经学书籍都是用 隶书和小篆写的,当时称为今文。到了汉武帝末 年,鲁恭王因建王府而拆孔子住宅,在夹壁中发 现了一些用战国时代字体(有人又称为科斗文) 写的经书,和原来存世的今文经书有些不同,于 是就有许多人研究它,这就称为古文经学。随后 就形成今文经学派和古文经学派的对峙。分歧: 今文经派重在微言大义,古文经派重在章句训诂; 今文经学认定孔丘之后才有经,古文经派主张六 经在孔丘前便存在。今古文经学的差别开始时主 要是经书书写字体的不同。今文用的是汉代的隶 书,古文写的是战国文字;今文经书在行文中多 用本字,古文经书则多用假借字。“故书”等于 说“旧本”。“故书”专用于《周礼》,因《周 礼》只有古文本,没有今文本,无称“古文”之 必要。
常用训诂学术语【精选】34页PPT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7七传统训诂学常用术语选录
4.浑言、析言
• 《诗· 大雅· 皇矣》:王赫斯怒, 爰整其旅。孔颖达疏:《释诂》 云旅、师俱为众也。对则为少多 之异,散则可以相通。
5.其他
• (1)貌 – 《诗· 卫风· 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毛 传:猗猗,美盛貌。 – 《诗· 周南· 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 叶莫莫。毛传:莫莫,众盛之貌。 – 《楚辞· 九章· 怀沙》:乱曰:浩浩沅湘,分流 汩兮。王逸注:浩浩,广大貌也。 – 《汉书· 张汤传》:北边肃然苦兵。颜师古注: 肃然,犹骚然,扰动之貌也。 • 状、意 – 《《史记· 宋微子世家》:麦秀渐渐,禾黍油油。 司马贞索隐:渐渐,麦芒之状。 – 《诗· 王风· 黍离》: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毛 传:悠悠,远意。
• (4)一曰、一说、一云;或曰、或说; 一名
– 《说文· 日部》:昌,美言也。从日,从 曰。一曰日光也。 – 《楚辞· 九章· 抽思》:何毒药之謇謇兮? 王逸注:忠信不美,如毒药也。一云: 何独乐斯之謇謇兮。 – 《诗· 小雅· 天保》:俾尔单厚,何福不除。 毛传:俾,使。单,信也。或曰,单, 厚也。除,开也。 – 《说文· 艸部》:蘧,蘧麥也。段玉裁注: 释艸曰:大菊蘧麦。本艸谓之瞿麦,一 名巨句麦。广雅谓之紫萎,一名麦句姜。 俗谓之洛阳花,一名石竹。
3.当为(当作)、读为(读曰)、 读若(读如)、之言(之为言)
3.当为(当作)、读为(读曰)、 读若(读如)、之言(之为言)
• (2)读为(读曰) –《诗· 唐风· 山有枢》:宛其死矣, 他人是愉。郑玄笺:愉,读曰偷。 偷,取也。
3.当为(当作)、读为(读曰)、 读若(读如)、之言(之为言)
• (3)读若(读如) –《说文· 匚部》:匚,受物之器。 象形。凡匚之属皆从匚。读若方。 –《周礼· 春官· 甸祝》:禂牲禂马, 皆掌其祝号。郑玄注:禂,读如 “伏诛”之诛,今“侏大”字也。
训诂术语
一、某,某也 采用判断句的形式直言某词训某。其特点是直接 用一个词来解释另一个词。训释词和被训释词之 间或只是单纯的同义关系,或是音义相同的同源 词关系,或是假借字和本字的关系。 例如: 《尔雅·释木》:“。” 《释文》:“舍,释也。” 《尔雅·释言》:“甲,狎。”《汉》:通“ 狎 ”。亲昵。 “粲(càn),餐也。”通“ 狎 ”。亲昵通“ 餐 ”。
七、之言,之为言 被释词位于其前。皆用于声训 用于声训,除了释义外,被 用于声训 释词和训释词之间有时是同音关系,有时是双声 或叠韵的关系。 例如: 《诗经·甘棠》:“勿翦勿拜。”郑笺:“拜之言 之言 拔也。” 《诗经·载芟》:“有依其士。”郑笺:“依之言 之言 爱也。” 《荀子·修身篇》:“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杨 倞注:“谄之言 之言陷也。” 之言 《仪礼·士丧礼》:“鬠(kuò)笄用桑。”郑注: “桑之为言 之为言丧也。” 之为言
二、曰、为、谓之 这几个词不仅用来释义,而且用以区分近义词间的细微 区分近义词间的细微 差别,使用这几个术语时,被释的词总是放其后,多为 差别 一种名物或制度;训释词在其前,一般为一个短语。相 当于现代汉语的“叫”、“叫做”。 例如: 《曲礼》:“约言曰誓,涖牲曰盟。” 曰 曰 《诗·小雅·巧言》:“彼何人斯,居河之麋。”毛传: “水草交谓之 谓之麋。” 谓之 《孙子·谋攻》:“凡用兵之法……全旅为上,破旅次 之。”曹操注:“五百人为旅。” 为 《尔雅·释器》:“金谓之镂,木谓之刻,骨谓之切,象 谓 谓 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 谓 《方言》:“逢、逆,迎也。自关而东曰逆,自关而西曰 曰 迎,或曰逢。” 曰
例如: 《诗经·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朱 熹注:“沃若,润泽貌。” 貌 《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毛 传:“蚩蚩,敦厚之貌。” 貌 《诗经·召南·甘棠》:“蔽芾甘棠。”朱熹注: “蔽芾,盛貌。” 貌 《诗经·邶风·柏舟》:“泛彼柏舟。”朱熹注: “泛,流貌。” 貌 《诗经·邶风·古风》:“行道迟迟。”朱熹注: “迟迟,舒行貌。” 貌
05 训诂学的术语
‚讀若、讀如‛雖能用於說明通假,但它們的主要 作用是僅標注讀音。只注音的:
《說文》:‚噲,咽也。從口,會聲。或讀若快。‛ 《說文·匚部》:‚匚(fānɡ),受物之器。象形。 凡匚之屬皆從匚。讀若方。‛
(匚,‚匡‛的古字。)
《周禮·考工記·輿人》:‚參分車廣,去一以為 隧。‛鄭玄注:‚鄭司農云:‘隧謂車輿深也,讀 如鑽燧改火之燧。’‛
另一種形式是用‚為‛‚曰‛‚之 謂‛‚謂之‛‚謂‛等術語來釋詞,等 於今語‚叫做什麼‛‚指什麼‛。
‚為‛‚曰‛‚之謂‛‚謂之‛四個術語都是被釋 詞放在後面: 《詩·終風》毛傳:‚陰而有風曰曀(yì)。‛ 《左傳·文公三年》:‚執事不以釁鼓。‛杜注: ‚以血塗鼓為釁鼓。‛ 《詩·凱風》毛傳:‚南風謂之只有‚說‛的意思。如:
《詩·豳風·東山》:‚慆慆(tāo)不歸。‛毛傳: ‚慆慆,言久也。‛
三、貌、之貌 被釋詞是形容詞或副詞時,常用‚貌‛、‚之貌‛ 來說明。 《楚辭·涉江》:‚冠切雲之崔嵬。‛王逸注: ‚崔嵬,高貌也。‛ 《詩·豳風·東山》:‚零雨其濛。‛毛傳:‚濛, 雨貌。‛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命女三宿,女中宿。‛ 陸德明釋文:‚一本作‘女中宿至。’‛
十、衍文、脫文、倒文、錯簡 衍文,是指古籍在傳抄刊刻過程中多出來的文字, 也叫羨文。 衍文、衍字、衍 《韓非子·內儲說下》:‚能為之諸侯乎?‛《集 解》:‚俞樾曰:‘為’字衍文。‘能之諸侯乎‛, 言能適諸侯乎。《左傳》作‘能行乎’,是其證 也。‛
《墨子·魯問》:‚翟慮耕而食天下之人矣。‛王 念孫《讀書雜誌·墨子第四》‚倒文四‛條:‚舊 本‘而食’二字在‘天下’之下,今據下文乙正。‛
训诂术语
训诂学概念题1、训诂:就是解释的意思,即用易懂的语言解释难懂的语言,用现代语言解释古代语言,用普通话解释方言。
2、训诂学:训诂学就是以词义解释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
它通过训诂实践的总结和现存训诂资料的分析归纳,研究训诂的理论和常用的体式、方法、条例,揭示语义系统,推求词语根源,探索语义发展的内部规律,用以指导训诂实践。
3、训诂体式:训诂的体制和形式。
包括文献正文里的训诂、随文释义的注疏、通释语义的专著和杂考笔记中的训诂。
4、文献正文里的训诂:古代文献中由文献撰写者本人作出的随文释义的训诂材料。
随文释义的注疏: 即驸经的注疏,在经文里插注疏。
通释语义的专著:是全面研究各个词语的含义,融汇贯通,给以准确的简明的解释的专门是释义的书。
杂考笔记中的训诂:散存于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之中的训诂资料。
5、诂、训:"诂"和"训"各自单独讲的时候,都是"解释"的意思;连在一起作" 训诂"或"故训"的时候,也是一个同义复词。
如果笼统地讲,"诂"、"训"(包括下文的"传")都可说是"注解之别名",,都是"解释"的意思。
而要找他们的区别,主要是解释的词语类型有不同:"诂"是指解释一般的单音节实词和虚词;"训" 是指解释双音节的联绵词和叠音词。
6、传:《说文》:"传,遽也。
从人,专声","传"的本义为"所以达急速之事"。
引申出"由此达彼"这个意思,又引申出"以语言递达"这个意思,再引申出"递达古今之言语"这个意思,最后引申出"解释古今之言语"这个意思,那么"传"作为训诂体制的名称,它是"解说"、"注解"、"训诂"的意思。
训诂常用术语(学生用)
训诂常用术语(简)第一部分随文释义的注疏术语一、用以释义的术语1、言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说的是”。
一般用于“随文立训”,说明词语在特定的上下文中的含义。
《诗经·鄘风·君子偕老》:“鬒发如云”。
毛传:“如云,言美长也。
”《诗经·郑风·子衿》小序:“子衿,刺学校废也。
乱世则学校不脩焉。
”传:“郑国谓学为校。
言可以校正道艺。
”(语源)2、斥意思与“指”同。
郑笺中多用,后世用“指”。
例如:《诗经·魏风·硕鼠》:“硕鼠硕鼠。
”郑笺:“大鼠大鼠者,斥其君也。
”3、亦用以说明变文避复或者似异而实同的词语。
例如:《史记·秦始皇本纪》:“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
”《集解》引应劭曰:“黔,亦黎黑也。
”二、辨析词义和说明功用属别的术语1、辨析词义的术语(1)浑言析言“浑言”又称“统言”、“通言”,即笼统称说之意,往往用于说明词义相同的原因。
析言又称“对文”,与“浑言”相对。
古代汉语中有些词用于特指,即分析称说之意。
例如:《说文·夕部》:“夜,舍也。
天下休舍。
”段注:“夜与夕浑言不别,析言则殊。
”(2)散文散言与“对文”相对,即分开称说之意。
例如:《尔雅·释畜》:“未成豪,狗。
”郝懿行疏:“狗、犬通名。
若对文则大者名犬,小者名狗。
散文则《月令》言‘食犬’,《燕礼》言‘烹狗’,狗亦犬耳。
今亦通名犬为狗矣。
”2、说明功用、属别的术语辞(词)用以指明被训释的词是虚词。
例如:《诗经·周南·芣苡》:“采采芣苡,薄言采之。
”毛传:“薄,辞也。
”《经传释词》卷五“居”字条:“居,词也。
《周易·系辞传》:‘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
’郑王注并曰:‘居,辞也。
’”三、区别古今和说明通语方言的术语(1)古文今文古文指六国时的文字。
今文指汉代通行的隶书。
用古文所写的经书称古文经,与当时用通行的隶书所写的今文经相对。
训诂名词
1. 本校:用本书的前后文字互证,断定其中的错误。
2. 本义 字形所能反映的,又能从文献用例中得到证实的某一义项称为字的本义。
3. 本字 字形所能反映的,又能从文献用例中得到证实的某一义项的字称为本字。
4. 笔势 指经过演变趋向符号化,从而看不出原始造字意图的字形。
5. 笔意 指能够体现原始造字意图的字形。
6. 笔意与笔势:笔意是能反映字的本义的形体,随着字形的演变,不能反映字的本义的形体就叫笔势。
7. 变文 行文中运用同实异名关系改变用词的一种方法,变文的使用出于不同的表达需要。
8. 补注二类:补原文的阙略,补旧注的遗漏。
9. 穿凿附会:把彼此无关的事物任意牵合强加比附。
往往是由客观条件的限制,对真理无能揭示,或者是由主观的原因,在阐释词义或者句意时灌注了说者自己的观点所造成的。
如马头人为长,人持十为斗等。
10. 传:《说文》:“传。
遽也。
”《尔雅•释言》:驲(ri)遽,传也。
”皆所以达急速之事。
引申之凡由此达彼皆曰传。
又引申之,递达古今之言语亦谓之传。
解释古今之言语亦谓之传。
如《春秋》有“三传”,《诗》有《毛诗故训传》、《韩诗内外传》等。
11. 传注 对原文进行解释,同时把作者的意思传达给读者,以字为基本单位进行训释。
代表:毛亨《毛诗诂训传》、郑玄《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合成《三礼注》)、颜师古《汉书注》。
12. 传注体训诂:是随着古书原文进行注释,即“随文释义”的训诂体制。
这种训诂体式,它释义时解释的是词语在使用状态下,即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对于多义词,也只是解释它在句中某项具体含义,而不是它的全部译项。
13. 词 语言中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意义单位,是音与义的结合体。
14. 词义的社会性是指:不是任何人主观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公众约定俗成并受社会制约的,这是词义的社会性。
如《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的间解释为参与,是符合词义的社会性原则的。
又如把相望解释成彼此相望相距很近,可以望见,递相望见都不符合词义社会性的训诂原则。
训诂常用术语
训诂常用术语1. “曰”,这个训诂常用术语就像是一个知识的小喇叭。
比如说在解释“君”这个字的时候,古人可能就会写“君,曰国之主也”。
这就好像一个老师在课堂上指着黑板说:“同学们,这个字啊,它的意思就是这样的呢。
”它简洁明了地告诉我们字词的含义,让知识传递得干脆又直接。
2. “为”,就像一个神奇的连接桥。
像“政者,为治民之事也”。
你想啊,这个“为”就把“政”和“治民之事”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就如同把两个原本孤立的小岛用桥连接起来,让我们能轻松地从这头走到那头,理解其中的关联。
3. “谓之”,这可是个超有指向性的术语呢。
好比“犬,谓之守户者”。
就好像是在一群动物里,有人特别指出:“看呐,那种动物,我们把它叫做守户者,就是狗啦。
”很精准地给事物下定义,让我们不会混淆。
4. “犹”,就像是一个比较的小能手。
比如说“疾,犹病也”。
这就好比我们说这个东西啊,就和那个东西很相似呢。
它让我们能借助熟悉的事物来理解不那么熟悉的,多方便呀!5. “之言”,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把打开深意的小钥匙。
像“礼者,理也;理之言治也”。
这就好像在一个神秘的宝盒上,“之言”这把钥匙帮我们打开了一层又一层的含义,逐步深入到字词背后的意义世界。
6. “之犹言”,类似一个超级翻译官。
例如“罔,之犹言无也”。
感觉就像是在不同的语义世界里,它帮我们把一种不好理解的说法翻译成我们能懂的话,就像给外国人翻译中文一样贴心。
7. “读若”,就像一个声音的引导员。
像“哙,读若快”。
你看,这就像是有人在你耳边悄悄说:“这个字的读音啊,就和那个字差不多呢。
”帮助我们正确地读出那些古老又陌生的字。
8. “读如”,像是一个读音的小向导。
比如说“芨,读如及”。
这就好比在读音的迷宫里,它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清晰的道路,告诉我们这个字该怎么读才对。
9. “当为”,这个术语可是纠错小能手呢。
比如原句“蚤起”,如果发现错误就会说“蚤,当为早”。
这就好像一个细心的检查员,发现了错误就马上纠正过来,让文字表达更加准确。
训诂常用术语(学生用)
训诂常用术语(简)第一部分随文释义的注疏术语一、用以释义的术语1、言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说的是”。
一般用于“随文立训”,说明词语在特定的上下文中的含义。
《诗经·鄘风·君子偕老》:“鬒发如云”。
毛传:“如云,言美长也。
”《诗经·郑风·子衿》小序:“子衿,刺学校废也。
乱世则学校不脩焉。
”传:“郑国谓学为校。
言可以校正道艺。
”(语源)2、斥意思与“指”同。
郑笺中多用,后世用“指”。
例如:《诗经·魏风·硕鼠》:“硕鼠硕鼠。
”郑笺:“大鼠大鼠者,斥其君也。
”3、亦用以说明变文避复或者似异而实同的词语。
例如:《史记·秦始皇本纪》:“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
”《集解》引应劭曰:“黔,亦黎黑也。
”二、辨析词义和说明功用属别的术语1、辨析词义的术语(1)浑言析言“浑言”又称“统言”、“通言”,即笼统称说之意,往往用于说明词义相同的原因。
析言又称“对文”,与“浑言”相对。
古代汉语中有些词用于特指,即分析称说之意。
例如:《说文·夕部》:“夜,舍也。
天下休舍。
”段注:“夜与夕浑言不别,析言则殊。
”(2)散文散言与“对文”相对,即分开称说之意。
例如:《尔雅·释畜》:“未成豪,狗。
”郝懿行疏:“狗、犬通名。
若对文则大者名犬,小者名狗。
散文则《月令》言‘食犬’,《燕礼》言‘烹狗’,狗亦犬耳。
今亦通名犬为狗矣。
”2、说明功用、属别的术语辞(词)用以指明被训释的词是虚词。
例如:《诗经·周南·芣苡》:“采采芣苡,薄言采之。
”毛传:“薄,辞也。
”《经传释词》卷五“居”字条:“居,词也。
《周易·系辞传》:‘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
’郑王注并曰:‘居,辞也。
’”三、区别古今和说明通语方言的术语(1)古文今文古文指六国时的文字。
今文指汉代通行的隶书。
用古文所写的经书称古文经,与当时用通行的隶书所写的今文经相对。
常用训诂学术语【精选】
(五) 貌
“貌”字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 使用时,被释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 的形容词。即“……的样子”
有时是该字一音数义,用读若、读如等指出 该字在此处应是某义;有时该字虽然只有一 音一义,也用读若、读如引出常语俗词明确 该字的音义。前者如《周礼·天官、大宰》: “六曰主, 以利得民。” 郑玄注:“利读如 上思利民之利。”
(二)读为、读曰 用本字本义来说明假借字,为汉代训诂学家
所创术语,并被后代沿用,主要用于传注中,意 思是改读为某字。段玉裁《周礼汉读考·序》说: “读为、读曰者,易其字也,易之以音相近之字, 故为变化之词。”“变化主乎异,字异而义撩然 也。”所谓“易字”,即换用本字以释借字。
《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朱熹注:“政之为 言正也,所以正人所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 得于心而不失也。”
二、拟音的术语
(一)读若、读如
一般用来说明被解释词的读音。《说文》 “读”下段注:“拟其音曰读,凡言读如、读 若皆是也。”
《说文·口部》:“哙,咽也。从口,会声。 或读若快。”
《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美 人谓怀王。”
(三) 言
常用来串讲文意、句义或词义。
《诗经•邶风•柏舟•序》:“《柏舟》言 仁而不遇也。卫顷公之时,仁人不遇,小 人在侧。”
《诗经•墉风•君子偕老》:“子之不淑, 云如之何?”毛传:“有子若是,可谓不 善乎?”郑笺云:“子乃服饰如是,而为 不善之行,于礼当如之何?深疾之。” 孔 疏:“云如之何乎,言其宜善也。今之夫 人,何以不善而为淫乱,不能与君子偕老 乎?”
常用训诂学术语【精选】共34页文档
常用训诂学术语【精选】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训诂的方式和术语
• 《尔雅· 释天》:谷不熟为饥,菜不熟为馑。 • 《离骚》:各兴心而嫉妒。 • 王逸注:害贤为嫉,害色为妒。
• 《楚辞· 九章· 怀沙》:非俊疑杰兮。 • 王逸注:千人才为俊,一国高为杰也。
• 《诗经· 邶风· 谷风》:习习谷风。 • 朱熹注:东风谓之谷风。 • 《诗经· 鲁颂· 駉》:在坰之野。 • 朱熹注: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 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坰。 • 《尔雅· 释器》: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 谓之琢,石谓之磨。
• 以上均为用在形容词后。
• 《诗经· 邶风· 柏舟》:泛彼柏舟。 • 朱熹注:泛,流貌。 • 《诗经· 邶风· 谷风》:行道迟迟。 • 朱熹注:迟迟,舒行貌。 • 《论语· 阳货》:夫子莞尔而笑。 • 何晏注:莞尔,小笑貌。 • 以上均用在动词后面。
• 4.犹:略等于现代汉语的“等于说”、“相 当于”。用于表示同义词或近义词的关系。 如: • 《诗经· 魏风· 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 之侧兮。 • 毛亨传:侧犹厓也。 • 《诗经· 邶风· 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 • 朱熹注:微,犹衰也。
三、训诂的术语
• (一)释义的术语:曰、为、谓之、谓、 貌、犹、之言、之为言
• 1.曰、为、谓之: • 这几个术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叫作”、 “称作”。不仅用来释义,还用于辨析同 义词或近义词。被释词总是放在后面。如:
• 《诗· 周南· 汉广》: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 毛亨传:六尺以上曰马。
训诂的方式和术语
二、训诂的方式
• 训诂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互训、推原、义 界。
(一)互训
• 用同义词或近义词相互解释的一种释词方 式。如: • 《说文· 言部》:“讽,诵也。”“诵,讽 也。”《说文· 艸部》:“茅,菅 也。”“菅,茅也。” • 以上是同义词互训。 • 《说文· 疒部》:“疾,病也。”“病,疾 加也。”段玉裁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 浑言之则疾亦病也。”这说明疾与病是近 义词。
训诂学名词解释
训诂学名词解释训诂学,又称辞训学,是研究训诂(字义、字音)的学科。
它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古代汉字无声符号,训诂学在中国古代典籍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面是对训诂学常用术语的解释:1.字义:也称为词义,是指字的含义。
字义的研究主要包括字义考证、字义辨析等。
2.字音:是指字的读音。
字音的研究主要包括字音考辨和字音演变等。
3.训读:是指文章中字的注释,用来解释词义、字音等。
4.异文:也称异文异义,是指与普通文本不同的文字和含义。
异文的研究主要包括异文校勘和异文考释等。
5.字形:是指字的外形,包括结构、笔画等。
字形的研究主要包括字源、字形演变等。
6.音韵学:是研究音韵的学问。
它主要包括古代音韵学、方言音韵学等。
7.字义辨析:是指对同音字、形近字等进行辨析。
它包括同音字的差别、义项的界定等。
8.读书文字:是指古代读书时所用的文字,通常是把注解、笺注等文字写在书籍的旁边,以便阅读。
9.文字学:是研究汉字的学科。
它包括文字的起源、演化、结构等方面的研究。
10.孤本:指珍贵的、独一无二的古籍版本。
由于古代纸张易烧、易坏,有些古籍只有孤本流传下来。
11.节本:是古书的一种整理形式,指将一篇文章分成若干段落,并在每个段落前加以标明。
12.注疏:古书的一种注释形式,是对原文进行解释和补充说明的注释。
13.古籍整理:是对古籍进行整理、校勘、注释等的研究。
古籍整理是重要的训诂学内容。
14.古代字书:是古代汉字字典的统称,分为字经类、方志类、音韵类等。
15.古代文献:是古代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包括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两大类。
综上所述,训诂学是研究字义、字音等的学科,它在古代文献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训诂学术语的解释,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训诂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常用训诂学术语
后代训诂学家在注释中单言“读”或“音”, 其作用有时与读为(读曰)的意思相同。例如 《汉书· 息夫躬传》:“……,未有能窥左足而先 应者也。”苏林注:“窥音跬。”意谓跬为正字, 窥为借字。“跬”是半步的意思。 与读若(读如)一样,读为(读曰、读、音) 也有以本字为训的情况例如《汉书· 高帝纪》: “五月丙寅,葬长陵。已下。” 苏林注:“下音 下书之下。”“字旧有上去二音,此说既定其音 为去声,实际上也就明确其义,指出“下”是送 下的意思。这种情况后来学者称为“破读”。
四、说明虚词的术语:辞、词、语助 古代训诂中把虚词叫做“辞”或“词”。东 汉以后又叫做“语助”。 《诗经•郑风•大叔于田》:“叔善射忌,又良 御忌。” 传:“忌,辞也。” 《说文•只部》:“只,语已词也。” 《左传•隐公元年》:“公曰:‘尔有母遗, 繄我独无。’”杜预注:“繄,语助。” 《左传•隐公三年》:“君子曰:‘宋宣公可 谓知人矣。立穆公,其子飨之。命以义夫!’” 杜预注:“命出于义也。夫,语助。”
(二) 浑言、析言 浑言指对同类事物的统称,着眼于其共 同性,不计较其中细微的差别,又称通言、 统言、散文、散言等。析言指所谓的近义词 同中有异,而强调其异的一面,又称对文、 对言。用来区别同义词或近义词,或具有上 下义关系的词。“析言则殊,统言不别。” 《说文· 走部》:“走,趋也。”段玉裁注: “《释名》:‘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 曰走。’此析言之。许浑言不别也。”
凡语指各地一般普遍说的词语。见于汉 代扬雄的《方言》。例如《方言》卷一说: “嫁,逝,徂,适,往也。自家而出谓之 嫁,由(犹)女出为嫁也。逝,秦晋语也; 徂,齐语也;适,宋鲁语也。往,凡语 也。”这里所说的“凡语”就是一般通行 的都可以这样说的话。在扬雄书里有时也 说“通语”。
《论语注疏》中训诂术语举例
《论语注疏》中训诂术语举例
《论语注疏》是中国儒家经典《论语》的注疏版本,由宋代学者朱熹所著。
它不仅对《论语》的文意进行了深入解读,而且在训诂(注释)上也有着独特的见解。
以下是《论
语注疏》中常用的训诂术语举例。
1. 音近异形:指音近而形异的字,例如“亲”和“秦”,两者读音相近,但字形不同。
3. 注文:即所谓的注释。
《论语注疏》中所谓注文包括原文解释、古文注音、字义、文法等方面的注释。
4. 似义:指两个词语的意思相似,并且可以相互替换使用,如“防”和“戒”。
5. 歇语:指短小精悍的语句,如“三人行,必有我师”和“不以成败论英雄”。
6. 疑文:指可能出现错误或不通顺的文句,需要经过修改或解释。
7. 同字异义:指同一个字可以有不同的意思,例如“学”既可以指学习的过程,也
可以指学问、学识等。
8. 差讹:指错误或不严谨的用法,例如“懒人喝懒茶”中的“懒茶”,应该是“懒酒”。
9. 本义:指一个字最初的意义或用法,如“明”原意是明亮、光亮的意思。
10. 重音异读:指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读音不同,例如“以”在这里读成“yǐ”,在别的地方读成“yí”。
通过这些训诂术语的运用,朱熹成功将《论语》的意义和内涵深入解析,成为当今中
国儒家思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诂常用术语(简)
第一部分随文释义的注疏术语
一、用以释义的术语
1、言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说的是”。
一般用于“随文立训”,说明词语在特定的上下文中的含义。
《诗经·鄘风·君子偕老》:“鬒发如云”。
毛传:“如云,言美长也。
”
《诗经·郑风·子衿》小序:“子衿,刺学校废也。
乱世则学校不脩焉。
”传:“郑国谓学为校。
言可以校正道艺。
”(语源)
2、斥意思与“指”同。
郑笺中多用,后世用“指”。
例如:
《诗经·魏风·硕鼠》:“硕鼠硕鼠。
”郑笺:“大鼠大鼠者,斥其君也。
”
3、亦用以说明变文避复或者似异而实同的词语。
例如:
《史记·秦始皇本纪》:“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
”《集解》引应劭曰:“黔,亦黎黑也。
”
二、辨析词义和说明功用属别的术语
1、辨析词义的术语
(1)浑言析言
“浑言”又称“统言”、“通言”,即笼统称说之意,往往用于说明词义相同的原因。
析言又称“对文”,与“浑言”相对。
古代汉语中有些词用于特指,即分析称说之意。
例如:
《说文·夕部》:“夜,舍也。
天下休舍。
”段注:“夜与夕浑言不别,析言则殊。
”
(2)散文散言
与“对文”相对,即分开称说之意。
例如:
《尔雅·释畜》:“未成豪,狗。
”郝懿行疏:“狗、犬通名。
若对文则大者名犬,小者名狗。
散文则《月令》言‘食犬’,《燕礼》言‘烹狗’,狗亦犬耳。
今亦通名犬为狗矣。
”
2、说明功用、属别的术语
辞(词)
用以指明被训释的词是虚词。
例如:
《诗经·周南·芣苡》:“采采芣苡,薄言采之。
”毛传:“薄,辞也。
”
《经传释词》卷五“居”字条:“居,词也。
《周易·系辞传》:‘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
’郑王注并曰:‘居,辞也。
’”
三、区别古今和说明通语方言的术语
(1)古文今文
古文指六国时的文字。
今文指汉代通行的隶书。
用古文所写的经书称古文经,与当时用通行的隶书所写的今文经相对。
郑玄即兼通古文、今文诸经,他在经文中采用了今文,则在注文中往往注明某字古文为某。
例如:
《仪礼·士冠礼》:“某有子某。
”郑注:“古文某为谋。
”意即经文从今文,用“某”字;古文经写作“谋”字。
(2)故书指郑玄注《周礼》时所见到的其他版本。
《周礼·天官·大宰》:“二曰嫔贡。
”郑注:“嫔,故书作宾。
”贾公彦疏云:“言故书者,郑注《周礼》时有数本,刘向未校之前,或在山岩石室有古文,考校后为今文,古今不同。
郑据今文注,故云:‘故书作宾’。
”
(3)通语凡语通呼为扬雄的《方言》中,用以指没有地域限制,当时比较通行的词语。
例如:《卷三》:“庸、恣、比、侹、更、佚,代也。
齐曰佚,江淮陈楚之间曰侹,余四方之通语也。
”
(4)转语语之转指由于时、地不同而语音发生转变所产生的词语。
如:
《方言》卷三:“庸谓之倯,转语也。
”今按:“庸”、“倯”为迭韵相转。
卷一:“党、晓、哲,知也。
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
”今按:知、哲、党为双声相转。
四、拟音术语
如字
相对于“破读”而言,表示读如本音,仍用原来的意义,而不破读。
例如:
《诗经·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经典释文》:“塞向,如字。
北出牖也。
”
五、校勘及修辞术语
1、校勘的术语
(1)讹文指抄写、刊刻错误了的文字,又称作“误”。
《战国策·赵策》:“左师触讋愿见太后。
”王念孙校为“詟”,认为是“龙言”二字之误。
(2)异文即异字。
指记载同一事物、表达同一意思时,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或不同的书籍所使用的不同文字。
《汉书·司马迁传》:“及罪至网加,不能引决自财。
”其中的“财”字,《文选·报任少卿书》作“裁”。
“财”通“裁”。
(3)一本作本作一作用以指明不同版本或他书引文的文字差异。
例如:
《周易·乾文言》:“处终而能全其终”。
《释文》:“能全,一本作能令”。
(4)倒文指古书在抄写、刊刻过程中颠倒了的文字。
例如:
《论语·季氏》:“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句中的“寡”与“贫”即倒易,以致“寡”与“不均”、“贫”与“不安”的文意各不相合。
(5)乙乙正从旁勾正错乱了的文字,前人叫做“乙”。
古籍在传抄中,常出现字词倒错的情况。
用“乙”则表示将错误的词序上下倒置,以恢复原来的字词顺序。
一般格式是:“某某二字互乙”,也作“乙正”。
例如:
《元典章·吏三》:“都省里说了者去”。
陈垣《校勘学释例》云:“元作‘去者’,妄乙为‘者去’。
”
(6)按(案)考察,核实。
一般形式为“按(案):”或“××按(案):”,表明后边的句子要对前面提出的问题进行考察论证,辨别正误。
第二部分通释语义的专著注疏名称
一、传《说文》:“传,遽也。
从人,专声”。
胡韫玉《古书校读法》:“所以达急速之事”。
引申出“递达古今之言语”的意思。
“传”有内传、外传、大传、小传、补传、集传之分。
“内传”是与经义比附的注解;“外传”是与经义不相比附的注解;“大传”就是大义的意思;“小传”与“大传”相对,是一种谦词;“补传”与“补注”同义;“集传”与“集注”同义。
如:“春秋三传”、朱熹的《诗集传》。
二、注“注”的本义是(水)灌注。
后来引申出注书——给书作注解的意思。
贾公彦《仪礼•士冠礼》疏:“注者,注义于经下,若水之注物也”。
如:郑玄《周礼注》、颜师古《汉书注》。
三、笺《说文》:“笺,表识书也。
”是给书作注解的意思。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康成(郑玄)特因毛传而表识其傍,如今人之笺记,积而成帙,故谓之笺……”。
如:清刘逢禄《公羊何氏解诂笺》。
四、校考核古书叫做校。
有两种情况:一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二是校对文字,改正脱误。
如: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
五、句读书称句读者,是为方便阅读学习而在注解中加上句读。
另外也表谦意。
如清王筠《说文句读》。
六、章句这种体式的特点:一是不离开经文,而多空发议论或阐释;二是把重点放在串讲全句或全章的大意;三是解说繁琐。
是对古书做详细的分析解说。
如:赵岐《孟子章句》、王逸《楚辞章句》。
七、集解集注汇集众说而成一书的训诂著作。
如:何晏《论语集解》、杜预《春秋经传集解》。
【补充】疏不破注
疏不破注是训诂学术语。
指在作疏时完全依照注文诠释,在此基础上解释发挥,不改变旧注的任何观点,不对注进行纠正、反驳。
有比注文更好的解释,也不采纳,要一概排斥。
这种做法,是唐代注释家的成例。
疏不破注有保存师说、继承古训的一面,但更有曲循旧说、是古非今的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