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1月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训诂学自考考试题型及答案

训诂学自考考试题型及答案

训诂学自考考试题型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训诂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文字的形、音、义B. 古代文化C. 古代文学D. 古代历史答案:A2.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训诂学研究的经典文献?A. 《说文解字》B. 《尔雅》C. 《诗经》D. 《道德经》答案:D3. 训诂学中的“形训”是指什么?A. 解释字的本义B. 解释字的引申义C. 解释字的形态变化D. 解释字的音变答案:C4. “训诂”一词最早出现在下列哪部文献中?A. 《周礼》B. 《左传》C. 《礼记》D. 《论语》答案:B5. 下列哪项不是训诂学的基本方法?A. 比较法B. 历史法C. 系统法D. 直观法答案:D6. “六书”中的“转注”是指什么?A. 同源词B. 同音词C. 同义词D. 形声字答案:C7. “以形索义”是训诂学中的哪种方法?A. 声训B. 形训C. 义训D. 音训答案:B8. 下列哪项不是《说文解字》的编排方式?A. 按部首排列B. 按笔画数排列C. 按字义排列D. 按音序排列答案:C9. “训诂学”一词是由谁提出的?A. 许慎B. 郑玄C. 班固D. 扬雄答案:A10. 下列哪项不是训诂学研究的内容?A. 字词的形、音、义B. 古代文献的校勘C. 古代文献的翻译D. 古代文献的注释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训诂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BCD)A. 比较法B. 历史法C. 系统法D. 文献考证法12. 下列哪些属于训诂学研究的经典文献?(ABD)A. 《说文解字》B. 《尔雅》C. 《史记》D. 《释名》13. “六书”中的“形声”是指什么?(AB)A. 字形与字义的结合B. 字形与字音的结合C. 字音与字义的结合D. 字形与字义的分离14. 下列哪些是训诂学中的“音训”方法?(AD)A. 反切法B. 比较法D. 声训法15. 训诂学在现代的应用包括哪些方面?(ABC)A. 古籍整理B. 文字学研究C. 古代文化研究D. 现代文学创作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训诂学的定义及其研究目的。

《训诂学》习题与答案

《训诂学》习题与答案

《训诂学》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训诂学:训诂学是研究古代文献中词语的意义、用法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通过分析字义、词义、句义以及语言环境来揭示古籍的真实含义。

2. 互训:互训是指两个或多个词语在解释彼此时相互引用,以说明它们之间的相似性或关联性。

3. 引申义:引申义是指一个词的基本意义经过逻辑推理或类比扩展而产生的新意义。

4. 通假字:通假字是指在古代文献中,由于书写错误、音近形似等原因,一个字被另一个字代替的现象。

5. 反训:反训是指一个词既有正面的意思,也有相反或相对的意思。

二、填空题1. 训诂学的主要任务是对古代文献中的______和______进行深入研究。

答案:词语;句子2. 训诂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答案:字义分析;语境分析;比较研究3. ______是指通过对古代文献的考证和分析,确定其准确的字义和句义。

答案:训诂4. ______是指一个词的本义与其衍生出的新义之间的关系。

答案:引申关系5. ______是指在古代文献中,一个字被另一个字错误地代替使用。

答案:错别字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训诂学的研究内容?A. 字义分析B. 文体研究C. 句义理解D. 词汇演变答案:B. 文体研究2. 下列哪一项不是引申义产生的原因?A. 类比推理B. 逻辑推演C. 语音变化D. 社会变迁答案:C. 语音变化3. 在以下哪种情况下,可能出现通假字现象?A. 同音字误写B. 不同音字误写C. 新造字代替旧字D. 习惯用法答案:A. 同音字误写4. 下列哪个词语不存在反训现象?A. “好”B. “快”C. “大”D. “高”答案:D. “高”5. 训诂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研究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B. 探索古代社会的历史变迁C. 揭示古代文献的真实含义D. 发现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答案:C. 揭示古代文献的真实含义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是训诂学的研究方法?A. 字义分析B. 语境分析C. 比较研究D. 社会历史考察E. 文体研究答案:A、B、C、D2. 下列哪些是引申义产生的原因?A. 类比推理B. 逻辑推演C. 社会变迁D. 语音变化E. 语境影响答案:A、B、C、E3. 下列哪些情况可能导致通假字现象?A. 同音字误写B. 形近字误写C. 俗字替代正字D. 笔画简化E. 印刷错误答案:A、B、C、E4. 下列哪些词语存在反训现象?A. “好”B. “快”C. “大”D. “小”E. “上”答案:A、B、C、D5. 训诂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哪些领域?A. 古代文学研究B. 历史学研究C. 语言学研究D. 文化遗产保护E. 教育教学答案:A、B、C、D、E五、判断题1. 训诂学只关注古代汉语的研究。

浙江训诂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浙江训诂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浙江训诂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训诂学”一词最早见于哪部著作?A. 《说文解字》B. 《尔雅》C. 《训诂学》D. 《论语》答案:B2. 下列哪位学者被誉为“训诂学之父”?A. 孔子B. 郑玄C. 王逸D. 许慎答案:B3. “训诂”一词中的“诂”指的是什么?A. 解释B. 翻译C. 注释D. 评论答案:C4. 训诂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文字B. 语法C. 文献D. 文学作品答案:C5.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训诂学的重要文献?A. 《说文解字》B. 《尔雅注》C. 《康熙字典》D. 《诗经》答案:D6. 训诂学中的“本义”指的是什么?A. 字的原始意义B. 字的引申意义C. 字的比喻意义D. 字的转义答案:A7. “以经解经”是训诂学中的一种什么方法?A. 比较法B. 考据法C. 互文法D. 演绎法答案:C8. 下列哪项不是训诂学研究的内容?A. 字义的演变B. 文献的版本C. 文献的真伪D. 文献的校对答案:C9. “六书”是中国古代对汉字构造的分类,其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指事B. 象形C. 形声D. 转注答案:D10. 下列哪项不是训诂学研究的目的?A. 理解古代文献B. 传承文化遗产C. 提高文学素养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训诂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CD)A. 文献考证B. 文学批评C. 语音分析D. 语义比较12. 下列哪些属于训诂学的研究范畴?(ABC)A. 古代词语的解释B. 古代文献的校对C. 古代文献的注释D. 古代文献的创作13. 训诂学在现代的应用包括哪些方面?(ABD)A. 古籍整理B. 语言教学C. 文学创作D. 法律文书的解释14. 下列哪些是训诂学的重要文献?(ABD)A. 《说文解字》B. 《尔雅》C. 《史记》D. 《康熙字典》15. 训诂学对于理解古代文献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ABC)A. 揭示文献的原始意义B. 帮助理解文献的深层含义C. 促进跨时代的文化交流D. 提高文献的文学价值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训诂学的定义及其研究的主要内容。

2020年1月自考试卷及答案解析浙江训诂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1月自考试卷及答案解析浙江训诂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训诂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19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义训
2.貌
3.读如
4.反训
5.对文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训诂学的作用,大体上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________,二、________,三、________。
贺:
4.然隐悯而不达兮,独徙倚而彷徉。
隐悯:
5.情既思而能反,心虽哀而不伤。
思:
6.举手长劳劳,二情长依依。
劳劳:
7.牧童向日眠春草,渔父隈岩避晚风。
隈:
8.于是乃以执珪而授之为阳陵君,与淮北之地也。
与:
9.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
突梯:
10.愧君千里分滋味,寄与春风酒渴人。
愧:
五、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朱骏声
2.司马贞
3.张相
4.张揖
5.裴松之
6.陆德明
7.俞樾
8.孙诒让
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方言》
2.《释名》
3.《经义述闻》
七、试对下文所运用的训诂方法作出具体分析说明(本大题15分)
《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毛传》:“言志往而行正。”郑笺:“志往谓踟蹰,行正谓爱之而不往见。”孔颖达《正义》曰:“……有德如是,故我爱之欲为人君之配。心既爱之而不得见,故搔其首而踟蹰然。”又云:“女德如是,乃可悦爱,故下文云爱而不见是也。”(《十三经注疏》上册页310,中华书局版)按:孔氏《正义》以“爱”字为“悦爱”之“爱”,其实不对。段玉裁谓“郭注《方言》作‘薆而’,‘薆而’犹薆然也。”胡承珙《毛诗后笺》、陈奂《诗毛氏传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亦主是说,且所举证据甚坚确,可成定论。“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是说静女躲藏了起来,害得对方搔首踟蹰。从声音线索来看,爱是影母字,凡属影母之字,多有隐蔽模糊或茂盛之义(茂盛义与隐蔽义是相同的),……陶诗《归田园居》五首之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依依”与“暧暧”对文,则即“暧暧”也,状渺远模糊貌。逯钦立《陶渊明集》释为“偎依留恋貌”,不确。……我们可以发现,爱、薆、暧、衣、依、庡、……这些影母字均有隐蔽或茂盛之义。

2020年年1月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文训诂学试题

2020年年1月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文训诂学试题

xx年1月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文训诂学试题课程代码:00819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每题3分,共15分) 1.形训2.互训3.犹4.读曰5.当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我国的传统语言学(旧称小学)大体上包括三个部分,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所谓义疏,也是一种传注形式,其名源于六朝佛家的解释佛典,以后泛指__________.3.学习和研究训诂学,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它要求实事求是、无征不信。

具体说来,应注意如下三点:一曰__________;二曰__________;三曰__________.4.谓和谓之不同:使用谓之时,被释的词放在谓之的__________;使用谓时,被释的词放在谓的__________.5.《一切经音义》有两种,一种的编者是__________,凡__________卷;另一种的编者是__________,凡__________卷。

6.王念孙、王引之,世称高邮王氏父子,称他们的四部主要著作为高邮王氏四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读破又称破字或易字,这个术语包含两个意思:其一是指用__________来改读古书中的__________.其二是指改变一个字原来的读音以表示意义的转变。

8.训诂的中心内容是释词,因此所谓__________,主要就是释词的方法。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小题2分,共10分)1.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

()微闻:略略听到。

2.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保:依恃,凭仗。

3.察笃夭隐,孤寡存只。

()笃:察。

4.杯觞引满从衣湿,墙壁书多任手顽。

()从:随着。

5.牧童向日眠春草,渔父隈岩避晚风。

()隈:躲在。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每题2分,共20分)1.青云满眼应骄傲,白发浑头少恨渠。

训诂学试题及答案

训诂学试题及答案

训诂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训诂学”一词最早见于()。

A.《说文解字》B.《尔雅》C.《周礼》D.《论语》答案:C2. 下列哪部著作不属于训诂学著作?()A.《说文解字》B.《方言》C.《史记》D.《尔雅》答案:C3. 训诂学的研究对象不包括以下哪项?()A. 字词解释B. 语法分析C. 语音研究D. 修辞手法答案:D4. “训诂学”中的“训”指的是()。

A. 训斥B. 训诫C. 训导D. 训释答案:D5. 训诂学中“诂”的含义是()。

A. 诂训B. 诂说C. 诂解D. 诂译答案:C6. 训诂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比较法B. 归纳法C. 演绎法D. 以上都是答案:D7. 下列哪位学者对训诂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许慎答案:D8. 训诂学在现代汉语研究中的作用不包括()。

A. 理解古文B. 翻译古籍C. 编纂字典D. 创作新诗答案:D9. 训诂学中的“本义”指的是()。

A. 词的原始意义B. 词的引申意义C. 词的比喻意义D. 词的转义答案:A10. 训诂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

A. 理解古代文化B. 学习古代语言C. 传承古代知识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训诂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古文字研究B. 古文献校勘C. 古文献翻译D. 古文献编纂答案:ABC2. 训诂学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作用包括()。

A. 帮助理解古代文学作品B. 促进古代文学创作C. 帮助校对古代文学作品D. 帮助翻译古代文学作品答案:ACD3. 训诂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些?()A. 语料库分析B. 语义场分析C. 语义演变分析D. 文化人类学分析答案:BD4. 训诂学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包括()。

A. 帮助学生理解古文B. 帮助学生学习古代文化C. 帮助学生学习古代语言D. 帮助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答案:ABCD5. 训诂学在古籍整理中的作用包括()。

训诂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训诂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训诂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训诂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古代文学B. 古代语言文字C. 古代历史D. 古代哲学答案:B2. “训诂”一词最早出现在以下哪部文献中?A. 《论语》B. 《孟子》C. 《左传》D. 《尚书》答案:D3. 训诂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什么?A. 比较研究B. 词源研究C. 语义分析D. 文本解读答案:B4. 下列哪项不是训诂学研究的内容?A. 古代词语的解释B. 古代文献的校对C. 古代文献的翻译D. 古代文献的注释答案:C5. 训诂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哪些?A. 古代文献B. 古代碑刻C. 古代器物铭文D. 所有以上答案:D6. 训诂学中的“训”指的是什么?A. 解释B. 翻译C. 校对D. 注释答案:A7. 下列哪项不是训诂学研究的目的?A. 理解古代文献B. 传承古代文化C. 促进语言发展D. 研究古代社会答案:C8. 训诂学在现代语言学中的作用是什么?A. 仅用于学术研究B. 促进语言规范化C. 帮助理解古代文献D. 以上都是答案:C9. 训诂学研究中,对词语的解释通常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词语的字面意义B. 词语的语境C. 词语的时代背景D. 所有以上答案:D10. 训诂学研究中,常用的研究工具有哪些?A. 词典B. 辞书C. 古文观止D. 所有以上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训诂学是研究古代______和______的学科。

答案:语言;文字2. 训诂学中的“诂”指的是对古代______的解释。

答案:词语3. 训诂学研究的对象不包括______。

答案:现代文献4. 训诂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答案:理解古代文献5. 训诂学研究中,词语的解释需要结合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字面意义;语境;时代背景6. 训诂学研究中,常用的工具书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词典;辞书7. 训诂学在现代语言学中的作用是______。

训诂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训诂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训诂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训诂学的研究对象是()。

A. 古代文献B. 古代语言C. 古代文化D. 古代历史答案:B2. 训诂学中“训”的含义是()。

A. 解释词义B. 解释句义C. 解释篇章D. 解释文法答案:A3. 训诂学中“诂”的含义是()。

A. 解释词义B. 解释句义C. 解释篇章D. 解释文法答案:B4. 训诂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不包括()。

A. 比较法B. 归纳法C. 演绎法D. 统计法答案:D5. 训诂学中,对古代文献进行校勘的主要目的是()。

A. 确定文献的版本B. 恢复文献的原貌C. 评价文献的价值D. 分析文献的影响答案:B6. 训诂学中,对古代文献进行注释的主要目的是()。

A. 确定文献的版本B. 恢复文献的原貌C. 理解文献的内容D. 分析文献的影响答案:C7. 训诂学中,对古代文献进行翻译的主要目的是()。

A. 确定文献的版本B. 恢复文献的原貌C. 理解文献的内容D. 传播文献的知识答案:D8. 训诂学中,对古代文献进行考证的主要目的是()。

A. 确定文献的版本B. 恢复文献的原貌C. 理解文献的内容D. 验证文献的真实性答案:D9. 训诂学中,对古代文献进行辑佚的主要目的是()。

A. 确定文献的版本B. 恢复文献的原貌C. 理解文献的内容D. 收集文献的遗文答案:D10. 训诂学中,对古代文献进行辨伪的主要目的是()。

A. 确定文献的版本B. 恢复文献的原貌C. 理解文献的内容D. 鉴别文献的真伪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训诂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 词义训诂B. 句义训诂C. 篇章训诂D. 文法训诂答案:ABC12. 训诂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

A. 比较法B. 归纳法C. 演绎法D. 统计法答案:ABC13. 训诂学中,对古代文献进行校勘的主要方法包括()。

A. 对校B. 本校C. 他校D. 理校答案:ABCD14. 训诂学中,对古代文献进行注释的主要方法包括()。

自考训诂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自考训诂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自考训诂学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训诂学”一词最早出现在以下哪部著作中?A. 《说文解字》B. 《尔雅》C. 《训诂学发微》D. 《周礼》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训诂学研究的内容?A. 词义的演变A. 汉字的结构C. 古籍的校对D. 文献的注释答案:B3. “六书”指的是什么?A. 六种古代书法B. 六种古代文学作品C. 汉字造字的六种方法D. 六种古代注解方法答案:C4. 下列哪位学者不是训诂学领域的代表人物?A. 王念孙B. 段玉裁C. 郑玄D. 朱熹答案:D5. “训诂”一词在训诂学中的含义是什么?A. 解释古籍B. 翻译古文C. 校对古籍D. 创作古文答案:A6. “训诂学”与“语言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研究对象不同B. 研究方法不同C. 研究目的不同D. 研究时代不同答案:A7. 下列哪项不是训诂学研究的基本方法?A. 音韵比较B. 字形分析C. 文献考证D. 逻辑推理答案:D8. “以经注经”是训诂学中的哪种方法?A. 比较法B. 考证法C. 互文法D. 归纳法答案:C9. “训诂学”一词在英文中通常被翻译为?A. ExegeticsB. HermeneuticsC. PhilologyD. Lexicography答案:C10. 下列哪项不是训诂学研究的意义?A. 传承文化B. 促进交流C. 解决争议D. 创造新词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训诂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ABC)A. 古代文献B. 古代词汇C. 古代语法D. 古代书法12. 下列哪些属于训诂学的研究目的?(ABD)A. 理解古代文献B. 传承文化遗产C. 提高文学素养D. 解决文献中的疑难问题13. 训诂学中的“六书”具体包括哪些内容?(ABCF)A. 象形B. 指事C. 会意D. 形声E. 转注F. 假借14. 下列哪些是训诂学研究的基本方法?(ABC)A. 音韵比较B. 字形分析C. 文献考证D. 数理统计15. 训诂学在现代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BD)A. 古籍整理B. 文化传承C. 商业广告D. 法律解释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训诂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训诂学是研究古代文献注释和理解方法的学科,它对于我们阅读和理解古代文献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面是一些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正在备考训诂学的考生。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训诂学的研究对象?A. 古代文献的文字、音韵和语法B. 古代文献的内容和作者C. 古代文献的字体和编排D. 古代文献的传承和流传方式答案:C2. 训诂学是研究古代文献的解读方法和注释技巧的学科,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古代文献的形式和风格B. 古代文献的作者和时代背景C. 词语的定义和用法D. 古代文献的修订和校勘答案:C和D3.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典籍的学术特点?A. 整体性B. 多样性C. 继承性D. 独立性答案:D二、简答题1. 请简述训诂学的基本任务和方法。

答案:训诂学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研究古代文献的注释和理解方法,帮助人们正确阅读和解读古代文献。

其方法包括对古代文献的逐字逐句进行解读和注释,研究文献的文字、音韵和语法特点,探寻文字的演变和用法的变化,以及对古代文献的校勘和修订等。

2. 请简要介绍训诂学在古代文献研究中的作用。

答案:训诂学在古代文献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训诂学帮助人们正确阅读和理解古代文献,解决了文献中的字词含义模糊、用法歧义的问题,使文献的内容更加准确地传达给读者。

其次,训诂学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校核、修订和比较研究,还可以揭示文献的作者、时代背景等重要信息,为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依据和线索。

三、论述题训诂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内容丰富多样,应用范围广泛。

请你论述训诂学在古代文献研究以及其他学科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答案:训诂学在古代文献研究中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训诂学帮助人们正确理解和解读古代文献,解决了文献内容的模糊性和歧义性,使古代文献的信息能够准确传达给读者,有效推动了古代文献的研究和学术发展。

其次,训诂学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校核、比较和修订,还可以揭示文献的作者、时代背景等重要信息,为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和依据。

训诂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训诂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训诂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训诂学研究的对象?A. 现代汉语语法B. 古代汉语词汇C. 古代汉语语音D. 古代汉语语法2. “训诂”一词最早出现在下列哪部著作中?A. 《说文解字》B. 《尔雅》C. 《礼记》D. 《周易》3. 训诂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什么?A. 比较法B. 归纳法C. 演绎法D. 统计法4. 训诂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A. 了解古代文化B. 解释古代文献C. 学习古代哲学D. 掌握古代历史5. 下列哪个词语不是训诂学研究的内容?A. 词义B. 词源C. 词义变化D. 词序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训诂学中的“训”指的是________,而“诂”指的是________。

7. 《说文解字》是东汉________所著,对后世训诂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8. 训诂学在研究古代文献时,常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即通过比较不同文献中的用法来确定词语的原始意义。

9. 训诂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________的研究,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代文献中的隐含意义。

10. 训诂学中的“词义演变”是指词语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发生的意义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简述训诂学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12. 举例说明训诂学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3. 论述训诂学在古籍整理和研究中的重要性。

训诂学自考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B2. B3. B4. B5. D二、填空题6. 解释古代文献中的词语,解释古代文献中的词语7. 许慎8. 比较法9. 词义引申10. 变化三、简答题11. 训诂学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帮助学习者理解古代汉语词汇的原始含义和演变过程。

- 增强学习者对古代文献的理解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 丰富现代汉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加深对汉语发展的认识。

12. 训诂学帮助我们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例子:- 通过训诂学研究,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浙江200601训诂学试题

浙江200601训诂学试题

浙江省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试题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义训2.读如3.对言4.破字5.琏语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6.训诂学的作用,大体上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__________________,二、__________________,三、__________________。

7.凡以一句释一字之义者,即谓之__________________。

8.《释名》:“沦,伦也,水之相次,有伦理也。

”此为__________________的训诂方式。

9.《庄子·齐物论》:“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

”此为__________________的训诂方式。

10.杜牧《闻雁》:“入云声渐远,离岳路由賖。

”句中远、賖__________________,賖犹远也。

11.“留落”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又写作“牢落”,乃落魄不耦之义。

12.继张相《__________________》之后,对俗语词研究作出较大贡献的,应首推蒋礼鸿的《__________________》。

13.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一个字的解释,大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三项。

14.隋唐时期汇集群书音义的专书,最著者为唐初__________________的《经典释文》。

15.清代《说文》注家中当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家为最卓著,通常称他们为《说文》四大家。

16.清代汇释虚词的工具书,有__________________的《助字辨略》和__________________的《经传释词》。

1月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题训诂学试卷

1月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题训诂学试卷

1月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题训诂学试卷课程代码:00819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推原2.音训3.犹4.当为5.读破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训诂学的内容,一是______________,二是辨析古书异例,古书异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文、变文等。

2.古籍整理,一般不外乎对古籍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释和翻译。

3.用解析文字形体的方法来解释字义,谓之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又称对文、对言,______________又称通言、统言、散文、散言。

训诂中用这两个术语来说明______________的通别。

5.隋唐时期汇集______________的专书,最著者为唐初陆德明的______________。

6.清代训诂大师孙诒让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

7.学习和研究训诂应掌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基本观点。

8.审文例里的所谓文例,包括的内容比较复杂,举其要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下文、整部书的用词等等。

9.对《方言》的研究,主要著作有戴震的______________,钱绎、钱侗的______________。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生死而肉骨:使死者复生,使枯骨长出肉来。

2. 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

()顾:回顾。

3.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思:悲、哀。

训诂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训诂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训诂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训诂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古代文学作品B. 古代文献资料C. 古代语言文字D. 古代历史事件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是训诂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 校勘B. 训解C. 翻译D. 诠释答案:C3. “训诂”一词最早见于哪部典籍?A. 《论语》B. 《孟子》C. 《尔雅》D. 《说文解字》答案:C4. 训诂学中“训”和“诂”分别指的是什么?A. 训:解释;诂:注释B. 训:注释;诂:解释C. 训:翻译;诂:注释D. 训:翻译;诂:解释答案:B5. 训诂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A. 了解古代文化B. 理解古代语言C. 翻译古代文献D. 传承古代知识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训诂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古文字研究B. 古音韵研究C. 古代文献校勘D. 古代文献翻译答案:ABC2. 训诂学在现代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古籍整理B. 古代文化研究C. 古代文学创作D. 古代语言教学答案:ABD3. 训诂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尊重原文B. 客观公正C. 创新性D. 系统性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训诂学是研究古代语言文字的学科。

(对)2. 训诂学的研究方法只有校勘和训解。

(错)3. 《说文解字》是训诂学的经典著作之一。

(对)4. 训诂学的研究对象仅限于古代文学作品。

(错)5. 训诂学的研究目的在于传承古代知识。

(错)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训诂学的研究意义。

答案:训诂学的研究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传承古代文化,促进古代语言文字的研究,为现代语言文字的发展提供参考。

2. 列举训诂学研究中常用的几种工具书。

答案:《说文解字》、《康熙字典》、《辞海》、《辞源》等。

3. 简述训诂学与校勘学的关系。

答案:训诂学与校勘学密切相关,校勘学是训诂学的基础,训诂学在对文献进行校勘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文献中的语言文字进行解释和注释。

月自考《训诂学》考试真题试卷

月自考《训诂学》考试真题试卷

月自考《训诂学》考试真题试卷文章标题:月自考《训诂学》考试真题试卷一、选择题1、在古代文献中,常常可以看到“琴瑟友之”的表述,这里的“友”表示什么意思? A. 弹奏 B. 欣赏 C. 珍藏 D. 亲爱答案:D 解析:“琴瑟友之”出自《诗经》,意为“亲爱她弹奏的琴瑟”。

2、下列哪个词不是同音字? A. 喧嚣和轩敞 B. 姓和生活 C. 鞠躬和鞠蹴 D. 甜蜜和痰蜜答案:C 解析:鞠躬的“鞠”与鞠蹴的“鞠”不是同音字。

3、下列哪个词不是形声字? A. 蝙蝠 B. 蚂蚁 C. 玫瑰 D. 蝌蚪答案:D 解析:蝌蚪是象形字,不是形声字。

二、填空题4、请在下面的诗句中填上正确的通假字。

举酒欲饮无管弦,______________杯停箸。

答案:把解析:“把”是“罢”的通假字,表示中止。

41、请在下面的诗句中填上正确的古今字。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楚江开。

答案:野旷天低树;日暮客愁新解析:出自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注意古今字的正确使用。

三、论述题6、请论述《说文解字》对于现代汉字学的影响。

答案:《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对现代汉字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61、字形分析:《说文解字》根据小篆字形分析汉字的结构,分为“文”和“字”两部分,对于现代汉字学研究字形结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611、字义解释:《说文解字》对汉字的本义、引申义等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有助于我们理解汉字的意义,对现代汉字学的研究具有很高的价值。

6111、字音研究:《说文解字》收录了当时能够反映汉字音读的标音材料,对于现代汉字学研究汉字的音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61111、对后世的启示:《说文解字》在文字学、训诂学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对于后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注意汉字的复杂性,需要深入研究才能理解其内涵。

1月浙江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1月浙江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10.王念孙、王引之,世称高邮王氏父子,称他们的四部主要著作为高邮王氏四种,即:《广雅疏证》、《读书杂志》、______、______。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玄谓诸少年曰:“吾为卿等走此女。”( )
1.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
顾:
2.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
微闻:
3.小娘子成长,忘我矣!常有物与我子停,今何容偏?
停:
4.终风解而雾散兮,陵迟而堵溃。
终:
5.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
利:
6.狼民与汉人交关,长夜为市,以鼻齅金,知其好与恶。
交关:
7.酒用林花酿,茶将野水煎
“走此女”即“使此女走”的意思,“走”当训“跑”。
2.万石君以元朔五年中卒。长子郎中令建哭泣哀思,扶杖乃能行。( )
思:思念。
3.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
获:辱也。
4.赤帝女曰瑶姬,未行而亡。( )
行:离开。
5.及务耕桑,种树蓄养,去食谷马。( )
谷:养。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
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诗词曲语辞汇释》
2.《方言》
3.《敦煌变文字义通释》
七、试对下文所运用的训诂方法作出具体分析说明(本大题15分)
《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毛传》:“言志往而行正。”郑笺:“志往谓踟蹰,行正谓爱之而不往见。”孔颖达《正义》曰:“……有德如是,故我爱之欲为人君之配。心既爱之而不得见,故搔其首而踟蹰然。”又云:“女德如是,乃可悦爱,故下文云爱而不见是也。”(《十三经注疏》上册页310,中华书局版)按:孔氏《正义》以“爱”字为“悦爱”之“爱”,其实不对。段玉裁谓“郭注《方言》作‘薆而’,‘薆而’犹薆然也。”胡承珙《毛诗后笺》、陈奂《诗毛氏传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亦主是说,且所举证据甚坚确,可成定论。“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是说静女躲藏了起来,害得对方搔首踟蹰。从声音线索来看,爱是影母字,凡属影母之字,多有隐蔽模糊或茂盛之义(茂盛义与隐蔽义是相同的),……陶诗《归田园居》五首之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依依”与“暧暧”对文,则即“暧暧”也,状渺远模糊貌。逯钦立《陶渊明集》释为“偎依留恋貌”,不确。……我们可以发现,爱、薆、暧、衣、依、庡、……这些影母字均有隐蔽或茂盛之义。

全国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训诂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古代文献的编纂B. 古代文献的注释和解释C. 古代文献的版本比较D. 古代文献的修复答案:B2. 下列哪部作品是训诂学的经典之作?A. 《说文解字》B. 《史记》C. 《资治通鉴》D. 《红楼梦》答案:A3. 训诂学中的“训”指的是什么?A. 音韵学B. 解释词义C. 语法分析D. 文献校对答案:B4. 在训诂学中,“诂”通常指的是什么?A. 对古代文献的注解B. 对古代文献的翻译C. 对古代文献的评论D. 对古代文献的整理答案:A5. 以下哪位学者对训诂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A. 孔子B. 荀子C. 王阳明D. 郑玄答案:D6. 训诂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哪些?A. 诗歌、散文、小说B. 法律、历史、哲学C. 所有古代文献D. 仅包括经典文献答案:C7. 训诂学中的“注”和“疏”有什么区别?A. “注”是对词义的解释,“疏”是对“注”的进一步解释B. “注”是对文献的校对,“疏”是对文献的评论C. “注”是对文献的评论,“疏”是对文献的校对D. “注”和“疏”没有区别答案:A8. 下列哪项不是训诂学研究的内容?A. 文献的真伪鉴定B. 文献的版本校对C. 文献的词义解释D. 文献的语法分析答案:A9. 训诂学在现代有什么应用价值?A. 仅供学术研究B. 帮助理解古代文化C. 用于古代文献的修复D. 作为法律判决的依据答案:B10.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训诂学研究方法?A. 文献考证B. 词义分析C. 文本对比D. 实验模拟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训诂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文献考证B. 词义分析C. 文本对比D. 实验模拟E. 版本校对答案:A B C E12. 训诂学在古代主要服务于哪些领域?A. 文学创作B. 法律解释C. 历史研究D. 哲学讨论E. 政治宣传答案:B C D13. 下列哪些属于训诂学的研究对象?A. 《诗经》B. 《论语》C. 《左传》D. 《道德经》E. 《红楼梦》答案:A B C D14. 训诂学对于理解古代文献的意义包括哪些方面?A. 帮助理解古代词汇B. 帮助理解古代语法C. 帮助理解古代文化背景D. 帮助理解古代社会制度E. 帮助理解古代科学技术答案:A B C D15. 训诂学在现代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古代文献的注释和翻译B. 古代文献的教学和研究C. 古代文献的数字化处理D. 古代文献的修复和保护E. 古代文献的法律解读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训诂学的定义及其研究目的。

2021浙江1月自考训诂学试题

2021浙江1月自考训诂学试题

2021浙江1月自考训诂学试题浙江省2021年10月自学考试训诂学试题课程代码:00819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声训2.义界3.当作4.反训5.连文二、填空(这个大问题有10个小问题,每个空白1分,总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将古代的话加以解释,使之明白可晓,谓之_______。

总的来说,训诂学的指导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3、指导词典编纂。

3.中国传统语言学(原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习和研究训诂所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有三点,一曰务平实,_______;二曰重证据,戒臆断;三曰_______,勿强解。

5.口语词,包括_________;和___;。

6.析言又称对文、对言,浑言又称_______、_______、散文、散言,训诂中用这两个术语来说明_______的通别。

7.“谓”和“谓之”不同:使用“谓之”时,被释的词放在“谓之”的_______;使用“谓”时,被释的词放在“谓”的_______。

8.文件审核规则中的所谓文件规则包含复杂的内容。

引用重要的词,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隋唐时期汇集佛经音义的专书,以_______和_______编纂的两种《一切经音义》为代表。

10.清代汇释虚词的工具书,有刘淇的_______和王引之的_______。

三、确定以下问题的正确和错误解释(本主要问题有5个子问题,每个子问题2分,共10分)。

判断以下问题,勾选“√“如果正确,请在问题后的括号内打勾”√“如果错了”×”。

1.孟子发自肺腑:“如果它塌了,厥角将是第一个。

”。

顺延党运:“厥焦积首,若崩。

”。

“()这个例外属于地方文学。

2.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

()“微闻”就是“略略听到”。

3.西芝低头自哀。

别生气。

别累了。

4.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觉:觉察。

5.女曰:“裴郎不相识耶?”航曰:“昔非姻好,不醒拜侍。

2012年1月浙江省自学考题训诂学试卷

2012年1月浙江省自学考题训诂学试卷

2012年1月浙江省自学考题训诂学试卷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训诂2.推原3.互文见义4.读曰5.声训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解答。

错填、不填均无分。

6.训诂学的内容,主要有如下两点:一、________,二、________。

7.用解析文字形体的方法来解释字义,谓之________。

8.《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此为________的训诂方式。

9.《说文》:“玩,弄也。

”又:“弄,玩也。

”此为________的训诂方式。

10.所谓________,用今天的术语来讲,叫做同义并列复合词。

11.姚合《酬卢汀谏议》:“杯觞引满从衣湿,墙壁书多任手顽。

”句中从、任________,从犹任也。

12.“聊虑”是一个________,亦作“缭悷、憭慄、懰栗”等,意思是凄怆。

13.出现于秦汉之际的________一书,是第一部成系统的训诂专著。

14.东汉________的《释名》一书,其体例仿《尔雅》而用音训,以音同、音近之字解释字义,推究事物命名的由来。

15.隋唐时期汇集佛经音义的专书,以________和________编纂的两种《一切经音义》为代表。

16.隋唐时期汇集群书音义的专书,最著者为唐初________的《经典释文》。

17.宋代朱熹著述宏富,重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8.清代对《尔雅》的研究,主要著作有邵晋涵的《________》和郝懿行的《________》。

19.清代汇释虚词的工具书,有刘淇的《________》和王引之的《________》。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在正确的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20.《荀子·王霸篇》:“此夫过举蹞步而觉跌千里者夫!哀哭之。

”( )觉:知。

21.《孔雀东南飞》:“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训诂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19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每题3分,共15分)
1.形训
2.互训
3.犹
4.读曰
5.当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我国的传统语言学(旧称小学)大体上包括三个部分,即: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所谓义疏,也是一种传注形式,其名源于六朝佛家的解释佛典,以后泛指__________。

3.学习和研究训诂学,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它要求实事求是、无征不信。

具体说来,应注
意如下三点:一曰__________;二曰__________;三曰__________。

4.谓和谓之不同:使用谓之时,被释的词放在谓之的__________;使用谓时,被释的词放在
谓的__________。

5.《一切经音义》有两种,一种的编者是__________,凡__________卷;另一种的编者是
__________,凡__________卷。

6.王念孙、王引之,世称高邮王氏父子,称他们的四部主要著作为高邮王氏四种,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破又称破字或易字,这个术语包含两个意思:其一是指用__________来改读古书中的
__________。

其二是指改变一个字原来的读音以表示意义的转变。

8.训诂的中心内容是释词,因此所谓__________,主要就是释词的方法。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小题2分,共10分)
1.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

( )
微闻:略略听到。

2.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 )
保:依恃,凭仗。

3.察笃夭隐,孤寡存只。

( )
1
笃:察。

4.杯觞引满从衣湿,墙壁书多任手顽。

( )
从:随着。

5.牧童向日眠春草,渔父隈岩避晚风。

( )
隈:躲在。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每题2分,共20分)
1.青云满眼应骄傲,白发浑.头少恨渠。

2.凡地之道,阳为表,阴为里,直者为纲,术.者为纪。

3.男儿欲作健
..,结伴不须多。

4.自.莽为不顺时令,百姓怨恨,莽犹安之。

5.犹将销铄而挺.解也。

6.遂令大奴字.天育,别养骥子怜神骏。

7.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

8.常有高猿长啸,属引
..凄异。

9.平明跨驴出,未委.适谁门。

10.杏花两株能.白红。

五、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每小题1分,共8分)
1.郝懿行
2.刘熙
3.张揖
4.颜师古
5.郭璞
6.服虔
7.邢昺
8.桂馥
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每题4分,共12分)
1.周礼正义
2.方言
3.敦煌变文字义通释
七、试对下文所运用的训诂方法作出具体分析说明(15分)
《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

”此僵字实为倒下之义,《说文》
2
人部:“僵,偾也。

”足部:“踣,僵也。

”都是倒义。

《搜神记》卷六“僵树自立”条:“哀帝建平三年,零陵有树僵地,围一丈六尺,长十丈七尺。

民断其本,长九尺余,皆枯。

三月,树卒自立故处。

”前云僵,后云立,显证僵即倒仆之义也。

《文选》卷52曹《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

”李善注引《鲁连子》:“百足之虫,断而不蹶,持之者众也。

”《方言》:“跌,蹶也。

”是蹶亦有倒义。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