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一般解题思路-讲义精品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问题分类示例及解题思路教学内容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问题分类示例及解题思路教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354f248eaf45b307e87197d3.png)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问题分类示例及解题思路化学实验探究问题分类示例及解题思路楚雄市教科室熊文化学实验探究是以化学实验为主要手段,在现实情景中通过发现问题、猜想、设计实验、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等几个环节来解决化学问题的一种方法。
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是中学化学科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中考必须考查的重要内容。
化学实验探究问题往往综合性强,对学生思维敏捷性、严密性、创新性要求较高,有一定难度,对这类问题我们要仔细分析、研究,找出基本解题思路和方法,避免复习陷入“题海”不能自拔。
一、物质性质的实验探究、SO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了某电厂经除尘后的废气样品,主要含有][例12等,他们对其中的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进行检验,探究过程如下:OCO、、N222[查阅资料]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沉,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的亚硫酸钙(CaSO))大;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SO332淀,能与紫色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并使其褪色。
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相似的化学性质有)高锰酸钾溶液中加有硫酸,有利于观察现象[实验]实验装置如下(请帮他们完成下表:简答操作步骤1将各装置按上图连接好并装入化学装置的作用装置的作用装置中的现象2的导管口缓慢连继鼓入经除后的废气样装置中的现象[结论与讨论]通过上述探究实验,该小组获得了检验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方法,该方法是:。
[分析]1.仔细审题,抓住探究目的,找到思路起点。
探究目的:检验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方法2.仔细审题,抓住关键信息,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关键信息:SO三个重要性质①与水反应②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③能2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并使其褪色。
3.仔细审图,推敲装置作用,最终解决问题。
、CO、O、N)通过A(KMnO) SO?(溶液)→谁会反应SO(废气中主要成分222224溶液)→谁会反应?( SO还有剩余吗?)→B装置作用:判断SOB(KMnO剩余气体再通过242、O、N通过C时,谁会反应?(CO)CO是否已经反应完。
中考化学探究试题的一般解题方法
![中考化学探究试题的一般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08272b7aa00b52acfc7cabb.png)
中考化学探究试题的一般解题方法新余五中江中根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的,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它既是九年级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
但不少同学对于科学探究类试题,往往不知如何入手去解答。
实际上该类问题一般来说是在同学们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计的,只要基础扎实,掌握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可以说并不难解。
本文结合近几年典型探究类中考题,从科学探究的步骤出发,剖析该类试题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供参考。
一、要在已学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大胆的做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实际上科学探究试题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平时学习时已学过的,或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关键问题是很多同学做题时联想不到,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同学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注意从化学的视角去观察思考学习和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能根据自己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做出有意义的猜想和假设。
例1.甲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
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
请你与甲同学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
(1)猜想一: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写出白色颗粒状固体A在空气中转化为块状固体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猜想二: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现象(填“放热”或“吸热”)。
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这一猜想(至少写出两种方案,如果写出三种正确方案奖励1分):①;②;③。
(3)取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
就白色固体C的成分,甲同学与乙同学进行讨论,一起猜想。
甲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氢氧化钙;乙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碳酸钙;你认为,白色固体C还可能是:。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策略总结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策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8fb615d02020740bf1e9b30.png)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策略总结一、试题特点实验探究题是全国各地中考必考题型,河北中考每年都在第35题出现,分值为7分。
从近几年的探究题来看,一般取材于课外,常以生活生产、科学研究、时事热点等情境设计考题,侧重于考查学生对课本所学知识的辨识记忆能力,以及在新情境中提取归纳信息的能力。
涉及的知识点多,综合性强,有一定的难度。
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将从课本中学到的化学知识成功迁移到新情境中并能灵活正确的应用,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实验探究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实验探究题从不同的角度来分,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
如从探究问题的范畴来分,把实验探究题分为两类:即探究质的问题和探究量的问题。
从探究问题的内容来分,把实验探究题分为四类:即探究反应物的问题;探究生成物的问题;探究反应条件的问题;探究反应原理。
从探究的要素来分,把实验探究题分为八类:即 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4.进行实验;5.收集证据;6.解释与结论;7.反思与评价;8. 表达与交流。
但不管是何种角度,何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都应该在明确实验目的的前提下去回答问题,才能做到准确而不离题、不偏题。
下面我们从探究的要素分类法来分析实验探究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
1. 提出问题类探究题:该类试题通过呈现出生活、生产、社会、自然和科学研究中的各种信息,要求考生通过阅读信息,从中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进行一系列的探究。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要通过仔细地阅读、分析、归纳、联想,提出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有探究价值,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要有利于设计实验方案,有利于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有利于实验结论的顺利得出。
2. 猜想与假设类探究题:该类试题已经提出问题,要求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的各种可能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想或假设,并设计出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一是要围绕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进行假设或猜想。
做化学探究题的方法
![做化学探究题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3c6196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0f.png)
做化学探究题的方法初中化学试验探究题是对综合运用学问实力的一种考察。
今日我给大家带来了初中化学试验探究题技巧,盼望能协助到你。
解答试验探究题的方法技巧:科学探究是踊跃主动地获得化学学问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依据题目情景供应的信息,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比拟、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展加工。
要求考生会发觉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作出合理的猜测与假设,会设计试验验证自己的假设,以此考察学生的化学根底学问、综合试验实力和科学探究实力,造就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提高科学素养。
解答此类试题思维要有开放性,能探究性地提出问题.要敏锐地发觉问题,提出假设和探究验证假设的方法,用视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进展推理和判定;要留意对试题供应的信息进展分析、数据的处理以及对探究问题的合理猜测和想象,不要生搬硬套,胡乱猜测,应在短时间内切准题目要害,找准突破口。
综合试验题答题的根本方法和原那么思维过程:原理一反响物一仪器装置一现象一结论一作用一意义一联想①试验依据的性质和原理。
②反响物的状态及其替代物。
③装置的性能、运用方法、适用范围、留意事项、是否有替代装置。
④操作依次、留意事项或操作错误产生的后果。
⑤现象描述要精确、全面、重点突出。
⑥干脆得出结论或导出结论。
氧气参与反响的比照试验设计方法:(1)探究氧气与其他物质反响条件的比照试验①温度比照试验。
用温度比照试验探究物质的着火点。
如木炭和煤的着火点不同。
②浓度比照试验。
用浓度比照试验探究可燃物能否与氧气发生反响或反响的现象不同。
(2)金属生锈条件的比照试验与氧气接触铁不会生锈,与氧气、水同时接触铁才能生锈。
铜与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接触才能生锈。
金属的生锈条件探究都是通过比照试验完成的。
反响生成氧气速率的比照试验设计方法:(1)催化剂对制取氧气速率影响的比照试验①有无催化剂的比照试验。
如氯酸钾制氧气参加和不参加二氧化锰的比照试验。
②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比照试验。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2713f8fb7360b4c2f3f6410.png)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性题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仅能考查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还能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和过程的理解程度,有效检测学生的科学素养,突出了新课标、新教材的特点,代表了教材改革和中考改革的方向,在近几年中考中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此类题在中考中频频出现,且分值相对较高,现已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和亮点。
从历年的考试中看,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的题型主要有应用型探究、构建型探究和综合型探究等,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在类似物质的干扰下定性探究物质的组成、利用对比实验法探索化学反应中的异常现象及其发生原因等。
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及探究题的解题能力,本人通过对近几年南京市化学实验及探究题的研究,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改编、设计的一些实验探究题,谈谈这类试题的设计新视角。
一、创新类探究试题创新类探究试题涉及提出问题、作出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以探究为形式或情景,可考察考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测试考生解决化学问题的思路、过程和方法。
解答探究创新类试题一般步骤是:首先要能根据题干背景材料提出问题,联想到相对应的化学知识。
第二,作出猜想或假设时,最重要的是要有科学依据,要从化学的视角作出科学的猜想或假设。
第三,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要围绕寻找特征反应作为论证(肯定或否定)的依据,同时应注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第四,对探究问题作出解释与结论时,要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或通过查阅资料获取的信息,以事实为依据,应用化学原理进行分析推理,不能随意编造,牵强附会。
最后,从反应原理是否正确、实验方案是否完善、探究过程是否合理以及经济效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对探究方案或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
探究题一般并不包括所有的探究要素,但上述要求是解答探究性试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例1】(2016年南京中考)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九年级科学化学实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九年级科学化学实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f45dc99de80d4d8d15a4fb5.png)
三、实验操除杂质→干燥 →主体实验→尾气处理”顺序连接好实验仪 器。
• ②检查气密性。在整套仪器连接完毕后,应 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检查 气密性的方法要依装置而定。
• ③装药品进行实验操作。
一、物质和元素的推断
• 1.如下图,某气体X可能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 种或几种组成,将X气体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A、B两个 洗气瓶,试回答:
• (2)装置乙和丙中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澄清石灰水,如欲得 纯净、干燥的氢气,从A导出的气体通过B、C、D、E的次 序是:
• (3)气体通过乙瓶,是利用浓硫酸的______性. • (4)从丙瓶中出现的现象,可证明甲瓶产生的气体中有
______存在.
• 2.如图,根据下列装置图用序号回答:
• (1)根据实验现象能直接证明一氧化碳中含二氧化碳应将 气体通过
二、仪器连接的顺序
• ①所用仪器是否恰当,所给仪器是全用还是选用。 • ②仪器是否齐全。例如制有毒气体及涉及有毒气体
的实验是否有尾气的吸收装置。 • ③安装顺序是否合理。例如:是否遵循“自下而上,
从左到右”;气体净化装置中不应先经干燥,后又 经过水溶液洗气。 • ④仪器间连接顺序是否正确。例如:洗气时“进气 管长,出气管短”;干燥管除杂质时“大进小出” 等。
化学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思考问题的顺序
①围绕主要问题思考。例如:选择适当的实验路线、方法;所 用药品、仪器简单易得;实验过程快速、安全;实验现象明显。 ②思考有关物质的制备、净化、吸收和存放等有关问题。例如: 制取二氧化碳并试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因为制取的二氧 化碳气体中常含有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汽,所以 往往在试验性质装置前加接一个干燥装置和一个气体净化装置, 以防止水蒸气和杂质气体影响实验结论。 ③思考实验的种类及如何合理组装仪器,并将实验与课本实验 比较、联靠。例如涉及到气体的制取和处理,对这类实验的操 作程序及装置的连接顺序大体可概括为:发生→除杂质→干燥 →主体实验→尾气处理。
化学实验与探究题的解题思路
![化学实验与探究题的解题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e6b6215cad02de80d5d8400c.png)
化学实验与探究题的解题思路蒙城实验中学马连军从近几年安徽中考的试题分析可知,常见仪器及实验基本操作是中考的必考内容,通常以图片形式展示出各实验操作的正误,组合在同一道选择题中,既考查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又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
常见气体的制备与收集也是必考内容,一般综合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操作步骤以及气体的收集、检验或验满等。
考查的重点仍是给出装置图或相关气体的信息来选择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考命题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很多有一定难度的试题往往将实验操作、实验原理、实验现象等与实验设计、实验评价等融为一体。
或者给出有部分设计缺陷或弊端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和改进,或对多种方案进行科学评估,排除不合理或不可行的方案等。
对物质的检验、鉴别和推断(含除杂)的知识点的考查每年都有涉及,且都是跟其它知识点综合进行命题。
实验探究题是中考的必考题型,含附加题的实验探究题是安徽中考的特色题型。
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命题上往往与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实验方案不足的改进,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析等相结合。
选材贴近生活,利用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综合利用能力,考查学生对分类、比较、抽象、概括等科学方法的应用能力。
科学探究题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突出了新课标、新教材的特点,代表了教材改革和中考改革的方向。
分值相对较高,思维性强,难度相对较大。
二、学生在本专题的现状从近几年中考学生答题情况看,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1、基础知识薄弱虽然考查还是基本技能、主干知识,但在考查方式上的花样翻新,内容组合上的更加灵活多样,对部分学生形成了一定挑战。
学生缺乏基本知识和技能作支撑,是学生失分的一个主要原因。
2、实验能力较差学生对一些必要的化学实验操作和技能掌握不牢,实验的迁移、设计等能力没有很好的形成。
像如何进行实验现象的描述与判断,如何进行猜想与假设,如何设计实验等。
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思路
![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6c7f3856f01dc281e53af0ab.png)
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思路荆门外语学校罗青双化学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所以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实验探究题应运而生,此类题要求学生利用已知的,外加的因素综合、全面的考虑,然后去设计实验。
常见的实验探究模式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步骤:提出问题→实验事实→假设及其验证→归纳结论→实际应用。
而常见的实验探究题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物质的鉴定实验,二是物质性质验证实验,三是运用化学原理的实验探究题。
下面结合具体例子来分析实验探究题。
一物质的验证实验例1 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 [Fe(C2O4 )3]·3H2O可用于摄影和蓝色印刷.某小组将无水三草酸合铁酸钾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对所得气体产物和固体产物进行实验和探究。
请利用实验室常用仪器、用品和以下限选试剂完成验证和探究过程。
限选试剂:浓硫酸、1.0 mol L-1HNO3、1.0 mol L-1盐酸、1.0 mol L-1 NaOH、3% H2O2 、0.1mol L-1KI、0.1 mol L-1CuSO4、20% KSCN、澄清石灰水、氧化铜、蒸馏水。
(1)将气体产物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A)、浓硫酸、灼热氧化铜(B)、澄清石灰水(C),观察到A、C中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B中有红色固体生成,则气体产物是CO和CO2的混合物(2)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推知,固体产物中,铁元素不可能以三价形式存在,而盐只有K2CO3。
固体产物中铁元素存在形式的探究。
①提出合理假设假设1:假设2:假设3:②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③实验过程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掌握,对物质进行检验的实验技能的掌握,考查考生运用相关知识对实验提出假设及设计方案的能力。
质,从而找出物质验证方法,然后整体思考,分析验证过程中干扰因素,最后比较,综合得出最佳实验步骤。
例2 甲同学上网查得:Na2O2与H2O的反应,可分两步进行:Na2O2+2H2O=2NaOH+ H2O2…………①2H2O2=2H2O+O2↑…………②因而对Na2O2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提出两种假设:假设1:H2O2有漂白性,使溶液褪色假设2:H2O2有酸性,使溶液褪色。
(完整版)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解题技巧.doc
![(完整版)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解题技巧.doc](https://img.taocdn.com/s3/m/233d60b2bed5b9f3f90f1cdc.png)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性题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仅能考查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还能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和过程的理解程度,有效检测学生的科学素养,突出了新课标、新教材的特点,代表了教材改革和中考改革的方向,在近几年中考中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此类题在中考中频频出现,且分值相对较高,现已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和亮点。
从历年的考试中看,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的题型主要有应用型探究、构建型探究和综合型探究等,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在类似物质的干扰下定性探究物质的组成、利用对比实验法探索化学反应中的异常现象及其发生原因等。
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及探究题的解题能力,本人通过对近几年南京市化学实验及探究题的研究,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改编、设计的一些实验探究题,谈谈这类试题的设计新视角。
一、创新类探究试题创新类探究试题涉及提出问题、作出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以探究为形式或情景,可考察考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测试考生解决化学问题的思路、过程和方法。
解答探究创新类试题一般步骤是:首先要能根据题干背景材料提出问题,联想到相对应的化学知识。
第二 ,作出猜想或假设时,最重要的是要有科学依据,要从化学的视角作出科学的猜想或假设。
第三 ,设计探究 (实验 )方案 ,要围绕寻找特征反应作为论证(肯定或否定 )的依据 ,同时应注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第四,对探究问题作出解释与结论时,要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或通过查阅资料获取的信息,以事实为依据,应用化学原理进行分析推理 ,不能随意编造 ,牵强附会。
最后,从反应原理是否正确、实验方案是否完善、探究过程是否合理以及经济效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对探究方案或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
探究一般并不包括所有的探究要素,但上述要求是解答探究性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023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型解题技巧
![2023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型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5843170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7b.png)
2023南通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型解题技巧【要点梳理】1.一般解题思路:实验目的→装置步骤的分析→实验的变量→现象→注意事项(操作是否可行)(1)根据题干背景材料提出问题,联想到对应的化学知识;(2)猜想假设时,要结合上下文情境,并符合科学依据;(3)设计方案时,需围绕寻找特征反应作为论证依据,同时注意排除干扰;(4)作出结论时,应通过实验、观察、查阅资料等各方面内容合理进行分析总结;(5)反思评价时,关注科学、简约、可行、安全、经济、环保等方面。
2.实验用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气体杂质具体方法(可根据试剂分析用途):(1)除H2O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NaOH与CaO混合物)、无水CuSO4 (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2)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KOH溶液、碱石灰等;(3)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NaOH溶液、KOH溶液、饱和NaHCO3(特用来出去CO2中混有的HCl);注:实验前通入气体(N2、CO等),目的一般是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对后续实验的干扰(或防止加热不纯的可燃性气体发生爆炸);实验后通入气体(N2、CO等),目的一般是将生成的气体充分鼓入吸收装置中,使测定结果更加准确(也会有防氧化、放倒吸可能)。
3.实验方案的评价:实验方案的评价一般要求从某一角度或几个方面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排除不合理或者不够优化的方案。
(1)单一角度:一般集中在方案设计(控制变量、对照实验是否合理)、实验步骤(是否有先后顺序要求)、现象描述(是否准确完整)、结论分析(是否存在干扰)等具体分析,提出优化;(2)综合评价:原理是否正确、方案是否可行、是否经济环保、过程是否严密。
4.实验常见注意点:(1)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之前,要验纯。
初中化学_中考实验探究题常见题型及求解策略PPT课件
![初中化学_中考实验探究题常见题型及求解策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504fa1680203d8ce2f24e5.png)
丙方案______________;
丁方案______________;
三、评价设计方案型
题型三
题型特点:
已知实验目的,提供几套设计方案,要求 评价优劣或挑选方案或设计方案
解题策略
一般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①原理上的可行性; ②操作简单方便; ③环保(尽量不使用、不 产生有毒物); ④安全(防止爆炸等);⑤ 经济合算(少用甚至不用贵重物质)
结论: 取残留固 现象: 体加水溶 (1)可 解,过滤, 固体部分 能有氧 向滤液中 溶解,酚 有氧化钙生成 化钙 滴加几滴 酞试液变 无色酚酞 红色 试液 结论: 有碳酸钙 另取残留 ① (2)还 有气泡产生 方程式: 固体滴加 可能有 足量盐酸 ② 结论: 无碳酸钙 碳酸钙 无气泡产生
一、完成实验报告型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
中考实验探究题 常见题型及求解策略(一)
1、取一片晾干的鸡蛋壳(主要成分为碳酸
钙,不考虑其他杂质),放在酒精喷灯火焰上
灼烧一段时间后,放置冷却。某同学设计了下
列实验方案探究灼烧后残留固体的组成,现将
有关内容记录在下表中。
残留固 体的成 分
探究的步 骤
可能观察 到的现象
结论及化学反应方程式
所选药品
有关化学方程式
总结提升
1、完成实验报告型
解题策略 弄清实验目的和所用药品及操作
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知识情境,按图索骥。 2、限定条件型
解题策略 以限制条件为依托,利用已有知识
资源或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随机资源解决问题。
3、评价设计方案型
解题策略 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①原理
的可行性;②环保(尽量不使用、不产生有 毒物);③安全(防止爆炸等)④经济合算 (少用甚至不用贵重物质) 4、设计方案开放型
中考化学探究性实验题解题攻略
![中考化学探究性实验题解题攻略](https://img.taocdn.com/s3/m/a2182ed150e2524de5187e17.png)
中考化学探究性实验题解题攻略一、中考化学探究性实验题解题探究性试题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代表了教材改革的方向,近年来科学探究型实验在中考中越来越成为试题的亮点,成为检验中考命题是否较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参数,且选题角度不断创新。
这类试题往往以实验为载体,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对我们的实验操作技能、探究实践能力、设计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思维途径、知识的理解、认识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科学素养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估,该类题目能鼓励我们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思考问题,有利于挖掘其潜在能力。
其题型有计划方法类探究题、假设验证类探究题、结果分析、处理型探究题、全程类探究题和调查、辩论等。
要想解答好科学探究题,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外,要养成设疑、质疑、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习惯,还要善于把握题中信息,从大量的信息中获取有价值信息,且要从中提炼出原理和规律,此外,还要懂得化学学习方法——比较、归纳、猜想、论证、类比、迁移等方法,只有灵活运用上述方法,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解答探究性实验题,应从以下几点考虑1、掌握研究性实验的方法(1)提出假设,依据科学;(2)设计方案,原理正确;(3)查阅资料,纵览信息;(4)对比实验,辨析真伪;(5)积极探讨,得出结论。
2、熟悉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课本中每一个知识点,应该说都是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但应当把握重要的概念、原理、规律、实验及热点知识进行学习,对所学的知识要善于归纳总结,演绎推理,灵活运用。
3、把握研究性学习的方向研究性学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学习中应将生产、生活中涌现的新材料、新能源、新成果等与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联想类比。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向。
4、解答探究性实验题的关键,化学知识的熟练应用;如: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有气泡放出,CO2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e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H2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等,然后根据假设确定、试剂、现象、结论。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57544e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1a.png)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1)。
但是这种方法有一些缺点,如操作不方便、容易受到干扰等。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拉瓦锡的方法,使用汞作为吸收剂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在实验中,首先将一定量的空气通入装置中,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汞,在摇动装置后,汞会吸收空气中的氧气,最后测定汞的体积变化来计算氧气的含量。
这种方法准确可靠,且操作简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
二、应用类探究试题应用类探究试题主要涉及化学知识的应用,要求考生能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这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尤其是对化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的理解程度。
解答应用类探究试题一般步骤是:首先要明确问题,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关键点。
第二,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第三,设计实验方案或计算方法,进行实际操作或计算。
第四,根据实验结果或计算结果,得出结论,并进行分析和解释。
最后,对实验或计算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实验或计算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例2】(2017年南京中考)某地区的自来水中含有较多的氟化物,科学家们对此进行了研究,发现在饮用水中适当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钙,可以减少水中氟化物的含量。
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并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结论。
经典赏析】氟化物是自来水中的一种常见的污染物,长期饮用含有较多氟化物的水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而氢氧化钙可以与水中的氟化物反应生成难溶的氟化钙沉淀,从而减少水中氟化物的含量。
这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 + 2HF → CaF2↓ + 2H2O。
为了验证这一结论,我们可以进行实验。
首先,取一定量的自来水,测定其中氟化物的含量。
然后,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钙,搅拌均匀后,过滤掉沉淀,测定过滤液中氟化物的含量。
通过比较两次测定的结果,可以验证加入氢氧化钙后水中氟化物的含量确实有所降低。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可以有效地减少水中氟化物的含量,保障人们的健康。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一般解题思路-讲义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一般解题思路-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9fd1a5fa0740be1e640e9acc.png)
201 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专属讲义课题:实验探究题的一般解题思路学生姓名:授课教师:201 年月日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思路:目的→装置步骤的分析→实验的变量→现象→注意事项(操作是否可行)知识点一: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知识点内容说明燃烧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发光放热的现象不一定是燃烧燃烧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着火点(缺一不可)【例1】(2016年武汉元调)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如下图所示实验(固定装置已略去,实验前开关K1、K2均处于关闭状态):I.打开K1,通入N2一段时间,点燃酒精灯;Ⅱ.关闭K1,打开K2,通人O2,观察现象;Ⅲ.……(1)步骤Ⅱ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步骤Ⅱ可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3)本实验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步骤Ⅲ,将装置B中的红磷换成___________ (填序号),可验证燃烧的另一条件A.细铁丝 B.硫 C.水 D.食用油【例2】(2017年武汉元调)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实验一:装置A处玻璃管中盛放木炭,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I。
打开K,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关闭K,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II。
……III.打开K,通入氧气,观察现象:IV.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l)步骤II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过步骤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装置A处玻璃管中盛放氧化铜,探究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初中化学探究—一般解题方法
![初中化学探究—一般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3ec92e3ff00bed5b8f31d34.png)
初中化学探究—一般解题方法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的,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它既是新课标理念实施中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也是九年级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科学探究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能让学生学会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中或从化学问题的实际情景中,发现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科学探究活动可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因而科学探究能力也就理所当然成为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但不少同学对于科学探究类试题,往往不知如何入手去解答。
实际上该类问题一般来说是在同学们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计的,只要基础扎实,掌握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可以说并不难解,本文结合近几年典型探究类中考题,从科学探究的步骤出发,剖析该类试题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供参考。
一、要在已学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敢于和大胆的做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实际上科学探究试题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平时学习时已学过的,或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关键问题是很多同学做题时联想不到,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同学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注意从化学的视角去观察思考学习和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能根据自己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做出有意义的猜想和假设。
例1.甲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
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
请你与甲同学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
二、根据试题的要求、结合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简单的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探究性实验是综合考察学生能力的题目,对学生的要求很高。
它不仅要求学生对物质的性质、检验和制备很熟悉,而且还要求实验方案简单易行,原料价格低廉,无污染等。
对于该类问题同学们实际上只要根据题意搞清或确定实验的原理,然后紧紧抓住原理进行设计,难点也就化解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化学、活动、设计、方案、情况、思路、方法、条件、质量、认识、问题、体制、有效、深入、继续、充分、合理、良好、透明、提出、发现、研究、安全、稳定、网络、基础、需要、环境、作用、办法、主体、关系、检验、分析、拓展、丰富、开展、服务、指导、解决、创新、提高、改进201 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专属讲义课题:实验探究题的一般解题思路学生姓名:授课教师:201 年月日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思路:目的→装置步骤的分析→实验的变量→现象→注意事项(操作是否可行)知识点内容说明燃烧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发光放热的现象不一定是燃烧燃烧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着火点(缺一不可)【例1】(2016年武汉元调)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如下图所示实验(固定装置已略去,实验前开关K1、K2均处于关闭状态):I.打开K1,通入N2一段时间,点燃酒精灯;Ⅱ.关闭K1,打开K2,通人O2,观察现象;Ⅲ.……(1)步骤Ⅱ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步骤Ⅱ可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步骤Ⅲ,将装置B中的红磷换成___________ (填序号),可验证燃烧的另一条件A.细铁丝 B.硫 C.水 D.食用油【例2】(2017年武汉元调)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
实验一:装置A处玻璃管中盛放木炭,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I.打开K,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关闭K,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II.……III .打开K ,通入氧气,观察现象:IV .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l)步骤II 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过步骤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装置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装置A 处玻璃管中盛放氧化铜,探究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4)能证明一氧化碳其有还原性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该实验中,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1】(2012年武汉元调)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
已知木炭是一种可燃物。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验证:木炭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燃烧。
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请按下列实验步骤完成探究活动,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
步骤 操作Ⅰ打开活塞a ,缓缓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关闭a Ⅱ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 Ⅲ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 Ⅳ (Ⅴ)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 … ……步骤Ⅱ中,木炭不燃烧的原因是 。
(1)步骤Ⅲ中,装置B 的作用是 。
(2)步骤Ⅳ的操作是 、 ,观察现象。
(3)步骤Ⅴ产生的现象是木炭燃烧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 。
(4)装置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练2】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_________ ;【交流讨论】(1)改进后的装置(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_________ .装置(图三)与图二相比,其优点是 _________ . (2)实验结束时,小晶同学说:“待a 试管冷却后,如果倒置试管,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且接近试管容积(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你是否同意她的说法?理由? _________ ;_________ .【知识运用】我国的成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请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对以下成语进行解释: 杯水车薪 _________ ;查阅资料: 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釜底抽薪_________ .知识点二:实验流程目的、设计及合理性一、实验的操作程序及装置的连接顺序大体可概括为:气体发生→除杂质→干燥→主体实验→尾气处理。
二、仪器连接的顺序1、所用仪器是否恰当,所给仪器是全用还是选用。
2、仪器是否齐全。
例如:制有毒气体及涉及有毒气体的实验是否有尾气的吸收装置。
3、安装顺序是否合理。
例如:是否遵循“自上而下,从左到右”;气体净化装置中不应先干燥,后又经过水溶液洗气。
4、仪器间连接顺序是否正确。
例如:洗气时“进气管长,出气管短”;干燥管除杂质时“大进小出”等。
三、实验操作的顺序1、连接仪器。
按“气体发生→除杂质→干燥→主体实验→尾气处理”的顺序连接好实验仪器。
2、检查气密性。
在整套仪器连接完毕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
检查气密性的方法要依装置而定。
3、装药品进行实验操作。
【例1】小明设计如图装置,利用氢气的还原性来探究某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杂质不与氢气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浓硫酸和氯化钙可用作干燥剂吸收气体中的水分,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
)(1)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小明称取10 g氧化铜样品放在图示装置的玻璃管中,使其充分反应,测得D装置质量增加了1.8 g,则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如果将B装置删去(不考虑实验安全因素),测定结果会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例2】如图是某课外学习小组设计的气体制备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其中装置C中盛有足量的炭粉,请结合图中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B中浓硫酸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中玻璃管内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套装置中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你认为不足之处为__________________。
(5)E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中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A中和C中放生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1】小明同学想研究一氧化碳的还原性,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草酸(H2C2O4)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会产生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H2C2O4 ==加热== CO↑+ CO2↑+ H2O。
于是他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结合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图A是用草酸制取CO的反应装置,你认为应选择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装置;(2)装置B、C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4)为检验装置D中产生的气体,E装置中的液体应为____________;(5)装置F中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2】已知铜绿[Cu2(OH)2CO3]在加热时分解生成A、B、C三种常见的氧化物。
下面是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部分生成物未标出):(1)试通过分析推断,确定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G_______;F_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铜绿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 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三:信息类实验探究题【练1】“嫦娥一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里程碑.金属过氧化物等可作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的氧气再生剂,如:过氧化钠(Na2O2)在常温下能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过氧化钠还能与盐酸、水等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氧气,碳酸氢钠溶液可以与盐酸反应)为了验证该反应中氧气的产生,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1)实验室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制取CO2的装置,应从图乙中图1、图2、图3中选择.(2)设计A、B装置的目的是净化导入的纯净且干燥的CO2.其中,A装置的具体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B装置的具体功能是,其瓶内液体应是.(3)为了确定CO2跟Na2O2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最后还要采用的验证操作是.(4)表明二氧化碳没有被过氧化钠完全吸收的现象是.(5)常温下水也能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练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足量的锌粒加入到浓硫酸中,发现有大量的气泡放出,他们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粒加入浓硫酸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查阅资料】①浓硫酸能与锌反应,但不产生氢气,也不会产生氧气;②SO2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使品红(一种红色色素)溶液褪色。
【提出猜想】甲:气体是H2;乙:气体是SO2;丙:气体是SO2和H2。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的装置(部分夹持器材略去)进行探究:(1)实验开始后,观察到,则证明气体中含有SO2。
(2)B装置的作用是。
(3)C装置在点燃酒精灯加热之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的气体,目的是;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证明气体中含有H2。
(4)写出D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17武汉中考】(5分)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壁常附着一层水垢,其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镁及少量水,实验室现有一瓶水垢样品,为测定其中各成份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气密性良好,A、C、D中所装药品足量).已知: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加热条件下,氢氧化镁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MgO+H2O↑.部分实验步骤如下:Ⅰ.将质量为m的样品装入装置B的玻璃管中,按图连接好装置,关闭弹簧夹,给样品加热;Ⅱ.待样品完全反应,先打开弹簧夹通入空气,再熄灭酒精喷灯,直到玻璃管冷却;Ⅲ.实验完毕,测得装置C、D中的液体质量分别增加了m1、m2;Ⅳ.根据实验所测数据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氢氧化镁和和水的质量分数.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C中所装药品为.(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该水垢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4)实验反思:实验步骤不变,若没有装置A,会导致氢氧化镁的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或“无法判断”).【2016武汉中考】(6分)已知碳酸亚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加热则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