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校园植物种类调查活动计划

合集下载

2019最新冀教版七上《校园植物调查》教学设计

2019最新冀教版七上《校园植物调查》教学设计

2019最新冀教版七上《校园植物调查》教学设计校园植物调查教学设计(一)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是一节以调查活动为主的活动课。

课前教师应对要进行调查的区域内的植物进行周密的考察,对调查区域内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生活环境和用途等有清楚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教学时,可以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完成实地调查活动;第二课时完成资料的分析和整理。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调查植物的一般方法,学会做调查记录。

2.描述身边常见植物的外部形态结构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

能力目标尝试植物调查的一般方法。

情感目标关注身边的植物,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重点:植物调查的一般方法。

难点:植物的调查方法、记录方法和资料整理方法。

四、教学媒体植物调查所需的工具(放大镜、照相机、记录表等)五、课时建议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准备:教师课前对要调查的区域进行周密的调查,对所要调查的区域中的植物做到心中有数。

另外,要充分做好组织纪律、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并对所带物品(包括笔、调查记录表、放大镜等),对所穿的衣物提出要求。

有条件的学校最好准备几架照相机,以便真实地记录第一手资料。

课前注意教育学生爱护校园里或调查区域中的植物,不乱采乱摘,更不要乱吃野果等。

教学过程:教师可将学生分组对学校或附近的预定调查地点进行调查,可以安排每个小组负责一片区域的调查。

小组长要充分赴起责任,对整个小组的成员的行动做到管理,并组织小组中的成员对校园植物进行调查,填写调查记录表。

小组长还要负责组织学生在调查完成之后将学生领到预定地点集合。

小组在调查过程中遇到的植物如果不认识,可以用相机拍下,或取适当的标本,但不可乱采。

学生集合之后,教师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调查所得的资料汇总在一起并妥善保管,以备下一节课应用第二课时这节课主要对第一课时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完成对课本后半部分的教学。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调查记录表”的记录进行统计整理,对校园植物进行分类。

《校园植物调查》教案1(11页)(冀教版七年级上)

《校园植物调查》教案1(11页)(冀教版七年级上)

光照对开花的影响:
• 不同花卉在一天中开花时间各不相同:
晚上8至9点
清晨7点
黎明四点
下午5点
凌晨5点
早上9点
下午7点
看一看,记一记
• 15:00 万寿菊 02:00 蛇床花 04:00 牵牛花 05:00 野蔷薇 06:00 龙葵花 07:00 芍药花 10:00 半枝莲 12:00 鹅鸟菜 15:00 万寿菊 17:00 草茉莉 18:00 烟草花 19:00 丝瓜花 20:00 夜来香 21:00 昙花
校园植物调查
美丽的校园
苔藓
苏铁
小叶榕
肾蕨
黄花槐
桃花
紫薇
白玉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倒槐 珊瑚树
海桐 桂花
毛 叶 丁 香
银杏
爬山虎 紫荆
种类繁多的校园植物
• 1、根据茎的结构分 • 草本植物:茎内木质部不发达 • 木本植物:茎内木质部发达 • 乔木:主干明显而直立,植株高大且分枝多 • 灌木:无明显主干,植株矮小,近地面枝条丛生 • 2、根据生活环境分 • 水生 • 陆生 潮湿的陆地
干旱的陆地
校园植物的“功劳”
• 1:吸尘、杀菌、消声、调节空气湿度 (绿化;净化;美化环境)
• 2:合理搭配校园植物,让校园四季常 青,四季开花,能更好地美化校园。
1、我国将什么日期定为植树节? (每年的3月12日) 2、不同的月份有什么花开?
1月:水仙;2月:梅花;3月:兰花; 4月:牡丹、桃花、梨花、紫荆; 5月:月季、蔷薇;6月:石榴; 7月:荷花;8月:栀子;9月:桂花; 10月:菊花;11月:芙蓉;12月:腊梅。

(新)冀教版生物七上《第2节 校园植物观察》公开课(教案) (1)

(新)冀教版生物七上《第2节 校园植物观察》公开课(教案) (1)

第二节校园植物调查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实地调查课。

“调查〞作为一种广义的探究活动,是通过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或社会中去,就某一生物学问题进行调查,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教师应做的就是指导和组织工作。

《校园植物调查》是让学生走出课堂,在校园里进行植物的调查活动。

通过这样一个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安排、自己制定方案、分工合作,使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能力得到开展。

同时,丰富多彩的校园植物以及校园植物对环境的不同作用,使学生对植物的多样性、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有了深刻的理解。

教学重点:调查的一般方法和调查的实施,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调查结果的表达与交流。

教学难点:调查活动的组织教学。

学生分析〔1〕有《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的根底知识,学生已经具备观察植物、记录植物特征的能力,完全能够完成《植物调查记录表》以及给植物归类的任务。

〔2〕第一次实地调查活动,学生也许会误认为此类课等于玩,所以一定要明确活动的任务性、学性、严谨性并且强调活动时的纪律性,组织性和平安性。

设计理念开放式教学:开放的教学空间与时间以及教学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学会做调查记录。

2、识别校园常见植物,描述其外部形态、功能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并学会给植物分类。

3、举例说明植物对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技能目标:1 、运用观察的根本方法,观察校园植物的外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环境。

2、尝试植物调查的一般方法3、尝试制定校园绿化方案4、尝试交流探究结果。

5、尝试调查报告的编写。

情感性目标:1、体验探索自然奥秘,养成实事求是的学态度。

2、认同热爱校园,热爱植被,热爱大自然的风气。

3、养成与人分工合作、与人交流的习惯,形成集体主义观念。

课时安排二课时本节由于内容较多,可安排 2 课时完成。

课前先让小组预习,提前制定调查方案〔调查目的、调查场所、调查路线、调查小组的人员分工〕。

第一课时用大约二分钟说明调查考前须知,然后在校园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地调查,按照课本24页《植物调查记录表》完成调查记录;第二课时,各小组完成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并得出结论,各小组进行交流、老师、同学给予评价。

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3.2校园植物调查课件

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3.2校园植物调查课件

亲自做 在老师的指导下,认识校园植物,并给校园植物挂牌。
总结延伸
1.调查校园植物的注意事项


2.校园植物的分类

物 调
3.植物的生活环境
查 4.绿色植物的作用
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 预习第3章第3节《藻类植物》
植物名称
生活环境
Hale Waihona Puke 主要特征描述调查植物总种数 草本植物种数
木本植物种数
总数 乔木 灌木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
仙人掌 (旱地)
荷花(水 中)
雪松(陆 地)
绿色植物有__吸_ 尘 __、__杀菌___、_ 消声____、调_节__空气___湿__度__等作 用,为我们营造了清洁、优美、幽静、温馨的学习环境。因此, 要大力种植花木,绿化校园。
互动探究
探究竟·调查 1、全班同学以4-5人为一个小组,每组推荐一名组长, 小组共同制定出调查计划。 2、在调查过程中,每发现一株植物,都要先编号,然后 仔细观察植物特征,并按照表格要求记录数据。
植物调查记录表
调查人:______ 调查地点:______ 调查时间: ______
编号 1 2 3 4
第二节 校园植物调查
七年级上册
目标展示
1.说出调查植物的一般方法,学会做调查记录。 2.描述身边常见植物的外部形态结构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 3.校园植物的分类 4.尝试植物调查的一般方法。
预习导学
漫步在美丽的校园里,看着花坛里盛开的各种鲜花、 甬道两旁修剪整齐的绿篱和各种树木,会感到心旷神怡。 在这美丽的校园中,到底生长着多少种植物呢?

冀教版七上校园植物调查word教案

冀教版七上校园植物调查word教案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实地调查课。

“调查”作为一种广义的探讨活动,是通过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或社会中去,就某一生物学问题进行调查,以培育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师应做的确实是指导和组织工作。

《校园植物调查》是让学生走出课堂,在校园里进行植物的调查活动。

通过如此一个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安排、自己制定打算、分工合作,使学生的自主、合作、探讨等能力取得进展。

同时,丰硕多彩的校园植物和校园植物对环境的不同作用,使学生对植物的多样性、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有了深刻的明白得。

教学重点:调查的一样方式和调查的实施,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调查结果的表达与交流。

教学难点:调查活动的组织教学。

学生分析(1)有《在实验室里观看植物》的基础知识,学生已经具有观看植物、记录植物特点的能力,完全能够完成《植物调查记录表》和给植物归类的任务。

(2)第一次实地调查活动,学生或许会误以为此类课等于玩,因此必然要明确活动的任务性、科学性、严谨性而且强调活动时的纪律性,组织性和平安性。

设计理念开放式教学:开放的教学空间与时刻和教学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习爱好。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一、说出调查的一样方式,学会做调查记录。

二、识别校园常见植物,描述其外部形态、功能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并学会给植物分类。

3、举例说明植物对环境具有必然的适应性。

技术目标:1 、运用观看的大体方式,观看校园植物的外部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

二、尝试植物调查的一样方式3、尝试制定校园绿化方案4、尝试交流探讨结果。

五、尝试调查报告的编写。

情感性目标:一、体验探讨自然隐秘,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认同酷爱校园,酷爱植被,酷爱大自然的风尚。

3、养成与人分工合作、与人交流的适应,形成集体主义观念。

课时安排二课时本节由于内容较多,可安排 2 课时完成。

课前先让小组预习,提早制定调查打算(调查目的、调查场所、调查线路、调查小组的人员分工)。

第一课时用大约二分钟说明调查注意事项,然后在校园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地调查,依照讲义24页《植物调查记录表》完成调查记录;第二课时,各小组完成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并得出结论,各小组进行交流、教师、同窗给予评判。

校园植物观察-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校园植物观察-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校园植物观察-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I. 课程背景本节课为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生命活动基础”,课程主题为“校园植物观察”。

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了解植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同种类的校园植物,并且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实验技能。

II.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校园植物的种类与特征。

2.掌握通过观察方式来辨认植物。

3.理解不同校园植物的生长条件和繁殖方式。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对生命物质的感性认识。

2.提高学生实验和探究的技能能力。

情感目标1.强调保护环境意识,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2.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分享意识。

III. 教学内容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资料:《植物观察实验记录表》。

2.教师准备植物样本。

教学流程1.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校园植物的重要性,植物对人类的意义和作用。

2.植物观察实验(30分钟)教师现场分发《植物观察实验记录表》,让学生跟随表格上的提示进行观察记录。

学生可以选择使用手镜和显微镜,观察植物的各个部分,识别植物的种类和特征。

3.分享观察结果(20分钟)让学生自由分组,将自己记录的观察结果进行分享,并与小组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

同时,提醒学生对不同的校园植物进行对比分析。

4.小组合作实验(25分钟)根据植物的观察记录,学生自由分组,设计并进行实验,让同学们了解不同校园植物的生长条件和繁殖方式,增强实验和探究的技能。

5.教师点拨(1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整理实验结果,归纳总结不同校园植物的特征和生长方式。

6.课堂总结(5分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简单点评,并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讲解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IV. 课后拓展1.带领学生到校园树木园执行植物观察任务。

2.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或书籍了解更多有关校园植物的知识。

3.让学生完成关于植物的课外读物,如杰克·劳埃德·蒂尔登的《植物的奥秘》等。

V. 总结本节课主要为了让学生了解植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同种类的校园植物,并且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实验技能。

七年级生物上册《校园植物调查》学案新版冀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校园植物调查》学案新版冀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校园植物调查》学案新版冀教版132校园植物调查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了解校园植物,尝试对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2、知道这些植物在美化、绿化、净化校园环境中的作用和意义。

3、尝试校园绿化设计,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探究、交流与合作、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这次调查和设计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2、设计能力的尝试与培养。

教学难点:调查活动的组织,使活动能有目的的进行。

学生独立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时安排四、教具准备教师:多媒体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同学们,我们来到这个可爱的校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那么你了解我们的校园吗?你了解我们校园的一草一木吗?你知道在我们校园中,到底生长着多少植物吗?这需要同学们通过调查得出结论。

今天我们就对校园植物进行一次调查。

教师:讨论进行校园植物调查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等。

学生:讨论进行校园调查的方法、步骤,制定调查计划。

教师:提出调查要求。

调查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要求:1、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填写植物调查记录要认真、实事求是,记录特征时要抓住特点。

2、调查过程中如出现不认识的植物,可以先记录特征和生长环境,采集标本,调查完毕后在老师指导下认识或查阅资料再完成记录。

3、注意安全。

对于有毒植物及带刺植物不要接触,不尝野果、野菜。

4、组队员之间要善于团结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活动时要有纪律性,组织性,爱护植被,热爱校园。

学生:完成调查活动。

实施调查时,实行组长负责制,组员按照分工负责。

教师:后了解调查情况,如有没完成任务的,让其下完成。

教师:各小组对调查结果要进行统计整理,最后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就学校绿化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从美观角度或校园植物作用方面出发尝试制定校园绿化方案,最后将小组意见在班级内交流、评分。

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校园植物调查活动案例

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校园植物调查活动案例
校园植物调查活动案例
一、主题的确定
在美妙的校园中,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 是它们把我们的校园装扮得五彩缤纷,多姿多 彩,并营造了安心学习的良好环境。那么,我 校的校园植物有哪些,不同种类的植物是怎样 搭配的呢? 本次活动的主题:校园植物调查。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收集和整理资料,总结校园内 植物的品种、数量及生活习性,并对它们进行分类。 2、亲自动手设计,为校园内的植物制作名片;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归纳与综合的思维能力; 4、通过活动,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学校的 绿化出一个点子, 写一封倡议书,提倡爱护校园,保 护环境。
第二阶段:确定怎样研究:组成研究小组,确立学习方 式
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推选出小组长,通过实 地调查活动,不仅认识校园内的树木和花卉,了解相 关植物知识,同时使自己的观察、比较、归纳能力得 到实际的锻炼和提高。组织学生开展成果交流和对观 察活动的反思也是重要的一环。
第三阶段:交流评价
同学们,经过几周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多 种途径,方法,深入了解校园植物的品种及数量; 了解了植物的特征、作用、生长环境的要求以及 植物对人类的好处,理解“植物是人类的好朋 友”;相信大家从中得到了不少体会和成果。今 天让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退 出
三、活动对象和活动重、难点:
活动对象是:本校七年级学生。 活动重、难点: 1、怎样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从多视角、多角度 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与人类生活环境的关系。 2、独立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调查研究方法。
四、活动安排
1、通过上网、查阅书籍、交谈等方式,了解关于 植物的资料。 2、上网或到山野、田间地头等实地观察一些植物, 通过和农民或家长的交谈进一步深入了解植物。 3、整理资料,开展一次总结会,用表格或文字的 形式把自己的活动成果展示出来。并用日记的形式 谈谈自己的感受。

冀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2 校园植物调查 教案设计

冀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2 校园植物调查  教案设计

校园植物调查【教学目标】1.说出调查植物的一般方法,学会做调查记录。

2.描述身边常见植物的外部形态结构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

3.尝试植物调查的一般方法。

4.尝试制定校园绿化方案。

5.关注身边的植物,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调查的一般方法和调查的实施,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调查结果的表达与交流。

【教学难点】调查活动的组织教学。

【教学过程】导入:展示多种多样的校园植物以及美丽的校园的图片。

教师:在我们的校园里,生长着多种花草树木。

同学们漫步于美丽的校园中,看到花坛里盛开着的各种鲜花,通道两旁修剪整齐的绿篱和各种树木,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

在这美丽的校园中,到底生长着多少种植物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调查一下。

(一)调查前准备1.分组全班同学以4~5人为一组,每组推荐一名小组长,负责调查过程中的组织工作。

2.制定计划大家集思广益,制定出调查计划(包括调查的具体范围、路线、及方法等)。

(二)调查过程1.编号每发现一种植物,要先编号。

2.观察仔细观察植物的茎、叶、花、果实等的主要特征,并按照下面表格的要求进行记录。

注意:在进行校园植物的调查时,不仅要注意观察各种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还要注意这些植物的生活环境。

(三)统计整理了解草本植物、木本植物、乔木、灌木的定义:草本植物:茎内木质部不发达,木质化细胞较少的植物是草本植物,如小麦、玉米、狗尾草等。

木本植物:茎内木质部发达,木质化细胞较多的植物是木本植物。

在木本植物中,主干明显而直立,植物高大且分枝较多的是乔木,如雪松、杨、柳等;无明显主干,植物较矮小,近地面处枝条丛生的是灌木,如紫荆、迎春、紫穗槐等。

教师:将调查到的植物进行统计整理。

草本植物:____________共__________种。

木本植物:____________共__________种。

乔木:____________共__________种。

灌木:____________共__________种。

初一生物教案:绿色校园实践——植物调查

初一生物教案:绿色校园实践——植物调查

初一生物教案:绿色校园实践——植物调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周期,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本课程安排了绿色校园实践活动——植物调查。

该活动旨在让学生深入算学校内,开展对于校园里种植的植物进行调查,把自然、社区、学校的资源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地发展。

一、活动目标1.了解植物的命名规则、形态特征和分类方法。

2.掌握植物调查步骤、方法和技巧。

3.通过实地实践,了解植物生长环境和生态特点,增强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活动具体操作1.组织学生在校内进行植物调查。

通过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花色、花形、果实等特征,描述植物的外部形态,并记录下调查的时间、地点等信息。

2.学生将记录好的信息进行整理分类,编制植物调查报告。

报告应包括调查地点和时间、植物名称、形态特征描述、图片、生态特点和适生环境等内容。

3.开展知识讲解。

老师根据学生调查情况进行植物分类、生长环境、生态特点等方面的讲解,让学生通过实地调查和知识讲解的相结合,掌握更多关于植物的知识。

4.组织学生进行植物手绘。

在校园内挑选好植物进行手绘,可用铅笔、素描笔等方法进行绘制。

通过绘画让学生更加深入体会植物的外部形态,并记录植物的精细特征,激发学生对于绘画的爱好。

三、教学内容1.植物的分类方法。

植物的分类主要分为种、属、系、门等,通过不同的特征基础上进行划分。

种:植物演化为一个个具有独特的个体,对于植物生命的研究中主要考虑种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等。

属:属是种的下一级分类单位,是一组具有相同或相近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的植物。

系:系统分类学上的一等分类单位,可以揭示生物之间更为广泛的亲缘关系。

门:植物界,对于植物界的分类,主要是从植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征等方面考虑。

2.植物生长环境和生态特点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态特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适时的生长环境和备好的水分、营养等条件是植物健康生长的基础。

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3.2 校园植物观察 教案

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3.2 校园植物观察 教案

不要因为长期埋头科学,而失去对生活、对美、对待诗意的感受能力。

——达尔文第二节《校园植物调查》教学设计年级七年级学科生物主备教师复备教师课题第二节校园植物调查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选自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节。

本节课主旨是让学生走出课堂,在校园里进行植物调查活动。

通过这样一个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安排、分工合作,使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能力得到锻炼。

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

学情分析通过之前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制定调查方案,掌握调查方法,具备观察植物特征的能力。

但毕竟是第一次实地调查活动,所以一定要明确活动的任务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识别校园常见植物,描述其外部形态功能以及生活环境,并学会给植物分类。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尝试交流探究结果并填写调查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体验探索自然奥秘,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认同热爱校园,热爱植被,热爱大自然的风尚。

3、养成与人分工合作、与人交流的习惯,形成集体主义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难点:识别校园常见植物,描述其外部形态功能以及活环境,学会给植物分类。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第2课时)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新课教师出示多张本校校园植物图片。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植物熟悉吗?那你们知道这些植物来自于哪里吗?学生欣赏。

熟悉。

咱们学校!通过欣赏图片,引发学生对校园植物的关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通过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次调查活动的任务。

通过实地调查,使学生的合作、探究等能力得到锻炼,并且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提高了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生物科学素养。

通过交流展示,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以及归纳总结等能力。

通过此活动,巩固学生已掌握的知识。

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探究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校园植物,进行实地调查。

同学们观察的都特别认真,那么现在我们就将成果展示一下。

3.2校园植物调查 冀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

3.2校园植物调查 冀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

第三章形形色色的植物第二节:校园植物调查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学会做调查记录。

2、识别校园常见植物,描述其外部形态、功能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并会给植物分类。

3、举例说明植物对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技能目标:1、尝试植物调查的一般方法2、尝试制定校园绿化方案3、尝试交流探究结果。

4、尝试调查报告的编写。

情感性目标:1、体验探索自然奥秘,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认同热爱校园,热爱植被,热爱大自然的风尚。

3、养成与人分工合作、与人交流的习惯,形成集体主义观念。

二、重难点分析重点:植物调查的一般方法难点:植物的调查方法、记录方法和资料整理方法学生分析三、学习过程(一)新知预习一、草本植物定义:茎内木质部不发达,木质化细胞较少的植物。

二、木本植物分为:乔木:高大有主干。

如:杨树、松、柳等。

灌木:低矮无主干。

如:大叶黄杨等。

*三、能说出常见的草本植物,乔木和灌木。

草本植物:小麦、玉米、狗尾草、黄瓜、向日葵等。

乔木:雪松、杨、柳柏树等。

灌木:紫荆、迎春、紫穗槐、黄杨、木槿等。

四、植树节是每年的三月十五日。

五、进行校园植物调查时,首先要制定周密的方案,然后按照方案有序进行,并注意做好调查记录。

六、绿色植物有吸尘、杀菌、消声、调节空气湿度等作用。

校园植物好处:带来绿色和清新的空气,营造了清洁、幽静、优美、温馨的学习环境。

七、栽培校园植物应选形态优美、颜色鲜艳、易管理、好成活、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种类。

(二)合作探究1、调查是研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之一。

调查要明确目的和对象:我们调查的对象是校园植物,我们要对植物的哪些方面进行调查呢?(种类、数量、特征、分布)2、在调查中,我们除了观察植物形态结构特征外,,还要注意了解植物的生活环境,不同植物生活环境也不同,有的生活在水中,有的生活在陆地,有的喜欢阴湿环境、有的喜欢干旱的环境。

参考课本(48页生活在不同环境下的植物)3、校园植物种类很多,有草本植物,有木本植物。

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校园植物观察》说课稿

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校园植物观察》说课稿

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校园植物观察》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校园植物观察》是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的一篇教材内容,主要介绍了如何在校园中进行植物观察的方法和步骤,以及观察植物的重要性和好处。

通过这篇教材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对植物的兴趣,并了解植物的特点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过程,掌握进行植物观察的方法和步骤。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整理植物观察结果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植物的爱护意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敏感性。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进行植物观察的方法和步骤。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植物观察结果进行记录和整理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的方式,回顾学生对植物的基本认识,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特点和重要性。

•引导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植物吗?–植物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你们平时有没有观察过校园中的植物?2. 新课讲解(10分钟)通过课件和板书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过程,以及进行植物观察的方法和步骤。

•植物的基本特征包括:有机体为绿色,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具有细胞壁等。

•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植株成熟等。

•进行植物观察的方法和步骤:1.选择观察对象。

2.观察植物的外部特征。

3.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

4.记录观察结果。

3. 学生实践操作(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植物进行观察,并按照讲解中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实践操作。

老师可以亲自指导部分小组进行操作,并及时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4.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15分钟)让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向全班分享他们观察的植物和记录的结果。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补充观察结果,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5. 植物观察报告撰写(15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撰写一份植物观察报告。

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观察日期和地点•观察对象的名称和特征描述•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相关观察结果•学生对这次植物观察的感受和体会6. 总结和反思(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对这次植物观察有什么收获?•你觉得植物观察有哪些重要的意义?五、课堂延伸1. 植物观察展示活动可以在学校内举办植物观察展示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植物观察结果和报告展示出来,加深同学们对植物观察的理解和兴趣。

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校园植物调查 参考导学案2

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校园植物调查 参考导学案2

打印版
初中生物
第二节
校园植物调查
【课前预习】
1.什么是校园植物?
2.以小组为单位,尝试认识校园中的植物,并将结果填入课本47页表格中,看哪个组认识得最多。

3.根据课本46页内容,说出哪些是草本植物,哪些是木本植物中的灌木,哪些是乔木。

4.说出绿色植物的好处,并尝试种植或培养一棵植物。

(选做题)
【课堂练习】
1.下列植物中不属于草本植物的是( )
A.小麦
B.狗尾草
C.玉米
D.迎春
2.通过老师带领大家认识校园植物,根据笔记记录,说出我校有多少种植物,我校的校花是什么?有何习性?
【课后作业】
动手探究:
以下三幅图中的植物有何区别,分析并说出各植物特征
植物
A B C 特征
A B 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活动计划
一、活动背景
塞北隆化此时正值夏初,校园植物绿意盎然,草长花开,莺飞燕舞,充满生机。

了解、观察生活环境的各种植物,培养热爱校园、热爱自然的情怀和观察探究的能力。

二、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观察、探究以及搜集、处理信息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心校园环境,懂得人与环境的关系。

3.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科学,尝试发现的途径和方法,感受发现的乐趣。

三、调查内容
(一)校园植物的种类
调查种类时,认识各类植物并对各类植物从形态、特征、习性、生长繁殖期等方面进行详细调查并记录。

可按木本、草本、藤本进行分类,可按赏花、赏果的时间进行分类……
(二)将调查结果进行分类,整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三)制作植物名片。

四、实施步骤
(一)了解植物的种类
1.认识、熟记校园植物的种类及名称,观察其外形,做到心中有形。

选择最感兴趣的花草树木向指导老师、生物任课老师及校园绿化管理人员请教,看书、上网查找资料,了解其特征、习性、生长繁殖期等方面其特点,并对研究调查结果作好资料记录。

2.小组合作,将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将小组内研究的花草树木进行分类3.举办交流会,制作植物名片。

通过上网查资料,请教老师, 看书、进行实地调查, 将收集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给校园的植物做了一个自己设计“名片”。

(二)材料用具:记录本和笔,照相机
(三)方法指导
1.制定小组的调查计划
根据各自的兴趣,组成6-8人的调查小组,确定一人为小组长。

小组成员有分工。

设计好调查表,并制定小组的调查计划。

2.实施调查
(1)调查要做好记录。

将观察到的植物名称,简要特征等记录下来,不知道名称的植物可以相互交流或问老师,也可记录它们的特征,自己查询。

同时给每种植物照张像。

(2)小组交流,整理资料,制作植物名片。

3.做好调查记录
指导教师:
任课老师:
校园植物调查小组
班级:任课老师:________
校园植物调查表班级:小组:
调查区域:调查时间:
附三:植物名片格式:(自行设计)
资料补充:植物分类
藻类植物
无根,无茎,无叶,生活在水中。

根据颜色分绿藻,红藻,褐藻,海带属于褐藻。

苔藓植物
分为苔类与藓类,无根(有假根,而没有真根),有茎,叶分化。

主要有葫芦藓,地钱。

多生长于阴湿的环境里,常见长于石面、泥土表面、树干或枝条上。

蕨类植物
具有根、茎、叶。

如树蕨、山苏等。

主要特征为,是界于苔藓植物与种子植物(即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之间的一类多年生草本植物。

比苔藓植物较能适应陆地环境。

裸子植物
如苏铁、松、柏、杉、银杏等。

主要特征:多年生木本植物,多为高大乔木,叶多为针形条形或鳞片形,开始有花的雏型,但不及被子植物的复杂,称为球花,单性。

被子植物
根、茎、叶发展完善,包括乔木、灌木、藤本、草本。

繁殖过程出现双受精现象,形成胚和胚乳;受精后,胚珠形成种子,子房继续发育形成果实。

被子植物依其种子的子叶数目可分为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两种。

单子叶植物主要的特征为以草本为主,胚胎只有一片子叶,具须根,平行叶脉,花瓣数为的3倍数。

双子叶植物主要的特征为草本、灌木或乔木,胚胎有两片子叶具主根,网状叶脉,花瓣数为4或5的倍数。

被子植物即一般人所熟悉的开花植物,而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合称为种子植物,也可以称为显花植物;相对的,绿色的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则称之为隐花植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