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计划及实施方案2017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制度近年来,多重耐药菌(MDRO)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目前常见的包括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3、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天根据微生物实验室报告结果登记《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处置表》,然后到科室指导接触隔离工作。
4、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则按照《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报告。
二、控制措施临床科室根据回报的检验报告单结果,在隔离房间门上或3、进行床边隔离时,在床栏上标贴接触隔离标识,以提醒医务人员以及家属。
当实施床旁隔离时,应先诊疗护理其他病人,MDRO 感染病人安排在最后。
4、应尽量减少与感染者或定植者相接触的医务人员数量。
最好限制每班诊疗病人者为医生、护士各一人,所有诊疗尽可能由他们完成,包括标本的采集。
5、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手卫生制度》6、在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科室时,必须由一名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收方说明对该病人应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
接收部门的器械设备在病人使用或污染后同样应该依据以上方法进行清洁消毒。
10、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
使用过的抹布、拖布必须消毒处理。
11、感染者或携带者应隔离至连续3个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培养均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三、监督、处罚次MRSA(耐甲氧西林/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控制与预防措施一、MRSA的预防1、首先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目前临床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对MRSA的流行起了一定的扩散作用,因此,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慎重,以免产生MRSA菌株,如对大手术后预防深部葡萄医护人员检查病人前后要严格洗手消毒,有条件应用一次性口罩、帽子、手套,医疗用品要固定,以防院内交叉感染。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
8、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 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 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9、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 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体液、 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 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诊疗护理操 作后,要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进 行手卫生。
4、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转诊之 前应当通知接诊的科室,采取相应隔离 措施。
5、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 床旁隔离。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
6、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 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 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轮椅、担架、床 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 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加强微生物室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早期检 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根据监测结 果指导临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
加强对从其他医院转入者及易感者的检查, 尤其是对年老体弱、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免疫力低 下患者、接受侵入性检查治疗如气切患者、住院 时间长及近期使用广谱、高档抗菌药物治疗的患 者等高危人群要严密监测。
卫生部办公厅文件:卫办医发[2011]5号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 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一)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二)加强生点环节管理 (三)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卫生部办公厅文件:卫办医发[2011]5号
二、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和生 (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三)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四)加强清洁与消毒工作 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四、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 (二)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多重耐药菌感染目标性监测资料分析
fc。 sa eat b td a tr r tr u e t MDRo n t n. i 0 i i Comp e e sv a u e v 。b a nt e e t n r du et 。 r h n ieme s r sha et etke 。prv n d a e c he i i e c fMDRO ne to . ncd iac o ai sPo ete u el c; i c r u iu— st e r n m ;r pcv sr i neRs f ts t d esn g s s i v l a ka o
【 bt 】 O j t e o r i ei luprf r etn n n o ons o i A B | b c v T o d m d aspot r e n o dc t lf oo ma r ei pve c p v i a o r c l o
if t n y xlr g h ea ne n s c ro u img rs t c gns MD O i et n n ci po n e rvl c drkf t s fm hd —eia e rai e obe i t p e a i ao sn o m( R )n co . f i
国际 医药卫 生导报 2 0年 第 l 01 6卷 第 l 8期
I MHGN,S pe e 0 0,Vo.6 No1 e tmb r2 1 11 .8
・
临床 检验 ・
耐药菌监测实施方案
耐药菌监测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的问题日益突出,对公共卫生和临床治疗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耐药菌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档旨在制定耐药菌监测的实施方案,以保障公众健康和临床治疗的有效性。
二、监测对象。
本方案主要针对医疗机构、养老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内的耐药菌进行监测。
监测对象包括但不限于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真菌等。
三、监测内容。
1. 采样,对患者、医护人员和环境进行定期采样,包括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部位的样本。
2. 鉴定,对采样得到的样本进行培养和鉴定,确定是否存在耐药菌。
3. 测试,对鉴定出的耐药菌进行药敏试验,确定其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性。
4. 数据记录,对监测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并建立数据库,以便后续分析和研究。
四、监测方法。
1. 采样方法,采用标准的采样器具,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采样,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鉴定方法,采用先进的培养基和鉴定技术,确保对耐药菌的准确鉴定。
3. 药敏试验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药敏试验方法,对耐药菌的耐药性进行准确测试。
4. 数据记录方法,建立标准的数据记录表格,对监测结果进行详细记录,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五、监测周期。
1. 对于医疗机构内的耐药菌监测,建议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监测,并在必要时进行临时监测。
2. 对于特定疫情或突发事件,应立即进行耐药菌监测,以及加强对相关人员和环境的监测。
六、监测结果处理。
1. 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防止耐药菌的扩散和传播。
2. 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和报告,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通报监测结果,以便采取进一步的控制和治疗措施。
七、监测责任。
1.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专门的耐药菌监测团队,负责监测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2. 监测团队成员应当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监测方案进行操作,并对监测结果负责。
八、监测效果评估。
1. 对监测结果进行定期评估,分析监测效果,及时调整监测方案,以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多重耐药菌监测方案
多重耐药菌监测方案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长沙市第四医院多重耐药菌监测方案一、监测目的为了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开展多重耐药菌监测,达到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
二、监测项目主要监测常见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场球菌(VER)、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细胞菌(MDR/PDR-PA)等。
三、监测调查对象临床标本分离的病原菌四、监测内容细菌,抗菌药物,药物耐药结果五、监测方法及程序、步骤(1)临床科室在接诊感染性疾病患者后应及时送检相应的病原学标本,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2)微生物室检测到监测的目标多重耐药菌患者时,应在检验报告单上备注“多重耐药菌、请隔离”的醒目提醒标识,并对阳性结果及患者分布科室等情况予以登记,立即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通知所在的临床科室;(3)临床科室接到“多重耐药菌”的报告单或感染监控专职人员监测反馈通知后,结合病人病情分析,如果确为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或定植,开“接触隔离”医嘱;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并在24小时内填报多重耐药菌报告卡至医院感染科,如诊断为医院感染的,必须同时报告院感病例;(4)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有关流行病学调查,当发现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可能时,立即向分管院长报告,并进行有关相应处置;(5)微生物室必须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每半年向全院公布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6)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季度对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7)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检查各小组成员在每月进行全院各科室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评价会议时,发现多重耐药抗菌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情况给予重点标注、分析,反馈。
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及护理管理对策
格并 进行 统计 分 析 。
1 . 2 方 法 由专 职人员 设计 “ 多 重耐 药菌 检查登 记
尤 其 是广谱 抗 菌药 物 的广 泛 使 用 , 临 床 细 菌 耐药 形
式严峻, 已成为 国 内外 医 药 界 备 受关 注 的 问题 。为 贯 彻执 行卫 生部 《 关 于加 强 多 重 耐 药 菌 医 院感 染 控 制工 作 的通 知 》 [ 卫办 医 发 ( 2 0 0 8 ) 1 3 0号 ] 和《 多重 耐
氧西林 金 黄色 葡萄球 菌 6 0例 ; 耐碳 青霉 烯类 鲍 氏不 结合 卫 生部《 关 于加强 多 重耐 药菌 动杆 菌 t 2 3例 ; 泛 耐 药鲍 氏不 动杆 菌 1 6例 ; 多重 耐 药 广 泛耐药 铜 绿假单 胞 菌 l l例 ; 未 检 出耐万 古霉 素 肠球菌、 耐 万古 霉素 金黄 色葡 萄球 菌 ( 表 1 ) 。
中图分类号 : R 4 7 2 . 9
文献标识码 : C
文章编号 : 1 0 0 2 - 6 9 7 5 ( 2 0 1 4 ) 0 3 — 0 2 1 9 - 0 2
多重 耐药 菌是 指对 临床 使用 的 三类或 三类 以上 抗 菌药 物 同时 耐 药 的 细菌 。近 年来 , 各 类抗 菌药 物
Ta r g e t e d s u r v e i l l a n c e Nu r s i n g ma n a g e me n t
Ke y wo r d s Mu l t i — d r u g r e s i s t a n t b a c t e r i a
4 4 6 例, 病原菌主要为产 E S B I S大肠 埃 希 菌 1 2 8例 ( 2 8 . 7 ) , 感染部位主要 为下呼 吸道 3 3 9例 ( 7 6 . ) , 分 布 科 室 主
多重耐药菌监测制度
龙口市人民医院
多重耐药菌监测制度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已经成为医院感染重要的病原菌之一。
为进一步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特制订多重耐药菌监测制度。
1、加强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NDM-1和产KPC的细菌、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艰难梭菌(CD)等常见多重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逐步建立和完善主动筛查制度。
2、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高危患者(包括长期收治ICU 的患者,或接受过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或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留置各种管道如静脉导管、气管插管、留置导尿管、引流管的患者以及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要进行定期监测和主动筛查,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
3、对于确诊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并使用限制性或特殊类抗菌药物的患者,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应达到80%以上。
4、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后,要尽快反馈相关临床科室,指导采取有效治疗和感染控制措施。
患者隔离期间需要定期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直至连续3次(每次间隔应大于24h)多重耐药菌培养阴性或感染已经痊愈方可解除隔离。
5、加强微生物实验室对多重耐药菌检测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
6、微生物实验室应当每年至少向全院公布一次临床常见分离菌株的药敏情况,包括全院和重点部门(ICU、手术室、新生儿室等)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变化和感染趋势。
院感科。
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计划及实施方案2017
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计划及实施方案2017第一篇: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计划及实施方案2017XX医院2017年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计划及实施方案多重耐药菌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在2016年多重耐药菌监测的基础上,根据2015年版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于2017年1月1日开始,在全院范围内根据2017年实施方案开展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
一、监测目的:(一)了解细菌耐药性发生情况及耐药细菌的分离率(二)通过对不同时间的耐药菌分离率进行比较,能够了解细菌耐药的发生趋势,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重要资料。
(三)了解我院感染病原体的耐药性及其变化,对医院内不同区域细菌耐药性的分析也可以为发现耐药细菌在医院内的流行提供重要信息。
(四)每日对耐药菌培养结果动态细致观察可以为发现暴发流行提供重要的线索。
二、监测项目:目标监测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以下五类七种,监测到以下多重耐药菌时需严格执行隔离措施(包括隔离衣和面罩等),其余多重耐药菌也需采取接触隔离措施: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2种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种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2种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A)1种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E)1种三、监测对象:所有住院患者送检临床微生物室标本。
四、监测时间:2017年元月1日开始五、监测方法:(一)临床科室在接诊感染性疾病患者后应及时送检相应的病原学标本,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二)临床微生物室工作人员检测到多重耐药菌,应及时将多重耐药阳性结果通知相关科室,并做好记录。
临床科室接到“多重耐药菌”的报告后,应做好相关记录并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
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计划及实施方案多重耐药菌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于2011年1月1日开始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
一、监测目的1、了解细菌耐药性发生情况及耐药细菌的分离率,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oN)、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2、通过对不同时间的耐药菌分离率进行比较,能够了解细菌耐药的发生趋势,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重要资料。
3、了解我院感染病原体的耐药性及其变化,对医院内不同区域细菌耐药性的分析也可以为发现耐药细菌在医院内的流行提供重要信息。
4、每日对耐药菌培养结果动态细致观察可以为发现暴发流行提供重要的线索。
二、监测对象所有住院患者送检细菌室的标本三、监测时间2011年1月1日开始四、监测方法1、每天由细菌室工作人员将多重耐药菌阳性结果上报医院感染办,同时通知相关科室。
2、医院感染办接到上报后,专职人员一方面指导临床督导落实多重耐药菌相关制度措施的执行情况,科室须按要求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另一方面到细菌室对多重耐药菌发生情况及检测项目进行登记(每日或每周2—3次)。
五、汇总报告1、每月将多重耐药菌资料进行汇总,了解全院耐药菌不同部位的构成比,并观测其变迁,每季度对目标性监测资料进行评价分析,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主管院领导和全院反馈,全年度总结。
2、监测同时,专职人员及时到相关科室指导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情况,并及时修改完善、持续改进细菌耐药监测项目及预防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的措施等。
附一:多重、泛耐药菌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附二:各科室检出耐药菌分布表感染办2010年12月26日附一濮阳市妇幼保健院多重、泛耐药菌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病例号:入院日期:年月日姓名:出院日期:年月日性别:男女住院天数:天年龄:1.岁2.月3.天诊断:1.住院费用:元2.预后:治愈好转无变化或恶化死亡3.医院感染与原发病预后的关系:影响加重促进死亡直接死因科室:床号:医院内感染社区感染()( )感染日期年月日感染部位:⑴上呼吸道⑵下呼吸道⑶血管相关性⑷泌尿道⑸胃肠道⑹血液⑺皮肤软组织⑻表浅切口⑼深部切口⑽病毒性肝炎⑾输血相关性⑿其他感染有关因素调查:手术:是否主刀者:泌尿道插管:是否手术日期:年月日动静脉插管:是否手术时间:小时分钟使用呼吸机:是否伤口类型:Ⅰ清洁Ⅱ清洁污染Ⅲ污染免疫抑制剂、激素是否麻醉类型:全麻非全麻放疗、化疗:是否急诊手术:是否病原学检查:是否送检日期:年月日标本名称:检查方法:1.镜检2.培养3.血清学登记者:登记日期:年月日页眉内容附二各科室检出耐药菌分布表页脚内容5。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防控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防控概述对于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常用的抗菌药物(如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等)的治疗效果往往不佳,并伴有较高的病死率。
因而多重耐药菌感染已成为临床治疗上的棘手问题。
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头孢菌素酶的革兰氏阴性杆菌、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等。
当发现有多重耐药菌株流行可能时,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及时组织调查,临床科室与微生物实验室必须密切协作,并在全院实时公布感染发生情况,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抗菌药物使用指导小组,尽量减少使用可促进该类特殊病原体选择性生长的抗菌药物,同时及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1.多重耐药菌监测(1)制订合理的耐药菌监测方案:1)明确监测目的:监测目的是实施方案的核心,是开展工作的目标。
细菌耐药性或耐药性监测应当与临床抗感染治疗的实际情况密切结合,如监测本院前10位患者体内的致病细菌耐药性、不同重症监护病房的多重耐药菌、区域暴发流行的细菌等。
2)选择监测病区:监测重点应是感染发生频率较高的科室或病区,如重症病房呼吸、血液、感染、移植等病区。
3)确定标本收集比例:收集常见感染部位的标本,如呼吸道、血液、脑脊液、胆汁、尿、伤口分泌物标本等。
4)选择目标检测细菌:监测目的不同,选择的细菌就不同。
常规监测选择的致病菌有沙门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菌等。
如以监测不动杆菌、泛耐药菌为目的,则选择不动杆菌为监测菌。
5)选择监测抗菌药物:在监测抗菌药物时,应选择同类药物中的常用药物,不应选择对检测目标天然耐药的抗菌药物。
如对于肠球菌,不选择头孢菌素。
(2)多重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选择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如产I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或产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
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计划及实施方案多重耐药菌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于2011 年1 月 1 日开始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
一、监测目的1 、了解细菌耐药性发生情况及耐药细菌的分离率,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o、产超广谱B -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2、通过对不同时间的耐药菌分离率进行比较,能够了解细菌耐药的发生趋势,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重要资料。
3、了解我院感染病原体的耐药性及其变化,对医院内不同区域细菌耐药性的分析也可以为发现耐药细菌在医院内的流行提供重要信息。
4 、每日对耐药菌培养结果动态细致观察可以为发现暴发流行提供重要的线索。
二、监测对象所有住院患者送检细菌室的标本三、监测时间2011 年1 月 1 日开始四、监测方法1、每天由细菌室工作人员将多重耐药菌阳性结果上报医院感染办,同时通知相关科室。
2、医院感染办接到上报后,专职人员一方面指导临床督导落实多重耐药菌相关制度措施的执行情况,科室须按要求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另一方面到细菌室对多重耐药菌发生情况及检测项目进行登记(每日或每周2—3 次)。
五、汇总报告1、每月将多重耐药菌资料进行汇总,了解全院耐药菌不同部位的构成比,并观测其变迁,每季度对目标性监测资料进行评价分析,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主管院领导和全院反馈,全年度总结。
2、监测同时,专职人员及时到相关科室指导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情况,并及时修改完善、持续改进细菌耐药监测项目及预防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的措施等。
附一:多重、泛耐药菌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附二:各科室检出耐药菌分布表感染办2010 年12 月26 日附一濮阳市妇幼保健院多重、泛耐药菌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登记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记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年 ______ 月_______ 日附二各科室检出耐药菌分布表。
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计划及实施方案完整版
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计划及实施方案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X X医院2017年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计划及实施方案多重耐药菌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在2016年多重耐药菌监测的基础上,根据2015年版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于2017年1月1日开始,在全院范围内根据2017年实施方案开展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
一、监测目的:(一)了解细菌耐药性发生情况及耐药细菌的分离率(二)通过对不同时间的耐药菌分离率进行比较,能够了解细菌耐药的发生趋势,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重要资料。
(三)了解我院感染病原体的耐药性及其变化,对医院内不同区域细菌耐药性的分析也可以为发现耐药细菌在医院内的流行提供重要信息。
(四)每日对耐药菌培养结果动态细致观察可以为发现暴发流行提供重要的线索。
二、监测项目:目标监测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以下五类七种,监测到以下多重耐药菌时需严格执行隔离措施(包括隔离衣和面罩等),其余多重耐药菌也需采取接触隔离措施: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2种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种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2种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A)1种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E)1种三、监测对象:所有住院患者送检临床微生物室标本。
四、监测时间:2017年元月1日开始五、监测方法:(一)临床科室在接诊感染性疾病患者后应及时送检相应的病原学标本,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二)临床微生物室工作人员检测到多重耐药菌,应及时将多重耐药阳性结果通知相关科室,并做好记录。
临床科室接到“多重耐药菌”的报告后,应做好相关记录并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制度与措施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卫生部2008年130号文的要求及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一、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一开展多重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广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XDR-AB、全耐药鲍氏不动杆菌PDR-AB、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XDR-PA、全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等;注二早期检出带菌者、严密监测高危人群,通知临床科室,并及时指导和检查临床科室院感控制措施的执行和落实;4、药学部职责根据细菌耐药性监测情况,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落实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对抗菌药物和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药事管理组织对细菌耐药监测和预警有干预措施;有临床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年度统计分析;二、定期联席会制度各部门信息利用院内网及时通报;由医务部牵头,以上各部门每季度召开联席会一次,根据各自分工职责,加强信息交流,找出存在问题,并进行分析、反馈,有持续改进措施;三、监督、处罚相关临床科室要认真记录多重耐药菌报告相关信息,科室接到电话后要立即向科主任、护士长报告,严格执行多重耐药菌院感控制措施;医院感染管理科要及时到科室督导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将多重耐药菌院感控制措施的执行和落实情况纳入科室综合目标考核的奖惩范围;因没有认真落实多重耐药菌控制措施造成的不良后果,由科室负责人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一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要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当使用手套,必要时使用隔离衣;二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对全体医务人员开展有关多重耐药菌感染及预防、控制措施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强化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视,掌握并实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策略和措施,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注1、MRSA:对甲氧西林、苯唑西林、头孢西丁三者之一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2、VRE: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3、XDR-AB:对表1的10类抗菌药物中8类或8类以上每类中1种或1种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的鲍氏不动杆菌;4、PDR-AB:对表1中所有代表性抗菌药物不敏感的鲍氏不动杆菌;5、XDR-PA:对表2的8类抗菌药物中6类或6类以上每类中1种或1种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6、PDR-PA:对表2中所有代表性抗菌药物不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表2: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9、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或连续两次培养阴性每次间隔>24 小时方可解除隔离;二、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1、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医院手卫生制度和手卫生实施规范;2、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3、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三、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四、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四、加强医院环境卫生消毒管理1、严格执行医院消毒灭菌隔离制度,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如拖把、抹布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每天上、下午应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1000mg/L含氯消毒液,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2、工作人员、诊疗物品及仪器设备应相对固定,诊疗物品及仪器设备用后应及时清洁、消毒或灭菌;送检标本应置于密闭容器内密闭运送;3、患者出院、转出或死亡后,病室及床单元应进行终末消毒;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六、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制度多重耐药菌(MDRO)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当发现有多重耐药菌株流行可能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及时组织调查,临床科室、微生物实验室必须密切协作,并在全院公布感染发生情况,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减少使用可促使这些特殊病原体选择性生长的药物,同时组织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如出现耐泰能等泛耐药菌株,建议所发生的病区应检查所有的其他病人所用的抗菌药物方案,必要时停用所有可促进这些特殊病原体选择性生长的药物而改用替代药物。
二、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一)开展多重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细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等。
(二)早期检出带菌者、严密监测高危人群加强微生物室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早期检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
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
加强对从其他医院转入者及易感者的检查,尤其是对年老体弱、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免疫力低下患者、住院时间长及近期使用广谱、高档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等高危人群要严密监测。
三、诊断与报告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原微生物的诊断。
临床科室应及时送检标本,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
同时做好控制措施,以防扩散、流行。
(一)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发现时及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二)各病区医师或护士发现时及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三)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目标性监测的及时发现与诊断。
(四)确诊为医院感染的必须在24 小时内填卡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四、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措施(一)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医院2017年
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计划及实施方案
多重耐药菌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在2016年多重耐药菌监测的基础上,根据2015年版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于2017年1月1日开始,在全院范围内根据2017年实施方案开展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
一、监测目的:
(一)了解细菌耐药性发生情况及耐药细菌的分离率
(二)通过对不同时间的耐药菌分离率进行比较,能够了解细菌耐药的发生趋势,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重要资料。
(三)了解我院感染病原体的耐药性及其变化,对医院内不同区域细菌耐药性的分析也可以为发现耐药细菌在医院内的流行提供重要信息。
(四)每日对耐药菌培养结果动态细致观察可以为发现暴发流行提供重要的线索。
二、监测项目:
目标监测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以下五类七种,监测到以下多重耐药菌时需严格执行隔离措施(包括隔离衣和面罩等),其余多重耐药菌也需采取接触隔离措施: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2种
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种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2种
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
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
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A)1种
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E)1种
三、监测对象:所有住院患者送检临床微生物室标本。
四、监测时间:2017年元月1日开始
五、监测方法:
(一)临床科室在接诊感染性疾病患者后应及时送检相应的病原学标本,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
(二)临床微生物室工作人员检测到多重耐药菌,应及时将多重耐药阳性结果通知相关科室,并做好记录。
临床科室接到“多重耐药菌”的报告后,应做好相关记录并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三)院感科及时到临床微生物室收集阳性报告结果,专职人员进行有关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督导临床落实多重耐药菌相关制度措施的执行情况,科室须按要求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
六、汇总报告
(一)每月将多重耐药菌资料进行汇总,了解全院耐药菌不同部位的构成情况,并观测其变迁,每季度对目标性监测资料进行评价分析,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反馈,并作年度总结。
(二)监测同时,专职人员及时到相关科室督导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持续改进细菌耐药监测项目以预防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的措施等。
七、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临床科室要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和速干手消毒液,提高医务人员的依从性。
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以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卫生。
1、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
2、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
3、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患者分泌物、排泄物后。
4、摘手套后。
(二)、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
1、对多重耐药菌感染者和定植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耐感染患者或定植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隔离病房不足时才考虑进行床旁隔离,但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性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2、设置隔离病房,应在门上悬挂接触隔离标识,限制无关人员进入;进行床旁接触隔离时,在床头上粘贴接触隔离标识,以提醒医务人员及家属采取隔离措施。
3、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先诊疗护理其它病人,将多耐病人的诊疗护理操作安排在最后进行。
4、应尽量减少与感染者或定植相接触的医务人员数量。
5、严格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或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6、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在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与病人或其环境或病人有大便失禁等情况时需加穿隔离衣;有喷溅性操作时需戴面罩。
7、加强环境清洁消毒工作,隔离房间物体表面、地面、仪器应每天用专用清洁物品清洁后消毒,污染时及时消毒。
8、患者转诊之前应通知接诊的科室,以便采取相应传播控制措施。
9、患者标本连续2次(间隔应大于24小时)耐药菌培养阴性或感染已经痊愈但无标本可送,方可解除隔离。
XX医院感染管理科
2017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