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音乐公开课引发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堂音乐公开课引发的教学反思

新课改以来,听了不少音乐公开课。精美的课件,形式多样的双边活动,吹、拉、弹、唱,粉墨登场,看得人眼花,听得人烦躁。真正能触动心弦,产生情感共鸣的廖若星辰。在一次音乐教师培训活动中,我有幸听了北京八中李存老师的一节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感慨良多,引发了我对当前音乐教学的诸多思考。酝酿良久,终于把它写出来,在这里和各位同行共同学习探讨。

下面我列举李老师的几个教学环节:

一、仔细听《万岁!祖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判断:(a)光明的、有力的(b)暗淡的、柔和的

这里边涉及到乐理知识大调式和小调式。大调式简称大调,现代调式的一种,是与小调相对的被广泛应用的调式之一。特点:主音与其上方三度音之间构成大三度,由iiiiv三个稳定音级构成的主和弦是大三和弦,色彩明亮、有力。反之则是小调,色彩柔和、暗淡。这一环节就是让学生感受大调式音乐作品的色彩特点——光明的、有力的。艺术通感也许是与生俱来的,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正确判断,选择(a)。提问时教室里举满了手,气氛活跃。

二、《国歌》听赏和指挥练习

强调挥拍时应注意“点”还是“线”。“点”的动作往下又向前。李老师示范指挥了两遍。太棒了!举手投足间让人觉得站在面前的俨然是个指挥家。学生们眼神中流露出敬佩之情,纷纷动手模仿起来。课后我了解到,这一环节深受学生喜爱,原因是音乐老师中指

挥水平普遍不高,像李老师那样专业优美的指挥很养眼,带给学生美感。另外,这种能力是学生需要的。合唱比赛,班队活动,常常需要指挥,但学生很缺乏指挥经验。“学以致用”是教育追求的目标,新课标更追求学生能力的发展。音乐老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专业知识,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技能。

三、什么仪式或场合下,我们能听到《国歌》?并拓展提问关于五星红旗,五颗星各代表什么

学生们积极思考,热烈讨论起来。提问若干学生后,老师总结:天安门、新华门、外交部等机构,在重大庆祝活动时都举行升旗仪式,军乐队演奏《国歌》;全日制中小学,除放假,每周一升旗一次,演奏演唱《国歌》;我国运动员在国际体育比赛中夺冠时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李老师真是个有心人,善于从生活中提炼概括知识。这一环节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让学生产生亲切感,他们频频点头、微笑。

快乐心情往往能激发起学习的极大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可不少老师在教学中对这类小环节不以为然,觉得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没必要在课堂上浪费时间再来讲。其实这是缺乏对学情的了解。初一的学生还缺乏对知识的提炼和总结能力,对有些东西似懂非懂。老师就要做有心人,对一点就通,不点就不通的东西千万不要忽视。曾经有位数学老师,一节课讲了十几页,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怎么回事呢?因为这位数学老师认为,像合并同类项这样的知识点,看看便懂了,还用教吗?他的做法着实令人哭笑不得。但仔细

想想,我们在音乐教学中,是不是也常常犯同样的错呢?

四、为什么我们的国歌是这样的

歌词朗诵: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看一组图片——南京大屠杀:手无寸铁的老百姓,阴森恐怖的杀戮场面,奸淫烧杀,无恶不作的刽子手,30万同胞被活活杀害……惨绝人寰,触目惊心!看完图片,李老师问:“日本鬼子杀害了我们多少同胞?”学生:“30万”。李老师突然用提高八度的嗓门问:“多少万?”顿时群情激愤,心潮澎湃,大家挺起胸膛,一个个捏紧拳头,眼睛里似乎要喷出火焰。异口同声地怒吼:“30万!”这里,李老师用自己的态度和情绪创设了一个高潮。就在这时,几行醒目的文字出现了:“国歌表述了祖国人民最应记住的历史”“国歌代表一个主权国家人民的坚强意志”“国歌是祖国人民心中最伟大庄严的歌”。

学生们目光炯炯地盯着这些文字,教室里,鸦雀无声。“全体起立,唱国歌。”“哗”大家迅速,整齐地站立好,神情严肃,高亢嘹亮的国歌声响起。从歌声中,我听到了同学们“砰砰”激荡的心跳;从表情里,我看到了他们愤怒的觉醒。我想,在往后的岁月里,只要当他们听到《国歌》,唱起《国歌》,都会想起李老师,想起这难忘的一幕。我不禁对李老师肃然起敬。可以说是李老师的这节课,让我真正了解了我们的国歌,也爱上了国歌。从此之后,每次升旗我都严肃认真地演唱《国歌》,并且也教会了我的学生严肃认真地

演唱国歌。可见,一节成功的音乐课,它胜过万言说教,它的意义和影响是深远的。“牢记历史,居安思危”又有八个大字映入眼帘。唱响国歌,就像敲响一记警钟,人们不会忘记祖国曾经的屈辱。

五、对几种现象的思考

用国歌作为手机铃声;升旗仪式上,听到国歌,仍继续走动;默写歌词,全对者寥寥无几;升旗仪式唱国歌时,听不到唱的声音。这些问题,个个分量不轻,学生们心里沉甸甸的。他们一定在心底里反思着自己的行为,也一定知道,往后该怎么做。

几个问题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一组图片就激发起大家的满腔悲愤,一句激情响亮的提醒:“多少万?”就让学生热血沸腾。没有精美课件,没有漂亮外衣,用事实说话,朴实无华。没有说教,从头到尾没有高喊我们要怎样爱国,但效果却是:唤醒了每位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激起学生们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强烈爱国心。

令人难忘的是李老师强烈的艺术激情。他善于用语言和表情创设情景,点起学生们心中熊熊的火焰。有激情的老师,一上课就能把这种情绪带给学生,从而使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激情”是艺术课堂的必需。李老师也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激情的老师,“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希望我们每个音乐老师都能带着激情走进课堂,用教学细节完美课堂,让音乐教育真正成为触动灵魂的教育,成为雕琢学生美好心灵,陶冶美好情操的事业。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景范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