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综合练习题要点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及答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结构1. 章节序参照<<城市道路与交通>>2. 题型分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综合题(含作图题.设计等)3. 参考书目绪论一. 简答题1. 城市道路的功能有哪些? 由哪些部分组成?2. 为什么说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3. 城市道路分类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试举例说明其必要性。
4. 为何要进行城市道路红线规划?5. 城市道路应如何分类?试举各类道路的功能.特点与技术指标说明之?6. 城市交通的基本概念是什么?7. 公路与城市道路在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上有什么不同?二名词解释1. 绿波交通第一、二章一. 填空题1. 设计车速指。
2. 车流密度指。
3. 交通量是指。
4. 道路通行能力指。
5. 小型汽车的外廓尺寸:总长米,总宽米,总高米.。
6. 一条机动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7. 一条自行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8. 一米人行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人/小时。
9. 在平面交叉的道路网上,一条机动车道的实际通行能力常为辆/小时。
10. 常见公共汽车的车身宽度为米,道路交叉口上空,无轨电车架空线净空不得低于米。
11. 自行车行驶时,左右摆动的宽度各为米,一条自行车道净高为米。
12. 交通量观测资料可应用在, , 三方面,其中高峰小时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而年平均昼夜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
1. 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车辆的行驶长度被:(1)平均车身长度(2)车头间距长度(3)停车视距除得的数值。
2. 车辆在高速行驶时, 驾驶员的视野:(1)越来越宽阔(2)越来越近(3)越来越狭窄。
注意力的集中点也(1)越来越近(2)越来越远(3)越来越高。
3. 道路上车速越高,车流密度(1)越大(2)越小(3)先小后大。
三. 名词解释1. 交通量2. 一条机动车道理论通行能力3. 服务水平4. 服务流量5. 动力因素6. 停车视距三. 简答题1. 城市道路交通的特征如何?2. 城市交通运输的工具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如何?3. 交通工具的尺寸与道路设计的哪些方面有关?4. (结合图示)说明车流密度.车流量.速度三者的关系如何?何者起主要影响作用?5. 外白渡桥宽为三条机动车道,以往两边各一条车道上下行,中间一条车道为自由使用,实际效果不好,后改为上坡两车道,下坡一车道(在桥中央换位),效果较好。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及答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结构1. 章节序参照<<城市道路与交通>>2. 题型分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综合题(含作图题.设计等)3. 参考书目绪论一. 简答题1. 城市道路的功能有哪些? 由哪些部分组成?2. 为什么说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3. 城市道路分类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试举例说明其必要性。
4. 为何要进行城市道路红线规划?5. 城市道路应如何分类?试举各类道路的功能.特点与技术指标说明之?6. 城市交通的基本概念是什么?7. 公路与城市道路在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上有什么不同?二名词解释1. 绿波交通第一、二章一. 填空题1. 设计车速指。
2. 车流密度指。
3. 交通量是指。
4. 道路通行能力指。
5. 小型汽车的外廓尺寸:总长米,总宽米,总高米.。
6. 一条机动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7. 一条自行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8. 一米人行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人/小时。
9. 在平面交叉的道路网上,一条机动车道的实际通行能力常为辆/小时。
10. 常见公共汽车的车身宽度为米,道路交叉口上空,无轨电车架空线净空不得低于米。
11. 自行车行驶时,左右摆动的宽度各为米,一条自行车道净高为米。
12. 交通量观测资料可应用在, , 三方面,其中高峰小时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而年平均昼夜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
1. 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车辆的行驶长度被:(1)平均车身长度(2)车头间距长度(3)停车视距除得的数值。
2. 车辆在高速行驶时, 驾驶员的视野:(1)越来越宽阔(2)越来越近(3)越来越狭窄。
注意力的集中点也(1)越来越近(2)越来越远(3)越来越高。
3. 道路上车速越高,车流密度(1)越大(2)越小(3)先小后大。
三. 名词解释1. 交通量2. 一条机动车道理论通行能力3. 服务水平4. 服务流量5. 动力因素6. 停车视距三. 简答题1. 城市道路交通的特征如何?2. 城市交通运输的工具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如何?3. 交通工具的尺寸与道路设计的哪些方面有关?4. (结合图示)说明车流密度.车流量.速度三者的关系如何?何者起主要影响作用?5. 外白渡桥宽为三条机动车道,以往两边各一条车道上下行,中间一条车道为自由使用,实际效果不好,后改为上坡两车道,下坡一车道(在桥中央换位),效果较好。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题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1什么是交通,城市交通,城市公共交通,城市道路系统?交通:人和物的流动,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包括航空、水运、铁路和道路上的交通。
城市交通:指城市道路上的交通,分为货运交通和客运交通。
城市公共交通:指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城市客运交通。
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共同构成的系统的统称。
2交通的作用?《雅典宪章》首次提出了城市的四大活动(四大功能)是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
交通是由人们的社会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活动而产生的。
交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经济作用:a扩大商品生产市场;b降低生产成本;c提高土地价格;d促进地区开发与城市化作用.2) 社会作用:a社会形成与文化交流;b有助于时间的有效利用、防灾与社会福利。
3道路的功能?(1)交通功能。
工作、学习、生活、娱乐出行,货物运输\机动灵活性大。
(2)形成国土结构功能。
用地结构的骨架,组成街坊。
(3)公共空间功能。
保证日照、通风;提供综合交通体系空间;提供公用设施管线走廊。
(3)防灾功能。
保证消防活动、救援活动,紧急疏散;避难道路;防火带。
(4)繁荣经济。
开发国土,活跃市场。
4城市道路的分类及其特点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特点:5交通量,平均日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30位小时交通量系数及其意义,当量交通量.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的车辆数或行人数量。
前者称车流量,后者称人流量。
平均日交通量:将观测期间内统计所得车辆的总和除以观测期间内的总天数,所得的平均值为平均日交通量.单位为pcu/d。
平均日交通量可采用抽样观测的方法获得,也可按月或按周观测统计得月平均日交通量(MADT)或周平均日交通量(WADT)。
高峰小时交通量:一天中各小时的交通量不均衡,一般上下午各有一个高峰。
交通量呈现高峰的那一个小时.称为高峰小时。
所以.一定时间内(通常指一天或上午、下午)出现的最大小时交通量称为高峰小时交通量。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及答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结构1. 章节序参照<<城市道路与交通>>2. 题型分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综合题(含作图题.设计等)3. 参考书目绪论一. 简答题1. 城市道路的功能有哪些? 由哪些部分组成?2. 为什么说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3. 城市道路分类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试举例说明其必要性。
4. 为何要进行城市道路红线规划?5. 城市道路应如何分类?试举各类道路的功能.特点与技术指标说明之?6. 城市交通的基本概念是什么?7. 公路与城市道路在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上有什么不同?二名词解释1. 绿波交通第一、二章一. 填空题1. 设计车速指。
2. 车流密度指。
3. 交通量是指。
4. 道路通行能力指。
5. 小型汽车的外廓尺寸:总长米,总宽米,总高米.。
6. 一条机动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7. 一条自行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8. 一米人行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人/小时。
9. 在平面交叉的道路网上,一条机动车道的实际通行能力常为辆/小时。
10. 常见公共汽车的车身宽度为米,道路交叉口上空,无轨电车架空线净空不得低于米。
11. 自行车行驶时,左右摆动的宽度各为米,一条自行车道净高为米。
12. 交通量观测资料可应用在, , 三方面,其中高峰小时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而年平均昼夜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
1. 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车辆的行驶长度被:(1)平均车身长度(2)车头间距长度(3)停车视距除得的数值。
2. 车辆在高速行驶时, 驾驶员的视野:(1)越来越宽阔(2)越来越近(3)越来越狭窄。
注意力的集中点也(1)越来越近(2)越来越远(3)越来越高。
3. 道路上车速越高,车流密度(1)越大(2)越小(3)先小后大。
三. 名词解释1. 交通量2. 一条机动车道理论通行能力3. 服务水平4. 服务流量5. 动力因素6. 停车视距三. 简答题1. 城市道路交通的特征如何?2. 城市交通运输的工具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如何?3. 交通工具的尺寸与道路设计的哪些方面有关?4. (结合图示)说明车流密度.车流量.速度三者的关系如何?何者起主要影响作用?5. 外白渡桥宽为三条机动车道,以往两边各一条车道上下行,中间一条车道为自由使用,实际效果不好,后改为上坡两车道,下坡一车道(在桥中央换位),效果较好。
(完整word版)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2012道路规划部分练习题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综合练习(道路规划部分)一、 填空题1、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将城市道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类。
2、 交通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种形式。
3、 简单平面交叉口解决左转的三种方式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
4、 ______冲突点对交通的干扰和行车安全的影响最大,______冲突点次之,______冲突点最小。
4、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段长为设计速度的______________。
5、无信号灯控制的十字交叉口冲突点有______________个。
6、车头间距是指 ,车头时距是指 。
7、为保证十字交叉口排水,至少要保证有 条道路的纵坡离开交叉口。
8、当相交道路纵坡都为零时,可将交叉口中心的设计标高 ,或者将相交道路的街沟设计成 。
9、匝道包括三个部分:_______、_______ 、_______。
10、当主、次干路相交时,可将环形交叉口的中心岛设计成_______圆形,,以利于主干路的通畅。
11、环形交叉口的机动车道 一般需设_______条右转车道,_______条绕行车道和_______条交织车道,当交织段较长>60m 时,可设_______条交织车道。
13、道路平曲线要素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
14、道路的圆曲线要素及计算公式分别是_______ T=Rtan ⎪⎭⎫ ⎝⎛2a 、_______ E=R ⎪⎭⎫ ⎝⎛-12sec a 、_______ L=Ra 180π、_______ R=Tcot ⎪⎭⎫ ⎝⎛2a 。
15、设置凸形竖曲线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 ;设置凹形竖曲线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 。
16、在道路弯道上设置平曲线时,因受地形地物所限,半径不能加大,若车速增加,则_______也增加,使乘客感到不舒服,此值一般取_______。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及答案解析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及答案解析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结构1. 章节序参照<<城市道路与交通>>2. 题型分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综合题(含作图题.设计等)3. 参考书目绪论一. 简答题1. 城市道路的功能有哪些? 由哪些部分组成?2. 为什么说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3. 城市道路分类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试举例说明其必要性。
4. 为何要进行城市道路红线规划?5. 城市道路应如何分类?试举各类道路的功能.特点与技术指标说明之?6. 城市交通的基本概念是什么?7. 公路与城市道路在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上有什么不同?二名词解释1. 绿波交通第一、二章一. 填空题1. 设计车速指。
2. 车流密度指。
3. 交通量是指。
4. 道路通行能力指。
5. 小型汽车的外廓尺寸:总长米,总宽米,总高米.。
6. 一条机动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7. 一条自行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8. 一米人行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人/小时。
9. 在平面交叉的道路网上,一条机动车道的实际通行能力常为辆/小时。
10. 常见公共汽车的车身宽度为米,道路交叉口上空,无轨电车架空线净空不得低于米。
11. 自行车行驶时,左右摆动的宽度各为米,一条自行车道净高为米。
12. 交通量观测资料可应用在, , 三方面,其中高峰小时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而年平均昼夜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
1. 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车辆的行驶长度被:(1)平均车身长度(2)车头间距长度(3)停车视距除得的数值。
2. 车辆在高速行驶时, 驾驶员的视野:(1)越来越宽阔(2)越来越近(3)越来越狭窄。
注意力的集中点也(1)越来越近(2)越来越远(3)越来越高。
3. 道路上车速越高,车流密度(1)越大(2)越小(3)先小后大。
三. 名词解释1. 交通量2. 一条机动车道理论通行能力3. 服务水平4. 服务流量5. 动力因素6. 停车视距三. 简答题1. 城市道路交通的特征如何?2. 城市交通运输的工具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如何?3. 交通工具的尺寸与道路设计的哪些方面有关?4. (结合图示)说明车流密度.车流量.速度三者的关系如何?何者起主要影响作用?5. 外白渡桥宽为三条机动车道,以往两边各一条车道上下行,中间一条车道为自由使用,实际效果不好,后改为上坡两车道,下坡一车道(在桥中央换位),效果较好。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Ⅰ(城市道路交通基本知识、城市道路设计)练习题集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Ⅰ(城市道路交通基本知识、城市道路设计)练习题集《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Ⅰ》综合练习题⼀、选择题1、下⾯代表年平均⽇交通量的缩写正确的是(A)。
A AADT;B ADT;C MADT;D WADT2、在百分位车速中,在交通管理上常⽤(C)位车速作为某些路段的最⾼车速限制标准。
A 50%;B 15%;C 85%;D 60%3、根据机动车设计车辆的划分,下列不属于⼩客车的是(C )。
A、⼩型轿车B、轻型普通货车C、中型普通货车D、车长⼩于6m的中型普通客车4、根据机动车设计车辆的划分,下列属于⼤型车的是( C )。
A、轿车B、轻型普通货车C、中型普通货车D、车长⼩于6m的中型普通客车5、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长度宜⼤于或等于(A)倍的计算⾏车速度值;两反向曲线间最⼩直线长度宜⼤于或等于(A)倍的计算⾏车速度值。
A 6、2;B 2、6;C 4、2;D 2、46、在百分位车速中,在交通管理上常⽤(B)位车速作为某些路段的最低车速限制标准。
A 50%;B 15%;C 85%;D 60%7、如下图所⽰的道路横断⾯型式为(B )。
A.⼀块板B.⼆块板C.三块板D.四块板8、⽤于描述交通流的宏观参数有哪些?( B)A交通流、速度、密度 B交通量、速度、密度C交通量、流率、密度 D流率、车头间距、车头时距9、道路平⾯线形三要素:(A )A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 B直线、缓和曲线、回旋线C直线、圆曲线、回旋线 D 抛物线、直线、圆曲线10、城市道路横断⾯中的路侧带由那⼏部分构成?( A )A⼈⾏道、绿化带、设施带;B⼈⾏道、分隔带、⾏道树;C⼈⾏道、绿化带、分隔带;D绿化带、设施带、分隔带。
11、下列关于城市主⼲道机动车道宽度的选择哪项是错误的?(A)A.⼤型车道宽度选⽤3.25mB.混合⾏驶车道宽度选⽤3.75mC.公交车道宽度选⽤3.75mD.⼩型车道宽度选⽤3.5m12、如果⼀条⾃⾏车道的路段通⾏能⼒为1000辆/⼩时,那么当⾃⾏车道的设计宽度为4.5m时,其总的设计通⾏能⼒为( 4000辆/⼩时)。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Ⅱ》综合练习题要点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Ⅱ》综合习题集一、选择题1、铁路轨距指一条线路两钢轨轨头内侧之间的距离,我国铁路采用的标准轨距为()。
A、1067;B、1000mm;C、762mm;D、1435mm2、下面的各条国道中哪条是从北京放射出来的公路?()A、G201;B、G101;C、G302;D、G2033、某城镇需在东西向铁路上增设南北向铁路线,下面那个方案合理?()A 方案一;B 方案二4、机场在城市中布局的位置下图中不合适的是?()5、下列某大城市道路网规划中的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与支路的道路网等级级配是合理的?()A、1:1:2:4;B、1:2:3:7;C、1:2:3:4;D、1:2:5:46、下面哪种城市道路网形式的网络连接度最高?()A、方格网;B、环形放射式路网;C、自由式路网;D、放射式路网7、中间站在铁路网中分布普遍,是一种客货合一的车站,为了避免铁路切割城市,最好铁路从城市边缘通过,并将(),使货场接近工业、仓库区,而客站位于居住用地的一侧。
A、客站与货站均布置在城市一侧B、铁路货站在城市对侧、客站在城市同侧布置C、铁路客站在城市对侧、货站在城市同侧布置D、客站与货站均布置在城市对侧8、在进行小城镇的铁路中间站布置时,当货运量大而同侧又受用地限制,且铁路货运量大、职工人数少的工业企业多布置在城市主要用地的对侧时,宜采用怎样的中间布置形式?()A、客站与货站均布置在城市一侧B、铁路货站在城市对侧、客站在城市同侧布置C、铁路客站在城市对侧、货站在城市同侧布置D、客站与货站均布置在城市对侧9、城市铁路客运站必须有城市的()连接,直接地通达市中心以及其他联运点(车站、码头等)。
A、快速路B、主要干路C、支路D、高速公路10、货运站应按其性质分别设于其服务的地区内,以到发为主的综合性货运站(尤其零担货场)应怎样选址?()A、应接近其供应的工业区、仓库区等大宗货物集散点B、应深入市区,接近货源和消费区C、应设在郊区D、应设在市郊,并有一定的安全隔离地带11、货运站应按其性质分别设于其服务的地区内,以某几种大宗货物为主的专业性货运站应怎样选址?()A、应接近其供应的工业区、仓库区等大宗货物集散点B、应深入市区,接近货源和消费区C、应设在郊区D、应设在市郊,并有一定的安全隔离地带12、货运站应按其性质分别设于其服务的地区内,为城市服务的中转货物装卸站应设在哪儿?()A、应接近其供应的工业区、仓库区等大宗货物集散点B、应深入市区,接近货源和消费区C、应设在郊区D、应设在市郊,并有一定的安全隔离地带13、货运站应按其性质分别设于其服务的地区内,对危险品、有碍卫生的货运站应设在哪?()A、应接近其供应的工业区、仓库区等大宗货物集散点B、应深入市区,接近货源和消费区C、应设在郊区D、应设在市郊,并有一定的安全隔离地带14、立体交叉可分为两大类,(分离式立交和互通式立交)A.分离式立交和环形立交B. 分离式立交和互通式立交C.互通式立交和半互通式立交D.苜蓿叶式立交和半苜蓿叶式立交15、关于用地布局与道路网形式的配合,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 D )A.城市用地集中布局的小城市,道路网大多为方格网状B. 组团式用地布局的城市,组团内的道路网应当与组团的结构形态一致C. 呈带状组团布局的城市,一般由联系组团间的道路与组团路网形成链式路网结构D. 采用方格网道路的中心城市不会在方格网基础上形成放射状道路网形态16、判断图中两种布置形式哪一个正确?( A )17、下列对于铁路编组站表述不正确的是?()A、主要为干线运输服务的路网性编组站大部分为中转车流,与城市的关系不大,应远离城市,设在主要干线车流顺直的地点;B、肩负干线与地方运输双重任务的区域性编组站,不仅要设在主要干线车流顺直的地点,而且要靠近城市车流产生的地点,如工业区、仓库区等;C、主要为地区服务的工业和港湾编组站,则应设在车辆集散的地点附近,不可远离城市;D、当铁路枢纽是路网的终端时,则应设在铁路干线引入方向的市中心区边缘。
城市道路及交通规划期末重点2023年修改整理
一、都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1、都市综合交通的含义“大交通”是指都市综合交通系统,它涵盖了道路交通、轨道交通、水上交通、空通和管道交通五大方式。
“小交通”只是指道路交通系统,道路交通系统是都市交通的最基本组成部分;道路交通系统依附于道路网络,是反映都市格局、面貌和活力的窗口。
2、都市交通系统的要素(1)人和物的流淌(交通需求)人流、物流,包括无形的流淌,是都市活动的体现。
(2)交通设施(交通)运载工具(包含汽车、火车、船舶等),运路(道路或轨道等),站场(terminal、车站、停车场等)。
(3)经营治理系统(联系需求与供给)组织交通供给服务、经营治理交通设施和运营系统的系统。
(4)交通空间是发生交通服务行为的空间,包含交通设施四周的空间、道路空间、交通站场空间。
3、都市交通的基本因素——用地、人、车、路(1)都市用地:是产生交通、吸引交通的“源”和“泽”确定不同性质的都市用地产生和吸引交通的数量的指标称为交通生成指标,不同性质的用地应该有相应的交通生成指标。
交通生成指标的用地相关因素有:都市用地性质、面积,居住人口密度,就业人口密度(就业岗位密度)等。
(2)人:出行目的:包括上下班出行(含上学放行)、生活出行(购物、游憩、社交)、公务出行三大类。
出行方式:出行方式的抉择:时刻、线路、价格、目的等——成本平均出行距离:居民平均每次出行的距离。
也可用平均出行时刻和最大出行时刻来表示。
与都市规模、都市形态、用地布局、人口分布、出行方式有关。
日平均出行次数:与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有关。
(3)车:机动车和自行车是构成都市道路交通的要紧容。
不管是对机动车或自行车都需研究以下因素:车辆(可折算成标准车)的保有量、出行率、空驶率、平均出行距离(平均运距);车流速度、密度、流量。
机动车能够归纳为几种“设计车辆”,以便依照设计车辆的外廓尺寸、载重量、运行特性等特征作为道路设计的依据。
a 小型汽车:包括小汽车、三轮摩托车、轻型越野车和2.5吨以下的客货运汽车。
(整理)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试要点 2
一、道路交通基础 1、城市道路分类分级 城市道路的分类1、快速路 也叫快速干道通——-快速、长距离交通; 全市性干道 2、主干路 也叫主干道通为主——以交通功能为主; 全市性干道,连接各主要分区 3、次干路 也叫次干道通兼达——以交通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 分区干道4、支路 也叫一般道路或地方性道路达 ——以服务功能为主;连接次干道与街坊路,解决局部地区交通。
城市道路分级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按城市规模分Ⅰ、Ⅱ、Ⅲ级。
特大、大城市——Ⅰ级,中城市——Ⅱ级,小城市——Ⅲ级 2、交通三参数Q 、K 、V 及三者关系 关系式基本关系:VK Q ⋅=线性关系:抛物线关系:V f ——自由车速 K j ——阻塞密度 3、通行能力 与Q 区别概念: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车辆数(行人数)。
通行能力与交通量的区别:通行能力:是“能力”, 检验道路是否充分发挥作用的依据。
交通量:道路上实际的通行数量。
二、交通规划、路网规划 1、城市交通模式 2、交通规划步骤1.交通调查。
2.交通预测---由调查资料,建立交通需求模型,进行现状分析和未来交通预测。
3.交通规划1)提出交通战略方案2)提出交通网络规划方案,并评价优化。
(1)fjKV V K=-2()f j K Q V K K =-3、OD调查出行,区内(间)出行OD调查的概念含义:对交通的发生,终止所做的调查。
必要性:因为Q,V调查,道路交通状况的调查,道路上的流量流速。
OD调查:对客流流向调查(包括起讫点,路径…..)出行定义:人,车,货从出发点到目的点的全过程。
特点:一个目的,两个端点。
区内(间)出行区内出行定义:起讫点在同一交通区的出行。
区间出行定义:起讫点在不同交通区的出行。
4、交通预测四步法,出行分布预测的方法:平均增长系数法四步法1.出行产生预测:预测各交通区出发,吸引的出行总量。
2.出行分布预测:预测各交通区之间的出行量分布。
3.交通方式的选择预测:按交通方式的选择将预测的出行量换算为交通量。
城市道路与交通汇总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综合练习(道路规划部分)填空题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讣规范将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类。
2、交通岛有方向岛、分隔岛、中心岛和安全岛四种形式。
3、简单平面交义口解决左转的三种方式是:设置专用左转车道、实行交通管制、变左转为右。
(不确定)4、交左冲突点对交通的干扰和行车安全的影响最大,合流冲突点次之, 分流冲突点最小。
4、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段长为设计速度的憑。
5、无信号灯控制的十字交义口冲突点有垃个。
6、车头间距是指同方向行驶的车流中,前后相邻两辆车的车头之间的距离。
,车头时距是指同方向行驶的车流中,前后两邻两辆车驶过道路某一断面的时间隔。
7、为保证十字交义口排水,至少要保证有一条道路的纵坡离开交义口。
8、当相交道路纵坡都为零时,可将交义口中心的设计标高稍微抬高一些, 或者将相交道路的街沟设计成锯齿形°9、匝道包括三个部分:离开原线的驶出道口、匝道经行的路段、汇入另一路线的驶入道口。
10、当主、次干路相交时,可将环形交义口的中心岛设计成虽圆形"以利于主干路的通畅。
11、环形交叉口的机动车道一般需设丄条右转车道,丄条绕行车道和」条交织车道,当交织段较长>60m时,可设丄_条交织车道。
13、道路平曲线要素有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14、道路的圆曲线要素及计算公式分别是切线长T=Rtang|、外距弧长 2 一Rd、半径R=Tcot | -E=R1 sec180 12 丿15、设置凸形竖曲线的主要LI的是满足视线视距的要求:设置凹形竖曲线的主要U的是缓和汽车的颠簸和震动和满足视距的要求。
16、在道路弯道上设置平曲线时,因受地形地物所限,半径不能加大,若车速增加,则横向力系数也增加,使乘客感到不舒服,此值一般取0.1-0.16,17、一般而言,城市道路的路面山面层、基层和垫层等三个结构层构成。
18、交义口竖向规划时,根据相交道路的纵坡的方向不同,可以归纳为位于凸地顶部交叉口、位于凹地顶部的交叉口、位于倾斜的分水线(山脊线)的交义口、位于山谷线上交义口、位于斜坡上交叉口、位于鞍部的交义口六种基本形式。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试重点整理
城市交通的分类P11)客运交通:(1)公共交通:1、常规公共交通2、快速轨道交通3、准公共交通(2)个体交通:1、个体机动交通2、自行车交通3、步行交通2)货运交通:(1)重货运交通(2)轻货运交通城市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P61)城市对外交通与城市兴衰:城市兴起和发展跟经济活动紧密联系,对外交通的方便和发达程度促进城市的发展、功能的发挥和经济的活跃。
2)城市交通方式与城市形态:交通技术的创新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起不可替代作用。
交通工具变革,对城市增长、内部结构、城市效率等有巨大的影响。
城市半径随着交通工具的速度提高而增大。
3)城市交通对土地价值的影响:交通方便使廉价土地增值。
近市中心,地价越高;离市中心越远,地价越低,交通运输费越高。
铁路线路的分类、等级P121)铁路线路一般可分三类:干线、支线、专用线2)铁路线路等级:Ⅰ级铁路——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远期年客货运量≥20MtⅡ级铁路——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远期年客货运量<20Mt或在铁路中起联络辅助作用,远期年客货运量≥10MtⅢ级铁路——为某一区域、具有地区运输性质,远期年客货运量<10Mt铁路车站类型及其布置形式P15因工作性质不同分为中间站、区段站、客运站、客车整备站、货运站、编组站等。
车站布置基本形式有横列式、纵列式、半纵列式。
铁路站场位置选择(填、判、选)P24城市铁路布局中,站场位置起主导作用。
线路走向根据站场与站场、站场与服务地区联系确定。
站场位置与数量和城市性质、规模,铁路运输的性质、流量、方向,自然地形特点以及城市总体布局有关。
1)中间站:P24 客运站:P25 货运站:P28 编组站:P28铁路枢纽与城市的关系P30铁路枢纽:在铁路网交叉点或尽端,几个协同作业的专业车站与线路组成的整体。
随铁路网和城市建设发展逐步形成。
1)铁路枢纽布置形式与城市规划布局关系(1)一站枢纽:关系比较简单,但仍会产生分割城市问题(2)三角、十字枢纽:城市跨铁路枢纽一至三个象限,象限越多城市被铁路枢纽分隔越多,受到干扰越大(3)顺列式枢纽:受地形限制用地呈狭长发展时沿城市纵向发展,与城市有较长的接触线必须在城市边缘防止分割城市(4)枢纽的环线布置:环线能提高枢纽通过能力,不能布置于市区内也不能移出城市过远(5)跨越江河城市的铁路枢纽布局:要配合自然条件也要照顾城市规划及布局合理性桥位选择要考虑布局能通过桥头引线,减轻大桥通过能力荷载(6)尽端式枢纽布局:位于路网终端,布局首先服务港湾、矿区,出入口设置编组站控制车流,沿城市边缘枝状深入分区,设尽端式专业车站港口分类P361)河港(1)装卸货物种类分类:综合港、专业港、客运港、其他港口(2)设置地点分类:河港、运河港、湖港(3)修建形式分类:1、顺岸式河港——形式简单,工程量小2、挖入式河港——河道宽度不够或岸线长度不够时利用天然河或开挖人工河修建港池2)海港(1)用途分类:商港、军港、渔港、工业港、避风港(2)修建地区分类:海港1、海港中或海岸前有天然岛屿沙礁掩护2、天然掩护不够,加筑外堤3、一般海岸上,筑外堤掩护河口港港口组成及一般技术要求P37港口由水域和陆域组成,水域包括航道、码头前水域和锚地;陆域包括码头及布置设施的陆地;陆域作业区包括码头前沿、装卸设备、仓库、堆场、客运站、港内交通设施等;陆域后方包括辅助和服务性建筑。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及答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结构1. 章节序参照<<城市道路与交通>>2. 题型分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综合题(含作图题.设计等)3. 参考书目绪论一. 简答题1. 城市道路的功能有哪些? 由哪些部分组成?2. 为什么说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3. 城市道路分类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试举例说明其必要性。
4. 为何要进行城市道路红线规划?5. 城市道路应如何分类?试举各类道路的功能.特点与技术指标说明之?6. 城市交通的基本概念是什么?7. 公路与城市道路在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上有什么不同?二名词解释1. 绿波交通第一、二章一. 填空题1. 设计车速指。
2. 车流密度指。
3. 交通量是指。
4. 道路通行能力指。
5. 小型汽车的外廓尺寸:总长米,总宽米,总高米.。
6. 一条机动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7. 一条自行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8. 一米人行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人/小时。
9. 在平面交叉的道路网上,一条机动车道的实际通行能力常为辆/小时。
10. 常见公共汽车的车身宽度为米,道路交叉口上空,无轨电车架空线净空不得低于米。
11. 自行车行驶时,左右摆动的宽度各为米,一条自行车道净高为米。
12. 交通量观测资料可应用在, , 三方面,其中高峰小时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而年平均昼夜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
1. 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车辆的行驶长度被:(1)平均车身长度(2)车头间距长度(3)停车视距除得的数值。
2. 车辆在高速行驶时, 驾驶员的视野:(1)越来越宽阔(2)越来越近(3)越来越狭窄。
注意力的集中点也(1)越来越近(2)越来越远(3)越来越高。
3. 道路上车速越高,车流密度(1)越大(2)越小(3)先小后大。
三. 名词解释1. 交通量2. 一条机动车道理论通行能力3. 服务水平4. 服务流量5. 动力因素6. 停车视距三. 简答题1. 城市道路交通的特征如何?2. 城市交通运输的工具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如何?3. 交通工具的尺寸与道路设计的哪些方面有关?4. (结合图示)说明车流密度.车流量.速度三者的关系如何?何者起主要影响作用?5. 外白渡桥宽为三条机动车道,以往两边各一条车道上下行,中间一条车道为自由使用,实际效果不好,后改为上坡两车道,下坡一车道(在桥中央换位),效果较好。
城市交通规划考试重点交通规划考试题
城市交通规划考试重点交通规划考试题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现代道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为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交通基本参数:交通量,速度,交通密度。
交通流的三项标志:车流量、车流密度、车速道路工程一般划分为公路、城市道路、特殊道路三大类型。
道路设计年限包括道路交通量设计年限、道路路面结构设计年限。
服务水平是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及汽车驾驶者和乘客感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
城市道路网规划评价原则是科学性、可比性、可行性。
城市快速路是指在城市修建的由主路、辅路、匝道等组成的供机动车辆快速通行的道路系统。
城市快速路横断面分为整体平地式、高架分离式。
环道一般采用左转车道、交织车道、右转车道三种车道。
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案的评价应该从技术性能、经济效益、社会环境影响三个方面着手。
出入口间距的组成类型有出—出、出—入、入—入、入—出平交路口从交通组织管理形式上区分为三大类:信号控制交叉口、环形交叉口、无信号控制交叉口。
道路照明以满足路面亮度、路面亮度均匀度、眩光限制三项技术指标为标准。
交通信号控制的围分为点控制、线控制、面控制三种。
交通标志三要素有颜色、形状、符号。
车流密度:指单位长度路段行进的车辆数。
车速:间距平均车速变速车道分为直接式、平行式两种。
排水制度分为合流制、分流制两种。
城市公共交通站点分为首末站、枢纽站、中间停靠站三种类型。
照明系统的布置方式有单排一侧布置、单排路中排列、双排对称布置、双排交错布置。
道路交通流三个基本特征:两重性,局限性,时空性。
沿河道路应根据路线位置确定路基标高。
交通量随时间变化规律分布分时变,日变。
空间变化规律分:路段车到方向分布。
关于车速设计车速,行驶车速,区间车速,临界车速目前主要的交通流理论:概率论理念,交通流排队理论,跟驰理论,流体力学模拟理论。
概率论方法:离散型分布(泊松分布,二项式分布)连续型分布(负指数分布,移位的负指数分布)可以预测违反交通规则的车辆数的概率分布类型是二项式分布。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及答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结构1. 章节序参照<<城市道路与交通>>2. 题型分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综合题(含作图题.设计等)3. 参考书目绪论一. 简答题1. 城市道路的功能有哪些? 由哪些部分组成?2. 为什么说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3. 城市道路分类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试举例说明其必要性。
4. 为何要进行城市道路红线规划?5. 城市道路应如何分类?试举各类道路的功能.特点与技术指标说明之?6. 城市交通的基本概念是什么?7. 公路与城市道路在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上有什么不同?二名词解释1. 绿波交通第一、二章一. 填空题1. 设计车速指。
2. 车流密度指。
3. 交通量是指。
4. 道路通行能力指。
5. 小型汽车的外廓尺寸:总长米,总宽米,总高米.。
6. 一条机动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7. 一条自行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8. 一米人行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人/小时。
9. 在平面交叉的道路网上,一条机动车道的实际通行能力常为辆/小时。
10. 常见公共汽车的车身宽度为米,道路交叉口上空,无轨电车架空线净空不得低于米。
11. 自行车行驶时,左右摆动的宽度各为米,一条自行车道净高为米。
12. 交通量观测资料可应用在, , 三方面,其中高峰小时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而年平均昼夜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
1. 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车辆的行驶长度被:(1)平均车身长度(2)车头间距长度(3)停车视距除得的数值。
2. 车辆在高速行驶时, 驾驶员的视野:(1)越来越宽阔(2)越来越近(3)越来越狭窄。
注意力的集中点也(1)越来越近(2)越来越远(3)越来越高。
3. 道路上车速越高,车流密度(1)越大(2)越小(3)先小后大。
三. 名词解释1. 交通量2. 一条机动车道理论通行能力3. 服务水平4. 服务流量5. 动力因素6. 停车视距三. 简答题1. 城市道路交通的特征如何?2. 城市交通运输的工具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如何?3. 交通工具的尺寸与道路设计的哪些方面有关?4. (结合图示)说明车流密度.车流量.速度三者的关系如何?何者起主要影响作用?5. 外白渡桥宽为三条机动车道,以往两边各一条车道上下行,中间一条车道为自由使用,实际效果不好,后改为上坡两车道,下坡一车道(在桥中央换位),效果较好。
道路交通规划习题集及答案
道路交通规划习题集及答案道路交通规划习题集及答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道路交通规划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道路交通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降低交通事故率,使人们出行更加便捷和安全。
为了更好地了解道路交通规划的相关知识,下面将给大家提供一些道路交通规划的习题及答案。
习题一: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目标是什么?请列举至少三个。
答案: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交通效率: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道路网,合理分配交通资源,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使人们出行更加便捷和高效。
2. 减少交通事故率:通过合理规划道路布局、设置交通信号灯、提供行人过街设施等措施,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保障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3.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通过道路交通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习题二:请列举几种常见的道路交通规划方法。
答案:常见的道路交通规划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道路网规划:通过对城市道路网络的规划,确定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的布局,合理分配道路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2. 交通信号灯规划:通过对交叉口和路段的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合理调控交通流量,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3. 公共交通规划:通过合理规划公交线路、站点的布局,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缓解交通拥堵。
4. 步行和自行车出行规划:通过规划步行和自行车道,提供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通行环境,鼓励市民选择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减少机动车的使用,改善空气质量。
习题三: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考虑因素有哪些?答案:城市道路交通规划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交通需求:根据城市人口规模、居住区和商业区的分布,确定不同区域的交通需求,合理规划道路网和交通设施。
2. 土地利用:根据城市的土地利用现状和规划,确定道路的布局和宽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集及其答案解析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结构1. 章节序参照<<城市道路与交通>>2. 题型分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综合题(含作图题.设计等)3. 参考书目绪论一. 简答题1. 城市道路的功能有哪些? 由哪些部分组成?2. 为什么说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3. 城市道路分类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试举例说明其必要性。
4. 为何要进行城市道路红线规划?5. 城市道路应如何分类?试举各类道路的功能.特点与技术指标说明之?6. 城市交通的基本概念是什么?7. 公路与城市道路在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上有什么不同?二名词解释1. 绿波交通第一、二章一. 填空题1. 设计车速指。
2. 车流密度指。
3. 交通量是指。
4. 道路通行能力指。
5. 小型汽车的外廓尺寸:总长米,总宽米,总高米.。
6. 一条机动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7. 一条自行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8. 一米人行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人/小时。
9. 在平面交叉的道路网上,一条机动车道的实际通行能力常为辆/小时。
10. 常见公共汽车的车身宽度为米,道路交叉口上空,无轨电车架空线净空不得低于米。
11. 自行车行驶时,左右摆动的宽度各为米,一条自行车道净高为米。
12. 交通量观测资料可应用在, , 三方面,其中高峰小时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而年平均昼夜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
1. 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车辆的行驶长度被:(1)平均车身长度(2)车头间距长度(3)停车视距除得的数值。
2. 车辆在高速行驶时, 驾驶员的视野:(1)越来越宽阔(2)越来越近(3)越来越狭窄。
注意力的集中点也(1)越来越近(2)越来越远(3)越来越高。
3. 道路上车速越高,车流密度(1)越大(2)越小(3)先小后大。
三. 名词解释1. 交通量2. 一条机动车道理论通行能力3. 服务水平4. 服务流量5. 动力因素6. 停车视距三. 简答题1. 城市道路交通的特征如何?2. 城市交通运输的工具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如何?3. 交通工具的尺寸与道路设计的哪些方面有关?4. (结合图示)说明车流密度.车流量.速度三者的关系如何?何者起主要影响作用?5. 外白渡桥宽为三条机动车道,以往两边各一条车道上下行,中间一条车道为自由使用,实际效果不好,后改为上坡两车道,下坡一车道(在桥中央换位),效果较好。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试要点
一、道路交通基础 1、城市道路分类分级 城市道路的分类1、快速路 也叫快速干道通——-快速、长距离交通; 全市性干道 2、主干路 也叫主干道通为主——以交通功能为主; 全市性干道,连接各主要分区 3、次干路 也叫次干道通兼达——以交通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 分区干道4、支路 也叫一般道路或地方性道路达 ——以服务功能为主;连接次干道与街坊路,解决局部地区交通。
城市道路分级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按城市规模分Ⅰ、Ⅱ、Ⅲ级。
特大、大城市——Ⅰ级,中城市——Ⅱ级,小城市——Ⅲ级 2、交通三参数Q 、K 、V 及三者关系 关系式基本关系:VK Q ⋅=线性关系:抛物线关系:V f ——自由车速 K j ——阻塞密度 3、通行能力 与Q 区别概念: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车辆数(行人数)。
通行能力与交通量的区别:通行能力:是“能力”, 检验道路是否充分发挥作用的依据。
交通量:道路上实际的通行数量。
二、交通规划、路网规划 1、城市交通模式 2、交通规划步骤1.交通调查。
2.交通预测---由调查资料,建立交通需求模型,进行现状分析和未来交通预测。
3.交通规划1)提出交通战略方案2)提出交通网络规划方案,并评价优化。
(1)fjKV V K=-2()f j K Q V K K =-3、OD调查出行,区内(间)出行OD调查的概念含义:对交通的发生,终止所做的调查。
必要性:因为Q,V调查,道路交通状况的调查,道路上的流量流速。
OD调查:对客流流向调查(包括起讫点,路径…..)出行定义:人,车,货从出发点到目的点的全过程。
特点:一个目的,两个端点。
区内(间)出行区内出行定义:起讫点在同一交通区的出行。
区间出行定义:起讫点在不同交通区的出行。
4、交通预测四步法,出行分布预测的方法:平均增长系数法四步法1.出行产生预测:预测各交通区出发,吸引的出行总量。
2.出行分布预测:预测各交通区之间的出行量分布。
3.交通方式的选择预测:按交通方式的选择将预测的出行量换算为交通量。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试重点整理
城市交通的分类P11)客运交通:(1)公共交通:1、常规公共交通2、快速轨道交通3、准公共交通(2)个体交通:1、个体机动交通2、自行车交通3、步行交通2)货运交通:(1)重货运交通(2)轻货运交通城市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P61)城市对外交通与城市兴衰:城市兴起和发展跟经济活动紧密联系,对外交通的方便和发达程度促进城市的发展、功能的发挥和经济的活跃。
2)城市交通方式与城市形态:交通技术的创新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起不可替代作用。
交通工具变革,对城市增长、内部结构、城市效率等有巨大的影响。
城市半径随着交通工具的速度提高而增大。
3)城市交通对土地价值的影响:交通方便使廉价土地增值。
近市中心,地价越高;离市中心越远,地价越低,交通运输费越高。
铁路线路的分类、等级P121)铁路线路一般可分三类:干线、支线、专用线2)铁路线路等级:Ⅰ级铁路——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远期年客货运量≥20MtⅡ级铁路——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远期年客货运量<20Mt或在铁路中起联络辅助作用,远期年客货运量≥10MtⅢ级铁路——为某一区域、具有地区运输性质,远期年客货运量<10Mt铁路车站类型及其布置形式P15因工作性质不同分为中间站、区段站、客运站、客车整备站、货运站、编组站等。
车站布置基本形式有横列式、纵列式、半纵列式。
铁路站场位置选择(填、判、选)P24城市铁路布局中,站场位置起主导作用。
线路走向根据站场与站场、站场与服务地区联系确定。
站场位置与数量和城市性质、规模,铁路运输的性质、流量、方向,自然地形特点以及城市总体布局有关。
1)中间站:P24 客运站:P25 货运站:P28 编组站:P28铁路枢纽与城市的关系P30铁路枢纽:在铁路网交叉点或尽端,几个协同作业的专业车站与线路组成的整体。
随铁路网和城市建设发展逐步形成。
1)铁路枢纽布置形式与城市规划布局关系(1)一站枢纽:关系比较简单,但仍会产生分割城市问题(2)三角、十字枢纽:城市跨铁路枢纽一至三个象限,象限越多城市被铁路枢纽分隔越多,受到干扰越大(3)顺列式枢纽:受地形限制用地呈狭长发展时沿城市纵向发展,与城市有较长的接触线必须在城市边缘防止分割城市(4)枢纽的环线布置:环线能提高枢纽通过能力,不能布置于市区内也不能移出城市过远(5)跨越江河城市的铁路枢纽布局:要配合自然条件也要照顾城市规划及布局合理性桥位选择要考虑布局能通过桥头引线,减轻大桥通过能力荷载(6)尽端式枢纽布局:位于路网终端,布局首先服务港湾、矿区,出入口设置编组站控制车流,沿城市边缘枝状深入分区,设尽端式专业车站港口分类P361)河港(1)装卸货物种类分类:综合港、专业港、客运港、其他港口(2)设置地点分类:河港、运河港、湖港(3)修建形式分类:1、顺岸式河港——形式简单,工程量小2、挖入式河港——河道宽度不够或岸线长度不够时利用天然河或开挖人工河修建港池2)海港(1)用途分类:商港、军港、渔港、工业港、避风港(2)修建地区分类:海港1、海港中或海岸前有天然岛屿沙礁掩护2、天然掩护不够,加筑外堤3、一般海岸上,筑外堤掩护河口港港口组成及一般技术要求P37港口由水域和陆域组成,水域包括航道、码头前水域和锚地;陆域包括码头及布置设施的陆地;陆域作业区包括码头前沿、装卸设备、仓库、堆场、客运站、港内交通设施等;陆域后方包括辅助和服务性建筑。
城市交通与道路规划要点
第一章总论1 所谓城市综合交通即是涵盖了存在城市中及与城市有关的各种交通。
从地域关系上,城市综合交通大致可分为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两大部分。
城市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具有相互联系、相互转换的关系。
从形式上,城市综合交通可分为地上交通、地下交通、路面交通、轨道交通、水上交通等。
从运输性质,城市综合交通又可以分为客运交通和货运交通两大类型。
从交通的位置上,城市综合交通又可分为道路上的交通和道路外的交通。
城市综合交通又可以按交通性质和交通方式进行分类。
2 在城市规划中主要关注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的衔接关系和对外交通设施在城市中的位置。
3 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城市运输系统(交通行为的运)、城市道路系统(交通行为的通道)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交通行为的控制)组成的。
4 城市景观可以根据人在不同环境下对城市面貌的视觉感知分为三种,都同道路密切相关,(1)宏观景观,(2)中观景观,(3)微观景观。
5 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是一种集中式封闭的城市布局方式,城市往往围绕政权中心(宫城、衙署)布置,城墙成为约束城市发展的障碍,城乡界限分明,因而城市道路也呈集中式的布置,通达性不够,城乡道路基本以城门为分界点和连接点。
6 我们从城市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认识到:城市不同的生活方式会产生对城市布局的不同要求,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城市的交通形态;不同的城市布局又会产生不同的交通形态,,交通形态的不同又会产生不同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
7 交通分流有三种基本形态:(1)交通性交通与生活性交通的分流,表现为城市道路按交通性和生活性的分类或按疏通性和服务性的分类,把骨干性的繁忙交通与枝节性的宜人交通分离出来。
(2)快速交通与常速交通的分流,包括在同一平面和不同平面上的分流,表现为城市道路分为快速道路系统和常速道路系统,以及道路客运交通与路外轨道客运交通的分离,以把中远距离的快速交通同短距离的常速交通分离出来。
(3)机动交通、非机动交通及步行交通的分流,表现为城市道路系统中设置机动车专用路、自行车专用路和步行专用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Ⅱ》综合习题集一、选择题1、铁路轨距指一条线路两钢轨轨头内侧之间的距离,我国铁路采用的标准轨距为( )。
A 、1067;B 、1000mm ;C 、762mm ;D 、1435mm2、下面的各条国道中哪条是从北京放射出来的公路?( )A 、G201;B 、G101;C 、G302;D 、G2033、某城镇需在东西向铁路上增设南北向铁路线,下面那个方案合理?( )A 方案一;B 方案二4、机场在城市中布局的位置下图中不合适的是?( )5、下列某大城市道路网规划中的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与支路的道路网等级级配是合理的?( )A 、1:1:2:4;B 、1:2:3:7;C 、1:2:3:4;D 、1:2:5:46、下面哪种城市道路网形式的网络连接度最高?( )A 、方格网;B 、环形放射式路网;C 、自由式路网;D 、放射式路网BD CA城市机场在城市中的位置7、中间站在铁路网中分布普遍,是一种客货合一的车站,为了避免铁路切割城市,最好铁路从城市边缘通过,并将(),使货场接近工业、仓库区,而客站位于居住用地的一侧。
A、客站与货站均布置在城市一侧B、铁路货站在城市对侧、客站在城市同侧布置C、铁路客站在城市对侧、货站在城市同侧布置D、客站与货站均布置在城市对侧8、在进行小城镇的铁路中间站布置时,当货运量大而同侧又受用地限制,且铁路货运量大、职工人数少的工业企业多布置在城市主要用地的对侧时,宜采用怎样的中间布置形式?()A、客站与货站均布置在城市一侧B、铁路货站在城市对侧、客站在城市同侧布置C、铁路客站在城市对侧、货站在城市同侧布置D、客站与货站均布置在城市对侧9、城市铁路客运站必须有城市的()连接,直接地通达市中心以及其他联运点(车站、码头等)。
A、快速路B、主要干路C、支路D、高速公路10、货运站应按其性质分别设于其服务的地区内,以到发为主的综合性货运站(尤其零担货场)应怎样选址?()A、应接近其供应的工业区、仓库区等大宗货物集散点B、应深入市区,接近货源和消费区C、应设在郊区D、应设在市郊,并有一定的安全隔离地带11、货运站应按其性质分别设于其服务的地区内,以某几种大宗货物为主的专业性货运站应怎样选址?()A、应接近其供应的工业区、仓库区等大宗货物集散点B、应深入市区,接近货源和消费区C、应设在郊区D、应设在市郊,并有一定的安全隔离地带12、货运站应按其性质分别设于其服务的地区内,为城市服务的中转货物装卸站应设在哪儿?()A、应接近其供应的工业区、仓库区等大宗货物集散点B、应深入市区,接近货源和消费区C、应设在郊区D、应设在市郊,并有一定的安全隔离地带13、货运站应按其性质分别设于其服务的地区内,对危险品、有碍卫生的货运站应设在哪?()A、应接近其供应的工业区、仓库区等大宗货物集散点B、应深入市区,接近货源和消费区C、应设在郊区D、应设在市郊,并有一定的安全隔离地带14、立体交叉可分为两大类,(分离式立交和互通式立交)A.分离式立交和环形立交B. 分离式立交和互通式立交C.互通式立交和半互通式立交D.苜蓿叶式立交和半苜蓿叶式立交15、关于用地布局与道路网形式的配合,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 D )A.城市用地集中布局的小城市,道路网大多为方格网状B. 组团式用地布局的城市,组团内的道路网应当与组团的结构形态一致C. 呈带状组团布局的城市,一般由联系组团间的道路与组团路网形成链式路网结构D. 采用方格网道路的中心城市不会在方格网基础上形成放射状道路网形态16、判断图中两种布置形式哪一个正确?( A )17、下列对于铁路编组站表述不正确的是?()A、主要为干线运输服务的路网性编组站大部分为中转车流,与城市的关系不大,应远离城市,设在主要干线车流顺直的地点;B、肩负干线与地方运输双重任务的区域性编组站,不仅要设在主要干线车流顺直的地点,而且要靠近城市车流产生的地点,如工业区、仓库区等;C、主要为地区服务的工业和港湾编组站,则应设在车辆集散的地点附近,不可远离城市;D、当铁路枢纽是路网的终端时,则应设在铁路干线引入方向的市中心区边缘。
18、在公路网规划中,下列对于公路的分类分级表述不正确的是?()A、公路按适应交通量水平可划分为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B、公路可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四类。
C、除高速公路为汽车专用公路外,一、二级公路为联系高速公路和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三级公路为沟通县和城镇的集散公路,四级公路为沟通乡、村的地方公路。
D、规划的高速公路一定是国道,国道不一定是高速公路。
19、在黑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中,下面规划的各条省道中哪条是从哈尔滨放射出来的公路?()A、S201;B、S101;C、S302;D、S20320、在全国公路网规划中,下面的各条国道中哪条是从北向南的纵向的公路?()A、G201;B、G101;C、G302;D、G10321、在进行城市规划中,对于公路交通与城市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以城市为目的的到达交通,要求线路直通市区,并与城市干道直接衔接;B、同城市关系不大的过境交通,或者是通过城市但可以不进入市区,一般宜尽量从城市边缘通过;C、通过城市且有少量上、下客货作暂时停留的车辆,必须通过干道与市中心相通;D、联系市郊各区的交通一般采用环城干道解决,根据城市大小可设一条或者多条环线;22、下列选项中对于出行的界定表述不正确的是?()A、出行必须是有目的;B、出行需要利用有路名的街道或公路;C、无论多长距离或多少时间的出行都叫出行;D、凡以步行或自行车方式出行,以购物为目的的连续出行,以其出发点为始点,最远到达点为终点,计为一次出行。
23、下列哪种情况不适宜建设城市快速路?()A、规划人口超过200万以上的大城市;B、长度超过30km的带形城市;C、规划人口50万以下的城镇;D、受过境交通影响较严重的规划人口100万的城市。
二、填空题1、我国铁路采用的标准轨距为1435mm2、铁路线路一般可分作干线、支线和专用线三类。
3、铁路路基横断面有路堤、路堑、半路堤和半路堑等类型。
4、在规划铁路中间站的位置时,为了避免铁路切割城市,最好铁路从城市边缘通过,并将客站与货站均布置在城市一侧,使货场接近工业、仓库区,而客站位于居住用地的一侧。
5、公路按适应交通量水平可划分为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6、公路路线编号由一位公路管理等级的字母代码和三位数字构成。
7、国道按首都放射线、北南纵线、东西横线分别顺序编号。
8、以首都北京为中心的放射线由一位标识码1和两位路线顺序号构成;由北向南的纵线由一位标识码2和两位路线顺序号构成;由东向西的横线由一位标识码3和两位路线序号构成。
9、省道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界内按省会(首府)放射线、北南纵线、东西横线分别顺序编号。
10、省道编号规则参照国道顺序编号,即以省会(首府)为中心的放射线由一位标识码1和两位路线顺序号构成;由北向南的纵线由一位标识码2和两位路线顺序号构成;由东向西的横线由一位标识码3和两位路线序号构成。
11、码头布置形式一般可分顺岸式、突堤式、离岸式以及挖入陆域的港池式。
1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将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类。
13、交通岛有方向岛、分隔岛、中心岛和安全岛四种形式。
14、交通方式通常可分为个体交通方式与公共交通方式两大类。
15、城市居民出行总量(次/日)=人均出行次数(次/日)×城市人口规模(人)16、OD调查主要包括居民出行OD调查、机动车出行OD调查、货流OD调查。
17、一次居民出行对于不同的交通小区具有不同的含义,对于起点交通小区,这一出行为发生,对于终点交通小区这一出行为吸引。
18、一般情况下,城市规模越小,道路网密度越大,道路等级越低。
19、铁路车站因其工作性质不同,可分为中间站、区段站、客运站及客车整备所、货运站、编组站等。
20、铁路车站布置的基本形式有横列式、纵列式及半纵列式三种。
21、铁路货运站的组成主要有货场和车场两部分,其相互位置分为横列式和纵列式两种基本形式。
22、由于多种原因当铁路中间站必须采取客货对侧布置,城市的交通将不可避免的要跨越铁路两侧时,应保证城市用地布置以一侧为主,货场与地方货源货流同侧,以充分发挥铁路运输效率,并在城市布局上尽量减少跨越铁路的交通量。
23、铁路客运站的服务对象是旅客,为了方便旅客,位置要适中,靠近市中心。
在中、小城市可以位于市区边缘,大城市则必须深入城市位于市中心区边缘。
24、高速公路的定线布置根据城市的性质和规模、行驶中车流与城市的关系,可分为环形绕行式、切线绕行式、分离式和穿越式四种布置方法。
25、交叉口车流间的基本矛盾可以分为:分岔、交汇与冲突。
26、平面交叉口转角部位红线应作切角处理,常规丁字、十字交叉口的红线切角长度宜按主、次干路20m-25m、支路15m-20m的方案进行控制。
27、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应检验总体、分区规划阶段所定交叉口转角部位红线切角长度是否符合安全停车视距三角形限界的要求。
28、各类交叉口之间的最小间距,在规划控制时,宜不小于150m。
29、新建道路交通网规划中,规划干路交叉口不应规划超过 4 条进口道的多路交叉口、错位交叉口、畸形交叉口;相交道路的交角不应小于70°,地形条件特殊困难时,不应小于45°。
30、改建、治理交叉口规划,道路外侧规划用地建筑物机动车出入口应符合下列规定:a.主干路上,距平面交叉口停止线应不小于100m,或设在地块离交叉口的最远端。
b.次干路上,距平面交叉口停止线应不小于80 m,或设在地块离交叉口的最远端。
c.支路上,距离同干路相交的平面交叉口停止线应不小于50 m,距离同支路相交的平面交叉口停止线应不小于30 m。
d.干路上地块出入口的进出交通组织应规划成只准右进右出的方案。
31、进、出口道部位机动车道总宽度大于16m时,规划人行过街横道应设置行人过街安全岛。
32、常规环形交叉口中心岛的形状宜采用圆形。
中心岛曲线半径宜为15m-20m,中心岛内不得布置人行道。
33、根据交通功能和匝道的布置方式,立体交叉分为分离式和互通式两类。
34、一般单线铁路路基面宽度在6-7m左右,如果双线,则需再加4 m。
35、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范围,从铁路线路路堤坡脚、路堑坡顶或者铁路桥梁(含铁路、道路两用桥,下同)外侧起向外的距离分别为:(一)城市市区高速铁路为10米,其他铁路为8米;(二)城市郊区居民居住区高速铁路为12米,其他铁路为10米;(三)村镇居民居住区高速铁路为15米,其他铁路为12米;(四)其他地区高速铁路为20米,其他铁路为1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