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免疫系统
成人专升本临床医学组织胚胎学习题三
目录第10章循环系统 (2)第11章皮肤 (8)第12章免疫系统 (13)第13章内分泌系统 (20)第14章消化管 (27)第10章循环系统复习题一、判断题1、中动脉管壁的中膜是由40~70层平滑肌组成。
2、大动脉管壁中有多层弹性膜和大量的弹性纤维,故称之弹性动脉。
3、蒲肯野纤维由特化的心肌纤维构成,主要位于心内膜下层。
4、动脉和静脉壁内的营养血管分布于内膜、膜、外膜三层内。
5、有孔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不含核的部分很薄,有许多贯穿细胞的窗孔,内皮细胞基底部有不连续的基膜。
6、从微动脉到小静脉之间的微细血管的血循环,称谓微循环,是血液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
7、有孔毛细血管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肺、各种结缔组织和肌肉组织。
8、连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胞质中含有许多吞饮小泡,内皮细胞间连接紧密,基膜完整,主要分布于胃肠黏膜、内分泌腺等。
9、内皮细胞是毛细血管中具有分化能力的细胞,在血管生长和再生时可分化为平滑肌纤维和成纤维细胞。
10、与相应的动脉相比,静脉管壁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分界不明。
11、血窦是毛细血管的一种,主要分布于肝、脾、骨髓、肌肉组织等。
13、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分泌某些调节因子和物质转换等重要生理功能。
*14、体内所有血管的内皮细胞都是扁平的。
*15、心脏传导系统位于心内膜下层,是由特殊的心肌纤维构成的。
二、单选题1、下列关于大动脉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管径粗 B.管壁厚C.有大量弹性结构D.内弹性膜和外弹性膜明显E.中膜的弹性膜最发达2、血窦不存在于A.肝脏 B.脾脏 C.骨髓D.脑 E.肾上腺3、中动脉的结构特点是A.内膜较厚 B.内外弹性膜不明显C.中膜的弹性结构发达D.中膜的环形平滑机发达E.三层膜分界不明显4、与大动脉相比,大静脉的特点是A.三层膜分界明显B.中膜中弹性结构发达C.中膜中平滑机发达D.外膜厚并有纵形平滑肌束E.内膜较厚5、心脏窦房结位于A.左心房的心外膜 B.右心房的心外膜.C.左心室的心外膜 D右心室的心外膜E.左心室的心内膜6、以下关于毛细血管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连续性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间有紧密连接B.有孔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与基膜均有孔C.窦状毛细血管的基膜不完整D.窦状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上有孔E.血窦内皮细胞之间有间隙7、下列关于血窦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管腔大而不规则B.内皮细胞之间有间隙C.内皮细胞上有孔D.有一层环形平滑肌E.分布于肝脏、脾脏、骨髓等部位。
12章免疫应答
APC T
B7 APC
第二节 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p118
T细胞 CD28 LFA-1 CD2 CTLA-4
APC细胞 B7 ICAM-1 LFA-3 B7
对免疫应答的影响 +++ + + -
作用:使T细胞与APC之间结合更稳定,为T细 胞的活化提供第二信号。
第二节 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p118 一、T细胞活化涉及的分子
概述
类型
固有免疫应答(非特异性/天然)
指生物在发生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卫 机能。 (第14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特异性/获得性)
指个体出生后接受抗原刺激建立起来的针对接触抗 原的应答能力 。 (第12、13章)
类型
适应性 免疫应答
概述
细胞免疫应答 (第12章) 体液免疫应答 (13章)
概述
CD3分子ITAM 磷酸化
激活
ZAP-70
磷脂酶C (PLC) γ链活化
裂解
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 (GRB-2)活化
磷脂酰肌醇二磷酸(PIP2)
鸟嘌呤核苷酸 交换因子(GEF)
Ag
B细胞
T细胞
记忆T 细胞
摄取
APC
加工
提呈
抗原肽
识别 活化 增殖 分化
浆细胞
识别
活化 增殖
Th
分化
记忆B细胞
效应T 细胞
分泌 抗体
第12章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p116
概念 初始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分化为效应T细
胞,发挥效应清除抗原。
CD4+Th1;CD8+CTL
T细胞特异性识别Ag阶段 (第一节)
第十二章 细胞免疫(医学免疫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
3)致死性攻击
CTL杀伤靶细胞存在细胞裂解和细胞凋亡两种方式, 以后者为主。CTL通过两条途径杀伤靶细胞
① 穿孔素/颗粒酶途径
穿孔素 颗粒酶
靶细胞膜穿孔 靶细胞膜不可逆性损伤
进入靶细胞 激活凋亡相关的酶系统 介导靶细胞凋亡
穿孔素(perforin)
② FasL/Fas途径、TNF-TNFR
活化CTL---FasL 靶细胞---Fas
IL-2是促进活化后T细胞增殖的最重要的细胞因子
1、CD4+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初始CD4+T细胞
抗原
活化T细胞
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及受体
IL-2+IL-2R
T细胞克隆增殖
分化为Th0
IL-12,IFN-γ
IL-4
分化成Th1 分化成Th2
2、CD8+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1. Th细胞依赖性 靶细胞一般仅低表达或不表达共刺激分子,
– 依赖Th:主要 为初始CTL
第三节 T细胞的免疫效应
一 Th和Treg的免疫效应 二 CTL的免疫效应 三 T细胞介导免疫应答的
生物学意义
一 、Th和Treg的免疫效应
(一)Th1细胞的效应
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 的炎症反应或迟发型炎症 反应
• 直接接触诱导CTL分化 • 释放CK募集和活化 Mo/Mφ、淋巴细胞,诱导 细胞免疫
辅助体液免疫 清除蠕虫䓁
哮喘等变态反 应性疾病
固有免疫
抗细菌、真菌和 病毒
银屑病、炎症性 肠病、多发性硬 化症、类风湿性
关节炎
辅助体液免疫 自身免疫
自身免疫性损 伤和疾病
负性免疫 调控
维持免疫 应答适度 性、防止 自身免疫
12免疫学方法
12.2.3 抗体的亲和性( Affinity)
▪ 亲和性是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相互吸引作用。 反映抗原抗体总的结合力。
▪ Ag +Ab ↔ AgAb ▪ 亲和常数K=[AgAb]/[Ag][Ab]
抗体是由高等生物免疫系统产生的、 能帮助宿主抵抗异物侵入的一种蛋 白质复合体
抗体形成过程
▪ 抗体的种类: IgA IgD IgE IgG IgM
▪ 这些免疫球蛋白在许多方面包括他们的整 体结构都有所不同。在免疫分析中,大多 数采用IgG
▪ IgG抗体是Y-型蛋白质,由四条蛋白质链 (两条重链,两条轻链)通过二硫键(链内 二硫键,链间二硫键)交联形成。
▪ 应用示例
葡萄糖氧化酶的纯化
▪ 优缺点
➢ 优点:有效性、选择性、能用相对少的步骤处理 较大量的样品
➢ 缺点:样品浓缩倍数有限; 柱子堵塞; 洗脱不干净
12.3.7 免疫细胞化学分析法
(Immunocytochemical Assays)
检测和确定目的抗原在细胞中的存在位置
▪ 技术
样品固定、包埋、切片、置电镜格栅上、免疫标记、后染 色、电镜下观察
可对样品中特定的抗原进行定量测定
▪ 技术
直接ELISA, 间接ELISA
▪ 优缺点
➢优点:灵敏,定量
➢缺点:发生交叉反应 、对极低浓度抗法 (Competitive ELISA)
可对样品中微量特定抗原进行定量测定
▪ 技术
先用样品结合抗体 剩余的抗体用标记抗原结合 测定标记信号,得出样品中抗原含量
位素 ▪ 免疫分析的两种通用形式
组织胚胎学习题 第12章
第12章免疫系统一、A型题1.关于胸腺,哪项错误( )A.是培育T细胞的中枢淋巴器官B.在抗原刺激下,胸腺细胞增殖分化成T细胞C.培育中的胸腺细胞,只有5%能分化成初始T细胞D.胸腺小体仅分布于髓质2.胸腺上皮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向胸腺细胞呈递抗原信息B.形成网状纤维,构成胸腺支架C.分泌胸腺激素,培育T淋巴细胞D.分泌细胞因子,保护胸腺细胞3.血-胸腺屏障的血管周隙内常有( )A.白细胞B.胸腺细胞C.巨噬细胞D.成纤维细胞4.胸腺小体位于( )A.皮质和髓质B.皮质与髓质交界处C.髓质D.皮质5.关于胸腺,哪项错误( )A.属于中枢淋巴器官B.胸腺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C.髓质内有胸腺小体D.皮质内有许多淋巴小结6.淋巴结内毛细血管后微静脉主要分布于( )A.浅层皮质B.皮质与髓质交界处C.髓索D.副皮质区二、C型题A. T淋巴细胞C.两者皆是B.B淋巴细胞D.两者皆非7.在骨髓内早期分化( )8.在胸腺内早期分化( )9.表面有特异性抗原受体( )10.效应细胞分泌抗体( )11.类型多,分工细()三、X型题12.下列哪些细胞属于抗原提呈细胞( )A.巨噬细胞B.郎格汉斯细胞C.交错突细胞D.网状细胞13.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有( )A.肺巨噬细胞B.小胶质细胞C.破骨细胞D.网状细胞14.血液内淋巴细胞进入淋巴组织的通道是( )A.脾血窦B.淋巴结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C.脾的边缘窦D.胸腺小体四、名词解释1.B细胞(B-lymphocyte)2.胸腺依赖区(thymus dependent area)五、论述题、1.试述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组成、分布和功能特点。
2.简述淋巴细胞再循环的途径和意义。
【参考答案】一、A型题:1.B2.C3. C4. C5. D6.D二、C型题:7. B 8. A 9.C 10.B 11. A三、X型题:12. ABC 13. ABC 14. ABC四、名词解释1. B细胞(B-lymphocyte)即骨髓依赖淋巴细胞。
第十二章 免疫耐受
三、免疫耐受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免疫耐受: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某种抗原后形 免疫耐受: 成的特异性无应答状态,又称负免疫应答。 成的特异性无应答状态,又称负免疫应答。 不同于免疫缺陷和免疫抑制。 不同于免疫缺陷和免疫抑制。
耐受原(Tolerogen):诱导免疫耐受的抗原 ):诱导免疫耐受的抗原 耐受原( ):
12
四、Ts细胞的作用: Ts细胞的作用: 细胞的作用
• Gerson等发现: 等发现: 等发现
– 大剂量 大剂量SRBC注射小鼠后,使Ts细胞被活化 注射小鼠后, 注射小鼠后 细胞被活化 – 导致对SRBC的免疫耐受。 导致对SRBC的免疫耐受 的免疫耐受。
• 能合理解释人工诱导耐受现象。 能合理解释人工诱导耐受现象。
13
第四节、 第四节、研究免疫耐受的实际意义
一、探讨免疫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探讨免疫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二、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1、降低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 2、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超敏反应的防治 、 3、抗肿瘤免疫 、
14
思考题: 思考题
• 1.名词解释:免疫耐受、免疫缺陷、免疫抑制、 .名词解释:免疫耐受、免疫缺陷、免疫抑制、 克隆排除、克隆无能。 克隆排除、克隆无能。 • 2.简述免疫耐受形成的条件。 .简述免疫耐受形成的条件。 • 3.简述免疫耐受的细胞学基础及形成机制。 .简述免疫耐受的细胞学基础及形成机制。
10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克隆无能(clonal anergy) 克隆无能(
• 针对自身或外来抗原的淋巴细胞克隆存在, 针对自身或外来抗原的淋巴细胞克隆存在, 克隆失活, 但处于不应答状态,又称克隆失活 但处于不应答状态,又称克隆失活, 见于: 见于: 协同刺激因子表达不良。 1. 协同刺激因子表达不良。
第十二章免疫系统
第十二章免疫系统(一)、填空题1.胸腺是培育形成细胞的器官,骨髓是培育形成细胞的器官,然后细胞分别迁移到相应部位。
2.T细胞可分为三个亚群.( )、( )和( )。
3.脾的白髓包括、和( )。
4.含有大量( )的组织称淋巴组织,可将其分为( )和( )两种,后者又被称为( )。
5.淋巴结的皮质由( )、( )及( )构成。
6.淋巴结副皮质区又称,位于皮、髓质交界处,主要由组成,此区含有特殊的血管,即,是淋巴细胞进入淋巴组织的通路。
7.淋巴结的皮质淋巴窦窦壁最内层有细胞,其外有薄层和纤维及一层扁平的细胞。
8. 脾的实质分为( )和( )。
9. 脾血窦的窦壁由一层( )的内皮细胞排列而成,细胞间隙,内皮外有不完整的( )及环行( )围绕。
10.动脉周围淋巴鞘是围绕动脉的淋巴组织,相当于淋巴结的区,为胸腺依赖区,含有大量的细胞。
11.人类的中枢淋巴器官包括和。
(二)、单选题1.构成免疫系统的核心成分是( )A.淋巴细胞B.巨噬细胞C.浆细胞D.肥大细胞E.交错突细胞2.中枢淋巴器官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A.培育效应性T细胞或B细胞B.淋巴细胞增殖不受抗原的直接影响C.出生前结构、功能未发育完善D.较周围淋巴器官发生早E.均以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为支架3.艾滋病病毒特异性地破坏何种细胞而导致免疫瘫痪( )A.辅助性T细胞B.抑制性T细胞C.细胞毒性T细胞D.记忆性B细胞E.初始B细胞4.关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描述哪项错误( )A.具有较强的吞噬作用B.参与免疫应答C.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D.来源于血液内的单核细胞E.包括血窦内皮细胞和网状细胞5.抗原提呈细胞存在于( )A.淋巴小结和弥散淋巴组织B.表皮和肠上皮C.结缔组织和淋巴小结D.弥散淋巴组织和表皮E.以上均对6.淋巴结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位于( )A.淋巴小结B.小梁C.髓索D.门部的结缔组织内E.副皮质区7.关于淋巴小结的结构特征哪项错误( )A.生发中心分为暗区和明区B.抗原刺激可使淋巴小结增大增多C.主要由B细胞、巨噬细胞和滤泡树突状细胞构成D.不含T细胞和浆细胞E.淋巴小结的小结帽含有记忆性B细胞8.关于T细胞的特征,哪项错误( )A.由胸腺培育形成B.集中分布于胸腺依赖区C.可区分出数个功能不同的亚群D.在抗原刺激下能引起增殖E.与细胞免疫有关,与体液免疫无关9.关于B细胞的特征,哪项错误( )A.由脾及淋巴结培育形成B.在抗原刺激下能转化增殖C.能分化形成记忆细胞D.能转变为分泌抗体的浆细胞E.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10.关于周围淋巴器官的特征,哪项错误( )A.以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作为微细支架B.由中枢淋巴器官供应淋巴细胞C.淋巴细胞的增殖必需有抗原物质的刺激D.可分胸腺依赖区和非胸腺依赖区E.淋巴小结是周围淋巴器官内固定不变的结构11.关于血-胸腺屏障的特征,哪项错误( )A.位于胸腺髓质及皮质内的血管B.能阻止血液内大分子物质进入胸腺C.内皮是连续性的,有紧密连接和完整的基膜D.血管周隙中有巨噬细胞E.外周是一层连续的上皮细胞12.脾内发生细胞免疫应答时( )A.脾小体增多增大B.脾索增大C.动脉周围淋巴鞘增厚D.边缘区扩大E.脾血窦窦腔变大13.脾内发生体液免疫应答时( )A.脾小体增多增大B.脾索增大C.动脉周围淋巴鞘增厚D.边缘区扩大E.脾血窦窦腔变大14.关于脾的血液通路,哪项错误( )A. 脾动脉入脾后即为中央动脉B.中央动脉穿行于白髓中C.中央动脉的小分支开放于边缘区D.中央动脉末端形成笔毛微动脉入脾索E.笔毛微动脉的终末开放于脾索内15.下列哪种细胞不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A.结缔组织内的巨噬细胞B.血液中的粒细胞C.肺内的尘细胞D.神经组织的小胶质细胞E.淋巴组织内的交错突细胞16.下列哪种细胞无吞噬功能( )A.组织细胞B.肾脏球内系膜细胞C.网状细胞D.尘细胞E.肝巨噬细胞17.脾的胸腺依赖区是()A.脾小体B.动脉周围淋巴鞘C.白髓D.脾索E.边缘区18.下列哪个器官无皮质和髓质结构之区分()A.肾上腺B.肾C.胸腺D.卵巢E.脾19.存在于血-胸腺屏障的血管周隙内的细胞是( )A.胸腺细胞B.中性粒细胞C.浆细胞D.巨噬细胞E.以上都不对(三)、多选题1.关于免疫系统的功能,正确的是( )A.产生抗体B.产生效应性淋巴细胞C.清除入侵的抗原D.形成凝血因子E.清除自身改变了抗原的细胞2哪些结构是淋巴细胞从血液进入淋巴组织的通道( )A.微动脉B.中间微动脉C.微静脉D.毛细血管后微静脉E.边缘窦3.关于胸腺上皮细胞的特征哪些正确( )A.形成适合培育T细胞的微环境B.分泌数种激素以诱导T细胞的分裂和分化C.能培育巨噬细胞的吞噬消化能力D.参与血-胸腺屏障形成E.构成胸腺小体4.关于副皮质区的结构特征正确的是( )A.是一片弥散的淋巴组织B.位于淋巴小结和髓质之间C.含有毛细血管后微静脉D.有许多B细胞及巨噬细胞E.新生动物去胸腺后,此区显示空竭状5.关于脾小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属于白髓的结构B.是脾内的淋巴小结C.含大量的B淋巴细胞D.小结帽朝向动脉周围淋巴鞘E.健康人的脾小体较少6.关于脾血窦的描述哪些正确( )A.由长杆状内皮细胞围成B.血流迅速C.内皮细胞间有较宽的间隙D.内皮细胞外基膜不完整E.窦周围有许多巨噬细胞7.脾血窦的结构特点是( )A.内皮细胞外基膜不完整B.内皮细胞之间连接紧密C.基膜外有网状纤维围绕D.血细胞不能穿过血窦壁E.腔面为立方形内皮细胞围成8.下列哪些细胞参与组成免疫系统( )A.浆细胞B.网状细胞C.抗原提呈细胞D.白细胞E.弥散淋巴组织9.关于胸腺皮质的特征,正确的是( )A.上皮细胞数量少B.上皮细胞间有许多桥粒连接C.上皮性网状细胞可分泌胸腺激素D.胸腺细胞多E.胸腺细胞是T细胞的前身10.关于胸腺的特征,正确的是( )A.能产生多种激素B.培育各类T细胞C.性成熟后胸腺的功能渐达高峰D.在出生时即切除胸腺,将缺乏细胞免疫功能E.切除胸腺后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不受影响11.关于脾的结构特征,正确的是( )A.是人体最大的周围淋巴器官B.位于淋巴循环的通路上C.是成体的主要造血器官D.无皮质髓质之分E.其淋巴组织的分布规律与淋巴结不同12.关于脾的功能正确的是( )A.清除血液中的病原体B.清除血液中衰老的红细胞C.通过平滑肌的收缩调节脾内血流量D.脾血窦具有贮血的功能E.无造血功能13.抗原刺激后局部淋巴结内常见的变化为( )A.淋巴小结增大增多B.淋巴窦内巨噬细胞增多C.副皮质区扩大,有丝分裂相增多D.效应性T细胞输出增多E.髓索内浆细胞增多14.脾内B细胞的聚集处为( )A.脾小体B.边缘区C.脾索D.脾血窦E.动脉周围淋巴鞘15.淋巴结内B细胞聚集于( )A.淋巴窦B.淋巴小结C.毛细血管周围D.髓索E.副皮质区16.淋巴组织( )A.以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为支架B.网状组织支架内只有淋巴细胞C.有弥散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两种类型D.无血管分布E.无巨噬细胞17.下列哪些细胞参与构成屏障( )A.Ⅰ型肺泡细胞B.星形胶质细胞C.胸腺上皮细胞D.脾血窦内皮细胞E.睾丸支持细胞18.下列哪些结构内可见巨噬细胞()A.脾索内B.肺泡腔内C.淋巴窦内D.胸腺屏障内E.肝血窦内(四)、名词解释1.边缘窦2.单核吞噬细胞系统3.胸腺小体4.脾小体5.动脉周围淋巴鞘6.副皮质区7.边缘区8.次级淋巴小结(五)、简答题1.什么是血-胸腺屏障?简要概括其组成。
第十二章造血干细胞及免疫细胞的生成
第十二章造血干细胞及免疫细胞的生成免疫细胞都属于血细胞,所有血细胞都来源于造血干细胞。
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就是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熟的过程。
第一节 造血干细胞的特性和分化一、造血干细胞的起源和表面标记(一)造血干细胞的起源哺乳动物的造血最早发生在卵黄囊,随后转移到胎肝,胚胎发育中期以后以及出生后,骨髓成为主要的造血场所,并为B细胞发育的中枢免疫器官;胸腺是T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的中枢免疫器官。
早期的造血干细胞是多能造血干细胞(pluripotent hematopoietic stem cell),具有自我更新(self−renewing)和分化(differentiation)两种重要的潜能,赋予机体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始终保持造血能力。
多能造血干细胞最初分化为共同淋巴样祖细胞和共同髓样祖细胞等等。
(二)造血干细胞的表面标记白细胞分化抗原和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应用,为造血干细胞表面标记的研究及其分离纯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人造血干细胞的主要表面标记为CD34和c-kit (CD117),不表达谱系(lineage)特异性标记。
(1)CD34:CD34是一种高度糖基化跨膜蛋白,有1%~4%骨髓细胞表达CD34,其中包括了造血干细胞,是造血干细胞的一种重要标记,应用CD34单克隆抗体可从骨髓、胎肝或脐血中分离、富集造血干细胞。
随着造血干细胞的分化成熟,CD34表达水平逐渐下降,成熟血细胞不表达CD34。
(2)CD117:CD117是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的受体,是原癌基因c−kit的编码产物Kit。
CD117是属于含有酪氨酸激酶结构的生长因子受体,胞膜外区结构属IgSF。
CD117+细胞约占骨髓细胞的1%~4%,50%~70%CD117+骨髓细胞表达CD34,因此,CD117也是多能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标记。
(3)Lin-细胞:应用针对T细胞、B细胞、NK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巨核细胞、髓系以及红系等多种谱系相应单克隆抗体的混合抗体(CD2、CD3、CD14、CD16、CD19、CD24、CD56、CD66b和血型糖蛋白A等抗体)结合免疫磁珠分离的方法,除去骨髓、胎肝单个核细胞中上述各个谱系发育不同阶段的细胞,所留下的细胞称为谱系阴性(Lin-)细胞,主要为早期造血干细胞。
组胚---显微形态实验判断题
第一章绪论(√) 1.组织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一门学科。
(×) 2. 四大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血液)肌组织。
(√) 3.伊红能使组织中的碱性蛋白染成粉红色。
(√) 4.PAS法是最常用于显示组织中的多糖或蛋白多糖的方法。
(×) 5.对骨组织进行制片,我们一般使用的是切片法(×) 6.透射电镜主要用于显示细胞、组织和器官表面的微细结构第二章上皮组织( V ) 1.大部分上皮组织无血管,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 X ) 2. 光镜下,上皮细胞之间的空隙清晰可见。
( X) 3.位于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是内皮。
(V )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主要分布在呼吸管道的腔面。
(√) 5.能传递电冲动的细胞间连接方式是缝隙连接。
( X) 6.微绒毛在电镜下的结构是“9+2”微管。
第三章结缔组织(√) 1.结缔组织中细胞种类多,排列松散,无极性。
(×) 2. 骨、软骨、血液都属于固有结缔组织。
(√) 3.结缔组织中的纤维和基质成分是由成纤维细胞分泌产生。
(√) 4.肥大细胞能合成分泌免疫球蛋白。
(√) 5.巨噬细胞不仅具有吞噬作用,还参与免疫应答。
(√) 6.网状纤维由II型胶原蛋白构成,电镜下可见周期性横纹。
第四章血液(X)1.嗜酸性粒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与肥大细胞相似。
(V)2.红细胞细胞质内主要含有血红蛋白。
(X) 3.网织红细胞内的细胞器是线粒体。
(√)4.血细胞最早出现的部位是卵黄囊血岛。
(V)5.嗜酸性粒细胞在患过敏性疾病和寄生虫病时增多。
(X) 6.观察血细胞常用的方法是石蜡切片、瑞特染色或吉姆萨染色。
第五章软骨和骨(×)1.软骨组织的细胞间质为半固态基质,其中无纤维成分。
(√)2.骨松质常与骨髓腔相通。
( X ) 3.类骨质是指钙化的基质和纤维。
( X )4.骨小梁和骨单位中央管内无骨膜。
(√)5.骨膜内层细胞多,血管多,有骨原细胞。
第12章 免疫系统PPT课件
Immune System
思考题:
1.名词解释: ①血-胸腺屏障;②淋巴小结
2.列表比较:淋巴结和脾的组织结构。
下次课内容:消化系统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5.上皮C
2.内皮基膜
1.内皮C
血-胸腺屏障
3.巨噬C
24
3、胸腺的功能——培育 T 细胞。
但须要2个条件: (1)稳定的内环境。 (2)激素的维持
(上皮性网状 C 可分泌胸腺素和胸腺生成素)
25
(二) 淋 巴 结(Lymphoid Node)
被膜 小梁
结构 :
(trabecula)
实质 皮质 (cortex) 髓质 (medulla)
网状组织模式图
7
(二)存在方式
1.淋巴小结(又称淋巴滤泡): (1)定义:以B淋巴细胞为主密集形成的圆球
性小体。 (2)功能:体液免疫。
淋 巴 小 结
8
(二)存在方式
2.弥散淋巴组织:T淋巴细胞为主,细胞免疫。 弥 散 淋 巴 组 织
9
(二)存在方式
3.淋 巴 索:B淋巴细胞为主,体液免疫。
淋 巴 索
巨噬 C、淋巴 C 等。
31
被膜下窦 小梁周窦
32
被膜下窦
被膜下窦
33
(2)髓质:
髓索:索状淋巴组织,含B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 胞等。 髓窦:和皮窦相同,巨噬细胞更多。
34
35
3、淋巴结内的淋巴通路
组织胚胎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组织胚胎学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超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结构称为超微结构。
2.嗜碱性:组织细胞成分若被碱性染料所染,称为嗜碱性。
3.嗜酸性:组织细胞成分若被酸性染料呈强亲合力,称为嗜酸性。
4.异染性:当用蓝色碱性染料甲苯胺蓝进行染色时,组织中的糖胺多糖成分被染成紫红色,并非染成蓝色,此种色变现象称为异染性。
第二章上皮组织5.内皮:分布于心脏、血管、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6.间皮:分布于胸、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7.微绒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许多指状突起,表面为细胞膜,中轴为含微丝的细胞质。
其功能是扩大细胞表面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功能。
8.纤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许多突起,电镜下表面为细胞膜,细胞质内周边含九组双联微观,中央为两条单微观,具有定向摆动的能力,可将细胞表面的分泌物和颗粒性物质定向推送。
9.连接复合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细胞连接紧挨在一起称为连接复合体,可加强细胞间的连接,封闭细胞间隙起屏障作用,或可允许细胞间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
10.质膜内褶:上皮细胞的基底面,细胞膜向胞质内折叠,其附近的胞质内含较多的线粒体,它扩大细胞的表面积,有利于物质的转运。
第三章结缔组织11.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形态多样,通常有圆钝形突起,胞核小,深染,胞质嗜酸性,含空泡和异物颗粒。
电镜下表面有褶皱、微绒毛,胞质内有初级、次级溶酶体、吞噬体、吞饮小泡和残余体。
功能:作趋化性定向运动;吞噬;参与和调节免疫应答,并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12.分子筛:以透明质酸为主干,其它糖胺多糖和核心蛋白构成蛋白多糖亚单位,再通过连接蛋白结合在透明质酸长链分子上,构成一个相互缠绕有许多微孔隙的立体构型分子筛。
小于孔隙的物质可通过,便于细胞与血液间进行物质交换,大于孔隙的物质如细菌等不能通过,起屏障作用。
第四章血液与血的发生13.血浆:血浆相当于结缔组织内的细胞外基质,其中90%是水,其余为血浆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脂蛋白、无机盐、酶、激素、维生素和各种代谢产物。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12章免疫遗传学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12章免疫遗传学第⼗⼆章免疫遗传学(⼀)选择题(A型选择题)1决定个体为分泌型ABC抗原者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
A. i/i B . I B/I B C . Se/se D |. se/se E . I A/I B 2?孟买型个体的产⽣是因为基因为⽆效基因。
A. I A B .I B C . i D . Se E .H3 . Rh⾎型的特点是_______ 。
A.具有天然抗体 B ■⽆天然抗体 C .具有8种抗体D.具有3种抗体E .由3个基因编码。
4 . Rh溶⾎病很少发⽣于第⼀胎的原因是________ 。
A. Rh阳性的胎⼉⾎细胞不能进⼊母体C. 母体具有⾜量的抗体,但不能进⼊胎⼉内D. 胎⼉组织能够吸收母体的抗体E. 以上都不是5 . HLA-A HLA-B和HLA-C编码⼀类抗原的重链,⽽轻链则由________ 编码A. HLA-E B . HLA-F C . HLA-GD. B 2微球蛋⽩基因 E . HLA-H类基因6 . HLA-L、HLA-H HLA-J和HLA-X这些基因均因突变⽽⽆表达产物,它们被称为。
A.假基因 B .⾮经典基因 C . MIC基因D.补体基因 E .肿瘤坏死因⼦基因7.在同⼀染⾊体上HLA各座位等位基因紧密连锁, 完整传递,这种组成称为A.单倍体 B .单倍型.单体型D.单⼀型 E .单位点8.同胞之间HLA完全相同的可能性是_________9 .⽗⼦之间HLA 完全相同的可能性是10 .与⽆丙种球蛋⽩⾎症疾病相关的基因是D.缺乏丫球蛋⽩ E .细胞免疫缺陷14 . HLA 复合体所不具有特点是E.是与疾病关联最为密切的⼀个区域15 . HLA- I 类基因区中的经典基因包含D. 5组基因 E . 617. I A 基因的编码产物为是A. D-半乳糖转移酶B. L-岩藻糖转移酶C. 胸苷激酶D.乳糖转移酶E. | N-⼄酰半乳糖胺转移酶18. Rh 阳性个体既有RHD 基因,也有RHCE S 因,⽽Rh 阴性个体仅有 _________ 。
淋巴器官
( 3 ) 红髓:分为脾血窦和脾索
脾血窦扫描电镜图
2. 脾的功能 1)滤血 2)免疫应答 3)造血
本章重点内容
• T、B细胞的来源及功能。 • 淋巴组织的概念及分类、淋巴器官分类。 • 胸腺小体、血胸腺屏障的结构组成。 • 淋巴结皮质的结构。 • 脾白髓的结构。
复习题
• 名词解释
(二)淋巴结
淋巴结凹陷处称 为淋巴结门。有 神经、血管和输 出淋巴管。
1. 组织结构
被膜
浅层皮质
皮质 副皮质区
实质
皮质淋巴窦
髓质 髓索
髓窦
(1)皮质
浅层皮质:淋巴小结及结间区。 主要含有B细胞。
暗区 淋巴小结 明区
小结帽
副皮质区:
又称胸腺依赖区
位于皮质深层, 主要为T细胞。 有许多高内皮 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第12章 免疫系统
免疫细胞 淋巴组织 淋巴器官
一. 主要的免疫细胞
(一)淋巴细胞 T细胞(Tc、 Th、 Ts) B细胞 NK细胞
二 . 淋巴组织
(一)弥散淋巴组织: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二)淋巴小结:淋巴滤泡
(生发中心、明区、暗区、小结帽)
三. 淋巴器官
中枢淋巴器官 淋巴器官
周围淋巴器官
中枢淋巴器官:包皮 细 胞
髓质上皮细胞 胸腺小体上皮细胞
胸腺激素
胸腺小体
少量初始T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3). 血-胸腺屏障 组成: 功能:
组成:
毛细血管内皮 基膜 血管周隙:巨噬细胞 上皮基膜 胸腺上皮细胞
2. 胸腺的功能 1)形成初始T细胞的场所。
2)产生多种胸腺激素。
初始T细胞 初始B细胞
外周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 及扁桃体。
免疫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免疫学名词解释第一章:免疫学概论1.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
2.免疫监视: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并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的一种生理功能。
该功能失调会导致肿瘤发生或持续性病毒感染。
3.免疫自身稳定:通过自身免疫耐受或免疫调节两种主要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4.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特异性、耐受性、记忆性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1.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组成。
2.淋巴细胞归巢:血液中的淋巴细胞选择性趋向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或特定组织的过程。
包括淋巴细胞再循环和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
3.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指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的反复循环过程。
第三章:抗原1.抗原(Ag):是指能与T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识别并结合,激活T、B细胞,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效应应答的物质。
2.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当半抗原与应答效应产物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针对半抗原的特异性抗体。
3.抗原表位: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决定簇,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最小结构和功能单位。
4.异嗜性抗原: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6.独特型抗原:TCR、CER或Ig的V区所具有的独特的氨基酸顺序和空间构型,可诱导自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
7.超抗原:指在极低浓度下即可非特异性激活大量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且不受MHC限制,故称超抗原。
8.佐剂: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称佐剂。
组胚教学大纲
大纲内容第1章绪论目的要求l、了解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内容及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
2、了解组织学与胚胎学的一些常用研究技术,作为学习以后各章的基础。
3、了解结构的立体形态与其不同断面形态间的关系。
4、掌握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5、了解细胞间质的含义和产生。
教学内容1、一般讲解: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内容,它们在医学中的地位。
2、一般讲解:研究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常用技术,如光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等超薄切片制作的基本原理。
组织化学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放射自显影术等的基本原理。
组织培养方法概要。
观察组织切片时,结构的立体形态与其不同的断面形态的关系。
镜下常用的长度单位,国际单位制的正确使用。
细胞在透射电镜下的结构图象、在扫描电镜下的结构图象。
3、详细讲解:组织的概念和类型,各类组织的基本功能。
细胞间质的含义,细胞间质的产生。
组织切片标本制作的基本原理。
嗜酸性、嗜碱性、中性的含义。
第2章上皮组织目的要求1、掌握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和分类。
2、掌握各种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3、掌握微绒毛和纤毛的光镜结构、电镜结构特点和功能。
4、了解基膜的位置、结构和功能。
5、了解腺细胞、腺上皮和腺的概念,外分泌腺的形态分类。
6、了解各种细胞连接的超微结构特点和功能。
教学内容1、详细讲解: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和分类。
被覆上皮的一般特点和分类、上皮的极性。
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柱状上皮和变移上皮的光镜结构和功能。
2、重点讲解:上皮细胞的特殊结构:上皮细胞游离面的微绒毛和纤毛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特点和功能。
上皮细胞侧面连接结构的分布和连接复合体。
3、一般讲解:上皮细胞基底面的质膜内褶和半桥粒的超微结构特点。
基膜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和功能。
基膜的成分。
腺上皮、腺细胞和腺的概念。
腺细胞和腺。
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的一般特点。
外分泌腺的分类。
粘液腺、浆液腺和混合腺的特点。
实习内容光镜标本(观察):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变移上皮。
组织胚胎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组织胚胎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组织胚胎学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超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结构称为超微结构。
2.嗜碱性:组织细胞成分若被碱性染料所染,称为嗜碱性。
3.嗜酸性:组织细胞成分若被酸性染料呈强亲合力,称为嗜酸性。
4.异染性:当用蓝色碱性染料甲苯胺蓝进行染色时,组织中的糖胺多糖成分被染成紫红色,并非染成蓝色,此种色变现象称为异染性。
第二章上皮组织5.内皮:分布于心脏、血管、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6.间皮:分布于胸、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7.微绒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许多指状突起,表面为细胞膜。
中轴为含微丝的细胞质。
其功能是扩大细胞表面的接触面积。
有利于吸收功能。
8.纤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许多突起,电镜下表面为细胞膜,细胞质内周边含九组双联微观,中央为两条单微观,具有定向摆动的本领,可将细胞外表的分泌物和颗粒性物资定向推送。
9.连接复合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细胞连接紧挨在一起称为连接复合体,可增强细胞间的毗连,封闭细胞间隙起樊篱作用。
或可允许细胞间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
10.质膜内褶:上皮细胞的基底面,细胞膜向胞质内折叠,其附近的胞质内含较多的线粒体,它扩大细胞的表面积,有利于物资的转运。
第三章结缔构造11.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形态多样,通常有圆钝形突起,胞核小。
深染,胞质嗜酸性,含空泡和异物颗粒。
电镜下表面有褶皱、微绒毛,胞质内有低级、次级溶酶体、吞噬体、吞饮小泡和残余体。
功用:作趋化性定向运动;吞噬;介入和调节免疫应答,并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12.分子筛:以透明质酸为骨干,别的糖胺多糖和核心卵白组成蛋白多糖亚单位,再通过连接蛋白结合在透明质酸长链分子上,组成一个相互环绕纠缠有许多微孔隙的立体构型分子筛。
小于孔隙的物质可通过,便于细胞与血液间进行物质交换,大于孔隙的物质如细菌等不能通过,起屏障作用。
第四章血液与血的产生13.血浆:血浆相当于结缔组织内的细胞外基质,其中90%是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mmune
思考题:
1.名词解释: ①血-胸腺屏障;②淋巴小结 2.列表比较:淋巴结和脾的组织结构。 下次课内容:消化系统
System
概 述
组成
1.免疫细胞 (1)淋巴细胞 (2)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2.免疫组织 (淋巴组织) 3.免疫器官 (淋巴器官)
功能
免疫防御:体外 Ag(Antigen) 免疫监视:体内变异 C 免疫稳定:体内衰老 C
(2)红髓 (相当于淋巴结的髓质) a.脾索:相当于淋巴结的髓索, 含血细胞 b.脾窦:位置上相当于淋巴结髓 窦,但本质为血窦。 窦壁为:长杆状内皮 窦腔为:血液
脾索 脾窦
脾窦
脾索
脾血窦的长 杆状内皮 内皮间 的缝隙
脾的血流通路
脾 血 流 通 路 模 式 图
3、脾的功能 (1)参与免疫反应 (2)储血(约40ml) (3)造血 (4)滤血
(二)淋巴结(Lymphoid
1. 被膜: C.T、 小梁。
被膜 小梁
Node)
皮
质
2. 实质 (1)皮质(Cortex): a. 浅层皮质:含大量淋巴小结。 b. 副皮质区:弥散存在的T细胞 c. 皮质淋巴窦(皮窦):被膜下窦﹑小梁
周窦:
窦壁:单扁上皮 窦腔:淋巴液,含网状 C、 巨噬 C、淋巴 C 等。
淋巴C 4.上皮基膜 3.血管周隙
5.上皮C
2.内皮基膜
1.内皮C
3.巨噬C 血-胸腺屏障
3、胸腺的功能——培育 T 细胞。
但须要2个条件: (1)稳定的内环境。 (2)激素的维持
(上皮性网状 C 可分泌胸腺素和胸腺生成素)
(二) 淋 巴 结(Lymphoid Node)
被膜
小梁
结构 :
实质
(trabecula) 皮质 (cortex) 髓质 (medulla)
被膜下窦 小梁周窦
被膜下窦
被膜下窦
(2)髓质:
髓索:索状淋巴组织,含 B 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 胞等。 髓窦:和皮窦相同,巨噬细胞更多。
3、淋巴结内的淋巴通路
输入淋巴管 被膜下窦 皮质淋巴组织
小梁周窦
髓窦
输出淋巴管
4.淋巴结的功能 (1)参与免疫反应; (2)过滤淋巴液。
(三)脾(spleen) 分布:位于血循环通路上
Corpuscle)
2、意义:是胸腺的特征性标志。
胸 腺 屏 障
血-胸腺屏障:
定义: 从 胸腺皮质内毛细血管腔 到 胸腺实质 所经过的结构。 组成:a.连续性cap.内皮。 b.内皮的基膜。 c.血管周隙,含巨噬细胞。 d.上皮性网状 C 的基膜 e.上皮性网状 C 。 功能: 阻止血中抗原进入.T 2.实质—胸腺小叶 (1)皮质:周边、深染,淋巴细胞多, 上皮性网状细胞少。 (2)髓质:中央、浅染,淋巴细胞少, 上皮性网状细胞多,有胸腺小体。 从皮质→→髓质:是 T 细胞成熟的过程。
胸腺小体(Thymic
1、定义、组成: 胸腺髓质内由 上皮性网状细胞 呈同心圆排列而 成的圆球性的嗜 酸性小体。
1、被膜:C.T 脾小梁,弹性纤维和 S.M多
1被膜 2小梁 3白髓
4红髓
(三)脾(spleen)
1、被膜:C.T 脾小梁,弹性纤维和 S.M多
1被膜 3白髓
2小梁
4红髓
中央动脉
脾小体
动脉周围淋巴鞘
边缘区
(三)脾(spleen)
2、实质 (1)白髓 (散在分布,相当于淋巴结皮质) a. 脾小体 (即脾内的淋巴小结) b. 动脉周围淋巴鞘 相当于淋巴结副皮 质区 c. 边缘区 白髓与红髓交界处
淋巴组织
(一)组成 1.支架组织(网状组织): (1)上皮性网状细胞 (2)网状纤维 2.免疫细胞: 以淋巴细胞为主。
网状组织模式图
(二)存在方式
1.淋巴小结(又称淋巴滤泡): (1)定义:以B淋巴细胞为主密集形成的圆球 性小体。 (2)功能:体液免疫。
淋 巴 小 结
(二)存在方式
2.弥散淋巴组织:T淋巴细胞为主,细胞免疫。
免疫细胞
一、淋巴细胞
(一)T淋巴细胞: 1.来源:胸腺 2.功能;细胞免疫 (二)B淋巴细胞: 1.来源:骨髓 2.功能:体液免疫 (三)NK 细 胞: 1.来源:骨髓 2.功能:免疫监视
二 单核吞噬C系统
单核C和由其分化而来的具有吞噬功能的C。
位置 1、血液 2、CT,淋巴组织 3、肺 4、肝 5、骨组织 6、神经组织 细胞名称 单核C 巨噬C 肺巨噬C(尘细胞) 肝巨噬C(库普弗细胞) 破骨C 小胶质C
弥 散 淋 巴 组 织
(二)存在方式
3.淋 巴 索:B淋巴细胞为主,体液免疫。
淋 巴 索
三、淋巴器官
中枢…
胸腺: 产生T细胞. 骨髓: 产生B细胞.
外周…
淋巴结. 脾. 扁桃体.
(一) 胸腺
(一) 胸腺
皮质
cortex
髓质
medulla
胸腺皮质
胸腺髓质
胸 腺 内 细 胞 分 布 示 意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