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第三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素材1浙科版必修3
高中生物3.3《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学案(1)(浙科版必修3)
![高中生物3.3《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学案(1)(浙科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748d5aafa0116c175f0e487f.png)
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第3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旧识回顾】
细胞免疫过程主要依靠哪些细胞?
体液免疫过程主要依靠哪些细胞?
【新知导学】
什么叫免疫接种?
3、免疫方式包括哪两种?
4、什么叫过敏反应?
5、AIDS的中文名称是什么?
6、HIV的遗传物质是什么?是如何复制的?
7、艾滋病传播有哪些途径?
【反馈检测】
1、下图是两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情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二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记忆细胞
大量形成浆细胞
B.与第二次相比,第一次注射抗原产生
的抗体效率低,保持时间较短
C.图中说明预防接种往往需注射同种抗
原2至3次,每次要隔一定时间
D.图中说明抗原接种量越大,产生的抗体越多
2、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用HLA表示
B.主要侵犯人体T细胞
C.常用AIDS表示
D.先使体液免疫功能严重缺损,继而影响细胞免疫。
高中生物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3.2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教案1浙科版必修30905449
![高中生物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3.2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教案1浙科版必修30905449](https://img.taocdn.com/s3/m/83b28920d15abe23492f4d2f.png)
高中生物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3.2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教案1浙科版必修30905449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着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健康生活的主题,且安排了调查活动,这样可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前两节的抽象知识中激发和调动起来,使学生体会生物科学与现代人类的生存及发展的密切关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好本章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节内容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因此通过学习,有助于学生对这一章节内容的融会贯通,并更好地理解前面所学的知识。
二、学情分析1、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特别是艾滋病,各媒体经常报导艾滋病的疫情情况、预防措施及最新科技动态,因此学生或多或少能了解一些基本常识。
2、初中的自然科学已学过传染病的传染途径,及预防措施。
因此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容易地总结出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3、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已在高中的生物中学到内环境的稳态、营养与健康、免疫机制等方面。
三、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过敏反应的概念、类型及致敏原的概念、种类。
(2)免疫系统功能减退引起疾病的类型。
(3)艾滋病的全称、英文缩写及艾滋病病毒的名称、英文缩写。
(4)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致病原因。
(5)HIV病毒的生命周期。
2.能力方面:(1)通过组织学生问卷调查等过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运用学导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理解能力。
四、重点与难点重点:(1)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是人群中的一种常见病,但过敏反应涉及到一些微观、抽象的知识,本案采用问卷调查和小组讨论、总结的方法,客观地、科学地介绍这一过程,这样既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实践、分析、综合等能力,及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进而落实本节课的能力、情感目标。
(2)艾滋病是本节课的重点。
本案采用《生命是如此脆弱》的图片,使学生发生兴趣、激起疑惑,产生探究的欲望。
2019-2020学年度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第三节 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知
![2019-2020学年度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第三节 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知](https://img.taocdn.com/s3/m/772be78484254b35eefd347f.png)
2019-2020学年度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第三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知识点练习第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说法疋确的是( )A、过敏是由过敏原刺激机体使浆细胞产生组织胺引起一系列反应B、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C、因为过敏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危及生命D、过敏反应一定是在再次接受相同过敏原刺激时才发生【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B、过敏反应一般会严重损伤组织C、T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D、过敏反应只发生在皮肤及呼吸道【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有健康才有将来”,健康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各种疾病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下列关于各种疾病的正确叙述是( )A、白化病、色盲、血友病都属于遗传性疾病,都可以预防,不可用药物治疗B、给低血糖脱水的患者吃一些含糖较多的食物或喝一杯浓糖水就可以恢复正常C、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只要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即可引起呆小症D、艾滋病和风湿性心脏病都属于免疫缺陷病【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人体感染链球菌等细菌后可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水浴加热方可呈现出紫色B、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出现组织水肿C、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D、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消化【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免疫系统反应过度攻击自身物质,引发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B、过敏反应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发生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C、过敏反应一般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慢,无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D、免疫学的应用包括疫苗的制备、体内抗原的检测、解决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等【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不同抗原时所发生的反应B、过敏反应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C、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D、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有关免疫失调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艾滋病是由于HIV病毒侵入人体后,攻击B细胞,使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破坏B、自身免疫病是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但是能遗传C、机体只要接触到过敏原就会引发过敏反应,过敏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D、免疫系统功能过强或过弱,都会引发机体功能紊乱,出现免疫失调病【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肝细胞后,必须在乙型肝炎病毒(HBV)辅助下才能复制。
最新浙科版必修三第3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教案.doc
![最新浙科版必修三第3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7b9ec19b8bd63186bcebbcbf.png)
第3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一、课标内容1.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二、教学要求第一节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第二节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巴细胞识别入侵者的过程。
第三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出引发艾滋病的病毒及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三、教学建议1.课时建议(共计6课时)节2.教法建议(1)第一节《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的教学重点与难点都是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
可借助战争的比喻,让学生理解好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与第二道防线,同时明确这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否进入人体的体液。
可结合一些具体例子让学生来判断,如唾液的杀菌,学生常常误认为是第二道防线,对此教师应让学生学会区别的方法。
从皮肤破损后的炎症反应,说明其中一些变化,由于这种现象是学生经常碰见的,可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说出。
(2)第二节《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的教学重点与难点都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由于本节内容比较多且复杂,在教学时,如果没有把知识整合好,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就缺乏系统性,这样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
教师可让学生先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然后进行分析,要求学生比较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辨别这两个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细胞如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记忆细胞、成熟的T淋巴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细胞毒T淋巴细胞、成熟的B淋巴细胞、效应B细胞等,明白这两种免疫既有其各自独特的作用,又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免疫接种可以战胜许多传染性疾病”涉及到免疫学的应用,教师可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能深刻地体悟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关系。
(3)第三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的教学重点与难点都是艾滋病的病理及其预防。
为此,教师在设计时,可以艾滋病问题为切入口,围绕艾滋病问题的讨论而逐步展开,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针对免疫是不是越强越好的问题,引入免疫调节异常情况如过敏症的学习。
高中生物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第三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教案1浙科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第三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教案1浙科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b0aea53f5fbfc77da369b13c.png)
高中生物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第三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教案1浙科版必修3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过敏反应的概念、类型及致敏原的概念、种类。
(2)免疫系统功能减退引起疾病的类型。
(3)艾滋病的全称、英文缩写及艾滋病病毒的名称、英文缩写。
(4)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致病原因。
(5)HIV病毒的生命周期。
2.能力方面:(1)通过组织学生问卷调查等过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运用学导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增强了学生协作精神、团队精神。
(2)通过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尊自爱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并触动学生善待生命、珍视生命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作用:本节教材着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健康生活的主题,且安排了调查活动,这样可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前两节的抽象知识中激发和调动起来,使学生体会生物科学与现代人类的生存及发展的密切关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好本章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节内容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因此通过学习,有助于学生对这一章节内容的融会贯通,并更好地理解前面所学的知识。
2、教学重点:(1)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是人群中的一种常见病,但过敏反应涉及到一些微观、抽象的知识,本案采用问卷调查和小组讨论、总结的方法,客观地、科学地介绍这一过程,这样既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实践、分析、综合等能力,及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进而落实本节课的能力、情感目标。
(2)艾滋病是本节课的重点。
本案采用《生命是如此脆弱》的图片,使学生发生兴趣、激起疑惑,产生探究的欲望。
再精心设疑,指导学生正论、反辩,多向交流,教师适时适当地加以引导,促使学生形成主动、体验的、发现的学习方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课件(1)-新版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课件(1)-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85b65c500b1c59eef8c7b4ca.png)
2.长时间不住人的老屋充满灰尘,某人进入后立即出现 了打喷嚏、全身痛痒等症状,离开老屋不久后症状消失,
以下对该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机体B细胞首次遇到灰尘中的过敏原后,进行增殖分 化,形成效应B细胞并产生抗体 B.该症状是一种过敏反应,虽然发作迅速,反应强烈, 但一般对机体组织不会造成损伤 C.在进入该屋前,此人体内没有与该过敏原对应的抗体 D.要避免该症状再次出现,应避免再次接触同类过敏原
血液中充满了病毒,每一个免疫细胞的细胞核内有 可能被几百个病毒占据;这时非常容易受到其他疾 病的感染,一些平时根本不会对人的生命产生威胁 的普通传染病如肺炎等,一旦进入艾滋病患者的肌 体就会无法控制,此时,艾滋病患者一般在6一24个 月内死亡。
HIV侵入后HIV和T细胞浓度变化
(四)艾滋病
预防措施:
(四)艾滋病
艾滋病感染阶段: 一个健康人从感染上艾滋病毒(HIV)到死亡, 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HIV急性感染期 2)无症状期 3)症状期
1)HIV急性感染期: 艾感滋染病后感,染少阶部段分:感染者会出现类似流行性感
冒的症状,如发热、咽喉炎、皮疹、淋巴结肿大 等,在2一3个星期内,这些症状会自然消失。
将攻击另一只眼球组织。由此引起的眼疾在免疫学上称为 自身(特异性)免疫 病。
5.用未感染过病原体的健康小鼠A和B做实验,请回答:
(1)注射毒性强的S病原体后,由
于 注入S疫苗产生了抗体,所以B鼠能正常生活,由
于 体内没有抗体 ,A鼠则患S引起的传染病死亡。
(2)假如在给B注射S疫苗后,第二天就给小鼠注射S
3. (2016.江苏)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 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
【课堂设计】14-15高中生物课件浙科版必修3: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3.3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课堂设计】14-15高中生物课件浙科版必修3: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3.3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https://img.taocdn.com/s3/m/1535756a783e0912a2162a2f.png)
免疫功能减退实例——艾滋病
【自学评价】 1.艾滋病的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 写 AIDS,它是由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而引起
的。HIV是一种逆转录酶病毒。 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性接触传播、血液 传播与母婴传播。
3.艾滋病的发病机理 HIV侵染人体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过程可分为以下步骤:吸附 →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1)HIV合成,即以HIV的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催化 下,合成病毒DNA,整合到人的DNA分子上,因此可长期潜 伏。病毒DNA又可转录生成病毒RNA,还可经翻译生成病毒 蛋白质。 (2)HIV组装,即病毒RNA和病毒蛋白质组装成新的病毒。 (3)HIV主要侵染人体辅助性T淋巴细胞,造成辅助性T淋巴细 胞大量减少,导致人体免疫系统被破坏,最终使人体免疫能 力全部丧失。
1.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染时,体内的巨噬细胞将其吞噬、 消化并清除。这种免疫是( A.先天具有的 C.针对某种抗原的 ) B.后天获得的 D.通过抗体起作用的
解析:巨噬细胞的作用是将病原体吞噬、消化并清除,发挥 的是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答案:A
2.下列生理过程中,需要浆细胞参与的是( A.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的呈递 B.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的摄取和处理 C.在体液免疫中,合成并分泌抗体 D.特异性识别并清除体内的癌细胞 答案:C
第三节 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情
境
导
入
课 程 标 准
学
习
目
标
1.说出免疫功能的
异常反应。 2.说出引发艾滋 关注艾 滋病的 流行和 预防。 一个过敏体质的人体内的免疫系 统异常表现 病的病毒及对人体 免疫系统的影响。 3.讨论艾滋病的 流行和预防措施,
高中生物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3.2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导学案1(无答案)浙科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3.2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导学案1(无答案)浙科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484bdcc8856a561252d36f88.png)
3 3.2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一、目标导航二、知识网络三、导学过程一、免疫功能的失调及免疫学应用1、免疫功能的失调过敏反应发生机理示意图:讨论:(1)什么叫过敏反应?提示: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2)过敏反应有哪些特点?提示: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3)如何防治?提示:避免过敏源等等。
(4)过敏原引起产生的抗体与抗原引起产生的抗体有何区别?(1)的发明和应用。
(2)用人工标记对组织内的进行检测。
(3)也涉及免疫学的应用。
提示:疫苗,抗体,器官移植。
四、依据考点,归纳总结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比较下表中的内容,并回答相关问题(1)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递质,某病人血液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是自身免疫病。
(2)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属于过敏反应,其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3)艾滋病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由艾滋病病毒引起,其致病机理是艾滋病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人体的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免疫功能,各种病原体则乘虚而入。
所以,导致艾滋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是病原微生物的侵染或恶性肿瘤,根本原因是HIV破坏免疫系统。
2.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比较3.免疫系统的功能及引起的结果4.免疫学应用1).疫苗——免疫中相当于抗原,其作用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2).人工标记抗体——检测追踪抗原在机体中的位置。
3).免疫抑制剂——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五、布置作业1.下列不属于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过强造成的疾病是()A.接触了花粉引起皮肤荨麻疹 B.艾滋病C.过敏性鼻炎D.系统性红班狼疮2.生活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最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是()A.与艾滋病人握手B.使用了艾滋病感染者用过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餐具C.住旅店时,使用了艾滋病感染者用过而又未及时更换的被褥D.补牙时,使用了艾滋病感染者用过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3.人体健康与免疫息息相关。
高中生物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3.3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1)学案(无答案)浙科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3.3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1)学案(无答案)浙科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92423c1710661ed9ad51f38b.png)
- 1 -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第3节 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旧识回顾】
1、 细胞免疫过程主要依靠哪些细胞?
2、 体液免疫过程主要依靠哪些细胞?
【新知导学】
2、 什么叫免疫接种?
3、免疫方式包括哪两种?
4、什么叫过敏反应?
5、AIDS 的中文名称是什么?
6、HIV 的遗传物质是什么?是如何复制的?
7、艾滋病传播有哪些途径?
【反馈检测】
1、下图是两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情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二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记忆细胞
大量形 成浆细胞
B.与第二次相比,第一次注射抗原产生
的抗体效率低,保持时间较短
C.图中说明预防接种往往需注射同种抗
原2至3次,每次要隔一定时间
D.图中说明抗原接种量越大,产生的抗体越多
2、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用HLA 表示
B.主要侵犯人体T 细胞
C.常用AIDS 表示
D.先使体液免疫功能严重缺损,继而影响细胞免疫。
3.3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课件(浙科版必修3)
![3.3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课件(浙科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be22da160722192e4536f662.png)
1.自身免疫病
概念 类型
免疫失调引 起的疾病
2.过敏反应
概念 特点 原理
概念 致病机理 预防措施
过敏反应原理 产生 刺激 致敏原 机体 抗体 吸附 致 再次刺激 敏 原 释放物质,如 组织胺等
导致
某些细胞
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 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 全身过敏 反应 呼吸道过敏 反应 皮肤过 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致人死亡。
细胞
病毒分布
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
乳汁等中 传播途径
1)性接触(或吸毒传播)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 直接死因
往往是由念珠菌、肺囊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
恶性肿瘤等疾病。
预防途径: (1)管理(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预防措施:
1)洁身自爱
2)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 3)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纹眉、穿耳等 4)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 5)需要输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经过艾滋病病毒抗
体检测
6)远离毒品
至2004年,
红丝带的含义
她象征着我们对艾滋
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关 心与支持;她象征着我们 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平等的 渴望;她象征着我们要用 “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 的工作。
1、生活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人最可能因下列的哪一种 方式感染艾滋病病毒( D )
高中生物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3.2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教案1浙科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3.2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教案1浙科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2b7c826ca417866fb84a8e6e.png)
3.2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着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健康生活的主题,且安排了调查活动,这样可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前两节的抽象知识中激发和调动起来,使学生体会生物科学与现代人类的生存及发展的密切关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好本章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节内容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因此通过学习,有助于学生对这一章节内容的融会贯通,并更好地理解前面所学的知识。
二、学情分析1、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特别是艾滋病,各媒体经常报导艾滋病的疫情情况、预防措施及最新科技动态,因此学生或多或少能了解一些基本常识。
2、初中的自然科学已学过传染病的传染途径,及预防措施。
因此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容易地总结出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3、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已在高中的生物中学到内环境的稳态、营养与健康、免疫机制等方面。
三、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过敏反应的概念、类型及致敏原的概念、种类。
(2)免疫系统功能减退引起疾病的类型。
(3)艾滋病的全称、英文缩写及艾滋病病毒的名称、英文缩写。
(4)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致病原因。
(5)HIV病毒的生命周期。
2.能力方面:(1)通过组织学生问卷调查等过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运用学导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理解能力。
四、重点与难点重点:(1)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是人群中的一种常见病,但过敏反应涉及到一些微观、抽象的知识,本案采用问卷调查和小组讨论、总结的方法,客观地、科学地介绍这一过程,这样既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实践、分析、综合等能力,及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进而落实本节课的能力、情感目标。
(2)艾滋病是本节课的重点。
本案采用《生命是如此脆弱》的图片,使学生发生兴趣、激起疑惑,产生探究的欲望。
再精心设疑,指导学生正论、反辩,多向交流,教师适时适当地加以引导,促使学生形成主动、体验的、发现的学习方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高中生物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3.2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教案1浙科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3.2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教案1浙科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7753180065ce0508763213e4.png)
3.2 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着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健康生活的主题,且安排了调查活动,这样可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前两节的抽象知识中激发和调动起来,使学生体会生物科学与现代人类的生存及发展的密切关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好本章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节内容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因此通过学习,有助于学生对这一章节内容的融会贯通,并更好地理解前面所学的知识。
二、学情分析1、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特别是艾滋病,各媒体经常报导艾滋病的疫情情况、预防措施及最新科技动态,因此学生或多或少能了解一些基本常识。
2、初中的自然科学已学过传染病的传染途径,及预防措施。
因此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容易地总结出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3、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已在高中的生物中学到内环境的稳态、营养与健康、免疫机制等方面。
三、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过敏反应的概念、类型及致敏原的概念、种类。
(2)免疫系统功能减退引起疾病的类型。
(3)艾滋病的全称、英文缩写及艾滋病病毒的名称、英文缩写。
(4)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致病原因。
(5)HIV 病毒的生命周期。
2.能力方面:(1)通过组织学生问卷调查等过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合能力、以及理论分析和综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运用学导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理解能力。
四、重点与难点重点:(1)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是人群中的一种常见病,但过敏反应涉及到一些微观、抽象的知识,本案采用问卷调查和小组讨论、总结的方法,客观地、科学地介绍这一过程,这样既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实践、分析、综合等能力,及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进而落实本节课的能力、情感目标。
(2 )艾滋病是本节课的重点。
本案采用《生命是如此脆弱》的图片,使学生发生兴趣、激起疑惑,产生探究的欲望。
再精心设疑,指导学生正论、反辩,多向交流,教师适时适当地加以引导,促使学生形成主动、体验的、发现的学习方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3.2 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导学案1(无答案)浙科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3.2 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导学案1(无答案)浙科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e7e10123804d2b160a4ec043.png)
3 3.2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一、目标导航基本要求1.说出免疫功能的异常反应。
2.说出引发艾滋病的病毒及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3.讨论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措施,养成正确对待艾滋病的科学态度,做到洁身自爱。
发展要求说明1.“小资料:自身免疫病”只作为背景资料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内容。
2.“活动: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不作要求。
二、知识网络三、导学过程一、免疫功能的失调及免疫学应用1、免疫功能的失调过敏反应发生机理示意图:讨论:(1)什么叫过敏反应?提示: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2)过敏反应有哪些特点?提示: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3)如何防治?提示:避免过敏源等等。
(4)过敏原引起产生的抗体与抗原引起产生的抗体有何区别?(1)的发明和应用。
(2)用人工标记对组织内的进行检测。
(3)也涉及免疫学的应用。
提示:疫苗,抗体,器官移植。
四、依据考点,归纳总结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比较下表中的内容,并回答相关问题(1)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递质,某病人血液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是自身免疫病。
(2)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属于过敏反应,其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3)艾滋病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由艾滋病病毒引起,其致病机理是艾滋病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人体的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免疫功能,各种病原体则乘虚而入。
所以,导致艾滋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是病原微生物的侵染或恶性肿瘤,根本原因是HIV破坏免疫系统。
2.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比较3.免疫系统的功能及引起的结果4.免疫学应用1).疫苗——免疫中相当于抗原,其作用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1.过敏反应
(1)概念:一些人对某种物质产生强烈应答。
这种情况就是过敏反应或变态反应。
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是致敏原。
(2)类型:速发型和迟发型。
思考:你在花丛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可能有的人会在花丛中晕倒,这可能是一种什么现象呢?是由于此人的免疫功能过于弱小造成的吗?
提示:这可能是一种过敏反应,是对花粉过敏引起的过敏反应。
这是由于免疫功能过强造成的。
2.自身免疫病
(1)原因:自身的某结构物质与某抗原物质相似。
(2)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3.免疫缺陷病
(1)免疫系统功能不足或缺陷引起的疾病。
(2)例: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HIV引起的。
①抗原:HIV。
②存在:血液、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
③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④HIV的结构:遗传物质两条RNA,有逆转录酶。
⑤侵染特性:主要侵入T细胞导致免疫功能衰退。
思考:你知道有一种“借刀杀人”的病毒是什么吗?
提示:是艾滋病病毒HIV。
HIV摧毁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丧失一切免疫力。
这时,各种病原体的侵入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而人却无法抵抗,导致死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