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1. 引言1.1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
启发式教学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独立思考能力。
孔子启发式教学的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注重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启发式教学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文学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启发式教学能够使语文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更具启发性和感染力,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启发式教学的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和综合素质。
2. 正文2.1 孔子启发式教学的理念孔子启发式教学的理念是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的基础上的。
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而非单纯的灌输知识。
他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这种理念可以体现为让学生通过阅读、写作、讨论等方式,自己去发现语言的美感和深度,培养他们的语感和文字表达能力。
孔子启发式教学注重教师的引导和激励,而非简单地传授知识。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通过启发式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孔子启发式教学的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
2.2 启发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启发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启发思维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发掘知识的深层次含义,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启发式教学强调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知识,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
在语文教学中,启发式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启发式教学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中 如 何 有 效 实 施 启 发 式 教 学
顾 晓 惠
( 吉林市丰满区第二小学校 , 吉 林 吉林 启 发 式 教 学 是 当 前 国 内外 教 学 方 式 研 究 的 热 点 之 一 , 是 我 国古 代 教 育 思 想 的瑰 宝 。 是 现 代 教 学 方 法 的灵 魂 和特 征 . 运 用启 发式 方 法 ,能 启 迪 学 生 思 维 ,充 分 调 动 学 生 的 学 习积 极 性, 从而获取真知。 在 中国 , “ 启发” 一词 , 源 于古 代 教 育 家 孔 丘 的“ 不愤不启 , 不悱不发 ” 。朱 熹 解 释 说 : “ 愤者 , 心 求 通 而 未 得 之意 : 悱者 , 口 欲言 而 未 能 之 貌 。 ” 在欧洲 , 稍 后 于 孔 子 的古 希 腊思 想 家 苏格 拉 底 用 “ 问答法” 启 发 学 生 独 立 思 考 探求真 理。 现代 教 育 家 叶圣 陶 先 生 主 张 : “ 教师之 为教不在全 盘授与 , 而 在 相 机诱 导 。 ” 根据教育家对“ 启发” 这 一 问题 的 论 述 , 联 系 课 堂 教 学改 革 实 践 所 获得 的 经 验 和 教 训 ,我 进 一 步 体 会 到 运 用 启 发式 方 法 。 发 展 学 生 思 维应 注重 提 高 其 有 效 性 。 现我 谈 谈 采 用启 发式 教学 的一 些 做 法 。 创设情境 。 注重 设 疑 启 发 心 理 学 家认 为 :当 一 个 指 定 的 实 验 情 景 已经 得 到 完 全 的 适应 . 一 个 人 已 经全 部 了解 了这 个 事 件 时 , 它 就 不 再 是 有 兴 趣 的 。或 当一 个 完 全 新 的经 验 , 由 于它 和 一 个人 的知 识 结 构毫 无 关 联 因 而毫 无 意 义 时 。 也 同 样是 没 有 兴 趣 的 。 当感 性 输 入 和 现 有 认 识结 构 之 间 具 有 中 等程 度 不 符 合 时 , 人 的兴 趣 最 高 。即 当 已有 的 图式 ( 认知 、 结构 ) 和 新 的经 验 ( 当前 经 历 的 事物 ) 既具 有 和谐 ( 适应 ) 的, 又有不和谐 的因素时 , 这 种 不 平 衡 性 就 引起 克 服 不 和谐 性 的努 力 , 而 建 立 起 新 的平 衡 。 因此 , 此 时 的兴 趣水 平 是 最 高 的 。这 验 证 了没 有大 胆 的 幻 想 疑 问 , 便 没有 伟 大 的 发 现 的说 法 。 创 设 富 于启 发 性 的教 学 情境 , 既 能 吸引 学 生 的 注意 力 , 又 能 启 发 学 生思 维 。 调 动 学 生 的 学 习热 情 。 小 学 生 好 奇 心很 强 , 设 疑导 人 能 诱 发 他 们 的 天 赋 和 灵 性 , 从而形成探究反射 。 产 生 强 烈 的 求 知 欲 。在 教 学 《 这 条 小 鱼在 乎 》 时, 我 注意 利 用 启 发 式 教学 的特点 . 根 据 教 学 目标 , 从 学生的知识基 础 、 年 龄 实 际 出 发. 引 导学 生积 极 思 维 , 主 动 获 取 知 识 。我 认 为运 用启 发 式 教 学. 不 能忘 记 培 养 学 生 的 非 智 力 心 理 因 素 , 尤 其 是 学 习 兴趣 这 点. 这 样 的设 疑 , 开 启 了学 生 的思 路 . 激发 了浓 厚兴 趣 和 强 烈 的 求知欲 。 运 用 启 发性 探索 实 验 刨 设 问 题情 境 。 进行启发式教学 , 有许多优点 : 1 . 符 合 学 生 的 认识 规 律 ; 2 . 能 使 学 生受 到科 学 方 法 的训 练 ,并 有 利 于 培养 学 生 的观 察 能 力 和 创 造 思 维 能力 ; 3 . 学 生, 从提出问题始 , 到形成概念止 , 始 终 处 于 探 索 的情 景 中 , 以 极 高 的学 习兴 趣 获 得 知 识 , 极 大 调 动 了学 习 积 极 性 。 二、 导入问题化 。 注 重 启 发 探 索 学 源 于思 , 起于疑, 循 着 思 路设 疑 , 让 学 生带 着 问 题 , 边想 边 学, 或 让学 生 自行 发 现 问题 。 边学 边 想 , 都 能有 效 地 调 动学 生 的 学 习积极 性 , 让 学生 创 造性 地 学 习 。学生 学 习需 要 一 定 的情 境 , 真 实 的 问题 情 境是 学 习发 生 的 土壤 .良好 的师 生关 系是 学生 得 以顺 利学 习 的必然 条 件 。 要 预设 启发 情境 。 只有 知识 融 于情境 中 才能 显示 出活力 与美 感 。知识 产 生 的时候 是鲜 活 而生 动 的 . 而表 征知 识 的符 号是抽 象 而枯 燥 的 。在学 生学 习知 识 的时 候 。 教 师需 要 引导学 生透 过 抽象 的 文字符 号 . 将知 识 的 内涵生 动再 现 让知 识 回归 到 它产 生 的情 景 中 , 知识 才会 鲜 活 。 把 具 体 的 事物 与 抽 象 的 文字 符 号结 合 在一 起 . 让 学生 真正 理 解知 识 的 意义 . 这 样 的 学 习 才是 真正 有意 义 的学 习 。 值得 重视 的是捕 捉启 发 时机 。 在授课 过程中 . 随 着 学 生思 维 的开 动 , 课 堂 气 氛会 不 断 活 跃 . 老 师 要 善 于 抓住 学生 在 学习 过程 中遇 到 的疑 问进 行启 发 。 三、 突 出重 点 . 注重“ 启” 和“ 试” 相 结 合 启 发 式 必 须 注 意 突 出重 点 , 同 时必 须 抓 住 那 些 学 生 在 学 习过 程 中 经 过 努 力 仍 “ 心未 通辞未达 ” 的难 点 问 题 诱 导 点 拨 . 而 不 应 撒 网捕 鱼 , 平均使用力量 。 素 质教 育 对 启 发 式 教 学 赋 予 了更 新 的 内涵 : 坚持 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相结合 , 注 重 教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策略探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策略探析启发式教学是一种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来建构知识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启发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策略进行探析。
一、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人,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启发、案例启发等策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培养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
例如,在教学《小兵张嘎》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张嘎能打败强敌?”,引导学生回顾故事情节,分析张嘎的智勇、诡计等因素,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通过这样的问题启发,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分析力。
二、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和环境启发式教学需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和环境,以便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丰富多样的教学材料,如文学作品、儿童文学、实物、图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如图书角、阅读区、作文角等,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三、注重学生的思维方法培养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导入、情境设计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思考和运用语言。
例如,在教学《草房子》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情境:假设你是故事中的小朋友,你住在草房子里,邻居每天都会来找你玩,你可以和他们一起玩什么?这样的情境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接触到故事情节中的角色,激发他们运用语言、表达感受的能力。
四、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图片启发、绘画启发、游戏启发等。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知识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启发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下面是几个可以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例如,在学习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问学生:“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作文写作时,可以给学生一个有趣的话题,让他们在情境中进行写作。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知识,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词语搭配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例句,让他们自己找出固定搭配的规律,从而提高他们的词汇运用能力。
组织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进行课文演讲或小组讨论,让他们在合作中共同学习、分享和互助。
结合实际应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
例如,在学习古诗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启发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运用
浅谈启发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启发性教学起源于我国大教育家孔子。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反二隅反,则不复矣。
”其意是:当学生还没有搞通问题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明确思路,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未达到“愤”和“悱”的状态,教师不能越俎代庖。
只有在“心愤口悱”的情况下,教师才能启而发之,并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孔子这一论述,言简意赅,生动地描述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状态精湛地阐述了教与学的关系,精辟地揭示出学习知识与发展智力地规律,明确地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法的概念,是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教学原则.那么启发式教学法如何得到更好地运用呢?下面就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大家谈一谈.一、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看需要运用启发性教学小学生在调整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心理状态怎么样,将决定其接受语文知识的效果,在小学语文活动中教师有目的地进行启发式教学,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注意、思维、记忆,想象等会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注意注意是掌握知识必备的条件。
教师进行教学,必须运用注意的规律,组织好学生的注意,防止注意涣散,这高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生的注意不稳定,不持久,很难长时间的注意同一事物,容量为上些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凡是生动形象化事物,形式新颖的对象都比较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兴趣,并吸引他们的注意.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运用灵活多样的启发式教学,把教材讲得明白易懂,生动有趣,使小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想学,这样就能提高他们他们注意的稳定性,持久性。
2.思维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积极,敏捷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不断发展,使他们能够举一反三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生的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慢慢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到这一点,采取符合学生这一特点的教学方法,地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帮助他们主动探索、积极参与学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本文将介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并探讨其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一、情境启发法情境启发法是一种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段生动的故事、一幅精美的图片或者一个激发思考的问题,引发学生对于文本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可以通过自由讨论的方式,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从而激发出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例如,在教学《小狗的奇遇》这篇课文时,可以首先给学生展示一张描绘小狗在森林中冒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于故事情节的好奇心。
然后,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引导性问题,如“小狗为什么会在森林中迷路?”“小狗在森林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通过让学生自由讨论,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问题启发法问题启发法是一种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一些能够引发思考和讨论的问题,激发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思考,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红花》这篇课文时,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在故事中,小红花是如何帮助动物朋友们的?”“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可以思考文本中的情节和角色的行为动机,同时也能够将自己的经验和观点与文本进行比较和联系。
三、启发性讲授法启发性讲授法是一种通过讲授、示范和引导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讲授和示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文本的内涵和特点。
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实物演示和身体语言等方式,让学生对蝌蚪的生长过程和找妈妈的经历有更加直观的理解。
同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如“为什么小蝌蚪要找妈妈?”“小蝌蚪是如何找到妈妈的?”通过这些引导,学生可以主动思考和表达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种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它旨在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本文将介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定义与特点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探索。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提供充分的信息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
与传统的教师主导教学相比,启发式教学方法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启发式教学方法的特点包括:1. 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角色,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2. 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通过向学生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3.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 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度和支持。
二、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下面将从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三个方面详细介绍:1. 阅读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激发他们对文本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推测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等,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 写作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感受生活的美好,让他们通过创新的方式来书写。
同时,教师可以提供启发性的写作题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3. 口语表达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口语表达教学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启发性对话,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活动,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启发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运用
探析启发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那么如何科学的运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通过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有如下几种手段:【关键词】语文教学启发式教学一、挖掘教材中的情感进行启发情感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作者缘情而发,把自己强烈的情感演变为文字。
因此,激发情感必须披文入情,才能深切感受作者传递出来的感情,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须是作者有趣的最贴合的符号。
”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是看见徒有迹象有死板的符号,怎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教师应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如《卖炭翁》中有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分析这句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卖炭翁身上穿得很单薄,为什么还希望天气更寒冷些呢?这不矛盾吗?衣单思暖,人之常情呀!为什么呢?因为卖炭老人希望天寒能卖上好价钱,否则,不要说生活无着落,就连买件单薄的衣裳的指望也会落空的。
这样一启发,学生就能理解老人这种矛盾的心理,蕴含着多么大的痛苦和辛酸啊!这就激发了学生对卖炭老人的深切同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
二、巧借教材中的悬念进行启发在古典章回小说里,往往在情节向前推进时,中途打一个结,让它暂时挂起,给读者产生一个期待的心境,用“且听下回分解”悬念来吸引读者往下看,这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
如在《背影》一课中,作者朱自清在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见已四年有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讲到此处,教师适时启发:为什么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呢?这就给学生造成一个悬念。
跟着提问:一般作品描绘人物部位最多的是什么?学生讨论后明确:人最富于表情部位应该是面部,应着力于面部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这是文学作品惯有的手法;而《背影》这课书,为什么抓住人物的“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呢?教师引导学生在讨论中逐步领悟这里描写的“背影”是进入老境“颓唐”父亲的背影,它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一个印记。
启发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中写杨二嫂 ,这是 怎样一个 人?作者 写她有 穷 的原 因 ,如果 于勒此时 富有 ,菲利普夫 妇 为例 ,课 文 以闺土形象 的描写 ,可 采用对 比
一
背景等进 行启发 。随后引导 学生扣住 原文分 他 们 的头脑 中只有钱。⑤是那个 社会制 度造 年 闺土对 比,发 生了怎样 的变化?”少年 闺 “ 紫 色的 圆脸 ,红和 圆实 的手 ,说话滔 析, 由于 当时社 会对贫 农 的多种 压迫 、剥削 成 的,在 资本主义社 会里人 与人之 间的关 系 土 : 化 ,使失 去土地 的农 民变得 穷 困和 麻木 ,但 就是金钱 关系 。以上的 回答是 学生潜 意识 的 滔不绝 ,说的都是海边无穷 无尽 的稀奇事 ”。 灰色的脸”夹着 “ 皱纹”, “ 松 像 杨二嫂 这样一个 “ 豆腐 西施” 的变化 ,就 表现 ,我进 一步 质疑 ,要求学 生学会结 合人 中年 闺土 : “
造 性 的宗 旨和效果 而言 。按 照暗示教学法 的 文诗 《 海 燕 》时配 乐朗诵 比一般 范读效果更
创设 问题情景 首先要求 教师熟悉 教材 , 掌 握教材结 构 ,了解新 旧知 识的 内在 联系 。 智 能水平 ,遵 循从 已知到未 知 、由表 及里 、
小石潭记 》时 ,如画一幅 “ 隔 此外 ,要求教 师充分 了解学 生的 已有经 验及 基 本原则 ,教学不应 有紧张气 氛 ,学生应 该 佳 。又如在教 《 青树翠蔓 ,中 间全 是 在愉快 的 、轻松 的、心理集 中的状态下 学 篁竹 ,闻水声 ” ,周 围 “ 由简到繁 、由易到难 的循序 渐进原则 ,才能 习。这种感 受使他们 在完成学 习任务 时 ,并 以石 为底 ,鱼儿在 潭 中往来翕 忽 ,似与激者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创新思维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小学语文教
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下是一些方法供教师参考:
一、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通过用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提出一些与学生有关的、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为什么有些人很有耐心,
有些人经常会动不停地做事?通过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自己去
发掘答案,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应用性教学法:
应用性教学法是让学生从生活实际情况中学习知识,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问题,并让学生一起
进行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探究性学习法:
探究性学习法是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一些探究题目或场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或探究,让学生借助
自己的经验、观察和思考能力来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究精神。
四、启发性思维训练:
启发性思维训练是通过一些启发性思维训练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出一些有关生活或文化习俗的谜语,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等活动
寻求答案,从而达到独立思考和提高创新思维的目的。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虽有很多,但最关键的是让学生主动
参与到创新思维的过程中去,让学生从实践中不断探究和完善。
只有通过不断地培养,才
能真正产生更多的创新成果。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一、启发式教学的概念启发式教学源自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启发式理论,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发思考、提高认知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发现问题解决方法。
启发式教学注重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在学习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启发式教学也强调学习目标的明确,教学内容的生动、富有启发性,教学方法的多样、灵活和有趣。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意味着教师不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各种启发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参与和探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1. 创设情境启发式教学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引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提出问题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和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知识。
教师可以针对课文中的某个情节或人物特点,提出一个引发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探究。
3. 启发性指导启发式教学注重教师的启发性指导,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巧妙地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逐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课文后,提出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4. 合作探究合作学习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实践方式之一,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综合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意识。
5. 兴趣引导启发式教学鼓励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课外阅读、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形式,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谈谈语文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谈谈语文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能力的教学方法。
善于启发,是一种艺术,其基本特征是:在讲读前精心设计足以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在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中接受知识,得到能力,智力的培养训练。
掌握这种艺术,要尊重学生,想信学生,使学生从单纯的“听而有得”的被动局面转移到“思而有得”的主动局面中来。
启发式教学是人类教育史上的宝贵财富,是获得教学成功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进一步提倡和推行启发式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如何提高质量,很多人都在进行探索和研究,笔者今天就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之见。
一、什么是启发式教学?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指在重视启发学生的自觉积极性,使他们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正确的学习态度,能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去充分理解所学的内容,并且将所学到的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到实际中去促进其发展。
贝斯特在《教育的基地》一书中指出:“严格的智慧训练有赖于优良的教学。
”可见,有效的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智慧的真发展,也是构成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教师在课堂教学启发式教学的实效内容如何,还要看教师是否真正掌握并灵活运用了启发式教学的方法。
因为良好的方法乃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二、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启发式教学。
1.导语中创设情境设疑启发。
一位哲人说:没有大胆的幻想疑问,便没有伟大的发现,创设富于启发性的教学情境,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我注意利用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根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装的学习兴趣。
回顾〈匆匆》片断,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回顾《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回顾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我们会感觉到一种诗意的美,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到清华大学近春园里的荷花池去感受一下那片荷塘的美吧!一下子激发了学生对课文强烈的阅读兴趣,从而在愉快而热情的情绪中很快投入对本文的学习。
启发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启发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知识基础、认知结构等实际出发,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一种积极的双向互动的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充分调动教学中各种因素的积极作用,使课堂教学过程取得最优化效果。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启发性教学原理,以最少的教学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呢?一、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实际,做到胸中有沟壑要在一堂课中成功地运用启发式教学,首先要求教师课前进行充分备课。
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步骤:①研究教材——确定目标,梳理知识点的分布。
教师要对整套教材有大略或更为具体的了解,熟悉各知识点在各册中的分布。
在对整个初中阶段各学期的教学目标、任务有了整体把握之后,更重要的是对本单元、本课的教学目的要求有一个清楚的概念,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并要敢于取舍。
在教学目标要求下,哪些知识点应重点突出,哪些可以一语带过,哪些必须反复训练,哪些甚至可以根本不涉及,这都是备课时应该明确的。
②研究学生——划分层次,顾及不同程度的学生。
在教学中还应该对教学的主体——学生进行研究。
我们从备课时就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内容的传授、教学手段的采用、语言方式的运用上,都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一个成功的教案应该顾及到不同程度、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既让程度高的学生有所得,也让程度较差的学生有所收获。
总之,“备课时做到眼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就为成功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提供了基础。
二、“浅入深出”,恰当设计问题,因势利导启发问题是开启思维和发展思维的源泉,因为一些问题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而是开放式的。
“激、启、发、疏”的启发式教学模式以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传授知识仅仅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是课堂教学的轴心,至于结论,并非教师一言九鼎,一锤定音,尤其不主张教师在教学的开头就把结论不留余地地钉在学生的脑海中,使学生的思维成为定势,阻碍其思维和能力的发展。
启发式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和效果评价
启发式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和效果评价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旨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知识的教学方法。
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文探讨了启发式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和效果评价。
一、启发式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1. 提供情境启发启发式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应用是提供情境启发。
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生活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来构建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获得新的知识。
2. 引导问题解决启发式教学法还能够通过引导问题解决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促使他们主动探索和思考。
3. 提供合作学习机会合作学习是启发式教学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实现知识的共建。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讨论、研究,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启发式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效果评价1. 增强学习兴趣启发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通过提供情境启发和引导问题解决,学生能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提高学习效果启发式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促进学生深层次的学习。
通过引导问题解决和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和应用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3. 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启发式教学法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这对于他们未来的终身学习至关重要。
学生通过启发式教学法的实践,能够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为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4. 促进思维发展启发式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语文课堂的启发式教学
语文课堂的启发式教学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重要场所,而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启发式教学的定义启发式教学是一种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和发现知识的教学方式。
与传统的直接指导式教学相比,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启发式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1. 提出问题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
问题可以是概念性问题、观点引导性问题或疑难问题等。
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索,主动寻找答案,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 设计情境创造一个情境,让学生通过情境的分析和解决问题,来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例如,在学习古诗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情境,让学生感受古代的文化氛围,通过模仿古人的生活经历,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
3. 启发思维通过提供一些材料或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在学习散文时,教师可以提供一篇有关社会问题的文章,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4. 分组合作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进行集体讨论和合作。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和能力,选择不同的组合形式。
5. 分析讲评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具体的讲评。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并引导他们针对问题进行反思和解决。
三、启发式教学的优势启发式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四、启发式教学的案例应用在中学语文课堂中,启发式教学可以有很多具体实践。
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
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摘要: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法主要是将问题作为载体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和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应该注重教学内容前置,引导学生通过自学独立解决部分内容,然后在课堂中通过部分释疑的方式展开教学,从而全面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升。
关键词:以问题为导向;启发式教学;小学语文引言问题导向、启发式的继续教育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始于50年代初的海外。
当时,美国教育行业发现,学生往往是通过努力学习而不考虑学习和独立思考的形成。
为了提高教育水平,培养学生识别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969年,巴罗教授开发了一种面向主题的教学模式。
大多数发达国家目前在多学科教育中采用以主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并已进入成效评估阶段。
我国越来越多的学校学习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激励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因此,本文对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改强调了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教学中的引导者,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于未知的事物更具有探索求知的欲望。
但是,他们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不知道如何下手进行探究。
这时候,教师就需要借助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在教师问题的指引下一步步探究知识,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另一方面,促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是否科学,是否能够通过问题开启有效的教学,都直接体现着一个教师的功底和知识的储备量。
因此,问题式教学法的实施其实也是对教师的一种考验。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能力特点和认知规律,并结合教学的内容设计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意识。
启发式教学方法及实践(3篇)
第1篇摘要: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首先阐述了启发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然后从教学设计、课堂实践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探讨了启发式教学的具体实践方法,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启发式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启发式教学法逐渐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启发式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启发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以及其在教学设计、课堂实践和评价体系方面的具体实践方法。
二、启发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1. 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通过与他人互动、与环境的互动以及与自身的互动,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启发式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与建构主义理论相契合。
2. 布鲁姆认知层次理论布鲁姆认知层次理论将认知分为六个层次:知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
启发式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逐步提升其认知层次。
3. 转化学习理论转化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发生在学校,还发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实践中。
启发式教学法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三、启发式教学法的实践方法1. 教学设计(1)确定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
(2)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具有启发性的教学内容。
(3)设计教学活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探究、案例分析等,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4)创设情境:创设真实、生动、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2. 课堂实践(1)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文化名人,在中国历史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他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中庸之道”的思想,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孔子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提倡“启发式教学”,并在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启发式教学是什么启发式教学是一种针对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过程进行的教育方式,其核心理念是让学生自主地发现知识和解决问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愉悦感和自信心。
启发式教学强调学习者在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将学习者置于重点的位置,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角。
二、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孔子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启发学生的自主性思维,注重实践操作和经验积累。
他提倡“学以致用”,即学习知识的同时,要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
孔子强调学习的方法和过程,他认为学习应该以问答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自己探索答案。
孔子讲授课程的方法是以问题为切入点,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由探究,以求达到深层次的理解。
3.1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语文教学注重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启发式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读题目,思考问题,探究答案,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主解读诗句和意境,引发他们的思考,加深对文学的理解。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快、更准、更深入地理解和记忆文学作品。
3.2 提供实践环境和情境语文教学强调语言的运用,需要通过实际情境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和掌握。
启发式教学可以提供更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
例如,在学习写作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这种情境中的学习不仅可以深入学生的思想,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同时,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可以感受到汉字的奥妙和趣味。
论启发式在语文教学中应用
论启发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摘要:目前还存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主动、学生被动,师生互动不起来等,针对此种情况,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活跃课堂气氛等,下面就语文教学中怎样启发学生这个问题,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正问启发;发问启发;观察启发;情境启发;对比启发;类比启发;朗读启发;扩散启发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086-01一、正问启发这是教师常用的启发形式,即依据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它往往在教材的关键处、转折处和引申处等提出“为什么?”提问要问到“点子”上,要有一定的分量,也要难易适度,有利于师生间的共鸣,同时也要指给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严密思维、拓展想象。
如,讲《济南的冬天》时,提出:济南的冬天独具一格的风貌是什么?课文从什么角度,使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特点?为什么文中老舍先生采用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的构图取景方法,试分析作者顺着主线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最终使学生认识到:顺着济南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作者具体描述了山景和水色。
用2、3、4段文字写冬天山景:先用拟人化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温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的总体感觉,然后分写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和城外远山。
第5段文字写冬天的水色,先写水藻之绿,衬托水之清澈透明,以拓展想象,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充满赞美之情。
二、发问启发这是教师从问题相反的角度或其他角度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维,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讲《唐雎不辱使命》时,可发问:秦王难道真心用较安陵十倍之地交换安陵吗?其目的究竟何在?学生跃跃欲试,有的讲秦王“以大易小”是骗局,想不动一兵一卒吞并安陵。
有的讲秦王只不过是找借口,达到侵略的目的罢了。
语文教学策略与方法
语文教学策略与方法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而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语文教学策略与方法,以期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启发式教学法1. 情境启发法:利用真实或虚拟的情境创设,引发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在教授写景作文时,可以带领学生们到户外进行写景活动,利用感官观察和亲身体验,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深层次理解和感受。
2. 问题启发法: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例如,授课前先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然后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和辩论,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之间通过合作、讨论和互相支持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1.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责任。
通过小组内外的合作和交流,孩子们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并从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2. 互助学习: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检查、讨论和修改彼此的学习作品。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教育法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1. 情感引导:教师通过赏析和解读优秀文学作品,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态度和情感表达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考。
2. 情感表达:通过课堂上的互动讨论、写作或演讲活动等方式,鼓励学生自发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见,增强他们对自己情感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四、多元化评价法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主要注重知识的记忆和机械运用,而多元化评价则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种评价方式更能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补充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
摘要:启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先进的方法能赋予启发式以丰富的内涵。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明确: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要把学生真正置于主动者位置,变向学生奉送真理为引导学生发现真理,一旦我们这样做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将会出现全新的局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必将大大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学生思维独立思考积极思维对比手法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科学的运用启发式教学呢?我认为有如下几种方法:
一、挖掘教材中的情感进行启发
情感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作者缘情而发,把自己强烈的情感演变为文字。
因此,激发情感必须披文人情,才能深切感受作者传递出来的感情,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须是作者有趣的最贴合的符号。
”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是看见徒有迹象有死板的符号,怎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教师应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充
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如《卖炭翁》中有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分析这句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卖炭翁身上穿得很单薄,为什么还希望天气更寒冷些呢?这不矛盾吗?衣单思暖,人之常情呀!为什么呢?因为卖炭老人希望天寒能卖上好价钱,否则,不要说生活无着落,就连买件单薄的衣裳的指望也会落空的。
这样一启发,学生就能理解老人这种矛盾的心理,蕴含着多么大的痛苦和辛酸啊!这就激发了学生对卖炭老人的深切同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
二、巧借教材中的悬念进行启发
在古典章回小说里,往往在情节向前推进时,中途打一个结,让它暂时挂起,给读者产生一个期待的心境,用“且听下回分解”悬念来吸引读者往下看,这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
如在《背影》一课中,作者朱自清在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见已四年有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讲到此处,教师适时启发:为什么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呢?这就给学生造成一个悬念。
跟着提问:一般作品描绘人物部位最多的是什么?学生讨论后明确:人最富于表情部位应该是面部,应着力于面部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这是文学作品惯有的手法;而《背影》这课书,为什么抓住人物的“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呢?教师引导学生在讨论中逐步领悟这里描写的“背影”是进入老境“颓唐”父亲的背影,它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一个印记。
父亲在家境惨淡、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劳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地爬过铁
路为儿子买橘子。
这“背影”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背影”是父子依依惜别中给儿子烙下的一个深刻、不可磨灭的印象。
如果还是囿于描绘人物的神情、音容笑貌,就不能像描写“背影”那样更突出,更深刻地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
这个构思,作者独具匠心;这个悬念,激发学生细细往下看,品味字里行间,学生的求知欲在悬念中被激发出来了。
三、充分利用对比手法进行启发
教学中运用相互联系而又容易混淆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正反对
比和新旧对比,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在比较对比分析中加深理解,又在理解基础上加深记忆。
以《故乡》一课为例,课文对闰土形象的描写,可采用对比启发。
分析时教师提问: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对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红和圆实的手”,说话滔滔不绝,说的都是海边无穷无尽的稀奇事;中年闰土:“灰黄的脸”夹着“皱纹”,“松树皮的手”,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年变成一个“木偶人”了。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多子、兵荒、苛税等原因造成的。
这样一对比启发,学生对课文理解就加深了。
先进的方法能赋予启发式以丰富的内涵。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明确: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要把学生真正置于主动者位置,变向学生奉送真理为引导学生发现真理,一旦我们这样做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将会出现全新的局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必将大大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