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质检测与调控.
水质管理技巧养殖水体的调控与维护
水质管理技巧养殖水体的调控与维护水质管理技巧:养殖水体的调控与维护随着养殖业的发展,水质管理成为保障养殖水体健康的关键。
良好的水质能够提高养殖效益,降低疾病发生率。
本文将介绍水质管理的技巧,包括调控与维护。
一、水质调控1. 建立合适的水体环境保证养殖水体周围的环境干净,避免有害物质进入。
可以采用隔离带、过滤网等措施,防止沉积物和杂质进入养殖水体。
2. 控制饲料投喂量合理控制饲料投喂量,避免过度投喂导致饲料残留增加。
过多的饲料残留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容易引发水体富营养化和水华。
3. 定期监测水质指标进行水质监测,了解水体的温度、溶解氧、水位、PH值等指标。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水质,保持适宜的养殖环境。
4. 控制养殖密度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高的密度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氧气供应不足。
根据养殖品种和水质条件,制定合适的养殖密度标准。
二、水质维护1. 定期换水定期对养殖水体进行换水,保持水体新鲜。
换水可以有效清除养殖废物、饲料残留和有害物质,提高水质质量。
2. 防止有毒物质污染注意防止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进入水体,包括农药、化肥等。
使用农药和化肥时要注意使用方法和使用量,避免带入水体。
3. 积极预防水体疾病加强养殖水体的疾病预防工作,避免疾病引发水质恶化。
定期检查养殖环境,并采取科学合理的防疫措施,保持水质清洁。
4. 种植浮游植物适量种植浮游植物,如水葫芦、水藻等。
这些植物可以吸收水体中的有害物质,提高水质质量。
综上所述,水质管理是养殖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水质调控和维护,可以保持养殖水体的健康和稳定,提高养殖效益。
养殖者应根据养殖类型和水质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技巧,确保水体环境达到优良状态。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水质监测和调控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水质监测和调控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养殖、繁殖和生长,以满足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
然而,水产养殖过程中的水质问题一直是限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为了确保水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养殖水质的监测和调控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探讨了水产养殖中的养殖水质监测和调控的方法和技术。
一、养殖水质监测的重要性养殖水质监测是指对养殖水体中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以评估水体的质量。
监测水质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证水产养殖的正常运行:养殖水质的不合格会对水产生长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导致死亡。
通过监测水质,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养殖的顺利进行。
2. 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养殖水质的恶化容易滋生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从而引发水产养殖中的传染病。
定期监测水质可以及早发现异常情况,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3. 提高养殖效益:良好的水质条件有助于提高养殖动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同时改善养殖环境对养殖动物的压力,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二、养殖水质监测的方法和技术针对养殖水质监测,目前有多种方法和技术可供选择,以下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术:1. 传统监测方法:传统的水质监测方法包括采样、实验室分析等。
采样可以通过采集水样送至实验室进行各项指标的分析,从而得出水质评估结果。
这种方法准确可靠,但是需要时间和专业设备。
2. 在线监测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养殖水质的在线监测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设置传感器和仪器,可以实时监测水体中的温度、溶解氧、浊度、PH值等指标。
在线监测技术能够提供更加实时、便捷的监测结果,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水质问题。
3. 智能监测系统:智能监测系统是将传感器和网络技术相结合,通过远程监测和数据传输,实现对养殖水质的多个指标进行监测和调控。
智能监测系统具有自动化、高效性和精准度高等特点,为养殖水质的监测和调控提供了更加方便和可靠的手段。
三、养殖水质调控的方法和技术养殖水质调控是在监测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和稳定水质的过程。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水质的监测与调控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水质的监测与调控水产养殖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产业,但是水质的污染问题一直是水产养殖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
为了保证水产养殖的质量和稳定性,必须进行养殖水质的监测与调控。
本文将探讨水产养殖中养殖水质监测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见的监测指标和调控方法。
一、养殖水质监测的重要性养殖水质的监测对于水产养殖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养殖水质的监测可以帮助检测水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这些有害物质对水产动物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问题。
其次,养殖水质的监测有助于控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含量。
过高的营养物质含量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华等问题,并对养殖水产动物的生长和养殖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通过监测营养物质的含量,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调控养殖水体的营养物质平衡,保持水质的稳定性。
最后,养殖水质的监测还可以通过监测pH值、氧气含量等指标,判断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和酸碱度情况,从而保证水产动物的正常生长和代谢。
合适的pH值和氧气含量是养殖水体中生态系统健康运行的基础。
二、常见养殖水质监测指标1. 温度温度是养殖水质监测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水温对于水产动物的生长和代谢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种类的水产动物对温度的适应性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养殖对象来设置适宜的水温范围。
2. pH值pH值是判断水体酸碱度的指标。
不同的水产动物对pH值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一般来说,pH值在6.5-8.5之间对于大多数水产动物是适宜的。
过高或过低的pH值会对水体中的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水产动物的生长受限甚至死亡。
3. 溶解氧溶解氧是衡量水体中氧气含量的指标。
水产动物需要充足的氧气来进行正常的呼吸和代谢。
过低的溶解氧含量会导致水产动物窒息甚至死亡。
因此,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应该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一般来说,不低于5mg/L。
4. 水体浊度水体的浊度是由于悬浮颗粒物而引起的,可以通过测量光线的透过度来判断。
淡水养殖中的水质监测与调控
淡水养殖中的水质监测与调控随着人们对水产品需求的增加,淡水养殖业在我国发展迅速。
然而,由于水质污染等问题,淡水养殖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本文将介绍淡水养殖中的水质监测与调控措施,以帮助养殖户提高水质质量,保证养殖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一、水质监测的重要性水质是决定养殖业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养殖业中的鱼类、虾类等生物对水质要求较高,水质的不达标会直接影响到养殖生物的生长和养殖效益。
因此,水质监测是保证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实施水质监测能及时了解水质现状,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
通过持续监测各项水质指标,可以提前预防水质问题的发生,保证养殖过程的顺利进行。
而且,水质监测可以帮助养殖户及时发现潜在的水质危害因素,保证生物健康和产品安全。
二、水质监测的方法1. 水质化学指标检测水质的化学指标主要包括溶解氧、氨氮、总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总磷等。
通过定期采集水样进行化学指标检测,可以了解水中的营养物质、有机物等含量,评估水质的优劣程度。
2. 水质微生物检测水质中各种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反映了水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污染程度。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菌落计数法、PCR法等。
通过微生物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水质中的病原菌、藻类等有害生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精确调控。
3. 水质浊度检测浊度是水中悬浮物质的浓度,是水体透明度的反映。
通过浊度检测可以了解水质中的固体悬浮物质含量,评估水体清洁程度和浊度对养殖生物的影响。
三、水质调控的措施1. 饲料管理合理投喂饲料是控制水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过量的饲料投喂会导致残留饵料在水中积累,产生有机废物,从而引发水质问题。
因此,养殖户需要根据养殖动物的需求,合理控制饲料投喂。
2. 水体换水定期更换一部分水体可以有效稀释含有废物和有害物质的水,降低水质的污染程度。
根据养殖物种的需求和水质监测结果,合理安排水体的换水周期和比例。
3. 水质净化器的应用水质净化器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杂质和氮磷等营养物质,改善水质。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水质监测与调控方法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水质监测与调控方法水产养殖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对养殖水质的监测与调控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良好的水质监测与调控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养殖效益,减少环境污染,保护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本文将从监测方法及调控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为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养殖水质监测方法1.物理参数监测物理参数监测是养殖水质监测的重要环节之一。
其中,水温、溶解氧、浊度、PH值等是常用的物理参数指标。
水温直接影响水生动物的新陈代谢及生长发育,溶解氧是水生动物生存所必需的,浊度影响养殖环境中的光照透过率,PH值则与水生生物的生理代谢密切相关。
通过实时监测和定期采样分析这些物理参数,可以掌握养殖水体的基本状况,并及时采取措施保持水质的稳定。
2.化学参数监测除物理参数外,化学参数监测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化学参数的监测对于掌握水质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水体中过高的氨氮含量会直接影响水产养殖动物的健康和养殖结果,亚硝酸盐与硝酸盐则是氨氮的代谢产物,其含量的监测可以判断水质中氮循环的情况。
通过定期监测这些化学参数,可以及时调整饲料投喂量及排污量,保证养殖水体中污染物的控制。
3.生物学参数监测生物学参数监测是判断养殖水质好坏的重要参考依据,常见的生物学参数包括水生动植物数量、种类组成、群落结构、生物量等。
合理的鱼类密度和适宜的种植物组成对于保持水体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通过观察和记录这些生物学参数,能够了解养殖环境中生物的分布和数量,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调控措施,维持良好的养殖水质。
二、养殖水质调控方法1.合理饲料管理水产养殖中的饲料管理对于减少养殖废物、提高养殖效率非常重要。
合理的投喂量和投喂时间可减少过剩饲料的产生,避免废料过多导致水质恶化。
此外,应注意选择优质饲料,改善饲料的利用率,减少养殖过程中的浪费。
2.定期养殖水体清理定期清理养殖水体中的废物和淤泥对于水质的改善至关重要。
清理底泥和杂物可以有效减少水体中的悬浮物和有机负荷,降低水质污染的风险。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水质监测与调控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水质监测与调控随着人们对水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养殖渔业成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随之而来的养殖活动也对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护水质、提高养殖水产品质量,水质监测与调控在养殖渔业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水质监测的必要性在养殖渔业工作中,水质监测是判断水体是否适宜养殖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监测水体中的溶解氧、温度、氨氮、pH值等指标,可以了解水体的养殖适宜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相应调整。
良好的水质监测可以确保养殖场的健康运营,降低疾病和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风险,提高养殖产量和养殖品质。
二、水质监测指标与方法1. 溶解氧监测溶解氧是水体中重要的氧气指标之一,对水产养殖具有重要影响。
过低的溶解氧含量会导致养殖物体窒息而死亡。
采用溶解氧仪、溶解氧传感器等专业设备可以对水体中的溶解氧进行精确监测。
合理监测溶解氧含量,在必要时进行增氧处理,有助于提高养殖效果。
2. 温度监测温度是水质中的基本指标之一,对养殖物种的生长和代谢有着直接影响。
合理控制水温,可以促进产仔和饲料消化吸收,提高养殖效益。
温度监测可以借助温度传感器等设备进行,确保水质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3. 氨氮监测氨氮是水体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主要来源于养殖底泥和养殖废水。
高浓度的氨氮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藻华爆发等问题。
通过定期监测水体中的氨氮含量,可以及时发现过高的氨氮浓度,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调控。
4. pH值监测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性的指标,对养殖物种的生长和养殖环境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合理的pH值能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有助于增强养殖物种的抗病能力。
通过pH测定仪等设备进行pH值监测,可以及时调整酸碱度,维持水体稳定。
三、水质调控的方法与措施1. 水质调控剂的使用针对不同的水质问题,可以选择合适的水质调控剂。
例如,针对高氨氮,可使用硫酸铜、硝态氮等处理剂进行调控;针对高氮磷比例,可使用草鱼等底栖动物进行生物调控。
水产养殖中的水质检测与监测方法
水产养殖中的水质检测与监测方法在水产养殖业中,水质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到养殖物种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水质检测与监测是保证水产养殖健康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水产养殖中常用的水质检测与监测方法,以及其原理和适用范围。
一、水质检测方法1.物理监测方法水质的物理性质包括温度、溶解氧、电导率、pH值等。
这些因素的变化会对水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监测。
(1)温度监测温度是水产养殖过程中最基础的物理指标之一。
常用的测温工具有温度计和红外线测温仪。
温度的监测可以了解水体环境的变化,以及对养殖生物的影响。
(2)溶解氧监测溶解氧是水体中养殖动物呼吸的重要物质,直接影响其生长和存活。
常用的溶解氧检测仪器有氧电极法、光电法、电化学法等。
溶解氧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水体中的缺氧问题,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保证养殖物种的健康。
(3)电导率监测水体的电导率是指水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是反映水体导电性能的指标。
电导率的监测可以了解水质的盐度、含盐情况,对鱼类生长、病虫害的发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4)pH值监测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程度的指标,对水产养殖具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pH检测仪器有玻璃电极法、电导法等。
pH值的监测可以了解水体的酸碱度,掌握水体的稳定性和养殖环境的变化。
2.化学监测方法化学监测主要关注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有害物质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含量。
这些因素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养殖物种的健康和生长。
(1)营养物质监测水体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指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和磷酸盐等。
常用的营养物质检测方法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
营养物质的监测可以控制饲养量和投料量,避免水体中过高的养分浓度引发的污染问题。
(2)有害物质监测有害物质主要指水体中的有机物、农药残留和药物残留等。
常用的监测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
有害物质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水体中的污染问题,减少对养殖物种的危害。
(3)重金属监测重金属对水生生物有较强的毒性作用,需要定期监测水体中的重金属含量。
水产养殖中的水质监测与调控技术
水产养殖中的水质监测与调控技术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经济活动,而水质监测与调控技术对于保障水产养殖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水产养殖中的水质监测与调控技术,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建议。
一、水质监测技术1. 水质监测的目的水质监测的目的是了解水体中各种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包括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
通过监测这些指标,可以及时发现水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控。
2. 常用的水质监测方法(1)现场测试法:现场测试法是指在养殖场进行现场监测,一般使用便携式水质测试仪器,如多合一水质测试仪、溶解氧仪等。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迅速,但准确性相对较低。
(2)实验室分析法:实验室分析法是指将水样带回实验室进行测试,可以借助更为精确的仪器设备,如气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等。
这种方法的准确性较高,但需要等待测试结果,不太适合于实时监测。
3. 水质监测技术的应用水质监测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的各个环节,比如养殖水池的水质监测、水源地的水质监测以及出水口的水质监测等。
通过定期监测水质,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确保水产养殖的持续发展。
二、水质调控技术1. 水质调控的重要性水质直接影响着水产养殖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调控技术来保持水质的良好状态。
水质调控可以通过改善水源、合理投喂、增氧通风等方式进行。
2. 水质调控的方法与措施(1)改善水源:选择清洁的水源对于保持水质非常重要。
可以采用筛网、过滤器等装置来除去水中的杂质和悬浮物,保持水质的清洁。
(2)合理投喂:合理投喂是维持水质平衡的关键。
过度投喂会导致水体中氨氮等有害物质的积累,而投喂不足则会影响养殖生物的生长发育。
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水产养殖物种和生长阶段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方案。
(3)增氧通风:水中的溶解氧对于水产养殖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增设氧气喷头、曝气装置等方式增加氧气的溶解度,保持水中氧气含量的稳定。
3. 水质调控技术的案例(1)利用生态过滤技术:生态过滤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方法,可以净化养殖池水体并维持水质的稳定。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环境改善与调控技术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环境改善与调控技术水产养殖是指人类利用水域资源,通过人工方式养殖各种水生生物的活动。
在水产养殖中,养殖环境的改善与调控技术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提高养殖效益,保护水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水产养殖中的养殖环境改善与调控技术。
一、水质监测与调控技术水质是水产养殖中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对水生生物生长和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水质监测与调控技术可以帮助养殖者了解水质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控。
1. 水质监测:通过使用水质监测设备,如PH值测定仪、溶氧仪等,可以实时监测水质参数,包括水温、PH值、溶氧量、氨氮含量等。
2. 水质调控:根据水质监测结果,可以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如增氧、通水、提升水质等,以保持水质稳定和适宜的生长环境。
二、底质改善与管理技术底质是水产养殖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有着重要影响。
底质改善与管理技术可以提高底质质量,创造良好的底质环境。
1. 清除底泥:定期清除养殖池塘或养殖网箱中的底泥,防止底泥堆积,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和水体富营养化。
2. 底质添加:适量添加有机物质或矿物质,改善底质结构和养分含量,提供养分供给和底栖生物的栖息地。
三、温度与光照调控技术温度和光照是水生生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环境因素,合理的温度与光照调控技术可以促进水产养殖的生长效益。
1. 温度调控:根据不同水生生物的生态特性和生长需求,调整养殖水体的温度,创建适宜的生长环境。
2. 光照调控:通过控制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模拟不同季节的自然光照条件,促进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四、饲料管理技术饲料是水产养殖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合理的饲料管理技术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养殖废物的排放。
1. 饲料成分调配:根据不同水生生物的营养需求和生长阶段,科学合理地配置饲料成分,达到最佳的生长和发育效果。
2. 饲料投喂控制:合理控制饲料投喂量和投喂频次,避免过度喂养和饲料的浪费,减少养殖废物的排放。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水质监测与调控技术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水质监测与调控技术水产养殖是近年来日益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
然而,由于水质环境的变动和养殖活动的增加,水产养殖所面临的水质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保证水产养殖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养殖水质监测与调控技术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水产养殖中的养殖水质监测与调控技术,并探讨其应用前景。
一、养殖水质监测技术在水产养殖中,水质监测是对养殖环境进行全面评估的重要手段。
养殖水质监测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质参数监测水质参数监测是养殖水质监测的基础。
常用的水质参数包括溶解氧、温度、pH值、浊度、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水质环境中的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控。
2. 生物监测与水质参数监测相比,生物监测更能反映养殖系统中的生物生态状况。
生物监测可以通过观察养殖水域中的生物群落结构、鱼类行为、生长状况等指标来评估养殖环境的质量。
一些常用的生物监测方法包括鱼类捕捞和抽样、摄影记录等。
3. 远程监测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远程监测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逐渐增多。
远程监测技术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测设备和网络连接来实时监测养殖环境中的水质参数。
该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监测水产养殖的水质状况,还可以提供实时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为养殖户提供决策支持。
二、养殖水质调控技术养殖水质调控技术是通过调整养殖环境中的一些因素来改善水质状况,以提高养殖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
主要的养殖水质调控技术包括:1. 微生物处理技术微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和降解作用来改善养殖水质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微生物处理技术包括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等。
该技术通过调整微生物的组成和作用,降低有机物浓度和有害物质的含量,改善养殖水域的水质状况。
2. 人工湿地技术人工湿地技术是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和去除污染物的一种方法。
在养殖水质调控中,人工湿地可以作为一种生态滤池,有效去除养殖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改善水质。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水质监测与调控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水质监测与调控水产养殖业是指通过人工方法,将各种水生动物在人工饲养环境中进行繁殖、生长、养殖的一种经济活动。
而养殖水质作为水产养殖中最为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对于水生动物的健康生长和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因此,进行养殖水质监测与调控是水产养殖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养殖水质监测的意义1. 保障水生动物健康生长:养殖水质监测可以及时监测水中溶解氧、温度、PH值等指标,有效预防和控制养殖水体的污染,从而保证水生动物的养殖环境达到最佳状态,促进其健康生长。
2. 提高养殖效益:通过养殖水质监测,及时调整水质参数和操作措施,可以减少水生动物的疾病发生率,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3. 保护水体生态环境:合理的养殖水质监测与调控,可以减少养殖废水对水体的污染,降低养殖业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压力,实现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二、养殖水质监测内容1. 水质监测指标:主要包括水质温度、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总磷等指标。
2. 监测方法:采用传感器监测、取样实验室化验等方式,对水中的指标进行定量检测和分析。
3. 监测频率:根据养殖水体的特点和养殖动物的需求,在关键时期进行定期监测,并及时调整水质参数。
三、养殖水质调控方法1. 水质调控原则:主要包括适度调控、合理投喂、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等原则。
2. 水质调控措施:(1)增氧:在养殖水体中增加溶解氧,可以提高水生动物的养殖效益。
使用增氧设备进行增氧,或通过调整通气设施,保持水中的氧气含量。
(2)净化:使用水质净化设备,如生物滤池、活性炭过滤器等,对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进行净化和去除。
(3)循环利用:通过采用循环水系统,将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有益微生物回收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4)合理投喂:根据水生动物的需求和水质参数的变化,合理投喂,并避免过度投喂,减少饲料残渣对水质的影响。
四、养殖水质监测与调控的难点与挑战1. 环境复杂性:水产养殖环境受气候、水体特性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而这些因素不易控制,增加了水质监测与调控的难度。
水产养殖水质监测与调控
水产养殖水质监测与调控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为了保证水产养殖的健康发展和产出的质量安全,水质监测与调控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水产养殖水质监测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用的水质监测方法和调控措施。
一、水产养殖水质监测的重要性水质是水产养殖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养殖水体中的生物生长、繁殖和免疫力等方面。
合理监测和评估水质的变化情况,能够及时发现水质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有助于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和质量。
二、水质监测方法1.常规物理化学指标监测常规物理化学指标监测包括水温、pH值、溶解氧、浊度等指标的测量。
这些指标是基础的水质参数,能够反映水体的基本情况,通过监测这些指标,可以初步评估水质的优劣。
2.有机物污染物监测有机物污染物是水产养殖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常用的有机物污染物监测方法包括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残留药物检测等。
这些监测方法可以帮助养殖户了解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及时采取清理和治理措施,减少有机物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3.富营养化物质监测富营养化是水产养殖中另一个常见的问题,主要包括氨氮、硝酸盐、磷酸盐等物质的积累。
这些物质的过量积累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起藻类暴发和水质恶化,通过监测这些指标,可以及时采取调控措施,降低水体中富营养化物质的浓度。
4.微生物监测微生物监测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微生物的检测,这些微生物可能会对水产养殖产生潜在的威胁。
通过对水体中微生物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预防病原微生物的传播,保证水产养殖的健康和安全。
三、水质调控措施1.水质改善针对不同的水质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例如增氧、施肥、通水等。
增氧可以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有利于水产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合理施肥能够提供养分,促进水产生物的生长;通水可以增加水体的流动性,降低污染物的积累。
2.污染物治理污染物治理是指针对有机物、富营养化物质等污染物进行清理和处理,常见的方法包括生物修复、化学氧化和物理吸附等。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水质监测与调节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水质监测与调节在水产养殖中,养殖水质的监测与调节是保证养殖健康与生产稳定的关键。
本文将从养殖水质监测的重要性、监测方法以及调节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养殖水质监测的重要性养殖水质是水产养殖中最基本的生态环境之一,直接影响着水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养殖水体中的水温、溶氧、PH值、亚硝酸盐、铵氮等参数的积累可能会对养殖生物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养殖水质的监测至关重要。
养殖水质监测旨在对水质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及时掌握水体中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保证养殖环境的稳定与安全。
定期检测养殖水质,可以帮助养殖户精确掌握养殖环境的状态,避免疾病的爆发,提高养殖效益。
二、养殖水质监测方法1. 水质参数监测水质参数监测是通过测量水体中的各项物理化学指标,以评估水体质量和养殖环境的适宜程度。
常见的水质参数包括水温、溶解氧、PH 值、盐度、氨氮、亚硝酸盐等。
在养殖过程中,可以使用专业的水质监测仪器进行实时监测,例如PH计、溶氧仪、温度计等。
根据不同养殖物种的需求,设定合理的监测频率,并及时记录监测数据,以便分析和调整养殖水质。
2. 水质样品采集与分析为了获取准确的水质监测数据,应进行规范的水样采集和分析工作。
水样采集应选择养殖水体不同深度、位置和时间进行,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采样后,应及时将水样送至实验室进行水质分析。
常见的水质分析项目包括水温、溶解氧、PH值、氨氮和亚硝酸盐等。
通过水质分析结果,可以全面了解水质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提供科学依据进行调节。
三、养殖水质调节措施1. 水质调理剂的使用在养殖水质出现异常时,可以根据监测结果使用水质调理剂进行调节。
常见的水质调理剂包括活性炭、硫酸铜、氯化钠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水质调理剂,按照使用说明和建议剂量进行投放和调节。
但要注意,过量使用水质调理剂可能对养殖生物产生不良影响,应避免滥用。
2. 改善养殖系统设计合理的养殖系统设计对水质的稳定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养鱼场的水质监测与调节方法
养鱼场的水质监测与调节方法水质是养鱼场中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对鱼类的健康和生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养鱼场需要进行水质监测,并采取相应的调节方法,以确保水体中的氧气、温度、酸碱度和污染物等指标处于良好状态,为鱼类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本文将重点介绍养鱼场的水质监测与调节方法。
一、水质监测的重要性养鱼场的水质监测是保证鱼类生长环境良好的关键。
水质监测可以帮助饲养员及时了解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温度、PH值、溶解度等指标,以及有害物质的浓度,从而及时采取调节措施,防止水质污染和鱼类生长不良等问题的发生。
二、水质监测指标及方法1. 氧气含量监测氧气是鱼类进行呼吸的重要气体,养鱼场需要监测水体中的氧气含量,确保其在适宜范围内。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溶解氧测定仪和电子溶解氧仪。
定期进行水样采集,使用仪器测定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估分级。
2. 温度监测水体温度对鱼类的生长和新陈代谢有着重要影响。
合理控制水温可以提高鱼类的饲养效果。
因此,养鱼场需要对水温进行监测。
常用的监测方法是使用温度计或电子温度计等设备,在不同深度和不同位置测定水温,并记录、分析监测结果,确保水温在适宜范围内。
3. PH值监测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度的指标,对鱼类的生长和免疫力有着较大影响。
养鱼场需要定期监测水体中的PH值,确保其稳定在适宜范围内。
通常可以使用PH测试仪或PH试纸进行监测,取样点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不同位置,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调整措施,调节水体的酸碱度。
4. 溶解度监测水体中的溶解度是指水体中溶解气体或溶解固体的含量,也是影响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饲养员需要监测水体中的溶解度,特别是溶解氧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使用溶解度测试仪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维持溶解度在适宜水平。
三、水质调节方法1. 氧气供应调节当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较低时,可通过增加氧气供应的方式进行调节。
常用的方法包括增加曝气设备,增加氧气进入水体中,或使用氧气增氧剂等。
养殖水质检测与调控技术—水体总硬度的快速检测及调控
肥皂主要成分:脂肪酸的钠盐和钾盐
Hale Waihona Puke 水体总硬度检测工具 便携式硬度检测仪
水体总碱度检测工具 总硬度试剂盒
1、对养殖动物、池塘环境的影响
a.养殖动物
① 过高或过低影响鱼类的生长和繁殖:有些鱼类对硬度
的适应范围很窄,过高或过低会引起鱼类的死亡;
② 硬度可减轻重金属对养殖动物的毒害作用:Ca2+的存
凝、聚沉。
水体总硬度调控方法
1、使用软水药剂调整,例如:添加适量的硬度降 低剂(小苏打、生石灰定期使用)。 2、使用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预过滤,彻底软化水 质硬度。 3、部份换水,加入低硬度水或以纯水混合。
在可减少养殖动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从而减弱重金属离
子的毒性;
③ 硬度可降低亚硝酸盐对养殖动物的毒害作用:亚硝酸 盐的毒性随着硬度和盐度的升高而降低;
b.池塘环境
① 作为藻类营养元素:N、P、Si被称为第一位的营养元素,而Ca2+、Mg2+是
第二位营养元素;
② 稳定pH值; ③ 增加底质的透气性,促进好气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有机物的分解矿化; ④ 夏季光合作用旺盛,Ca2+与CO32-结合析出CaCO3沉淀有利于有机物絮
水体总碱度检测方法
1. 向水样二中加硬度试剂(1)10滴摇匀。 2. 再加入硬度试剂(2)少许,直至水样显示红色。 3. 最后加入硬度试剂(3),边加边摇,滴至水色由红色变成蓝
色为止,注意计算加入硬度试剂(3)的滴数。 计算数据,总硬度=0.62*试剂(3)的滴数。
1、硬度的定义:
硬度是指水中二价及多价金属离子含量的总和,如 Ca2+、Mg2+、Fe2+、Mn2+、Fe3+、Al3+等。
养殖场水源水质的监测与防控
养殖场水源水质的监测与防控养殖业是我国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在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养殖场的水源水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良好的水源水质对动物的生长和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养殖场水源水质的污染也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养殖场水源水质的监测与防控是十分必要的。
一、养殖场水源水质监测的重要性1. 保证动物的生长和健康:动物对水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良好的水质能够保证动物充分的摄水量和饮水量,同时也可以预防一些水源传播的疾病。
2. 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养殖场水源水质的污染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导致水生态系统破坏,影响生物多样性,进而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3. 提高饲养效益和经济效益:水质良好可以提高养殖场动物的生产能力和养殖效益,同时也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治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养殖场水源水质监测的指标1. pH值:pH值是衡量水质酸碱程度的指标,对于不同的动物种类来说,pH值要求是不同的,合理的pH值可以帮助保持动物的酸碱平衡,促进消化吸收。
2. 温度:水源水质的温度也是需要关注的重要指标,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动物的生长和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3. 溶解氧:溶解氧是水质中重要的氧气来源,动物需要足够的溶解氧来呼吸。
溶解氧过低会导致动物窒息,影响生长。
4. 氨氮:氨氮是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高浓度的氨氮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对动物产生毒害作用。
5. 水体浑浊度:浑浊度是衡量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的含量,过高的浑浊度会影响水的透明度,降低水中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三、养殖场水源水质防控措施1. 加强环境监测:对周边环境进行定期监测,通过常规检测指标来评估水源水质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控制养殖密度:养殖密度过大会导致废弃物尽聚集,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因此,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
3. 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定期对水源进行水质检测,及时了解水质状况,掌握水源水质变化情况,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养殖管理措施。
养殖水质监测与调控指南
养殖水质监测与调控指南养殖业在现代农业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食物,还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水质监测和调控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养殖水质的监测方法以及调控指南,帮助养殖业持续发展。
首先,进行养殖水质监测是保证水质安全和养殖健康的基础。
水质监测可以通过多种指标来评估,如水温、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
这些指标的监测可以通过现场测试、实验室分析等方法进行。
在水质监测中,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取样方法和样品保存方式,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针对不同的养殖水质问题,我们需要有相应的调控指南。
一个常见的问题是水体富营养化,即养分过多导致的水质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合理施肥、加强养殖管理等方式来减少养分输入。
此外,通过增加水体曝气、增加植物吸收等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氮磷含量。
另外,如发现养殖过程中存在水体污染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采取物理、化学或生物手段进行净化。
养殖水质调控还需要注重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养殖过程中,充分发挥水生生物的自净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选择适宜的水生植物进行养殖水质的净化,既能提高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又能吸收部分有害物质,同时还能提供遮蔽物和栖息地,为养殖生物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此外,合理安排养殖密度、减少浪费排放和养殖废水的处理等也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方法。
此外,养殖水质监测与调控还需要借鉴现代科技手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高新技术在养殖水质领域有了广泛应用。
比如,利用远程监测和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调控养殖水质,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此外,利用生物传感技术、生物安全控制技术等,也能够提高养殖水质监测和调控的效率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养殖水质监测与调控是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正确进行水质监测,选择合适的监测指标和方法,保证养殖水质的安全和健康。
同时,通过科学的调控指南,合理管理养殖过程中的养分输入和废水处理,促进环境的保护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养殖技术实施中如何进行水质调控与监测
养殖技术实施中如何进行水质调控与监测水质是养殖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于养殖环境的稳定和养殖生物的健康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养殖技术中如何进行水质调控与监测是养殖从业人员需要掌握的必备知识。
首先,水质调控是养殖过程中最基础的工作之一。
在养殖的初期,养殖从业人员需要对水体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测试和分析,确定水质的基本状况。
常见的水质指标包括温度、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调控,保证水体中这些指标的稳定性和适宜性。
其次,特定养殖生物种类对水质的要求不同。
不同生物的适宜生存环境各不相同,对水质指标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以淡水鱼类的养殖为例,鱼类对水温要求较严苛,通常在24-30摄氏度之间为最适宜的范围。
而对于溶解氧和PH值的要求也有一定的范围值。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根据养殖对象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水质调控,保证其生长发育的顺利进行。
水质调控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
首先,饲料的合理投喂是水质调控的关键。
合理的饲料投喂可以避免过多的饲料残渣在水体中积累,减少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负荷,防止水质的恶化。
其次,合理的养殖密度也是水质调控的重要环节。
过高的养殖密度会使水体中的碳氮比例失衡,影响水质的稳定性,因此需要合理控制养殖密度,保证水体中的生态环境良好。
另外,水质监测是养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作。
为了了解水质的变化以及调控效果,养殖从业人员需要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
水质监测可以采用现场测试以及实验室测试的方式进行。
常用的水质监测仪器有PH计、溶解氧计、氨氮测试仪等。
通过监测水体中各项指标的变化,可以及时调整养殖工作中的不足和不合理之处,保证养殖环境的稳定性和养殖生物的健康。
此外,养殖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水质的维护和修复。
对于水质出现异常的情况,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常见的水质异常问题包括水体酸碱度失衡、氧气供应不足、水质富营养化等。
针对不同的水质问题,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修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圆筛藻 旋链角毛藻. 系带舟形藻
三角藻
颗粒直链藻.
水中的藻类主要是以硅藻为主,生活在此水色中的养殖对象 活力强,体色光泽,摄食消化吸收好,生长速度快,这种水 色是水产养殖的理想水色。
Page 16
优良水色
这类水色透明度在20-30厘米时肥度适中。藻相主要是绿藻 门的小球藻、绿球藻、十字藻、衣藻等,水质嫩爽。绿藻 能大量吸收氮肥减少氮的含量。一般该类水色一天内有两 个变化,表现规律是清晨淡而午后浓些。
施肥八忌
1、忌闷热天气施肥 3、忌化肥单施 5、忌固态化肥干施 7、忌一次施肥过量
2、忌浑水施肥 4、忌盲目施肥 6、忌厌食时施肥 8、忌用药同时施肥
老水
老水的特点
老水 水中溶解氮、磷、碳等营养物质和有机质耗尽或严重 过量,浮游生物处于衰老期或死亡期,颜色发黄或大量出现 微囊藻和粘球藻水华;藻类是不易消化、个体小、营养价值 低的种类。 1.生物量指标:浮游植物生物量很少或超过120毫克/升,浮 游动物生物量小于1毫克/升。 2.透明度指标:池塘小于20厘米,湖泊、水库小于30厘米。 3.营养物指标:有效氮:2毫克/升以上;有效磷0.01毫克/升 以下。 4.老水的颜色:蓝绿、铜绿、酱色、黑色、灰白、雾白。 5.老水的物种:浮游植物以祼藻门、绿球藻目、团藻目衰老 期的种类或微囊藻属、粘球藻属、隐球藻属种类为优势种; 浮游动物只有原生动物的纤毛虫。
低端致死温度(oC) 6-7 0-4 0-10 0-10 7-12 2 2-9 13
高端致死温度(oC) 23-26 22-26 31-36 35-40 36-42 32 35 35
温度管理:测量
水下温度计适用于水深40米以内的水温测量。将水温计 投入水中至待测深度,感温5分钟后迅速上提并立即读数。 从水温计离开水面至读数完毕不超过20秒,读数完毕后, 将筒内水倒净。
Page 36
调解改良水质的方法
三、施无机肥 在喂饲料或施有机肥为主的养殖水体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投饵 施肥后,有机质积累过多,有些营养元素有效成份不足,营养 不均衡,物质循环速度慢,水质老化。这些水体通常需要施速 效无机肥料(主要是磷肥)和微量元素肥料,补充缺乏的营养 物质,使水体营养达到平衡,加速物质循环,使水质转为肥、 活、嫩、爽。 四、生物方法 当水中有机物质积累过多,水质有老化趋势或已经老化,向水 中泼洒微生态制剂(光合菌、芽孢菌、硝化菌、玉垒菌、EM 复合生物制剂等)加速矿化分解有机质,消耗水中积累的过量 物质(主要是氮),加速水体物质良性循环,从而调节水质。 五、调整放养模式
经验表明: 铵盐和光合细菌有利于绿藻的生长; 硅酸盐则有利于硅藻的生长,并有抑制黄色鞭毛藻的生长。 藻类所需的氮元,以氨态氮最易被吸收进入植物体,待浓 度低至某种程度时,再吸收硝酸态氮,至于亚硝酸态氮则 较少吸收甚或不吸收。 产品的特性也会影响藻类的生长,如投放酸性的磷酸钙和 酸臭的生物制剂,PH值过低则会抑制藻类生长。
不良水色
Page 20
不良水色
主要是一些鞭毛藻类(如裸藻、隐藻等)形成。主要原因是投 饵量过大,有机物过多导致水体发黑。这种水色底质恶化, 极易发生水变而导致养殖动物缺氧和氨氮、亚硝酸盐中毒。 此类水色不适宜水产养殖,必须处理。
Page 21
不良水色
黄色水:含甲藻等鞭毛藻。 池水中浮游动物繁殖过剩,
Page 38
3.沉淀剂一些化学物质的溶液泼洒入水中后,絮凝、沉淀有 机质和毒物,从而达到在一段时间内改良水质的作用。常用 的沉淀剂有石膏和明矾等。 4.除毒剂有些物质能中和水体中产生的毒物(如硫化氢等), 从而改良水质。常用的有硫酸亚铁。 5.杀藻剂当水中出现大量的蓝藻时,用杀藻剂杀灭蓝藻,净 化水质。常用的杀藻剂有硫酸铜+硫酸亚铁、次氯酸钙、季 胺盐(双季胺盐)、高锰酸钾、二氧化氯、异噻唑啉酮等。
温度管理:测量
地点:测量应在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 远离池埂,不在流动小的浅处测量 温度计球部应插入水面以下15-45 厘米深处
时间和频度 每次测量应在一天中的同一时间进
行,为了确定可能的应激,应在极 端时段测量水温 热天:在下午测量 冷天:在早晨测量
水温的调控
小水体的水温调控方法 搭遮阳棚; 使用增温设备(低温季节使用热水锅炉、电加热棒); 使用制冷设备(高温时用制冷机):在鲍鱼和石斑鱼 育苗生产应用较多。
养殖水质检测与调控
养殖水质指标
水质:是指水和其中
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 出来的物理学、化学
PH
和生物学的综合特性。
水质指标:是判断水 氨氮 质的具体衡量标准。
温度
溶氧
水质
亚硝酸盐氮
渔业水质标准 (GB11607-89)
透明度
水色
浮游生物 硫化物
水质指标与调控方法
1、温度
不同鱼类要求不同的水温。可分为以下三类:
更高的代谢速率将会增加: 营养需求 氧的需求 废物的产生
2019/8/31
动物对温度的耐受性
生存耐受温度范围 最适生长温度
生 长 死亡
死亡
低端致死温度
2019/8/31
高端致死温度
几种水产动物的温度耐受范围
种类 三文鱼 虹鳟 鲤鱼 沟鲶 罗非鱼 海鲈 美国红鱼 斑节虾
适宜温度(oC) 12-16 10-16 23-27 26-30 28-32 22-27 22-25 28-33
温水性鱼类:适宜生活的水温为20~30℃,如:四大家鱼、真 鲷。 热水性鱼类:适宜水温为25~34℃。如:罗非鱼、淡水白鲳。 冷水性鱼类:一般认为,冷水性鱼类生存的温度范围为0~ 20℃,最适温度为12~18℃,如:虹鳟 、大马哈鱼、鳕鱼。
一般在适温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鱼类的代谢相应增 加,摄食增加,生长加快。
34Page 34
水体老化的原因
1. 溶氧不足 2. 有机物积累过多 3. 氮、磷比例不当:适当的氮磷比是5~12:1 4.代谢废物特别是氨积累太多 5.偏酸或偏碱 6.缺乏营养元素
35Page 35
调解改良水质的方法
一、加水换水 在水很肥或水质有老化趋势时,可通过加水或换水改善水质。 二、增氧 1.物理方法增氧用机械增加空气和水的接触面,加速氧溶解于 水中,通常使用各种增氧机、水泵充水、气泵向水中充气等都 是物理方法增氧。是调节改良水质最经济、最有效、最常用的 方法。 2.化学方法增氧向水中添加能释放氧的化学物质,增加水中溶 氧的方法。化学增氧能迅速增加水中溶氧,但作用时间较短, 通常在发生重浮头,紧急抢救时使用。
Page 17
优良水色
该类水色是硅藻和绿藻的共生水色,二 者俱备,水质稳定。是养殖过程中难得的 好水色。这类水色如果天气稳定可维持较 长的时间。
此类水色浓度较大,透明度低、藻类丰富、 水质较肥、多见于养殖中后期,透明度在10 厘米左右,水中的藻类以绿藻为主,水中悬 浮颗粒少;有利于减缓对虾、蟹环对环境与 气候变化的应激反应。
用药过量、水位较浅或养殖动物生病后不断的搅动 水体引起的浑浊,属于真浊。
池水澄清见底,透明度很大,这种水色出现的原因:池底 长青苔,大量消耗水体养料,使池水变瘦,水体浮游生物 繁殖不起来。
Page 24
衡量水色的标准 —— 肥、活、嫩、爽
肥:水中具有适当密度的单细胞藻类,透明度适中 (30~50 cm) 活:水色及透明度在一天中有所变化。 嫩:水色亮绿、不发暗,藻类生长旺盛不老化 爽:水色清爽、不浑浊,没有过多的悬浮有机物和溶解性 有机物,池面没有堆积不散的泡沫或漂浮物
水体中积存大量有机物经细 藻类被浮游动物吃后,浮游
菌分解,PH值下降时产生
动物过度活动造成水体缺氧
此种水色,此种不适宜养殖。 此种水极易染病,存活力下
降,不适合养殖。
Page 22
不良水色
Page 23
不良色
水体藻类较多,以硅藻、褐藻、黄丝藻、盘星藻、 绿球藻为主,有机悬浮颗粒也较多,这种水色一般 不缺氧,属于假浊。
Page 18
不良水色
Page 19
此类水色绿藻或微囊藻大量繁殖,透明度 低、水色浓浊。在池塘的下风处,水表层 有少量绿色漂浮的藻类。此类水色不稳定, 藻类易死亡,遇到连续阴雨天气,藻类死 亡后在池塘表面漂浮一层黑色或灰色浮膜。
灰绿、灰蓝或暗绿色属不良水色,水体中 有害藻类浓度大,多数藻类已死亡分解, 水面漂浮片状物质,水质浑浊,水带有粘 性,开增氧机后泛起的水花久久不散像洗 衣粉的泡沫。
化肥、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的优缺点
1、化肥 优点:无致病菌污染,培藻迅速。 缺点:①营养不均衡,肥力后劲不足②水质不稳定,容易倒藻③ 对水产动物易产生应激反应。 2、有机肥 优点:营养全面较均衡,肥力后劲足,作用时效长,肥水较稳定。 缺点:①分解慢,肥效迟,水色变化慢②容易有致病菌污染③分 解时耗氧大,易缺氧“泛塘”。
3、生物有机肥 生物有机肥是由有机肥经有益微生物充分发酵,由原先大分 子有机质,分解为小分子有机质,便于藻类吸收,由于有益 微生物的优势发酵,从而抑制了致病菌的繁殖,减少了致病 菌的污染。 优点:①营养全面较均衡。 ②培藻迅速,且肥力后劲足,作用时效长,肥水较稳定。 ③进入水体不耗氧。 ④无致病菌污染。 缺点:生产成本较高,市价相对高一些。
养殖用水的水色主要决定于水中浮游植物种群及其生物 量的多少,次要是水中悬浮物和溶解物的影响。
常见水色
黄褐色水系:包括淡黄色、淡褐色、黄褐色水体。 绿色水系:包括淡绿色、黄绿色水体。 红色水体: 黑褐色(酱色)水体; 白浊色水体: 澄清色水体:
以上水色哪些适合水产养殖?
优良水色
调解改良水质的方法
六、化学方法 1.生石灰是水产养殖上使用的最广泛、最多的一种水质调节改 良剂,主要作用是调节PH值,硬度、碱度、增加钙离子。用量为 5~15kg/亩,晴天上午9点左右使用,不宜在下午作用。 2.络合剂、螯合剂将这些物质洒入水中,与水中的一些物质发 生成络和螯合反应,形成络合物和螯合物。一方面缓冲pH值,减 少营养元素(如磷)的沉淀,另一方面降低水中毒物(如重金属 离子)浓度和毒性,达到调节改良水质的作用。常用的络合剂、 螯合剂有活性腐殖酸、粘土、膨润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