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人教版政治必修一复

合集下载

部编版高中政治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1课 第1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部编版高中政治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1课 第1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想一想] 在生产关系的特点中,起基础作用的是什么? 提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 其他方面。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社会末期,一些近亲的氏族构成部落,有的部落 联合起来组成 部落联盟 。
()
提示:错误。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地 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2.资本主义社会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 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_封__建__社__会__内部萌生出来。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①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_劳__动__力__ 的人。 ②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 大量货币 当作资本。
公共参与:列举实例,说明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不会从根本上 改变工人阶级的地位;诵读《共产党宣言》名言名句,与同学们分 享自己的感想。
第一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 演进
学习任务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
1.描述与分类:原始社会生产力状况;阶 标志;判断社会形态更替是否进步的主要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辨一辨] 私有观念的存在,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 提示:错误。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发展是私有制产生的根 本原因。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2)两大集团形成: 奴隶主阶级 和奴隶阶级。 (3)人类社会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 属工具的广泛使用、 城市 的出现、 文字 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 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 蒙昧野蛮 的状 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

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案

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案

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下)教学设计【课题】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下)【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的第一框,是整本书的开篇之作。

通过学习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增强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学情分析】高一新生对人类社会基本形态的知识有一定积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环节的设计要贴近学生实际,要结合学生已具备的知识,过程要有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情况,识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系统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一步理解社会形态更迭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通过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通过展示成果环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自我表达能力;通过对四种社会形态基本情况的分析,抽象概括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增强理论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情况的分析,使学生感受阶级社会的剥削和压迫,体会工人阶级的苦难,从而增强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坚定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学科素养】政治认同:认同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观和社会主义终究要取代资本主义这一历史趋势。

科学精神:正确认识社会的发展及推动因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遵循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法治意识: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必要性。

公共参与: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教学重点】原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情况及生产关系的特点【教学难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教学方式】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课前准备】四种社会形态的图片;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事例;教学PPT;等【教学过程设计】1.1.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

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课件教学

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课件教学

请思考:哪吒进行了怎样的 命运抗争?
1、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 2、不信命,是哪吒的命! 3、我自己的命我自己扛,不连累别人 4、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 5、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这是爹教我的 道理。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856年——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第 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 深。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主义)
第二次结合
中国革命实际
诞 生 (中国实际)
毛泽东思想
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第一课时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一、原始社会 1.地位:是_人__类__社__会__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
1861-1891
1898.6.11
1899—1900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103天) 义和团运动
1901—1911 清末新政
1912 辛亥革命
思考:近代中国人民的各种尝试和斗争是为了什么? 有没有改变自己的悲惨命运,为什么?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结论一:
1、近代中国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任务。

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易错易混点整理

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易错易混点整理

高中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易错易混点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解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生产工具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解析】劳动者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3.生产工具和牲畜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解析】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4.个体劳动盛行,贫富分化加剧,私有制确立。

(×)【解析】个体劳动盛行,私有制确立,贫富分化加剧。

5.私有制的产生以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为前提,是贫富分化的结果。

(x)【解析】私有制是阶级和国家的产生的前提,导致了贫富分化的加剧。

6.私有制会永远存在。

(×)【解析】私有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会走向灭亡。

7.私有观念的存在,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

(×)【解析】生产力发展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

8.部落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解析】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9.在氏族制度下,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男性平等的行使表决权。

( x )【解析】在氏族制度下,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

(即男女平等)10.国家是用来调和阶级矛盾的。

(×)【解析】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11.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上最早的国家。

(x)【解析】奴隶制国家是人类社会上最早的国家。

12.奴隶有一定的财产和人身自由,奴隶主占有奴隶大部分劳动成果。

(×)【解析】奴隶没有一定的财产和人身自由,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劳动成果。

(区分奴隶和农民)13.封建社会的农民依附于地主,完全没有人身自由。

(×)【解析】封建社会的农民对地主依然存在人身依附关系,但是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

高中政治部编版新教材目录(4本必修+3本选择性必修)(共计58课133框21综合探究)

高中政治部编版新教材目录(4本必修+3本选择性必修)(共计58课133框21综合探究)

高中政治新教材目录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课9框2综合探究)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3.1 伟大的改革开放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4.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4.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综合探究一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综合探究二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必修二《经济与社会》(4课8框2综合探究)第一单元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第一课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1.1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2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 充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2.2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综合探究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3.1 坚持新发展理念3.2 推动高质量发展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4.2 我国的社会保障综合探究践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进步必修三《政治与法治》(9课22框3综合探究)第一单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第二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2.2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第三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3.1 坚持党的领导3.2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综合探究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四课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4.1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4.2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5.1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5.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六课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6.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6.2 民族区域制度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综合探究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7.2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第八课法治中国建设8.1 法治国家8.2 法治政府8.3 法治社会第九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9.1 科学立法9.2 严格执法9.3 公正司法9.4 全民守法综合探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必修四《哲学与文化》(9课25框3综合探究)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1.1 追求智慧的学问1.2 哲学的基本问题1.3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2.1 世界的物质性2.2 运动的规律性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3.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3.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4.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4.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5.1 社会历史的本质5.2 社会历史的发展5.3 社会历史的主体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6.1 价值与价值观6.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6.3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综合探究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8.2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8.3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9.1 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9.2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9.3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9课20框4综合探究)第一单元各具特色的国家第一课国体与政体1.1 国家是什么1.2 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1.3 政党和利益集团综合探究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第二课国家的结构形式2.1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2.2 单一制和复合制第二单元世界多极化第三课多极化趋势3.1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3.2 国际关系第四课和平与发展4.1 时代的主题4.2 挑战与应对第五课中国的外交5.1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综合探究贡献中国智慧第三单元经济全球化第六课走进经济全球化6.1 认识经济全球化6.2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第七课经济全球化与中国7.1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7.2 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综合探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完善全球治理第四单元国际组织第八课主要的国际组织8.1 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8.2 联合国8.3 区域性国际组织第九课中国与国际组织9.1 中国与联合国9.2 中国与新兴国际组织综合探究国际视野及国际人才(10课21框3综合探究)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1.2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第二课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2.1 保障各类物权2.2 尊重知识产权第三课订约履约诚信为本3.1 订立合同学问大3.2 有约必守违约有责第四课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4.1 权利保障于法有据4.2 权利行使注意界限综合探究财产制度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第二单元家庭与婚姻第五课在和睦家庭中成长5.1 家和万事兴5.2 薪火相传有继承第六课珍惜婚姻关系6.1 法律保护下的婚姻6.2 夫妻地位平等综合探究家庭生活法律守护第三单元就业与创业第七课做个明白的劳动者7.1 立足职场有法宝7.2 心中有数上职场第八课自主创业与诚信经营8.1 自主创业公平竞争8.2 诚信经营依法纳税综合探究企业创办之旅第四单元社会争议解决第九课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9.1 认识调解与仲裁9.2 解析三大诉讼第十课诉讼实现公平正义10.1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10.2 严格遵守诉讼程序10.3 依法收集运用证据(13课28框4综合探究)第一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第一课走进思维世界1.1 思维的含义与特征1.2 思维形态及其特征第二课把握逻辑要义2.1 “逻辑”的多种含义2.2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第三课领会科学思维3.1 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3.2 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综合探究学会科学思维提升思维品质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四课准确把握概念4.1 概念的概述4.2 明确概念的方法第五课正确运用判断5.1 判断的概述5.2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5.3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第六课掌握演绎推理方法6.1 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6.2 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6.3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第七课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7.1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7.2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综合探究把握逻辑规则纠正逻辑错误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八课把握辩证分合8.1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8.2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第九课理解质量互变9.1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9.2 把握适度原则第十课推动认识发展10.1 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10.2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综合探究领悟辩证精髓处理复杂问题第四单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11.1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11.2 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第十二课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12.1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12.2 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第十三课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13.1 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13.2 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综合探究结合社会实践勇于开拓创新。

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1.1.1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1.1.1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1—1—1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学习目标】1、明确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理解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演进过程。

比较落实原始社会和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

2、提高运用社会发展基本规律解析不同社会形态的社会关系的能力。

【重点难点】1、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2、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课前预习】1、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也是阶段。

生产力水平,决定了人们采用的劳动方式,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了的关系,分配劳动产品,以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通过管理集体事务。

2、,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原始社会逐渐解体,随之出现的两大对立阶级是。

所谓阶级就是。

3、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是。

占有生产资料。

奴隶毫无,在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只给奴隶。

4、的广泛使用,的出现,的发明和应用,和的分工,促进了的发展,人类进入了时代。

【自主·合作·探究】1、原始社会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这样的社会是你所向往的么?为什么?2、面对凶险的自然环境,简陋的生产工具,能力不强的原始人是如何生存下来的?3、私有观念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么?为什么?【构建知识体系】【基础知识自测】1、“石斧凿洪荒,弓箭穿林莽”,这一饱含豪情的诗句,却也难掩些许无奈。

这种无奈是( ) A.氏族成员共同劳动 B.劳动对象范围有限C.生产工具日益先进 D.社会生产力水平低2、以下对原始社会的正确认识有()①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最低阶段②原始社会平均分配,又称为“原始共产主义社会”③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是理想的“黄金时代”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阶级社会A.①②B.②③ C.②④ D.③④3、根据现有的考古成果判定,约公元前2900年,生活在西亚两河流域的古代苏美尔人,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城邦国家。

奴隶制城邦国家的建立()①是奴隶主与奴隶阶级斗争的产物②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的重要保障③是人类步入阶级社会的根本标志④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动力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③④4、只有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出现阶级;只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产生阶级。

高中政治新课本新部编必修一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高中政治新课本新部编必修一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949年
【考点精讲】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1)中国共产党诞生:
①成立条件:
a.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 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b.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c.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 ③世界意义:新中国的诞生,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 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易取错解剖放析的斗争。
【考点精讲】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5)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成果:
①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 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考点精讲】 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3、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3)取得的成就和结论: 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工业
方面) ②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农业方面) ③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基础设施方面) ④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
易错剖析
【考点精讲】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表现: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表现:
①就领导权来说: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意义

②就革命前途来讲: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

新教材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学设计教案-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教材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学设计教案-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9年统编版新教材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学设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发展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后,人类终将经过社会主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回望社会发展历程,我们看到,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的进步,本节课将带领大家认识这一段历史,探究是什么推动了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发展,是什么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演变,以及各种社会制度生产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1.政治认同:领会人类自奴隶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人类文明一次次跨越的意义,能认识到从根本上讲,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能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演变的推动力是科技革命,会分析这种生产关系的变革并不能根本上克服其固有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2.科学精神:辩证的看待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文明,辩证的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演变,领会人类自奴隶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再到封建社会,人类文明的一次次跨越的意义,能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问题和危机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1.教学重点:原始社会没有剥削的原因;私有制的确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志;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产阶级的剥削方式;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及阶级斗争;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表现、发生的原因。

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目录(部编新人教版).doc

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目录(部编新人教版).doc

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目录(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汇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第一框公司的经营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八课财政与税收第一框国家财政第二框征税和纳税综合探究提高效率促进公平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社会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第二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第二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必修二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一框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第二框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第三框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第四框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综合探究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第一框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第二框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第一框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第二框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统合探究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第一框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二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第三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统合探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第一框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第二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第一框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第二框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第三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综合探究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必修三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一框体味文化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第二框文化塑造人生综合探究聚焦文化竞争力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第二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综合探究建立“学习型社会”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综合探究肩负“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第四单元发展先进文化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第二框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第九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一框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第二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第一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第二框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综合探究感悟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必修四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一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第二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综合探究走进哲学问辩人生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一框意识的本质第二框意识的作用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综合探究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一框社会发展的规律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第一框价值与价值判断第二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第三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综合探究坚定理想铸就辉煌。

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学习目标】1、明确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

通过观察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感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明确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符合我国发展规律的。

3、了解我国近年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立足实践,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并积极投入实践,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重点难点】1、学习重点: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历史意义;三大改造完成后的社会主要矛盾及历史任务。

2、学习难点: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三大改造完成后的社会主要矛盾及历史任务。

【课前预习】1、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__________,并逐步实现国家对______、对______________和对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____________。

3、1956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4、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5、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统编版部编版思想政治必修一伟大的改革开放

高中统编版部编版思想政治必修一伟大的改革开放

我们当然不能走封闭僵 化的老路,中国近百年的历 史和实践已经证明封闭僵化 只能使中国日益落后。
我们更不能走改旗易帜 的邪路,东欧剧变、苏联解 体都是因为在改革中偏离了 社会主义的方向。
议题:改革开放是一条漫长的路,如何步步深入?
活动:以画时间轴的方式,阐述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大事件”。 要求: 组内分享,谈谈你的发现。
这不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的记忆, 这是属于我们所有中国人共同的记忆。
议题:改革开放是一条漫长的路,如何步步深入?
活动1:以画时间轴的方式,阐述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大事件”。
改革开放的发展史就是人民的奋斗史和幸福史
要求: 组内分享,谈谈你的发现。
中国人民是改革开放的

活动2:通过课前查阅资料及采访
家中长辈,谈谈改革开放给我们的 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要求:组内交流,结合史料、数据 或实物证据,条理清晰,讲述生动。
.追梦
新阶段
倡导一 带一路 成立亚 投行
全面深化阶段
2019年 2020年
深圳建 设中国 特色社 会主义 先行示 范区
自由 贸易 试验 区扩 容至 21个
回望42年改革开放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总是在一些重要时间节点上作出关键抉择, 坚定不移地推进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这是什么日子,为什么能载入史册?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
党的十一届
思想、政治、组织路线
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三中全会的
工作重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意义
决议
重大决策
改革开放的伟大开端
实行改革开放
议题:改革开放是一条没人走过的路,为什么要走?
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后,多年来没有制定出为发 展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的政策。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 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得不到理想的改善。国家也无法摆脱 贫穷落后的状态。

部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检测题

部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检测题

部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检测题(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

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劳动工具,它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②劳动资料是劳动者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③劳动资料包括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等生产资料④劳动资料,尤其是生产工具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2.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

下列关于生产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直接决定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②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决定了生产资料归谁所有③原始社会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互助,平均分配劳动产品,这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④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主要是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3.有人把原始社会称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黄金时代”,实际上原始社会远非“尽善尽美”,原始人生活极其艰苦。

下列关于原始社会生产力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①曾出现人吃人的现象②长期处于个体劳动状态③主要标志是旧石器和新石器,后期型和锄的发明极大推动了生产力发展④末期出现了私有制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下列关于封建社会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是封建社会的两个基本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构成了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②放高利贷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③由于农民是小生产者,他们不可能建立一种比封建制更进步的生产关系,这是农民起义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④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奴隶制必然被封建制所代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重仲舒说:“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欧洲封建社会流传一句谚语:“没有无领主的领地。

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了。
二、奴隶社会
1.阶级: (1)含义: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_集__团__。
剥削者 (2)奴隶社会两大阶级:奴隶主阶级处于_______的地位,
被剥削者 奴隶阶级处于_________的地位。
2.奴隶制生产关系: (1)奴隶主占有_生__产__资__料__并完全占有奴隶。 (2)奴隶毫无_人__身__自__由__,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探究:(1)搜集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资料,课堂展示。 (2)同学探讨原始人死后要将工具留给集体的原因。
【归纳·释疑】 1.原始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社会管理: (1)生产力特点:劳动技能和知识水平低下,生产工具 简陋,长期处于旧石器时代,劳动对象范围有限,生产 力水平极端低下。
(2)生产关系特点: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 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3)社会管理: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 生活的基本单位。在氏族制度中,人们通过氏族议事 会管理集体事务。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第一课时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一、原始社会 1.地位:是_人__类__社__会__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
2.阶段: 采集天然食物
(1)旧石器时代:主要以_____________为生。
(2)新石器时代:原生始产畜者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们从食 物的采集者变为_______。
A.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B.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 C.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阶段 D.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
【思维·建模】
【解析】选A。解答本题需要准确地把握题干“用石头 和木棒打仗”的含意,石头和木棒属于生产力范畴,B、 D不属于生产力范畴,C“理想阶段”说法错误,故排除B、 C、D。

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教育课件

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教育课件
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逐渐形成两大地位不同的集团——奴隶主阶级和 奴隶阶级。这两个阶级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探究与分享
材料一:在奴隶社会,奴隶主不仅拥有土地等生产资料,而且还占有奴隶本身, 他们拥有奴隶数目的多少,成为奴隶主财富多寡的标志。他们强制奴隶从事繁重的 劳动,无偿占有奴隶的全部剩余劳动,甚至侵占一部分必要劳动。奴隶主不仅残酷 地剥削奴隶,同时还无情地盘剥和压迫自由农民和小生产者,征收苛捐杂税,放高 利贷,使他们贫困破产沦为奴隶。
✓四 封建社会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五 资本主义社会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导入新课
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约230年)
生产关系
(约1163年)
封建社 会 (约3000年) 铁能空间技术
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 会的低级阶段)
社会化大生产
奴隶社会 (约几百万年) 金属工具
生产力
原始社会
石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
【名词解析】
生产力是生产力系统的功能,组成生产力系统的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 料、劳动对象。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包括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的形 式等。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是最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
议题2 :结合材料,分析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在推动私有制确 立、进入奴隶社会中起了什么作用?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2.私有制的确立与阶级的产生
(1)最早归家庭私有的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牲畜,后来土地也变成私有财 产,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2)所谓阶级,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

2.2 单一制和复合制(课件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2.2 单一制和复合制(课件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思考:在单一制国家,中央和地方政权是如何分配的?
一、单一制
(二)单一制国家的特点 ➢ 中央享有最高权力; ➢ 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只能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
职权。
地方政府
一、单一制
(三)单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国家的类型
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国家和地方分权型单一制国家
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国家 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
材料二:下一页
二、复合制
综合探究
材料二:为了解决邦联存在的问题,1787年5月到9月各州代表在费城召开了制 宪会议,制定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依据宪法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由邦联制变成联 邦制,各州把国家权力的一部分转让给联邦中央政府,使联邦成为一个享有充分主 权的国家。联邦与州在各自的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联邦地位要高于州,从国家制 度上看,美国联邦制代替邦联制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这种制度在国家生活实践 中体现了很大的优越性,比如保持联邦是一个强大统一国家的同时,确保了州的灵 活性和创造性;但也有一定的弊端,比如美国联邦制最大的问题是效率不高,联邦 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相互扯皮,推诿各州,州政府之间各自为政,当大多数资产阶级 利益集团意见接近时,联邦制既能保护州的灵活性,又能保证中央的权威,当资产 阶级利益之间矛盾重重时,联邦制就处于低效率的运转之中。
中国 人民代表大会制
单一制 人民民主专政
各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受阶级、民族、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复合制
(二)不同的国家结构形式的影响因素
思考: (1)结合课本相关知识,分析不同国家为什么会采取不同的国家结构形式? (2)在众多国家结构形式中,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人口
二、复合制

部编政治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第一课教学设计

部编政治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第一课教学设计

部编政治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第一课第一框国家是什么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国家是什么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维护我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坚持人民民主专政2.科学精神:理解国家的本质属性和构成要素,理解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政体和国体的关系3.法治意识:树立依法维护人民民主的意识4.公共参与: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必明学习任务1.描述与分类:了解国家的起源、属性、构成要素及性质2.解释与论证:理解国家的职能、专政与民主的关系3.预测与选择: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要求4.辨析与评价:理解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学业要求1.明确国家的基本要素、性质及其决定因素。

2.理解国家的职能、民主的本质属性、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3.通过对比,阐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4.全面阐述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必明要点提炼1.一个共同特征:代议制。

2.两个职能:国家具有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

3.两类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

4.两个决定: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国体决定政体。

5.四个基本要素:国家的基本要素包括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

重点难点重点国家的本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发明难点国家具有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基础知识:第一框国家是什么一、国家的本质1.国家产生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必记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

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主权性质国家的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

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本质从国家的本质看,所有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职能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

国家还具有社会管理职能。

2.民主与专政(1)民主的实质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

(2)民主的本质属性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民主是专政的前提,专政是民主的保证。

凡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也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必修1经济生活1、商品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货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货币本身有价值,是商品,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形式是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和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形式是只能用现实上的货币,而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3、货币流通规律?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代售商品总额/货币流通速度4、我国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有重要意义;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目标。

5、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6、供求对价格的影响?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7、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8、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称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9、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0、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互为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同向的,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反向的。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生产规模。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③提高劳动生产率④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11、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

还有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人口因素和社会变化规律等。

12、贷款消费的含义?条件?贷款消费是指在购买住房、轿车等商品时,一次性付款可能会超出一些买主的支付能力,这些买主可以考虑预支未来收入进行消费。

条件:对于哪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年轻人来说,贷款消费是可行的。

13、消费结构的含义?影响因素?变化趋势?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影响因素是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变化,变化的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

14、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变化的意义?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

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15、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主要有哪些?(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16、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17、绿色消费的含义?特征?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特征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18、为什么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

这种精神可以帮助我们克服物质生活上的困难,获取新的成就。

实践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人,难以战胜困难,成就事业。

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19、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②消费具有导向作用。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20、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怎样发展?为什么:(1)原因: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②由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社会的本质要求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2)意义:①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②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③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怎么样:(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2)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3)加快科技发展,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4)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2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表现在哪些方面?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2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3、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最大的区别是能否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募股筹资。

24、如何使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公司如何取得经营的成功)(1)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公司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25、为什么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重要性:①对社会生产:是民生之本,生产出社会所需的财富②对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同时,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6、如何解决就业问题?(1)党和政府:根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党和政府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2)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①树立自主择业观②树立竞争就业观③树立职业平等观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27、投资方式有哪几种?怎样投资才是科学的?投资方式有:(1)存款储蓄:特点是灵活方便,比较安全,收益低。

(商业银行主要业务是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和结算业务。

)(2)购买股票:高风险、高收益(3)购买债券:稳健的投资(4)购买商业保险:规避风险的投资(5)直接投资等。

注意:(1)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

(2)要注意投资的多样化,不应只局限在银行储蓄上,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给我们带来了跟多的投资机会。

(3)投资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

(4)投资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做到利国利民,不违反国家法律、政策。

28、我国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种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多种29如何实现公平?(1)根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实现公平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3)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4)再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30、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怎样实现二者的统一(如何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一,两者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第二,两者又是一对矛盾。

提高效率必然牺牲一些公平或保证公平必须放弃一些效率。

如何: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31、财政收入的来源?影响因素有哪些?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32、财政的巨大作用有哪些?(1)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3)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进行。

33、税收的基本特征?个人所得税?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特点是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34、为什么要依法纳税?怎样做到?(1)原因:①税收的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国家: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致的。

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而国家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税收为物质基础。

③个人:根据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理,公民在享有国家提供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因此,在我国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要求:①个人:增强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意识,自觉依法诚信纳税,积极行使纳税人权利。

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②国家:完善税收和财政制度;加大稽查处罚力度,严惩违反税法的行为;规范税收征收管理,堵塞漏洞;加强税收宣传,教育人们要自觉依法纳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