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见固定格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常见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凝固结构。

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在高考中经常考到的固定结构。

1、“以为”、“以……为”
“以为”,可以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和现代汉语的动词“以为”、“认为”相当。

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石钟山记》)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过秦论》)
更多的场合,“以为”是“以……为……”的紧缩,常见的有如下两种情况:
(1)在“……以为……”、“以……为……”句式中,“以”是介词,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为”的状语,此时的“……以为……”、“以……为……”相当于“用……做……”或“把……当作……”。

如:
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黔之驴》)
夫以铜为鉴,可正衣冠。

(《新唐书·魏征传》)
(2)在“……以(之)为……”、“以……为……”句式中,“以”是动词,“认为”的意思;“……为……”是主谓词组,作“以”的宾语。

这种句式,相当于“认为(觉得)……怎么样”或“认为(觉得)……是……”。

如:
(满座宾客)以为妙绝。

(《口技》)
注意:“以为妙绝”,即“以(之)为妙绝”,原句省略“以”的宾语“之”。

2、“所以”
在文言文里,“所以”是两个词,其中,“所”是特殊指示代词,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工具或产生的原因。

由于介词“以”具有表原因、凭借等功能,因此,“所以”这个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
(1)“以”字当“因为”讲,“所以”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原因。

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出师表》)
(2)“以”字当“拿”、“用”或“凭借”讲,“所以”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

如: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出师表》)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3、“如……何”、“奈……何”、“若……何”
文言文中,“如(若)”、“奈”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这两个词经常连在一起用,组成凝固结构。

“如何(若何)”、“奈何”,可译为“怎”、“怎么办”、“怎么样”或“为什么”等。

如: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鸿门宴》)
如果将“如何”(或“奈何”、“若何”)二字拆开,当中夹进名词或代词,就形成表示疑问的凝固格式“如……何”、“奈……何”、“若……何”,这种格式可译作“对(拿、能)……怎么样(怎么办)”。

如: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郑伯克段于鄢》)
有时,“如何”、“若何”又变作“何如”、“何若”的形式,可以作为疑问形容词用,译为“怎么样”。

如:
曰:“今日之事何如”(《项羽本纪》)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4、“何以……为”、“奚以……为”
文言文中,“何以……为”也是表示疑问的一种格式。

其中“何以”的意思是“怎么用得着”,“为”是语气助词。

“何以……为”可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译为“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

如: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书·霍去病传》)
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5、“何……之有”
“何……之有”式表示反问,是“有何”的倒装。

“何”是动词“有”的前置宾语,“之”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何……之有”可译为“有什么……呢”或“有什么……的呢”。

如:
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有时,在“何……之有”的压缩式“何有”的前边加“于”字,或在后边加“于”字,形成“于……何有”或“何有于……”的形式,这两种形式所表示的意义基本相同,都可译为“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

如: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6、“不亦……乎”、“岂(其)……哉(乎)”、“盍……乎”
范氏富,盍已乎(2004年高考福建卷)
译:范家富贵,何不取消这门亲事呢或:范家富贵,为什么不停止婚事呢
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2004年高考江苏卷)
译:各人有各人的志向,我哪能因为利禄改变它呢
“不亦……乎”是古代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含有探问)句式。

句式中的“亦”字是副词,可译为“也”;“乎”字是疑问语气词,可译作“吗”。

可以用现代汉语“不也……吗”或“岂不也是……吗”对译。

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
7、“无(毋)乃……乎(与、欤)”
“无乃……乎”是表示一种委婉商量的疑问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测度。

句式中的“无”为副词,表示的意义相当于“非”;“乃”字,无实际意义,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

“无乃”,表示“不是”的意思,与疑问语气词“乎”相呼应,可译为“恐怕(只怕、大概)……吧”。

如: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令欲降之西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2006年高考天津卷)
译: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
注意:“无乃……乎”切忌用“不是……吗”去对译,因为在古汉语中,“无乃……乎”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而“不是……吗”则偏重于反问。

8、“得无(微、非)……乎(耶)”
“得无……乎”是一种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译为“能不……吗”或“能没有……吗”。

如: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然而,当“得无……乎”用于表示猜想性、推测性的疑问时,可译为“该不会(莫非、只怕、恐怕)(是)……吧”。

如:
成反复思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9、“孰”、“……孰与……”
“孰”字,作疑问代词指代人时,可译作“谁”,指代事物时,可译为“哪”或“哪个”。

如:
孰知道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另一种用法是,“孰”字之前如有先行词,即表示人或事物的词语,而这个先行词是表示“孰”字所代的范围的,这时,“孰”字就有从中“选择其一”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一个”或“哪一件”。

如:
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与”两词连用,就不是表示抉择,而在于表示比较,并成为固定格式。

如: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注意:“孰与”若用在名词或代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询问,译为“……比……怎么样”或“……跟(与)……比谁(哪一个)……”;用在动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反问,意在肯定后者,译为“……哪里比得上……”或“……怎比得上……”、“……怎如……”。

如: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10、“与其……孰若(岂若)……”
“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是表示在反问中有比较而抉择(肯定)其中之一的两种凝固结构,可译为“与其……不如……”或“与其……怎么赶得上……”。

如:
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童区寄传》)
有时,“与其”不出现,单用“孰若”。

如:
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童区寄传》)
11、“……有(无)……以……”
“……有(无)以……”中的“有”、“无”都是动词(谓语),“以”字用于另一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与“有”、“无”之间,表示关联,可译作“(没有)用来(拿来)”、“来”等。

如: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劝学》)
项王未有以应。

(《鸿门宴》)
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

(2004年高考湖北卷)
译:如今的朝臣当中,没有用来取代薛季昶的人。

“足以”连用,形成了固定格式,意义与“有以”、“无以”相近,相当于“能够拿来”或“足够拿来”的意思。

如: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12、“……有所(无所)……”
“……有所(无所)……”是文言中常见的格式,“所”字,经常用于动词、主谓词组的谓语动词之前,组成“所……”词组,也叫做“所”字结构,具有名词性,经常用在动词“有”或“无”之后,可译为“……有(没有)什么……”。

如: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鸿门宴》)
13、“……之谓也”、“其……之谓(也、矣、乎)”
文言文中,尤其是议论文,常出现“……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矣”、“其……之谓乎”的格式。

它往往是作者先提出一句名言或一个典故,然后来判断前文讲的道理或现实的人或事。

“……之谓也”是总结性判断的基本形式。

“之”是动词“谓”的宾语前置的标志,这种形式可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这就叫……啊”。

如: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