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等2校高三一模 语文试题 附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年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匠心聂鑫森三月江南,天总是阴着一块脸,柳树的丝丝缕缕织出翠色的珠帘,桃花也绽放出许多笑意来。

今天是双休日的星期六,华光家具厂的宿舍区静悄悄的,静得悲戚。

名声很好的家具厂,做的家具竟没有了销路。

最烦躁的要算厂长柳大林了,好好一条结实的汉子,硬是瘦了一圈。

他年纪并不大,满打满算五十三,木匠出身,中间还读过两年中专技校,称得上是家具行业中的里手。

一早起来,他在阳台上练了几节“太极操”,可思想老开岔。

厂里的事让他苦恼,家里的事也叫他焦心。

昨晚,妻子告诉他,她听人讲,独生女小絮已有了男朋友,至于那个人的年庚生月、性情长相,以及工作、身体情况,则一概不知。

背后传来了脚步声,轻轻悄悄的,然后停住了。

“爸爸,今天天会晴的。

”大林回转身,见女儿齐齐楚楚地站在面前,长发披肩,西装配牛仔裤。

“管它晴不晴,小絮,你什么时候把男朋友带来让我们看看?”“在适当的时候。

”阳光从云层里射出,金灿灿一直射到客厅里来。

大林站起来,走到窗前,从三楼往下望。

他忽然发现在大楼与大楼之间的那块空坪上,黑压压围了一大堆人,一个个指手画脚、又笑又说的。

小絮悄悄地走了过来,也把脑袋伸出窗外,说:“哦,是一个小木匠在揽生意。

”大林听了,不由得哈哈大笑,这简直是班门弄斧,揽木匠活也不看清地方,居然闯到这木匠窝里来了。

小絮说:“一个小木匠,敢到这地方来,恐怕是不同寻常。

”“那好,你陪我下去看看是个什么角色,敢到这里来逞能!”小絮说:“我要看书,我不想去。

”琼芳见大林很有兴趣,忙对小絮说:“小絮,陪你爸爸去吧,免得他老是烦恼,散散心也是好的。

”他二十五六岁的样子,个子高高挑挑,脸盘很白净,眉毛、眼睛、鼻子、嘴巴配得很匀称,白衬衣上罩一件大棒针打的毛衣,上上下下显得很精神。

他的木匠担子很特别,可以拆开,拼成一个长长的柜台,上面放着十几种家具模型。

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考试形式闭卷;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什么是龙,确乎是一个谜。

龙像马,所以马往往被呼为龙。

《月令》“驾苍龙”,《周礼·庾人》“马八尺以上为龙”,皆其例。

龙有时又像狗。

《后汉书·孔僖传》“画龙不成反类狗”,所以狗也被呼为龙。

此外还有一种有鳞的龙像鱼,一种有翼的又像鸟,一种有角的又像鹿。

至于与龙最容易相混的各种爬虫类的生物,更不必列举了。

然则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我们的答案是:它是一种图腾(Totem),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

因部落的兼并而产生的混合的图腾,古埃及是一个最显著的例。

在我们历史上,五方兽中的北方玄武本是龟蛇二兽,也是一个好例。

不同的是,这些是几个图腾单位并存着,各单位的个别形态依然未变,而龙则是许多单位经过融化作用,形成了一个新的大单位,其各小单位已经是不复个别的存在罢了。

前者可称为混合式的图腾,后者化合式的图腾。

部落既总是强的兼并弱的,大的兼并小的,所以在混合式的图腾中总有一种主要的生物或无生物,作为它的基本的中心单位,同样的在化合式的图腾中,也必然是以一种生物或无生物的形态为其主干,而以其他若干生物或无生物的形态为附加部分。

龙图腾,不拘它局部的像马也好,像狗也好,或像鱼,像鸟,像鹿都好,它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却是蛇。

这表明在当初那众图腾单位林立的时代,内中以蛇图腾为最强大,众图腾的合并与融化,便是这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

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鲁迅对于俄罗斯文学有着深刻的理解。

鲁迅与俄罗斯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有着强烈共鸣,他认为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的最可贵的特色是它所表现出的深刻的真实性和批判性,这是空前的,并称“因为真实,所以也有力”,对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的巨大历史价值给予了充分评价。

鲁迅多次惊叹俄罗斯优秀文学中所包蕴的博大的爱与深沉的人道主义,称道“以一身来担人间苦的小说家”,对于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给予的不只是怜悯,而是力图谋求其解放,为他人宁可牺牲自己,在鲁迅看来,是当得“伟大”的。

这种博大深沉的爱被鲁迅视为“异常的慈悲性”,是俄罗斯文学的突出特色,“与我们的世界更接近”。

以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为代表的俄罗斯作家,令鲁迅感佩之处还在于,他们都提出了人的生存的重大问题,致力于揭露人性的复杂与缺陷,唤起人们对社会的改造与灵魂的剖析,为此鲁迅将“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作为自己的创作原则,将“为人生”作为自己“做小说”的“主见”,在自己的作品中也以深刻地透视社会人生,揭示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为旨归。

在他看来,俄罗斯文学的深刻性在于,不只表现了底层人们“不幸”的经济贫苦,还有精神贫困,当时中国国民状况亦然。

他笔下的对不觉醒的人们的描写与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有着极为相似的情形,他表达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沉重主题,反思国民性,深感启蒙之艰难。

他指出俄罗斯文学中不仅有“叫唤、呻吟、困穷、酸辛”,而且也有“挣扎和反抗”。

对俄罗斯文学的译介和所受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鲁迅实现借助文学“转移性情,改造社会”的理想。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最新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最新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语 文 05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位置。

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 . 秧.歌/怏.怏不乐 罢黜./相形见绌. 阿.胶/阿.谀奉承 B. 造诣./自怨自艾. 懈怠./百战不殆. 饯.行/践.规踏矩 C 。

驰骋./锃.光瓦亮 搪塞./敷衍塞.责 蛮横./横.行霸道 D . 纰缪./未雨绸缪. 粮.饷/不稂.不莠 俳.句/徘.徊不前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3分)A。

每晚六时许,城市的马路上来往的车辆不绝如缕....,一些马路志愿者们站在路口,面带微笑地提醒那些准备“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人:为了您的安全,请遵守交通规则!B.中国将用十年左右的时间,突破重型运载火箭关键技术,建设中国独立自主的空间站,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让科学家们蠢蠢欲动..... C.在河南的一场矿难中,三十三名矿工尽管年龄不一,性格各异,但是他们相濡以沫....,共同度过了一个多月的井下生活.D 。

李嘉诚这位曾表态财富应该“取诸社会,还诸社会”的富翁,挥金如土....,至今已向社会捐款近13.7亿美元,这位富翁还称他的“李嘉诚基金会”是自己的“第三个儿子”。

3。

请补写出下面语段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4分)著名教授沈志云先生是两院院士,在物理学方面颇有建树。

在一次访问现场,他提到“沈氏理论”是1983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召开的第八届国际车辆系统动力学会议上发表的,如今已经过了几十年,还在被引用。

现场响起一片掌声,他却打住喝彩:“你们别鼓掌,这不是个好现象。

一篇文章过了几十年还在被引用,我认为是坏事,说明▲。

如果▲ ,我认为才值得鼓掌。

"此番言语,又引起现场掌声一片。

4。

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回答问题。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梨花白刘建超梨花白在老街唱红时,年方十六岁。

梨花白六岁开始跟着师傅学艺,拜在梅派名师门下。

在老街首次登台时,正值梨花满天,一院春色,师傅便给她起了个艺名梨花白。

梨花白登台唱的是梅派经典剧目《贵妃醉酒》。

梨花白扮相俊秀,嗓音甜润,念白、唱腔、舞蹈、水袖,一招一式,举手投足都深谙梅派风韵,把老街人听得如醉如痴。

梨花白走出戏楼已是午夜,一轮弯月苍白地挂在丽京门的檐角,青石板路泛着幽幽的冷光。

一辆车轻轻地来到她的面前,拉车的是一个和她年纪差不多的小伙子。

老街人歇息的早,天黑收店,吃饭睡觉。

半夜里是不会有啥生意的,尤其是个拉车的。

“这么晚了,还没有收工?”小伙子憨憨地笑笑:“我是在等你,天黑,路上怕不安全。

”梨花白好生感动。

说了句:“去怡心胡同。

”车子在青石板路上轻快地颠簸起来。

老街的戏园子在城外两里地。

从丽京门到戏园子,一色的青石板路。

青石板路在戏班子唱戏时才热闹一下,沿街两边卖各种小营生的摊贩忙碌着,多半是些卖小吃、水果的。

在这里可以吃到纯正的不翻汤、浆面条、绿豆丸子汤。

戏散人静,青石板路便又恢复了冷清。

车子在青石板路上微微颠簸,却很舒适。

许是太累了,梨花白在轻微的颠簸中闭上眼睛睡了。

拉车的小伙子放慢了脚步,双手攥紧车把,让车子走得更平稳些。

怡心胡同到了,小伙子不忍心叫醒梨花白,车子拐过头又跑了回去。

梨花白醒来,看见小伙子气喘吁吁,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

梨花白连忙表示歉意,小伙子乐呵呵地说:“没事,我爱听你唱戏。

只要你有戏,多晚我都等你。

我姓程,你叫我程子就中。

”程子真的每次都等着拉梨花白,并且说啥都不收钱。

梨花白说急了,程子就呵呵笑,说:“那中,啥时候你给我唱出戏就中了,我爱听《贵妃醉酒》。

2023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原卷+解析版)

2023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原卷+解析版)

南京市2023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横线上。

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城市中的荒野是工业文明桎梏下的野性遗漏....,是由金属与玻璃构建的寂寥城市的凄美回眸和慰藉。

好奇与探索的天性让人类文明在发展的道路上一往无前:从非洲草原走向亚洲丛林、欧洲冻原、美洲荒漠……于是,粗糙的矿石被打磨成光滑的玉器,黏土变作了洁白的瓷具,燧石的火星烧去了原野的荒芜,殖民地中的野花经过培育成为了贵族花园中的奇葩,自由流淌的溪流被改造为光滑的河渠,沼泽被开垦为田园和城镇……这是一条逐渐背离荒野的文明之路,城市、农田和园林在化石能源和机械力的推动下,不断取代原生的自然;自然的野性被日益驯化。

“光滑”“精致”“高雅”和“温顺”等渐渐成为当代文明的重要特征。

现代城市是当前最高层次文明的载体和象征,却已被演绎为用塑料、金属和玻璃搭建的宫殿..——光鲜亮丽,不着尘埃,野草和昆虫失去容身之所,自然和野性只存在于电子屏幕和声光电的感官刺激之中。

失去野性的人类,正如豢养在拉斯维加斯五星级酒店玻璃房中的老虎,寂寥而萎靡。

于是,野性和荒野被重新提起。

城市荒野之于人类文明和城市化,恰如困兽囚笼中的一棵绿树、一丛野草或一条溪流。

从发生学意义上讲,部分城市荒野作为原生自然的遗存斑块或廊道得以在城市中幸存,如残存的湿地(哈尔滨群力湿地公园等);此外更多的是挣脱了文明约束的次生自然,如在荒废的灰色基础设施中恣意繁衍的自然(纽约高线公园的前身等)。

城市荒野并不局限于荒野景观,还包含保留了野性的、不受人工干预的自然过程和生物——从自由流淌的径流、未被改造的土壤和栖息其中的微生物、自由繁衍的乡土植物,到从水泥地中挣扎而出的野草和排水沟石壁上顽强生长的灌丛、随季节而生长凋落的树叶、能够感知天时的鸡鸣和蛙声……从生态学意义上讲,城市荒野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依照自然规律做功,并以其自身逻辑建立起深邃的秩序,是保障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性的要素。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2023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2023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汉字天覆地载、严谨优美的造型结构,深藏着先民的美学智慧。

夸张地讲,了解中国汉字书法中有关的结构原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中国美学。

汉字结构的平中寓奇、险中求胜,汉字笔画的劲健内敛、,以及书法布局的计白当黑、虚实相生,都极大强化了汉字书写的内在张力,影响着书法的审美取向。

古人书风有千百种,学习时应,找到其中不变的精神为我所用。

书法风格是书法的艺术语言,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标准之上。

( )书法审美情感,一般分为两种。

一种是感性审美情感,另一种是理性审美情感。

通常书法临习中的“”“不求甚解”处于书法感性审美情感阶段;而书法创作中的“乐此不疲”“不知有魏晋”则处于书法理性审美情感阶段。

两种情感之间呈递进和互相深化的关系,没有感性审美情感阶段就没有理性审美情感阶段,没有理性审美情感阶段就无法创作出有高度的作品。

由初始对书法的兴趣进而步入到对书法的理性把握,是一个的过程。

如果要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则非尽毕生精力与功夫不可。

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夸张地讲,了解中国书法中有关汉字的结构原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中国美学。

B.不夸张地讲,了解中国书法中有关汉字的结构原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中国美学。

C.夸张地讲,了解中国汉字书法中有关的结构原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中国美学。

D.不夸张地讲,了解中国汉字书法中有关的结构原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中国美学。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声情并茂抽丝剥茧浮光掠影按部就班B.刚柔相济顺藤摸瓜浅尝辄止按部就班C.声情并茂顺藤摸瓜浮光掠影循序渐进D.刚柔相济抽丝剥茧浅尝辄止循序渐进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进一步加深对书法审美情感的认识,还需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标准。

南京一模高三语文试卷

南京一模高三语文试卷

南京一模高三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一)1. 文章中提到的“他”是指谁?(3分)2. 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表现“他”的性格特点?(4分)3. 文章中“他”的行为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5分)(二)4. 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6分)5.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5分)6. 文章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7分)二、文言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7.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5分)8.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5分)9. 文章中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5分)10. 根据文章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

(5分)三、诗歌鉴赏(共1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1-13题。

11. 诗歌中描绘了哪些景象?(3分)1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4分)13. 诗歌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3分)四、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4. 请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5分)15. 请修改下列病句。

(5分)16. 请根据上下文,完成句子。

(5分)17. 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中心意思。

(5分)五、写作(共20分)18. 请以“我眼中的南京”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注意事项:1. 请保持卷面整洁,字迹清晰。

2.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要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3. 请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所有题目都能完成。

4. 请仔细审题,确保答案准确无误。

5. 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卷。

202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卷(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

202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卷(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

选择题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尚书》里的尧、舜等英雄人物通常是半人半神,庄严崇高,___。

他们的语言通常是自上而下的训话,___,不容置疑,因此上古历史表现出以崇高为主的美学风格,很少幽黙,很少轻松,总给人一种___紧张的感觉。

A. 不动声色高屋建瓴肃静B. 不苟言笑高屋建瓴肃穆C. 不动声色高瞻远瞩肃穆D. 不苟言笑高瞻远瞩肃静【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义词辨析的能力。

这是一道考核近义成语辨析的题目,首先明确近义成语的区别,然后分析句意找到所给的句子中的重点词语,看哪个成语和它吻合,不动声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

形容非常镇静。

不苟言笑,不随便说笑。

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根据语境庄严崇高,所以用“不苟言笑”;高屋建瓴,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

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

比喻眼光远大。

根据语境是自上而下的讲话,所以用“高屋建瓴”较为合适;肃静,严肃而安静。

肃穆,一般是指气氛庄重,极少指人的态度。

根据语境用“肃穆”较为合适。

故答案选B。

选择题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记得数年前第一次踏上徽州这块土地,但见烟树葱茏,掩映着栉比而立的黛瓦粉墙,将州民居衬托在山光水色之中,___。

___,___。

___,___,___。

①勾勒出疏树寒村的山水胜境②犹如丹青妙手在用枯笔淡墨③强烈地吸引着我深入画境④寻幽探胜而陶然忘返⑤呈现出一派清新野逸的田园风光⑥那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牵人情思A. ③②①⑥④⑤B. ③⑥④②①⑤C. ⑤②①⑥③④D. ⑤⑥③②①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语句的衔接能力。

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有时选用关联词语,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上下文的顺序照应、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

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和谐的角度选取。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2025届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2025届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2025届高考语文一模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以食物关乎人的生死来说理,但若“_______”,饥饿的路人也会拒绝;若“_______”即便是乞丐也不会接受。

(2)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两句将诗人情感推向高潮,抑郁孤寂之情即刻转变为兴奋昂扬的爱国之情。

(3)苏轼在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时,由明月江水感悟到“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的角度看“_______”,从“不变”的角度看“_______”。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昨日,国家医保局在就关于将健康体检纳入医保范畴的建议进行回应时,目前基本医疗保险还没有能力将支付范围扩大到包括健康体检等非治疗性的、预防筛查的项目。

B.只有当科学家认定自己所从事的研究活动是一种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并情愿在任何情况下都为这一事业奋斗终生时,他才得到了创造的最大动因。

C.电影对科学技术生动准确的普及不仅可以促使观影人,尤其是年轻人树立追逐梦想、探索创新、科学求实的人生理念,还能引领这个行业走得更远。

D.该村党支部帮助产业园流转土地100亩,建立起优质水蜜桃种植基地,带动贫困户16户、19人就业,每人每年有约8000元左右的工资收入。

3、阅读下面关于农村脱贫现状的调查材料,完成后面各题。

材料一:现在看,脱贫攻坚的主要难点是深度贫困。

根据河北省的调查,深度贫困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两高、一低、一差、三重”。

“两高”即贫困人口占比高、贫困发生率高。

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总数22%以上;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在15%以上,高于全省贫困县平均水平近9个百分点;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接近35%,高于全省贫困村平均水平近24个百分点。

2021年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先秦诸子由于杜会影响巨大,历史贡献卓著,因此对中国文脉的形成有特殊贡献。

在文脉上,老子和孔子谁应领先?这个排列有点难。

孔子开创了中国语录式的散文体裁,使散文成为一种有可能承载厚重责任、端庄思维的文体。

孔子的厚重和端庄并不堵眼堵心,而是仍然保持着一个健康君子的斯文潇洒。

更重要的是,由于他的思想后来成了千年正统,因此他的文风也就成了永久的楷模。

他的文风给予中国历史的,是一种朴实的正气,这就直接成了中国文脉的一种基调。

中国文脉,蜿蜒曲折,支流繁多,但是那种朴实的正气却颠扑不灭。

因此,孔子于文,功劳赫赫。

本来,孔子有太多的理由在文学上站在老子面前,谁知老子另辟奇境,别创独例。

以极少之语,蕴极深之义,使每个汉字重似千钧。

在老子面前,语言已成为无可辩驳的天道。

这让中国语文,进入了一个几乎空前绝后的圣哲高台。

孟子是孔子的继承者,比孔子晚了一百八十年。

在人生格调上,他与孔子很不一样,显然有点骄傲自恃,甚至盛气凌人。

这在人际关系上好像是缺点,但在文学上就不一样了。

他的文辞,大气磅礴,浪卷潮涌,畅然无遮,情感浓烈,具有难以阻挡的感染力。

他让中国语文,摆脱了左顾右盼的过度礼让,连结成一种马奔车驰的畅朗通道。

文脉到他,气血健旺,精神抖擞,注入了一种“大丈夫”的生命格调。

但是,与他同一时期,一个几乎与他同年的庄子出现了。

庄子从社会底层审察万物,把什么都看穿了,既看穿了礼法制度,也看穿了试图改革的宏谋远虑,因此对孟子这样的浩荡语气也投之以怀疑。

岂止对孟子,他对人生都很怀疑。

真假的区分在何处?生死的界线在哪里?他陷入了困惑,又继之以嘲讽。

这就使他从礼义辩论中撤退,回到对生存意义的探寻,成了一个由思想家到文学家的大步跃升。

他的人生调子,远远低于孟子,甚至也低于孔子、墨子、荀子或其他别的“子”。

南师附中高三语文模拟试卷(一)

南师附中高三语文模拟试卷(一)

南师附中高三语文模拟试卷(一)第1卷(选择题共30分)一、(9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各不相同的一组是(A.悭.吝信笺.翩跹.起舞两情缱.绻B.绮.丽脐.带敬祈.指导杞.人忧天C.癫痫.兵燹.娴.于辞令涎.皮赖脸D.熹.微膝.盖休戚.相关栖.身之所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以北海道生活为背景,画面上出现富良野广阔壮丽景色、美轮美奂....的紫色薰衣草花田,深深震撼了电视机前的观众。

B.主讲老师发给我们一本历代传统家具线描图,其中有几件简洁流畅、张弛有度,相比之下显得那么卓尔不群....、气质脱俗,不知觉间,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C.面料印染与后整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曾几何时....,我国纺织晶后处理非常落后,现在应该说已经有了重大的突破。

D.前两天因公出差,闲来无事,在北京买了一份当地的晚报翻阅,突然发现该报出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令人匪夷所思....的差错。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句是( )A.家长对孩子的预期要求普遍抬高,这样反而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结果适得其反。

B.年青时什么都可以拒绝,就是不可以拒绝学习;就像一棵树苗,如果在生长阶段拒绝吸收养分而错过了生长期,这棵树的未来就永远在其他树的遮蔽下。

C.法制的漏洞、体制的弊端和政策的不完善,导致贫富差距拉大到世界公认的警戒线,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影响。

D.要使今年的高考复习扎实高效,就必须对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各科任老师和考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中文信息处理,是用计算机对中文(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进行转换、传输、存贮、分析等加工的科学。

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是一门与语言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数学、控制论、信息论、声学、自动化技术等多种学科相联系的边缘吏又性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包括汉字信息处理和汉语信息处理两个部分。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23年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23年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23年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数据统计显示,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速为8.42%,而中国垃圾增速超10%。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

目前,全国已有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中,且有1/4城市已无合适场所堆放垃圾。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垃圾问题已成为近年热议的话题。

对于生活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等,如何实施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成为每个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科学生态系统的重要工作。

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发电等。

其中,继传统的卫生填埋之后,考虑到垃圾增量、土地资源紧张、循环利用等因素,不少国家开始加大焚烧发电的规划。

从20世纪70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便着手通过焚烧垃圾来发电。

据统计,目前日本、丹麦、瑞士等国家的生活垃圾焚烧率达到70%~80%。

不过,焚烧发电也并非是直接“变废为宝”。

焚烧是一种能够处理混合垃圾的典型技术,垃圾分类是焚烧的充分条件,它可以起到减少垃圾处理量、减少污染排放量、改善燃烧工况、提高发电效率等作用。

受技术和工艺制约,发电时燃烧产生的有毒废气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这也是居民担忧并导致焚烧厂建设受阻的原因。

另外,垃圾发电原理是将纸张、塑料、菜叶等生活垃圾经过分拣、干燥等工序处理后,进行高温焚烧,将焚烧中产生的热能转化为高温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发电所需助燃物量大,因此垃圾发电成本很高,投资惊人。

目前垃圾分拣存在很大难度,世界上采用垃圾焚烧的城市中约有一半城市没有做到垃圾完全分类。

江苏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11月全真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三

江苏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11月全真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三

江苏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11月全真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及答案高三绝密★启用前江苏省2023届高三全真模拟考试语文·第一模拟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华读书报:20世纪70年代您就开始诗歌创作,诗歌使您的作品具有怎样的底色?梁衡:诗歌是时代的号角。

我写诗也是受到时代的影响,1975年我在《北京文学》上发表了一首写大寨的诗歌。

我小时候受古典诗文的熏陶,被父亲逼着背《千家诗》。

大学赶上激情澎湃的时代,《回延安》《雷锋之歌》《向困难进军》《祝酒歌》等等,我都背过。

诗歌对我的创作的影响,一是陶冶情感,二是锤炼语言。

旧诗给人意境,新诗直接点燃人的激情。

中华读书报:进入新时期举办第一次“全国好新闻奖”,您的人物通讯《一个农民养猪专家的故事》(《光明日报》1980年11月14日)就得了奖。

新闻和文学,您是如何转化自如的?梁衡:首先是时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正好抓住了。

英雄人物是时代的主角,记者是时代的主笔,我写《一个农民养猪专家的故事》就赶上了这个时代的关口。

但那篇通讯只有几千字。

正好《青年文学》创刊号要出版,我以此为题材写了篇报告文学,发表后获得几个文学奖项,这是时代给予的。

中华读书报:20世纪90年代,即使您担任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创作也没有停止。

《觅渡觅渡,渡何处》《大无大有周恩来》等政治散文被誉为“红色经典”。

创作这类作品,您是否愿意谈谈是如何把握的?有何特点?梁衡:写政治散文和我的经历有关。

2020年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知识付费目前主要指知识的接收者为所阅览知识付出资金的现象。

知识付费让知识的获得者间接向知识的传播者与筛选者支付报酬,而不是让参与知识传播链条的人通过流量或广告等其它方式获得收益。

知识付费的本质,就是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其商业价值。

知识付费有利于人们高效筛选信息,付费的同时也激励优质内容的生产。

某种意义上,正是糟糕的免费内容太多、太杂乱,反而增强了人们对精品内容付费的意愿。

知识付费让知识的接收者为所获得的知识付出金钱,有利于补偿知识传播与筛选的成本,并给予知识产生——筛选——传播链条的参与者以经济报偿,利于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知识的传播过程中。

选择太多,用户自己选择的时间成本增加,愿意通过付费来代替个人搜寻选择,这使知识付费成为可能。

你没看过《欢乐颂》,但是看过几篇有关《欢乐颂》的文章,你就有了和别人聊天谈话的话语权;你没读过《必然》,但是你买了,遇到这个话题你就可以插嘴聊两句;你没看过《大鱼海棠》,但是看了别人的影评,你就敢像看过一样说这是一部好片。

用户愿意为内容买单,内容实际有效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马云、柳传志、雷军推荐了,你看了就会有成功人士的感觉,你和别人聊天就会有话题。

(摘编自“百度百科”《知识付费时代,你为你的智商交了多少钱?》等)材料二:大数据分析报告指出,超过五成的网民有过不同形式的知识付费行为。

一些人在报刊上撰文疾呼,“不管你是否接受,知识付费时代已经到来。

”实际上,知识付费时代的到来是一个伪命题。

将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视为一种新的现象,显然是经不起考量的。

人们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

《论语·述而》曾这样记载:“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如果有主动送给孔子十条干肉的,他就愿意收做学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雅俗互动是推动审美意识变迁的基本动力之一。

雅俗关系贯串于生活境界、宗教境界和审美境界之中。

在审美趣味的发展历程中,俗是审美趣味发展的源泉,由俗而雅,由雅俗互动而创新,文学艺术的雅俗包括题材的雅俗和体裁的雅俗等,并体现在趣味和艺术样式中。

成功的作品其雅俗无关优劣,更无关成败,而是互补共存,共同体现出全社会的审美趣味,并且积极互动,共同推进了审美趣味的发展。

雅俗观念在中国有着一定的变化和差异,自古就有雅俗区别。

最初曾以王室官方趣味为雅,民间趣味为俗,后来又常常以文人趣味为雅,以普通民众为俗,逐步演变为雅谓上层和精英趣味,俗谓底层和平民趣味。

雅俗审美趣味的差异,关乎地域和社会阶层,在先秦就很注意区别,例如先王之乐与郑卫之音的区别。

我们在与雅相对举讨论俗的时候,俗主要指通俗,是作为积极意义的俗,而排除作为贬义的俗。

通常所谓避俗、脱俗,乃是脱庸俗,但通俗依然是市井、世俗的体现。

俗的东西常常接近日常生活,往往是民间的,大众的,率性而为,自然纯真,纵情任达,不矫揉做作。

徐渭说:“语人要紧处,不可着一毫脂粉,越俗越家常,”俗也常常不拘成法,乃至可以惊世骇俗。

俗的内容更侧重于感性,更易于感发情意,震撼心灵。

冯梦龙《古今小说序》云:“虽日诵(孝经》《论语》,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而深也。

嘻!不通俗而能之乎?”雅常常表现为质朴与精细,表现出正统、规范、清高。

历代统治阶层以儒家正统思想为雅正,要求符合儒家的礼乐思想,两汉有所谓教化之雅正,以造就超凡即圣的人格。

在文人隐士那里,雅常常超凡脱俗,不同于世俗。

在艺术创造中,雅中体现了艺术家的自觉加工。

求雅对于特定艺术形式的规范精致,境界的提升非常重要。

盛唐诗歌的雅正,体现了兴趣、气象与法度的有机统一。

但雅多有因袭,受制于程式,对雅的理解,常常需要知识的储备,造成受众的小众化,以区别于俗。

滕固在《古代乐教闲微》说:“雅乐有不可存之理,郑卫之音,有不可废之理。

”随着明清市民阶层的兴起,雅俗关系呈现出以俗为雅,超越雅俗对立的趋势,王世贞《艺苑卮言》云:“《孔雀东南飞》质而不俚,乱而能整,叙事如画,叙情若诉,长篇之圣也。

”民歌《孔雀东南飞》“质而不俚”,故能雅。

通俗小说中也是俗中有雅的。

朱自清说:“‘雅俗共赏'虽然是以雅化的标准为主,‘共赏'者却以俗人为主。

固然,这在推方得降低一些,在俗方也得提高一些,要“俗不伤雅'才成:推方看来太俗,以至于“俗不可耐”的,是不能“共赏'的。

”他虽然有正统的崇雅立场,但是也在倡导雅俗共赏,在求雅中沟通俗。

为了强化艺术表现的效果,实现雅俗共赏的目标,艺术家常常力求化雅为俗,化雅入俗,雅俗交融。

(摘编自朱志荣《论中国古代审美意识变迁的动因》)材料二:谢冕(北京大学教授):通俗文化也有很健康、很原始、能够释放生命力的东西,但是我们今天很大程度上将它完全等同于娱乐化,并且滑向低俗,恶俗的方向。

这是因为总有些人打着“贴近大众”的旗号搞低俗甚至恶俗的东西,获得市场效益,而有了关注就有了经济效益,好像也有了群众基础,其实这是一种不良导向。

可悲的是,有些创作者甚至把传统文化,比如国学,也进行简单化、娱乐化处理,美其名曰通过普及掀起“国学热”,其实是把它当做一个新的收视增长点去经营,但不是什么文化都能作“娱乐化”处理的。

肖鹰(清华大学教授):通俗文化的主导价值取向是消费和娱乐,不过在更广泛的社会文化活动中,它还应该表达出普通大众日常生活中的情态、情绪和情趣,但是,它的基本价值内涵依旧是一种人文精神的贯彻,应当表达关爱、同情、尊重、正义。

现在,一些作品实际上放弃了对健康、宽容的坚守,在单向追求消费价值和娱乐效果的生产和传播中,无底线地追求低俗甚至畸形的趣味,把“变态”作为“常态”来表现。

谢冕:优秀文化作品有共通的东西,对通俗文化和高雅文化不能以艺术形式来分类,两者有很多可以互相学习、互相汲取的地方,重要的是,都应该关乎人文精神。

肖鹰:在健康的文化环境中,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是互相冲突存在着的,这种冲突的建设意义在于:一方面通俗文化能促进高雅文化的创新,使高雅艺术更具生活性和现实感;另一方面,高雅文化的张力也能制约、规范通俗文化,避免它把其保守、颓废、低俗、消极的一面张扬到极致。

相应的,两种文化内部的下滑也会相互造成不良影响。

我们没能建立起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良性互动的环境,是造成它们互相敌对的根源。

中国的文化在整体上还处于一种单向的以经济效益和宣传效益为目标的创造。

这就需要政府文化管理部门作出相对的调整,给高雅文化应有的发展和表达空间,制约文化的低俗发展。

(摘编自李春利(文化:“雅”与“俗”要良性互动》)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学艺术有题材和体裁上的雅俗之分,但成功的作品其雅俗无关优劣,而是互补共存的,共同体现了全社会的审美趣味。

B.雅是守正的,更侧重于理性。

在艺术家眼中,雅比俗要更有价值,求雅对于特定艺术形式的规范精致及境界的提升非常重要。

C.随着明清市民阶层的兴起,雅俗关系逐渐超越对立,走向融合,王世贞对《孔雀东南飞》的评价能体现这一趋势。

D.艺术雅俗尽管表现不同,但都是为了提高和充实广大民众的精神和心灵,艺术家要把目标瞄准国民精神的提升和完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自古就有雅俗之分,关乎地域和社会阶层,雅往往代表王室官方和上层精英的趣味,俗往往代表底层平民趣味。

B.在与雅相对举讨论俗的时候,俗主要指通俗,是一种积极意义的俗,而不是平庸的鄙俗或者矫揉造作的流俗。

C.消费和娱乐是通俗文化的主导价值取向,通俗文化和娱乐化在很大程度上有相似之处,使得当下很多人将二者混为一谈。

D.真正的经典能够雅俗共赏,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不要局限于艺术形式的区别,而应力避雅俗文化的对立,让二者良性互动。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江苏南京市江宁区好生镇初中学生自己创作漫画《论语》,并动手绘制在学校的文化墙上,颇受同学欢迎.B.广东电视台整容真人秀节目《美丽新约》精心挑选了14名女性,并将她们整容的全过程和心理变化全部展现在观众眼前。

C.易中天教授因《品三国》系列走红,虽然他招致不少非议,但是他这种“娱乐化”的讲评方式让大量的三国迷听得津津有味。

D.作为一个中华文化和文物科普的综艺节目,《国家宝藏》打破了沉闷的说教形式,用更加大众化的喜闻乐见的方式介绍文物,讲解历史。

4.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雅俗”之间的关系。

(4分)5.在当代社会,如何让雅俗文化之间良性互动,请结合材料二加以分析。

(4分)(二)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乌米[苏联]高尔基①……每当早晨醒来,我便打开房间的窗户,倾听着从山上透过果园中茂密的绿阴向我传来的心事重重的歌声。

无论我醒得多早,这歌声都已经回荡在充满着盛开的桃花和无花果的香甜气息的晨空里了。

①清风从阿伊·佩特里山巍峨的峰顶簌簌吹来,微微地拂动着我窗前浓密的树叶,树叶的簌簌声给歌声增添了许多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感。

歌曲本身并不优美,而且有些单调,整个曲调很不和谐。

在看来本应该停顿的地方,听到的却是悲伤而激动的呼号,随后这一惊心动魄的喊叫又同样出人意外地变作了柔肠百转的怨诉。

这歌是一个苍老而颤抖的嗓音唱出来的,日复一日,从早到晚,什么时候都能听到这支像山溪一般流下来的唱不尽的歌子。

①村民们对我说,这心事重重的歌声他们已经听了七个年头。

我问他们“这是谁在唱?他们告诉我,这是一个叫乌米的疯老婆子唱的。

六年前她的丈夫和两个孩子出海捕鱼,至今没有回来。

①从那时起,乌米便每天坐在自家土屋的门槛上,望着大海歌唱,等待着自己的亲人。

一次,我去看她。

我沿着蜿蜒的小道,经过几个伫立在山坡上的土屋,穿过一个个果园和葡萄园,爬上了高山。

在山石背后翠绿树丛中,我看到了乌米老太婆的那所半坍塌的土屋。

在从亚伊拉山顶滚下的巨石中间,长着几株法国梧桐、无花果树和桃树。

溪水潺潺地流着,在它流过的地方形成许多小小的瀑布,土屋顶上长着青草,墙上爬着曲曲弯弯的藤蔓,屋门正对着大海。

①乌米坐在门旁的石头上,她的身材匀称颀长,白发苍苍。

她那布满细小皱纹的脸,已被太阳晒成了棕褐色。

层层叠叠的石堆,年久失修的半塌的土屋,在炎热的蓝天衬托下的阿伊·佩特里山的灰色峰顶,以及在太阳照耀下寒光熠熠的大海,所有这一切在老人周围形成了一种肃穆静谧的气氛。

在乌米脚下的山坡上,有一些零零落落的村舍。

透过果园的绿树丛看去,它们那五颜六色的屋顶,酷似一个被打翻了的颜料箱。

从山下不时传来马具的叮当声,还有潮水拍击海岸的沙沙声。

偶尔还可以听到聚集在集市上咖啡馆附近的人们的喧嚷声。

在这儿的山顶上是一片宁静,只有淙淙的溪水,伴随着还在六年前已经开始了的乌米的幽思漫漫的歌声。

①乌米一面唱,一面用笑脸迎着我。

她的脸在微笑时皱得越发厉害了。

她的眼睛年轻而明亮,眼里燃烧着专心致志的期待之火。

她温存地打量了我一眼,重又凝视着一片荒漠似的大海。

①我走近前去,在她身旁坐下,听着她歌唱。

歌子是那样奇特:满怀信心的曲调不时为忧思所代替,其中含有焦灼不安和疲倦的调子,它时而中断,寂然无声;时而又响起来,充满了喜悦和希望……①但是不论这歌曲表现什么样的情绪,乌米老太太的脸上却只有一种表情,那是一种坚信不疑的期待,一种满怀信心的、安详而喜悦的期待。

①我问她:“你的丈夫叫什么名字?”她粲然一笑,回答说:“阿布德拉伊姆……大儿子叫阿赫乔姆,还有一个叫尤努斯……他们很快就会回来的。

他们正在路上,我马上就会看到船了。

你也会看见的。

”①她说“你也会看见的”这句话时,似乎深信,见到他们父子对我说来也将是莫大的幸福,似乎当她丈夫的渔船出现在海天之际,出现在她那被南方的烈日晒干了的、木乃伊般的棕色手指所指的那一道深蓝色的细线上时,我会感到莫大的快乐。

①随后她又唱起了那支期待和希望之歌。

我看着她,一面听,一面想:“就这样怀着希望该有多好啊!心里充满了对未来巨大欢乐的期待,这样活着该有多好啊!”①乌米一直在唱着,她微笑地摇晃着身躯,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在日光下闪烁着耀眼光辉的茫茫大海。

①她完全沉湎在一种思念里,不理会任何别的东西了,坐在她身旁的我对她说来已不复存在。

我对她这种全神贯注的神态满怀敬意,我觉得,她这种只怀着一种希望的生活很值得羡慕,我沉默着,情愿让她把我忘却。

这一天海上风平浪静,它像一面明镜,映射出明亮的天色,但并未使我产生什么希望。

随后我便满怀惆怅悄然离去。

身后传来了歌声和溪水响亮的淙淙声,海鸥在海上翱翔,一大群海豚在离岸不远的地方尽情嬉戏,远方是苍茫的大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