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服装品牌创始者马可

合集下载

奢侈的“清贫”

奢侈的“清贫”

奢侈的“清贫”作者:陈静来源:《江苏教育·教师发展》2019年第06期导演贾樟柯曾执导过一部获奖纪录片,影片关注了流水线制衣时代,一群依然坚持手工制作的缝纫匠人,其中一位就是设计师马可,片名《无用》便是取自马可创立的服装品牌。

原始、粗糙、耗时、费力的制衣过程,却饱含了匠人们朴素、自然、执着甚至有些执拗的制衣情结,看似“清贫”且“无用”的手作方式,实则体现了坚守内心纯净、追求精神富足的匠人之心。

正是这份坚守,让“清贫”成为当今世界最珍贵的奢侈品。

身为教育人,同样需要坚守这份奢侈的“清贫”。

清贫,是坚守精神底色。

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情怀,斯霞老师“童心母爱”的教育思想,于漪老师“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教育信念,老一辈教育家们用一生坚守诠释了“清贫”二字的深刻内涵。

教育需要这样的坚守,教师不仅要有“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的气魄和胸襟,更要有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的气节与风骨,坚守教育理想,坚定教育信念。

清贫,是寻求内心良善。

除了传道授业解惑,教育更重要也更伟大的责任是教人向善。

良善,是内心的一方净土,是心灵最柔软的触角。

保持甘于清贫的良善之心,是教师应该坚守的职业良知,正如季羡林先生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时的颁奖词:“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

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良善,需要持續地反思与自省,能习惯独处,习惯与自我对话,习惯与内心交流。

良善,还是内心深处的淡泊名利、与世无争。

教师的职责,一半是教导学生,另一半则是在自己的专业成长上下功夫。

而这种专业成长通常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周期,这个周期呈现出非连续性的发展特征,在发展过程中会有前进、暂缓、停顿,甚至还可能会出现倒退。

因此,只为追求称号、头衔的专业发展往往不能持久;唯有排除杂念,专心学术的真学习、真研究,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清贫,是无用之用。

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

毛继鸿文化创意新在“例外”

毛继鸿文化创意新在“例外”

毛继鸿文化创意新在“例外”作者:来源:《中国纺织》2008年第01期他游走于艺术与商业之间,以“例外”的信念,以“例外”的信念,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达到一种极致。

2007春天,他那充满着中国气质的品牌登上巴黎时装周的舞台并大放异彩,向世界传播着当代中国时装业的思考和追求,为业界留下了一个标杆。

创新业绩2007年,毛继鸿在设计师品牌的打造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他和马可两位志同道合的艺术家在创作中创新地注入文化内涵,以宽广的艺术视野开拓设计师品牌的市场。

经过努力,毛继鸿、马可向世界成功推出例外的高端品牌“无用”。

2007年2月,在法国高级时装公会的大力协助下,毛继鸿作为总策划师,将马可的最新创意时装——“无用”在巴黎时装周成功发布,波及整个巴黎时尚界,引起很大的反响,展现了中国服装业在创意艺术上的能力。

毛继鸿跟著名导演贾樟柯合作,推出反映设计师风貌的电影纪录片《无用》,该纪录片以马可服装艺术实践的感人历程和影片技巧的超凡表现,最终获得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的最佳纪录片大奖,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时尚品牌的诱惑力,而且张扬了中华民族的自强精神。

2007年4月,毛继鸿在昆明开设了“例外”的全国首个复合式时尚概念店“双面例外”,把书店和服装店结合起来,探讨内在与外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重展示空间的新意。

以文化艺术提升时装设计“创新其实就是我们内在的动力,它是一种活在自己内心的需要。

不应是为了创新而去创新。

”——毛继鸿从广州例外服饰公司成立起,毛继鸿就专注于这样的事业,把人文思想注入服装设计之中,打造出一个具有文化及艺术气质的时尚品牌,提升设计的价值含量,把带有中国文化的时装推向世界。

多年来,毛继鸿与例外的设计师马可就是用这样的创新精神去努力。

十年磨一剑,不懈的努力终于在2007年盛开了一朵绚烂的花。

2007年,对毛继鸿来说,也许是很重要的一年,无论他是否愿意承认。

就在这一年的2月,他作为总策划人携带旗下品牌“无用”在巴黎时装周上闪亮登场,赢得了国际时装界高度一致的喝彩。

关于“例外”和“无用”的一些事儿

关于“例外”和“无用”的一些事儿

关于“例外”和“无用”的一些事儿作者:九月September Jiang,张玲Zhang Ling来源:《艺术与设计》2013年第04期凭藉特立独行的哲学思考与美学追求,“例外”以服饰为载体成功构建起一种东方哲学式的生活艺术,在西方服饰观念一统天下的定式格局中树立起独特的时尚风标。

1996年,两位服装设计科班出身的年轻人——毛继宏和马可在一次摇滚派对上认识了,由于两人的兴趣爱好都一样,并且都不打算毕业以后找工作,打算做自己的品牌,惺惺相惜的气质让两个人走到了一起。

热恋期的人儿对于想做的事情总能一拍即合,两人从头开始,自己创业。

最早的例外品牌,就在广州某饭店的对面的一个小店面里,两人坚持着自己的梦想,一没有钱了就去对面给饭店做制服,就这样,两人把例外做下来了。

“低调不张扬”是两人做这个品牌的初衷,剔除浮华与矫饰,用独立的人文精神为品牌注入鲜活的生命力也是品牌成立以来一直奉行的准则。

凭藉特立独行的哲学思考与美学追求,“例外”以服饰为载体成功构建起一种东方哲学式的生活艺术,在西方服饰观念一统天下的定式格局中树立起独特的时尚风标。

洪晃曾经说过:“熟悉例外成衣的顾客都知道例外向来很有一番文艺女青年的飘逸,我一直认为这是例外在中国女性中走红的原因之一,在我们心目中永远有一种对五四女学生的向往。

这是外国品牌捕捉不住的中国感觉。

”2006年,两人的感情以分手告终,并各自组建新家庭。

马可创立了“例外”的高端品牌“无用”,并继续兼任“例外”的艺术指导。

在普通人看来,马可仿佛是“一夜成名”。

其实早在1994年,23岁的她便以“秦俑”系列获得第二届中国国际青年兄弟杯服装设计大赛金奖。

24岁时又获得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称号,并被日本《朝日新闻》评为“中国五佳”设计师。

而2007年2月,35岁的马可作为中国第一位在巴黎春夏高级时装周(Haute Couture)上开发布会的设计师,发布个人品牌“无用”便是她的一个高峰。

同年底,导演贾樟柯以“无用”为主题的纪录片《无用》,获得当届威尼斯电影节纪录片最高奖项——地平线单元最佳纪录片。

梁文道:少谈些奢侈多谈些教养

梁文道:少谈些奢侈多谈些教养

梁文道:少谈些奢侈,多谈些教养9月12日,梁文道和无用生活空间创始人马可进行了一场直播对谈,主题是《有用的奢侈与无用的教养》。

对话的缘起,是马可看到道长的文章《奢华与教养》,认为两人在“奢华”这件事上颇有共鸣,于是便邀请道长赴无用生活空间参观,并进行了这场直播。

如道长所说,我们在商品广告或时尚杂志上,随处可见“奢华”的字样,将“奢华”与“品位”划等号,甚至进一步连“绅士”也挂了上去。

今天中国人不缺乏令人重视的消费力,但是对何为绅士该有的教养,依然知之甚少。

马可所创立的无用生活空间,似乎在某些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致力于传统手工艺的他们,始终倡导“无用”与“清贫”的生活美学,在一片“奢华”之中成为独树一帜的品牌。

“有用”与“无用”的区别是什么?“奢华”与“教养”的分界点在哪里?回顾这场对话,你可能会有更多的思考。

有用的奢侈与无用的教养梁文道× 马可- 伞的故事-梁文道:今天我一进来无用生活空间,就看到你们正在做一个油纸伞展览叫:撑起头上一片天。

这些伞都是你们征集来的吗?马可:油纸伞不是,我们经过了将近六个月的一个调研,从中国各地收集了很多不同区域的油纸伞,还有一少量的是亚洲一些国家,包括日本,还有泰国,这些区域的伞共同构成了,现在大概有150多把伞。

梁文道:你们布展的方式太漂亮了,我看了依依不舍,就想每一把仔细的看,因为我特别喜欢过去的这种油纸伞。

下雨的时候,最让我难过的地方是,大部分人,他们都是随随便便在一个便利商店买一把折叠伞,雨停了之后随便就扔,东西就这么丢了,因为很廉价。

我对雨伞稍微有点讲究,我就算来北京出差工作,我公司都带了一把我特别带回来的伞,我那把伞是以前在一个老店做的一把伞。

马可:是在香港吗?梁文道:在英国。

马可:定制的吗?梁文道:也不算定制。

那时候我在伦敦要待一两个月,我就去那家店买伞,那家店的老头说,你来多久,我说两个月,他说你赶快拿一把,一定要下雨。

我就挑了一根木头,挑了材料,他就帮我看,然后叫我过几天回来,因为他要裁,要量我的身高,那个手怎么拿才是对的。

服装设计师马可的励志故事

服装设计师马可的励志故事

听起来不可思议,当2013年的年头,第⼀夫⼈彭丽媛找到长期隐居在珠海的设计师马可⼥⼠,邀她为其设计⼀系列后来⽤于国事访问的定制服装时,马可曾⼀度考虑过拒绝。

拒绝并⾮没有⾜够的理由,2008年之后就⼏乎销声匿迹的马可此时已开始在北京选址,决⼼在这⼀年正式推出她苦⼼孤诣筹划多年的品牌——⽆⽤。

⽆⽤团队⼈数不多,要给第⼀夫⼈做⾐服就必须全⼒以赴,⽽⽆⽤的⾯世时间也就必须推迟。

马可说,做设计师这么多年,她太明⽩了,服装风格后⾯其实是价值观。

最终她说服了⾃⼰:“如果第⼀夫⼈穿的是⾮常简洁朴素的东西,全国⼈民也都会跟着穿,这⼀点我有些预感,她的穿着风格定位,代表着⼀个时代的价值取向。

向国⼈倡导‘过⾃求简朴的⽣活’这不正是我期望通过⽆⽤去实现的吗?” 在此之前,马可已经是外界公认的中国服装设计界最顶尖的设计师。

这不仅指她所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的业内奖项以及国际认可,2008年,她⼜成为⾸位进驻巴黎⾼级时装周的中国设计师。

2013年3⽉彭丽媛作为第⼀夫⼈的⾸次亮相,令马可的知名度溢出原本的堤岸流向更宽⼴的地⽅。

但马可本⼈依旧静⽔深流般专注于⾃⼰原本的河道,对名利抱持着⼀种异乎寻常的冷淡态度。

马可在时尚界完全是个异类:她不像其他设计师有集邮般收集名⼈客户的嗜好但⼜为第⼀夫⼈设计服装,与此同时却花更多精⼒在乡村⽼妇⼈的民间⼿⼯艺的传承上;她对待员⼯有着完美主义者的严苛要求但⼜不问出⾝地选拔⼈才仅仅因为这个⼈⾜够⽤⼼;她耻于谈钱,从不把⾃⼰定义为商业设计师,实际上凡是认识她的朋友都认为她是个反商业的设计师;她开店售⾐但不打折促销不准店员推销,反对⼀切时尚消费⽂化。

凡此种种,当马可向⼀位设计师说明“⾐服不是⽤来看的,⽽是⽤⾝体来感受的”,并要求这位设计师试穿⽆⽤的⾐服后再作讨论时,这位设计师只好⽤“很马可”来形容这⼀要求。

为理想 马可⼤学就读苏州丝绸⼯学院(现在改名苏州⼤学)。

80年代末期,中国七五计划将纺织服装⾏业列为重点发展的⾏业之⼀,时尚业和成⾐制造业被推⾄战略⾼度,⾼校陆续成⽴相关专业。

品牌服装营销策划成功案例精选

品牌服装营销策划成功案例精选

品牌服装营销策划成功案例精选例外女装:十余年以不变应万变的历程例外“EXCEPTION”是广州状态服装设计有限公司旗下的一线女装品牌。

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女装市场,例外从1996年创立至今,一贯保持特例独行的风格。

对于中国本土女装而言,别具一格不难,而要持之以恒,却并非易事。

而十多年来的“例外”一直是我行我素,以不变应万变,从风格到名称都一脉相承。

时尚特性:例外就是反的“例外”这个简单独特的名字和它的反转体英文“EXCEPTION”曾引起几乎所有和它初次相识的人的好奇。

而对于这个英文LOGO设计理念的解释——例外就是反的,也正是例外设计风格的写照:“EXCEPTION”是不跟风的,她总是游离于大众潮流之外,却又在不断的创造着新的潮流;“EXCEPTION”在不断打破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将梦想转化为现实。

营销策略:从“心”出发例外的文化不是直接说出来的,而是需要受众去揣测甚至去臆想。

与其说例外的服装是一种设计,倒不如说是一种哲学,而掌舵例外的设计指导马可也仅仅想通过这种至简至纯的设计来表达一种至纯至简的生活态度。

马可曾表示,“我从来不认为例外是需要用通常的商业定位去划分顾客,比如说年龄、职业以及收入。

我认为例外的顾客划分是一个字:心。

能和我的心贴近的她就是我的顾客,她就能读懂、感受到我的东西。

”马可的这句话将文化、品牌、营销的关系最终归结于一点:为消费者创造独特价值!作为纯正的本土设计师品牌,例外从北京国贸到上海中信泰富,在一些洋品牌林立、中国品牌屈指可数的高档百货商店成为了屹立不倒的“例外”。

品牌创始人马可与毛继鸿,设计科班出身,这使得两人对经营品牌有着与做生意的商人全然不同的情感与理想。

或许正因为如此,反而让“例外”意外地找到更具商业价值的独特市场性。

乍看之下似乎违反了一般所谓市场需求、目标消费群设定……等标准行销模式,但其实在无形中反而更贴合了越来越挑剔的现代消费者。

产品的出发点是——心,是人性、情感,这使得“例外”成功打造出中国最具特色的女装品牌,也成为复旦大学经管学院第一个国内时尚案例。

中国传统手工服装设计师马可:梦想无价

中国传统手工服装设计师马可:梦想无价
Youth forum 初涉人生
中国传统手工服装设
计师马可 :梦想无价
文 / 刘燕
2016 年夏天,随着国家主席和夫人出访波兰,他们身上的中国特色 服装再一次惊艳了全世界。
2016 年夏天,随着国家主席和夫人 出访波兰,他们身上的中国特色服装再一
5 次惊艳了全世界。而连续几年一直为国家
主席和夫人设计出访服装的女设计师就是 被誉为“天才设计师”的马可。
“无用”成名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发展和推广 手工艺,马可在珠海租用了一幢崭新的 办 公 大 楼, 作 为“ 无 用 ” 的 办 公 地 点。 马可同时还雇有手工艺人和服装设计师 四十多名,此外马可还在北京开了一家上 千平米的“无用生活空间”,一半做手工 技艺公益展览,一半展示和销售各种手工 服饰和产品。而这些运作产生的所有费用, 靠的都是马可个人积蓄的支持。这样的 巨大开支,短时间内马可还可以勉强支撑, 但时间长了却渐渐力不从心。
为了让“无用”尽快打开知名度,马 只要努力,传统的手工技艺制成的服装不
可也一改以往深居简出的作法,她接下了 仅可以成为和外国奢侈品相媲美的艺术
巴黎时装周的邀请,在时装周举行了一场 精品,更能成为设计师走近和抚慰每一个
名为《奢侈的清贫》的服装表演。在巴黎 穿者心灵和生命的厚礼。
小皇宫的林荫道上,马可带来了一场与之
在当时的服装市场上,各种国外奢 侈品牌占据着主流服装市场。这些品牌 每季都推出不同的款式,以快速消费性 时尚牢牢占据着服装销售业。相比这些
每年千变万化,以流水线般的速度生产出 前所有服装展都迥异的服装表演 :几十位
的服装而言,手工服装不仅生产速度慢, 身着中国传统手工服装的模特们,绕着古
人工耗时和费用也决定了它决不可能像快 老的纺车劳作、清歌、踏舞,他们面容平

服装设计师马可

服装设计师马可

服装设计师马可:一件衣裳能陪一个人走多久也许有一生那么长。

比如在珠海淇澳村有位92岁的老奶奶,爱穿大襟褂子,发梢总绑着红头绳。

她12岁时,母亲为她做了香云纱嫁衣。

80年过去,此衣犹在。

穿这件嫁衣,老奶奶必挑具有仪式感的日子:嫁人、游龙舟、看大戏、守岁……穿上手作嫁衣,老奶奶就想起母亲的模样,那一头美丽的及地长发。

她身上能找到母亲的倒影,青春岁月,黑辫子也长及脚踝,手也巧。

见衣如晤,针线有情,会说动人的故事给你听。

这是知名服装设计师马可近来在做的事。

从今年8月起,马可和团队到处寻觅有故事的手作衣裳。

到深秋,在北京的无用生活空间,她举办了“寻衣问道——找寻最有故事的手作衣裳展”。

50多件手作衣裳,自全国各地征集而来,讲述了不同的人生。

“衣服和我们朝夕相伴,关系亲密。

每个人从出生穿的第一件衣服开始,经历了一生,到最后离开人世,他还是需要一套衣服。

始终都由衣服来陪伴我们整个生命历程。

”和马可的对话,从对衣裳的情分开始。

她心里,衣所承载的内涵,高于任何日常事物。

“母亲为小孩缝制衣服,没有比这个更直接表达爱的方式。

衣服跟人的情感、家庭密切相关。

正因为这样的理解,让我特别珍惜衣服,觉得衣服应该被负责任地制作出来,然后被负责任地对待。

”一件香云纱嫁衣可以陪伴一个女人80年,可置于时光洪流,它依然只是一支短暂的插曲。

马可的措辞很感性,她说衣裳自有物的命运,最长几百年时间,纺织品终将氧化、分解,不能永久留于世上。

以这种视角审视,衣裳也是值得珍惜的。

童年和大自然建立连接,才能成为有根的人采访马可,是在试营业的“无用真味”二层。

楼梯扶手保持木头原本的形状;刷绿漆的木椅和水泥裂纹桌面,颇有几分年代感;麻布窗帘是米白色的,轻轻掩掉外头繁杂的车流;空气里流淌着音乐,隐约还有丝丝粮蔬香。

黄晕的光洒了一桌,热茶水配杏仁,简单温热,恰似寻常人家的周末傍晚。

马可装扮素雅,编了一根长长的麻花辫,围着浅灰与深灰交织的围巾,身穿“无用”出品的浅灰色棉衣。

高级时装设计师:马可·雅各布(Marc Jacobs)人物简介

高级时装设计师:马可·雅各布(Marc Jacobs)人物简介
1992年,被任命为路易威登的艺术总监
• 成为了当时最年轻的艺术总监 • 为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
1997年,创立了自己的品牌“Marc Jacobs International”
• 致力于为年轻女性设计时尚、优雅的衣服 • 品牌迅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02
马可·雅各布的设计风格与特点
马可·雅各布的设计理念与灵感来源
DOCS
03
马可·雅各布的品牌创立与发展
马可·雅各布的品牌创立背景与初衷
创立背景:
• 在时尚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希望创立自己的品牌 • 为年轻女性提供时尚、优雅的衣服
创立初衷:
• 打破传统时尚界的界限 • 以年轻、时尚的设计理念获得市场认可 • 为顾客提供高品质、有创意的产品
马可·雅各布的品牌发展历程与重要时刻
马可·雅各布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前景
未来发展趋势:
• 时尚行业将更加多元化 • 消费者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视 • 数字化和电商将继续发展
前景:
• 马可·雅各布的品牌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 持续推出受欢迎的新品 • 为时尚界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Βιβλιοθήκη CREATE TOGETHER
马可·雅各布的社会影响力与荣誉
社会影响力:
• 享有极高的声誉 • 被誉为“时尚界的新国王” • 启发了许多年轻设计师
荣誉:
• 被《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 之一 • 获得了众多时尚和设计奖项 • 被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设计师”
05
马可·雅各布的未来发展规划与挑战
马可·雅各布的品牌发展规划与愿景
DOCS SMART CREATE

中国传统手工服装设计师马可:梦想无价

中国传统手工服装设计师马可:梦想无价

随 着 买 的人 多 了 ,人们 却渐 渐 发 现 . ” 无用 ”的 服 装 完 全对 得 起 这 个 价格 。每

甚 至 染 色 等 也 全 用纯 天 然 植 物 染 料 和 纯 手 工 技 艺 ,这 样 的 用 心 无论 放 到 哪 个 国
际 奢 侈 品 牌 前 也 毫 不 逊 色 。 但 如 果 这 样 的服 装只能 作 为展示 品和艺 术品存 在 ,
n l t h f o
2 0 1 6年 夏 天 随 着 国家 主 席 和 夫 人 出访 波 兰 .他 们 身上 的 中国特 色 服装 再一 次惊 艳 了全 世 界 。而 连续 几 年一 直 为 国家 主 席和 夫 人设 计 出访 服 装 的女设 计 师就 是 被誉 为 ” 天 才设 计 师 ”的 马可 .
服 装 的与 众不 同 。 出 人 意 料 的 是 .这 场 服 装 表 演 惊 艳
的服 装 而 言 ,手 工服 装不 仅 生 产 速 度 慢 . 人 工耗 时和 费 用也 决定 了 它决 不可 能 像快 速 消 费性 时 装一 样迅 速 生产 。而更 令 马可 痛心 的是 , 除 了 自己和 一些 真正 懂 行 的人 , 很 少有 人 认可 手 工服 装 的艺 术 之美 。与此 相 反 的 .很 多服 装行 业 的朋 友 们都 认 为马 可 为手 工 服 装 的投 入 和 付 出 根 本 是 无 用
了一 股 巨 大的 责 任感 。深 知传 统 工艺 价 值
的她 决 定 不惜 一切 代 价打 造一 个 真正 的 民 族手工 艺品牌 . 重 振 中国的民族手 工 艺 。
但 马可 的合 伙 人 却 不 赞 同她 的想 法 , 他 们不 认 为传 统 的手 TN 装 有什 么意 义 和 价 值 。在 巨 大的 分歧 下 ,马可 只好 和 合伙

“无用”之用

“无用”之用

“无用”之用作者:田蓉来源:《中华手工》2016年第10期2007年,在巴黎时装周开幕式上,一场不同寻常的发布会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只听“砰”的一声,大幕落下,舞台上出现了众多模特,他们身着超大码、做旧、看似粗糙的服装,如雕塑一般站在原地。

观众纷纷起身走到模特身边细细查看,令原本对号入座、等级分明的发布会一下子变得自由起来。

这场“无用之土地”的发布会,因独特的表演形式在当晚赢得了鲜花和掌声。

这场秀的策划者,叫马可;她带去的服装,就是人们熟知的品牌——无用。

人情味生产方式因为热爱手工制作,马可时常怀念小时候妈妈亲手缝制的衣服。

在马可看来,这是有温度的。

穿上亲人亲手制作的衣服,是一种爱的延续,可以看到老一辈的信仰。

马可想把这种方式延续下去。

她先后来到云南、四川、西藏等地,希望在这些地方寻找到流传多年的手工技艺。

在与村民的一次闲聊中,村民问她:“你找这些有什么用?”马可顿时醍醐灌顶般想到自己的创作缘由。

在短、频、快的社会节奏下,在一切都以最终结果作为个人审判的标准时,“有什么用?没有用。

无用。

”无用,不正是自己一直以来想要传达的理念吗?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再没有比这个词更贴切自己的心意了。

马可随即回到珠海,3个月后,无用工作室成立了。

又过了7个月,第一件衣服“大地之母”诞生了。

手工制作并不是件讨巧的事,无用提倡的“纯手工”,其实回到了将棉花纺成线的第一步,并非只是采购布料手工缝制那么简单。

棉花,要采用上等的新疆棉花;晒纱、染布的当天日照必须充足……无用的服装,都需要经过纺纱、织布、设计、剪裁、手缝、染色、脱水、晾干等多道工序,而每一道工序下面又细分了很多小工序。

织布分为纺纱、绕纱、背纱、穿扣等;设计又分为画图、裁样、定型……无用出品的每一件服装,都是良衣。

无用工作室,还使用着最传统的木质织布机,需要用脚踩织机经线木棍,右手拿着打纬木刀打紧纬线,左手投纬引线。

织布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稍一走神就会织错布匹的纹路,让图案变样。

马可 因为相信 所以看见

马可 因为相信 所以看见

都市·时尚C URRENT CHARCTERS本期人物马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法国高级时装公会主席戈巴赫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到,2007年马可的“无用之土地”在巴黎的这场发布在中国时尚还不具备可信性时,贡献了独特的创新形象,具有广阔的国家意义,成就等同于上世纪80年代闯入巴黎时装周的四大日本设计师(川久保玲、山本耀司、三宅一生、高田贤三)。

他认为20年后,人们还会谈起它。

著名导演贾樟柯拍摄纪录了“无用之土地”发布的全过程,纪录片《无用》获第6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纪录片奖。

贾樟柯曾写道:“过去一直是made in china,但是没有中国设计。

透过从服装只是简单劳动力的加工,到真的开始有以马可为代表的设计师的出现,标志着一个国家逐渐从经济的发展到了它在文化方面的强大、创造性方面的释放。

这一点让我非常激动。

”以中国原创设计著称的知名服装设计师马可在三年前于北京开了个“无用生活空间”,这是她设计作品与理念实践的展示空间。

在这里,她曾举办过百年篮篓展、油纸伞展、“无用之土地”展等,在“无用生活空间”三周年暨百年鞋履展举办期间,记者有幸走进马可的世界,走进她在乡野田埂与设计工作室之间穿梭的诗意人生。

田野调研马可带着团队去乡间考察,有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田野调研”。

以考察手工艺为主,也会考察当地有机农作物等内容。

每到调研期,“无用”调研团队会分成几个小分队,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片区,大家一起出发分头行动,彼此在路上通报情况。

马可每个项目一般会出去调研两到三次,每次历时两周左右。

“如果整理资料发现还不是特别充分,那我们可能还会再出去。

有的时候,可能就打电话补充采访。

”马可说。

马可在手工艺里看到了传统文化。

对中国原创的探索引着她深深踏入了寻根之旅,她不仅在努力将所学所思传递下去,更是志在用设计创新提升传统手工艺制作,使之成为与人们朝夕相伴的美好耐用的生活艺术品,在“无用”家园里的所有产品都是百分之百手工制作。

前后解构的文本-一评贾樟柯纪录片《无用》

前后解构的文本-一评贾樟柯纪录片《无用》

前后解构的文本-一评贾樟柯纪录片《无用》作者:杜晶晶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第7期摘要:贾樟柯在《无用》这部纪录片里用民间的视角对时尚进行了透视与分解,从被忽略的人群中寻找意义和趣味、尊严与美感。

纪录片的各部分之间形成互相解构性的存在,现实的深度与复杂,时尚的潮流与嬗变也在这互文性的解构与对话中含蓄而细密地展开。

时装秀的精彩与模特的木然、布展的无奈之间的解构,成年人对大牌的追逐与小男孩白眼揶揄之间的解构,民间时尚理念的另类展现与马可时尚观的相互解构形成了本部纪录片内容的中心。

关键词:时尚解构互文民间在纪录片《时尚大帝》中,被称为时尚界老佛爷的卡尔·拉格斐说过这样一句话:“时尚是短暂、冒险、不公平。

”站在民间的视角来看时尚或许对这句话有更深的感触。

一向以拍摄底层人物见长的贾樟柯在拍一部关于时尚的纪录片时,依然选择了民间的视角对其进行审视与解构。

《无用》这部纪录片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珠海服装厂里工人的工作与生活;第二部分是马可讲述她创办“例外”“无用”这两个服装品牌的初衷,以及马可在巴黎时装周上的开场秀;第三部分则是山西汾阳小县城裁缝行业的状况。

一、时装秀的精彩与模特的木然、布展的无奈之间的解构衣服在马可这里不只是拥有使用价值的实用物件,而是包含了一种理念与情感,具备了形而上的意义。

马可带着一些愤意说“衣服是不是一定要这么肤浅”,通过服装传递更本质的内涵是她认为做服装设计的意义。

这些服装理念是马可个人的观点,就像卡尔·拉格斐所说的“时尚是冒险”,她的想法能够被大众认可吗?被时尚圈认可那是肯定的,2008年马可带着她的“无用”系列服装到巴黎秋冬时装周上做开幕秀,很成功,赢得了热烈的掌声,但贾樟柯也通过他的摄影机镜头如实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些在场的其他人对这场服装秀的态度与看法。

在后台,一位模特抱怨眼睛会被遮住,衣服很难穿;另一位模特也讲衣服厚重,要做固定的表情,有人专门训练她要半睁着眼;坐在她俩旁边的一位二十岁出头的小姑娘却是在看书;一个黑皮肤的女孩子也是面无表情,有些木呆,侧着头望向别处。

马可 “无用”不是偶然

马可 “无用”不是偶然
她是低调的,她是神秘的
每当人们看见奥巴马夫 人米
歇尔的礼 服,不由自主地 就会想 到华裔 设计师吴季刚。据不完全 统计,米 歇 尔·奥 巴 马为 她 穿 过 的服装品牌J a s o n Wu等带来了总 计约27亿美元的经济效 益,成为 美国时装产业幕后最有力的助推 人。
而这一次,彭丽媛 身 着国产 品牌,不但引发了本土品牌的时尚 热潮,还促使国内服 装企业迎 来 新 的发 展机 遇 — —直 接 导 致今日 A股市场数 只纺织 服 装 股涨停, 本土服装股备受青睐。
通。 “对于很多人来说,你是低调
的,你是神秘的,那么什么时候你 是最幸福的?”
“ 我 有 很 多幸 福 的 时 候 。很 难 说‘最’。感 受 真实 的 世界 和 真 实的自然,对 我来说 就觉得 很幸 福。比如,坐在 工作 室 里 望着 窗 外,感受春天到来的时候。窗外的 枝 条是光秃秃的,不知什么时候 就会长出第一 颗绿色的嫩 芽,看 到最 开始的 瞬间。这 些 时候,我 就 会用 心记 下它 萌 发 的 时 间 。我 的日记 里时常会记录这 些自然的 变化。我们常常 抱怨没有太多时 间去感受,其实,我们只是把时间 用在了别的地 方,这 是莫 大的损 失。”
果不 其然,大学里 主修 时装 表 演专业 的马可做 出的 设 计 效 果 图 可以和服 装 设 计 专业 的学生相 媲美,她非常热爱设计,只要与服 装设计有关的,她都会留心。在老 师 看来,这个 细 心 、创 新,而 且勇 于挑战的女孩,具备了一个服装设 计师最基本的要素。
大学毕业后,马可选择了在广 州一家小 型 服 装 公司做设计,或 许从 这 时候 开始,马可就 坚持 着 独特的设计概念,她不顾潮流,也 不关注流行趋势,只做自己的创意 设计,却形成了特立独行的服装精 神。

从纪录片《无用》看国内服装行业现状

从纪录片《无用》看国内服装行业现状

从纪录片《无用》看国内服装行业现状齐欢【摘要】著名导演贾樟柯拍摄的纪录片《无用》用特殊的叙事结构和视角展示了服装品牌“无用”的立意和创作过程,通过三段式结构从不同角度讲述了服装行业生态.本文通过对影片的结构和内容分析,解读当前国内服装行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和困境.【期刊名称】《黄河之声》【年(卷),期】2014(000)018【总页数】2页(P114-115)【关键词】《无用》;服装设计;马可【作者】齐欢【作者单位】山西传媒学院艺术设计系【正文语种】中文“无用”是服装设计师马可创立的一个服装品牌,著名导演贾樟柯拍摄的纪录片《无用》用三段式叙事结构讲述了马可的创作理念和设计思路,通过对不同层次、不同场合、不同人物关于服装的记录,引发观众对服装行业生态的思考。

《无用》拍摄于2007年,荣获了当年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的最佳影片奖。

当然,影片的成功并不是因为设计师马可的名气,而是因为《无用》融合纪录和剧情的拍摄手法,从人类最基本的生存物质“衣服”出发,将中心人物设计师马可与矿区平民裁缝、现代化制衣流水线上的工人自然联贯,反映出设计师与普通百姓、时尚与生活、艺术与现实之间存在的矛盾,折射出当前国内服装行业发展的问题和困境。

纪录片《无用》从一个90秒的长镜头开始,在闷热的广州,拥挤的车间里,无力摇摆的风扇将铁丝上挂着的布料吹起,缝隙间露出服装厂工人的脸。

在缝纫机械巨大的轰鸣声中,灯光下的男女工人正在赶制成衣,伴随着beyond的背景音乐,他们重复着规定的动作。

在经过排料、裁剪、缝制等几十个复杂程序后,成衣通过检验贴上标签入了库。

这个加工车间生产的服装叫“例外”,一个马可和友人创立的另一个服装品牌。

镜头一转,这些时尚的服装被陈列在高档的商场,前来挑选的都是品着红酒挎着LV的时尚追随者。

劳累了一天的工人们下了生产线,来到陈旧的食堂,端着搪瓷碗打上一份饭,站着边吃边看橱窗里的报纸。

流水线上每一张面孔的未来都不够清晰,他们不知道亲手缝制出来的衣服自己一个月工资也买不起一件,他们也不会去追求前沿与时尚,因为在不知道这个月能结余多少钱寄回家的情况下,打工妹们是不可能买件香奈儿来体验时尚小姐的生活态度的。

走在时尚营销的路上 ——例外女装创始人马可成功创业

走在时尚营销的路上 ——例外女装创始人马可成功创业

走在时尚营销的路上——例外女装创始人马可成功创业随着文化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方式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与改变。

从大众消费购物行为上的变化来看,简单的“温饱型”消费行为已经转变为“享受型”消费行为,并且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国内经济正涌动着一股“时尚营销”的大潮。

在日益竞争激烈的中国女装市场,广州例外服装有限公司从1996年在农林下路上只有一家不到七十平方米的小店,成功发展到如今在全国30个地区共有60多家店铺的规模。

从北京国贸到上海中信泰富,在一些洋品牌林立、中国品牌屈指可数的高档百货商店,例外作为纯正的本土设计师品牌成为了屹立不倒的“例外”。

在2005年,北京SOGO崇光百货的例外专卖店单店销售过千万元。

艺术总监马可(创始人)1994年参加“兄弟杯”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师大赛,以“秦俑”系列获大赛唯一金奖;次年被评为中国首届十佳设计师之一。

1996年马可创立广州市例外服饰有限公司,秉持“价值创新”的反建制思维,13年来致力将原创精神转化为生产力、销售力和影响力的独特的文化服饰和生活方式。

马可在设计上化繁为简、御繁于简,个性化,追求自我风格。

上帝给人身体,就是给了你一个形。

每个人都相对了解自己的身体,所以本能会设计与自己体形相当的符合个人喜好的服饰。

于是,看“例外”便仿佛看到了马可,按照自己意志行事的、刚柔相济的马可。

传统的营销手段三大战术:请明星代言、电视广告疯狂轰炸、终端低价大战,最终要解决的也就是消费群、传播、终端的三大问题。

而马可选择时尚营销作为捅破传统营销的天花板,没有将三者孤立来看,而是把它们有机结合成为金三角,作为一个整体突破性地闯入了中国女装市场。

时尚营销的核心精髓突出体现为三个金三角关系:一是在营销理念上的文化、品牌、营销的联动关系;二是在营销战略上的定位、设计、传播的联动关系;三是在营销元素上的时尚、情感、体验的联动关系。

马可的文化不是直接说出来的,而是需要受众去揣测甚至去臆想。

马可 北京有个“无用生活空间”

马可 北京有个“无用生活空间”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句我们大家从识字起就会读的诗,耳熟能详很平常,在理解马可和“无用”时却很管用。

我们从工业化时代到互联网时代,农耕文明似乎远去,人类是否会被自己开发的科技所困扰?人类历史往前进时出现的问题,是否可以通过古老的传统美德得以解决?这些大的哲学问题在面对“无用”时展开在人们眼前。

“勤俭”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

自求简朴,爱惜物品,认识到物品中凝结着人类的智慧与情感,它流淌在我们的血液当中。

尤其当记者跟随昙子指引,推开无用生活空间那扇木门。

“请走下台阶,推开门,欢迎回家。

”昙子这样说。

这是记者第四次来到无用生活空间,听到“家”这个字不是第一次。

马可在今年演讲中就提到:“各位‘无用’家人,大家好。

进了‘无用’的门,就是‘无用’的人了。

”马可说这些年在与各地手工艺人接触的过程中,在这些手工艺上感受到跟祖先的连接,我们活在这个时代,好像是一群失忆的人,忘记了我们的祖先如何在历史上生活。

领会到“家”的涵义,记者眼眶湿润。

文:本刊记者 陈珂 图片由“无用”提供马可北京有个“无用生活空间”诗意无用生活空间既像一位善良的老人家,给你关怀,也警示你要克己,老祖宗的优良传统不能忘,又像是很前卫,用现代的审美方式创意生活,提供面向未来,与自然和谐发展,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

走进木门背后,远处音乐飘扬,这里是马可用10个月时间精心打造“无用”观念的具象化空间,分为两层,涵盖“衣、食、住、行”,设计师使用植物、能降解的材料制作物品,每件物品都是纯手工制作,每一件衣服都是一针一线缝出来的。

“无用倡导简朴生活。

这里告诉你,如果我使用‘无用’,我就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昙子向记者讲述。

记者拿起那件马可接受采访时的同款衣服,联想起马可将双手比作鸟的翅膀,不断展翅时的无用生活空间无用生活空间乃至大丈夫、士大夫精神等产生深刻联系。

百年时装工业历史、百年化纤历史在这里似乎没有任何痕迹。

阳光透过苎麻窗帘透进来,让室内灯光并不显得多么微弱,倒是映衬了土墙、木梯中的诗意。

卸下盔甲,做回柔软的自己

卸下盔甲,做回柔软的自己

卸下盔甲,做回柔软的⾃⼰⽔滴的嗅觉很灵敏,⽆论是强烈的还是细微的⽓味⼉都逃不出⽔滴的⿐⼦。

在各种⽓味⼉当中,⽔滴最喜欢太阳的味道,被太阳晒过的被褥,带给⽔滴的不仅仅是温暖的感觉,还有健康的感觉。

昨天,⽔滴按预约好的时间去了“⽆⽤⽣活空间”。

空间的真味区销售的是全国各地⼿作原⽣态⾷品。

展览区展⽰的是游牧民族的⽣活⽤品,马鞍、马车、铃铛、帐篷以及他们的服装。

⾳乐很苍凉,仿佛置⾝其中,与游牧民族的⼈们⼀起⽣活。

家园是这次参观的重点。

推开那扇百年⽼⽊门,⽔滴仿佛回到了⾃⼰⼩时候。

厚厚的夯⼟地、带着稻草的夯⼟墙、⽜槽做的浴缸、⽯碾⼦做的台⾯,餐桌是⽤收集来的⽼⽊门经过卯榫⼯艺拓宽做成的,餐椅是⽤废弃不⽤的⼩⽊船制作成的,所有洗涤⽤品都是⼿⼯制作的,包装⽤的是纸,包装绳⽤的是⿇绳。

她们正考虑⽤⽟⽶外⾯那层⽪来作为包装纸。

总之,她们做的⼀切物品都是把没⽤的变成有⽤的,这叫物尽其⽤。

纺线⽤的棉、⿇、丝、⽑排列得整整齐齐,染布⽤的都是纯植物的植株和果实,明明⽩⽩标注着什么果实染出来是什么颜⾊。

每⼀款服装与⽤品都有专属的名字和独特的⾝份证号,服装终⾝保修。

创始⼈马可希望每⼀件她设计的服装都可以陪伴主⼈⼀⽣。

⽔滴看那些⼿作的⾐服,看那密密⿇⿇的针脚,忽然就想到了⼀句诗:慈母⼿中线,游⼦⾝上⾐,临⾏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进⼉童展厅,⽔滴闻到了⼀股⾮常好闻的味道,忍不住说:“这⾥的味道真好闻。

”⼯作⼈员笑着问:“是吗?是什么味道呢?”⽔滴说不上来,那是⼀种跟太阳⼀样很温暖很健康的味道。

也许这就是纯天然材料独有的味道。

马可认为当下的时尚是很多⼈的盔甲,她做的事情恰好是打破这个盔甲,让⼈展露真实的内⼼。

“⽆⽤”品牌展⽰的是⼀种珍惜物质的传统⽣活哲学。

马可说,⾐服就是我,是我的⼼。

当家⼈把⾐服穿在⾝上的时候,就是穿着我的⼼我的爱。

⼀件好的⾐服可以最⼤限度地抚慰⼀个⼈的⼼灵。

她希望⼈们能够像珍惜⼈⼀样珍惜每⼀件⾐服,减少物欲,回归⼀件⾐服本应该有的属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用服装品牌创始者马可
“无用”是本土设计师马克于2006年创建的公益性独立设计师品牌,创立以來在国内外获得了众多赞誉。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无用”品牌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无用服装品牌创始者马可
马可,中国知名女服装设计师,1971年出生于吉林长春,苏州丝绸工学院毕业,23岁时以《秦俑》获得第二届中国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大赛金奖,1996年与毛继鸿创办服装品牌“例外”,2006年创立品牌“无用”,是首位在巴黎时装周做压轴发布的中国设计师。

马可火了,原因大家都知道,因为咱们的第一夫人这次出行的行头。

但马可是个有点怪的女人,接触过她的人也许都会有这种感觉,但“怪”在这里是个充满魔力的褒义词,她孤僻、热衷自然、不爱世俗世界的物质生活,像哲人一样诗意地栖居在自己的时装领地,她拒绝庸俗、拒绝没灵魂的美、拒绝冰冷的流水线作业,即使面对突然降临的荣誉她也显得漫不经心,然而这就是坚持信念者所应得到的,毕竟上帝从来爱怪人,凡人则总是疏远和仰望。

无用服装品牌介绍
无用,是设计师马可于2006年初创立的艺术性服装品牌,是其在当代艺术领域以及人文思考上的全新探索。

2007年2月25日,无用首次亮相于巴黎时装周,其新锐的视觉引起了国际时装界与艺术界的广泛关注。

“无用”系列以其富于雕塑感的有力造型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并表达了马可对当代消费社会以及国际时装界的态度。

在“无用”的品牌中,几乎所有的衣物都采取了超码、做旧的处理,絮乱的缠绕和粗糙的缝制。

仿佛下定决心和现代文明对抗。

设计师马可经常去农村采风,正由于此,她的设计总是显得与现代都市相去甚远。

她的衣服都是纯粹手工与天然的制成,是传统技术的延续与活化,她透过自己亲手缝制的衣服,邀请人们抛开消费的态度,珍惜手工之物的稀有性与感情。

不必好奇为什么明明是“无用”出品的“彭教授”出访衣装、率先火起来的却是例外,在“例外”忙着公关的时候、马可和团队则是在赶制那备选的近百套设计方案,这对一奶同胞的姐妹花就跟它们的名字一样,一个出世、一个入世,确实不同。

无用品牌自我定位
马可说她希望能做一个实力派的设计师,“这是我给自己的定位,最后做得怎样,无论行内、行外(顾客群)都会有公正的评价。


马可认为服装表现了人的特质和她内心不同的东西,是人思维的延伸体,能够让“同类”一眼辨出你。

“在现在这样的社会,人和人的交往时间常是短暂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能有深入的了解。

你穿怎样的衣服,便像你的一张标签,让同类辨别出你,产出与你进一步交往的欲望。

我常常发现着穿品味相同的,谈话也会比较投机。

比如参加比较不熟人的party ,一看到着装感觉相同的,就会产生一种默契,一聊常发现彼此很多观点都一致。

"
猜你喜欢:
Calvin Klein的品牌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