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名词解释
公共政策学(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学(或公共政策分析):以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政策领域即现实的政策实践、政策系统及政策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它的基本目标是端正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制定质量。
2、公共政策:由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3、政策过程:政策过程是由若干个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监督、政策评估和政策终结五个主要环节构成的政策周期所组成的政策运动、发展的政治过程。
4、政策指标是衡量政策目标的量及质的尺度,是对政策目标的具体说明。
如国民生产指数、总需求指数、人均GDP 等。
5、标准:评估标准又称为绩效标准或决策标准,它是用来衡量和比较各种备选方案产生的结果的依据,它为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提供定量或定性的衡量尺度。
政策目标本身往往包含评估的标准或规则,但将一般性的目标分解成可操作性的标准,是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效益、效率、充分性、公正性、适当性等。
6、理论预测是根据理论假定以及现在和历史的数据对未来社会状况做出判断。
7、直觉预测指的是分析者从一个猜测的事态出发,然后寻找支持这一猜测的数据和假定,其过程是一个回溯推理的过程。
8、技术可行性: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现有的技术或方法能否使得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二是备选方案(在技术上)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政策目标9、经济可行性既指一项政策方案的执行能获得财经资源的充分支持,又指方案或项目的执行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经济效益或效率,它主要测量方案或项目的成本和收益。
10、成本-效益分析:根据方案或项目的预期结果的成本与收益(经济价值)来评估每种方案或项目的效果,并用货币单位来计量收益情况,需计算每个备选方案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主要用来解决变动的成本和效能的问题。
11、内部收益率,就是资金流入现值总额与资金流出现值总额相等、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公共政策学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学:它尽可能地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和方法,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之间和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及其与政策内诸影响因素之间进行因果关系和相关性分析,探索公共政策的固有规律,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
2.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选择和确定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3.公共政策的形式特征:指的是一项政策由谁制定,它的合法化经过什么样的程序,目标群体是谁,适用范围和生效时间怎样,执行者是谁,主要的执行手段是什么等在政策文本上有正式规定的特征。
4.公共政策的内容构成:指的是具有不同政策效力的各项公共政策构成的一个统一的、相互作用的政策体系。
5.公共政策的结构:指的是公共政策系统各构成要素在时空连续区上的排列、组合方式及其各要素之间互动的相对稳定的方式。
是公共政策构成要素的组合方式和秩序。
6.政策系统:是一个由若干个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政策子系统(要素)构成的一个政治巨系统。
7.公共政策的主体:指那些在特定政策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实施、评估和监控的行为者。
8.公共政策的客体:指政策发挥作用时所指向的对象。
9.政府能力:指政府在其职责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力,正确制定并有效实施公共政策的能力。
10.治理能力:指政府在一个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社会里,运用公共权威,协调各类主体、维持公共秩序、满足公共需要、增进公共利益的能力。
11.公共政策问题:指统治集团和社会大多数人感觉到现实中出现的某一情况与他们的利益、期望、价值和规范有着相当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进而通过组织或团体活动要求社会公共组织和政府采取行动加以解决,并被后者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
12.政策议程:通常是指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和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并被纳入其政策讨论和被确定为应予以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
13.政策目标:指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
公共政策名词解释(100题)
公共政策名词解释(100题)1)、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2)、公共政策主体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3)、公共政策主体能力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是指政策主体能否成功地适应环境挑战及其程度,即在环境的挑战下,政策主体能否应付或适应这些挑战,以及取得成功的程度。
4)、决策权力决策权力可以定义为一种法津权力,它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影响政策主体、推动他去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
5)、公共决策体制公共决策体制:实质就是围绕决策权力的分配,人为设计出来的包括决策程序、决策规划、决策方式等制度的总称。
6)政策执行资源政策执行资源:指的是政策执行主体实施政策时必须具备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主要包括:经费和人力、信息、权威、执行保护。
7)、政策执行矫正政策执行矫正:是指政策主体采取一定的纠正措施,使政策执行回到正确的方向并且消除不良后果的过程。
8)、政策均衡政策均衡:指的是所有政策要素、政策关系维持一定的最好情况的状态,政策供给适应政策需求,人们对既定的政策安排和政策结构处于一种满族或满意状态,因而无意也无力改变现行政策。
9)、政策宣示:政策宣示:即法定政策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通过法定和约定俗成的方式,正式向公众发布政策决定,如记者招待会,白皮书,文件,宪报等。
10)、政策监控系统监控系统是指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11)、公共政策评价公共政策评价:依据一定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12)、正式评价正式评价:指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价方案,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价者进行的评价。
公共政策概论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3.公共政策主体能力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4.决策权力,一种法律权力,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影响政策主体、推动其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
5.集权制是指权力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组织包揽较多的决策事务,下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行事的决策机制。
6.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
7.公共政策监控系统是指由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组成,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8.行动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指对某一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广泛行动。
9.组织理论认为政策执行都需要组织,没有组织就没有执行。
在人们所建立的各种组织中,执行组织是最严密的。
因为它适应了执行中所需要的迅速准确之特点。
负责执行的组织,其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属性,往往影响到该组织执行政策的能力。
10.因果理论大致包括三类内容:(1)把政策决定看成是一种假设,一张“指导人们从当前情况导出设计目标的地图”。
政策执行是按地图所指引的方向到达目的地;(2)把政策中的潜在因果假设分为两个因素:贯彻影响力和技术能力。
11.管理理论认为主要负责政策执行的行政机构,不仅受其合法委任权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影响,政策系统中立法机关干预的影响,以及特定的政治环境中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
该理论把“管理”与“执行”在很大程度上看成了同义语。
12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
这中间,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通过不同方式的交易,在各种力量的互动过程中,达成某种妥协、退让或默契。
公共政策名词解释
公共政策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的实质:有效增进和公平分配公共利益2、定义: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3、政策的主体: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全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公共政策主体不仅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而且在公共政策执行、评估和监控等环节都发挥积极的能动作用。
政策主体主要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政党、利益集团、思想库、大众传媒和公民个人等)4、政策的客体:公共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公共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目标群体)两个方面。
5、根据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过程中政府介入程度飞高低,将政策工具分为三类:自愿性工具(家庭与社区、志愿者组织和市场)、混合性工具(信息与规劝、补贴、产权拍卖、税收与使用者付费)和强制性工具(管制、公共企业和直接提供)6、政策的制定:社会问题被列入政策议程,如何制定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并从中优选方案。
7、政策的评估:设计出各种政策方案之后,就要对它们进行评估和论证。
一般来说,政策方案评估包括价值评估、效果评估、风险评价和可行性评估,其中,可行性评估是政策方案评估的重点内容。
8、公共政策合法化:广义: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政策就是具有合法性的政策,而使政策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过程就是公共政策的合法化过程。
狭义:主要偏重于从法律角度来解释公共政策合法化;包括决策主体的合法化、决策程序的合法化和决策内容的合法化。
9、政策执行就是政策方案被采纳以后,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经解释、宣传、组织、实施、服务等活动将政策的观念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10、定量分析:分析一个对象内部几个因素之间或者几个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运用各种数量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或满意)的方案及形成对人们有用的信息。
公共政策概论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3.公共政策主体能力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4.决策权力,一种法律权力,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影响政策主体、推动其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
5.集权制是指权力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组织包揽较多的决策事务,下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行事的决策机制。
6.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
7.公共政策监控系统是指由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组成,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8.行动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指对某一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广泛行动。
9.组织理论认为政策执行都需要组织,没有组织就没有执行。
在人们所建立的各种组织中,执行组织是最严密的。
因为它适应了执行中所需要的迅速准确之特点。
负责执行的组织,其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属性,往往影响到该组织执行政策的能力。
10.因果理论大致包括三类内容:(1)把政策决定看成是一种假设,一张“指导人们从当前情况导出设计目标的地图”。
政策执行是按地图所指引的方向到达目的地;(2)把政策中的潜在因果假设分为两个因素:贯彻影响力和技术能力。
11.管理理论认为主要负责政策执行的行政机构,不仅受其合法委任权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影响,政策系统中立法机关干预的影响,以及特定的政治环境中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
该理论把“管理”与“执行”在很大程度上看成了同义语。
公共政策概论名词解释头脑风暴法
公共政策概论1. 公共政策的定义在现代社会,公共政策成为了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
公共政策指的是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为解决社会问题、调整资源配置、改善社会福利而采取的行动和措施的总和。
公共政策通常是经过一系列程序和决策过程制定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和社会福利最大化。
2. 公共政策的特点公共政策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它们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因此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利益主体的需求和利益冲突。
公共政策还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它们需要与社会发展的长期目标相匹配,同时也需要在不同政策领域内形成良好的协调和配合关系。
3. 公共政策的制定流程公共政策的制定通常经历以下流程:a. 识别问题:政府或公共机构首先要识别社会问题和需求,确定出需要采取政策行动的领域和范围。
b. 制定议程:政府或公共机构将问题纳入议程,并开始制定相应的政策方案。
c. 政策制定:政府或公共机构对政策方案进行研究和制定,形成具体的政策文件。
d. 实施政策:政府或公共机构实施政策,采取相应的行动和措施。
e. 评估调整:政府或公共机构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政策方案和措施。
4. 头脑风暴法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应用头脑风暴法,又称为“思维导图法”,是一种系统性的创新思维方法。
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头脑风暴法可以帮助政府和公共机构有效地开展政策研究和制定工作。
a. 收集信息:头脑风暴法可以帮助政府和公共机构收集相关政策领域的信息和数据,更好地了解社会问题和需求。
b. 创造性思维:头脑风暴法可以激发政策制定者的创造性思维,帮助他们提出新颖的政策方案和措施。
c. 组织思维:头脑风暴法可以帮助政府和公共机构组织思维,将各种想法和意见分类整合,形成系统性的政策方案。
d. 制定政策:头脑风暴法可以帮助政府和公共机构更加高效地制定公共政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e. 评估调整:头脑风暴法也可以帮助政府和公共机构在政策实施后进行评估和调整,及时对政策进行修正和改进。
电大 公共政策概论 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制定的行为准则。
2、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3、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是指政府能否成功地适应环境挑战及其程度,即在环境的挑战下,政策主体能否应付或适应这些挑战,以及取得成功的程度。
4、决策权力是一种法律权力,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影响政策主体、推动其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
5、集权制是指权力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组织包揽较多的决策事务,下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行事的决策机制。
6、分权制是指权力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预下加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
7、公共政策监控系统是指由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组成,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8、行动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指对某一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广泛行动。
9、组织理论认为政策执行都需要组织,没有组织就没有执行。
在人们所建立的各种组织中,执行组织是最严密的。
因为它适应了执行中所需要的迅速准确之特点。
负责执行的组织,其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属性,往往影响到该组织执行政策的能力。
10、因果理论大致包括三类内容:(1)把政策决定看成是一种假设,一张“指导人们从当前情况到处设计目标的地图”,政策执行是按地图所指引方向到达目的地;(2)把政策中的潜在因果假设分为两个因素:贯彻影响力和技术能力。
11、管理理论认为主要负责政策执行的行政机构,不仅受其合法委任权的影响,还要受到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影响。
12、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
13、系统理论认为政策执行过程的分析是与外界环境对政策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的过程。
14、演化理论认为在提出政策问题、制定政策目标等过程中,都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政策制定是反复的形成、执行、在形成的演化过程。
公共政策名词解释
公共政策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的实质:有效增进和公平分配公共利益2、定义: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3、政策的主体: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全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公共政策主体不仅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而且在公共政策执行、评估和监控等环节都发挥积极的能动作用。
政策主体主要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政党、利益集团、思想库、大众传媒和公民个人等)4、政策的客体:公共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公共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目标群体)两个方面。
5、根据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过程中政府介入程度飞高低,将政策工具分为三类:自愿性工具(家庭与社区、志愿者组织和市场)、混合性工具(信息与规劝、补贴、产权拍卖、税收与使用者付费)和强制性工具(管制、公共企业和直接提供)6、政策的制定:社会问题被列入政策议程,如何制定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并从中优选方案。
7、政策的评估:设计出各种政策方案之后,就要对它们进行评估和论证。
一般来说,政策方案评估包括价值评估、效果评估、风险评价和可行性评估,其中,可行性评估是政策方案评估的重点内容。
8、公共政策合法化:广义: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政策就是具有合法性的政策,而使政策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过程就是公共政策的合法化过程。
狭义:主要偏重于从法律角度来解释公共政策合法化;包括决策主体的合法化、决策程序的合法化和决策内容的合法化。
9、政策执行就是政策方案被采纳以后,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经解释、宣传、组织、实施、服务等活动将政策的观念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10、定量分析:分析一个对象内部几个因素之间或者几个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运用各种数量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或满意)的方案及形成对人们有用的信息。
(完整word版)公共政策学名词解释
公共政策学名词解释(部分)1.公共政策:是以执政党和政府为主的公共机构,在一定的政治背景下,经论辩、竞争、合作的民主途径,以科学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采取行动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求得社会进步的活动过程.P52.政策分析(狭义):是指在政策规划和决策阶段,有政策专家所作出的分析。
P233.政策行动主体:是指参加到整个公共政策过程之中的,对政策规划、决策、执行和评估起到实际作用的具体组织机构和代表组织机构的个体机构的能动体系。
P364。
政策工具:将政策的价值、目的和目标与是时候试图大袋的理想状态有机结合起来的手段和方法.P925。
自愿性政策工具:是指通过个人、家庭、社会组织或市场发挥作用,在资源的基础上解决公共问题的手段、途径与方法。
P976。
强制性政策工具:叶蓓成为直接政策工具,它借助于国家和政府的权威及强制力,迫使目标群体及个人采取或不采取某种行为,以此来实施公共政策,解决社会公共问题.P997。
政策目标: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达到的效果p1108。
公共政策议程:是由一系列程序构成的过程,指的是社会公共问题进入由政策行动主体构成的政策子系统的范围并成为政府特别关注的、在深思熟虑后下决心要加以解决的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
P1259。
系统性议程:是指一定范围内的政策相关者所共同持有的、可供讨论的值得公众关注的也是现存政府合法管辖范围之内涉及的所有议案。
P12910.制度性议程:有权威的决策者明确表示要积极而慎重地加以解决的社会公共问题。
11。
政策之窗:1.提案支持者们推广其解决方法或吸引别人重视他们的特殊问题的机会。
2.是指决策的内外部环境经过一系列的酝酿而形成的决策压力。
P13212。
公共政策规划:是政策行动主体在对政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经过民主的程序和方法,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提出相应的解决政策问题的办法或方案,为政策决策提供必要前提的过程。
P15213。
政策网络:指政策预案提议的最初阶段上,解决政策问题的各种方案还在酝酿之中,还没有形成界限分明的政策主张而定时候出现的一种政策规划主体的组合。
公共政策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G;1.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3.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是指政策主体能否成功地适应环境挑战及其程度,即在环境的挑战下,政策主体能否应付或适应这些挑战,以及取得成功的程度。
4.公共政策评价:是指论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5.公共决策体制:所谓公共政策体制,不仅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而且指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活动程序。
6.发展型公共政策理念:公共政策理念是公共政策主体在公共政策过程中所持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的判断。
90年代罗尼.莱森提出基础型、理性型、发展型管理理念,与这三种管理类型相对应,必然存在基础型、理性型、发展型三种公共政策观念。
7.公共政策案例:是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
8.公共文化:是以公共性为特征,现实地影响着每一个社会成员及其行为方式,从而塑造着社会公共生活的形态。
9.公共道德:是一种非正式软约束力量,它既调节着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也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它既有历史沉淀的结果,也具有普遍持久的效力。
10.公共利益: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所共享的资源与条件。
11.公共责任:指社会成员对参与公共生活的使命感、责任心和自觉性,也指他们对其行为结果承担责任的程度。
12.公共政策回路:指以决断系统为中心,由其他系统相互配合和制约、互相作用而构成的功能传输(输入—转换—输出)的回归过程。
13.公共决策问题:指被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通过公共行为希望实现或解决的公共问题才成为公共决策问题。
14.公共问题:是那些有广泛影响,包括受到交互过程的间接影响,以及所有这些影响都达到了必须认真对待程序的问题。
公共政策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第一章1.决策科学:是以现代科学手段与分析工具研究决策原理、决策程序和决策方法并认识和把握正确决策的规律的综合性新兴科学。
2.个案研究法:公共政策学中的个案研究方法指的是致力于探讨具体的个别的政策的特殊性,并从中发现普遍性或验证某一普通性假设的研究方法。
3.行为主义:指的是一种关于观察个人、组织或动物等有机体在既定环境中或内外刺激下的表现和反应的学说;它强调上述受观察者可观察的、可计量的、有规律的,甚至能够操作和重复的各种行为表现的重要性,相信能够从这样的行为表现中发现事物本身固有的因果关系或某种相关性,并且认为任何研究结论都不能脱离作为记录这样的行为表现的证据而先验地推导出来。
4.行为科学的宗旨:行为科学的宗旨就是解释、预测、控制人的行为,以利于达到群体和组织预期的目标。
5.凯恩斯主义:主要是指凯恩斯宣扬的加强政策对国家经济进行干预的一系列主张。
凯恩斯主义主张抛弃自由放任政策,扩大国家的经济职能,实行国家调控、干预经济体系的运行。
凯恩斯主义的出台被奉为政府制定政策干预经济的理论依据,对公共政策学的产生有着巨大的影响。
第二章1.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尽可能地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和方法,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之间和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及其与系统内外诸影响因素之间进行因果关系或相关性分析,探索公共政策的固有规律,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并成功地改造社会与自然。
2.政策一般: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的所有的政策的共同的体质和属性,就是政策一般。
3.决策行为:指政策的直接主体决定做什么和怎么做,并预测和设计行为的结果,也就是选定目标和选取最优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行为。
4.政策过程研究:指分析哪些因素是怎样影响政策主体的选择行为的,是怎样影响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影响的性质和程度怎样。
5.公共政策学的次级概念:指的是核心概念的子概念或从属性概念。
公共政策概论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3.公共政策主体能力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4.决策权力,一种法律权力,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影响政策主体、推动其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
5.集权制是指权力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组织包揽较多的决策事务,下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行事的决策机制。
6.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
7.公共政策监控系统是指由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组成,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8.行动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指对某一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广泛行动。
9.组织理论认为政策执行都需要组织,没有组织就没有执行。
在人们所建立的各种组织中,执行组织是最严密的。
因为它适应了执行中所需要的迅速准确之特点。
负责执行的组织,其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属性,往往影响到该组织执行政策的能力。
10.因果理论大致包括三类内容:(1)把政策决定看成是一种假设,一张“指导人们从当前情况导出设计目标的地图”。
政策执行是按地图所指引的方向到达目的地;(2)把政策中的潜在因果假设分为两个因素:贯彻影响力和技术能力。
11.管理理论认为主要负责政策执行的行政机构,不仅受其合法委任权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影响,政策系统中立法机关干预的影响,以及特定的政治环境中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
该理论把“管理”与“执行”在很大程度上看成了同义语。
12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
这中间,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通过不同方式的交易,在各种力量的互动过程中,达成某种妥协、退让或默契。
公共政策
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就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为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目标而制定的公共计划、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它具体地表现为一系列的发令、策略、条例、措施等。
2.“趋前倾向”: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美国的政策科学中出现了所谓的“趋前倾向”,即在政策研究中强调政策咨询对于政策制定的意义。
3.多源流框架:由约翰,金盾提出,将政策过程看作由如下三股源流所构成的过程:由关于各种问题的数据以及各种问题定义的支持者所组成的问题流、包含政策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支持者的政策流以及由选举和民选官员所组成的政治流。
4.公共政策环境:就是影响公共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5.政策问题:公共政策问题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实现一定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追求而经过一定的渠道和途径反映到政府部门、需要通过制定和执行某项政策才能加以解决的一种客观的社会状况。
6.政策目标群体:泛指公共政策发挥作用时所指向的对象即公民个体所构成的共同体。
7.公共政策议程:政策议程设定的过程,实际上是沿着私人问题、公共问题、议题、系统议程到制度议程的路线发展的,包括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8.约翰,金盾的政策模型当中,“溪流”:是指问题、解决办法、参与者以及决策机会,该模型强调的是影响议程设定的问题流和政治流与影响力备选方案的政策流,以及三股源流合一时所形成的“政策窗”开启。
三股源流指问题流,政策流,政治流。
9.问题流:问题流包括政策制定者对于政策问题的感知,由关于各种问题的数据以及各种问题定义的支持者组成。
在问题流方面,指标、焦点事件和反馈不仅是那些官员借以了解状况的手段,而且也是状况被界定为问题的途径。
10.政策流:11.政治流:独立于问题的识别或政策建议的提出,政治事件是按照它们自己的动态特性和规则向前流动的。
12.政策评估:从广义上将,公共政策评估是指对政策运行全过程的分析和评判;从狭义上讲,公共政策评估则是专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果和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
《公共政策概论》名词解释
公共政策执行的经济手段:是指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 物质利益原则,利用各种经济杠杆,调节政策执行过 程中的各种不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以促进政策顺 利实施的方法。特点是:间接性、有偿性、关联性。
公共政策执行的法律手段:是指通过各种法律、法令、 法规、司法、仲裁工作,特别是通过行政立法和司法 方式来调整政策执行活动中的各种关系的方法。特点: 权威性、强制性、稳定性、规范性。
《公共政策概论》名词解释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威部门为解决社会公共问 题、调整和平衡社会利益关系,而遵循一定的 制度和程序制定的行动指南和行为规范。
总政策:是政策体系中管总的或者具有统摄性 的政策,对其它各项政策起指导和规范的作用, 是其他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是政策 主体用以指导一定历史时期全局性行动的高度 原则性的指针。
会规范的过程。
公共政策执行:是指公共政策方案被采纳后, 把政策内容转变为现实的过程,也就是政策目 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政策执行环境是指除政策执行机构自身之外的 诸多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总和。
公共政策执行的行政手段:是依靠行政组织的 权威,采用行政命令、指示、规定及规章制度 等方式,按照行政系统、行政层次和行政区划 来实施政策的方法。特点是:权威性、强制性、 直接性、无偿性、时效性。
战略性政策:政策主体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阶段 上要达到的主导局的根本目标以及为目标的 实现所做的资源配置和行动步骤的设想。
策略性政策:是政策主体针对某一特定形势制 定的行动路线,是具体的行动路线。
战术性政策: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战略目的, 在一定的方向上和一定的时间内解决某一局部 问题的行动方案。
社会问题:社会的现存状况与社会期望状况之 间的差距。
社会公共问题:当社会问题超出了当事人,其 影响波及到不直接相关的群体时,社会问题就 成为社会公共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政策概论》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3、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是指政策主体能否成功地适应环境挑战及其程度,即在环境的挑战下,政策主体能否应付或适应这些挑战,以及取得成功的程度。
4、决策权力:可以定义为一种法津权力,它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影响政策主体、推动他去选择自已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
5、集权制:是指权力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组织包揽较多的决策事务,下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行事的决策机制。
6、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
7、监控系统:是指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8、行动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指对某一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广泛行动。
9、组织理论:认为政策执行都需要组织,没有组织就没有执行。
在人们所建立的各种组织中,执行组织是最严密的。
因为它适应了执行中所需要的迅速准确之特点。
负责执行的组织,其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属性,往往影响到该组织执行政策的能力。
10、因果理论:大致包括三类内容(1)把政策决定看成是一种假设,一张“指导人们从当前情况导出设计目标的地图”。
政策执行是按地图所指引的方向到达目的地;(2)把政策中的潜在因果假设分为两个因素:贯彻影响力和技术能力。
11、管理理论:认为主要负责政策执行的行政机构,不仅受其合法委任权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影响,政策系统中立法机关干预的影响,以及特定的政治环境中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
该理论把“管理”与“执行”在很大程度上看成了同义语。
12、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
这中间,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通过不同方式的交易,在各种力量的互动过程中,达成某种妥协、退让或默契。
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制定的政策目标与方案是较为理想的结果,而在实际中是行不通的。
13、系统理论:认为政策执行过程的分析,可以理解为外界环境对政策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系统产生了政策输出,由政策结果和反馈提供了政策的评价与再输入过程。
14、演化理论:认为在提出政策问题、制定政策目标、拟定政策方案过程中,都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多重目标实际上会产生矛盾与冲突。
政策方案是粗线条的设计。
因而在实际执行中,会对原有目标不断地重新设计。
政策制定是反复的形成、执行、再形成的演化过程。
15、公共政策评价:依据一定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16、正式评价:指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价方案,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
并由确定的评价者进行的评价。
17、非正式评价: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
18、完全理性思维: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追求完美主义类型的决策。
他们认为,决策者可以搜集完备所有的决策因素,并且决策系统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分析这些信息,因此可以选择一个最佳的决策方案。
19、经济合理性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方式的一种改进或具体化,并且是现实公共决策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
这一思维方式将决策者的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可行性这个核心问题上,用经济的数量规则来限定无限的理性追求,将对于完全理性政策的美好愿望限制在预算约束之内。
20、渐进思维:在渐进思维指导下的公共政策者通常认为,政策制定和贯彻是而且应当是通过缓慢的进展和小心的改变实现的;目标应当用可行的手段去衡量和加以调整;他们认为所谓最优化纯粹是乌托邦,能够较为满意就已经不错了;他们怀疑人类是否有能力来剧烈地改造未来,主张走一步
21、顺序决策思维:主要用于当知识和意见的一致性尚不充分的时候,在第一阶段,决策者往往同时较多地选择一些处理方法或决策,在取得新的认识和更为一致的意见后再过渡到下一阶段;然后选择比较可行的决策。
这种思维有利于在十分不确定的情况和无所适从的条件下进行公共决策。
22、剧烈变革思维:主要运用于重新设计,或者是终止和替换现有系统的决策类型。
剧烈变革思维强调决策的迅速和彻底性,要求在较早的时间内和较大规模下改变系统的运行情况。
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决策。
23、头脑风暴法: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
它是1948年由创造性思维专家奥斯本首先提出的一种加强创造性思维的手段。
它可以用来产生大量关于解决问题的潜在办法的建议。
它通过召集一定数量的专家(通常在10~15人之间)一道开会研究,共同对某一问题做出集体判断。
24、德尔菲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
它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以古希腊神话中的神谕之地、可预卜未来的阿波罗神庙原址“德尔菲”命名。
这种技术最初是为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而设计的,后来逐步为政府部门和工商业部门所采用,并扩展到教育、科技、运输、开发研究、太空探测、住宅、预算和生活品质等领域。
25、系统:指由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的有机整体。
26、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即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要素)之间,从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而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优地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27、系统分析:最早是由美国兰德公司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并使用的。
系统分析就是对一个系统内的基本问题,用系统观点进行思维推理,在确定和不确定的条件下探索可能采取的方案,通过分析对比,为达到预期目标选出最优方案;也可以说,系统分析就是为政策主体选择一个行动方向,通过对情况的全面分析,
对备选方案择优,为政策主体提供可靠的依据。
28、决策支持系统:是指辅助决策工作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来切尔S.斯科特和彼德G.W.基恩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的。
它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模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而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的人-机计算机系统。
29、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是以信息的生产和利用为核心,以人力资本为动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以强大的系统化和高新化、高效化的科研体系为后盾,以追求知识价值的不断更新为目标的经济。
30、扁平式组织:削减了许多内部层级,使自身结构变得相对简单,这种组织结构强调信息共享,重视横向联系与协作,重视权力分散、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强调人力资源开发。
扁平的学习型组织因其有利于信息传输的优点而成为公共组织的变革趋势。
31、公共政策体制:不仅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而且指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活动程序。
32、公共政策案例: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
33、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
它是指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34、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
35、公共利益:是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所共享的资源与条件。
36、公共责任:指社会成员对参与公共生活的使命感、责任心和自觉性,也意指他们对其行为结果承担责任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