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音乐做游戏心得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和音乐做游戏-------奥尔夫音乐游戏实操

心得

教师:周业娟

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起的,它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没有任何心理负荷。它运用生活中的的音乐元素,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观察力和创造性,它注重孩子在音乐活动中自然而然的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健全人格。本文阐述了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适合幼儿心理和个性的形成。

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是指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之一。由德国伟大的音乐家、指挥家和教育家奥尔夫所创立。它是适合于儿童的一种音乐教育活动,它让幼儿体会到探索、创造、自我表达实践带给他们的快乐。它通过音乐去达到人类的最高智慧,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和谐发展。幼儿从出生就具有自己的个性,所谓个性,是指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独特的、整体的特征。它强调的是个性的需要、特征、独特的权利、个人发展、自我实现、个体在世界上的唯一性等等。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奥尔夫原本音乐不只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

者参与期间。它运用生活中的的音乐元素,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观察力和创造性,它注重孩子在音乐活动中自然而然的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从而提高人的素质达到全民教育的效果。如何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

一、节奏变化练习有利于幼儿求异个性的培养

二、节奏是将长短相同或不同的音,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它包括节拍和速度而节奏变化是指节拍和速度的变化。在节奏变化学习过程中,对节奏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必然受到幼儿个性的影响。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需要,必须尊重幼儿的个性要求。极大的满足幼儿求趣求异心理,满足幼儿好奇的欲望。一听说节奏接龙,小朋友个个摩拳擦掌,个个都出奇出新,想和别人不一样。如:

第一个幼儿拍:×× | ××||、第二个幼儿拍出与第一个幼儿不一样的节奏:×─ | ×—||、第三个幼儿拍出与第二个幼儿不一样的节奏:×××× | ××××||、第四个幼儿拍出与第三个幼儿不一样的节奏:×××× | ××××||、第五个幼儿拍出与第四个幼儿不一样的节奏:××××××××||,一直往下接下去,幼儿会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想出各种不同的节奏,从而达到节奏变化练习。

三、音乐创作活动有利于幼儿自主个性意识的培养所谓自主个性意识,指实践主体自己自觉自愿自发地主动地去实施某种

活动的心理特征。它是实施某种活动中实践主体的内驱力。幼儿作为受教育的主体,一旦形成自主个性意识,将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将会在这个个性意识主导下,不断追求,不断完善,不断进取,不断成功。世界著名的儿童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在倡导“元素性”音乐教育思想的同时,特别强调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便于交流和共享的音乐学习环境。奥尔夫曾经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同时提供一些简单的以节奏性的体验来感觉运动的拍手游戏,提供不同的乐器,提供一些生活中最熟悉的杯子、餐具、罐盖等作为儿童创造乐器的自然材料,通过幼儿自己动手,帮助幼儿自由的表达自我感受,自我认识等,在这样的特定环境中,幼儿的主体潜能自然而然地激发出来。促使幼儿自主表现,敢想、敢说、敢动、敢创造,能在积极投入的最初做最原始的、最基本的自我创作中进入并体验音乐,每个幼儿都可以参与并显示其独立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如:大班音乐活动中,我们分别以《卡门序曲》,童话音乐《龟兔赛跑》及音乐剧《音乐之声》插曲《哆来咪》等进行尝试,小朋友的兴趣特别是在《卡门序曲》的音乐,小朋友由欢呼的动作和斗牛士出场以及斗牛士斗牛的动作表演;在《哆来咪》的歌曲演绎中,小朋友融入了不同国家的民族游戏和数字游戏进行创造性地演绎等。促使幼儿性格、心理受到变化,并逐渐开始意识到自身与他人的区别,会在比较中产生简单的自我评价,在探索过程中,迫切地要求表现自

己。如在《彩带舞》中,孩子们闭上眼睛,老师发给每位孩子一件礼物(绸带),让孩子通过触觉来猜是什么,然后逐个请每个孩子用动作表现绸带的用途和可以怎样舞动,要求每个人都不同。接下来放一首非常舒缓轻柔的慢板音乐,请孩子用绸带来表现音乐,然后是两个人合作用绸带来表现,最后发展到集体的创作,成为一个很丰满的作品。活动中所有的环节都是即兴的创作,通过一种简单的道具"绸带",让孩子自由组合自由创作。奥尔夫的教学实践正是通过这种即兴性的创造活动开启了儿童想象力的闸门,把他们放入想象、幻想的自由天际去翱翔、驰骋。

在音乐氛围的影响下,学生会表现出相应的动作。因此,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随音乐起舞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参与舞蹈的创编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使学生呈现出精彩的音乐舞蹈。而且,学生在合作中有时会有惊人的表现,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创编出新的舞蹈动作,更加深入地理解歌曲的内涵,提高学习质量。例如,在开展音乐舞蹈《小雨和花》的活动中,教师首先让学生熟悉音乐,再引导学生多人合作组成一朵美丽的大花,或让学生按自己的喜好组成不同造型的花。接着,教师让学生玩“粘胶水”(即头与头相连、屁股与屁股相连)的游戏,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很多学生觉得这个游戏很有趣,立刻行动起来,刚开始是两个学生“粘”在一起,后来是几个学生“粘”在一起。最后,学生在音乐律动中组成一朵更大的花。在活动过程中,学生

根据教师趣味性的语言,领会教师的意思,积极进行合作,懂得在合作中如何去表达自己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并在合作中学会创新与变通,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合作的兴趣,促使学生不断形成新的认知。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关键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唤醒和鼓舞。”这就启示我们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创作进行合理引导,让学生体会到创作的乐趣。因此,教师可根据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即兴性原则组织游戏教学,通过即性表演体现音乐回归自然、回归生活的理念。即兴表演和创作是学生体会音乐创作快乐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即兴表演和创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得更好的发展。例如,教学大鼓和小鼓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感受大鼓和小鼓发出的声音,通过划分男生组和女生组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听鼓声表演的音乐活动。也就是说,男生听到大鼓的声音就跺跺脚,女生听到小鼓的声音就拍拍肩。接着,教师播放歌曲《我的朋友在哪里》,让学生跟着音乐节奏进行表演。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女生听到小鼓的声音就会去拍旁边小伙伴的肩膀,对方也会做出回应,而男生听到大鼓的声音时会去敲打他们面前的大鼓,发出“咚咚”的声音。这样在歌曲的引导下,学生都用新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并在集体的配合表演中演奏出具有创新性的乐曲。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通过游戏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体验到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